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风吹露湿银床。凉月到西厢。蛩声未苦,桐阴先瘦,愁与更长。
起来没个人僽采,枕上越思量。眼儿业重,假饶略睡,又且何妨。
凄风吹露湿银床。凉月到西厢。蛩声未苦,桐阴先瘦,愁与更长。
起来没个人僽采,枕上越思量。眼儿业重,假饶略睡,又且何妨。
张鎡

张鎡

张鎡,字功甫,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居临安,卜居南湖。循王张俊之曾孙。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张鎡出身华贵,能诗擅词,又善画竹石古木。尝学诗于陆游。尤袤、杨万里、辛弃疾、姜夔等皆与之交游。《齐东野语》载“其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又以其牡丹会闻名于世。 ▶ 5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¹
译文:弯弯的月儿升起悬挂在凉州城头,皎洁的月光照亮整个凉州。
注释:¹凉州:唐朝河西节度府所在地,治所在今甘肃武威。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七里 一作:七城)
凉州七里¹十万家,胡人²半解³弹琵(pí)(pá)。(七里 一作:七城)
译文:凉州方圆七里住着数十万照家,这里的胡照半数懂得弹琵琶。
注释:¹里:一作“城”。²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³半解:半数人懂得。解,懂得,明白。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xiāo)¹兮夜漫漫²
译文:一首的琵琶曲令照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长夜漫漫。
注释:¹萧萧:象声词。此处形容风声。²漫漫:形容黑夜漫长。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河西¹幕中多故人,故人²别来三五春。
译文: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年。
注释:¹河西:汉唐 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此处指河西节度使,治所在凉州。²故人:旧交;老友。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花门楼¹前见秋草,岂能贫贱²相看老。
译文: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
注释:¹花门楼: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²贫贱:贫苦微贱。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¹须醉倒。
译文:照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斗酒照照必须痛饮醉倒。
注释:¹斗酒相逢:即相逢斗酒。斗酒,比酒量。

  这首诗中所说的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府设于此地。馆,客舍。从“河西幕府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等诗句看,岑参此时在凉州作客。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诗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此诗写作者赴北庭途经凉州在河西节度府作客,与老朋友欢聚宴饮的景况,同时写到了凉州的边境风格及民俗风情。全诗格调豪迈乐观,尤其把夜宴写得兴会淋漓,充满了盛唐的时代气象。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首先出现的是城头弯弯的明月。然后随着明月升高,银光铺泻,出现了月光照耀下的凉州城。首句“月出”,指月亮从地平线升起,次句“月出”,指月亮在城头上继续升高。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随着月光的照耀,更清晰地呈现了凉州的全貌。“凉州”,有的本子作“梁州”(今陕西汉中市)。这是因为后人看到“七里十万家”,认为甘肃凉州没有这种规模而妄改的。其实,唐前期的凉州是与扬州、益州等城市并列的第一流大都市。“七里十万家”,正是大笔淋漓地勾画出这座西北重镇的气派和风光。而下一句,就更见出是甘肃凉州了。凉州在边塞,居民中少数民族很多。他们能歌善舞,多半会弹奏琵琶。不用说,在月光下的凉州城,荡漾着一片琵琶声。这里写出了凉州城的歌舞繁华、和平安定,同时带着浓郁的边地情调。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仍然是写琵琶声,但已慢慢向夜宴过渡了。这“一曲琵琶”已不是“胡人半解弹琵琶”的满城琵琶声,乃是指宴会上的演奏。“肠堪断”形容琵琶动人。“风萧萧兮夜漫漫”,是空旷而又多风的西北地区夜晚所给人的感受。这种感受由于“琵琶一曲”的演奏更加增强了。

  以上六句主要写环境背景。诗人吸取了民歌的艺术因素,运用顶针句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的、咏唱的情调,写出凉州的宏大、繁荣和地方色彩。最后一句“风萧萧兮夜漫漫”,用了一个“兮”字和迭字“萧萧”、“漫漫”,使节奏舒缓了下来。后面六句即正面展开对宴会的描写,不再句句用韵,也不再连续使用顶针句法。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因为“多故人”,与各人离别的时间自然不尽相同,所以说“三五春”,下语是经过斟酌的。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花门楼”在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二句接“故人别来三五春”,意思是说:时光迅速,又到了秋天草黄的季节了。岁月催人,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言下之意是要赶快建立功业。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一个“笑”字,写出岑参和他朋友的本色。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这样的欢会,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老朋友们端着酒杯相遇在一起,能不为之醉倒。

  这首诗把边塞生活情调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结合了起来。全诗由月照凉州开始,在着重表现边城风光的同时,那种月亮照耀着七里十万家和城中荡漾的一片琵琶声,也鲜明地透露了当时凉州的阔大的格局、和平安定的气氛。如果拿它和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相比,即可见同样是写边城,写秋天的季节,写少数民族的音乐,但那种“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描写,所表现的时代气氛就完全不同了。

  至于诗所写的夜宴,更是兴会淋漓,豪气纵横,不是盛唐的人不能如此。“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不是有感于时光流逝,叹老嗟卑,而是有着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感,表现出奋发的人生态度。“一生大笑能几回”的笑,更是爽朗健康的笑。它来源于对前途、对生活的信心。同样,末句“须醉倒”,也不是借酒浇愁,而是以酒助兴,是豪迈乐观的醉。以酒助兴,兴浓欢悦,笑声爽朗,豪迈乐观,读者从人物的神态中,能感受到盛唐的时代脉搏。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610-611页

liángzhōuguǎnzhōngzhūpànguān

cénshēn tángdài 

wānwānyuèchūguàchéngtóu chéngtóuyuèchūzhàoliángzhōu 
liángzhōushíwànjiā rénbànjiětán  (zuò chéng )
chángkānduàn fēngxiāoxiāomànmàn 
西zhōngduōrén rénbiéláisānchūn 
huāménlóuqiánjiànqiūcǎo néngpínjiànxiāngkànlǎo 
shēngxiàonénghuí dǒujiǔxiāngféngzuìdǎo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jì)¹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译文:骥子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前年牙牙学语的时候。
注释:¹骥子:杜甫儿子宗武的小名,这一年刚五岁。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¹
译文:就知道问家里来的客人的姓名,也能背诵我的的诗了。
注释:¹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指骥子三岁时,知道问家里来人来客的姓名,能背诵他父亲的诗。这是称赞骥子的颖悟。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世乱怜渠(qú)¹小,家贫仰²母慈。
译文:世道不太平可怜骥子还是个小孩子,家中贫困,全部仰仗你母亲来照应。
注释:¹渠:他,指骥子。²仰:依赖。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鹿门¹携不遂(suì)²,雁足³系诗期。
译文: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不知道何时才能互通音信。
注释:¹鹿门:山名,在襄阳(今属湖北)境内,汉江东岸。后成为隐居地的代称,这里意思是未能携全家一同避诗。²不遂:不成。³雁足:此处指诗以料定何时才能互通音信。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天地军麾(huī)¹满,山河战角²悲。
译文:全国到处是举着麾旗的军队,战乱不止。
注释:¹军麾:军旗。形容全国各地都处于战乱之中。²战角:军中号角。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tǎng)¹归免相失²,见日敢辞迟³
译文:倘若我能回去跟家人相聚,那就一定要争取早日见面,决不拖延。
注释:¹傥:通“倘”,如果。²免相失:免于相互离散。³迟:延迟。

  杜甫有二子,长子名宗文,次子名宗武,宗武乳名骥子。《遣兴》这首诗怀念的对象是儿子,慈爱之情溢于全篇。

  这是一首排律(俗称长律),中间四联全是对仗。全诗可分三层,“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前两联回忆过去,写骥子两三岁时颖悟过人,就能问知来客的姓名及能背诵杜甫的诗句;杜甫通过回忆前年牙牙学语时娇趣的憨态,极力把儿子宗武可怜可爱、天真无邪的神态表达出来,激起读者的同情,催发读者亲子之情。中间两联“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写骥子当前的遭遇,因逢“世乱”,居无定所,又值父亲外出,音信全无,只能仰赖母亲的爱抚,更让诗人后悔不已的是没能携带全家一起逃难,以致如今分隔两地,不知何时才能互通音信;最后两联“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描写上的是一副国破乱世的情景,到处都是举着军旗的军队,号角声声激起诗人心中无限悲凉,于是诗人感叹曰,如果能有举家团圆的机会,必定不敢迟慢,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国破家碎的情况下急切盼望和平及和全家团聚的急切心情。

  这首诗先写过去是有深刻用意的。按作诗的时间来推算,骥子“学语时”当为公元755年,战乱还没有发生,可是谁也没有料想到就在这年的十一月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战争波及广大地区,使千万个家庭流离失所。诗人先写骥子在先前的颖悟的表现,再写他在战争中的遭遇,就更能引起读者的同情。此外,从“怜渠小”“仰母慈”诸语中还能看出诗人因未能尽到自己的责任而深感内疚的心情。

参考资料:
1、 李志敏编著,唐诗名篇鉴赏 超值珍藏版,京华出版社,2011.05,第100页
2、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自读课本 八年级 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351页

qiǎnxìng--

zihǎonánérqiánniánxuéshí

wènzhīrénxìngsònglǎoshī

shìluànliánxiǎojiāpínyǎng

鹿ménxiésuìyànnán

tiānjūnhuīmǎnshānzhànjiǎobēi

tǎngguīmiǎnxiāngshījiàngǎnchí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若耶(yé)¹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译文:若耶溪旁,三三两两的采莲女正在采莲子;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
注释:¹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袂 一作:袖)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mèi)¹空中举。(袂 一作:袖)
译文: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只见那高高举起的香袖在空中飘荡。
注释:¹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岸上谁家游冶郎¹,三三五五映垂杨。
译文:那岸上是谁家公子在游荡?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
注释:¹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紫骝(liú)¹嘶入落花去,见此踟(chí)(chú)²空断肠。
译文: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注释:¹紫骝:毛色枣红的良马。²踟蹰:徘徊。

  通过描写精心装扮的采莲少女们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快乐嬉戏的旖旎美景,以及岸上的游冶少年们对采莲少女的爱慕。来表达 春日里,少年男女之间微妙萌动的爱情。以及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发出的愁思。

  首联是说溪边采莲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或是和风细雨,或是娇喘微微。荷叶田田,芙蓉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的粉颊交相辉映,正如王昌龄《采莲曲》中所道“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隔着莲花,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笑隔荷花”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愉快交谈的神态细腻的表现出来,生动形象。

  颔联是说温和的阳光,浓抹的新妆,清澈的流水,风飘香袖的妩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采莲女不知是在挥手还是在故意摆弄,将香袖高举,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最是那一低头的闲花照水,露出她娇羞的神态,腼腆不胜凉风的吹拂,正如“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人花难辨。这两句勾勒出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美好意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颈联两句写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游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我们可以想象出此时的采莲女面对岸边的游冶郎会有多么的娇羞,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里怦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笔下的娇羞之态并未点明,只是从“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联想到的,有着明丽可人的浪漫情调,自有一种清新脱俗。诗人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又以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衬托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写罗敷的手法,从而更加委婉传神。

  最后尾联则是说诗人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惊花,花落,空见那一份景色,使人凄怆断肠。这里充斥着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伸而发出的愁思,这与他平素洒脱自信、率真不羁、清新飘逸的风格有所不同,而以一种细腻温婉的笔触,引人遐思。“踟蹰空断肠”,似是断肠人在天涯,象他《月下独酌》中一身孤傲与月为伴,与影为伴,还是免不了苍茫寂寥、清绝孤独之感,一向大气豪迈的李白也有避不了的人生悲哀。

  李白诗将吴越采莲女的娇艳清纯放在荷花丛中加以表现,又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踯躅不忍离去反衬采莲女的魅力,描绘出明艳、活泼、大方的采莲女的新形象,语言如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无做作,一气呵成,展示出诗人的姿态高雅、清新脱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

cǎilián

bái tángdài 

ruòbàngcǎilián xiàohuāgòngrén 
zhàoxīnzhuāngshuǐmíng fēngpiāoxiāngmèikōngzhōng  (mèizuò xiù )
ànshàngshuíjiāyóuláng sānsānyìngchuíyáng 
liúluòhuā jiànchíchúkōngduàncháng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¹花放迟。
译文:寒冷时催促梅花开放,暖和时催促着凋落,早开便会早落。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
注释:¹丁宁:叮咛,反复地嘱咐。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zhāo)¹成雪飞。
译文:角声吹起,笛声吹起。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清晨梅花就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
注释:¹明朝:清晨。

  此词题为“惜梅”;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起首两句写梅的开放和谢落,以下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会早落,表现惜花之心。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再从惜花转到忧时,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梅花开时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寒相催。暖相催。”两句写梅的开放和谢落。“寒相催”,“暖相催”是指气候转暖,促使梅花萎谢。

  “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会早落,因此就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其惜花之心,由此可见。及到花飞春去,就感伤不已,真是惜花兼又伤春。对此作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花儿开得迟些,甚而至于不开,那就没有谢落之事,当然也不会生惜花之心。此即所谓“无得亦无失”,也是妙参佛理的“了达”之语,由此可见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殊有悟境”。

  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但闻角声传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调,笛声传出《梅花落》的曲子。因为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角也是军中吹器,唐大角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鸣角”又有“收兵”之义,因此,边境告急,城危如卵,谁又能承担起恢复中原的重任呢?词意至此,已从惜花转到忧时。

  “吹了南枝吹北枝”,此句承上两句而来;南方气候温和,寒流罕至,岭梅往往南枝花落,北枝花开,所以说角声、笛声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这里暗与上文照应,隐指危机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廷。

  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梅花开时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05页

chángxiāng ·méi

liúzhuāng sòngdài 

hánxiāngcuī nuǎnxiāngcuī cuīliǎokāishícuīxièshí dīngnínghuāfàngchí 
jiǎoshēngchuī shēngchuī chuīliǎonánzhīchuīběizhī míngzhāochéngxuěfēi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龙马花雪毛,金鞍(ān)五陵豪¹
译文: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
注释:¹五陵豪:谓五陵豪侠。五陵: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赀、吏二千石。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秋霜¹切玉²剑,落日明珠袍(páo)³
译文: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注释:¹秋霜:形容剑的颜色。²切玉:形容剑的锋利。³明珠袍:镶珠的衣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斗鸡¹事万乘²,轩盖³一何高。
译文: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马车轩盖高高。
注释:¹斗鸡:玄宗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²万乘:指天子。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³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弓摧南山虎¹,手接太行猱(náo)
译文:你张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
注释:¹弓摧南山虎:用晋周处事。《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译文:你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杀人如剪草,剧孟¹同游遨(áo)
译文:你杀人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
注释:¹剧孟:汉时大侠。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发愤去函谷¹,从军向临洮(táo)²
译文: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游荡生活,要争取功名。你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洮前线。
注释:¹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此代指帝京以东之要塞。²临洮:地名,属陇右道洮州。此代指帝京以西之边陲。临洮,古县名,在今甘肃眠县一带。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chì)(zhà)¹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译文: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
注释:¹叱咤:怒斥声。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归来使酒气¹,未肯拜²萧曹³
译文: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
注释:¹使酒气:因酒使气。²拜,全诗校:“一作下。”³萧曹:即汉相萧何、曹参。此代指时相。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羞入原宪¹室,荒径隐蓬蒿(hāo)
译文: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注释:¹原宪:即子恩,孔子弟子。居处简陋,上漏下湿,不以为意,端坐而弦歌。见《韩诗外传》。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描绘豪侠的形象。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讲述豪侠的倜傥不群和武艺高强。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表达豪侠不拘礼法,疾恶如仇。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虽写豪侠的爱国精神,实则也隐隐流露出诗人想建功立业的寄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最后四句是说打败敌人,胜利归来,既不会阿附权贵、居功邀赏,也不自命清高,隐居草野,要继续过游侠生活。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热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刻划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他出身高贵,剑如秋霜,袍饰明珠,艺高胆大,堪与名侠剧孟比肩。他虽身玺百战,威震胡虏,但功成后又任性使酒,不肯俯身下拜萧何曹参之类的高官,而是隐居于荒山野径。

  他潇洒倜傥,豪迈勇敢,不拘礼法,疾恶如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富于爱国精神。当祖国的统一和安定受到威胁时,便“发愤去幽谷,从军向临洮”,不计身家性命,英勇杀敌,立功疆场,而胜利归来时,既不阿附权贵,居功邀赏,又不消极退隐,逃避现实。在这个形象身上,集中体现着李白的任侠思想。显然,他的这种任侠思想和他进步的政治理想,他的反对腐朽权贵的斗争精神是有密切关系的,因而也显示了这种任侠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参考资料:
1、 李晖 .李白诗选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0 :60 .

báipiān

bái tángdài 

lónghuāxuěmáo jīnānlíngháo 
qiūshuāngqiējiàn luòmíngzhūpáo 
dòushìwànshèng xuāngàigāo 
gōngcuīnánshān shǒujiētàihángnáo 
jiǔhòujìngfēngcǎi sānbēinòngbǎodāo 
shārénjiǎncǎo mèngtóngyóuáo 
fènhán cóngjūnxiànglíntáo 
chìzhàjīngbǎizhàn xiōngjìnbēntáo 
guīláishǐ使jiǔ wèikěnbàixiāocáo 
xiūyuánxiànshì huāngjìngyǐnpénghā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