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碧鬅茸,楼昏雨带容。思量成夜梦,束久废春慵。
垂柳碧鬅茸,楼昏雨带容。思量成夜梦,束久废春慵。
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碧虚随转笠,红烛近高舂。
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碧虚随转笠,红烛近高舂。
怨目明秋水,愁眉淡远峰。小阑花尽蝶,静院醉醒蛩。
怨目明秋水,愁眉淡远峰。小阑花尽蝶,静院醉醒蛩。
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
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

chuíliǔ--shāngyǐn

chuíliǔpéngrōnglóuhūndàiróngliàngchéngmèngshùjiǔfèichūnyōng

shūpíngzhāngchǎngchéngxiàozhìgōngsuízhuǎnhóngzhújìngāochōng

yuànmíngqiūshuǐchóuméidànyuǎnfēngxiǎolánhuājǐndiéjìngyuànzuìxǐngqióng

jiùzuòqíntáifèngjīnwèiyàodiànlóngbǎoliánpāozhìjiǔrènjǐngyángzhōng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5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爵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卒能使虏消沮退缩,自遣行人请盟。
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zì)爵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yì)¹戴王室,虽丑裔²方张,视之蔑如³也,卒能使虏(lǔ)消沮(jǔ)退缩,自遣行人请盟。
译文:绍兴初年,我刚刚长成儿童。亲眼看见当时士大夫们一起谈论国事,有人愤怒到了极点,有人痛哭流涕。人人都期许能为了辅佐拥护王室而杀身成仁。即使金人气焰嚣张,也把他们看作是浅薄不足道,最终一定能让他们失败退缩,自己派遣使者来请求和好。
注释:傅给(jǐ)事:指傅崧卿,南宋主战派代表人物。¹翊戴:辅佐拥护。²丑裔:对金人的蔑称。³蔑如:浅薄不足道。⁴消沮:失败。
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非复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嘉定二年七月癸丑陆某谨识。
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¹,非复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嘉定二年七月癸丑陆某谨识。
译文:正赶上丞相秦桧当权,掠夺他人的功劳作为自己的功劳,改变恢复中原的策略为对敌屈服,不再是诸位士大夫当初的意愿了。志士仁人怀抱怨愤而死的可以计数吗!现在看傅给事写给吕尚书的遗书,如果死者可以复活,我和谁一道呢?嘉定二年七月癸丑日陆某恭谨的记下来(这份心情)。
注释:¹和戎:这里是对敌屈服的意思。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
古树噪寒鸦¹,满庭枫叶芦花。昼灯²当午隔轻纱³,画阁珠帘影斜
译文:古树上鸦声噪鸣一片,秋风吹落的芦花枫叶,撒满寺庙的庭院。青纱帐的后面,供神的灯中午还亮着,斜斜的灯影投给画阁珠帘。
注释:河渎神:唐教坊曲名,双调四十九字,上片四句四平韵,下片四句四仄韵。¹寒鸦:秋冬时节的乌鸦。²昼灯:祠庙中的长明灯。³轻纱:指灯罩。⁴画阁:彩绘的楼阁,指祠庙。⁵斜:斜着的灯影。
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
门外往来祈(qí)¹客,翩(piān)²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³,渡头三两人家。
译文:寺门外来来往往的人声嘈杂,求神还愿的香客步履沓沓。远去的白帆似在江风中起舞,渐渐地消逝在茫茫的天涯。回头远望,隔江的炊烟袅袅,寂寥的渡口有三两户人家。
注释:¹祈赛:即祈报,祭祀名。春祈丰年,秋报神功。又遇水旱则祈,既如愿而报。祈赛客,祈报的百姓。²翩翩:往来的样子。³烟火:百姓做饭时的炊烟袅袅。⁴渡头:渡津。

  这首词词赋本题,写神祠一日祈赛所见所感。上片从外而内,写神祠之静穆枫叶如霞,芦花似雪,此为寻常秋景;古树参天,寒鸦霜色。此为不寻常之秋色。点染外景,渲染出庄严的色彩。“昼灯”二句,摹写内景。日已当午,轻纱拂笼,光线幽暗,昼灯幂幂,珠帘垂坠。当午犹如此,朝暮之昏暗幽幂当可知。由“当午”到“影斜”,神祠一日已过矣。

  下片由近而远,写众人之归。祈赛已毕,渡水而来的香客,也由“门外往来”到“翩翩帆落”。与上阕神祠的古穆神秘相比,“门外”二句,显出尘世扰扰的况味来。一日喧嚣,帆去如蝶,轻忽无痕,终归天涯。于神祠而言,熙熙攘攘,终究只是门外过客,来者终去,留者难留,一切部将回归到古树枫叶的寂寂中。所祈所盼的由衷之诚和殷切之志,让帆远人去的香客神思萦绕,不禁频频回首,但望中所见并非神祠,而是隔江烟火、三两人家。村户寥落,渡口人家,神且难佑;千里之遥,往来祈赛,神有什么灵验。天涯客的回首,极见回味后的沉静之思。由起句之古树寒鸦,到结语的三两人家,画境苍朴,余韵袅袅。

  这首词咏祈赛,却略写祈赛过程,更没有正面描写画旗喧鼓,全拟祈赛者口吻。上片写祈赛客一路接近神祠时所见,下片写祈赛客离开神祠时回首所望景象。上片未见人踪,全写神祠,而笔笔随人之视线而动;下片笔笔随人,而言外心中,依然隐隐有神祠在焉。在多咏闺思别愁的唐五代词中,此词别具面目,另呈一格。

参考资料:
1、 邓乔彬,刘兴晖撰;袁行霈主编;刘跃进副主编.晚唐五代词选:商务印书馆,2015.08:第109页

shén--zhāng

shùzàohánmǎntíngfēnghuāzhòudēngdāngqīngshāhuàzhūliányǐngxié

ménwàiwǎngláisàipiānpiānfānluòtiānhuíshǒujiāngyānhuǒtóusānliǎngrénjiā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xiāo)萧几叶风兼雨¹,离人偏识长更²苦。欹(qī)³数秋天,蟾(chán)(chú)下早弦
译文:风雨萧萧,落叶片片。秋夜里,数着长更,更长愁更长。这时候,斜靠在枕头上,仰望星空。月亮已经经过了上弦,慢慢趋于圆满。秋风秋雨,寒凉惊心。
注释:¹“萧萧”一句:萧萧,风雨声。²长更:长更。³欹枕:斜靠着枕头。⁴蟾蜍:代指月亮。⁵早弦:即上弦。二句亦布景,展示秋更的上弦月。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更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¹。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²
译文:罗衾不耐,孤枕难忍。号角催晓,漏滴花阴。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没有一个地方不让人伤心。瑶琴知我意,也早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注释:¹“更寒”二句: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戎昱《桂州腊月》:“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仲胤妻《伊川令(寄外)》:“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二句意谓寒更被薄,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²玉琴:琴之美称。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通篇用白描的写法,从多个方面去描写和渲染,写思妇的苦情。“风兼雨”“长更”是耳闻,“蟾蜍下早弦”是眼见,“夜寒”是身体感受,“无处不伤心”是心理感受。容若将离人苦夜长,相思难解,无处不伤心的苦况写得精细到位,末一句雅而伤,词中女子显然是淑女,风格姿态不同于《古诗十九首》里的“荡子妇”。“轻尘”两字更将闺阁寂寥的氛围摹写得深细。凄婉之情溢于词表。上片展现自然景象,秋天的风雨和秋天的月。下片是社会事相,泪花和灯花。

  上阙写景。首句中,词人描写了凄风苦雨下,落叶萧萧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悲凉的氛围。“长更”一句,从李煜《三台令》词中化出,写长夜漫漫,无法入睡,词人索性抬头望天,不知不觉,月亮已在上弦处了,表明词人孤卧时间之久,寂寞难耐。词的下阙写词人好不容易入睡,却因凉夜被薄惊醒,孤凄寒冷透彻心扉,不觉泪水伴着灯花淌落。满心伤怀,更奈何,眼望去,竟是伊人昔日所弹之琴,如今古琴都蒙上了灰尘,更休提伊人如今飘然远去了。

  词人所描之景,在古琴处停止,仿佛古琴余音,婉转低回,回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家藏经典文库》编委会.人间最美纳兰词:中国工商出版社,2013-2:13

mán··xiāoxiāofēngjiān--lánxìng

xiāoxiāofēngjiānrénpiānshízhǎnggèngzhěnshùqiūtiānchánchúxiàzǎoxián

hánjīngbèibáolèidēnghuāluòchùshāngxīnqīngchénzàiqín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改 一作:未改/难改)
少小离家¹老大²回,乡音³无改(bìn)毛衰(shuāi,旧时读cuī)。(无改 一作:未改/难改)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注释:¹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²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³乡音:家乡的口音。⁴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⁵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减少,疏落。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儿童相见¹不相识²,笑问³客从何处来。
译文: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¹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²不相识:即不认识我。³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¹
译文:已经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都已变化太多。
注释:¹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惟有门前镜湖¹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只有门前那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涟漪的镜湖的碧水,还是旧时模样。
注释:¹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习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近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像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52-53页 .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一张机,采桑陌上¹试春衣。风晴日暖慵(yōng)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²,不肯放人归。
译文:一张机,穿着春衣去田头路旁采桑。风晴日暖,让人浑身慵懒无力。红艳的桃花枝上,黄莺鸣叫声婉转美妙,让人心荡神移,如醉入迷,春色不肯让人归去。
注释:九张机:词牌名,属“转踏”类大曲,平韵格。全曲九段,每段三十字。¹采桑陌上:指织锦女子在田间小路上采桑。汉乐府有《陌上桑》,写采桑女罗敷拒绝太守的调戏。²啼莺言语:指黄莺宛转美妙的叫声。
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两张机,行人¹立马²意迟迟³。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译文:两张机,那即将远行的心上人不舍离别驻马停留。想要诉说心中深厚的情意又怕难为情。回头一笑,即从花丛中离开了,只怕被花看出自己难以诉述的心事。
注释:¹行人:行旅之人,即织锦女子的爱人。²立马:驻马。³意迟迟:舍不得与织锦女子离别。迟迟,迟缓。⁴深心:深厚的情意。⁵轻分付:想诉说又怕难为情。⁶只恐被花知:只怕被花看出自己难以诉述的心事。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三张机,吴蚕已老¹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²,轻绡(xiāo)催趁,馆娃宫³女,要换舞时衣。
译文:三张机,吴地的蚕就要吐丝作茧了,乳燕也已离巢试飞。春风吹拂下的长洲苑的酒宴刚收场,即派人催索绫罗绸缎,只因馆娃宫中女子,要换歌舞时的衣裳。
注释:¹吴蚕已老:吴地的蚕就要吐丝作茧了。吴蚕,吴地(今江苏南部一带)是产丝之区,故称吴蚕。唐李白《寄东鲁二稚子》:“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²长洲苑:吴王的宫苑。长洲,在今江苏苏州西南。苑:宫中的苑囿。³馆娃宫:吴王夫差所造的宫殿,故址在今苏州灵岩山。
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
四张机,咿(yī)¹声里暗颦(pín)²眉。回梭(suō)织朵垂莲子³。盘花易绾(wǎn),愁心难整,脉(mò)乱如丝。
译文:四张机,咿哑的织机声伴着哀叹声,紧锁双眉。头发盘结回绕梳起盘花结,看到自己回梭织成的莲子,想起了自己的心上人,愁思难以排解,心乱得像一团丝。
注释:¹咿哑:纺织时织机发出的声响。²颦:皱眉。³垂莲子:“垂爱于你”的谐音双关语。莲,谐音“怜”。子,男子的美称,这里指织锦女子的爱人。⁴绾:盘结回绕。⁵整:安排。⁶脉脉:含情欲诉。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五张机,横纹织就¹沈郎²诗。中心一句³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nèn)寄相思。
译文:五张机,在锦上横式花纹里织成心爱人的诗。中心有一句的意思没有人能够领会。不说有多少愁恨,也不说有多憔悴,只这样寄托我深切的相思。
注释:¹织就:织成。²沈郎:南朝梁诗人沈约的诗写得工整,人称沈郎。这里借指织锦女子的爱人。³中心一句:汉苏伯玉妻作《盘中诗》寄夫,末尾说:“与其书,不能读,当从中央周四角。”⁴无人会:无人领会了解。⁵只恁:只这样。
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晌,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
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晌¹,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
译文:六张机,锦上行行都是各种色彩绚丽的花样。并在花间织出一对翩翩起舞的蝴蝶。看着成对的蝴蝶,不禁停下梭子,在闲窗影里,独自观赏多时。
注释:¹一晌:吃了一顿饭的时间。晌,一作“饷”。
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
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¹
译文:七张机,鸳鸯已经织好了但又迟疑不决。只恐怕这一对鸳鸯被人轻易地裁剪开,那么鸳鸯分飞两处,不能团圆,也受着离愁别恨,如何彼此追随?
注释:¹何计再相随:有什么法子能再一起呢。
八张机,回文知是阿谁诗?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厌厌无语,不忍更寻思。
八张机,回文¹知是阿谁²诗?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厌(yān)³无语,不忍更寻思。
译文:八张机,锦上织成的到底是谁的回文诗?这回文诗里满含着一片凄凉之意。一行一行地反复诵读,读了以后心情非常苦闷,真的受不了这种相思。
注释:¹回文:即回文诗,可以颠倒、回环读的诗。文,一作“纹”。²阿谁:犹言谁,何人。³厌厌:同“恹恹”,烦恼,愁苦。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yíng)¹,穿过一条丝。
译文:九张机,锦上花并蒂,叶成双,枝连理。自古以来薄情郎的妻子大多是独守空闺。把花叶枝从头到底成双结对地串连在一起,从中心穿过一条丝。
注释:¹萦系:记挂,牵挂。

  这是一组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的具有叙事因素的民间抒情词,内容是常见的爱情中的离愁别绪。这组词运用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刻画出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妇形象。

  “一张机”写织锦女子在陌上采桑的情景,抒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意;“两张机”写行人踟蹰、女子回头一笑的别情,表现了女子对即将远离的恋人的深情;“三张机”写初夏蚕老时女子开始紧张的织锦劳动;“四张机”表现女子对心上人饱含深情的思恋之苦,心乱如丝;“五张机”写女子因思念心上人而织诗锦上以寄托相思;“六张机”写锦上蝴蝶双飞和女子窗前停梭独看,表现了女子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七张机”写女子因鸳鸯戏水的图案遭到“轻裁剪”而担心,表现女子对前途和命运的隐忧;“八张机”写女子读遍回文诗所产生的苦闷心情,表达其无穷幽怨;“九张机”写女子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以及对薄情男子的深切指责。

  这组词就像一个发展缓慢的故事,娓娓道来,亲切感人;像一组以女主人公为中心的连环画,幅幅相续,色彩斑斓;像一组以春愁离恨为主旋律的乐章,每一曲都凄美婉转,动人心魄。时间、次序、脉络比较清晰,运用典故,讲究辞藻,既有民歌的特色,又有文人加工的印记。

  “一张机”通过采桑少女美的感受和心的陶醉,来抒发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意。第一句“一张机”是民歌中惯用的比兴手法,次句的“采桑陌上试春衣”点明了劳动的对象、地点和季节,“风晴日暖慵无力”表现了一个少女陶醉在大自然中的情态。“桃花枝上”三句写她被黄莺儿的美妙歌声迷住了,都舍不得归去。作者运用以景写情、寄情于景的手法,极力渲染宜人的盎然春色和大地的勃勃生机,使人物融于诗情画意之中,又借诗情画意映衬人物和故事,为以下的描叙创设了氛围。

  “两张机”则是通过行人踟蹰、女子回头一笑的离别情意,表现了她对即将远去的恋人的深情。“行人立马意迟迟”是从女主人公的眼里看到行人的迟疑不决,欲行又止,真实地描绘出那种依依不舍的矛盾心情。“深心未忍轻分付”是写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刻画出正在初恋的少女隐藏着自己深情蜜意的娇羞心理和矜持态度。“回头一笑”三句既是她向对方表示“深心”的一种特有的默契,又是她掩盖内心秘密的艺术反映。“只恐被花知”,表现出女子初恋时略带几分神秘而又紧张的心境。

  “三张机”则借古代吴王宫女要更换舞衣,写出初夏蚕老时,少女开始紧张的织锦劳动。“吴蚕已老燕雏飞”,形象显示时序的推移和季节更变。“东风宴罢”以下,写深宫闱门的宴游酣乐,为了馆娃宫女换舞衣而催逼寒女们赶紧织锦。这里表面上似乎没有写爱情,但整体上看并没有中断爱情的线索。在结构上上承采桑,下启织锦,为下文作铺垫。在意境上,丰富了词的社会内容,同时进一步交待了女主人公的身份和地位。

  “四张机”是运用乐府民歌中谐音双关的艺术手法,表现女主人公饱含深情的思恋之苦。女子一边纺织一边忧思,她并未因相思之苦而停下机杼,却把相思之意织入了丝锦,所以有下句“回梭织朵垂莲子”,这里的“垂莲子”是谐音双关,即“垂怜于子”也就是“爱你”的意思。“盘花易绾,愁心难整”,是说要曲折回环地织成美丽的花朵是容易的,而要清理心头的离情别绪则是困难的,反差强烈。“脉脉乱如丝”,描绘思念情深,无法平静,即“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状态。

  “五张机”是通过织诗锦上,寄托相思的描写,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她心上人的无限深情。她默默地把相思的诗句织在横的花纹里,却又担心诗中的命意不被情人所理解。词中说织在锦上的诗意是:“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在这里,她重复着两个“不言”,表明她不愿向对方倾诉别后的内心愁苦,也不愿透露形容的憔悴,而只是在诗句中寄托着自己的寸寸柔肠,缕缕情丝。这样写使词意显得较为婉曲。

  “六张机”是通过锦上的蝴蝶双飞,窗前的停梭独看,表现了女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相思情愫。这象征着青春幸福的双飞蝴蝶,对于初恋中的少女来说自然是特别敏感的,所以她情不自禁地“停梭一晌,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独自”与“双蝴蝶”相对照,意味深长。无情之蝶,尚可双飞;友情人却难以双宿双飞。相比之下,独守机旁的一种难以言状的相思之苦,隐而不露,却又见景可知。

  “七张机”是通过鸳鸯戏水的图案遭到“轻裁剪”而担心,突出青春幸福生活的被毁灭而疑虑,表现女主人公对未来命运的无限担忧。织成了鸳鸯戏水的图案,应该是高兴的,她反而“迟疑”起来,这是由于她“只恐被人轻裁剪”,从而引起一场难以排遣的离恨。她感到自己像那鸳鸯一样,命运掌握杂别人手里,因此她切盼与自己心爱的人儿彼此相随,重新欢聚。这种托物寓意所蕴含的丰富想象,表达了织锦女子对爱情自由的向往。

  “八张机”是通过读遍回文所产生的苦闷心情,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无穷幽怨。明明知道回文诗是苏蕙寄给她丈夫的,却偏偏要发出“阿谁诗”的疑问,这是因为她的思恋之情、凄凉之意跟苏氏的回文诗熔铸在一起了。苏氏的回文诗表达了她的思想感情,她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苏氏的回文诗中,合二而一,浑然一体,是难以分辨的。“行行读遍”写反复阅读,“厌厌无日”写读后的苦闷心情,叠字连用,加强了日言的感情色彩,也深化了意境的幽怨成分。

  “九张机”通过并蒂花,连理枝的比喻,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薄情负心男子的深切指责。“薄情郎”,“多离别”,是“自古”皆然;然而“多情女”却要“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就是要用一根饱含甜情密意的丝线,把红花、绿叶、柔枝都紧紧地串连在一起。这“心”,与其说是花心,无宁说是情侣之心;这“一条丝”,也就是指结同心的相思。日意双关,意味深长,突出了少女真的感情,善的性格,美的愿望,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作为一组完整的作品,《九张机》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共同表达了织锦女子丰富的感情生活和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对美好前景的热切向生。从描述的层次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三首,着重写初恋;中间三首,着重写相思;最后三首,着重写愿望。各首之间互为联系,互为连贯,也各有所重,各有中心。九首既可以独立成篇,又是一气贯通的整体,即可以看作青年男女的闲愁,又可以看作老成忧国的哀叹,发射出多方面的信息,具有丰富的艺术含蕴,是一组优美的词章。全词感情缠绵悱恻,节奏婉转回环;既有民歌之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又文彩俊逸,格律精工;民间性与艺术性虽为《九张机》的显著特征,却又不同于《花间词》缛采轻艳,更非官宦的闲适随意,也非浪子离人的凄怆哀伤。

参考资料:
1、 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下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851-854
2、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339-2343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