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折凭洲渚,玄云搆重阴。慷慨抚时序,况此离别襟。
心折凭洲渚,玄云搆重阴。慷慨抚时序,况此离别襟。
嘈嘈伫繁吹,戚戚理哀琴。暂延林莽间,眷此念弥深。
嘈嘈伫繁吹,戚戚理哀琴。暂延林莽间,眷此念弥深。

jiāngshàngjiànbiéyǒurénzhāngèr--sūnyuán

xīnzhépíngzhōuzhǔxuányúngòuzhòngyīnkāngkǎishíkuàngbiéjīn

cáocáozhùfánchuīāiqínzànyánlínmǎngjiānjuànniànshēn

孙一元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2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
捣麝(shè)¹成尘香不灭,拗(ǎo)²³作寸丝难绝。
译文:麝香捣成粉尘香不灭,莲藕折成寸断丝难绝。
注释:达摩支曲:乐府舞曲名。摩,一作“磨”。又名《泛兰丛》。¹麝:麝香,麝腹部香腺分泌物,此物香味浓烈,为上等香料。²拗:折断。³莲:莲藕。⁴丝:莲藕之丝,与“思”谐音。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红泪¹文姬(jī)²洛水春³,白头苏武天山雪
译文:文姬的血泪如洛水春汛,苏武白头似天山雪峰。
注释:¹红泪:血红的眼泪。²文姬:汉末女作家蔡琰的字。³洛水春:是用春天的洛水比喻(夸张)蔡文姬流也流不完的泪水。⁴苏武:西汉杜陵人,字子卿,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他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⁵天山雪:比喻苏武的满头白发如天山的霜雪。
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
君不见无愁高纬¹花漫漫²,漳(zhāng)(pǔ)³宴馀清露寒。
译文:不见无愁天子尽欢宴,宴后津水之滨清露寒。
注释:¹无愁高纬:“无愁天子”高纬。高纬,北齐后主,一位荒淫的亡国之君。²花漫漫:指其奢侈无度的生活。漫漫,无边无际。³漳浦:漳水之滨,此处指漳水之滨的邺城。漳,漳水,源出山西,流经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浦,水边。
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
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wán)¹
译文:一旦君臣被虏成囚徒,要吹羌管不禁泪涟涟。
注释:¹汍澜:流泪的样子。
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
旧臣¹头鬓(bìn)霜华早²,可惜雄心醉中老。
译文:北齐老臣过早添白发,可惜醉梦之中度残年。
注释:¹旧臣:指高纬的祖、父两代遗留下来的老臣。²霜华早:指由于忧愤而过早地白了头发。华,一作“雪”。
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万古春归梦¹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译文:人说自古春回梦不回,只见邺城风雨草连天。
注释:¹梦:指高纬奢侈无度的生活。

  这是一首入律的七言古风,全诗十二行,以韵脚转换为标志,分为三层。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这两个比喻句,与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一机杼。“捣麝成尘”、“拗莲作寸”,显示所受戕害凌迟之难忍。但尽管如此,仍然“香不灭”、“丝难绝”,尤见情意绵邈,之死靡它。然而这所咏相思,却非儿女私情。三、四两句“红泪文姬洛水春,白丝苏武天山雪”,均为倒文,意思是:文姬红泪如洛水春汛,苏武白丝似天山雪峰。天山与洛水,一在塞北,一在中原,两句互文见义,同是身在匈奴,心在汉朝的意思;血泪如涣涣春水,白丝似皑皑雪山,则以富于浪漫色彩的奇想,极写苦恋父母之邦的浩茫心事。以上是诗的第一层,借比喻、典故,渲染故国之思,是进入正题前的序曲。

  第二层四句:“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运用对比手法,写高纬纵欲亡国,是全诗的主体。“君不见”,是七言古诗的句首语,用在首句或关键处,起呼告及引起注意的作用。这一层,前两句写齐亡以前。“无愁”,讥讽高纬临危苟安,终日耽于淫乐:“花漫漫”,形容豪华奢靡,一片花花世界。齐都邺城临漳水,故云“漳浦”;宴余夜深,清露生寒,既表现宫廷饮宴之无度,又借宴后的沉寂反衬宴时的热闹,令人想像那灯红酒绿、鼓乐喧阗的狂欢场面和主醉臣酣、文恬武嬉的末世景象,终究不无终了之时。后两句写齐亡之后,高纬君臣在长安为北周阶下囚,终日忍辱饮恨,往事不堪回首;偶以羌笛寻乐,也只是徒然引起漳浦旧梦,曲未成而泪先流。汍澜,承“红泪文姬洛水春”行文,意谓高纬在北国的处境比蔡文姬在匈奴更加难堪。

  第三层前两句“旧臣丝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照应“白丝苏武天山雪”,写北齐遗民的亡国之恨。当年那些邺都旧臣,空怀复国之心,苦无回天之力,只好深居醉乡,借酒浇愁,一任岁月蹉跎,早生华发,着实可叹可怜。后两句“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暗示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万古皆然,对晚唐统治者敲起警钟。年复一年,代复一代,自然界的春天岁岁如期归来,邺城繁华的春梦却一去不返,唯见连天荒草在凄风冷雨中飘摇,与当年“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的盛况互相映衬,令人油然而兴今昔沧桑的慨叹,并从中悟出盛衰兴亡之理。全诗以景物描写作尾声,含有余音不尽的妙趣。

  这首诗对腐败的晚唐统治集团不失为一剂有力的针砭,不过这种针砭并未引起统治集团的警醒。

  这首七古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缘情造境,多方烘托。诗的主旨在于揭示高纬亡齐的历史教训,而歌咏此事的诗句却只有六句,下余六句,开丝四句和结尾二句都是为渲染亡国之恨而层层着色的:先以麝碎香存、藕断丝连的比兴,写相思的久远;再用蔡文姬、苏武羁留匈奴的典故,写故国之思的痛切;而在叙述北齐亡国的血泪遗事之后,更越世代而下,以“邺城风雨连天草”的衰败景象,抒写后人的叹惋感伤。这样反复地烘托渲染,从时间、空间、情思各方面扩展意境,大大丰富了诗的形象,增强了抒情色彩和感染力量。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108-1109
2、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4-128
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93-95
4、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17-120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篱口。
¹,鲁肃²³刘表,言于孙权曰:“荆州¹⁰邻接¹¹,江山险固¹²,沃野¹³万里¹⁴,士民¹⁵殷富¹⁶,若¹⁷¹⁸¹⁹有之²⁰,此帝王之资²¹也。今刘表新亡,二子²²不协²³,军中诸²⁴将,各有彼²⁵²⁶。刘备²⁷天下枭雄²⁸,与操²⁹有隙³⁰,寄寓³¹³²³³,表恶其能³⁴而不能³⁵³⁶也。若备³⁷与彼³⁸协心³⁹,上⁴⁰⁴¹齐同⁴²,则宜⁴³抚安⁴⁴,与结盟好⁴⁵;如有离违,宜别⁴⁶⁴⁷⁴⁸,以济大事⁴⁹。肃请得⁵⁰奉命吊⁵¹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⁵²,及⁵³⁵⁴备使⁵⁵⁵⁶表众⁵⁷,同心一意,共治⁵⁸曹操,备必喜而⁵⁹从命⁶⁰。如⁶¹⁶²克谐⁶³,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⁶⁴。”权即⁶⁵⁶⁶肃行⁶⁷。到夏口⁶⁸,闻⁶⁹操已向荆州⁷⁰,晨夜兼道⁷¹,比⁷²至南郡⁷³,而⁷⁴琮已降,备⁷⁵南走⁷⁶,肃径迎之⁷⁷,与备会⁷⁸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⁷⁹鄂县⁸⁰之樊篱口⁸¹
译文: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了,对孙权说:“荆州与我们邻接,山川险要、坚固,土地广阔、肥沃,人民殷实富足,如果能占有它,这正是开创帝王大业的凭借。现在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不和,军队里的各位将领,有的拥护这个,有的拥护那个。刘备是天下的杰出人物,跟曹操有仇怨,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畏忌他的才能,没有能够重用他,如果刘备同刘表手下人团结一心,上下一致,那么我们就应该安抚他们,跟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不同心协力,就应该另作打算,以成就帝王的大业。我希望能够奉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并慰劳军中掌权的人,并且劝说刘备,使他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会高兴地接受我们的意见。如果这件事能够圆满成功,天下大势就可以定下来了。现在不赶快前往,恐怕被曹操抢在前头。”孙权立即派鲁肃前往。鲁肃到了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军,就日夜兼程,等到到达南郡时,刘琮已投降曹操,刘备向南逃走,鲁肃直接去找刘备,和刘备在当阳长坂坡相会。鲁肃传达孙权的意旨,谈论天下形势,表示真挚恳切的心意,并且问刘备说:“豫州您准备到哪里去?”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交情,打算去投奔他。”鲁肃说:“孙讨虏将军聪明仁惠,尊敬贤者,礼遇士人,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他,已经占据六个州郡,兵精粮多,足够使大事成立。现在为您打算,最好派遣亲信的人主动和东吴结交,从而建立流传后世的功业。您却准备投奔吴巨,吴巨是个平常人,偏僻地处在远处的州郡,即将被人吞并,哪里能够依靠呢!”刘备很高兴。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两人当即结下了交情。子瑜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因躲避战乱来到江东,现任孙权的长史。刘备采用了鲁肃的计策,进兵驻扎在鄂县的樊口。
注释:¹初:当初,常用在追述往事的开头。²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省定远县)人,孙权手下的重要谋臣和将领。³闻:听说。⁴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金乡县西)人。当时任荆州牧。州牧是东汉后期一个州的长官,管辖几个郡的军政。⁵卒:死。⁶言于……曰:对……说。⁷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人。父坚,为长江太守。兄策,割据江东,封吴侯。孙策死亡,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赤壁之战时,年仅岁。⁸荆州:东汉的一个行政区,领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等八郡,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及贵州的东部,州治在南阳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⁹与:介词,跟,同。¹⁰国:指孙权割据的东吴。当时孙权虽未称帝,但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政权,所以能称“国”。¹¹邻接:比邻接壤。¹²险固:险要坚固,指荆州“外带江汉,内阻山陵”(见《三国志·鲁肃传》)。¹³沃野:肥沃的田野。¹⁴万里:形容地域很广阔。¹⁵士民:在古代,“士”和“民”分开讲是不同的,“士”指有有知识有技能的人,地位比一般的“民”要高一点。“民”指一般的百姓。但这里合在一起,“士民”作一个词,是泛指各阶层的百姓。¹⁶殷富:殷实富足。殷也是富的意思。¹⁷若:如果,连词。¹⁸据:占据。¹⁹而:连词,连接“据”和“有”两个动词。²⁰之:代词,代荆州这块地盘。²¹帝王之资:创造帝王大业的凭借。资,这里是凭借的意思。²²二子: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cóng)。刘表不喜欢长子刘琦,把他派到江夏郡去领兵,刘表死后,由刘琮继任荆州牧,兄弟二人矛盾很深。²³不协:不和。²⁴诸:各。²⁵彼:那个。²⁶此:这一个。²⁷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汉宗室。以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在军阀混战中被曹操打败,投靠刘表,后来得到诸葛亮辅助,建立蜀汉。赤壁之战时岁。²⁸枭雄:指不甘居人下的杰出人物。枭是一种凶猛的鸟,用来形容人时含有凶猛而不驯服的意思。²⁹操:指曹操。³⁰有隙:有裂痕,有嫌怨。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刘备原先没有地盘,他一度依附过曹操,但后来又投靠袁绍反对曹操,袁绍被曹操打败后,刘备投奔刘表。所以说“与操有隙”。³¹寄寓:寄居。³²于:介词,在。³³表:刘表。³⁴恶(wù)其能:畏忌他的才能。恶,讨厌,不喜欢,这里有畏惧、嫉妒的意思。能,才能。³⁵不能:没有能够,这个“能”是“能够”的意思,能愿动词。³⁶用:重用。刘备当时投奔刘表,刘表畏忌他的才能,不让他住在襄阳,让他带兵驻在樊城。³⁷备:刘备。³⁸彼: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³⁹协心:团结一心。⁴⁰上:指刘琮、刘琦、刘备等。⁴¹下:指军中诸将。⁴²齐同:一致。⁴³宜:应该。⁴⁴抚安:抚慰。⁴⁵与结盟好:和他们建立同盟友好的关系。与,介词,和,后面省掉代词“之”。离违:背离,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同心协力。别图之:另外打算这件事。⁴⁶别,另。⁴⁷图,图谋、打算。⁴⁸之,代词,代对待荆州的策略。实际上就是让孙权去攻打荆州。⁴⁹济大事:成就帝王的大业。济,成就。大事,帝王大业。⁵⁰请得:意思是“希望能够”。请,允许我。得,能够。⁵¹吊:慰问(死者的亲属)。⁵²用事者:掌权的人。⁵³及:并,并且。⁵⁴说:劝说。⁵⁵使:使之,使他。⁵⁶抚:安抚。⁵⁷表众:刘表的部下。⁵⁸治:对付。⁵⁹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⁶⁰从命:听从意见。从,听从。命,意见。⁶¹如:如果。⁶²其:代词,代联合刘备,对付曹操这件事。⁶³克谐:能够成功。克,能。谐,和谐,这里有圆满、顺利,办妥的意思。⁶⁴恐为操所先:恐怕被曹操赶在前头,即先占领荆州。为……所,古汉语中表示被动的一种句式。先,动词,占先,抢先,赶在前头的意思。⁶⁵即:立即。⁶⁶遣:派遣。⁶⁷行:启程,前往。⁶⁸夏口:地名,今湖北省武昌市,因为处在夏水注入长江的入口处,所以称为夏口。⁶⁹闻:听说。⁷⁰向荆州:指向荆州进军。⁷¹晨夜兼道:主语是鲁肃。晨夜,日夜。兼道,一天赶两天的路程。⁷²比:及,等到。⁷³南郡:荆州下属的一个郡,故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⁷⁴而:连词,表转折,可是。⁷⁵备:刘备。⁷⁶南走:向南逃走。走,跑,逃跑。⁷⁷径迎之:直接去迎接刘备。径,直接。迎,迎接,这里有找的意思。这句话是说鲁肃改变了去襄阳慰问刘表二子的打算,直接去找刘备。⁷⁸会:相逢。⁷⁹住:通“驻”,驻军,驻扎。⁸⁰鄂县:今湖北省鄂州市。⁸¹樊口:鄂城县西北的一个地方。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曹操自江陵¹将顺江东²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³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¹⁰大难¹¹,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¹²与中国¹³抗衡¹⁴,不如早与之¹⁵¹⁶;若不能,何不按兵¹⁷束甲¹⁸,北面¹⁹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²⁰,英才盖世²¹,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²²之不济²³,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²⁴,十万之众²⁵,受制于人²⁶,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²⁷曹操者,然²⁸豫州新败²⁹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³⁰,今战士还者³¹及关羽水军³²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³³’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³⁴’。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³⁵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³⁶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³⁷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³⁸;如此则荆³⁹、吴⁴⁰之势强,鼎足之形⁴¹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⁴²谋之⁴³
译文:曹操从江陵将要顺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紧急了,请让我奉命向孙将军求救。”就跟着鲁肃一起到孙权那里去。诸葛亮在柴桑会见了孙权,劝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汉南招收人马,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已经消除了几个大患,局面大致平定了,于是大破荆州,威势震动全国。英雄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刘豫州才逃到这里,希望将军估计自己的力量来对付这个局面。假如果然能以吴越的人马同曹操的力量相对抗,不如趁早同他断绝关系;假若不能,为什么不停止军事行动,捆起铠甲,面向北面称臣去侍奉他呢!现在将军表面上假托服从的名义,内心抱着迟疑不决的想法,事情紧迫而不能决断,大祸临头没有几天了!”孙权说:“如果像您所说的,刘豫州为什么不就去侍奉曹操呢?”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尚能坚守节义,不肯屈服受辱;何况刘豫州是汉朝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当代所有的人,许多人爱戴拥护他,好像水流归大海一样。如果事业不能成功,这只是天意,怎么能够再做曹操的下属呢?”孙权恼怒地说:“我不能用整个儿的吴地,十万军队,受别人控制,我的主意定了!除了刘豫州没有一个能和我一齐抵挡曹操的人。然而,刘豫州刚打了败仗,怎么能顶住这场灾难呢?”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坡打了败仗,可是现在归队的士兵以及关羽率领的水军精兵还有一万人,刘琦收集江夏的士兵也不少于一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经疲劳不堪,听说追赶刘豫州时,轻装的骑兵一天一夜要走三百多里,这就是常说的:‘强弓所发的箭,飞到末尾,它的力量连鲁国的薄绢也穿不透’啊。所以兵法上忌讳这种情况,说‘一定使主帅遭到挫败’。况且北方来的士兵不习惯在水上作战,再加上荆州的老百姓归附曹操的,只是受到武力的胁迫罢了,并不是真心的降服。现在将军果真能派勇猛的大将统帅几万军队,和刘豫州共同谋划,同心合力,打败曹操的军队是肯定无疑的。曹操的军队被打败了,一定退还北方去;这样荆州和吴国的势力就会增强,三分天下的局面就形成了。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就在今天!”孙权非常高兴,跟他手下的臣子商量这件事。
注释:¹江陵:今湖北省江陵。²东:向东。³见:谒见。⁴柴桑:古地名,故城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当时孙权在此驻军。⁵说:劝说。⁶海内大乱:指汉末黄巾起义以及随后军阀割据的局面。海内,四海之内,指中国。⁷收众:招收人马。⁸汉南:汉水以南,这里指刘备投奔刘表后在樊城、新野驻军,积聚了一些力量。“江东”“汉南”的前面都省掉一个介词“于”。⁹芟:消除。¹⁰夷:削平。¹¹大难:大患,指袁绍、袁术、吕布等割据势力。¹²吴越之众:指东吴的人马。吴越,指孙权据有的江东地区,春秋时吴国和越国在这里建国。¹³中国:古汉语中所说的“中国”,通常是一种地域概念,指中原地区,这里指曹操的力量。¹⁴抗衡:相对抗。¹⁵之:代词,代曹操。¹⁶绝:断绝关系。¹⁷按兵:按兵不动。按,止。¹⁸束甲:把铠甲捆起来。按兵束甲指停止军事行动。¹⁹北面:面朝北,称臣的意思,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北朝拜。²⁰王室之胄:王室的后代。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胄:后代。²¹盖世:超过当世,没有人比得过。²²事:指与曹操争天下之事。²³不济:不成功。²⁴全吴之地:整个儿的吴地。²⁵十万之众:这里指全吴的军队。²⁶受制于人:受别人控制。²⁷当:抵挡。²⁸然:转折连词,然而。²⁹新败:指刘备败于长坂的事。³⁰败于长坂:指公元年秋(建安十三年九月),刘备驻樊城,曹操引兵进击,刘备逃跑,至长坂,被曹军追及,刘备大败,连妻子和儿子都丢下了,只带了十几个人逃走。³¹战士还者:失败回来的战士,“还”是修饰中心词“战士”的。³²关羽水军:荆州被曹操占领后,刘备派关羽乘船数百艘,从水路到江陵,这部分军队未受损失。³³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强弓射出的箭,到射程的末尾,不能穿透鲁地出产的薄绢。弩,一种利用机械发箭的弓。鲁缟,鲁地出产的绢。鲁,山东。缟,未经染色的绢。山东出产的白色生绢,以轻细著名。³⁴必蹶上将军:《孙子兵法·军事篇》“五十里而争利。必蹶上将军。”蹶,跌倒、挫折,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蹶”。上将军,指“主帅”。³⁵逼兵势:“逼于兵势”的省略。逼,迫。兵势,军队的势力。³⁶诚能:果真能够。³⁷协规:协同规划,合谋。规,谋划。³⁸还:这里是退却的意思。³⁹荆:指刘备。⁴⁰吴:指孙权。⁴¹鼎足之形:指三国分立的形势。鼎,古代烹煮用的器具,有并立的三足。成,形成。⁴²群下:群臣。下,臣下。⁴³谋之:商量这件事。之,代词,代联刘抗曹这件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¹时曹操遗²权书³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¹⁰失色¹¹。长史张昭¹²等曰:“曹公,豺虎也,挟¹³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¹⁴可以¹⁵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¹⁶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¹⁷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¹⁸,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¹⁹。愚²⁰谓大计不如迎之²¹。”鲁肃独²²不言²³。权起更衣²⁴,肃追于宇下²⁵。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²⁶?”肃曰:“向²⁷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²⁸?今²⁹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³⁰,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³¹,乘犊车³²,从吏卒³³,交游士林³⁴,累官³⁵³⁶不失州郡³⁷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³⁸乎?愿早定大计,莫³⁹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⁴⁰,甚失⁴¹⁴²望。今卿廓开⁴³大计⁴⁴,正与孤同。”
译文:这时候,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说:“近来,我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向南进军,刘琮投降了。现在训练了八十万水军,正要与将军在东吴会战。”孙权把曹操的信给手下臣子们看,没有一个不像被巨大声响所震动吓得变了脸色。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虎豹,他挟持皇帝到处攻打,动不动就以朝廷的名义作借口,今天抗拒他,事情不顺乎道理。况且将军可以抗拒曹操的优势是长江;现在曹操已经取得了荆州,全部占领这个地方,刘表训练的水军,大小战船多到上千艘,曹操把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同时还有步兵,水陆齐下,这就是长江天险已经和我们共有了。而军事实力的大小,又是无法与他相比,我们认为万全之计不如欢迎他。”只有鲁肃不说话。孙权起身去厕所,鲁肃追到廊檐下。孙权知道他的用意,拉着他的手说:“您想要说什么?”鲁肃说:“我刚才仔细分析大家的议论,他们的主张只会耽误您,不值得同他们谋划国家大事。现在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像将军您却不可以。凭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我鲁肃投降了曹操,曹操会把我送回故乡,评定我的名望地位,还不至于失去下曹从事这样的小官,坐着牛车,带着吏卒,跟士大夫们交往,一步一步地升官,仍旧不会失去州郡长官的职位。将军您投降曹操,想要得到什么结局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采纳那些人的意见啊!”孙权感叹地说:“那些人所持的意见,使我非常失望。现在您阐明的正确方针,正和我的想法一样。”
注释:¹是:这。²遗:送给。³书:信。⁴奉辞伐罪: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曹操南击刘表,是打着汉献帝的旗号的。⁵旌麾南指:意思是向南进军。旌麾,主将指挥军队的旗帜。⁶束:绑起手来。表示就擒,指投降。⁷治:治理、训练。⁸方:将要。⁹会猎:一同打猎,这里是会战的委婉说法。¹⁰响震:被巨大的声音所震动。¹¹失色:变了脸色。¹²张昭:字子布,孙权的谋臣。¹³挟:挟持。¹⁴大势:优越的形势。¹⁵以:介词,凭借。¹⁶奄有:全部占有。奄,覆盖,包住。¹⁷蒙冲斗舰:大小战船。蒙冲,一种蒙着生牛皮的小型战船,行动迅速,用来袭击敌船。斗舰,一种大型战船。¹⁸悉浮以沿江:把(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悉,全部。浮,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代词“之”,使船浮,就是开动船只的意思。以,同“于”,在。¹⁹不可论:不能相提并论。²⁰愚:对自己的谦称。²¹迎之:迎接他,即投降他。之,代词,代曹操。²²独:只有。²³言:说话,发表意见。²⁴更衣:上厕所的委婉说法。²⁵宇下:廊檐下。²⁶何言:就是“言何”,说什么。²⁷向:刚才。²⁸何以言之:就是“以何言之”,凭什么这样说呢?之,代词,代鲁肃可迎操而孙权不可迎操这件事。²⁹今:连词,如果、假设。³⁰以肃还付乡党:把我送回老家去。³¹下曹从事:各曹从事中最低的官员。曹,古时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从事,“曹”的长官。³²犊车:牛车。³³从吏卒:使吏卒跟在后面,意思是带着吏卒。从,跟随,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跟随”的意思。³⁴交游士林:与士大夫们交往。交,结交。游,来往。³⁵累官:一步一步地升官。累,积累多次。官,动词,升官、做官。³⁶故:仍旧。³⁷州郡:指州、郡的长官。³⁸欲安所归:想要回到哪里?意思是想要得到什么结局。安所,什么地方。作宾语,放在动词前面。³⁹莫:副词,不要。⁴⁰持议:所持的意见。⁴¹失:“使……失去”,动词的使动用法。⁴²孤:王侯自称。⁴³廓开:扩开、阐明。⁴⁴大计:根本性的方针。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秦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¹周瑜受使²至番阳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¹⁰江东,地¹¹方数千里¹²,兵精¹³足用¹⁴,英雄乐业¹⁵,当横行¹⁶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¹⁷;况操自送死,而¹⁸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¹⁹。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稿草。驱²⁰中国²¹士众远涉²²江湖²³之间,不习²⁴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²⁵用兵²⁶之患²⁷也,而操皆冒行之²⁸。将军禽²⁹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³⁰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³¹、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³²,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秦案³³,曰:“诸将吏³⁴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³⁵
译文: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了番阳,鲁肃劝告孙权召周瑜回来。周瑜回来,对孙权说:“曹操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他的实质是汉朝的奸贼。将军您凭着超人的武略和杰出的才干,又依靠父兄的功业,占据江东一带,土地纵横数千里,军队精锐,物质充足,英雄乐意效力,应当驰骋天下,替汉朝翦除残暴,去掉污秽;何况曹操是自己来送死,怎么可以去投降他呢?请让我为将军具体分析一下这件事。现在北方还没有平定,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而曹操放弃骑兵,依靠水军和东吴比高低。现在又是严寒的天气,战马没有稿草饲料。驱赶中原地区的士兵远道跋涉来到江湖地带,不服水土,一定会生疾病。这几件事都是用兵时最忌讳的,可是曹操却冒失地这样做。将军捉拿曹操,应该就在今天。我请求得到精锐军队几万人,进军驻到夏口。一定替将军打败曹操。”孙权说:“曹操这个老贼想废掉汉朝皇帝而自立为皇帝已经很久了,只是顾忌二袁、吕布、刘表和我罢了;现在那几位英雄已经灭亡,只有我还在。我和老贼势不两立,您说应该抗击他,同我的意见很相合,这是老天把您赐给我啊!”于是拔刀砍面前放置奏章文书的矮桌,说:“各位文武官员敢有再说应该投降曹操的,就和这桌子一样!”于是就散会了。
注释:¹时:当时,这时。²受使:接受使命。³番阳:县名,今江西省波阳县。⁴托名汉相: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托名,假托……名义。⁵其实:他的实质。其,他的,代词。⁶神武:超人的武略,指军事才能。⁷雄才:杰出的才干。⁸兼仗:又依靠。兼,又。仗,依仗、依靠。⁹父兄之烈:指孙权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的功业。孙权江东割据的基础是孙坚打下的,孙坚死后,孙策统领所部,割据江东。烈,功业。¹⁰割据:分割并占有。¹¹地:土地。¹²方数千里:纵横各数千里。¹³兵精:军队精锐。¹⁴足用:物质充足。用,名词,物资。¹⁵乐业:乐意效力的意思。业,职守。¹⁶横行:纵横驰骋。¹⁷除残去秽:翦除残暴,去掉污秽。“残”“秽”在这里比喻坏人。¹⁸而:同“岂”,怎么。¹⁹筹之:筹划这件事,意思是说再具体分析一下。²⁰驱:驱赶。²¹中国:指中原地区。²²涉:过河、渡水,这里指经历。²³江湖:指长江及两岸湖泊地带。²⁴不习:不服。²⁵此数者:这几件事情。²⁶用兵:指行军打仗之事。²⁷患:忧虑,这里是忌讳的意思。²⁸冒行之:冒失地、轻率地做这几件事。冒,冒失、冒险。行,实行,这里指蛮干。之,代词,代“此数者”。²⁹禽:捉拿,同“擒”。³⁰住:通“驻”,驻扎。³¹二袁:指袁绍(曾割据河北)、袁术(袁绍的堂弟,曾割据江、淮一带地区)。³²势不两立:根据情势,双方不能同时存在。势,情势、状况。两,双方。³³前奏案:面前放置奏章文书的矮桌。案,几案,长方形的矮桌。³⁴诸将吏:各位文武官员。将,武将;吏,文官。³⁵罢会:散会。
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是夜¹,瑜复见权曰:“诸人²徒见操书言水步³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¹⁰校之,彼所将¹¹中国人¹²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¹³;所得表¹⁴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¹⁵。夫以疲病之卒¹⁶¹⁷狐疑之众,众数¹⁸虽多,甚未足畏¹⁹。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²⁰,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²¹、元表²²诸人各顾妻子²³,挟持²⁴私虑²⁵,深失所望;独卿与²⁶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²⁷,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²⁸便在前发²⁹,孤当续发³⁰人众³¹,多载资粮³²,为卿后援。卿能办之³³³⁴诚决³⁵,邂逅³⁶不如意³⁷,便还就孤³⁸,孤当与孟德³⁹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⁴⁰,将兵与备并力逆⁴¹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⁴²,助画⁴³方略⁴⁴。……
译文:这天夜里,周瑜又去见孙权说:“人们只看到曹操信上说水军和步兵有八十万就一个个吓住了,不再去估计它的真假,便提出这种投降的主张,是很没有道理的。现在按照实际情况核对它,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并且久已疲惫。他所得到的刘表的军队,最多也不过七八万而已,还抱着犹豫的心理。用疲乏劳累的军队,控制犹豫不定的降兵,人数虽然多,也是很不值得害怕的。我能有精兵五万,就完全能制服他,希望将军不必忧虑!”孙权拍着周瑜的背说:“公瑾,您说到这里,非常合我的心意。子布、元表这些人各人只顾自己的妻子儿女,怀着自私的打算,很使我失望;只有您和子敬与我同心同德,这是老天让你们两人来辅助我的呀!五万精兵难以一下子集合起来,已经选好三万人,船只、粮草、战斗武器都已经准备好了。您和子敬、程公便可先出发,我一定继续调派军队,多多装载物资和粮草,作为你们的后援。您能对付就同他决战,万一遇到战事不利,就回到我这里来。我当和曹孟德决一死战。”于是以周瑜、程普为正副统帅,率领部队同刘备共同抵挡曹操,并派鲁肃担任赞军校尉,协助谋划作战的策略。……
注释:¹是夜:这天晚上。²诸人:人们,指主降的张昭等人。³水步:水军和步兵。⁴而:连词,就。⁵恐慑:恐惧、害怕。⁶料:估计。⁷虚实:指真假。⁸开此议:提出这种主张。开,提出。议,主张。⁹无谓:没有意义。¹⁰以实:根据实际情况。¹¹所将:率领的,所字结构。将,率领。¹²中国人:中原地方的人。¹³已久疲:久已疲惫。¹⁴表:刘表。¹⁵尚怀狐疑:还抱着犹豫的心理(指刘表的降兵不相信曹操)。狐疑,犹豫,指对曹操有二心。¹⁶疲病之卒:疲乏劳累的士卒。疲病,疲乏劳累。¹⁷御:驾驭、控制、驱使。¹⁸众数:人数。¹⁹甚未足畏:很不值得害怕。²⁰公瑾:周瑜的字。²¹子布:张昭的字。²²元表:应作“文表”,秦松的字。²³妻子:妻子和子女。²⁴挟持:带着、怀着。²⁵私虑:私心。²⁶与:前一个“与”是连词;后一个“与”是介词。²⁷难卒合:难以一下子集合起来。卒,突然、一下子,后来写作“猝”。²⁸程公:程普,他原是孙坚手下的将军,所以孙权尊称他为“程公”。²⁹前发:先出发。³⁰发:调拨、派遣。³¹人众:部队、人马。³²资粮:作战物资和粮草。资,物资。³³办之:对付他(曹操)。办,治、对付。之,代词,代曹操。³⁴者:助词,表示假设。³⁵决:决战。³⁶邂逅:副词,偶然、万一。³⁷不如意:指战事不利。³⁸便还就孤:就回到我这里来。还,回来。就,走近、靠近。³⁹孟德:曹操的字。⁴⁰左右督:正副统帅。督,当时军队的统帅。⁴¹逆:迎,这里是“迎击”的意思。⁴²赞军校尉:官名,相当于参谋长。⁴³画:谋划、筹划。⁴⁴方略:策略。
进,与操遇于赤壁。
¹,与操遇于赤壁²
译文:进军,与曹操的军队在赤壁相遇。
注释:¹进:进军。²赤壁:今湖北省嘉鱼县长江南岸。曹操从江陵顺江而下,孙刘联军从樊口逆江而上,两军在赤壁相遇。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¹操军众已有疾疫²,初一³交战,操军不利,引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¹⁰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¹¹。”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¹²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¹³,上建旌旗¹⁴,豫备¹⁵走舸¹⁶,系¹⁷于其尾。先以书遗¹⁸操,诈云¹⁹欲降。时东南风急,盖²⁰以十舰最著前²¹,中江举帆²²,余船以次²³俱进。操军吏士²⁴皆出营立观²⁵,指言²⁶盖降。去²⁷北军²⁸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²⁹及岸上营落³⁰。顷之³¹,烟炎³²张天³³,人马烧溺死者³⁴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³⁵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³⁶步走³⁷,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³⁸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³⁹,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⁴⁰,死者太半⁴¹。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⁴²,引军北还。
译文:这时曹操的军队已经感染了疾病,刚开始交战,曹军失利,退却驻扎在长江北岸。周瑜等驻扎在南岸。周瑜部将黄盖说:“现在敌众我寡,很难同他们坚持长久,曹军并连战船,首尾相接,可用火攻使他们败逃。”于是就用十艘蒙冲斗舰,装满干燥苇荻和枯柴,把油浇灌在里面,外面用帐幕包起来,上面插上旗帜,预先准备好轻快的小船,连结在战船的尾部。先送信给曹操,假说要投降。当时东南风刮得很急,黄盖把十艘战船放在最前面,到了江心,挂起风帆,其余各船按次序前进。曹操军中的士兵和军官都走出军营站着观看,指点着,谈论着黄盖来投降了。距离曹军二里多远的时候,各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走如箭,把北面曹军的船全烧光了,还蔓延到岸上的军营。一会儿,烟雾和火焰布满天空,曹操的人马烧死淹死的很多。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部队紧跟在后面,擂起战鼓,大举进攻,曹军大败。曹操带领败兵从通往华容县的陆路步行逃跑,遇上烂泥,道路通不过,天又刮着大风,曹操就命令体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那些体弱的士兵被人马践踏,陷在泥中,死掉的很多。刘备、周瑜从水陆两路同时并进,追击曹军,一直到了南郡。当时,曹操的军队还加饥饿和疾病,死亡的有一大半。曹操于是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卫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卫襄阳,自己带领军队回北方了。
注释:¹时:当时。²疾疫:感染了疾病。³初一:刚开始。⁴不利:失利。⁵引:退却。⁶次:动词,驻扎。⁷在:动词,驻扎。⁸黄盖:字公覆,东吴老将。⁹与: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敌军)”。¹⁰方:两船并行,这里是并、并船的意思,动词。¹¹可烧而走也:可以用火攻使他们逃跑。走,动何使动用法,“使……逃跑”。“烧”“走”后边都省去了宾语“之(操军)”。¹²燥荻:干燥的苇荻。荻,类似芦苇的一种草本植物。¹³帷幕:帐幕。¹⁴旌旗:旗帜的总称。¹⁵豫备:即“预备”。¹⁶走舸:轻快的小船。¹⁷系:连结。¹⁸遗:送给。¹⁹诈云:假说。²⁰盖:黄盖。²¹最著前:居于最前面。著,居于。²²举帆:拉起船帆。²³以次:按次序。²⁴吏士:下级军官和士兵。²⁵立观:站着观看。²⁶指言:指点着、谈论着。²⁷去:距离。²⁸北军:指曹操的军队。²⁹延:蔓延。³⁰营落:营盘,军盘。³¹顷之:一会儿,顷刻之间,这个“之”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没有意义。³²炎:通“焰”,火焰。³³张天:满天。张,扩张、满。³⁴人马烧溺死者:烧溺死的人马。“者”字起帮助定语后置的作用。³⁵雷:通“擂”,敲击。³⁶华容道:通到华容县的路。华容,指古华容县,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非指今华容县(在今湖南省北部)。³⁷步走:从陆路败逃。³⁸羸兵:体弱的兵。³⁹蹈藉:残踏。⁴⁰疫:疾病。太⁴¹半:大半。⁴²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
强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
强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zhāi)。心似风吹香篆(zhuàn)¹过,也无灰。
译文:病起饮食无味,强吃效果也不佳。只好陪伴病僧,念经长吃斋。心中一片虚空,似风吹香烟心头过,也无一点灰。
注释:¹香篆:香炷,点燃时烟上升缭绕如篆文,故云。
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山上朝来云出岫(xiù)¹,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译文:早晨云出山,随风飘散一去未曾回。待到前村行雨了,就会自己归来。
注释:¹出岫:出山,从山中出来。

  词的上片写病起后的心境。起句写其不思饮食。言其想着强吃一点,效果却不理想,身心状况并没多大起色。次句写因应之策。言其既然“强欲加餐”效果不好,万般无奈,只好陪伴病僧,长期吃斋念经,托身佛门。第三句写自己的心境。言此时此地,内心-片空虚,犹如缭绕的香烟从心头飘过,连一点香灰也没留下,真是万念俱寂,了无尘心,远离世界,清高极了,也淡泊极了,表达出作者超尘脱俗的情思。

  词的下片写独坐停云观云、体验云之出没的理趣。“山上”句写云之出岫。陶渊明说:“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此处似化用其意,并以云自比,言自己早年本来无心出去做官,以功名富贵,就像朝来“云无心以出岫”,随风飘流一样,到处漂泊。“次第”二句从“鸟倦飞而知还”脱胎,言自己像出山之云,行雨之后就应归来一样,自己出而做官,为霖为雨,以济苍生,晚来,也是应该的。言外之意是说,落职还乡,也是一种归宿,自慰,真可以说是淡泊以明志。这四句以“云出岫”起,以“和归来”结,完整地体现了“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说:“此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不能为此言也。”对于此词所写,我们也应作如是观,应当说它表明了作者胸怀淡远,不能以普通景语视之。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玉堤。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玉堤。
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
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
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
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
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
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

  唐玄宗时,斗鸡、舞马、歌舞、百戏等,成为宫廷不可或缺的享乐活动。玄宗晚年耽于享乐导致了“安史之乱”,唐王朝几至灭亡。王建七律《春日五门西望》,即是一首讽刺玄宗荒淫误国的篇章。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御堤。”“五门”,又称午门。唐代长安城大明宫南墙有丹凤门、建福门、望仙门等五个门,故云。“西”即诗题所云“西望”。百官自大明宫下朝,步出五门,西望则是西内之太极宫、掖庭宫和东宫。西内是玄宗游戏的重要地点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宜春院的梨园弟子就生活在西内。百官退朝,侧身西望,但见一阵阵春风,把一股股灰尘吹过御堤,使整个西内显得迷迷濛濛。“尘起春风过御堤”一句虽为写景,却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消逝的岁月无数史实已记忆不清,印象模糊。唯有玄宗的荒嬉尚历历在目。由此为下文张目。西内留下了唐王朝历代帝王的足迹,宫掖中秘闻逸事数不胜数,但最能勾起诗人回忆的却是唐玄宗。这不仅由于玄宗距诗人的时代最近,更重要的是因为玄宗是位因荒嬉几至覆国的君主。因此,颔联很自然地就从首联的望西内而过渡到对玄宗往事的追忆:“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马,此指舞马。舞马以黄帕覆盖其马鞍以见其珍贵。玄宗时,教坊中百戏杂耍名目繁多,诸如山车、旱船、寻橦、走索、丸剑、角抵等应有尽有。此外,斗鸡、舞马也特受玄宗喜爱。据载,玄宗曾驯练出舞马一百匹。这些马在表演时,站在巨榻之上,“衣以文绣,饰以珠玉”,随着音乐的节拍俯仰跳动,曲尽其妙。玄宗又好斗鸡戏,曾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专门训练金毫铁距、高冠昂尾的雄鸡上千只。斗鸡比赛时,则分成若干支斗鸡队,胜者则缠以锦段。杜诗云:“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也正指此。舞马和斗鸡,玄宗后不再时髦。两句诗,诗人别出心裁,只选取玄宗荒嬉最典型的事例,不露声色地展示出来,而让知道这段历史故事的读者,自己去充实众多未写入诗中的内容。

  颔联两句是虚笔叙事,这是由“望”而产生的遐思。颈联和尾联则是实笔写景,这是“望”的真实景物,但景中有情,是借景以寄慨。不过,在具体表现上却又不同,互有差异。

  颈联“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作今昔纵向对比,不过不是事与事对比,而是以今之物同昔之事对比。“馆”,当指建于西内之宏文馆。在春风的拂动下,馆松茂密,御柳堆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馆松御柳,曾作为玄宗享乐的见证者而存在,可现在,郁郁葱葱的馆松御柳,同转瞬即逝的玄宗的荒嬉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这当然要激起诗人心中对今昔盛衰的强烈慨叹。只不过这种慨叹,并非是出自疾呼呐喊,而是寓之以景罢了。岑参《山房春事》诗云:“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以“无情”“无知”的庭树之花,来透露其对梁园萧索的无限伤心之情。“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教坊”,当指建于西内之宜春院。宜春院已不再是歌舞繁华之地,其南,则荒草古苔,一派阴暗凄冷之象。诗中“阴”和“冷凄凄”数字,既是写实的景语,又饱蘸着作者抚今追昔的伤痛之情,将实景和心境融合为一。

chūnmén西wàng--wángjiàn

bǎiguāncháoxiàmén西chénchūnfēngguò

huánggàiānchénglehóngluóxiàngdòuhuí

guǎnsōngzhīzhòngqiángtóuchūliǔtiáozhǎngshuǐmiàn

wéiyǒujiàofāngnáncǎo绿táiyīnlěng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
凤凰山¹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关²歌未竞,哑哑³栖鸟歇别。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zì)透千重铁。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
译文: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为何不在今霄停歇。送别的三叠阳关曲还未唱完,城上啼鸟已经催人离别。一缕相思之情两行凄清的泪水,把衾被浸透冰冷如铁。再不要问今后相会之事,离别的杯前早巳愁苦至绝。
注释:¹凤凰山:此指福建同安之大风山。²阳关:即《阳关曲》,因须重复唱三次,故谓三叠。此泛指离别之曲。³哑哑:形容鸦啼的声音。⁴渍:浸;沾。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
还忆浴罢描眉¹,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漫道胸前怀²豆蔻(kòu)³,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寒灯旅邸(dǐ),荧荧与谁闲说?
译文:曾记得浴后你给我描属梳鬓,还记得梦醒后我们手挽手踏碎花间明月。不要再空忆往日豆蔻年华时的旧事了,今后这些美好之事再难办到。南京桃叶渡口莫愁湖畔,远树云重重叠叠。夜阑人静帘幕空空,当我去剪灯花时,这绵绵相思之情又向谁诉说?
注释:¹描眉:《汉书·张敞传》载:西汉张敝,夫妻恩爱。妻子梳洗时,敞为其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恩爱。²怀:揣。³豆蔻:俗名“含胎花”,有香味,象征处子,旧传宜女子佩带。⁴桃叶津、莫愁湖:均南京城名胜,与旧时男女风情传说有关。⁵旅邸:邸,高级官员的住所。此泛指一般旅舍。⁶荧荧:形容灯光闪烁的样子。

  此词一片纯情,出自肺腑,虽不假雕饰,而感人之力犹强。

  词的上片写夫妻惜别情景,作者把笔墨的焦距,对准在临别之夜的焦点上。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前两句点明惜别的地点、时间,同时也渲染气氛,暗寓作者的感受。就地点而言,作者从大处落墨;至于具体的环境,是在饯别的宴席上,还是在闺房之中夫妻俩就着摇曳的烛光对酌,作者均不作进一步的交待,她更敏感的是对时间飞逝的感觉。她恨那时间的尺度——玉漏,怎么今夜一声一声,这么快就要滴完了。因“恨”,故觉时光“易”逝,曲折地写出良宵苦短之情。

  “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三、四句揭示出全词惜别主题,两人的心声尚未尽情倾吐,而城上的乌鸦不停地叫着,仿佛在催人道别。“阳关三叠”,揭出惜别主题;“栖乌催别”,烘托当时环境,而“催”字与上文“易”字均具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是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的感受。这两句是给“恨”字充实了具体的内容,揭示了此“恨”乃“离恨”。

  “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五、六、七句正面写惜别之苦,手法全用白描,夸张句想法奇特而不悖情理,极具感情力度。情如丝,正写出了此情不绝如缕之状,偏于写实;而两行清泪浸透千重铁,则用夸张的笔法,形象地刻画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

  “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末两句是一跌宕。“重来”句已遥想到将来重逢之日,但“尊前”句又跌落到眼前“愁绝”的痛苦现实。在作者看来,夫婿一别,万念俱灰,她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且不说日后重逢时“新婚不如久别”之类的安慰话,就是这眼前的痛苦,已使她柔肠寸断,无法承受了。

  下片换头承上转折,追想恩爱之时的幸福与欢乐,与“愁绝”恰成反衬。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浴罢描眉”,作者的思绪从痛苦的巅峰折回到朝夕相处时的欢爱“浴罢描眉”,用典而不“隔”,概括了丈夫平日对她的体贴和宠爱;“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写尽夫妻之间的情意缱绻、兴趣相投,使人们仿佛目睹了这对恩爱夫妻穿行在花前月下,携手并肩,情话绵绵的情景。在一篇愁苦之辞中忽然插入这一段欢快之辞,作者的目的绝不是夸耀或自我陶醉,而恰恰相反,正是为了反衬今日的痛苦。

  “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豆蔻”是青春和爱情的象征,“漫道”两字透露出作者的灰心和失望,又以“虚设”两字回应“漫道”,说尽作者的万念俱灭。在古代社会里,生为妇女是一大悲哀,沦为妓女是更大的悲哀,身为妓女而又富于才情是最大的悲哀。作者出身青楼,虽然从良,但她仍逃不脱当小妾和受歧视的命运,丈夫一走,她失去了支持她的支柱,而她又不甘心让自己的人格遭人践踏,所以,她在与丈夫分别的前夜,感到了人生最大的失望。

  “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桃叶津与莫愁湖指代南京,它们与上文的“凤凰山”构成遥远的空间距离,揭示出作者的孤独。“远树云烟叠”,意境迷茫,正与作者此时的心情相吻合。这是作者伫立窗前、翘首远望之所见,曲折地暗示了作者的心将伴随在丈夫的身边。

  “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词的最后两句思绪再次宕开,揣想同丈夫分别后自己孤独凄凉、苦苦相思的情景。每当夜深人静,自己对着一盏孤灯和落在帘幕上的影子,相思之苦阵阵袭来,但她竟连一个可以倾吐衷肠的人都没有,只好在孤独和寂寞中品尝人生的苦酒。

  这首词是古代妇女词作中不可多得的佳构,全词把千般情、万般愁巧妙地编织起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参考资料:
1、 王兴康著.明清词曲选: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10月第1版:第239页
2、 编委会编撰.中国历代词名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1:第309页

niànjiāo··fènghuángshānxià--zhānghóngqiáo

fènghuángshānxiàhènshēngshēnglòujīnxiāoxiēsāndiéyángguānwèijìngniǎocuībiéhányuàntūnshēngliǎngxíngqīnglèitòuqiānzhòngtiězhòngláixiūwènzūnqiánshìchóujué

háimiáoméimènghuíxiéshǒusuìhuājiānyuèmàndàoxiōngqián怀huáidòukòujīnzǒngchéngshètáojīntóuchóupànyuǎnshùyúnyāndiéhándēngyíngyíngshuíxiánshuō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