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应当久断肠。满城风雨近重阳。年年戏马忆吾乡。
催促东篱金蕊放,佳人更绣紫萸囊。白衣才到共飞觞。
宋玉应当久断肠。满城风雨近重阳。年年戏马忆吾乡。
催促东篱金蕊放,佳人更绣紫萸囊。白衣才到共飞觞。
李处全

李处全

李处全(1134-1189)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粹伯,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yú)
译文:比起中秋时节的好天气,下元日的天气也并没什么不同;无需用红纱灯照着坐位的旁边。
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山下白云横匹素¹,水中明月卧浮图。
译文:远远望去,高山之下,白云冉冉,就像横铺的一条白色丝绢;俯瞰楼下,水中倒映一轮明月,宛如横卧的一幅浮图画卷。
注释:¹匹素:白色丝绢。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未成短棹(zhào)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译文:扁舟短棹,尚未备妥,归去三峡,尚待时日;然已约轻舟,泛舟五湖,可拟当下。
注释:¹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为问¹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²无。
译文:借问诸位,今日登临,风景绝佳;可是,明年今日,谁还会忆起,我这位太守呢?
注释:¹为问:借问,请问。²使君:苏轼自指。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下元诗。 下元,又称“下元节”“下元日”,为每年农历十月十五这一日,与正月十五“上元日”,七月十五“中元节”,同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十月十五日,又逢一个月圆之夜,观月正当时,诗人与同僚好友一起登上徐州黄楼。此黄楼,为苏轼担任徐州太守时,率领民众治水成功后所建。楼成之时,诗人心情极为畅快,遂作此诗以记之。

  比起中秋时节的好天气,下元日的天气也并没什么不同;无需用红纱灯照着坐位的旁边。这是写“下元之天气”,从侧面描写“下元月明”。用“不用红纱”,反衬“明月皎洁”真匠心别运,巧妙至极。此处化用了唐人诗句“接日红霞照座隅”之诗境。

  远远望去,高山之下,白云冉冉,就像横铺的一条白色丝绢;俯瞰楼下,水中倒映一轮明月,就宛如横卧的一幅浮图画卷。这是写“下元之佳景”,从正面描写“下元月明”。水中浮图是明月,清景已然在镜中。此处或亦联想到唐人元稹“浮图诗”,“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早霞”之诗境。

  扁舟短棹,尚未备妥,归去三峡,尚待时日;然已约轻舟,泛舟五湖,可拟当下。这是写“下元之志趣”。颇有李商隐句“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之高洁志向。值得一提的是,此句并非虚写,不久秦少游也来徐州拜师,同登黄楼,并写下《黄楼赋》,且与苏轼相约一同前往江浙游玩。

  借问诸位,今日登临,风景绝佳;可是,明年今日,谁还会忆起,我这位太守呢?这是写“下元之感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谁能预料明年今日会怎样呢?事实上,此时距离“乌台诗案”已经很近了。幸福的诗人毫无察觉,只是将最美的诗歌,献给了这座楼,献给了朋友,也献给了自己。

shíyuèshíguānyuèhuánglóushàngyùn--shì

zhōngqiūtiānwèiyīngshūyònghóngshāzhàozuò

shānxiàbáiyúnhéngshuǐzhōngmíngyuè

wèichéngduǎnzhàoháisānxiáyuēqīngzhōufàn

wèiwèndēnglínhǎofēngjǐngmíngniánhái使shǐjūn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mǐ)¹秋已夕²,凄凄风露交。
译文:衰颓零落秋已晚,寒露凄风相缭绕。
注释:¹靡靡:零落的样子。²已夕:己晚。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màn)¹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译文:蔓生的野草渐渐枯萎,园中林木也已凋零。
注释:¹蔓草:蔓生的草。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木本曰藤,草木曰蔓。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清气澄余滓(zǐ)¹,杳然天界高。
译文:清凉的秋风草净了空气中本已不多的尘埃,天宇茫茫愈显高远。
注释:¹余滓:残余的渣滓,指尘埃。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哀蝉无留响,丛雁¹鸣云霄(xiāo)
译文:悲切的蝉鸣已然尽绝,成行的大雁鸣叫声响彻云霄。
注释:¹丛雁:犹群雁。丛:聚集。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万化¹相寻绎(yì),人生岂不劳?
译文:万物更替常变化,人生在世亦复如此,岂能不劳累呢?
注释:¹万化:万物,指宇宙自然。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从古皆有没¹,念之中心焦。
译文:万物变迁,自古皆有灭亡,想念起来心中有如焦焚。
注释:¹没:指死亡。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何以称(chèn)¹我情?浊酒且自陶。
译文:有什么可以使我称心呢?没有啊!所以,姑且饮酒自我陶醉吧!
注释:¹称:适合。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¹今朝。
译文:千年的变化不是我所能了解的,还是来歌咏今朝吧。
注释:¹永:延长。

  这首诗是东晋时期陶渊明所作,本诗通过前八句的对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暮秋的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感时悲逝之情。本诗章法平简,前八句写景,后八句抒情。然而由于诗人的高超朴真,前后之间丝毫没有隔离之感,而是浑然一体,一样的自然洒脱。陶渊明写秋,可谓一绝。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写的是九月已是暮秋,凄凉的风露交相来到。“靡靡”,渐渐的意思。用这“靡靡”与下“凄凄”两个细声叠词,似乎也传出了深秋特殊的气息,这两句是概括描写,点明秋天将尽,风霜时下,定下凄清寒凉的基调。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有顽强生命力的蔓草也不再生长了,园中树木也纷纷凋零,这见出秋气摧败零落的厉害,“空自”,含有无可如何之意。这二句是凄凄风露交的结果之一,是前二句的续写,也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悲悼。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抬眼望去,只见清凉的秋风澄净了空气中本已不多的尘埃,天界显得多么高远,正所谓天高气爽啊!是包含了天色和心理感觉两个方面,这“杳然天界高”中就显出了目接秋空时那种新鲜感、那种精神的超旷感。这二句着重写静,得力于作者炼字之功,犹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鸟瞬欢新节,泠风送馀善”之类一样清新,只是格调显得凄凉一些。

  下面两句写“群动”,“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秋末有似哀鸣的几声蝉叫已然尽绝了,众雁早在云霄列阵,已然呜叫着从北方迁而来。这一息一鸣,把节序的变迁表现得更强烈了,那嘹唳的雁声又最能引发人的悲凉意绪。这二句是写动,述时光消逝得快;又借蝉雁哀鸣,写作者的哀感。这三个层次的描写,空间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历历分明。

  后面八句“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是感想。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万化”,万物的变化。“寻绎”,连续不断。万物演化变迁,那是循环往复的,有死有生,有生有死;人生在世亦复如此,岂能不劳累呢?这是指上面所写的那些变化。于是自然联想到人生。人生没有不忧劳的。正如后来欧阳修所说,“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自然易于衰老了。万事万物都在生生灭灭,人也如此,人的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天,死生的大哀曾纠缠过每一个有理智的人。陶渊明也不例外;何况今天是重阳节,这是个吉利的日子,九月九象征长久,这就更能激起他的忧生之嗟了。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句这个“焦”字把那无可名状的痛苦表达出来了。然而,万物变迁,自古皆有灭亡,想念起来心中有如焦焚。写到这里可以说他的心情是极不平静,但他又是个通达的人,他不会像阮籍那样作穷途之哭的,他是有控制自己情绪的精神支柱,委运任化,顺乎自然。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句,他说:有什么可以使我称心呢?没有啊!所以,姑且饮此浊酒吧,饮酒之中可暂得快乐千年的变化不是我所能了解的,还是来歌咏(永)今朝吧。执着于“今朝”,把握这可以把握的实在的人生。

  最后二句意谓恢复到千载之前的淳真社会已然不可料想,那么,只有欢度今朝,自我完善了。这样他就可以做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里他似乎是在“借酒浇愁”,但并不怎么勉强。重阳节的习俗就是喝酒,这个应节的举动正好作了他消解万古愁的冲剂。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著.陶渊明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5:第98-99页
2、 [晋]陶渊明著.陶渊明集:三晋出版社,2008.6:第79页

yǒusuìjiǔyuèjiǔ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qiū fēngjiāo 
màncǎoróng yuánkōngdiāo 
qīngchéng yǎorántiānjiègāo 
āichánliúxiǎng cóngyànmíngyúnxiāo 
wànhuàxiāngxún rénshēngláo 
cóngjiēyǒu niànzhīzhōngxīnjiāo 
chènqíng zhuójiǔqiětáo 
qiānzǎifēisuǒzhī liáoyǒngjīnzhāo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随蜂绕绿蕙(huì)¹,避雀隐青薇²
译文:素蝶与群蜂共同盘旋在绿草中,又忽而被飞来的鸟雀冲散,躲避在青青的花叶之中。
注释:素蝶:白蝴蝶。¹蕙:香草名。²青薇:指嫩青的细叶。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映日¹忽争起,因风乍²共归。
译文:群蝶一会儿在阳光下翩翩起舞,互相追逐,一会儿又与突然吹来的风共舞于花草之中。
注释:¹映日:日光映照。²乍:忽然。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出没¹花中见²,参差³叶际飞。
译文:素蝶时而出没于百花之中,时而穿行于密叶之间。
注释:¹出没:出入。²见:同“现”。³参差:纷纭繁杂。⁴叶际:叶子中间。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芳华¹²勿谢³,嘉(jiā)欲相依
译文:百花千万不要凋谢啊,这美好的树木乃是欲相依起舞之处。
注释:¹芳华:香花,此处泛指百花。²幸:表示希望之辞。³谢:凋谢。⁴嘉树:对树的美称。⁵依:依附、托身。

  这首咏蝶诗体物入微,描摹传神,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诗的前六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素蝶的动人形象。这些诗句犹如电影中的镜头,伴随着由绿蕙、青薇、阳光、春风、红花、碧树组成的背景的不断转换,展示出了素蝶轻盈飘然、千姿百态的身影。不仅如此,诗人在表现素蝶时,还融人了感情色彩,既写它飞花舞叶的喜悦,也写它映日顺风的欢快,更写它受鸟雀追逐的悲哀,从而赋予了素蝶栩栩如生的神情。这些传神的描摹,固然得之于表现手法的精巧,但若诗人不作细致的观察,不作设身处境的体验,恐怕不可能如此形神俱妙地将素蝶的风姿表现出来。

  但如果仅止于此,那也不过是一幅蝴蝶写生而已,然而诗人并没有只停留在对素蝶作穷形尽相的描摹,,而是在动态描写中进步一写出了蝶蝴的“命运”。不要看它是一只蝴蝶,它同样有悲欢,有升沉,有追求。它要随蜂避雀,要映日因风,有“争起”的奋斗,也有“共归”的退隐,在花中叶际穿来飞去,归宿到底何在呢。“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二句,进一层展示了它的情感,诗句以素蝶自诉的口吻诉说希望百花不要凋零。这一感情的表白,透露出了素蝶内心对未来的不安以及对生命的追求,全诗由此而更显蕴藉深厚。同时,在这两句中诗人假托蝴蝶的口吻,对蝴蝶的前途给出了答案:它所向往的是一株花繁叶茂、生机无限的“嘉树”以求庇护依托。因此也可以懂得为什么诗人钟情于“素蝶”而不是“彩蝶”。显然,“素蝶”是一种象征。“素”既表示品格高洁,又暗示命运坎坷。它不能象彩蝶那样风云际会,洋洋得意,而必须寻求一个有力的保护者才有前途。刘孝绰的一生并不平坦。“前后五免”,多次遭受打击。这首《咏素蝶诗》或许就是他的一种自我表白。

  沈祥龙曾指出:“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联系诗人刘孝绰的生平,当可看出,此诗并非泛泛咏蝶之作,而寄寓了诗人的身世之感。据《南史·刘孝绰传》记载,孝绰自小聪颖异常,颇得梁武帝萧衍及昭明太子萧统的推重。然其为人好仗气负才,有不合意,便极言诋訾,由是与世乖仵,一生宦途屡起屡蹶,最后以“坐受人绢一束,为饷者所讼,左迁信威临贺王长史,晚年忽忽不得志”。于此诗中,诗人一方面借洁白的蝴蝶以表示自己品质的高尚与纯洁,一方面借蝶之口表示自己在遭受到多次沉浮之后,依然对仕宦的渴望与追求。然而诗人索物寄意,已将物象与意念融合为一体,故既得题中之精蕴,又有题外之远致,读者或作咏蝶欣赏,或作寄慨体味,均可感其妙,这正是一般咏物诗所难以企及的。

参考资料:
1、 卢昆,孙安邦.《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词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1130-1131
2、 陈如江.《寻找古典之美 ——诗词探艺录》.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49-150

yǒngdiéshī--liúxiàochuò

suífēngrào绿huìquèyǐnqīngwēi

yìngzhēngyīnfēngzhàgòngguī

chūméihuāzhōngjiàncānchàfēi

fānghuáxìngxièjiāshùxiāng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ǎi)(ǎi)¹堂前林,中夏²(zhù)³清阴。
译文:堂前林木郁葱葱,仲夏积蓄清凉荫。
注释:郭主簿:主簿,州县主管薄书一类的官,应当是诗人的朋友。¹蔼蔼:茂盛的样子。²中夏:夏季之中。³贮:储存,积蓄,这里用以形容树荫的茂密浓厚。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凯风¹因时²来,回飙(biāo)³开我襟。
译文:季候南风阵阵来,旋风吹开我衣襟。
注释:¹凯风:指南风。²因时:按照季节。³回飙:回旋的风。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息交¹²闲业³,卧起弄书琴。
译文:离开官场操闲业,终日读书与弹琴。
注释:¹息交:停止官场中的交往。²游:优游。³闲业:指书琴等六艺,与仕途“正业”相对而言。⁴卧起:指夜间和白天。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园蔬有余¹²,旧谷犹储今³
译文:园中蔬菜用不尽,往年陈谷存至今。
注释:¹余:多余,过剩。²滋:生长繁殖。³犹储今:还储存至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营己¹²有极³,过足非所钦
译文:经营生活总有限,超过需求非所钦。
注释:¹营己:经营自己的生活。²良:很。³极:极限。⁴过足:过多。⁵钦:羡慕。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chōng)¹(shú)²作美酒,酒熟吾自斟³
译文:我自舂秫酿美酒,酒熟自斟还自饮。
注释:¹舂:捣掉谷类的壳皮。²秫:即粘高粱。多用以酿酒。³自斟:自饮。斟:往杯中倒酒。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弱子¹²我侧,学语未成音³
译文:幼子玩耍在身边,咿哑学语未正音。
注释:¹弱子:幼小的儿子。²戏:玩耍。³学语未成音:刚学说后,吐字不清。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此事真¹复乐,聊²用忘华簪(zān)³
译文:生活淳真又欢乐,功名富贵似浮云。
注释:¹真:淳真,天真。²聊:暂且。³华簪:华贵的发簪。这里比喻华冠,指做官。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遥遥望白云¹,怀古²一何³深!
译文:遥望白云去悠悠,深深怀念古圣人。
注释:¹白云:代指古时圣人。²怀古:即表示自己欲仿效古时圣人。³一何:多么。

  此诗通过对仲夏时节,诗人闲适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恬淡自甘的心境。诗的前四句写景,堂前林木茂盛,所以虽时至仲夏,堂上仍很清凉。南风不时吹来,拂动着我的衣襟。这几句把诗人在炎热的仲夏,坐在阴凉的堂前,悠闲舒适的情态刻画出来。

  此诗最大的特点是平淡冲和,意境浑成,令人感到淳真亲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篇展现的都是人们习见熟知的日常生活,“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曾《诗谱》)虽如叙家常,然皆一一从胸中流出,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因而使人倍感亲切。无论写景、叙事、抒情,都无不紧扣一个“乐”字。你看,堂前夏木荫荫,南风(凯风)清凉习习,这是乡村景物之乐;既无公衙之役,又无车马之喧,杜门谢客,读书弹琴,起卧自由,这是精神生活之乐;园地蔬菜有余,往年存粮犹储,维持生活之需其实有限,够吃即可,过分的富足并非诗人所钦羡,这是物质满足之乐;有粘稻舂捣酿酒,诗人尽可自斟自酌,比起官场玉液琼浆的虚伪应酬,更见淳朴实惠,这是嗜好满足之乐;与妻室儿女团聚,尤其有小儿子不时偎倚嬉戏身边,那呀呀学语的神态,真是天真可爱,这是天伦之乐。有此数乐,即可忘却那些仕宦富贵及其乌烟瘴气,这又是隐逸恬淡之乐。总之,景是乐景,事皆乐事,则情趣之乐不言而喻;这就构成了情景交融,物我浑成的意境。诗人襟怀坦率,无隐避,无虚浮,无夸张,纯以淳朴的真情动人。读者仿佛随着诗人的笔端走进那宁静、清幽的村庄,领略那繁木林荫之下凉风吹襟的惬意,聆听那朗朗的书声和悠然的琴韵,看到小康和谐的农家、自斟自酌的酒翁和那父子嬉戏的乐趣,并体会到诗人那返璞归真、陶然自得的心态。

  这首诗用的是白描手法和本色无华的语言。全诗未用典故,不施藻绘,既无比兴对偶,亦未渲染铺张,只用疏淡自然的笔调精炼地勾勒,形象却十分生动鲜明。正如唐顺之所评:“陶彭泽未尝较音律,雕文句,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何则?其本色高也。”(《答茅鹿门知县》)当然,这种“本色高”,并非率尔脱口而成,乃是千锤百炼之后,落尽芬华,方可归于本色自然。所谓“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绝句》)只有“大匠运斤”,才能无斧凿痕迹。本色无华,并非质木浅陋。试看首二句写景,未用丽词奇语,但着一平常“贮”字,就仿佛仲夏清幽凉爽的林荫下贮存了一瓮清泉,伸手可掬一般,则平淡中有醇味,朴素中见奇趣。又如“卧起弄书琴”,“弄”字本亦寻常,但用在此处,却微妙地写出了那种悠然自得、逍遥无拘的乐趣,而又与上句“闲业”相应。再有,全诗虽未用比兴,几乎都是写实,但从意象上看,那蔼蔼的林荫,清凉的凯风,悠悠的白云,再联系结尾的“怀古”(怀念古人不慕名利的高尚行迹,亦自申己志),不可能与诗人那纯真的品格,坦荡的襟怀,高洁的节操,全无相关、全无象征之类的联系。这正是不工而工的艺术化境之奥妙所在。所以苏轼评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刘克庄说它“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系灼见。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495-498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独咏沧浪¹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²
译文:独自在古老的锦江河畔吟咏诗歌,风儿轻柔,连柳丝都忍不住牵拉一把,此刻江面上升起淡绿色的烟雾,缥缈若纱。
注释:¹沧浪:江河的一种比较文雅的说法。²凝烟:浓密的雾气。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得鱼且斫(zhuó)¹金丝鲙²,醉折桃花倚(kuài)钓船。
译文:如果这时候得到一条大鱼多好啊,定要把它做成金丝一样的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待上钩的鱼儿。
注释:¹斫: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²鲙:即切鲙,做生鱼片,把鱼切成一片一片的。此处用典。曹操做生鱼片很拿手,《曹操集》中有《鱼谱》专门介绍曹操做鱼的心得。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