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柳飘残黄叶,尚学纤腰舞。谢他终日,亭前伴羁旅。舞奈历历寒蝉,为谁唤老西风,伴人吟苦。
闷无绪。记得芙蓉江上,萧娘旧相遇。如今憔悴,黄花惯风雨。把酒东望家山,醉来一枕闲窗,梦随秋去。
岸柳飘残黄叶,尚学纤腰舞。谢他终日,亭前伴羁旅。舞奈历历寒蝉,为谁唤老西风,伴人吟苦。
闷无绪。记得芙蓉江上,萧娘旧相遇。如今憔悴,黄花惯风雨。把酒东望家山,醉来一枕闲窗,梦随秋去。
陈允平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3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
译文:马汗落地踏成稀泥,清晨驰过几万马蹄。
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雪中行地角¹,火处²宿天倪(ní)³
译文:雪中来到大地边缘,靠近火山宿昔天际。
注释:¹地角:地之角,地的尽头,形容已走至西边极远处。²火处:火山。一说为灯火通明处。³天倪:自然的分际。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
塞迥(jiǒng)¹中常怯,乡遥梦亦迷。
译文:边塞遥遥心常畏怯,故乡万里归梦迷迷。
注释:¹迥:远。
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那知¹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译文:谁知今夜故乡明月,随我来到铁关以西。
注释:¹那知:哪知。

  岑参首次出塞,写过许多报绘边塞生活,抒发怀乡之情的优秀作品。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篇,写千里行军途中对故园的怀恋。

  诗的首联写清晨行军图景。初赴边塞,千里行军,可记载的很多,诗人舍掉其他事物,仅从战马汗水落地,又踏成泥水这一细节写起,从而突出行军的急促和艰苦,描写是极真切的,没有切身的感受是写不出的。之后,诗人才又补写一笔;“朝驰几万蹄”,不仅点出时间:清晨,事件:行军,而且以“几万蹄”交代出形驰之远,与“朝驰”相映衬进一步突出行军之急切,同时把首句细节描写与长途行军这一巨大场景联系在一起。这两句仅从马蹄着笔写马,而赴边将士行军的急切和艰苦却已经表现很好了,似特写镜头,渲染急促格调,带起全篇。

  诗的次两句回顾行军途中经历。“地角”、“天倪”都极言边塞之远,而“雪中”、“火处”则形成鲜明对照,写出边远行军途中气候变化的悬殊,从而用概括的笔墨为上文行军提供了一个特征十分突出的广阔背景。一“行”,一“宿”,概括了行军途中单调而又艰苦的生活,联系“朝驰几万蹄”一句,可知“宿”是多么的短暂,而“行”又是怎样的长久。如果说首句写的是次句的一个细节,那么首联所写的就不过是次联所泻的长途行军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剪影了。至此鞍马风尘,餐风宿露的长途行军图景已写得十分突出。

  在前四句描写千里行军的基础上,后四句转写远赴边塞的乡思。“塞迥”和“乡遥”承上文“地角”和“天倪”而来,是触动诗人情思的客观因索,“中”和“梦”都写诗人情怀,转得极为自然。而一“怯”、一“迷”又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初出边塞的诗人对环境的陌生和畏惧,对故乡的梦绕魂牵而又难以归去。诗的最后两句写宿铁关西馆时的怀乡之馆:“哪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照应题目点出月夜和铁关。诗人宿于边塞,唯以望月寄托怀乡之情,而又不写自己望月,却反写明月有情伴随自己,从而使自己更添乡思,望的是“故园月”,想的是故乡情,把思乡之情写得很含蓄,很深切。

  这首诗写塞上行军,从“胡朝至夜,层层归结到“宿”字上,既有细节描绘,又有场景概括。写乡思,既有直接点示,又以景物烘托,写得十分生动,也十分含蓄。全诗八句,前六句描绘出笼时情景与中情,最后才以景物暗示出“宿”字,结构较别致。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91-193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戍 一作:伐;城下 一作:城上)
前年戍月支¹,城下没全师²。(戍 一作:伐;城下 一作:城上)
译文:前年出征月支,在城下全军覆没。
注释:¹月支:一作“月氏”。唐羁縻都督府名。龙朔元年(661)在吐火罗境内阿缓城置。故地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孔杜兹城附近。约公元8世纪中叶因大食国势力东进而废弃。²没全师:全军覆没。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fān)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译文:蕃汉之间消息已完全断绝,我与你生死两隔,长久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无汉收废帐(zhàng)¹,归马识残旗²
译文:战场上无人收拾废弃的营帐,归来的战马还认识残破的军旗。
注释:¹废帐:战后废弃的营帐。²残旗:残留的军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译文:想祭奠你又怀疑你还活着,此时只能朝着天边痛哭流涕。

  诗汉的一位老友在守卫月支的战役中,因全军覆没而生死未卜,下落不明。故以“没蕃”为题写诗表达伤怀。

  首联交代全军覆没的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前年”,前年战败,现今才写诗。这是因为作者在等侯确切的生死消息。在这次战斗中,唐军全师覆灭,友汉是生是死,由于消息断绝,无法肯定,故诗汉不敢贸然动笔。这种感情在亲密的朋友之间是很通常的。然而,老友的消息都一直没有听到。“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蕃汉之间消息已完全断绝,两年之中一无所获,则友汉无论是死是生,都意味着永运离别了。死了,固不用说;活着,也是做了蕃汉的奴隶,不能回还了。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颈联是通过想象,描写战败的惨状:“无汉收废帐,归马识残旗。”因为是全军覆没,不是战死就是被俘,所以唐军的营帐无汉去收拾,散乱地堆在战场上,任凭风撕雨浇,惨象令汉触目惊心。“归马”是指逃归的战马,战马能辨认出己方的军旗,故能逃归旧营。汉是一个没剩,只有几匹马逃脱回来,这—笔真如雪上加霜,令汉想见战争的残酷。

  尾联“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是写自己矛盾、痛苦的心情,想设奠祭祀友汉,却又希望他还活着。若还活着.祭奠是大不敬;若确实已死,不祭奠也是大不敬。诗汉两为其难,当此之时,也只有遥望天涯而放声大哭了。此联揭示诗汉内心活动,曲折而又深刻。

  此诗感情真挚,且层次清晰,由“戍”而写到“没”,由“消息”断而写到“死生”不明,由“死生”不明而写到“欲祭”不忍,终以无可奈何的放声大哭为结,一路写来,入情入理。而诗汉借用这种过期的追悼,适足增添了全诗的悲剧性。正因为是“前年”的事件,所以有“断消息”的感受,有“疑君在”的幻想,痛慨、痴情,欲绝惨深。废帐残旗,归马踽凉,是诗汉的揣想,却真实地再现了“没番”的战罢情形。其缺点是语言过于直朴,缺乏蕴含,前四句只是铺叙事情经过,占了一半的篇幅,倘若把这些内容移入题目中去,腾出地方集中抒情,效果会佳。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04月第1版:311-312
2、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682页
3、 蘅塘退士,盖国梁等.《唐诗三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82

rén

zhāng tángdài 

qiánniánshùyuèzhī chéngxiàquánshī  (shùzuò  chéngxiàzuò chéngshàng )
hànduànxiāo shēngchángbié 
rénshōufèizhàng guīshícán 
jūnzài tiānshí 
初过元宵三五。慵困春情绪。灯月阑珊嬉游处。游人尽、厌欢聚。
初过元宵三五。慵(yōng)¹春情绪。灯月阑(lán)珊嬉游²处。游人尽、厌(yā)³欢聚。
译文:刚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有点春天的慵懒倦怠感。那些嬉戏游乐的地方的花灯已经渐渐熄灭,游客也渐渐减少,现在正是参加聚会的好时机。
注释:¹慵困:慵懒倦怠。²嬉游:嬉戏游乐。³厌:适合。
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馀酲更不禁香醑。歌筵罢、且归去。
凭仗¹如花女。持杯谢²、酒朋诗侣。馀(yú)(chéng)³更不禁香醑(xǔ)。歌筵(yán)罢、且归去。
译文:烦请如花美人。端着酒杯告诉酒朋诗侣,我还有些醉意,再喝不下美酒。歌舞宴席结束,还是回去吧。
注释:¹凭仗:请。²谢:告诉。³馀酲:残留的醉意。⁴香醑:美酒。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曾于¹方外²见麻姑³,闻说君山自古无。
译文:曾经在世外见到麻姑,听说君山古时候本无。
注释:君山:在湖南洞庭湖口,又名湘山、洞庭山,山势奇秀,景色旖旎。¹于:一作“游”。²方外: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³麻姑:神话中仙女名。闻说,听说。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¹是昆仑²山顶石,海风³吹落洞庭(tíng)
译文:原是昆仑山顶一块石,飓风吹来落入洞庭湖。
注释:¹元:原来,原本。一作“云”。²昆仑:山名,绵亘在今新疆、西藏和青海,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遨游的地方。³海风:飓风。海,古代称塞外湖泊亦曰“海”。⁴落:落到。⁵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

  洞庭湖中的君山,由于美丽的湖光山色与动人的神话传说,激发过许多诗人的想象,写下许多美丽篇章,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雍陶《题君山》)等等,这些为人传诵的名句,巧比妙喻,尽态极妍,异曲同工。方干这首《题君山》写法上全属别一路数,他采用了“游仙”的格局。

  “曾于方外见麻姑”,就像诉说一个神话。诗人告诉读者,他曾神游八极之表,奇遇仙女麻姑。这个突兀的开头似乎有些离题,令人不知它与君山有什么关系。其实它已包含有一种匠心。方外神仙正多,单单遇上麻姑,就有意思了。据《神仙外传》,麻姑虽然看上去“年可十八九”,却是三见沧海变作桑田,所以她知道的新鲜事儿不少。

  “闻说君山自古无”,这就是麻姑对诗人提到的一件新鲜事。次句与首句的起承之间,在情节上有一个跳跃,那就是诗人向麻姑打听君山的来历。人世之谜有很多,诗人单问这个,也值得玩味。那烟波浩渺的八百里琼田之中,兀立着这样一座玲珑的君山。诗人泛舟湖面,“四顾凝无地,中流忽有山”(许棠《过君山》),这个发现,使他惊喜不已;同时又感到这奇特的君山,必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来历,从而困惑不已。诗人大约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去方外求教的。诗中虽然无一字正面实写君山的形色,完全从虚处落笔,闲中着色,却传达出了君山给人的奇异感受。“君山自古无”,这一说法既出人意表,很新鲜,又证实了人们的揣想。写“自古无”,是为引出“何以有”。诗人不一下子说出山的来历,似乎是故弄玄虚,这种效果犹如是古代演义里的“且听下回分解”。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不说则已,一说惊人:原来君山是昆仑顶上的一块灵石,被巨大的海风吹落洞庭的。昆仑山,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遨游的地方,上有瑶池阆苑,而且有很多美玉。古人常用“昆冈片玉”来形容世上罕有的珍奇。传说昆仑山是神仙遨游之所,上有瑶池阆苑,而且有很多美玉。诗中把“君山”设想为“昆仑山顶石”,用意正在于此。“海风吹落”一句,想象奇瑰。诗人在《题宝林寺禅者壁》中写道:“台殿渐多山更重,却令飞去即应难。”题下自注:“山名飞来峰。”这首作品中的想象也受到了“飞来峰”一类传说的影响。

  全诗运用奇特想象,从题外落笔,神化君山来历,间接表现出君山的奇美。这就是所谓“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司空图《诗品》)。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63-1264

jūnshān

fānggān tángdài 

céngfāngwàijiàn wénshuōjūnshān 
yuánshìkūnlúnshāndǐngshí hǎifēngchuīluòdòngtíng 
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
晓梦随疏钟¹,飘然蹑(niè)²云霞。
译文:早晨稀疏的钟声催我入梦乡,飘飘身轻登云霞。
注释:¹疏钟:稀疏的钟声。²蹑:踩,踏。一作“跻”。
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
因缘¹安期生²,邂(xiè)(hòu)³(è)绿华
译文:有缘碰上安期生,又意外遇到仙女萼绿华。
注释:¹因缘:依仗,凭借。²安期生:秦时仙人。³邂逅:不期而遇。⁴萼绿华:古代传说中的得道仙女。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秋风正无赖¹,吹尽玉井花²云。
译文:哪知秋风太无理,吹尽了太华峰头玉井花。
注释:¹无赖:没有道理,不凑趣,恶作剧。²玉井花:传说中神奇的莲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¹
译文:一起看大如船的莲藕,一起品尝大如瓜的枣。
注释:¹食枣如瓜:《史记·封禅书》:“李少君曰:君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居蓬莱,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
翩翩¹坐上客,意妙²语亦佳。
译文:座上宾客无不风度潇洒,意气高妙词语更佳。
注释:¹翩翩:风度潇洒。²意妙:一作“貌妍”。
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
嘲辞¹²诡辩³,活火分新茶
译文:嘲笑争辩谈怪论,旺盛的火焰上用新茶作分茶之戏。
注释:¹嘲辞:嘲谑的话语。²斗:竞争,竞赛。³诡辩:言语奇特机智。⁴活火:旺盛的火焰。⁵分新茶:用新茶作分茶之戏。一作“烹新茶”。
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
虽非助帝¹功,其乐莫可涯²
译文:不是辅佐天帝建功业,却是自有欢乐无边涯。
注释:¹帝:天帝。一说皇帝,亦通。²莫可涯:无涯,无穷尽。一作“何莫涯”。涯,边际,极限。
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
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¹
译文:人生如果能够这样过,何必一定要回家!
注释:¹归故家:回到旧家。一作“故归家”。
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
起来敛(liǎn)¹坐,掩耳厌喧哗。
译文:梦醒后敛掩衣襟,捂住双耳驱走让人厌烦的喧哗声。
注释:¹敛衣:敛掩衣襟,即整装以示肃敬。
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zī)(jiē)¹
译文:明知梦境难亲见,想想还是惋惜它。
注释:¹咨嗟:叹息。

  这是一首记梦诗,李清照的记梦诗仅此一首。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诗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蔡义江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五言古体诗以不换韵为正格,此诗便是一韵到底的。但它在内容安排上,却有点像那种四句一换韵的诗:每四句各成一小段落。诗题即首句起头二字,这是风谣乐府传统中之通例,诗中亦常有。此诗写作者某天早晨睡起前梦幻中的一番游仙经历以及醒来后的感慨。

  “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先叙入梦遇仙。拂晓前作者一度醒来,又随着钟声进入梦境,“疏”字形容钟声缓而轻,这恰好能起催眠作用。飘忽身轻,跻入云霞。从飘飘欲仙,到梦见仙人,就十分自然。在仙人中,作者举了人们熟知的安期生和萼绿华。可能同是女性的缘故,作者似乎对遇到萼绿华显得特别高兴。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据韩愈描写,玉井莲开花高达十丈,它的根藕当然也会大得像条船了;由藕说到枣,按比例扩大,天衣无缝地将李少君说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的话用上了。与仙人们在一起,其兴奋愉悦之情洋溢纸上。

  “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这四句写人物志趣风貌,叙写诸仙座中以嘲谑取乐、分茶为戏情状。意妙、语佳、思捷、手巧,加之风度翩翩,真是无一不好。虽说只是梦中幻境,实际上却完全是作者自己生活理想的反映。所以,叙来也充满热情。

  “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写自己对神仙生活的羡慕和感慨。这样的意识通常总是在梦回清醒之后才会产生的。这里作者正是以感想来代替叙述,略去如何从梦中惊醒过来的描写,使诗意更为紧凑,过渡了无痕迹,又简省了很多笔墨。

  “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最后补明醒来以后,尚对梦境无限留恋。醒来后作者陷入了沉思。“喧哗”包含着现实生活中人们为名利得失纷争不已的意思,对此梦中所见,更觉得可“厌”。这是从对梦境和现实的相反感受写。明知是幻梦而犹念念不已,则是从理智和感情的矛盾状态写。这样来写内心的强烈感受,是深刻而真实的。

  此诗借美好的梦境来寄托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同时反衬出现实生活之可“厌”。构思命意上,也许受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一些影响。不过,李白诗在卒章显志时,能昂首扬眉,表现得傲骨嶙峋;而李清照这首诗,却只是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

参考资料:
1、 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9月版:第171-176页

xiǎomèng

qīngzhào sòngdài 

xiǎomèngsuíshūzhōng piāoránnièyúnxiá 
yīnyuánānshēng xièhòuè绿huá 
qiūfēngzhènglài chuījìnjǐnghuā 
gòngkànǒuchuán tóngshízǎoguā 
piānpiānzuòshàng miàojiā 
cháodòuguǐbiàn huóhuǒfēnxīnchá 
suīfēizhùgōng  
rénshēngnéng guījiā 
láiliǎnzuò yǎněryànxuānhuá 
xīnzhījiàn niànniànyóujiē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