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
独沉清洌水,能否涤愁肠?(洌 一作:泠)
独沉清洌水,能否涤愁肠?(洌 一作: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注释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12年7月22日,范爱农是作者鲁迅的好友,也是鲁迅的同乡,后来又一起留学日本。一次,范爱农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落水淹死。他水性很好,鲁迅疑心他是投水自杀。故作了此组诗以示悼念友人。

参考资料:
1、 金鹰.橄榄小集: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年:322页
赏析
惊叹了好友之死对自己的震撼之后,第二章进一步揭示造成范爱农死因的社会原因并对其自裁方式发出疑问。先从留学异国写起。“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一下引到当年他们在日本留学的情景。为了追求新的知识、思想,寻求救国途径,他们孜孜不倦,意气风发,“海草三绿,不归国门”。回到祖国后,辛亥革命的爆发和绍兴的光复,点燃了他们许多希望。但是,恶势力对革命政权的掌握以及“换汤不换药”的轮番执政,给满腔热血的知识分子以沉重打击。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范爱农悲剧的社会根源。鲁迅以深刻的眼光,看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并把它和范爱农的死联系到一起,增强了全篇的社会意义,提高了范爱农自杀的社会价值。“故里”句将镜头回落绍兴,从作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抒发了对故乡险恶环境、污浊空气、人世冷酷的愤郁。作者禁不住问自己也问死者:在这样一个悲哀的时代,以死抗争,能否涤荡愁肠,能否成为有益的牺牲,此章从与范爱农在日本共同斗争的精神写到独沉江堤的凄冷沉沦,从辛亥革命前的对社会极高的期望到革命后木偶般登场的政治局面,短短八句,概括了范爱农的一生,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参考资料:
1、 孙志军.鲁迅诗歌全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40-42页
鲁迅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 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¹未过江。
译文:太阳西斜,光亮洒落到搭着稀疏的苇蓬的小船里。我独自吟诗了大半天却还是没有过江。
注释:¹孤吟:独自吟咏。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唯有鹭(lù)(sī)¹知我意²,时时翘足³对船窗。
译文:能够理解我心意的恐怕只有江面上的鹭鸶鸟了。它们不时地弯起一只脚,静静地单足站在船窗边,似乎在聆听着吟诵。
注释:¹鹭鸶:又叫鸬鹚,一种水鸟。²我意:作者心中所想的心事。³翘足:举足,抬起脚来。

  这首小诗遣词用字极为平易简淡,状物抒情活泼生动。它出现在“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的宋初,尤为难得,也传达了诗人高洁不俗的精神情趣。

  第一、二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余晖斜照,江面上飘着一只搭有苇蓬的小船,“半日”说明小船已经飘荡很久了,坐在船舱里的诗人通过蓬顶透下的日光,也知道天色已晚,时近黄昏。从江面的吟诵声中可以看出,此刻诗人既无意过江又不急于返岸。这吟诵声在这风平浪静、薄雾降临的江面上显得格外清晰。无人欣赏与唱和,是那样的孤寂,从而看出江面只有作者一人一舟。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有声的图画,画面孤寂而冷清。

  第三、四两句,写尽诗人孤独之感,那一只只单足翘立、曲颈对窗的鹭鸶,仿佛理解人情、通晓事理。他们静静地伫立着,不时伸头探脑窥视着船舱里的诗人,似乎在聆听诗人吟诵。伴随着诗人泛舟,诗人于是对它们倾诉衷肠。诗人之“意”就是直道而行及“成败观千古,施张在思维”(《滴居感事》)的抱负,“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三黜赋》)的决心,以及“薄宦苦流离,壮年心更衰”(《春日官舍偶题》)的苦闷等,诗人的“意”是复杂的,而这里用“唯有”二字重重勾勒,则他人不知“我意”,不言而喻。愤懑之气、寂寞之心见于言外。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寻味余地。同时鹭鸶便是诗人的知音,所以他逗留船上半日孤吟未过江,他要把所有的“意”向鹭鸶倾诉。“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诗人的这种写法正符合此刻他的心境。后两句通过写鹭鸶对他有情,从而表现他对鹭鸶的喜爱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正反映了人世对他的无情以及孤独的处境,这正是这首诗的“奇趣”之所在。

  此诗以动静结合的特点着力渲染写景,人与野禽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使诗意与画意相互生发,趣味隽永,引人无限想遐思,风格朴素而饶有风韵,自然而颇见情趣清新悦目。

参考资料:
1、 何满子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7-18
2、 徐寒.《历代古诗鉴赏(中)全新校勘珍藏版 》.北京:中国书店,2011:479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
天津¹三月时,千门桃与李。
译文:三月时的天津桥上,家家户户出游人手中都拿着桃李之花。
注释:¹天津:浮桥名,故址在今洛阳西南洛水上。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zhāo)¹为断肠花,暮²逐东流水。
译文:早上还是美丽的花朵,到晚上便都凋谢了,扔入了流水之中。
注释:¹朝:早晨。²暮:傍晚。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译文:洛水之中,前水与后水,古今相续而流。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译文:但年年在天津桥上的游客,却古今不同。
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
鸡鸣海色动,谒(yè)¹帝罗公侯。
译文:鸡鸣之时,天色已明,在洛阳宫中已站满了上朝的公侯权贵。
注释:¹谒:进见。
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
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
译文:月亮西落上阳宫时,余辉映着半个城楼。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译文:此时朝中众官纷纷下朝,衣冠鲜光,上耀云日。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译文:他们骑着高头大马,马头上的络髻金光闪闪。
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丘。
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sōng)¹
译文:路上的行人纷纷退避,这些达官贵人趾高气扬的气势,直凌山岳。
注释:¹嵩丘:这里指高山。
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
入门上高堂,列鼎(dǐng)错珍羞¹
译文:回家之后,在高堂之上,珍馐满席。
注释:¹珍羞:珍美的肴馔。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
译文:席上,美人的舞蹈引来阵阵香风,有歌女在伴着管弦唱歌。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译文:酒筵过后,便到庭中戏弄池中的鸳鸯。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
译文:他们日夜行乐而不知疲,自以为这样的生活可以千载不变。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qiān)¹
译文:但是,功成不退,自古以来就多有悲惨的下场。
注释:¹愆尤:罪过,灾祸。
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雠。
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雠。
译文:如秦朝李斯,官居丞相,尚落得车裂咸阳的下场,空自叹息不能重过出上蔡东门,牵黄犬逐狡兔的生活。晋朝的石崇,因宠妾绿珠之故,与权贵结成怨仇,而破家灭身。
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何如鸱(chī)夷子¹,散发棹(zhào)(piān)舟。
译文:哪如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功成身退,自称鸱夷子皮,翩然乘一叶之扁丹,逍遥于江湖。
注释:¹鸱夷子:典故名,典出源《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鸱夷子”即鸱夷子皮 。范蠡是越国的上卿,因献西施於吴王夫差 ,就中取事,破了吴国 。后见越王义薄,扁舟遨游五湖,自号“ 鸱夷子 ”
庵主拳头举处亲,赵州话鲁指西秦。
(ān)¹拳头举处亲,赵州话鲁指西秦。
译文:庵堂主人高举的拳头却是在与人亲切招呼着,赵州禅师说着东鲁之事却指着西秦之地。
注释:¹庵主:庵堂的主人。
知音不在千杯酒,一盏空茶也醉人。
知音¹不在²千杯酒,一盏空茶³也醉人。
译文:如果是知音的话不需要千杯酒(来了解彼此),哪怕是一盏空茶也会让他们互相陶醉。
注释:¹知音:知己。²不在:不在于,不着重于。³空茶:茶碗内没有任何东西的“茶水”,喻心有则有。一说指“赵州茶”,一碗平等的茶、一味的茶。

  “知音不在千杯酒,一盏空茶也醉人”,其中“空茶”,顾名思义,茶碗里是没有任何东西的。没有茶,没有水,怎么喝呢?又如何能够醉人呢?此句与“有情饮水饱,无情金屋寒”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意在追求精神世界,淡然于物质生活。空茶醉人,其实引人陶醉的非“茶”亦非“酒”,而是知己间的真挚感情。

  “空茶”一说指“赵州茶”,相传赵州禅师曾问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间?”和尚说:“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另一个和尚,和尚说:“不曾到。”赵州说:“吃茶去。”院主听到后问:“为甚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赵州呼院主,院主应诺。赵州说:“吃茶去。”赵州禅师均以“吃茶去”一句来引导弟子领悟禅的奥义。所谓“赵州一碗茶,今古味无差”,“赵州茶”是今天喝来却不觉古今有味道差别的茶,是一碗平等的茶、一味的茶。

一别清风又十霜,重来三径未全荒。
一别清风又十霜¹,重来三径(jìng)²未全荒。
注释:¹十霜:十年。²三径:指称隐者所居之处。
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
此君¹已觉垂垂²老,稚(zhì)³今全稍稍长。
注释:¹此君:对竹的昵称。后亦泛指所好之物。²垂垂、稍稍:渐渐。³稚子:笋的别名。
书简漫消新岁月,渔竿不厌旧沧浪。
书简¹漫消新岁月,渔竿不厌旧沧浪²
注释:¹书简:书信。²沧浪:青色的波浪。
试呼浊酒歌淇澳,昨夜疏帘雨正凉。
试呼浊(zhuó)¹歌淇澳(ào),昨夜疏帘雨正凉。
注释:¹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zhōujiàoshūzōngdàozhǔshúérjiùshíniányīnzhúqǐngqíngyǒuyǒng--shěnzhōu

biéqīngfēngyòushíshuāngzhòngláisānjìngwèiquánhuāng

jūnjuéchuíchuílǎozhìzijīnkànshāoshāozhǎng

shūjiǎnmànxiāoxīnsuìyuè竿gānyànjiùcānglàng

shìzhuójiǔàozuóshūliánzhèngliáng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深宫高楼入紫清¹,金作蛟龙盘绣楹(yíng)
译文:皇宫深深楼阁高耸云霄,金色的蛟龙盘旋在堂前华丽的柱子上。
注释:¹紫清:紫微清都之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¹弹鸣筝(zhēng)
译文:美女们在窗前化妆打扮,玉手抚动琴弦。
注释:¹弦将手语:意思是弦与手摩擦而成声。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¹
译文:美妙的筝声随春风吹落,传入游乐的君王的耳里,这应该是那首《升天行》吧。
注释:¹《升天行》:古乐府名。
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因出天池¹泛蓬瀛(yíng),楼船蹙(cù)(tà)波浪惊。
译文:泛舟在白莲池上,如蓬莱仙境一般,楼船划破湖面急促前进,惊起阵阵波浪。
注释:¹天池:指御园的池沼。
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万姓聚舞歌太平。
三千双蛾(é)献歌笑,挝(zhuā)钟考鼓宫殿倾,万姓聚舞歌太平。
译文:众多的宫女们奏起音乐唱起歌曲,敲打钟鼓的声音都要使宫殿轰倒。这是多么壮观的天下百姓歌舞太平的场面呀。
我无为,人自宁。
我无为,人自宁。
译文:只要君王于民休养生息,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輧。
三十六帝¹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輧(píng)
译文:天庭上三十六个天帝要来迎接,仙人们驾着彩云翩然而下。
注释:¹三十六帝:道教传说有三十六天帝。
帝不去,留镐京。
帝不去,留镐(hào)¹
译文:但皇帝不愿意随他们而去,宁愿留在人间。
注释:¹镐京:西周武王建都镐京,在长安县西北十八里,自汉武帝后遗址沦陷。这里代指国都。
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
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yǎo)冥。
译文:皇帝岂能像轩辕氏那样,乘龙飞天而去,不顾他的子民,独自来往于青天之上?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
译文:小臣我祝愿皇帝寿比南山,陛下的英名万古流芳。

  《春日行》是乐府时景二十五曲之一,本咏春游,李白拟作咏君王游乐之词。在这首乐府诗中,李白借用向唐玄宗祝寿之机,用黄帝升天的故事,规劝唐玄宗无为而治,为民休养生息,与民同乐,发挥了诗歌的隐讽作用。

  此诗主要内容是讽刺封建帝王们好神仙,求长生而不成功,提倡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术。“我无为,人自宁”,“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为全诗主旨。

  全诗可分为三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写帝王们身居豪华富丽的宫殿,身边美女娇娃成群,享尽人间荣华富贵,而对此仍不满足,妄想成仙升天。中间五句为第二段,写帝王游冶苑池,宫女歌笑,钟鼓齐鸣,百姓祝福。这一段浓墨重彩,写尽了帝王们极尽声色的奢靡生活,看似歌功颂德,暗含讽谏之意。最后十句为第三段,表达诗人的观点:求神成仙是不可能成功的,不可能像轩辕黄帝那样聆听到广成子的教诲,也不会像轩辕黄帝那样乘龙上天,最终还得留在自己的京城。只有清静无为,才能治国安民。末二句,企望唐玄宗成就伟业,垂名万古。

  大多数献给皇帝的诗歌都比较拘谨,生怕有不当之处,李白的这首乐府诗,写如行云流水,婉转动听,应该说是成功的。既飘飘欲仙,又不卑不亢,规劝之意明显,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参考资料:
1、 郭茂倩编 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159-160

chūnxíng--bái

shēngōnggāolóuqīngjīnzuòjiāolóngpánxiùyíng

jiāréndāngchuāngnòngbáixiánjiāngshǒudànmíngzhēng

chūnfēngchuīluòjūnwángěrnǎishìshēngtiānxíng

yīnchūtiānchífànpéngyínglóuchuánlàngjīng

sānqiānshuāngéxiànxiàozhōngkǎogōng殿diànqīngwànxìngtàipíng

wèirénníng

sānshíliùxiāngyíngxiānrénpiāopiānxiàyúnpíng

liúgǎojīng

ānnéngwèixuānyuánwǎngyǎomíng

xiǎochénbàixiànnánshān寿shòuxiàwànchuí鸿hóngm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