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凿纷更日已多,乾坤无奈一黄河。
天生会有龙门手,人世空传《瓠子歌》。
疏凿纷更日已多,乾坤无奈一黄河。
天生会有龙门手,人世空传《瓠子歌》。
陈宪章

陈宪章

陈录,字宪章,以字行,号如隐居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传世作品有《万玉图》、《烟笼玉树图》、《梅花图》等。 ▶ 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惠远祠(cí)¹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译文:惠远祠前蜿蜒着古晋国的青溪,翠绿的萍叶和银白的浪花清澈见底,
注释:¹惠远祠:即晋祠,北宋熙宁中称晋祠为惠远祠。
水上西山如卧屏,郁郁苍苍三十里。(三十 一作:三百)
水上西山¹如卧屏,郁(yù)郁苍苍三十里。(三十里 一作:三百里)
译文:水上的悬瓮山像是卧着的屏风,一派清清苍苍长达三百余里。
注释:¹西山:指晋祠背后的悬瓮山。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中原北门¹形势雄,想见²城阙(què)云烟中。
译文:你这中原的北门气势多么雄壮,云烟笼罩着城阙还能让人想象,
注释:¹中原北门:晋阳是北方重镇,是中原地区的北大门。²想见:想见当时晋阳城巍巍高耸插入云端。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望川亭¹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译文:山上的望川亭看够古今巨变,只留下春风吹起的阵阵麦浪!
注释:¹望川亭:在晋祠圣母殿后悬瓮山巅,北齐时所建。
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
君不见,系舟山¹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fù)没。
译文:那龙头般的系舟山被砍去龙角,白塔无端被毁,城池惨遭扫荡,
注释:¹系舟山:在太原市北百余里。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薛王¹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zú)
译文:薛王已经投降,人民还在抵抗,屋瓦就是箭头,纷纷飞向敌方!
注释:¹薛王:即刘继元,刘承钧养子,本姓薛,即王位后称薛王,公元979年降宋。
汾流决入大夏门,府治移著唐明村。
(fén)流决入大夏门¹,府治移著唐明村²
译文:汾河水淹没了晋阳古城,太原府被迫迁到唐明村。
注释:¹大夏门:晋阳城北门之一。太原古称大夏,故名。²唐明村:即唐明镇,今太原市旧城街以北至西羊市一带。
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只从巨屏¹失光彩,河洛²几度风烟昏。
译文:自从失去这道屏障的光彩,河洛一带便遭受外族的入侵!
注释:¹巨屏:指晋阳城为北方巨大屏障。²河洛:指中原一带为契丹、金、蒙铁骑蹂躏。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棱上云雨。
东阙苍龙西玉虎¹,金雀觚(gū)(léng)²上云雨。
译文:想当年宫殿上雕着苍龙玉虎,高耸的金雀直上空中的云雾,
注释:¹苍龙、玉虎:指晋阳城宫殿的雕饰物。²金雀觚棱:喻雕物的精致和建筑的 高大。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
译文:不论是民居,还是官府衙门,以及那百余座佛寺道庐,
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译文:花费了多少人力和财力,为什么一把火烧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¹河南往来苦。
译文:到如父老们仍旧对天哭诉,恨当年被掠往河南被遭痛苦。
注释:¹死恨:宋灭北汉后,将太原四万居民从太原迁往洛阳。
南人鬼巫好禨祥,万夫畚锸开连冈。
南人¹鬼巫好禨祥,万夫畚(běn)(chā)²开连岗³。(开连岗 一作:开连冈)
译文:南方人迷信凶兆吉祥,将毁坏的城址开辟成田冈。
注释:¹南人:这句说宋朝统治者讲究迷信。²畚锸:音本叉,指箩筐和铁锹。³开连岗:指来毁灭晋阳城之后,在唐明镇筑太原新城。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官街¹十字改丁字,钉(dìng)破并州渠(qú)²亦亡。
译文:新建的太原将十字街改成丁字路,然而,谁毁坏并州谁就跟着灭亡!
注释:¹官街:宋朝统治者为了钉死太原龙脉,把太原街道建成丁字形。²渠:他,他们,指赵末统治者。
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
几时却到¹承平了,重看官家²筑晋阳。
译文:什么时候才是太平盛世哟,好让人看到朝廷重建晋阳。
注释:¹却到:等到。²官家:对皇帝的称呼。

  诗的前八句,写作者登上悬瓮山顶的望川享,鸟瞰眼前景色,美不胜收,并引触了深深盼感慨。惠远祠前的晋溪水,从悬瓮山麓汩汩流出,清澈透碧,水中绿萍嫩翠、锦鳞腾跃,掀起了一层层银白色的浪花;溪上的悬瓮山象一座巨大的卧屏,群峰竞秀,气势磅礴,草木葱清,景象万千;这里风景优美,形势雄伟,是中原大地的北大门,当年的晋阳故城就座落在这里,可以想见那巍峨的城阙高耸入云,景象无比壮观。站在望川亭上,回想起这座古城的兴衰变迁,感慨万端,如今眼前所展现出的,只有那千顷沃野上,一层层麦浪在春风中摇曳翻滚,那座悠久的历史故城已经不复存在了。

  接着,次八句,诗人回顾了晋阳故城被赵宋统治者废毁的历史。保宁元年(969),宋太祖赵匡胤率兵进攻北汉,围困晋阳。在外敌入侵时,人民表现出积极御敌、浴血奋战、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薜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簇”,就是晋阳人民面对侵略自发抵抗的爱国爱家精神的体现。然而城池被毁,生民被迁,河山虽然依旧形胜,但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便是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中原北门”毁废后,给中原广大人民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战乱之灾。

  此后八句又从宋朝毁灭晋阳文明古迹的角度予以鞭挞。“阙”指宫门前两边供了望的楼。“觚棱”,殿堂屋角的瓦脊成方角棱形。用“苍龙”“玉虎”“金雀”等词形容之,极显其金碧辉煌、凌云欲飞的景象气势。如此宏伟壮丽的古迹,竟被付之一炬,且将民居尽焚,以致“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往来”二字,概括了数百年来无数人民的辛酸,它不仅鞭挞了宋统治者给山西人民带来的灾难,而且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山西人民眷念故乡的传统。据传被掳至河南的山西人总不忘岁时回乡祭祀祖先,“往来”时还带些特产以充路资,此亦为晋商之渊源。“南人鬼巫”四句,则矛头直指宋王朝,斥其不重人事,迷信风水,导致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可悲下场。

  末二句乃全诗主旨所在,前面从军事、政治、文化的角度阐述利弊,旨在希望金统治者再振围威,重建晋阳。

  全诗曲折往复,词语慷慨,气势雄放。抒发了强烈反对战争的情怀。

参考资料:
1、 龙德寿.元好问萨都剌集:凤凰出版社,2011.12:18
2、 田宝琴.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诗歌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1242-124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¹不如地利²,地利不如人和³。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不胜。夫环而¹⁰攻之,必有得天时¹¹者矣,然而不胜者,是¹²天时不如地利也¹³。城非不高也¹⁴,池¹⁵非不深也,兵革¹⁶非不坚利¹⁷也,米粟(sù)¹⁸非不多¹⁹也,委而去之²⁰,是²¹地利不如人和也。故²²曰:域²³民不以²⁴封疆之界²⁵,固²⁶²⁷不以山溪²⁸之险²⁹,威³⁰天下不以³¹兵革³²之利。得道者³³多助,失道者³⁴寡助。寡助之至³⁵,亲戚畔(pàn)³⁶³⁷;多助之至³⁸,天下顺³⁹之。以⁴⁰天下之⁴¹所顺,攻亲戚⁴²之所畔,故⁴³君子有⁴⁴不战,战必胜⁴⁵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凭借险要的山河,威慑天下不能凭借锐利的武器。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注释:¹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²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³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⁴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⁵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⁶环:围。⁷之:代这座城。⁸而:连词表转折。⁹夫:句首发语词,不译。¹⁰而:连词表递进。¹¹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¹²是:这。¹³也:表判断语气,“是”。¹⁴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¹⁵池:护城河。¹⁶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¹⁷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¹⁸米粟:粮食。¹⁹多:充足。²⁰委而去之:是说弃城而逃。委:放弃。而:然后。去:离开。之:代词,代“城”。²¹是:代词,这。²²故:所以。²³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²⁴以:凭借,靠。²⁵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²⁶固:使巩固。²⁷国:国防。²⁸山溪:山河。²⁹险:险要的地理环境。³⁰威:震慑。³¹以:凭借,依靠之意。³²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³³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³⁴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寡:少。³⁵之至:到达极点。³⁶畔:同“叛”,背叛。³⁷之:代词他,指失道之人。³⁸至:极点。³⁹顺:归顺,服从。⁴⁰以:凭借。⁴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⁴²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⁴³故:所以。⁴⁴有:要么,或者。⁴⁵胜:取得胜利。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最后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最后一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气势通畅。

参考资料:
1、 史玉涛.三点一测初三语文(上):科技出版社,2004年:263
2、 夏平生.四书五经(现代版):新潮出版社,1998年:204-205

dàoduōzhù shīdàoguǎzhù

mèng xiānqín 

    tiānshí rén sānzhīchéng zhīguō huánérgōngzhīérshèng huánérgōngzhī yǒutiānshízhě ránérshèngzhě shìtiānshí chéngfēigāo chífēishēn bīngfēijiān fēiduō wěiérzhī shìrén yuē mínfēngjiāngzhījiè guóshānzhīxiǎn wēitiānxiàbīngzhī dàozhěduōzhù shīdàozhěguǎzhù guǎzhùzhīzhì qīnpànzhī duōzhùzhīzhì tiānxiàshùnzhī tiānxiàzhīsuǒshùn gōngqīnzhīsuǒpàn jūnyǒuzhàn zhànshèng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锦衣红夺¹彩霞(xiá)明,侵晓²春游向野庭³
译文:富贵人家的公子们穿着锦缎做的比彩霞还要鲜艳的衣服,一大清早就骑着马去野外游春。
注释:¹夺:赛过。²侵晓:天刚亮。³野庭:田野。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蹋烂麦青青。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cōng)¹蹋烂麦青青。
译文:他们尽兴玩耍,根本不管农民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纵马奔驰,踏烂了无数的麦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富家子弟任意糟蹋庄稼的恶劣行径的气愤。
注释:¹骄骢:健壮的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公子行》,是唐代专写纨绔子弟浮华生活的诗题。这首是揭露贵家公子在春游中,纵马踏坏麦苗的恶劣行为。首二句描写贵公子穿上比彩霞还鲜亮的锦衣,一大早就兴致勃勃地骑马去野外春游。字里行间明显地透露出其人的豪华与权势。诗人运用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以彩霞失色来反衬“锦衣”的华丽,可见其家世之贵显,生活之豪奢了。“锦衣红夺”,一个“夺”字,表现出锦衣色彩的鲜艳。

  后两句即紧切公子的身份来揭露其骄纵行为。“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骄骢”,是骄纵不驯的马。“骄”,指马骄,亦指人骄。一个“不识”,一个“骄骢”,活画出了愚蠢而又骄横的权豪子弟的丑恶形象。

  唐末颜仁郁的《农家》诗写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不识农家苦”的正是那些游手好闲的贵族子弟。他们过的是锦衣玉食的寄生生活,哪里懂得农民的辛苦和稼穑的艰难,所以他们只顾在田野上纵马狂奔,兜风赏景,全然不顾地里的庄稼,把踩烂麦苗视作儿戏。“不识农夫辛苦力”,这句诗看似平平,其实,这正是剥削阶级轻视劳动人民的表现。诗句非常切合贵族子弟的身份特点,也很能发人深思。

  唐末五代时期,统治者极其荒淫腐朽,娇惯子女的现象极为严重。据说诗僧贯休曾当着蜀主王建及其大臣的面,讽刺王孙公子“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少年行》)孟宾于的这首《公子行》,则是从另一个侧面鞭挞了他们为害农民的行为。

  在艺术方面,这首诗也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踩坏麦苗,看来是寻常的事情。但这里所反映的并不是一般无意中踩着庄稼,而是贵族子弟随意践踏民田的行为。诗人将“踏烂麦青青”放在权豪子弟放荡游乐的背景上来表现,其害民的性质就愈加昭彰,揭露也更显得鞭辟入里。

gōngxíng

mèngbīn tángdài 

jǐnhóngduócǎixiámíng qīnxiǎochūnyóuxiàngtíng 
shínóngxīn jiāocōnglànmàiqīngqīng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
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遶树翔,噭噭鸣索羣。
飞鸟遶树翔,噭噭鸣索羣。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朝游江北¹岸,夕宿潇湘²沚。
注释:¹江北:原作“北海”,注云:“一作江北。”今据以校改。²潇湘:两水名。均在今湖南省境内。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时俗薄朱颜¹,谁为发皓齿。
注释:¹朱颜:美好的容颜。
俯仰岁将暮,荣曜难久恃。
俯仰¹岁将暮,荣曜²难久恃。
注释:¹俯仰:俯仰之间。形容时间的短暂。²荣曜:指女子青春时光彩焕发的荣华。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仆夫早严驾¹,吾行将远游。
注释:¹严驾:装备好车马。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将骋万里涂,东路¹安足由。
注释:¹东路:指从洛阳回去的路上。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江介¹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注释:¹江介:江边。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¹
注释:¹无方舟:比喻自己当时没有权柄。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飞观¹百余尺,临牖御棂轩²
注释:¹飞观:形容观之高。观:宫门的瞭望楼。²棂轩:栏杆。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¹。
注释:¹丧元:丢掉脑袋。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¹
注释:¹赴太山:古人迷信人死后魂魄归于泰山,因此“赴太山”即“赴死”之意。太,通“泰”。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
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
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
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幷。
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幷。
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
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
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
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
(jī)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
倘终顾盻恩,永副我中情。
倘终顾盻恩,永副我中情。

其一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抒发了对远方亲人深切思念之情。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起句工整并定下“悲”的感情基调。写诗人朝日登台,虽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但诗人仍有所感触,觉得悲从中来。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这两句诗紧承上句,也解释了悲的原因:亲人远隔万里,江河阻隔,水深难渡。同时也点明此诗是为怀故人而作的主题。“方舟”两句,继续写会面之难、离愁难以排遣。

  “孤雁飞南游”等以下六句是直写登台见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两句写诗人听到孤雁哀鸣,抬头望见正向南飞,想到孤居南方的兄弟,心内更是痛苦。“翘思”以下四句写仰首思慕远方兄弟,遐想托雁带去音信,可转眼之间,孤雁已飞走了,形影不见,无缘会面,又难通音信,惆怅痛苦,久久不平。

其四赏析

  该诗是曹植《杂诗》六首中的第四首。诗中作者以佳人自比,抒发自己虽值盛年却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南国有佳人,容华者桃李“,起首两句就描绘了一个艳若桃李、风华绝代的形象。是作者借屈原以香草美人代君子的写法,借美人形象来比喻自己杰出的才能。“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两句,写美人朝游江北,夕宿潇湘水的小洲上,居无定所。“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两句写美人空有色艺,却遭时俗所鄙薄,那么佳人为谁去启皓齿歌唱?这两句,自怜之意已出。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两句写时光流逝,青春美色难以久驻,暗示人生易老,如不趁青春年少建功立业,恐怕要留下终生遗憾。作者那种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感伤喷泄而出。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引道烦双鹤,携囊(náng)¹一童。
译文:还烦一双仙鹤引导我的道路,携带的背囊请书童背着。
注释:¹倩:央求、请人做某事。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译文:杯中茶映着竹叶的光影,只听着隐约的人声隔水传来。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译文:即便没有雨,云也是湿漉漉地,不用下霜,树叶已经红了。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我来何所事¹,端为听松风。
译文:我来到这里到底是为什么呢,只为了听那掠过松树枝叶间的风。
注释:¹何所事:为了什么事。

qiūyóulóngjǐng--shàowēng

yǐndàofánshuāngxiénángqiàntóng

zhúguāngbēiyǐngrénshuǐshēngzhōng

yúncháng湿shīshuānghóng

láisuǒshìduānwèitīngsōngfē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