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绕山根断却连,乱藤深竹寺门前。贫怜白屋蒸藜饷,倦爱清溪枕石眠。
路绕山根断却连,乱藤深竹寺门前。贫怜白屋蒸藜饷,倦爱清溪枕石眠。
载酒欲呼狂客醉,留诗聊结野僧缘。深山六月无炎暑,一坐西风万树蝉。
载酒欲呼狂客醉,留诗聊结野僧缘。深山六月无炎暑,一坐西风万树蝉。

西shānshīshǒusān--dōngyáng

ràoshāngēnduànquèliánluànténgshēnzhúménqiánpínliánbáizhēngxiǎngjuànàiqīngzhěnshímián

zàijiǔkuángzuìliúshīliáojiésēngyuánshēnshānliùyuèyánshǔzuò西fēngwànshùchán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1263篇诗文

猜您喜欢
风香春暖展归程,全胜游仙入洞情。
风香春暖展归程¹,全胜游仙入洞²情。
译文:风香日暖的春景展开在回京的路上,心旷神怡之状胜过刘晨、阮肇进入神仙洞的心情。
注释:¹归程:回归的路程。²游仙入洞:传说东汉时刘晨、阮肇同人天台山采药,遇见两位女子邀他们至家,留住半年,其地草木始终如春;及还,子孙已历七世。
一路缘溪花覆水,不妨闲看不妨行。
一路缘(yuán)¹溪花覆水,不妨闲看不妨行。
译文:一路上沿着溪水开满了画,一路走着一路看着,别有一种享受。
注释:¹缘:介词,沿着。

chūnxíngguānzuò--yōngtáo

fēngxiāngchūnnuǎnzhǎnguīchéngquánshèngyóuxiāndòngqíng

yuánhuāshuǐfángxiánkànfángxíng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微霜¹知岁晏(yàn)²,斧柯³始青青。
译文:薄霜降下知道已是一年将尽,斧子砍伐那青青枝丫。
注释:¹微霜:薄霜。²岁晏:指一年将尽的时候。³斧柯:斧柄。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况乃金天¹夕,浩露沾群英²
译文:何况正是金秋的傍晚,繁露沾润了大地百花。
注释:¹金天:即秋天。²群英:百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登山乃宇宙,白日已西暝。
译文:登上高山放眼望世界,耀眼的太阳已经西下。
云海方荡潏,孤鳞安得宁。
云海方荡潏(yù)¹,孤鳞安得宁。
译文:浩渺云海正摇荡汹涌,孤独的鱼儿想安宁也无法!
注释:¹荡潏:摇动涌起的样子。
出阊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则皆曰有。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及庚申、辛酉间,大乱洊至,吴下名园半为墟莽。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同治中,芜秽不治。至光绪二年,为毗陵盛旭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平之、攘之、剔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客觞咏其中,都人士女或掎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方伯求余文为之记。余曰:“仍其旧名乎?抑肇锡以嘉名乎?”方伯曰:“否,否。寒碧之名至今未熟于口,然则名之易而称之难也。吾不如从其所称而称之。人曰刘园,吾则曰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余叹曰:美哉斯名乎,称其实矣!夫大乱之后、兵燹之余,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选自《中华百年经典散文》,作者清代俞樾,有删节)
出阊(chāng)¹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²者,问有刘园乎,则皆³曰有。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xiè)之幽深,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及庚申、辛酉间,大乱洊(jiàn),吴下名园半为墟(xū)(mǎng)。而所谓刘园者则岿(kuī)独存。同治中,芜(wú)(huì)不治。至光绪二年,为毗(pí)盛旭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平之、攘之、剔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yù)¹⁰,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yǐ)(lǐ)¹¹相属。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客觞(shāng)咏其中,都人士女或掎(jǐ)裳连袂(mèi)¹²而往游焉,于是出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方伯求余文为之记。余曰:“仍其旧名乎?抑肇(zhào)¹³(cì)¹⁴以嘉名乎?”方伯曰:“否,否。寒碧之名至今未熟于口,然则名之易而称之难也。吾不如从其所称而称之。人曰刘园,吾则曰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余叹曰:美哉斯名乎,称其实矣!夫大乱之后、兵燹(xiǎn)¹⁵之余,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选自《中华百年经典散文》,作者清代俞樾,有删节)
译文:出阊门后三里左右,有一个刘氏寒碧庄。问有寒碧庄吗,没有知道的人,问有刘园吗,他们都说有。原来这个留园,在嘉庆初年为刘君蓉峰所有,所以就用他的姓作为这个园子的姓叫作刘园。在咸丰年间,吴下名园中,论山水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刘园堪称第一名。然而,庚申、辛酉年间,大乱接踵而至,吴中名园半数化为废墟,唯有刘园岿然独存。同治年间,刘园荒芜不治。至光绪二年,为江苏常州人方伯所得,开始加以整修。平整土地、清除混乱、剔除杂草,好的树木变得茂盛,好的花卉茁壮生长,奇形怪状的石头显露出来,小溪也变得畅通。凉台热馆,风亭月榭,高下相连,连绵不断。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客饮酒赋诗于其中,京都男女也有人拉着衣服连袖而来游览。因此,出阊门的人无不盛赞刘园之美。方伯请求我写文章为留园做记。我说:“沿用原来名字吗?你不赐给一个吉祥的名字吗?” 方伯说:“不,不。寒碧庄知名到现在还没有被人熟知,难道不知道改名容易,被人熟知难呀。我不如跟从这个名称而称呼它。人说刘园,我就说留园,不改变他的音而改变它的字,就在他原来的名字,为我的起的新名字。”我感叹说:这些名字真美啊,它们名副其实!但是等到战火焚毁破坏后,高台倾倒,曲池平,不知道有多少美景消失了,但这个园子竟然侥幸没有遭受灾祸。这难道不是大自然有意留下这个有名的园子来等待有德行的人吗!我知道留园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天下。
注释:¹阊门:乃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²知:知道。³皆:全,都。⁴亭榭:亭阁台榭。⁵洊至:相继而至。⁶墟莽:废墟榛莽;荒野。⁷岿然:形容高大独立的样子。⁸芜秽:荒芜。引申为丛生的杂草。⁹毗陵:今江苏常州市。¹⁰燠馆:暖室。¹¹迤逦:曲折连绵。¹²掎裳连袂:衣裙相连,衣袖相牵。形容人多。¹³肇:开始。¹⁴锡:通“赐”。¹⁵兵燹:指的是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的灾祸。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雨映寒空半有无¹,重楼²闲上倚³城隅(yú)
译文:秋雨与寒冷的天空相映显得若有若无,我在闲暇时分登上层楼依靠着栏杆欣赏秋色。
注释:¹半有无:是说空中细雨丝丝,若有若无。²重楼:层楼。³倚:依凭,依靠。⁴城隅:城角。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¹
译文:只见山色葱茏,树色苍翠,或青或黛,有浅有深,真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墨画!
注释:¹水墨图:水墨画,指不施色彩,纯用水墨绘制的画图。

  这首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

  第一句写秋日“微雨”,一个“映”字,十分贴切地抓住了自然景物的特征。如果是春日微雨,它弥漫一片,有如云雾,那是不可能与天空相“映”的;而初夏烟雨,无边无际,将远处的一切都裹了起来,就更谈不上与天空相“映”了。只有在秋天,这“无点亦无声”的仿佛透明的雨丝,才具备这个特点。因此,从“雨映寒空”入手,再用“半有无”加以细致描写,就细致真切地传达了秋日微雨之神。至于在“空”前着一“寒”字,则是为了表现秋雨生寒的清冷之感,其中并不包含诗人的主观情绪。

  次句写“登城”。“重楼闲上”即“闲上重楼”。这个“闲”字既表明诗人并非第一次登临此处——那样会心情迫切,不会着一“闲”字;又暗示他亦非劳人迁客——那样会侘傺无聊,不可能“闲上”。而主要的,还是点出诗人时有余暇,心自安闲,尽可慢慢欣赏这秋雨中的秋山景色。

  第三句诗人纵目野望,诗人用一句诗进行了概括:“浅深山色高低树。”天高气清,列岫千重,或近或远,或苍或黛,各有“浅深”;而山上树木则颇为混茫,无可分辨,但见层层树丛,“高低”不等而已。“浅深”“高低”,写出了秋山的淡远之境。

  这景色是诗人从未发现过的,他显得更加兴致勃勃。他在反复的玩味之后,终于豁然开朗:展现在眼前的这“浅深山色高低树”,正像“一片江南水墨图”。它空灵清逸,萧疏淡远,只有水墨画才有这种意境。以前他从未欣赏到的美,此刻却悠然心会,于是感到十分惬意。所以这最后一句就不止是一个精致贴切的比喻,而是饱含了极度愉悦之情。

  “浅深山色高低树”和“一片江南水墨图”之间的比喻关系也很有意味。上句是实景,为了用水墨图比拟,诗人有意避开色彩,仅用“浅深”二字加以形容;下句则是虚拟的意象,虽是虚拟,却又极为细致,“水墨图”前着以“江南”二字,“山色”的清逸潇洒之致,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样由实入虚,虚实相生,虽无细腻的景物刻画,却更能显示景物的绰约多姿,更能引发读者悠远的联想。

参考资料:
1、 陈文新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82-183

wēidēngchéngèrshǒu ·

liúchǎng sòngdài 

yìnghánkōngbànyǒu chónglóuxiánshàngchéng 
qiǎnshēnshāngāoshù piànjiāngnánshuǐ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贵贱虽异等¹,出门皆有营²
译文:世人贵贱虽然可分为几等,而出门在外都是有所奔营。
注释:幽居:隐居,不出仕。¹异等:不同等级。²营:谋求。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独无外物¹牵,遂(suì)²此幽居情。
译文:我单单没有那些外物牵累,故而可以遂我闲居的心情。
注释:¹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²遂:称心,如愿。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译文:无声的细雨曾在夜间来过,不知不觉中春草已经萌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青山忽已曙(shǔ)¹,鸟雀绕舍鸣。
译文:青山一下子就迎来了曙色,小鸟雀儿盘绕着房舍啼鸣。
注释:¹曙:天刚亮的时候。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时与道人偶¹,或随樵(qiáo)者行。
译文:我有时会和道人邂逅作伴,有时也随着樵夫边唠边行。
注释:¹偶:相对。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自当¹安蹇(jiǎn)²,谁谓薄世荣³
译文:我安分守己因为愚笨拙劣,谁又能说是鄙薄尘世尊荣。
注释:¹自当:自然应当。²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蹇:跛,行动迟缓。劣:一作“拙”。³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世荣:世俗的荣华富贵。

  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白居易《与元九书》),形式多用五古。《幽居》就是比较有名的一首。全篇描写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幽居独处、知足保和的心情。在思想内容上虽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其中有佳句为世人称道,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开头二句是写诗人对世路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说世人无论贵贱高低,总要为生活而出门奔走营谋,尽管身分不同,目的不一,而奔走营生都是一样的。这两句,虽平平写来,多少透露出一点感慨,透露出他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人人都要为生存而到处奔走的厌倦之情,但诗人并不是要抒发这种感慨,也不是要描写人生道路的艰难,而是用世人“皆有营”作背景,反衬自己此时幽居的清闲,也就是举世辛劳而我独闲了。

  所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便是以上二句作反衬而来,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由于对官场现实的不满,他曾经说过:“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携手相与还”(《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表示了归隐的愿望。如今,他能够辞官归来,实现了无事一身轻的愿望,自然是满怀欣喜。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韦应物此时的心情是愉快的、安闲的,因而在他笔下所描绘出的景物也自然著上轻松愉快、明丽新鲜的色彩。下边六句是以愉悦的笔调对幽居生活作具体描写。

  “微雨无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这四句全用白描手法。“微雨”两句,是人们赞赏的佳句。这里说“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无来过”,著一“过”字,便写出了诗人的感受。显然他并没有看到这无来的春雨,只是从感觉上得来,因而与下句的“不知”关合,写的是感觉和联想。这两句看来描写的是景而实际是写情,写诗人对无来细微春雨的喜爱和对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的欣慰。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情趣。比之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要更含蓄、蕴藉,更丰富新鲜,饶有生意。“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是上文情景的延伸与烘托。这里不独景色秾鲜,也有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真是有声有色,清新酣畅。

  这四句是诗人对自己幽居生活的一个片断的描绘,他只截取了早春清晨一个短暂时刻的山中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然后加以轻轻点染,便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图画,同时诗人幽居的喜悦、知足保和的情趣也在这画面中透露出来。

  接下去,“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时与”、“或随”,说明有时与道士相邂逅,有时同樵夫相过从,这些事都不是经常的,也就是说,诗人幽居山林,很少与人交游。这样,他的清幽淡漠、平静悠闲则是可想而知了。

  韦应物实现了脱离官场,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这里用了《魏志·王粲传》的典故。《王粲传》中说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说:徐干“轻官忽禄,不耽世荣”。韦应物所说的与徐干有所不同,韦应物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怎么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这两句不单纯是诗人的解嘲,因为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幽居。一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的。所以诗人只说自己的愚拙,不说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隐士区别开来。这既表示了他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示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弃。

  韦应物的诗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很大,前人说:“应物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说:“一寄穗秾鲜于简淡之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宋濂《宋文宪公集》卷三十七)。这些评价并不十分恰当,但是可以说明韦诗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风格的。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91-693

yōu--wéiyīng

guìjiànsuīděngchūménjiēyǒuyíng

wàiqiānsuìyōuqíng

wēiláiguòzhīchūncǎoshēng

qīngshānshǔniǎoquèràoshěmíng

shídàorénǒuhuòsuíqiáozhěxíng

dāngānjiǎnlièshuíwèibáoshìró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