云断雨声歇,水清天影流。苦吟双短鬓,高枕一扁舟。
云断雨声歇,水清天影流。苦吟双短鬓,高枕一扁舟。

zhōngxíngshīshíèr--lín

yúnduànshēngxiēshuǐqīngtiānyǐngliúyínshuāngduǎnbìngāozhěnbiǎnzhōu

顾璘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 151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
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
译文:谢灵运先生曾经由此泛舟鄱阳湖,并游览松门山。
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
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
译文:我也刚刚从那里仰望山上的石镜,并顺流上达流水尽头。
将欲继风雅,岂徒清心魂。
将欲继风雅,岂徒清心魂。
译文:此行是继承谢公的风雅传统和精神,不仅仅是来这里散心。
前赏逾所见,后来道空存。
前赏逾所见,后来道空存。
译文:前辈的高见超迈,我辈何处寻真知?
况属临泛美,而无洲诸喧。
况属临泛美,而无洲诸喧。
译文:现在正临大水汛时期,浩浩洋洋,无比壮美,而没有江岸边激流的喧闹。
漾水向东去,漳流直南奔。
漾水向东去,漳流直南奔。
译文:漾水向东方流去,漳水向正南方奔逝。
空濛三川夕,回合千里昏。
空濛三川夕,回合千里昏。
译文:两水与湖交汇处的夜晚空空朦朦,蜿蜒千里,一派混沌。
青桂隐遥月,绿枫鸣愁猿。
青桂隐遥月,绿枫鸣愁猿。
译文:天空明月隐蔽在青青的桂花树丛,愁猿的哀啼笼罩着翠绿的枫林。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
译文:江中也许可以采到碧绿的水玉,可是炼金丹的秘诀何处可寻?
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
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
译文:我要学仙去了,希望可以与仙人琴高谈心。

péngjīngsōngménguānshíjìngmiǎn怀huáixièkāngshīshūyóulǎnzhīzhì--bái

xiègōngzhīpéngyīnyóusōngmén

fāngkuīshíjìngjiānqióngjiāngyuán

jiāngfēngqīngxīnhún

qiánshǎngsuǒjiànhòuláidàokōngcún

kuàngshǔlínfànměiérzhōuzhūxuān

yàngshuǐxiàngdōngzhāngliúzhínánbēn

kōngméngsānchuānhuíqiānhūn

qīngguìyǐnyáoyuè绿fēngmíngchóuyuán

shuǐhuòcǎijīnjīnglùn

jiāngxuéxiānqíngāoyán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zhēng)人未还。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¹龙城飞将(jiàng)²在,不教(jiāo)³胡马阴山
译文:只要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注释:¹但使:只要。²龙城飞将:一说指汉朝名将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这里指英勇善战的将领。另一说,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³教:令,使。⁴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⁵度:越过。⁶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中国文学网.出塞二首·其一

chūsài

wángchānglíng tángdài 

qínshímíngyuèhànshíguān wànchángzhēngrénwèihuán 
dànshǐ使lóngchéngfēijiàngzài jiāoyīnshān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江宁¹之龙蟠(pán)²,苏州之邓尉³,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之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之美,正则无景;以疏之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zhuó)¹⁰,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¹¹之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¹²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¹³之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¹⁴之隐¹⁵明告鬻(yù)¹⁶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¹⁷,删其密,夭其稚枝¹⁸,锄其直,遏(è)¹⁹其生气,以求重价²⁰,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译文: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着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着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着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就如此。(对于)这,文人画家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来让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条、锄掉端正的枝条,把枝干摧折、使梅花呈病态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忙于赚钱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的特别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步啊!
注释:¹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²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³邓尉: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⁴西溪:地名。⁵欹:倾斜 。⁶固也:本来如此。固,本来。⁷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疾呼。明,公开。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号,疾呼,喊叫。⁸绳:名作动,约束 。⁹斫:砍削。¹⁰直:笔直的枝干。¹¹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夭:使……摧折(使……弯曲)。病,使……成之病态。¹²蠢蠢:无知的样子。¹³智力:智慧和力量。¹⁴孤癖:特殊的嗜好。¹⁵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 。¹⁶鬻:卖。¹⁷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¹⁸稚枝:嫩枝。¹⁹遏:遏制。²⁰重价:高价。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¹之三日,乃誓疗之:纵²之顺³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zōng)(fù);以五年之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gòu),辟病梅之馆以贮(zhù)之。
译文: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我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于是发誓要治疗它们:我放开它们,使它们顺其自然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棕绳的束缚;把五年作为期限,一定使它们恢复和使它们完好。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开设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注释:¹泣:之……哭泣。²纵:放纵。³顺:使……顺其自然。⁴悉:全。⁵棕缚:棕绳的束缚。⁶以……之:把……当做。⁷复:使……恢复 。⁸全:使……得以保全。⁹诟厉:讥评,辱骂。厉,病。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呜呼!安得¹使予多暇(xiá)²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³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译文:唉!怎么能让我有多一些空闲时间,又有多一些空闲的田地,来广泛贮存南京、杭州、苏州的病态的梅树,竭尽我毕生的时间来治疗病梅呢!
注释:¹安得:怎么能够。²暇:空闲。³穷:穷尽。

  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王朝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严谨,寓意深刻。全文一共三段。

  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文章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引出一段有些人评价梅的美丑,用“固也”一语轻轻收住。接着,作者开始详细分析病梅产生的缘由。原来,在“文人画士”的心目中,梅虽然“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但一“未可明诏大号”;二不能让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三,从客观上说又不能“以其智力为也”。所以,他们只好通过第四个途径了。于是,他们暗通关节,让第三者来转告“鬻梅者”,斫正,删密,锄直,以投“文人画士孤癖之隐”。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

  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予购三百盆”而“誓疗之”,可见其行动的果断;“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可见其成功的誓言;“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可见其坚持到底的决心。疗梅的举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渴望。

  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事实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过小京官,而且受到权贵的歧视和排挤,自己的才能都无法施展,更不要说解除全国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但是,虽为感叹,他渴望“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

  本文表面上句句说梅,实际上却是以梅喻人,字字句句抨击时政,寓意十分深刻。作者借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而以病梅为美,以至使梅花受到摧残,影射统治阶级禁锢思想、摧残人才的丑恶行径。“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暗示的正是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他们根据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以压制人才为业。斫正、删密、锄直,这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有才能、有骨气、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条”和生机窒息的枯干残枝,亦即屈曲、邪佞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作者“购三百盆”,“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哭,无限悲愤之中显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厚同情。“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就是说要破除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束缚、扼制,让人们的才能获得自由发展。“必复之全之”,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见,本文表面写梅,实际是借梅议政,通过写梅来曲折地抨击社会的黑暗,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bìngméiguǎn

gōngzhēn qīngdài 

    jiāngníngzhīlóngpán zhōuzhīdèngwèi hángzhōuzhī西 jiēchǎnméi huòyuē  méiwéiměi zhí姿 wéiměi zhèngjǐng shūwéiměi tài   wénrénhuàshì xīnzhī wèimíngzhàohàoshéngtiānxiàzhīméi yòushǐ使tiānxiàzhīmínzhuózhí shān chúzhèng yāoméibìngméiwéiqiúqián méizhīzhīshūzhī yòufēichǔnchǔnqiúqiánzhīmínnéngzhìwéi yǒuwénrénhuàshìzhīyǐnmínggàoméizhě zhuózhèng yǎngpángtiáo shān yāozhìzhī chúzhí èshēng qiúzhòngjià érjiāngzhèzhīméijiēbìng wénrénhuàshìzhīhuòzhīlièzhìzāi 

    gòusānbǎipén jiēbìngzhě wánzhě zhīsān nǎishìliáozhī zòngzhīshùnzhī huǐpén mái jiězōng niánwéi zhīquánzhī běnfēiwénrénhuàshì gānshòugòu bìngméizhīguǎnzhùzhī 

     ānshǐ使duōxiá yòuduōxiántián guǎng广zhùjiāngníng hángzhōu zhōuzhībìngméi qióngshēngzhīguāngyīnliáoméizāi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绿竹半含箨(tuò)¹,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zhì)²晚,阴过酒樽(zūn)凉。
译文: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伸出墙外。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下来。竹影移过酒樽也觉得清凉。
注释:¹含箨:包有笋壳。箨:笋壳。²书帙:书套。帙:包书的布套。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译文: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注释:翦:同“剪”。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这是杜甫赴好友严武家宴饮时同题之作。严武素与杜甫友善,字季鹰,华州华阴人,虽武夫,亦能诗,全唐诗中录存六首。他性豪爽,读书不甚究其义。八岁时,因其父挺之不答其母,乃手刃父妾英。其父屡禁其习武。后以荫调太原府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玄宗入蜀,(公元七五六年)擢谏议大夫。至德后,历剑南节度使,再为成都尹。以破吐蕃功,进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与杜甫最友善,镇剑南时,甫因避乱往依之。

  全诗清新雅致,风格与作者一贯诗风有异。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描写了新发之竹,“半含”“才出”抓住了春笋蓬勃生长的典型过程。竹生长是看不见的,作者化静为动,用“含”,“出”把竹的生长过程写活了。

  “色侵书帙晚”,竹的颜色绿得逼你的眼,绿色映照在书卷上,似乎是天色暗了下来,“阴过酒樽凉”,竹影摇曳,竹色青葱,晃动的竹影移过酒器,显得更加清凉了。颔联选取竹“色”给人的感受,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竹荫中,品着清凉的美酒。

  “雨洗侵侵净,风吹细细香。”细细的春雨把竹洗得一尘不染,微微的春风送来缕缕竹的清香。颈联继续从视觉和嗅觉来感触竹。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尾联作者展开想像,仿佛看到了高高的竹已经伸入云端,轻轻的拂动着。

  本诗是一首应答之作,自然少不了对主人的一番赞颂,以竹盛赞了严郑公高洁的情操,杜甫虽然长严武十四岁,严武也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但作者后半生长期依赖严武接济,出语自然更加谦恭。不过本诗也值得称道,特别是“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与“雨洗侵侵净,风吹细细香”四句,后人单独辑录在一起,成了一首咏竹的绝佳之句。

yánzhènggōngzháitóngyǒngzhú

 tángdài 

绿zhúbànhántuò xīnshāocáichūqiáng 
qīnshūzhìwǎn yīnguòjiǔzūnliáng 
juānjuānjìng fēngchuīxiāng 
dànlìngjiǎn huìjiànyúncháng 
自此后诗,江州司马时作
自此后诗,江州司马时作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常爱陶彭泽¹,文思何高玄。
译文:我常常仰慕陶渊明,想知道他的文思为什么高妙而有才情。
注释:¹陶彭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日弃官归去,曰:“我岂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后世传为佳话。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又怪¹韦江州²,诗情亦清闲。
译文:我也常常疑惑韦应物,为什么他的诗情如此清雅闲适。
注释:¹怪:奇怪。²韦江州:韦应物。中唐著名诗人,曾任江州刺史。韦诗善写山水田园生与陶诗一脉相承,风格清雅淡远,成就很高。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今朝登此楼,有以¹知其然。
译文:今天登上浔阳楼,我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如此出色了。
注释:¹有以:得以。有以知其然,即终于知道了原因。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大江寒见底,匡山¹青倚天。
译文:江水一片青冷色,清澈见底;匡山树木繁茂,山峰高耸如剑直插在天空。
注释:¹匡山:在江西。与庐山并称匡庐。从下文“炉峰”看,此处应是单指。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
深夜湓(pén)¹月,平旦²炉峰烟³
译文:深夜只见一轮明月高悬在湓江上,清晨香炉峰上云烟缭绕。
注释:¹湓浦:即湓江,源出江西。²平旦:天明。³炉峰烟:香炉峰上升起的烟气。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清辉与灵气,日夕¹供文篇。
译文:是这月光与江山的灵气,给了他们创造文章的灵感。
注释:¹日夕:日夜。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我无二人才,孰(shú)¹来其间?
译文:我没有他们两人那么出色的才能,又为什么来到这里呢?
注释:¹孰为:为什么。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因高偶成句¹,俯仰愧江山。
译文:只是因为登上了高楼偶然间写下了些诗句,实在有愧如此优美的江山景色。
注释:¹偶成句:偶然间写下了些诗句。

  作者在首二句开篇谈到东晋诗人陶渊明,表明自己很喜欢陶渊明的作品,作者觉得陶渊明的文思高超玄妙。作者在第二、三句提到和白氏同期稍早的诗人韦应物,称赞其诗歌具有清新闲远的情调。陶氏和韦氏与江州(今江西九江、瑞昌等市县)都有着较深的联系。陶渊明是九江当地人,曾任江州祭酒和彭泽(隶属九江)县令。而韦应物曾担任过江州刺史,亦曾于诗中提及浔阳楼,曰:“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登郡寄京师诸季淮南子弟》)白氏登楼而追忆曾居于江州的前人,对他们的才情抒发强烈的赞扬和佩服。

  在前四句中,作者以一“爱”字来说明陶氏的作品对自己有着很深的吸引力,又用一“怪”字来表达自己对韦氏的诗才感到很好奇。

  至第五、六句,作者的想法渐渐明朗开来,他在登楼之后,知道了为何二人之诗风令他“爱”与“怪”。此二句语言平实,内容简单,但却是承上启下之笔,既让人明白他提及陶韦二人,说“爱”与“怪”的目的,又引人欲观下文,想要了解作者在登上浔阳楼后。究竟是看到什么或感受到什么,让他“有以知其然”。

  在第七至第十句时话题一转,以优美的对偶句向众人展现出了江州辽远大气的美景。

  七、八两句中,“大江”对“匡山”,体现江州山水俱备;“寒”对“青”,清冷的触感与沉郁的色彩,体现出山水的气势;“见底”与“倚天”相对,下深及江底,上高耸入云天,体现江州山水的壮阔。在这两句的描写中,影像鲜明雄阔,色彩较重,更偏向于可感的视觉和触觉。而第九、十句则转向一种迷濛之中。“深夜”对“平旦”,江州无论晨昏日夜,皆有其独特的美景;“湓浦月”对“炉峰烟”,夜里月光洒在江水上,清晨的香炉峰云烟聚散,给人一种似实而幻,幽静淡雅的迷离感。此二句铺展出江州的柔美风光,与第前两句形成较为明显的对比:色彩一重一淡,感受一真一幻,笔锋一刚一柔。

  如此景观所包蕴的“清辉”与“灵气”日夜浸染着昔日的才子诗人,给予他们高玄的文思,清闲的诗情。诗至第十一、十二句,作者胸中已了然,正是这样的山水,赋予陶韦二人创作出令其“爱”和“怪”的作品。

  抒怀至此,似乎可告一段落。但作者显然意犹未尽。第十三、十四句所言,或许在说文才不如二人的同时,亦觉官才不如之,虽然对于他人来说,他的为官经历和诗作文笔皆可以证明白氏是有才之人,且丝毫不逊于陶韦,但白氏依然在前人才华前表达出了自谦。最后,他对自己写下此诗作了一番解释:“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自言这首诗是登高兴至而偶发之作。才情有限,无法将所见景物完美地表达,愧对江山美景。被贬谪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其内心有着不得志的苦闷。在“俯仰”一句中,或许亦有可能些微传达出其在政治上挫折顿郁,志不能抒,虽仍为官却愧对自己想要在其间施展抱负的天地江山。

  自古以来,登高望远往往能给文人骚客许多的感触或是情致。对于白居易来说亦然。诗题虽为《题浔阳楼》,实乃作者站在浔阳楼上饱览胜景。赞叹江州河山,并怀古抒情之作。登楼面对壮秀河山的白氏,在诗歌中一路笔锋飞扬,语句或直白或工巧,写景挥洒,抒情畅怀。使得全诗富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白居易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08月:第54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