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性,顺其性为大。顺之则无变,反之则有害。
万物皆有性,顺其性为大。顺之则无变,反之则有害。
禹之治河也,浚川而掘地。水行乎地中,其性安而遂。
禹之治河也,浚川而掘地。水行乎地中,其性安而遂。
因地为之防,犹恐不足制。故附之山足,使循山而行。
因地为之防,犹恐不足制。故附之山足,使循山而行。
山不可必得,或原阜丘陵。水行乎两间,既固而既宁。
山不可必得,或原阜丘陵。水行乎两间,既固而既宁。
及将近下流,山远而地平。渠裂为二道,河分为九形。
及将近下流,山远而地平。渠裂为二道,河分为九形。
虽暴不得怒,虽盛不得盈。所以顺而制,归之于沧溟。
虽暴不得怒,虽盛不得盈。所以顺而制,归之于沧溟。
后代蒙其业,历世六七十。凡千有馀年,而无所决溢。
后代蒙其业,历世六七十。凡千有馀年,而无所决溢。
国君与世主,岂皆尽有德。盖繇河未徙,一皆循禹迹。
国君与世主,岂皆尽有德。盖繇河未徙,一皆循禹迹。
河道既一徙,下涉乎战国。水行平地上,乃堤防堙塞。
河道既一徙,下涉乎战国。水行平地上,乃堤防堙塞。
其时两堤间,实容五十里。水既有游息,堤无所啮毁。
其时两堤间,实容五十里。水既有游息,堤无所啮毁。
后世迫而坏,河役始烦促。伐尽魏国薪,下尽淇园竹。
后世迫而坏,河役始烦促。伐尽魏国薪,下尽淇园竹。
群官皆负薪,天子自临督。其牲用白马,其璧用白玉。
群官皆负薪,天子自临督。其牲用白马,其璧用白玉。
歌辞剧辛酸,姑不至号哭。瓠子口虽塞,宣房宫虽筑。
歌辞剧辛酸,姑不至号哭。瓠子口虽塞,宣房宫虽筑。
其后复北决,分为屯氏河。遂不复堤塞,塞亦无如何。
其后复北决,分为屯氏河。遂不复堤塞,塞亦无如何。
两河既分流,害少而利多。久之屯氏绝,遂独任一渠。
两河既分流,害少而利多。久之屯氏绝,遂独任一渠。
凡再决再塞,用延世之徒。有天时人事,可图不可图。
凡再决再塞,用延世之徒。有天时人事,可图不可图。
有幸与不幸,数说不可诬。其后复大决,大坏其田庐。
有幸与不幸,数说不可诬。其后复大决,大坏其田庐。
灌三十一县,言事者纷如。将欲塞之耶,凡役百万夫。
灌三十一县,言事者纷如。将欲塞之耶,凡役百万夫。
费累百巨万,亦未知何如。如此是重困,是重民叹吁。
费累百巨万,亦未知何如。如此是重困,是重民叹吁。
言事者不已,亦不复塞诸。李寻解光辈,其言不至迂。
言事者不已,亦不复塞诸。李寻解光辈,其言不至迂。
遂任水所之,渠道自割除。当时募水工,无一人应书。
遂任水所之,渠道自割除。当时募水工,无一人应书。
学虽有专攻,术亦有穷欤。诸所说河者,桓谭实主之。
学虽有专攻,术亦有穷欤。诸所说河者,桓谭实主之。
但聚而为书,实无以处之。班孟坚作志,亦无所出取。
但聚而为书,实无以处之。班孟坚作志,亦无所出取。
事有甚难者,虽知无所补。今之为河堤,与汉无甚殊。
事有甚难者,虽知无所补。今之为河堤,与汉无甚殊。
远者无数里,近无百步馀。两堤束其势,如缚吞舟鱼。
远者无数里,近无百步馀。两堤束其势,如缚吞舟鱼。
适足激其怒,使之逃囚拘。又水性隐伏,有容而必居。
适足激其怒,使之逃囚拘。又水性隐伏,有容而必居。
浸淫而灌注,日往而月徂。埽材有腐败,土壤有浮虚。
浸淫而灌注,日往而月徂。埽材有腐败,土壤有浮虚。
水进而不止,正如人病躯。病已在骨髓,医方治皮肤。
水进而不止,正如人病躯。病已在骨髓,医方治皮肤。
下不漏足胫,上突为背疽。或水如雷声,或埽如人喘。
下不漏足胫,上突为背疽。或水如雷声,或埽如人喘。
或决如山倾,或去如席卷。如蛟龙引阵,如虎豹逃圈。
或决如山倾,或去如席卷。如蛟龙引阵,如虎豹逃圈。
如地户开辟,如谁何生变。如神物主之,不可得而辨。
如地户开辟,如谁何生变。如神物主之,不可得而辨。
嗟乎有如此,堤防岂能禁。盖缘平地上,失水之本性。
嗟乎有如此,堤防岂能禁。盖缘平地上,失水之本性。
而又无二渠,分九河所任。以九合为一,所以如此甚。
而又无二渠,分九河所任。以九合为一,所以如此甚。
今之为邑居,多在古堤内。以诸埽准之,高于屋数倍。
今之为邑居,多在古堤内。以诸埽准之,高于屋数倍。
以水面准之,亦高数尺外。诸埽正如城,而土有轻脆。
以水面准之,亦高数尺外。诸埽正如城,而土有轻脆。
民正如鱼鳖,处破湟畎浍。被溺者常事,不溺者幸大。
民正如鱼鳖,处破湟畎浍。被溺者常事,不溺者幸大。
又河水重浊,淀淤日以积。又夏秋霖雨,诸水凑以入。
又河水重浊,淀淤日以积。又夏秋霖雨,诸水凑以入。
故有必决势,不决者盖鲜。或决彼决此,或决近决远。
故有必决势,不决者盖鲜。或决彼决此,或决近决远。
或决不可塞,或塞而复决。或决于旦暮,或决于岁月。
或决不可塞,或塞而复决。或决于旦暮,或决于岁月。
或新埽苟完,或旧埽溃裂。譬如千万钧,用一绳持挈。
或新埽苟完,或旧埽溃裂。譬如千万钧,用一绳持挈。
必有时而败,必有处而绝。而自决大吴,凡害几郡县。
必有时而败,必有处而绝。而自决大吴,凡害几郡县。
河既北浸边,诸塘皆受患。亡胡与逸马,熟为之隔限。
河既北浸边,诸塘皆受患。亡胡与逸马,熟为之隔限。
今虽甚盛时,亦防不虞变。所以议论者,复故道为便。
今虽甚盛时,亦防不虞变。所以议论者,复故道为便。
故道虽已高,可复亦可为。但恐既复后,其变不可知。
故道虽已高,可复亦可为。但恐既复后,其变不可知。
我兵学虽陋,公兵学虽奇。我说兵之难,公亦莫我违。
我兵学虽陋,公兵学虽奇。我说兵之难,公亦莫我违。
河事异于兵,其难堪嘘欷。智有不可及,力有不可施。
河事异于兵,其难堪嘘欷。智有不可及,力有不可施。
汲黯非不伟,所塞辄复隳。王遵无奈何,誓死而执圭。
汲黯非不伟,所塞辄复隳。王遵无奈何,誓死而执圭。
若与唐衢说,号哭垂涕洟。未说穿故道,未说治故堤。
若与唐衢说,号哭垂涕洟。未说穿故道,未说治故堤。
且说塞河口,所费不可推。诸所调发者,委积与山齐。
且说塞河口,所费不可推。诸所调发者,委积与山齐。
卷埽者如云,进埽者如飞。下埽名入川,其势忧流移。
卷埽者如云,进埽者如飞。下埽名入川,其势忧流移。
上埽名争高,少动即势危。万人梯急赴,两大鼓急椎。
上埽名争高,少动即势危。万人梯急赴,两大鼓急椎。
作号声号令,用转光指麾。其救护危急,争须臾毫釐。
作号声号令,用转光指麾。其救护危急,争须臾毫釐。
又闻被灾郡,数路方荐饥。官私无畜聚,民力俱困疲。
又闻被灾郡,数路方荐饥。官私无畜聚,民力俱困疲。
朝廷谋已劳,两宫食不怡。生民仰首望,使者忘寝饥。
朝廷谋已劳,两宫食不怡。生民仰首望,使者忘寝饥。
为之柰何乎,勿计速与迟。事虽有坚定,议论在所持。
为之柰何乎,勿计速与迟。事虽有坚定,议论在所持。
如一身数疾,必以先后医。假如移所费,用以业贫民。
如一身数疾,必以先后医。假如移所费,用以业贫民。
偿其所亡失,救其所苦辛。或贷其田租,或享其终身。
偿其所亡失,救其所苦辛。或贷其田租,或享其终身。
独孤有常饩,使同室相亲。露尸与暴骸,收敛归诸坟。
独孤有常饩,使同室相亲。露尸与暴骸,收敛归诸坟。
精选强明吏,处之使平均。乡官与胥徒,欺者以重论。
精选强明吏,处之使平均。乡官与胥徒,欺者以重论。
如此庶几乎,可无愁怨人。下酬更生望,上慰再造仁。
如此庶几乎,可无愁怨人。下酬更生望,上慰再造仁。
然而论议者,至今犹纷纷。或复其故道,或因其自然。
然而论议者,至今犹纷纷。或复其故道,或因其自然。
公如决于一,勿使众议牵。在己者有义,在命者以天。
公如决于一,勿使众议牵。在己者有义,在命者以天。
而况行职分,而况本诚忱。圣朝无不察,知子之赤心。
而况行职分,而况本诚忱。圣朝无不察,知子之赤心。
嗟余何为者,草莽且贱微。与公本无素,一见即弗遗。
嗟余何为者,草莽且贱微。与公本无素,一见即弗遗。
以伯兄处我,以古人相期。小设犹致说,大事宁无辞。
以伯兄处我,以古人相期。小设犹致说,大事宁无辞。
年且六十一,未作沟中尸。常恐公礼义,如投诸污泥。
年且六十一,未作沟中尸。常恐公礼义,如投诸污泥。
岂欲为迂阔,不得已为诗。沥吾之肝胆,但恐同儿嬉。
岂欲为迂阔,不得已为诗。沥吾之肝胆,但恐同儿嬉。
又恐误公事,公千万慎思。如将从近功,即深图便宜。
又恐误公事,公千万慎思。如将从近功,即深图便宜。
如必谋久利,唯古人是希。是询而是度,是访而是咨。
如必谋久利,唯古人是希。是询而是度,是访而是咨。
或博物君子,或宿儒老师。或滨河野叟,或市井年耆。
或博物君子,或宿儒老师。或滨河野叟,或市井年耆。
或愚直夫妇,所言无蔽欺。或老胥退兵,耳闻而目窥。
或愚直夫妇,所言无蔽欺。或老胥退兵,耳闻而目窥。
或世为水学,可与讲是非。或博募水工,按地形高卑。
或世为水学,可与讲是非。或博募水工,按地形高卑。
从便道穿渠,稍引河势披。海既为大壑,汴既分一支。
从便道穿渠,稍引河势披。海既为大壑,汴既分一支。
如关窍疏通,脏腑病可治。此说如何哉,但恐出于狂。
如关窍疏通,脏腑病可治。此说如何哉,但恐出于狂。
如何完障塞,如何复诸塘。观变而待时,亦恐谋不臧。
如何完障塞,如何复诸塘。观变而待时,亦恐谋不臧。
为复有说者,且须严边防。如魏尚守边,见称于冯唐。
为复有说者,且须严边防。如魏尚守边,见称于冯唐。
如祭彤久任,使匈奴伏藏。以车制冲突,如卫青武刚。
如祭彤久任,使匈奴伏藏。以车制冲突,如卫青武刚。
多置强弩手,如李广大黄。选募如马隆,练卒如高王。
多置强弩手,如李广大黄。选募如马隆,练卒如高王。
如汉置奔命,使我军势张。短兵斫马胫,冲车乱其行。
如汉置奔命,使我军势张。短兵斫马胫,冲车乱其行。
赏不以首级,所以严部分。大陷刀如墙,可以坚吾阵。
赏不以首级,所以严部分。大陷刀如墙,可以坚吾阵。
羊叔子以德,郭子仪以信。光弼战河阳,挥旗令直进。
羊叔子以德,郭子仪以信。光弼战河阳,挥旗令直进。
其时诸军势,如决水千仞。杨素不用车,可汗下马拜。
其时诸军势,如决水千仞。杨素不用车,可汗下马拜。
仅以其身免,号哭而大败。将帅在方略,胜却百万兵。
仅以其身免,号哭而大败。将帅在方略,胜却百万兵。
安边在良将,胜却筑长城。愿子治水功,有以酬明时。
安边在良将,胜却筑长城。愿子治水功,有以酬明时。
便领铁林兵,尽衣犀牛皮。连营环绣帽,大纛随牙旗。
便领铁林兵,尽衣犀牛皮。连营环绣帽,大纛随牙旗。
分金赐勇敢,藏书付偏裨。先声义信远,下令霜风驰。
分金赐勇敢,藏书付偏裨。先声义信远,下令霜风驰。
出塞有丰草,近关无马蹄。穹庐大漠外,别部黑山西。
出塞有丰草,近关无马蹄。穹庐大漠外,别部黑山西。
伐谋为上策,何用长缨羁。本朝正明盛,以德服外夷。
伐谋为上策,何用长缨羁。本朝正明盛,以德服外夷。
使来不受献,南越回山梯。西闭玉门关,东却高句丽。
使来不受献,南越回山梯。西闭玉门关,东却高句丽。
四夷无一事,各安巢穴栖。名将更无功,优诏勒鼎彝。
四夷无一事,各安巢穴栖。名将更无功,优诏勒鼎彝。
师旋作鼓吹,军容除虎貔。银珰致郊劳,翰林严锁扉。
师旋作鼓吹,军容除虎貔。银珰致郊劳,翰林严锁扉。
除书纸用麻,省吏身著绯。公方有所念,山足江之湄。
除书纸用麻,省吏身著绯。公方有所念,山足江之湄。
无心入黄阁,有表辞赤墀。乞得老来身,浩歌还会稽。
无心入黄阁,有表辞赤墀。乞得老来身,浩歌还会稽。
白云与绿波,无所不可之。春风桃花坞,秋色黄菊篱。
白云与绿波,无所不可之。春风桃花坞,秋色黄菊篱。
茶篮与酒榼,壶矢兼琴棋。烹鸡炊黍饭,可倩庞公妻。
茶篮与酒榼,壶矢兼琴棋。烹鸡炊黍饭,可倩庞公妻。
岂无会稽老,雪夜同泛溪。亦有二三子,棹歌相追随。
岂无会稽老,雪夜同泛溪。亦有二三子,棹歌相追随。
散尽橐中金,留得身上衣。有宅是官借,无田可扶犁。
散尽橐中金,留得身上衣。有宅是官借,无田可扶犁。
闲吟题寺观,长啸入云霓。公得我诗后,一梦须先归。
闲吟题寺观,长啸入云霓。公得我诗后,一梦须先归。
徐积

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54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zhuó)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gě)¹下扬州。
译文:濯锦的清江水奔流万里,帝王的舟船挂上云帆,向东可以直下扬州。
注释:¹龙舸:皇帝的舟船。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¹
译文:北方的长安虽有上林苑可供夸耀,南京成都也有散花楼可与之媲美。
注释:¹散花楼:一名锦江楼,在成都锦江边。

shànghuáng西xúnnánjīngshíshǒu ·liù

bái tángdài 

zhuójǐnqīngjiāngwànliú yúnfānlóngxiàyángzhōu 
běisuīkuāshànglínyuàn nánjīngháiyǒusànhuālóu 

江皋萤火故辉辉,仍解穿帘夜点衣。
江皋¹萤火故辉辉²,仍解穿帘夜点衣。
译文:江边的流萤发出来的亮光本来就明亮,它们穿过帘子,飞落在“我”的衣襟上,点亮我的衣襟。
注释:¹江皋:江岸,江边地;指江中。²辉辉:光耀的样子。
但取见时增意思,莫嫌生处太卑微。
但取见时增意思,莫夜生处太卑微。
译文:我只是捕获了一只流萤,彼此会面时,让我产生了一种想法:流萤虽出身卑微,但并不自卑,敢于展示自己的光亮。
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
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
译文:就算亮光微弱,也敢在明月当空时和星月争辉,在天空黑暗时在雨里搏击飞翔。
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归。
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归。
译文:今日明明知道我即将离开家乡,不知流萤是否知道漂泊异乡的我哪一年才能回家。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红楼¹别夜堪(kān)(chóu)(chàng)²,香灯³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译文: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样子。
注释:¹红楼: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此指官贵人家女子的闺一说犹青楼,妓女所居。²堪惆怅:堪,“那堪”的省文。此指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³香灯:即长明灯。通常用琉璃釭盛香油燃点。⁴流苏帐:用彩色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状垂饰物。常饰于车马、帷帐等物上。此指饰有流苏的帷帐。⁵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此句是当黎明之时将要出门离去女子留着眼泪与之辞别。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pí)(pá)¹金翠羽²,弦(xián)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³人似花。
译文: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
注释:¹琵琶:初创批把。²金翠羽:指琵琶上用黄金和翠玉制成的饰物。³绿窗:绿色纱窗。指贫女的闺室。与红楼相对,红楼为富家女子闺室。据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记载。

  韦庄生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时代。他一生饱经乱离漂泊之苦。黄巢攻破长安,他逃往南方,到处流浪。直到59岁,才结束了这漂泊流离的生活。

  这首《菩萨蛮》词,就是写作者浪迹江南一带时思乡怀念妻子的惆怅心情。

  词的上片,写离别之夜,爱人和泪送行的动人情景。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这两句写分别时的情景。回忆在朱门红楼那天告别之夜,灯光映照着半卷的挂有流苏的帐子的情景,真叫人难过极了。“流苏”,是用五彩毛羽或丝绸作成的须带或垂饰,称流苏。“半卷流苏帐”,指人还未入睡。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次二句写情深似海,难舍难分,一直到残月将落时,爱人带着泪水,才送我离开家门,分手告别的。

  词的下片,写客地思归,由听到琵琶乐声想到所爱之人正倚窗远望,等候自己归去。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这两句写作者在他乡听歌女弹琵琶,弦上弹出黄莺般的音乐声。“金翠羽”本指美人的金钗,这里用以代指歌女,“黄莺语”指琵琶弹的乐声就象清脆婉转的黄莺啼般的歌声,极写琵琶声调的婉转。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这两句写词人由“黄莺语”联想起爱人临别时叮咛自己早日归家,想到花容月貌的爱人此时正倚窗远望,盼望归去。

  据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又作: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mán ·hónglóubiékānchóuchàng

wéizhuāng tángdài 

hónglóubiékānchóuchàng xiāngdēngbànjuǎnliúzhàng cányuèchūménshí měirénhuòlèi 
jīncuì xiánshànghuángyīng quànzǎoguījiā 绿chuāngrénhuā 
孟公好饮宁论斗,醉后关门防客走。
孟公¹好饮宁论斗,醉后关门防客走。
译文:陈遵纵情饮酒,所饮之酒岂是用斗作单位?每次举行大酒宴时,常常关上了门,客人那怕有急事,也不能出去。
注释:岐亭:在今湖北省麻城市西南七十里处。¹孟公:陈遵,字孟公,杜陵人。哀帝末,以功封奋威侯。
不妨闲过左阿君,百谪终为贤太守。
不妨闲过左阿君¹,百谪(zhé)终为贤太守。
译文:他适情豪放,不顾旁人非议,去拜访寡妇左阿君。即便身经百谪,依然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好太守。
注释:¹左阿君:长安寡妇。陈遵为河南太守时,与弟陈级同至长安富人故淮阳王外家左氏处,饮食作乐。司直陈崇劾奏陈遵过寡妇左阿君,置酒歌讴,起舞跳梁,顿仆坐上。免归。
老居闾里自浮沉,笑问伯松何苦心。
老居闾(lǘ)里自浮沉,笑问伯松¹何苦心。
译文:年老居住在巷子里纵酒作乐,沉浮于世俗之中。笑着问张竦为什么要如此苦身约束自己。
注释:¹柏松:张竦字伯松。陈遵少时与张伯松相亲友,尝谓竦曰:“足下讽诵经书,苦身自约,不敢差跌,而我放意自恣,浮沉俗间,官爵功名,不减于子,而差独乐,顾不优邪?”
忽然载酒从陋巷,为爱扬雄作酒箴。
忽然载酒从陋巷,为爱扬雄作酒箴(zhēn)
译文:他行迹不定,忽而带着九在陋巷中奔走。极为喜欢扬雄讽谏汉成帝的《酒箴》。
长安富儿求一过,千金寿君君笑唾。
长安富儿求一过,千金寿君君笑唾。
译文:长安之中的富豪们都渴慕陈遵,不惜千金只为延请陈遵来拜访,可是陈遵却旁若无人,不屑一顾。
汝家安得客孟公,従来只识陈惊座。
汝家安得客孟公,従来只识陈惊座。
译文:今日你们这些旧州诸豪哪有资格能够延请如同陈遵的陈季常呢?你们只不过认识冒牌的“陈惊座”罢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chú)¹日当午,汗滴(dī)禾下土。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注释:¹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cān)¹,粒粒皆辛苦?
译文: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注释:¹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参考资料:
1、 赵其钧.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16-918

mǐnnóngèrshǒu ·èr

shēn tángdài 

chúdāng hànxià 
shuízhīpánzhōngcān jiēx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