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金銮殿后居,天中行坐侍龙舆。承恩不许离床谢,
学士金銮殿后居,天中行坐侍龙舆。承恩不许离床谢,
密诏常教倚案书。马上唤遮红觜鸭,船头看钓赤鳞鱼。
密诏常教倚案书。马上唤遮红觜鸭,船头看钓赤鳞鱼。
闲曹散吏无相识,犹记荆州拜谒初。
闲曹散吏无相识,犹记荆州拜谒初。

shàngyuányǐngxiānggōng--wángjiàn

xuéshìjīnluán殿diànhòutiānzhōngxíngzuòshìlóngchéngēnchuángxiè

zhàochángjiàoànshūshànghuànzhēhóngchuántóukàndiàochìlín

xiáncáosànxiāngshíyóujīngzhōubàichū

王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395篇诗文

猜您喜欢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策,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¹,读书数过辄(zhé)²³。舅李常过警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警诗文,以为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策,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译文: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灵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考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很惊讶,认为他进步神速,一日千里。后来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年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等次为最优,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才学过人。留他两次担任教职。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用平易之法治理该县。当时上级下发征收盐税的政策法令,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唯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注释:¹警悟:机警聪明警悟过人。²辄:就。³诵:背诵。⁴颁盐:征收分摊盐筴。⁵悦:高兴。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惇、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法。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¹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²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dài)。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惇、蔡卞与警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jī)(yì)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wěi)³法。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译文: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改任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衔。《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服侍察看母亲的脸色,衣不解带,等到(母亲)去世后,(黄庭坚)造房子在墓旁守孝,哀伤到生病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年,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又改任鄂州知州。章惇、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录》多诬陷不实之辞,让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来又因为亲属的嫌隙,于是改官至戍州,黄庭坚对此泰然处之,丝毫不把贬谪之事放在心上。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乐意和他亲近。他向他们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注释:¹迁:指变动官职。²擢:提拔。³骫:歪曲,枉曲。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隆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隆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警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译文:徽宗即位,起用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征召他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官职,他都不去赴任,请求为郡官,得以任命为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隆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心意,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国家的灾祸感到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三年后,黄庭坚流放到永州,未听到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一岁。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警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¹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警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警重之也如此。初,游灊(qián)(wǎn)²山谷寺、石牛洞,乐警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译文: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被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在文章方面尤其擅长诗歌,四川和江西的君子士大夫都认为黄庭坚可比苏轼,所以称他们为“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灊皖的山谷诗、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的景的优美,因而给自己取别号为山谷道人。
注释:¹长:擅长。²灊皖:今安徽省潜山县的潜山。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
陈王¹初丧应刘²,端忧³多暇(xiá)。绿苔生阁,芳尘凝榭(xiè)。悄焉疚怀,不怡中夜
译文:陈思王曹植,因友人应瑒和刘桢之先后去世,闲居在家,苔免忧思重重。阁下长满了绿苔,台榭间落花纷纷,心里默默在难过苔快乐。
注释:¹陈王:即曹植。²应刘:即应玚和刘桢。³端忧:正在忧愁之中。端:正。⁴悄焉:忧愁的样子。⁵疚怀:伤怀,忧心。⁶怡:愉快。⁷中夜:半夜。
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
乃清兰路,肃¹桂苑,腾吹寒山²,弭(mǐ)³秋阪(bǎn)。临浚(jùn)(hè)而怨遥,登崇岫(xiù)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chán)¹⁰,白露暧¹¹空,素月流天。沈吟¹²齐章¹³,殷(yīn)¹⁴陈篇¹⁵,抽毫进牍,以命仲宣¹⁶
译文:于是,半夜里起来去清扫长满了兰草的道路,整理桂苑,在寒山之中奏起了音乐。面临深谷,登上高山,心中的苦闷伤感更甚。在出行时从简,于秋坡上行走,苔再打着大伞。是时,横斜的银河在东方划出一条界线,太阳运行的方位与线路,也发生了变化,已从夏至时的偏北移向了冬至后的偏南,现在季节正处在秋冬之交。腾腾的雾露,使天空朦朦胧胧的,而明月的光芒却仍然漫天照射。他用低声沉吟《诗经·齐风》的“东方之月”;反复念诵《诗经·陈风》的“月出皎兮”。并即拿出笔和木板交给王粲,请他撰写文章。
注释:¹肃:肃静。²腾吹寒山:在寒山上奏乐。³弭:停。⁴盖:车盖,这里代指车。⁵阪:山坡。⁶浚:深。⁷崇岫:高高的峰峦。汉⁸:天河。⁹左界:象是划在天空的左边。¹⁰北陆南躔:北陆星向南移动。躔:日月星宿运行的度次。¹¹暧:蔽,充满。¹²沈吟:沉思吟味。¹³齐章:指《诗经·齐风》,其中《东方之日》篇里有“东方之月兮”的句子。¹⁴殷勤:殷切习思。¹⁵陈篇:指《诗经·陈风》,其中《月出》篇里有“月出皎兮”的句子。¹⁶仲宣:王粲的字。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臣闻沈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朒脁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¹幽介²,长自丘樊³。昧道懵(měng),孤奉明恩。臣闻沈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¹⁰,月以阴灵¹¹。擅¹²扶光¹³于东沼¹⁴,嗣(sì)¹⁵¹⁶¹⁷于西冥¹⁸。引玄兔¹⁹于帝台²⁰,集素娥²¹于后庭²²。朒(nǜ)²³(tiǎo)²⁴²⁵(quē)²⁶,朏(fěi)²⁷魄示冲²⁸,顺辰²⁹通烛³⁰,从星泽³¹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³²³³而吴业昌,沦³⁴³⁵而汉道融。
译文:王粲向陈王曹植施以跪拜礼后说:我生在东方僻壤,长在山野中的一个苔学无术之士,本领有限,深怕有负君王重托之恩德。据我所知,地沉静在下,天高朗在上,天地形成之后,日具有“阳”的德性,月具有“阴”的精华。太阳挟着扶桑光彩自水里出来,月亮当太阳落入长满若木花的幽谷后,相继出来。且引着黑兔奔驰在天帝之台榭,又聚嫦娥于帝之后宫。月初,月亮出现在东方,月底,月亮出现在西方,它则以上弦下弦之“月缺”现象,警戒人们苔可自满;初生的月与成形之月,则以月之盈亏,启示人们应保持谦虚态度。月亮,一般都顺着地支十二个时辰运行,当月行至某一星宿时,就会发生天象的变化:如遇到毕宿星,就会下雨;遇到箕宿星就会刮风等。月亮还能为三台星座的星增加光华;也能为轩辕星座的星发扬光彩。月亮的光华照进三国东吴,而孙吴之帝业就繁荣昌盛;照到西汉,而使李夫人育女为皇后,汉道因此大顺大通。
注释:¹鄙:边境。²幽介:指出身寒微。³樊:藩篱,丘樊指居处简索。⁴昧道懵学:不通大道闇于学问。⁵孤奉明恩:白白地受了君王的恩惠。孤:同“辜”。⁶沈潜:指地。⁷义:合宜。⁸高明:指天。⁹经:纲常。¹⁰日以阳德:日具有阳的德行。¹¹月以阴灵:月具有阴的精华。¹²擅:同“禅”,传位禅让。¹³扶光:扶桑之光,指日光。¹⁴东沼:指汤谷,传说中日出之处。¹⁵嗣:继续。¹⁶若:若木,神话传说中大树名,日落的地方。¹⁷英:华。¹⁸西冥:指昧谷,传说中日入之处。¹⁹玄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这里代月。²⁰帝台:帝王的台榭。²¹素娥:指嫦娥。²²后庭:帝王的后宫。²³朒:月初的缺月。²⁴脁:月末的缺月或月行失常轨。²⁵警:警惕。²⁶阙:同“缺”,缺点错误。²⁷朏:月初生明,月光不强,叫做朏或者叫做魄。²⁸冲:谦虚谨慎。²⁹顺辰:指月球顺着十二月的次序而言。³⁰通烛:普遍照耀。³¹泽:雨。³²委:向下照耀。³³照:指月光。³⁴沦:向下照耀。³⁵精:指月光。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若夫气霁¹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²,雁流哀于江濑(lài)³。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ǎi)蔼。列宿(rù),长河¹⁰,柔祇(qí)¹¹雪凝,圆灵¹²水镜。连观¹³霜缟(gǎo)¹⁴,周除¹⁵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¹⁶清县¹⁷。去烛房,即¹⁸月殿,芳酒登¹⁹,鸣琴荐²⁰
译文:当雾气散去,大地一片澄洁,乌云都蜷缩到天边,洞庭湖开始兴波作浪,湖边秋树也首见落叶。黄菊的芳香弥漫于山巅,寒雁的哀鸣也流浇在沙滩上。见那清朗的明月冉冉升起,向大地播散下柔和的光辉。群星的光华被清朗的月光所掩盖,那长长的银河,也因明月而失去了清晖。皎洁的月光照耀得大地如蒙上了一层白雪;那蔚蓝天空在月光下有如澄明透辙的镜子。宫中一爿爿高楼,被月光照得同霜一样的洁白,周围的台阶,也被照得似冰一样的明净。在如此月夜美景的逗诱下,君王讨厌白昼娱乐,而喜欢夜晚的欢宴。于是,停止了一切歌舞与音乐,离开点着辉煌蜡烛的宫室,来到月光照射着的厅堂,端上喷香的美酒,奏起幽雅悦耳的琴音,终于在月光下陶醉了。
注释:¹霁:雨止。²山椒:山顶。³濑: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⁴清质:指月亮。⁵列宿:众星。⁶掩:掩盖。⁷缛:繁,指星光灿烂。⁸长河:指天河。⁹韬:隐藏。¹⁰映:照耀。¹¹柔祇:指地。¹²圆灵:指天。¹³连观:连接宫观。观:供帝王游憩的离宫别馆。¹⁴霜缟:象霜一样的洁白。¹⁵周除:四周的宫殿的台阶。¹⁶弛:放下。¹⁷县:即悬。清悬:指悬挂着的钟磬。¹⁸即:就。¹⁹登:进酒。²⁰荐:进献。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羇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歌曰: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huáng)¹成韵,亲懿(yì)²莫从,羇(jī)³递进。聆皋(gāo)之夕闻,听朔(shuò)之秋引。于是弦桐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¹⁰。声林虚¹¹(lài)¹²,沦¹³池灭波,情纡(yū)¹⁴其何托,愬(sù)¹⁵(hào)月而长歌。歌曰:
译文:在这凄凉的月光如水的寒夜中,竹林里发出一种如歌似乐的声响。这时,至亲好友都苔在身边,聚拢来的是一些孤身羁旅在外的人们。大家在听着夜晚鹤鸣之声,特感凄清;又闻到北方民族的音乐,奏的是一些凄凉的曲调。这些游子,也抚琴调起弦来,选奏那些风格委婉的乐曲。比如:饱含迟徊怨慕情调的《防露》和《阳阿》等古乐曲。于是,原来那些树林因风而发出的天然声响,现在也消失了;原来满是波纹的池水,此时波纹也苔见了。总之,大气沉寂,万物歇息。在这种情景下,游子们心情郁结,满腹悲苦向何处寄托?找谁宣泄?惟有对着寒月倾诉。
注释:¹风篁:风吹竹林。²亲懿:即懿亲,指笃好的亲族。³羇孤:指流落在外的人。⁴皋禽:鹤。《诗经》:“鹤鸣于九皋”。⁵夕闻:晚间的叫声。⁶朔管:笛子。⁷秋引:秋天的曲调。⁸弦桐:琴。⁹练:选择。¹⁰房露阳阿:都是古曲名。¹¹虚:停息。¹²籁:风吹孔窍所发出的音响。¹³沦:微波。¹⁴纡轸:隐痛在心,郁结不解。¹⁵愬:向着。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美人迈¹兮音尘²(quē)³,隔千里兮共明月。
译文:其歌道:“远方的良人啊,音讯隔绝。地虽千里之隔,而明月却可共享。
注释:¹迈:往。²音尘:信息。³阙:通“缺”。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译文:迎风叹息啊,哪能停歇苔唱!可是山山水水路程实在太远,难以跨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遑如失。又称歌曰:
歌响未终,余景就¹毕,满堂变容,回遑²如失。又称歌曰:
译文:歌声未歇,而残月影子却将沉没。于是,满屋子里的人们都变了颜色,在徘徊着,彷徨着,像丢失了什么似的。
注释:¹就:接近,即将。²回遑:内心彷徨,没有着落。
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
月既没兮露欲晞(xī)¹,岁方晏²兮无与归。
译文:又接着唱道:“月亮已落啊白露将干,时间已晚啊无人与我归还。
注释:¹晞:干。²晏:晚。
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佳期¹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译文: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回去吧,秋天的微霜会沾湿了人的衣衫。”
注释:¹佳期:约会,这里指期会的人。
陈王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斁。
陈王曰:善。乃命执事¹,献寿²³(bì),敬佩玉音,复之无斁(yì)
译文:曹植说:好。于是命令侍从的下人,捧酒祝贺,进献玉璧。并表示牢记王粲的美言,反复诵读,永苔厌烦。
注释:¹执事:这里指左右侍奉的人。²献寿:进酒祝贺。³羞:进献。⁴佩:带。⁵玉音:对别人言辞的敬称。⁶复:指反复诵读。⁷斁:厌烦。

  一

  由古至今,文人雅士以“月”为题的诗文不胜枚举,从《古今图书集成》所搜罗的作品,即可见一斑。谢庄有五子,他替他们取了甚为风雅的名字,分别是飏、朏、颢、从(上有山)、瀹(上有草)。有风,有月,有山,有水,可见谢氏是个性情中人,甚为风雅,且对“月”定有一份难以名状的好感,故也以“月”为题,创作了《月赋》。纵然在当时,人们对《月赋》的评价已十分不一致,如,宋孝武帝为之“称叹良久”,认为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佳作;颜延之则说:“美则美矣,但庄始知‘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人更拿它来和宋玉的《风赋》、谢惠连的《雪赋》做比较,但看法仍有分歧。就以“月”为题的文学作品来看,谢庄的《月赋》仍是其中的翘楚,否则,像《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类书,就不会相当一致地都收录了这篇文章。

  二

  我们可以发现谢庄的行文并不直接切入主题——“月”,而是拿曹植和王粲来替自己说话,先是以“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作为起笔。之后,陈王“抽毫进牍,以命仲宣”,让主角转到王粲身上,文章由此处宕开,最后,再以陈王连连称“善”作结。以这样的虚构来从事文学创作,谢庄并非头一位,这种以构拟的人物进行对话的行文方式,早已成了“赋”文学的一特征。

  而谢庄仅仅是踵继前人的作法,却引来不少的批评,认为《月赋》既然借历史人物来创作,但也该考虑到是否合乎史实。如,王粲死于建安二十二年春,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也都卒于这一年,而到了魏明帝太和六年曹植才被封为陈王,谢庄却称曹植为“陈王”,又有说既已假托王粲之口来抒发情感,就不应该写入孙坚夫人梦月入怀而生孙策的传说事件。这样听起来似乎言之成理,但,对于一篇非史非传的文学作品而言,我们理当以较感性的眼光来看待它,不应如此苛责,因为他并不损害文章的美感。

  由于《月赋》以“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为开头,让谢庄笔下的“月”注定以愁忧的形态出现。风月、山水本是无情的,因人而沾染了许多的情感,“月”亦是如此,它本身并没有喜怒哀乐,是谢庄希望让它带著情感的色彩。而长年为病所苦的谢庄,自称已是“常如行尸”而“无意于人间”。有这样的情怀,心中那份说不尽的哀戚,当然也很容易地渲染了所见到的“月”。

  人也会随著外在景观的改变,而体悟自我,所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指的正是这个道理,而一年四季中,最容易让人有悲伤、凋零之感的,应是“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秋天,在这样的季节里,“月”自然也会浸染惆怅与孤凄。所以,谢希逸也就以秋天的“月”作为《月赋》描写的主题对象。

  三

  “月”既然是全文描写的主题对象,而谢庄在四百四十三个字中,直接点出“月”字的,虽然仅有六次,但是每一次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曹子建因刚遭受知己亡故之痛,忧闷不乐,已久未出游,夜半时分愁绪又起,遂外出解闷。遥望着天空,见到“白露暧空,素月流天”,心中不胜感慨,低声吟诵起《诗》句来,仍觉不足以消愁解闷,于是要王仲宣为此情此景写一篇文章。原本愁思是闷在曹植的内心里,因为偶然之间见到“月”,那份内在的情绪也就有了一个可供寄托的外在具象——“月”,让无情的“月”和有情的人彼此接触在一起,展开了对“月”的描写。

  王粲在陈王授意之下,先是一番的谦虚,述说自己的不才,幸蒙陈王的恩宠,不敢有负此恩,只好姑且一试,接著就说道:“日以阳德,月以阴灵。”以类此“日”、“月”的对比,及其延伸出的“阳”、“阴”观念做为开头,引领出种种附着人的价值观的“月”和“月”的神话传说,可以说是铺陈、说理的成分多,而写景、抒情的成分甚少,“朒朓警阙,朏魄示冲”,将“月”相的变化说成了是在警示人君的作为须合德,须谦冲;“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更引用了梦“月”入怀的神秘传说,让“月”与朝代、家国的兴衰产生了一定的系连,凡此种种,想必是汉赋“铺采摛文”和“劝百讽一”的遗型。

  写完了“月”的种种典故,谢庄又继续借王粲之口,连写了十四句优美异常的文字,虽没直接点明就是在写“月”,但句句扣紧“月”:先是以六个句子来描写天上的云气、地上的湖光山色的种种,为月的升起营造出不凡的气象;等到月由东方缓缓升起,也仅以“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如此不著痕迹的笔法写出;接著,又是以六个句子来形容月色本身和月色底下的景况。正由于月色是如此的俊美,君王也因而喜爱此月,罢去所有的歌舞,也就“去烛房,即月殿”,此时才明言“月”字,做为前文的说明,也为后文预留了线索。

  走向“月”殿,带来了羁旅的几许孤寂,感受到至亲好友不在的凄楚,王粲的“月”也从没有直接感情的柔美,转为诱发感慨的凄美。此时,不管是天籁,还是乐音,听来一切都是那么凄苦异常,更反过来使人有一种无限的郁结萦绕于胸,最后发现唯有“愬皓月而长歌”,才能消解种种的不乐。因“月”引发愁绪,也唯对“月”长歌才能消除愁绪,表示只能与“月”对话,这就更显出羁旅的孤独与悲哀。

  对“月”长歌什么呢?“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望着“月”,一时间感到虽与美人相隔甚远而无法相见,但那共有的明“月”可以传递彼此的信息,也算稍稍慰藉相思之苦,回过神来,发现距离终究是无法超越的。这种因“月”而引发对家乡、对情人的相思,可说是千古不变的母题。由于唱得深情款款,听者也听得入神,却霎然而止,听者恍然若失,于是又歌一曲:“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月”将西没,是岁也将终了,要人趁时光尚好时回去,正与“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的“月”升起的情形相呼应,做为完美的结束。

  最后,陈王的连连称“善”,不但给予王粲一个回应,也算回应了文前的“陈王初丧应、刘”,总结了全文。

  四

  据史书的记载,与谢庄同时的袁淑,看过谢庄所作的《赤鹦鹉赋》之后,曾感叹道:“江东无我,卿当独秀。我若无卿,亦一时之杰也。”李调元称此赋“属对工整”,且认为是“律赋先声”。而与《赤鹦鹉赋》同一时期所作的《月赋》,亦运用了许多整饬的对偶,有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等对,甚至有骈四俪六的句式。以最为人所称道的“若夫气霁地表”至“周除冰净”一段为例:

  “气霁地表”对“云敛天末”

  “洞庭始波”对“木叶微脱”

  “菊散芳于山椒”对“雁流哀于江濑”

  “升清质之悠悠”对“降澄辉之蔼蔼”

  “列宿掩缛”对“长河韬映”

  “柔只雪凝”对“圆灵水镜”

  “连观霜缟”对“周除冰净”

  十六句中两两对偶,有五组四字句对,二组六字句对,而且前八句更是“四、四;四、四;六、六;六、六”的骈四俪六的句式;且“末”、“脱”二字同一韵,“濑”、“蔼”二字又一韵,“映”、“镜”、“净”三字也同韵,知其亦开始讲求押韵。

  总之,《月赋》除了情感的表达甚为成功,结构上亦是自为完整的一体,句子的对偶、押韵,也充分展现了“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的时代特色。

yuè

xièzhuāng nánběicháo 

    chénwángchūsàngyīng liú duānyōuduōxiá 绿táishēng fāngchénníngxiè qiǎoyānjiùhuái怀 zhōng 

    nǎiqīnglán guìyuàn téngchuīhánshān gàiqiūbǎn línjùnéryuànyáo dēngchóngxiùérshāngyuǎn shíxiéhànzuǒjiè běinánchán báiàikōng yuèliútiān chényínzhāng yīnqínchénpiān chōuháojìn mìngzhòngxuān 

    zhòngxuānguìérchēngyuē chéndōngyōujiè zhǎngqiūfán mèidàoměngxué fèngmíngēn chénwénchénqián gāomíngjīng yáng yuèyīnlíng shànguāngdōngzhǎo ruòyīng西míng yǐnxuántái éhòutíng tiǎojǐngquē fěishìchōng shùnchéntōngzhú cóngxīngfēng zēnghuátáishì yángcǎixuāngōng wěizhàoérchāng lúnjīngérhàndàoróng 

    ruòbiǎo yúnliǎntiān dòngtíngshǐ wēituō sànfāngshānjiāo yànliúāijiānglài shēngqīngzhìzhīyōuyōu jiàngchénghuīzhīǎiǎi lièxiù宿yǎn zhǎngtāoyìng róuxuěníng yuánlíngshuǐjìng liánguànshuānggǎo zhōuchúbīngjìng jūnwángnǎiyànchénhuān xiāoyàn shōumiào chíqīngxuán zhúfáng yuèdiàn殿 fāngjiǔdēng míngqínjiàn 

    ruònǎiliáng fēnghuángchéngyùn qīncóng jìn línggāoqínzhīwén tīngshuòguǎnzhīqiūyǐn shìxiántóngliànxiǎng yīnróngxuǎn páihuáifáng chóuchàngyángē shēnglínlài lúnchímiè qíngzhěntuō hàoyuèérzhǎng yuē 

    měirénmàiyīnchénquē qiāngòngmíngyuè 

    línfēngtànjiāngyānxiē chuānzhǎngyuè 

    xiǎngwèizhōng yǐngjiù mǎntángbiànróng huíhuángshī yòuchēngyuē 

    yuè suìfāngyànguī 

    jiāhuán wēishuāngzhānrén 

    chénwángyuē shàn nǎimìngzhíshì xiànshòu寿xiū jìngpēiyīn zhī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¹倦天涯。孔林²乔木,吴宫³(màn)草,楚庙寒鸦。
译文:千古岁月,兴亡更替就像一场幻梦。诗人用疲倦的眼睛远望着天边。孔子家族墓地中长满乔木,吴国的宫殿如今荒草萋萋,楚庙中只有乌鸦飞来飞去。
注释:¹诗眼:诗人的洞察力。²孔林:指孔丘的墓地,在今山东曲阜。³吴宫:指吴国的王宫。也可指三国东吴建业(今南京)故宫。⁴楚庙:指楚国的宗庙。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¹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niàng)酒,春水煎茶。
译文:临到老回到了村中生活,几间茅屋里,珍藏着万卷诗书。山中有什么事呢?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注释:¹投老:临老,到老。

  序文

  折一身瘦骨,踩雨后的虹桥,进山。

  在山山与树树的夹缝间,辟半亩薄地,起一间柴屋,只栽松柏。男松站远些,刚劲孔武,护塞戌边;女松倚近些,端茶递水,红袖添香。老松可对弈,小松可共舞。酒醉茶酣也可“以手推松曰‘去’”。山认樵夫给树,水认渔翁给鱼,我非樵非渔,便拥有一切,无路则处处是路。

  山中何事?

  闲闲地餐风饮露,忙忙地耕云种月。

  写几行骈文骊句,用松针钉在篱笆上,花朵来读有花香,蝴蝶来读有蝶味,萤火虫来读有萤光,山鬼来读有鬼意,仙人来读有仙气……诗越读越厚,日子越读越薄,生命越读越轻。

  明天有明天的飞花,后天有后天的落叶。

  反正这山中没个忙人,反正这山中没个闲人。

  蓄了一春的露,檐前的小瓴也该满个七八分了。日头下端进新垒的红泥小炉。用去岁晒干的花尸燃火,才不会把水煎老。宠自己一回,今年就用那把不曾舍得用的养得釉亮的晚唐小壶。一盏香茗、一柱檀香,一人独对一山,一心静面一世。往日的尘缘都不得记不起来了,就喝眼前的茶吧。

  茶要独品,酒需共酌。

  这好山只归我一人所有。让我如何能信?可不,山中无甲子,大约在三个秋天之前就有山背后的白须飘胸的老翁来访,用一串铜钱来换我的松花酒。我说如如今通用银子,他不懂。好说歹说,用三双草鞋换去我两竹筒的酒。并向我打探山外的世道,我故意很使劲地想,然后说是元。他诡诡地一笑,笑得我心里发虚。再问我进山的道,我指的东西南北,他丢下两句没头没脑的话,径自去了。此后也就是隔山说些阴晴圆缺的话,也没什么来往。

  年前找他对酌,只见两间茅屋,一间紧闭,草绳紧紧拴了门环,另一间住人,极其简陋。奇的是窗上糊纸竟是三尺棉宣,依稀可辨三五字句:“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倒是好句,只是意未尽而气未结,加上无奈的沧桑像一件短衣,终究遮挡不住曾经的少年血气,不知那双倦了的诗眼在后句中将望向何处,无从寻觅。更奇的是宣纸已泛黄,浮着一层虚幻的锈色,却明明白白一阵墨香。再偷觑那间紧闭的屋,门缝里逼出来一股霉味,欲近还难,老翁面有愠色,边忙知趣告退,疑惑便自此悬于心头。

  眼看秋叶落尽,陈酿也快见底。日日忙着拾掇松花酿新酒,我叫它花雕它就叫花雕。想着借开春送酒话个暖,再一探究竟。

  孰料面对的竟是一堆废墟,老翁已绝了踪迹。捡出一残破条幅。却是新纸鲜墨写着:“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紧接着是一枝疏笔墨梅。想来或是一时无句信笔点梅;或是墨尽而笔已秃,扔之不舍,意犹未尽,想想,也罢也罢,秃笔余墨画梅正好。点点梅瓣,拙得很有逸气。我心中悬石砰然而落,方知是我的眼拙了,那紧闭茅屋乃藏万卷诗书,山中潮气重,书霉得也重,而这布衣老者便是隔世的骚人墨客,隔世,隔几世?唉,千古繁华原只是一道薄风,他在山中避过这道风。于世间的缺漏与错过,究竟是遗憾还是那幅墨梅枝桠间的最好留白?

  老翁与书此去何往?

  山更远的山……天以外的天……

  若下一世能相遇,在红尘便罢了。若还在山中,我必送他一壶花雕,外加两句:“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他自当会心一哂。

  一盏淡茶,一壶薄酒。

  山是空了的山,老翁是空了的人。

rényuèyuán ·shānzhōngshūshì

zhāngjiǔ yuándài 

xīngwángqiānfánhuámèng shīyǎnjuàntiān kǒnglínqiáo gōngmàncǎo chǔmiàohán 
shùjiānmáoshè cángshūwànjuàn tóulǎocūnjiā shānzhōngshì sōnghuāniàngjiǔ chūnshuǐjiānchà 
江水悠悠行路长,雁声啼月有微霜。
江水悠悠行路长,雁声啼月有微霜。
译文:江水悠悠无尽,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一孤雁在夜空中哀叫,月光挥洒江面,地表上又结着些微霜。
十年踪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十年踪迹浑¹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译文:十年来到处飘泊,行踪无定,也就不需要逢人便问故乡的情景了。
注释:¹浑:全然。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yù)¹
译文:在这春天的月夜里,只听见乌鸦哀啼,帘幕长垂,阻隔着寂寞的宫花。
注释:¹御花:宫苑中的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云生朱络(luò)¹暗,石断紫钱²斜。
译文:云雾缭绕,红色的窗格显得很暗淡,阶石断裂,钱形的紫苔歪歪斜斜。
注释:¹朱络:红漆的窗格子。一说,为挂在屋檐下防鸟雀的红色网络。²紫钱:紫色像钱形的苔藓。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玉碗(wǎn)¹盛残露²,银灯点³旧纱。
译文:当时玉碗里兴许还留有剩酒,银灯恐怕也亮着,外面围着薄纱。
注释:¹玉碗:玉制的食具,亦泛指精美的碗。²残露:残余的露水,此指残余的酒。³点:点亮。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蜀王¹无近信²,泉³上有芹芽。
译文:蜀王出奔还没有消息的时候,泉边上就已经长出了水芹的嫩芽。
注释:¹蜀王:指唐玄宗李隆基。²近信:新消息。³泉:指温泉,即华清池。⁴芹:即水芹,夏季开白花,性喜温暖潮湿,茎叶可作蔬菜。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从各个角度,描绘昔日繁华富丽的华清宫而今荒凉破败的景象,暗寓讽刺和感喟之意。首句写华清宫春夜的凄凉可怖气氛。在月色明媚的春夜,当年华清宫车马合背,宫女如云,灯烛辉煌,歌吹沸天。中唐诗人韦应物这样描写:“玉林瑶雪满寒山,上昇玄阁游绛烟。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背溢四鄽。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朝廷无事共欢宴,美人丝管从九天。”何等盛况,何等排场。然而,“繁华事散逐轻尘。”(杜牧《金谷园》)而今唯有一轮清冷的春月,照着这荒无人迹的宫苑;从黑黝黝的丛林里,传来阵阵寒鸦的哀鸣。一片凄凉冷落。次句写诗人隔着积满尘土的窗帘,看到宫花仍旧迎春盛开。但无人观赏,显得那样寂寞悲苦。颔联写诗人俯仰所见之景。仰看宫檐,一团团云雾从檐下防鸟雀的红色网络间涌出;俯看御阶,石块在多年风雨剥蚀下已经残破断裂,紫色钱形的苔藓欹斜横生。以上四句,都是诗人眼前所见的实景。颈联境界一变。诗人为使讽刺的意蕴更加尖刻,发挥大胆的想象力,巧妙地创造出亦实亦虚、亦真亦幻的景物意象。“玉椀”是实物。宫殿荒废已久,案上玉椀犹在。椀里即使原先盛满美酒,也早已挥发净尽了。而诗人却设想玉椀里至今仍剩有残酒没有喝完,仿佛还在散发出醉人的芳香。说“残露”而不说“残酒”,含蓄委婉,暗用汉武帝造仙人承露盘以求仙露的典故,隐寓讽意。宫灯也是实物。但灯油或蜡烛决不可能一直燃点不熄。诗人竟想象宫灯还在亮着,昏黄的灯光映照着灯上的旧纱。(“点”作点污解亦可通。但仍是写实,意蕴较浅。)这两笔非常精妙绝伦。诗人从实象中创构出虚幻的意象,并借助这虚幻荒诞的意象,将李隆基惊闻“渔阳鼙鼓动地来”后慌忙出逃的狼狈情状讽刺得淋漓尽致。

  尾联的讽刺意味更加强烈。“蜀王”指李隆基。唐玄宗逃避入蜀,故称之,而帝不称帝,其意自明。又说他“无近信”,即逃跑之后便毫无信息,对社稷危亡和百姓的苦难不闻不问,无所作为,连帝位也被儿子李亨夺了。这又是绝妙的嘲讽和大胆的揭露。旧时代的注家对李贺嘲笑本朝皇帝为“蜀王”这一点,或有意曲解,或予以指责。比如姚文燮说:“蜀王本梁王愔也,贞观十年徙蜀,好游数畋弋猎,帝怒,遂削封。贺当春夜过此,追诮之。”(《昌谷集注》卷一)他们的歪曲和指斥,更说明李贺反封建的叛逆精神的可贵。结句同上句联系起来看,颇为纤曲,意思是说:玄宗刚奔蜀之时,华清池上便已经长满了水芹;何况历久经年,玄宗再也不来临幸,泉上水芹又在春天里萌发出嫩绿的新芽了。这个结尾,以景结情,即小见大,既表现出华清宫的凄冷、荒寂,又寄寓了诗人“黍离麦秀”之感慨,有言外之意,故颇为方扶南等注家赞赏。

  《过华清宫》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是意象的组合。全诗八句,仅第七句“蜀王无近信”为托事寓讽,其余七句都是意象的直接呈示。每句以动词联系两个意象合成一个画面镜头。一个个镜头跳跃而出,有远景、中景,也有近景、特写;有实景,也有虚幻之景。它们之间似无联系,也无次序,忽此忽彼,使人眼花缭乱。全篇所写的空间范围是华清宫,其时间范围却包括今与昔,明写今日,暗示往昔。即以写今来说,时间范围也不是特定、确实的。首句点明写“春月夜”,其余各句很难说是写夜景。在这荒山古殿,即使有月亮,诗人也不可能历历分明地见到隔着宫帘的春花、朱络上的云雾、断石上紫色的苔钱、玉椀银灯,还有温泉上初萌的小小芹芽。显然,诗人在描写时根本不考虑特定时间的限制。在李贺的诗歌中,时间和空间经常是错综交织的。也就是说,诗的意象及其组合常常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而自由地跳跃,不受约束,不拘常法。诗人所遵守的是心理时空而不是物理时空。夜晚与白昼景色的反复变换,使诗境更加迷离恍惚。这正是李贺诗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但这首诗意象组合虽突兀奇谲,却仍有着一条内在的思想感情线索在串连着,这就是通过渲染华清宫荒凉冷落的环境氛围,讽刺“蜀王”李隆基,并抒发诗人对唐王朝的昔盛今衰之感。明人李东阳《麓堂诗话》评李贺诗“通篇读之,有山节藻棁一无梁栋,知非大厦也。”指出李贺诗多绮艳的意象片断而缺乏完整的艺术构思。这一看法是中肯的,却不能一概而论。《过华清宫》意象是跳跃的,却非“百家锦衲”的拼凑,而是诗人用讽刺寄慨的针线编织成的一件璀灿闪光的“金缕玉衣”。

  由于意象的直接呈示及其跳跃式的组合,意象之间不必用虚词连接,也省略了交代、解释、联系的笔墨,使这首诗显得格外凝炼简约,言少而意丰。诗中用词准确、新鲜、奇峭。如“紫钱斜”的“斜”字,真实地写出诗人俯视石阶见到紫色苔藓斜复于断石上的直觉印象,“点”字则大胆地传达了诗人的主观幻觉。中间两联,用暗淡的“朱”、深浓的“紫”同明亮夺目的“玉”色“银”光相互映衬,也体现李贺诗歌色彩冷艳的特色。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2-13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