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恨登临,浪自作、骚人愁语。石城上、何须苦说,死袁生褚。当日卧龙商略处,秦淮王气真何许。与君来、萧瑟北风寒,黄云暮。
颇恨登临,浪自作、骚人愁语。石城上、何须苦说,死袁生褚。当日卧龙商略处,秦淮王气真何许。与君来、萧瑟北风寒,黄云暮。
枕钟阜,湖玄武。生此虎,真蹲踞。看四山环合,休临江渚。可笑唐人无意度,却言此虎凌波去。君且住、明月为人来,潮生浦。
枕钟阜,湖玄武。生此虎,真蹲踞。看四山环合,休临江渚。可笑唐人无意度,却言此虎凌波去。君且住、明月为人来,潮生浦。

mǎnjiānghóngdēngshítóuchéngguīyuèshēng--chéng

hèndēnglínlàngzuòsāorénchóushíchéngshàngshuōyuánshēngchǔdānglóngshānglüèchùqínhuáiwángzhēnjūnláixiāoběifēnghánhuángyún

zhěnzhōngxuánshēngzhēndūnkànshānhuánxiūlínjiāngzhǔxiàotángrénquèyánlíngjūnqiězhùmíngyuèwèirénláicháoshēng

程必

程必

暂无信息 ▶ 30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译文:人生百年,能够活到七十者少有。十年孩童期、十年昏老期,那中间的五十年又被睡眠(应包含病闲)占去了一半。在清醒着的二十五年中又有诸多烦恼。
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遇酒追朋笑傲。任玉山摧倒。沉醉且沉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来、有酒如渑,结千秋歌笑。
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遇酒追朋笑傲。任玉山摧倒¹。沉醉且沉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来、有酒如渑(miǎn)²,结千秋歌笑。
译文:仔细想想人生确实时光无多,应该要追欢及早,及时行乐。平日与志气相投的好友们聚在一起饮酒,意气风发,不去计较喝醉了以后的事情。沉醉了就沉醉了吧,人生就好似那芳草上低垂的露珠一样生命短暂。幸亏近来,有像渑河一样无尽的美酒,能够让我度过时光像吟歌千秋一样惬意。
注释:¹玉山摧倒:形容喝醉了酒摇摇欲倒。²有酒如渑:意思是有酒如渑水长流,有肉如堆成的小山冈。

  显而易见,这首词以剖析短暂人生为由,借此抒发放荡不羁,愤世嫉俗,以酒消愁的心情。

  王观,字通叟,宗仁宗景祐二年(1035)生于如皋,卒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16岁时跋涉千里赴开封国子监拜胡瑗为师。22岁时考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大理寺丞。在内朝起草诏旨,并从事诗词创作。王观落笔成章,词名最著的秦观称赞王观“高才力学,无与比者。”王观所作词赋,清新典雅,可与柳永、黄庭坚相媲美。曾因进赋《扬州赋》获赐“绯衣银章”。后因奉诏作《清平乐》惹恼太后,王观触霉头了,“翌日罢职”,贬为江都知县。《红芍药》这首词无疑是在遭贬谪自号“逐客”后所作的。

  无独有偶。王观《红芍药》这首词的基调恰恰与范仲淹所写的《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一词大同小异。范仲淹的这首词是这样写的: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读王观的《红芍药》一词,深感王观受范仲淹《剔银灯》一词的影响,而王观、范仲淹的两首词所共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又与《古诗十九首》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之四·〈今日良宴会〉》),“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未兹”(《之十五·〈生年不满百〉》)、“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之十三·〈驱车上东门〉》)的意境何其相似!笔者偶读《元曲》中阿里西瑛所著《凉亭乐·叹世》和陈草庵所著《山坡羊·叹世》两首词曲,前者词中云:“你试看凌烟阁上,功名不在我。则不如对酒当歌,对酒当歌且快活。无忧愁,安乐窝。”后者词中写“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这两首意味深长,发人深思的佳作,也可以算是感叹人生苦短,摒弃浮名,及时行乐思想的历史延续吧!

  范仲淹词中的“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也好,王观词中的“沉醉且沉醉,人生似、露垂芳草”也罢,还有刘伶的“惟酒是务,焉知其惟酒是务,焉知其馀”、苏东坡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等等,等等,他们所抒发(亦可谓之泄发)的真实思想感情与其时的亲身遭遇、心态,或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密不可分的。对此,笔者以为,由此而论王观的《红芍药》这首词消极而不可取,是值得商榷的。

  在《剔银灯》词中,范仲淹将人的一生分成少年、中年和老年三个阶段。在《红芍药》一词中,王观将古稀之年作了具体的剖析:十年孩童期、十年昏老期,那中间的五十年又被睡眠(应包含病闲)占去了一半。在封建社会,人的平均寿命仅有三十岁左右(唐代为28岁),范仲淹66岁逝世,王观65岁病故,他二人在北宋时期皆为高寿。故而范仲淹在词中写下:“人世都无百岁”,王观在词中断言:“人生百岁,七十稀少。”范仲淹和王观这二位名贤所言,皆合乎历史事实。确实如此,翻遍史书,追溯千年之前,华夏能有几位百岁寿翁!

记琼林宴起,软红路、几西风。想汉影千年,荆江万顷,槎信长通。金狨。锦鞯赐马,又霜横、汉节枣仍红。细柳春阴喜色,四郊秋事年丰。
记琼林宴起,软红路、几西风。想汉影千年,荆江万顷,槎信长通。金狨。锦鞯赐马,又霜横、汉节枣仍红。细柳春阴喜色,四郊秋事年丰。
从容。岁晚玉关,长不闭、静边鸿。访武昌旧垒,山川相缪,日费诗筒。兰宫。系书翠羽,带天香、飞下玉芙蓉。明月瑶笙奏彻,倚楼黄鹤声中。
从容。岁晚玉关,长不闭、静边鸿。访武昌旧垒,山川相缪,日费诗筒。兰宫。系书翠羽,带天香、飞下玉芙蓉。明月瑶笙奏彻,倚楼黄鹤声中。

  《木兰花慢》,唐教坊曲,从双调《木兰花》演变而来。《乐章集》入“南吕调”。双调,一百零一字,前片十句五平韵,后片十句七平韵,为定格。还有前片四平韵,后片六平韵的,系慢调变格。此词为定格。

  按照此词中意思看来,贾似道当时刚从鄂州前线回京。

  “记琼林宴起”,两句,点似道的寿宴期。贾似道生日在秋天八月八日,词人另有《宴清都·寿秋壑》词中有“西风旧色,胜东风秀”之语,可证之。“软红路”,指繁华都市,苏轼诗有“软红犹恋属车尘”句可证之。两句言当皇宫中设寿宴庆贺似道生日的时候,繁华似锦的都城中已经刮过几次西风了。以“西风”点出秋天的特征。“想汉影”三句,借传说喻似道深受皇帝器重。“汉影”,即天河;“荆江”,指湖北以下的长江;“槎信”,即挂星查,每年从天河而来,从不失信,槎、查音近也。《拾遗记》、《博物志》中均有记载,言“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此言词人猜想千万年来倒挂空中的银河一定与水波滔滔的万里长江相连通,所以有挂星查每年来回传递信息。“天河”也可借指作皇家所在地,“荆江”,又是似道督军的驻地,所以这里也是暗示出贾似道深受皇帝器重,年年都有皇上的恩赐物品或是旨意传送给他。“金狨”三句,颂寿辞也。“金狨”,即金丝猴的毛皮;“锦鞯”,即锦鞍;“霜横”,疑是“霜操”之误,《南齐书·沈士麟传》:“霜操日严”。霜操,指节操高洁。此言皇上在似道的寿诞之日御赐给他金丝猴皮制成的豪华鞍垫和锦鞍、御马等物,用来表彰他在湖北前线持节独当一面,并保持了高洁的节操。“细柳”两句,也为颂寿辞。“细柳”句,用周亚夫治军细柳营的典故。此言贾似道在湖北的治军与周亚夫治军细柳营一样军纪严明。他使鄂州一带能够不受战事的侵害,湖北农村才取得了秋日的丰收。上片祝寿颂辞。向人祝寿,难免带有奉承、失实之语,如说似道“霜横汉节枣仍红”、“细柳春阴喜色”等句,所以词人会被后人误会为谄媚权贵也。

  “从容”三句,也为颂辞。言贾似道在鄂州前线督军,由于他从容布置军事,处理敌情,使敌人不敢冒然侵犯,所以边关虽设,因无敌来犯,可以经常关门大开,使城内外的老百姓可以自由出入。按:元世祖攻鄂之时,似道筑木栅环城,一夕而就,世祖顾扈从诸臣曰“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其后廉希宪对世祖亦尝称述此言,是似道在那时候也曾见重于敌国君相。那末从这里可以知道,梦窗对似道颂辞的描述,也有其一定的事实依据在。“访武昌”三句,承上联想。“相缪”,相互绸缪,即亲热、作伴之意。“诗筩”,即吟诗饮酒。“筩”,竹酒杯也。此言因为暂时没有战事,所以大家能去武昌游览古时的军事营垒,并且与鄂州的山山水水相亲相爱,荡漾其间,吟诗饮酒快乐。“兰宫”三句,承上游玩两湖一带的山水胜景。“兰宫”,地名,即兰台,在今湖北钟祥县东。宋玉《风赋》说:“庄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天香”,即宫中传来之香,苏轼诗:“朝回两袖天香满”句,可证。“玉芙蓉”,即衡山芙蓉峰,古亦称容峰。这里指代衡山。此言贾似道因为湖北边境平静,所以四处游山玩水。他游过了庄襄王去过的兰台宫,又登上了衡山的芙蓉峰;而皇上仍不断用“翠羽”饰着圣旨,从都城频频传送给似道。由此可见,当时的贾似道权倾朝野,富贵已极;虽远在湖北,对都城临安的信息也仍旧了如指掌。“明月”两句,复结于寿宴中。此言在这里明月当空,笙歌阵阵,杭城贾府中的寿宴正处在高潮之中,但是不知道湖北前线是否还能够登上黄鹤楼,倚栏静坐听乐。结尾两句,既呼应首句“琼林宴起”,也在最后一句中,词人隐隐暗示出湖北一带终不平静也。所以贾似道的治边功绩,终将令人生疑。下片颂辞中,略带隐忧、疑问。

lánhuāmàn··寿shòuqiū--wényīng

qiónglínyànruǎnhóng西fēngxiǎnghànyǐngqiānniánjīngjiāngwànqǐngcháxìnzhǎngtōngjīnróngjǐnjiānyòushuānghénghànjiézǎorénghóngliǔchūnyīnjiāoqiūshìniánfēng

cóngróngsuìwǎnguānzhǎngjìngbiān鸿hóng访fǎngchāngjiùlěishānchuānxiāngmóufèishītǒnglángōngshūcuìdàitiānxiāngfēixiàróngmíngyuèyáoshēngzòuchèlóuhuángshēngzhōng

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齐景公好¹(yì)²,使³烛邹(zōu)鸟而亡之。公怒,诏(lì)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¹⁰之以其罪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¹¹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¹²罪一也;使¹³吾君以鸟之故¹⁴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¹⁵鸟而轻¹⁶¹⁷,是罪三也。数(shǔ)烛邹罪已毕¹⁸,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¹⁹矣。”
译文:齐景公喜欢捕鸟,就命令烛邹管理鸟,不久,鸟逃跑了。齐景公气坏了,决定亲手杀掉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列数他的罪状然后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见烛邹,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烛邹的罪已经列举结束,请杀死烛邹。”景公说:“不用处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注释:¹好:爱好,喜爱。²弋: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系着绳的箭,此处名词作动词,指用弋射;此处指捕鸟。³使(使烛邹主鸟):命令,派遣(上级对下级)。⁴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⁵主:掌管,主管,负责管理;也可翻译成“养”。⁶亡:丢失,逃跑,让……逃跑了,这里指让鸟逃走了。⁷诏: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下令。⁸欲:想。⁹罪三:三条罪状。古代汉语中数词作定语常常放在中心词后。下文的“罪一”“罪二”用法相同。¹⁰数:历数;列举。¹¹汝:你。¹²是:这。¹³使:致使,让。¹⁴故:原因,缘故。¹⁵重:重视,以……为重。¹⁶轻:轻视,以……为轻。¹⁷士: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读书人。¹⁸毕:结束。¹⁹闻命:接受教导。命:命令,这里指教导。

  揭露当时的帝王统治者重鸟轻人的残暴本质,颂扬晏子的能言善辩与机智、正直的精神。

  人与人交流需掌握适当技巧,在劝诫指正别人时也应做到趋利避害。

  劝阻他人也要讲究方法,有时应学会避其锋芒,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晏子不是直接劝阻,而是间接委婉地提醒齐景公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从而使他改变了主意(晏子的高明之处)。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
九疑浚(jùn)¹倾奔,临源²委萦(yíng)回。
译文:潇水奔腾出九疑,临源湘水逶迤行。
注释:¹浚:此处指水深。²临源:山名。
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
会合属空旷,泓(hóng)¹停风雷²
译文:二水会合空旷处,水清流缓波涛平。
注释:¹泓澄:水清而广。²停风雷:谓波平涛息,水流转缓。
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
高馆合霞表¹,危楼临山隈(wēi)
译文:江岸高馆耸云霄,更有危楼倚山隈。
注释:¹合霞表:高耸于云霄之外。合,飞貌。
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
兹辰始澄霁(jì)¹,纤云尽褰开。
译文:雨后初晴天色朗,纤云舒卷碧空尽。
注释:¹澄霁:天色清朗。
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
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
译文:秋高气爽日正中,江天一色无纤尘。
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
(yǎo)¹渔父吟,叫叫羁(jī)鸿哀。
译文:才闻渔父低声唱,忽听羁鸿哀声鸣。
注释:¹杳杳:远貌。
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
境胜岂不豫¹,虑分固难裁²
译文:见此胜景岂不乐?难以自制思绪分。
注释:¹豫:欢乐。²裁:自制。
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
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¹来。
译文:登高欲遣杂念去,更招思念故乡情。
注释:¹远念: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归流驶¹且广,泛舟绝沿洄(huí)²
译文:无心游玩驾舟返,小舟徘徊人迟疑。
注释:¹驶:快速行进。²沿洄:顺流而下曰沿,逆水而上曰洄。
这是一首写景诗,状写山川之美,乃是柳宗元的拿手好戏。汪森在《韩柳诗选》中曾说:“柳州于山水文字最有会心,幽细淡远,实兼陶谢之胜。”近代藤元粹在《柳柳州诗集》卷三中评论此诗时则说得更具体:“开旷之景,叙来如见,宛然一幅活画。”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柳宗元是怎样描绘这幅“活画”的。诗人先写远景:潇湘二水的发源地,但江流一缓一急,一蜿蜒而来,一直奔而至,一幅颇具特色的远景江流图已经呈现在读者面前。接下来,诗人便仔细描摹二水会合口的胜景。先看水面,空旷开阔,碧水连天,波涛不惊,水的动景反而变成了静景;而两岸危楼高耸,则又化静为动,让人看来怵目惊心;顺着危楼再往上看,一幅蓝天白云的美妙景观便呈现眼前,那雨后初晴的灿灿阳光,那悠悠飘过的缕缕白云,好一幅秋高气爽的绝妙佳境,而且是水天一色,绝无纤尘,这简直就是一个神仙世界,不染半点世俗的浊气。读到这里,免不了心驰神往,诗人身处如此仙境,就更当飘飘欲仙了。然而且慢,立即便有世俗的浊气传来:“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因为有了“羁鸿”的哀鸣作陪衬,“渔父”之“吟”便也有了悲音,这悲音其实并非来自渔父之口,而是发自诗人的心底,由“羁鸿”的哀鸣,诗人不能不想到自己被贬他乡羁留穷乡僻壤的痛楚,因而再美妙的景色也不属于他,这景色不仅不能使他愉快起来,相反,他越想借它来排遣乡思,乡思反而越来越浓。仙人的佳境他已没有心思欣赏,只好驾舟回程。然而,回程之路又在哪里呢?作为被贬之人,他又不能不想到自己只能“羁留”于此的处境:故乡不能去,有家不能归。他所能回的“家”,与“羁所”同名,与“监狱”无异,他又何必急急忙忙地回到那“监狱”中呢?更为可怕的是,不回到那“监狱”他便无处可去,无法抉择的两难处境,更增添了诗人的愁苦,小舟漂泊于宽阔的江面,徘徊不前,虽是风平浪静,也给人岌岌可危之感,这不是小舟的危急,而是诗人心境的危急。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
煮豆燃¹豆萁²,豆熟萁成灰。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萁在锅下燃烧,等豆子熟透了的时候,豆萁已化为了灰烬。
注释:¹燃:燃烧。²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译文:煮熟的豆子变成筵席上的佳肴,化作灰烬的豆萁则成了田中的肥料。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不为同根生,缘何¹甘自毁?
译文:如果不是同一条根长出来的,为什么愿意牺牲自己呢?
注释:¹缘何:因何;为何。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