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去如惊蛇,修鳞强制半。未知来日欢,空余逝者叹。
岁去如惊蛇,修鳞强制半。未知来日欢,空余逝者叹。
浊酒不足倾,残书讵堪玩。咄咄骥坂悲,悠悠樗木散。
浊酒不足倾,残书讵堪玩。咄咄骥坂悲,悠悠樗木散。
眼前冠盖徒,胸中钓游伴。轰轮送日月,寒鸦信昏旦。
眼前冠盖徒,胸中钓游伴。轰轮送日月,寒鸦信昏旦。
口淆茗酪器,饭强膻腥案。残镫字黮黕,闾柝风凌乱。
口淆茗酪器,饭强膻腥案。残镫字黮黕,闾柝风凌乱。
䋎痕念故衣,发稀感新盥。壮志汩卑陬,深情昧坚缓。
䋎痕念故衣,发稀感新盥。壮志汩卑陬,深情昧坚缓。
医非三折余,事经九变贯。失志僮颜低,疲策马行懦。
医非三折余,事经九变贯。失志僮颜低,疲策马行懦。
坦抱未须柴,胶口欲吞炭。怜尔九垓步,诧此尺棰馆。
坦抱未须柴,胶口欲吞炭。怜尔九垓步,诧此尺棰馆。
怀情灭闻见,问心知冷暖。何如归故山,一龛师摩粲。
怀情灭闻见,问心知冷暖。何如归故山,一龛师摩粲。
姚范

姚范

(1702—1771)安徽桐城人,字南青,号姜坞,初名兴涑,字已铜。乾隆七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充三礼馆纂修。文章沉邃幽古,学术长于考订,所见多前人所未发。有《援鹑堂诗集》、《援鹑堂文集》、《援鹑堂笔记》。 ▶ 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
青鸟¹(xián)葡萄,飞上金井栏²
译文:一只青蓝色的鸟儿衔着一串晶莹碧透的葡萄,飞上金碧辉煌的井栏上。
注释:¹青鸟:青蓝色的鸟。²金井栏:金碧辉煌的井栏。
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
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¹看。
译文:美人害怕它受惊吓飞走,不敢卷起帘来尽情欣赏。
注释:¹卷帘:卷起窗帘。

  这首诗写青鸟衔葡萄飞来,暂息于金井栏上,居于闺中的美人,怕惊扰它,都不敢卷起帘子仔细观看,诗风清丽。诗中运用青鸟意象,烘托诗歌的情感韵味。

  “青鸟衔葡萄”这一奇丽的景象在现实中不容易看到,美人一碰见,马上偷偷地躲在帘后静静窥看,不敢卷起帘来尽情欣赏,唯恐吓跑了它。末联刻画美人天真好奇、单纯活泼的性格,细致入微,真实生动。结句把美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惊喜情态慢慢托出,耐人寻味。这是一种映衬手法,从对方的反应中着墨,正面写美人凝神偷看的天真情状,从侧面突出了青鸟的奇丽与迷人。上半首和下半首彼此衬托,诗里的自然美与人的性格美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作者善于摄取生活中的美,通过想象的加工,升华为更高更理想的艺术美。诗中描写了一只青翠的鸟儿衔着一串晶莹碧透的葡萄,飞上金碧辉煌的井栏上。画面的主体显现出一片青翠(冷色 ),背景衬以井栏上耀眼的金黄(热色),色调冷暖对照,笔墨浓淡相宜,给人以静谧秀丽的柔美感。这一形象,优美典丽,活泼动人,跳跃着生命的活力与欢乐,象征着一种自由幸福的生活理想。

  法国雕朔家罗丹说:“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论》)此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并给予艺术的再现。青鸟衔葡萄的形象,新奇美丽,构思巧妙,创造出一个极其优美宁静、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含蓄地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及对和平幸福生活的憧憬。诗味醇美,令人喜爱。

参考资料:
1、 马君骅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山。
山。
译文:高大的山峰。
耸峻,回环。
耸峻,回环。
译文:山形高耸且险峻,连绵不断形成环绕之势。
沧海上,白云间。
沧海¹上,白云间。
译文:山在茫茫的大海之上,在朵朵的白云之间。
注释:¹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商老深寻,谢公远攀。
商老¹深寻,谢公远攀²
译文:商山四皓隐居在深山之中,他们深入山中探索;谢灵运曾经也来到这里,他喜欢在远处的深山中攀登游玩。
注释:¹商老:商山四皓,东园东、绮里季等秦末隐居商山,年八十余。²“谢公”句:指谢灵运喜游山玩水。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译文:历史悠久的岩石中,有泉水不断渗出、滴落;幽静深邃的山谷中不断听到鸟的啼鸣。
树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树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译文:树上的鸟很多,多到在国家的边塞还可以看到;猿猴也很多,多得它们的声音时常可以在南楚蛮荒之地听到。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余麋鹿闲。
世人只向簪(zān)(jū)¹老,芳草空余麋(mí)鹿闲。
译文:可惜世人只向往有钱人和当官人的生活,他们追求功名利禄,不知道与世无争的清闲;在青青的芳草地上,只有悠闲自在的麋鹿,才能欣赏或者闲逛这些美丽的景色了。
注释:¹簪裾:贵宫之服饰。
倦怀无据。凭危阑极目,寒江斜注。吴楚风烟遥入望,独识登临真趣。晚日帆樯,秋风钟梵,倚遍楼东柱。兴来携手,与君更上高处。
倦怀无据¹。凭危阑²极目,寒江斜注。吴楚风烟遥入望,独识登临真趣。晚日帆樯(qiáng)³,秋风钟梵,倚遍楼东柱。兴来携手,与君更上高处。
译文:莫名的感到无聊,扶着高楼上的栏杆极目远望,寒冷的江水斜斜的胸涌东去。满目吴楚风烟,才知道登高远望的乐趣。夕阳中江上舟楫纵横,秋风将寺院的钟声传过来,将楼上的景色全都看了一遍。兴奋的拉着你的手,登到更高的地方欣赏暮色。
注释:¹无据:没有依据或证据。无所依凭。²危阑:高处的栏杆。³帆樯:船帆与桅樯,常指舟楫。⁴钟梵: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
隐约一水中分,金鳌戴甲,力与蛟龙拒。拟访临幕清夜鹤,谁解坡仙神遇。断壁悬秋,惊涛溯月,总是无声句。胜游如扫,大江依旧东去。
隐约一水中分,金鳌(áo)¹戴甲,力与蛟龙拒。拟访临幕清夜鹤,谁解坡仙神遇。断壁悬秋,惊涛朔(shuò)²,总是无声句。胜游如扫,大江依旧东去。
译文:波涛翻腾,隐约中一水从中间分开来,宛若水底的神龟穿戴着金甲出水,力战蛟龙。想要在渚夜访求化鹤,谁了解苏东坡与孤鹤的神仙偶遇。悬崖耸立在秋风中,波涛高卷着奔向夜月,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次登楼之行,一扫之前的倦怠的心情,随着大江奔腾向东而去。
注释:¹金鳌:中国神话中的一种神龟。头尾似龙,身似陆龟,全身金色,生活在海里。²朔月:指旧历每月初一。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chán)(chǎn)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¹。“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²,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dá)³,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fěi)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kù),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¹⁰极大,举类迩(ěr)¹¹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¹²;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¹³(zhuó)(nào)¹⁴污泥之中,蝉蜕(tuì)¹⁵于浊(zhuó)(huì),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¹⁶世之滋¹⁷垢,皭(jiào)¹⁸¹⁹而不滓(zǐ)²⁰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译文: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品行不之的小人损害国家,端方之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之大光明行为之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诗经》中的国风,写男女恋情而不过度,《小雅》有怨刺之言,但不直接愤怒。屈原的《离骚》诗,则两者之美兼而有之。(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到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之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之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赞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注释:¹《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关于诗题,后人有二说。一释“离”为“罹”的通假字,离骚就是遭受忧患。二是释“离”为离别,离骚就是离别的忧愁。²反本:追思根本。反,通“返”。³惨怛:忧伤。⁴盖:表推测性判断,大概。⁵帝喾: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名。相传是黄帝的曾孙,号高辛氏。⁶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⁷汤:商朝的开国君主。⁸武:指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⁹条贯:条理,道理。“见”同“现”。¹⁰指:同“旨”。¹¹迩:近。“见”同“现”。¹²称物芳:指《离骚》中多用兰、桂、蕙、芷等香花芳草作比喻。¹³疏:离开。¹⁴濯淖:污浊。¹⁵蝉蜕:这里是摆脱的意思。¹⁶获:玷污。¹⁷滋:通“兹”,黑。¹⁸皭然:洁白的样子。¹⁹泥:动词,染黑。²⁰滓:污黑。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jí)¹近黄昏。
译文:小雨如丝一般,似乎是要将春天网住;落花满地,残叶堆积,时间已近黄昏;
注释:¹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车尘不到张罗地¹,宿鸟²声中自掩门。
译文:车马尘嚣不会进入这门可罗雀之处;在鸟雀的叽喳声中我独自将门掩上。
注释:¹张罗地:即门可罗雀,十分冷落。²宿鸟:天黑归巢的鸟。

  此诗的前两句写眼前的春景。时当晚春,细雨廉纤,像织就了一张丝网,想要网住春光。这句是宋人以文为诗的典例,短短七个字,却有多层意思:小雨丝丝,描绘小雨飘飘洒洒,绵密轻飏,是一层意思;由雨丝的状貌,想到了真正的蚕丝,又是一层意思;由雨丝交织的状况,想到由丝织成的细网,是一层意思;由暮春时令及网,想到眼前的雨似乎想把春网住,即把春留住,又是一层意思。这样写,层层递进,设想及比喻都十分新颖。尤其是“网春”二字,道人所未道,令人拍案叫绝。就这么一句话,便将诗人感叹春日易过、逝水难回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春天毕竟是留不住的,所以第二句放手写残春。眼前是落花狼藉满地,天色黯淡,已近黄昏。这句是景语,也是情语。上句的小雨,这句的落花、黄昏,这清冷凄凉的境地,正如李清照词所表达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诗人正是借景吐露自己寂寞难忍的情愁。

  上两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便因情写景。首先用翟公罢官后门可罗雀的典故,说自己罢官后门前冷落的情况;然后写自己在归巢的鸟儿的鸣叫声中,关上了家门。上句感叹世情冷暖,下句写寂寞无聊的哀伤。“宿鸟”应上半的黄昏,以鸟声衬托前句门前的冷落,“自掩门”的“自”字,充满了落魄的感叹。既然门可罗雀,没人来访,门自然用不着开,可他的门居然开了一天,到这时候,暮色沉沉中,他才去关门。这举动等于告诉人们,他是多么希望有人来,黄昏关门是何等无可奈何,他关的不单单是一扇门,又关闭了一整天的等待与期望。这样一折,上句“车尘不到张罗地”的愤疾更为加深,诗人不甘寂寞的心情也暴露无遗了。

  李弥逊被罢官后,心情不佳,所以反映到笔下的春景也是如此低沉,可见他胸中渟蓄着无数的不平。在官场时,感于官场的复杂与黑暗,想要挂冠归隐,与麋鹿为友;一旦真正被排挤,回到家中,无所作为,又会因报国无门而感叹寂寞,愤愤不平,大多数正直而有志向的文人,几乎都碰到过这类矛盾。李弥逊是如此,被人们普遍称赞的司马光也是如此。司马光罢官后也作过一首与李弥逊类似的诗,中有句云:“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愤疾之情,溢于言表。

  诗以春暮黄昏,落花狼藉寄托政治上的失意,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下半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非常相似。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61-862

chūnshì--xùn

xiǎowǎngchūnluòhuālángjìnhuánghūn

chēchéndàozhāngluó宿niǎoshēngzhōngyǎnm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