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青云志未休,近来何事却悲秋。
短檠双目元无恙,快读读书莫浪愁。
不到青云志未休,近来何事却悲秋。
短檠双目元无恙,快读读书莫浪愁。
裘万顷

裘万顷

裘万顷(?~1219)南宋诗人。字元量,号竹斋,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 ▶ 2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世上蓬莱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
世上蓬莱¹第几洲,长云漠漠²鸟飞愁。
译文:想要登上那如蓬莱仙山般的金山,万里高空上雾霭沉沉,就连飞鸟也为难以飞往而发愁。
注释:裴如晦:作者友人,与王安石有交往。¹蓬莱:神话传说中的神山。相传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诗文中借以比喻仙境。²漠漠:云烟密布的样子。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jiàn)¹流。
译文:海与山在疾驶的舷船交替出现,船在夜色中破浪前行,海水在船的两侧奔流而去。
注释:¹槛:栏杆。
天远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
天远楼台横北固,夜深灯轩见扬州。
译文:北固山上的楼台已经远在天边,夜幕扬州的灯火渐渐出现在眼前。
回船却望金陵月,独倚牙旗坐浪头。
回船却望金陵月,独倚牙旗¹坐浪头。
译文:回首遥看那金陵的明月,正挂在乘风破浪的船的牙旗上,宛如独自坐在浪头上。
注释:¹牙旗:旗杆上饰以象牙的旌旗,这里指代裴如晦的官船。

  首联总写金山胜景。诗人用“烟波微茫信难求”的海上仙山蓬莱岛为喻写金山夜景,十分恰切,夜色朦胧,长云漠漠,连飞鸟也为难以前往而发愁。可是“蓬莱有路教人到”,诗人的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颔联让人想起李白“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句式上虽有点模仿的痕迹,但不乏创新。李白以气势胜,杨蟠以炼句胜,各有千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出句中的动词用得很妙,尤其是“乱点”和“出”,把山给写活了,不但有生气,而且有灵气。比王安石《桂枝香》中“翠峰如簇”要生动得多,就连李白的“半落”,也怕是“稍逊风骚”。

  颔联写的是白天,颈联写的是晚上。这一联要比王安石的“天末海门横北固”和“远有楼台只见灯”那几句“尤胜”(方回《瀛奎律髓》),苍茫的天宇下,多景楼、北固山“横空出世”,屹立天际,千百年来“阅尽人间春色”与沧桑;灯火辉煌的“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城依然非常繁华,“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景象是十分令人神往的。这一切,在朦胧的夜幕轻纱的笼罩下,和蓬莱仙山简直没有什么两样。

  尾联若理解为取李商隐《重有感》中“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的诗意,似乎是吹捧裴如晦也能“安危须共主君忧”。若以纯写景解,却别有一番风味。金陵上空的一轮明月,正挂在牙旗上,船在江中破浪前行,那月亮似乎像是坐在浪头上。这样写江中明月确实非常别致,非常独特,非常新颖,比张若虚“滟滟随波千万里”有趣得多。

péirùnzhōupéihuìxuéshìyóujīnshānhuízuò--yángpán

shìshàngpéngláizhōuzhǎngyúnniǎofēichóu

hǎishānluàndiǎndāngxuānchūjiāngshuǐzhōngfēnràokǎnliú

tiānyuǎnlóutáihéngběishēndēnghuǒjiànyángzhōu

huíchuánquèwàngjīnlíngyuèzuòlàngtóu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¹(dí)²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译文:露水洗涤铅粉骨节,微风摇动青色的玉枝条。
注释:¹露:露水。²涤:洗涤。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¹
译文:随风飘摇恰似君子,无论哪里都适宜生长。
注释:¹相宜:合适,适宜。

tíngzhú

liú tángdài 

qiānfěnjié fēngyáoqīngzhī 
jūn xiāng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¹,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²书而叹也。曰:嗟(jiē)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言利³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shù)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译文:太史公说:“我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使我国获利”时,总不免放下书本而有所感叹。说:唉,谋利真是一切祸乱的开始呀!孔子极少讲关于利的问题,其原因就是想从根本上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所以他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好利的弊病都存在,有什么不同呢?
注释:¹《孟子书》:即《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一般认为是孟轲和他的学生万章等共同编著。主要记载孟轲的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²废:放下。³夫子”言利:《论语·子”》:“子”言利与命与仁。”夫子,指孔子。⁴原:本源,根源。⁵放:通“仿”,依照、依据。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彊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
孟轲(kē),邹(zōu)人也。受业¹子思之门人²。道³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彊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¹⁰,以攻伐为贤¹¹,而孟轲乃述¹²¹³、虞(yú)¹⁴、三代¹⁵之德¹⁶,是以所如者¹⁷不合¹⁸。退¹⁹而与万章之徒序²⁰《诗》²¹《书》²²,述²³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zōu)²⁴²⁵之属²⁶
译文: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他学业精通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在他之后,出现了学者邹子等人。
注释:¹受业:跟随老师学习。²门人:弟子。³道:指孔道。⁴游事:游说。⁵适:到。⁶果:信。⁷东面:面向东方。⁸朝齐:朝拜齐国国君。⁹务:致力。¹⁰合从连衡:战国时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的谋略,称为“合纵”;秦国联合一些诸侯国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的谋略,称为“连横”。从,同“纵”;衡,通“横”。¹¹贤:才能。¹²述:称述,提倡。¹³唐:传说中的上古朝代,君主是尧。¹⁴虞:传说中的上古朝代,君主是舜。¹⁵三代:指夏、商、周。¹⁶德:指德政。¹⁷所如者:指孟子所去游说的诸侯国。如,往、到。¹⁸合:符合。¹⁹退:返回。²⁰序:依次排列。这里是整理的意思。²¹《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称《诗》,汉代尊为儒家经典之一,故称《诗经》。²²《书》:即《尚书》,又称《书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为儒家经典之一。²³述:记述,阐述。²⁴驺:姓。通“邹”。²⁵子:战国时对学者、老师的尊称。²⁶属:类,辈。
齐有三邹子。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齐有三邹子。其前驺忌,以鼓琴¹(gān)²威王,因及³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译文:齐国有三个邹子。最早的叫邹忌,他借弹琴的技艺得以求见齐威王,随后便参与了国家政事,封为成侯并接受相印,做了宰相,他生活的时代要早于孟子。
注释:¹鼓琴:弹琴。²干:求。³及:参与。
其次驺衍,后孟子。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於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耳。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是以驺子重於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
其次驺(zōu)(yǎn),后孟子。驺衍睹有国者¹益淫侈(chǐ),不能尚德,若大雅²³之於身,施(yì)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hóng)¹⁰不经¹¹,必先验¹²小物,推而大之,至於无垠¹³。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¹⁴,大¹⁵(bàng)¹⁶世盛衰,因载其禨(jī)¹⁷度制¹⁸,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yǎo)¹⁹不可考而原²⁰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²¹以来,五德转移²²,治各有宜,而符应²³若兹²⁴。以为儒者²⁵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²⁶。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pí)²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yíng)²⁸环其外,天地之际²⁹焉。其术皆此类也。然要³⁰其归³¹,必止³²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³³之施,始也滥³⁴耳。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³⁵顾化³⁶,其后不能行之。是以驺子重於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³⁷撇席³⁸
译文:第二个叫邹衍,他生活的年代在孟子之后。邹衍目睹了那些掌握一国之权的诸侯们越来越荒淫奢侈,不能崇尚德政,不像《诗经·大雅》所要求的那样先整饬自己,再推及到百姓了。于是就深入观察万物的阴阳消长,记述了怪异玄虚的变化,如《终始》《大圣》等篇共十余万字。他的话宏大广阔荒诞不合情理,一定要先从细小的事物验证开始,然后推广到大的事物,以至达到无边无际。他的学说先从当今说起再往前推至学者们所共同谈论的黄帝时代,然后再大体上依着世代的盛衰变化,记载不同世代的凶吉制度,再从黄帝时代往前推到很远很远,直到天地还没有形成的时候,真是深幽玄妙不能稽考而追究它的本源。他先列出中国的名山大川,深谷禽兽,水土植被,珍贵物种,并由此推广开去,直到人们根本看不到的海外。他称述开天辟地以来,金、木、水、火、土的五种德性相生相克,而历代帝王的更替都正好与它们相配合。天降祥瑞与人事相应就是这样的。他认为儒家所说的中国,只不过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罢了。中国称做“赤县神州”。赤县神州之内又有九州,就是夏禹按次序排列的九个州,但不能算是州的全部数目。在中国之外,像是赤县神州的地方还有九个。这才是所谓的九州了。在这里都有小海环绕着,人和禽兽不能与其他州相通,像是一个独立的区域,这才算是一州。像这样的州共有九个,更有大海环在它的外面,那就到了天地的边际了。邹衍的学说都是这一类述说。然而,总括它的要领,一定都归结到仁义节俭,并在君臣上下和六亲之间施行,不过开始的述说的确泛滥无节了。王公大人初见他的学说,感到惊异而引起思考,受到感化想要学习,结果却不能实行。因此,邹衍在齐国受到尊重。到魏国,梁惠王远接高迎,同他行宾主的礼节。到赵国,平原君侧身陪行,亲自为他拂试席位。
注释:¹有国者:指有封地的诸侯。²《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多是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记叙王政事迹,歌颂周室的统治。³整:整饬,约束。⁴施:推及。⁵黎庶:百姓。⁶阴阳:原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有些古代哲学家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认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现象变化的根源。邹衍则把“阴阳”变成了和“天人感应”说相结合的神秘概念。⁷消息:消失和增长。息,滋生。⁸怪迂:怪异脱离实际。⁹《终始》:即《邹子终始》。据《汉书·艺文志》录,邹衍著有《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皆不传。¹⁰闳:宏大。¹¹不经:荒诞不合情理。¹²验:验证。¹³无垠:无边无际。¹⁴术:通“述”。述说。¹⁵大:大体上。梁玉绳《史记志疑》云:“《索隐》以大体解之,非。方氏《补正》曰“大”当作“及”,传写误也。”录以备考。¹⁶并:通“傍”。依随。¹⁷禨祥:求神赐福去灾。祥:泛指吉凶。¹⁸度制:法度,制度。¹⁹窈冥:深幽,奥妙。²⁰原:推究根源。²¹剖判:开辟。²²五德转移:又称“五德终始”。邹衍的学说。指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德性相生相克的循环变化,来解释王朝兴废的原因。《文选·齐故安陆昭王碑》注引《邹子》曰:“五德从所不胜,虞(舜)土,夏木,殷金,周火。”邹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按照“五行转移”的循环顺序进行的,每个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五行中的某一种势力居统治地位,从而为统治阶级改朝换代提供依据。²³符应:古代迷信,把天降祥瑞与人事相应称为“符应”。²⁴兹:此。²⁵儒者:即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孔子学说其思想核心是“仁”,在政治上主张礼治和德政,重视伦理道德教育。²⁶不得为州数:不能算是州的全部数目。²⁷裨海:小海。裨:细小。²⁸瀛海:大海。²⁹际:边际。³⁰要:总括。³¹归:归要,要领。³²止:归结。³³六亲:历来说法不一。据卷六十二《管晏列传》《正义》释“六亲”引王弼云“父、母、兄、弟、妻、子也”。³⁴滥:泛而无节,泛滥。³⁵惧然:惊异的样子。惧,通“瞿”(jù),惊视貌。³⁶顾化:内心思谋,用于教化。³⁷侧行:侧着身子走。表示谦让。³⁸撇席:拂拭席位。撇,拂、轻擦。
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作主运。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於齐梁同乎哉!故武王以仁义伐纣而王,伯夷饿不食周粟;卫灵公问陈,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岂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持方枘而内圆凿,其能入乎?或曰,伊尹负鼎而勉汤以王,百里奚饭牛车下而缪公用霸,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驺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
如燕,昭王拥彗(huì)先驱¹,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²,身亲往师之。作主运³。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於齐梁同乎哉!故武王以仁义伐纣而王(wàng),伯夷饿不食周粟(sù);卫灵公问陈(zhèn),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tài)王去邠(bīn)¹⁰。此岂有意阿¹¹世俗苟合¹²而已哉!持方枘(ruì)而内圆凿¹³,其能入乎?或曰,伊尹负¹⁴鼎而勉汤以王,百里奚饭牛¹⁵车下而缪(mù)公用¹⁶¹⁷,作先合¹⁸,然后引之大道。驺衍其言虽不轨¹⁹,傥(tǎng)亦有牛鼎之意²⁰乎?
译文:到燕国,燕昭王拿着扫帚清除道路为他作先导,并请求坐在弟子的座位上向他学习,还曾为他修建碣石宫,亲自去拜他为老师。他作了《主运》篇。邹衍周游各国受到如此礼尊,这与孔子陈蔡断粮面有饥色,孟轲在齐、梁遭到困厄,岂能是相同的吗!从前周武王用仁义讨伐殷纣王从而称王天下,伯夷宁肯饿死不吃周朝的粮食;卫灵公问作战方阵,孔子却不予回答;梁惠王想要攻打赵国,孟轲却称颂太王离开邠地的事迹。这些有名人物的做法,难道是有意迎合世俗讨好人主就算了吗?拿着方榫头却要放入圆榫眼,哪能放得进去呢?有人说,伊尹背着鼎去给汤烹饪,却勉励汤行王道,结果汤统一了天下;百里奚在车下喂牛而秦穆公任用了他,因而称霸诸侯。他们的做法都是先投合人主的意愿,然后引导人主走上正大的道路上去。邹衍的话虽然不合常理常情,或许有伊尹负鼎、百里奚饭牛的意思吧?
注释:¹拥彗先驱:拿着扫帚清扫道路为他作先导。表示尊敬。彗,扫帚。²碣石宫:宫名。在燕国都城蓟。³《主运》:《索引》按:刘向《别录》云邹子书有《主运篇》。⁴见:被。⁵仲尼菜色陈、蔡:指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挨饿。菜色,饥民的脸色。这里是挨饿的意思。⁶困:困窘。指孟子不见用于齐、梁。⁷王:称王,统治天下。⁸伯夷饿不食周粟:事见《史记·伯夷列传》。周武王讨伐商纣,伯夷表示反对;武王灭商后,伯夷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⁹卫灵公问陈:事出《论语·卫灵公篇》:“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明日遂行。”陈,同“阵”。交战时的战斗队列。¹⁰孟轲称大王去邠:孟轲称说太王离开邠地。与此处所记“梁惠王谋欲攻赵”有异。大王,指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大,同“太”。¹¹阿:迎合。¹²苟合:随便附合。¹³持方枘欲内圜凿:拿着方榫头想要放入圆榫眼。枘,榫头;内,同“纳”,放进;圜,通“圆”,圆形;凿,榫眼。¹⁴负:背;鼎,古代烹煮的器物。¹⁵饭牛:喂牛。¹⁶用:因。¹⁷霸:称霸。¹⁸作先合:行为先要投合人主的意愿。¹⁹不轨:越出常理,不合常情。²⁰牛鼎之意:指伊尹负鼎、百里奚饭牛以干求人主之意。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
自驺衍与齐之稷(jì)下先生¹,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shì)之徒,各著(zhù)书言治乱之事²,以干世主³,岂可胜道哉!
译文:从邹衍到齐国稷下的诸多学士,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邹奭等人,各自著书立说谈论国家兴亡治乱的大事,用来求取国君的信用,这些怎能说得尽呢?
注释:¹稷下先生:指战国时齐宣王在国都临淄稷门一带设置学宫所招揽的诸多文学游说之士。²治乱之事:指社会政治、历史的变迁。《孟子·腾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³世主:国君。⁴胜:尽。
淳于髡,齐人也。博闻彊记,学无所主。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也,然而承意观色为务。客有见髡於梁惠王,惠王屏左右,独坐而再见之,终无言也。惠王怪之,以让客曰:“子之称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客以谓髡。髡曰:“固也。吾前见王,王志在驱逐;后复见王,王志在音声:吾是以默然。”客具以报王,王大骇,曰:“嗟乎,淳于先生诚圣人也!前淳于先生之来,人有献善马者,寡人未及视,会先生至。后先生之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后淳于髡见,壹语连三日三夜无倦。惠王欲以卿相位待之,髡因谢去。於是送以安车驾驷,束帛加璧,黄金百镒。终身不仕。
淳于髡(kūn),齐人也。博闻彊(qiáng)¹,学无所主。其谏说²,慕³晏婴之为人也,然而承意观色为务。客有见髡於梁惠王,惠王屏左右,独坐而再见之,终无言也。惠王怪之,以让客曰:“子之称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客以谓髡。髡曰:“固也。吾前见王,王志在驱逐¹⁰;后复见王,王志在音声¹¹:吾是以默然。”客具以报王,王大骇(hài),曰:“嗟乎,淳于先生诚圣人也!前淳于先生之来,人有献善马者,寡人未及视,会先生至。后先生之来,人有献讴(ōu)者,未及试,亦会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¹²在彼,有之。”后淳于髡见,壹¹³语连三日三夜无倦。惠王欲以卿相位待之,髡因谢¹⁴去。於是送以安车¹⁵驾驷¹⁶,束帛(bó)¹⁷加璧,黄金百镒(yì)¹⁸。终身不仕。
译文:淳于髡,是齐国人。见识广博,强于记忆,学业不专主一家之言。从他劝说君王的言谈中看,似乎他仰慕晏婴直言敢谏的为人,然而实际上他专事察言观色,揣摩人主的心意。一次,有个宾客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惠王喝退身边的侍从,单独坐着两次接见他,可是他始终一言不发。惠王感到很奇怪,就责备那个宾客说:“你称赞淳于先生,说连管仲、晏婴都赶不上他,等到他见了我,我是一点收获也没得到啊。难道是我不配跟他谈话吗?到底是什么缘故呢?”那个宾客把惠王的话告诉了淳于髡。淳于髡说:“本来么。我前一次见大王时,大王的心思全用在相马上;后一次再见大王,大王的心思却用在了声色上:因此我沉默不语。”那个宾客把淳于髡的话全部报告了惠王,惠王大为惊讶,说:“哎呀,淳于先生真是个圣人啊!前一次淳于先生来的时候,有个人献上一匹好马,我还没来得及相一相,恰巧淳于先生来了。后一次来的时候,又有个人献来歌伎,我还没来得及试一试,也遇到淳于先生来了。我接见淳于先生时虽然喝退了身边侍从,可是心里却想着马和歌伎,是有这么回事。”后来淳于髡见惠王,两人专注交谈一连三天三夜毫无倦意。惠王打算封给淳于髡卿相官位,淳于髡客气地推辞不受便离开了。当时,惠王赠给他一辆四匹马驾的精致车子、五匹帛和璧玉以及百镒黄金。淳于髡终身没有做官。
注释:¹博闻彊记:见闻广博,强于记忆。²谏说:规劝、说服君王。³慕:效慕,学习。⁴务:专力从事的。⁵见:推荐。⁶屏:使退避。⁷再见之:两次接见他。⁸让:责备。⁹称:称赞。¹⁰驱逐:指策马奔驰。¹¹音声:指音乐声色。¹²私心:内心、心思。¹³壹:专一。¹⁴谢:辞谢,辞别。¹⁵安车:古代一种可以坐乘的小车。¹⁶驾驷:一辆车套着四匹马。¹⁷束帛:古代帛五匹为一束。¹⁸镒: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慎到,赵人。田骈(pián)、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¹,因发明²³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译文:慎到,是赵国人。田骈、接子,是齐国人。环渊,是楚国人。他们都专攻黄帝、老子关于道德的理论学说,对黄老学说的意旨进行阐述发挥。所以他们都有著述,慎到著有十二篇论文,环渊著有上、下篇,田骈、接子也都有论著。
注释:¹黄老道德之术:指黄老学派的学说。黄老,道家以传说中的黄帝与老子相配尊为其祖,故称“黄老”;道德,在道家经典《老子》中,“道”指万物的本源、规律,“德”指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²发明:阐明发挥。³序:陈述。⁴指意:意旨,意图。指,同“旨”。⁵慎到著十二论:《汉书·艺文志》著录《慎子》四十二篇,已失传,现仅存辑录七篇。⁶环渊著上下篇:《汉书·艺文志》著录蜎渊著《蜎子》十三篇,已失传。
驺奭者,齐诸驺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於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
驺奭者,齐诸驺子,亦颇¹采驺衍之术以纪文²。於是齐王嘉之,自如³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qú),高门大屋,尊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
译文:邹奭,是齐国几位邹子中的一个,他较多地采用邹衍的学说来著述文章。当时齐王很赏识这些学士,从淳于髡以下的人都任命为列大夫,为他们在人来人往的通衢大道旁建造住宅,高门大屋,以示对他们的尊崇和偏爱。以此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宣扬齐国最能招纳天下的贤才。
注释:¹颇:大多。²纪文:著文。³自如:这里是“从”、“由”的意思。梁玉绳《史记志疑》引滹南《辨惑》曰:“‘自如’二字连用不得”。⁴开第:建造住宅。第,大住宅。 ⁵康庄之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⁶览:通“揽”。招揽。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於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¹来游学於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闳(hóng)辩;奭也文具²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³,雕龙奭,炙毂(gǔ)过髡(kūn)。”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¹⁰浊世¹¹之政,亡国乱君相属¹²,不遂¹³大道而营¹⁴於巫祝¹⁵,信禨祥,鄙儒¹⁶小拘¹⁷,如庄周等又猾稽(jī)¹⁸乱俗,於是推¹⁹儒、墨²⁰、道德²¹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译文:荀卿,是赵国人。五十岁的时候才到齐国来游说讲学。邹衍的学说曲折夸大而多空洞的论辩;邹奭的文章完备周密但难以实行;淳于髡,若与他相处日久,时常学到一些精辟的言论。所以齐国人称颂他们说:“高谈阔论的是邹衍,精雕细刻的是邹奭,智多善辩,议论不绝的是淳于髡。”田骈等人都已在齐襄王时死去,此时荀卿是年最长,资历深的宗师。当时齐国仍在补充列大夫的缺额,荀卿曾先后三次以宗师的身分担任稷下学士的祭酒。后来,齐国有人毁谤荀卿,荀卿就到了楚国,春申君让他担任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卿被罢官,便在兰陵安了家。李斯曾是他的学生,后来在秦朝任丞相。荀卿憎恶乱世的黑暗政治,亡国昏乱的君主接连不断地出现,他们不通晓常理正道却被装神弄鬼的巫祝所迷惑,信奉求神赐福去灾,庸俗鄙陋的儒生拘泥于琐碎礼节,再加上庄周等人狡猾多辩,败坏风俗,于是推究儒家、墨家、道家活动的成功和失败,编次著述了几万字的文章便辞世了。死后就葬在兰陵。
注释:¹始:才。²文具:文章写得完备。³谈天衍:高谈阔论的是驺衍。《集解》刘向《别录》曰:“驺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⁴老师:年老资深的学者。⁵脩:通“修”。整备,补充。⁶祭酒:古代飨宴酬酒祭神要由一位尊长者举酒祭地,因而把位尊或年长者称为祭酒。⁷春申君:即黄歇。⁸废:罢官。⁹家:安家。¹⁰嫉:憎恨。¹¹浊世:乱世。¹²属:连续不断。¹³遂:通,达。¹⁴营,通“荧”,迷惑。¹⁵巫祝,古代从事鬼神迷信活动的人。¹⁶鄙儒:见识浅陋的儒生。¹⁷小拘:拘泥于小节。¹⁸猾稽:狡猾多辩。¹⁹推:推究。²⁰墨:指墨家,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用等,反对礼乐繁缛。²¹道德:道家的重要经典《老子》中所使用的一对范畴,这里指道家。
而赵亦有公孙龙为坚白同异之辩,剧子之言;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楚有尸子、长卢;阿之吁子焉。自如孟子至于吁子,世多有其书,故不论其传云。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而赵亦有公孙龙为坚白同异之辩¹,剧子之言²;魏有李悝(kuī),尽地力之教³;楚有尸子、长卢;阿之吁子焉。自如孟子至于吁子,世多有其书,故不论其传云。盖墨翟(dí),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译文:当时赵国也有个公孙龙,他曾以“离坚白”之说,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展开论辩,此外还有剧子的著述;魏国曾有李悝,他提出了鼓励耕作以尽地力的主张;楚国曾有尸子、长卢,齐国东阿还有一位吁子。自孟子到吁子,世上多流传着他们的著作,所以不详叙这些著作的内容了。
注释:¹坚白同异之辩:指战国时公孙龙学派的“离坚白”和惠施学派的“合同异”的名实论辩。公孙龙认为石头的坚硬和白色是脱离了石头而互相分离、各个独立的实体,从而夸大了事物的差别性而抹杀了其统一性;惠施则认为万物的同和异是相对的,而相同和不同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合同异”抽象地统一起来,从而忽视了事物个体的差别性。二者各夸大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因而都流为诡辩。²剧子之言:《汉书·艺文志》著录《处子》九篇,已失传。梁玉绳《史记志疑》:“疑‘剧’字传写之讹”。³尽地力之教:指李悝提倡耕作,鼓励开荒,以尽地力的经济改革主张。⁴善守御:善于守卫和防御战术。⁵并:同。
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今日何堪,买田阳羡,挂剑长林。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窗影灯深,磷火青青,山鬼喑喑。
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¹。今日何堪,买田阳羡²,挂剑长林³。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窗影灯深,磷(lín)青青,山鬼喑(yīn)(yīn)
译文:落拓江南的倦游人此处登临,想历史上多少豪杰,曾风流几时,终归消沉。今天怎堪忍受,当年苏东坡曾有买田之叹,吴公子也只落得挂剑消林。晚霞灿烂,辉映着谁家的昼锦楼堂,残月如钩,空对着我思念故乡的心灵。人家窗影的灯火昏昏,窗外闪耀着磷火青青,远处传来鬼语的暗暗。
注释:折桂令,曲牌名。又称《蟾宫曲》、《天香引》、《秋风第一枝》等,共十一句。毗(pì)陵:古县名,春秋时吴季札的封地,治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倦客:倦于游宦的人。¹几许消沉:几许,多少。多少人消沉下去了。²买田阳羡:苏轼晚年想定居于阳羡,有买田于此的意思。阳羡,古县名。在今江苏省宜兴县南。语出宋苏轼《菩萨蛮》:“坐谪六年,止求自便,买田阳羡。誓毕此生。”³挂剑长林:长林,茂密的树林,此处用典一说指代春秋时季札为祭奠亡友,将宝剑挂在其坟上的故事。⁴昼锦:原为衣锦荣归之决。⁵磷火:由骨殖分解出来的磷化氢,在空气中会自动燃烧,在墓地中多见。⁶喑喑:泣不成声的样子。

  此曲前三句写现实之景、历史之思。“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这支曲整体透着一种沉重的悲凉之感,起句“江南倦客登临”便初露端倪。“倦客”意味疲倦于游宦之人,加上“江南”二字,明确宦游的地点。乔吉是太原人,后寓居杭州,一生四海漂泊,故以“江南倦客”自称,而“倦”字正显示了他对于这种漂泊生活的倦怠。“多少豪雄,几许消沉”,眺望着毗陵的夜景,作者陷入了深思。过往的历史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如今都已经“消沉”。这两句从现实之景转人历史之思,一下子拓宽了曲子的境界。

  中间三句援引两个典故。“今日何堪,买田阳羡,挂剑长林。”曲中援引了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典故。“买田阳羡”是用苏轼典,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被贬谪之后终于悟出世事皆虚幻的道理,到晚年再不倾心于官场,只求在田园中度过余生。人生如梦,曾经的美好最终也难逃过历史尘埃的掩埋,这也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共同的心绪和愤慨。“挂剑长林”,是用季札典,也有说乔吉此句是化用晋代许逊挂剑长松的典故。如此饵释似乎与上句更为相符,与整首曲的基调也更为呼应。

  末尾几句写他人富贵,自己生命如流,倍感凄凉。“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这两句对仗工整。“昼锦”则是用来比喻朝霞,作者在“霞缕烂”和“昼锦”之间,插入“谁家”二字,一下子使自己与这种富贵、耀眼的景象隔绝,这富贵不过是别人家的,与自己毫无一丝关系。朝霞已去,夜晚到来,残月如钩,“故国丹心”句是化用周密《一萼红》,谓岁月如梭,人鬼殊途,对故国的一片丹心都是过去式了。窗影深深,夜已经深了,灯火也归于黯淡。遥望窗外,山野间“磷火青青,山鬼喑暗”。残灯喻指毕命之灯,一切的一切最终都将化为泡影,都逃不过生死天命,让人倍感凄凉和肃然。

  乔吉那些表达归隐之心的作品是他寻找解脱和心灵慰藉的产物,这首曲进一步展现了他内心对于一生漂泊、无法超脱命运的痛苦。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只有和诗人内心深处的灵魂结合才具有审美的意义,而乔吉的散曲便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通过阅读这支小令,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感伤,他清楚地看着这个现实,却一直无法接受,这也是其痛苦和矛盾的根源。

参考资料:
1、 陈思思、于湘婉.元曲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514
2、 夏于全.中国历代诗歌经典·唐诗·宋词·元曲 元曲卷.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168

zhéguìlìng··língwǎntiào--qiáo

jiāngnánjuàndēnglínduōshǎoháoxióngxiāochénjīnkānmǎitiányángxiànguàjiànzhǎnglínxiálànshuíjiāzhòujǐnyuègōuhéngguódānxīnchuāngyǐngdēngshēnlínhuǒqīngqīngshānguǐyīnyīn

祇树夕阳亭,共倾三昧酒。
(qí)¹夕阳亭²,共倾三昧³酒。
译文:夕阳斜照着幽静的法华寺的西亭,我们抛开心头的杂念而开怀畅饮。
注释:¹祇树:即祇树给孤独园,释迦往舍卫国说法时暂居之处。此处指法华寺。²夕阳亭:即永州法华寺西亭。³三昧:佛教语,即心神平静,杂念止息之意,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
雾暗水连阶,月明花覆牖。
雾暗水连阶¹,月明花覆牖(yǒu)²
译文:朦胧的雾色里池水漫上西亭的台阶;皎洁的月光在窗上投下了美丽的花影。
注释:¹水连阶:本意指池水漫涨,连接西亭的台阶。实意是坐在西亭中,一眼望去,潇水绕城而过,远接天际。²牖:窗户。
莫厌樽前醉,相看未白首。
¹²(zūn)³前醉,相看未白首。
译文:何须担心害怕今夜樽前沉醉,看头上的青丝就不必为悲苦所幽禁。
注释:¹莫:不要。²厌:厌恶、害怕、担心。³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据柳宗元的《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构法华寺西亭》、以及《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等文 章,可以看出该文应写于元和四年。《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曰:“间岁,元克己由柱下史亦谪焉而来。无几何,以文从余者多萃焉。是夜,会兹亭者凡八人。既醉,克己欲志是会以贻于后,咸命为诗,而授余序。”元克己于元和四年谪永,柳宗元于元和五年五月移居愚溪侧旁。因此,该诗与《序》作于元和四年无疑。

  柳宗元何以能逃逸出昔日的苦闷心境,进而步入一种少有的旷达境界呢?我想大概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至元和四年前后,柳宗元对江南的梅雨湿热气候有所适应,身体有所好转,不再是“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或时寒热,水火互至,内消肌骨”的那种初来永州的感觉。其二,相继被贬谪来永的官员与慕名求教的学子的不断增多,使柳宗元的心里也渐渐淡化了初来永州时的那种被抛弃、被荒废、被折磨、被摧残的孤愤心态。其三,母、妻病亡的惨痛,王叔文之死的阴影也随时间的流逝而渐趋平缓,压抑、苦闷的心理有所缓解。从而,眼界骤然开阔起来:昔日的南蛮之地,奄忽间在那郁闷的胸中生出些许美来,并不断激发其观游的欲望与创作的快感。如在《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中欣然写道:“丛莽下颓,万类皆出,旷焉茫焉,天为之益高,地为之加辟,丘陵山谷之峻,江湖池泽之大,咸若有增广之者。夫其地之奇,必以遗乎后,不可旷也。”

  从总体上看,《法华寺西亭夜饮》在柳宗元诗歌中可以算得上是一首堪与《江雪》《渔翁》相并提的脍炙人口的佳作。在这首诗中赋与比、象与兴应用得如同羚羊挂角,天衣无缝。在其平淡而简朴的文字里,隐藏的却是他那翻滚的思绪和那难以平静的激情。正如钟嵘于《诗品》中所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诗先从“法华寺西亭”写起,用“释迦往舍卫国说法时暂居之处,即祗树给孤独园”来喻法华寺,其意有二,一是指出了西亭在夕阳下的幽静;二是道出了他们这些贬谪之士南来永州,如同释迦讲法于舍卫国一般,属于生命的一种过程。于是,相互勉励道:人生于世,得抛开一切烦恼,举杯把盏,开怀畅饮。因此,“共倾三昧酒”短短5字,可谓是畅快洒脱,仿若将贬谪之痛、前途之忧置之九霄云外,淡忘得个干净,全然一股李白式的“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迈。

  人常言:酒逢知己饮,话向故人说。柳宗元与元克己这样一群落难异乡而不得志的文人墨客,有缘相聚在这幽静的西亭,酒成了他们唯一排遣郁闷麻醉神经的最佳言语。其实,在人类文化史上,无论中外,酒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营造氛围的物品。因此,古往今来,借酒浇愁的文学作品,可谓是船装车载,难以尽数。最耐人寻味的有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有刘伶的《酒德颂》:“兀然而醉,怳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见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若江海之载浮萍”。

  柳宗元与元克己等人对酒当歌,不觉天色渐暗,月上梢头,醉态朦胧中从西亭望去,只见那暮色中的池水漫上西亭的台阶;皎洁的月光在窗上投下美丽的花影。于是,柳宗元笔锋一转,像电影画面一样地由室内的叙谈与把盏切换到了对窗外景色的描摹:“雾暗水连阶,月明花覆牖。”通过两组特写镜头将朦胧的暮色与漫涨的池水、皎洁的明月与窗外的花影这些远近大小不同的景物联系在一起,构筑成了一幅鲜活生动、幽静典雅、清丽柔美的画卷。置身于这样仙境般的画卷中,还有何愁可言?何有不快之念?此时,作者已从逃逸规避的心态上升到了与自然融合的境界。

  距离上由远而近,时间上由昼而夜,最后在阑珊的灯火下,相互对视,发现依然青丝满头、风华正茂,于是,不期然地得出该诗中的最蕴深意的旷达之句:“莫厌樽前醉,相看未白首”。

  “莫厌樽前醉”中的“莫厌”二字,用得厚重而富有张力,它不仅与首联的“共倾三昧酒”遥相呼应,抒发了一种内心深处的豪气,也为结句“相看未白首”作了恰如十分的铺垫,使全诗浑然一体,豪气云霄。此外,“相看未白首”之句,隐约地指出了前途的光明与希望的存在,说明了柳宗元并没有沉湮在悲愤哀怨的泥潭之中,而是在以旷达之情正视着当下的处境。

  于此,有的学者认为该诗的尾联写得甚为凄婉。因为在“未白首”的年龄,本正是为国为民贡献青春与作为的大好时机,而在这样的时机却沉迷于樽中之酒而致使光阴虚度,对大智的柳宗元而言,显然是一种无奈的悲愤,是一种痛苦的挣扎,是一种无声的哭泣。诚然,作为一说,这种理解也无可厚非。

  但是,阅读这首诗时,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在柳宗元所处的中唐时代,五言、七言的律诗绝句都已相当成熟,而柳宗元在此为何没有遵守律诗绝句的规则?贸然以六句成诗,较之绝句多了两句,较之律诗则少了一联,像这样的非绝非律类诗,在柳宗元诗集中共有4篇,即《独觉》、《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渔翁》、《法华寺西亭夜饮》(《杨白花》虽然只有5句,但它已表现出了词曲的风味)。原因为何?许多人为之莫解。其实,这是柳宗元文风中一以贯之的一种对当下主流文化的反叛与背离,对古体诗歌文体的一种光大。因为在柳宗元的4首六句诗中,皆以仄声字入韵,明显地带有古体诗的风味,而在古体诗中是没有句式句数的限制与约束的。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柳宗元对古文运动的执著与文学样式的创新。

  其实,人是有多面性的。生活之苦尽管无法规避,但也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永远在痛苦之中。婉约中有旷达,旷达中有哀婉,这才能构成一个完整而真实地个体。因此,我们在欣赏某个人的作品时,不能一股脑儿地将其归之为某一个派别,譬如手执铜板铁琶高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可谓是一个彻底的豪放派诗人,但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句则写得让人读而泪落,吟而声咽,其婉约之调并不在易安柳永之下。于此,柳宗元的心态也是一样,痛苦之余不乏旷达,悲婉之后不失豪放,晦涩之中亦有明达。

huá西tíngyǐn--liǔzōngyuán

shùyángtínggòngqīngsānmèijiǔ

ànshuǐliánjiēyuèmínghuāyǒu

yànzūnqiánzuìxiāngkànwèibáishǒ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