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真何谓,衰颓恐不应。
灸瘢疼怕雨,渴卧梦思冰。
端午宜觞客,生辰欲饭僧。
乍归两皆省,自笑一无能。
奔走真何谓,衰颓恐不应。
灸瘢疼怕雨,渴卧梦思冰。
端午宜觞客,生辰欲饭僧。
乍归两皆省,自笑一无能。
方回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27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译文:江上吹起的春风将客船阻拦在了武昌,无穷无尽的乡思和归意却如滚滚的江水向东奔流不回。
注释:阻风:被风阻滞。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与君¹尽日²³临水,贪看飞花忘却(chóu)
译文:只得和你来到水边,整天悠闲地贪看着漫天飞舞的柳絮,希望借此能忘记满腹的愁绪。
注释:¹君:可指春风,也可指船,或船上友人。²尽日:整日。³闲:悠闲。⁴飞花:柳絮。⁵忘却:忘掉。

  诗人在回家途中所乘的船在武昌被大风阻滞,只好暂留武昌。全诗用了委婉曲折的抒情手法,前后两层意思乍看相反相对,实则相辅相成;尤其是后面故作解脱流露的却是更深更沉的愁思。前两句从正面入手,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以水喻情,形象生动。后两句曲折委婉,从反面表达自己的情感。恨不得一步便跨入家门却被滞阻在半路的诗人是没有那种闲情逸致整日间到水边散步的。最后一句同样如此,表面上说自己“贪看”武昌有名的柳絮飞花的景致而忘记了忧愁,事实上却正表明了心中无尽的愁绪。

  这首小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就眼前景色取喻。所谓“无穷归思满东流”,是以水流无尽比喻内心的无限归思之情。这种手法并非方泽独创,如李白有“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之喻;李煜则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欧阳修有“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四人皆以流水喻情思,李白喻相思之情,李煜喻愁苦之情,欧阳修喻离愁之情。不过方泽诗也有其独到处,就是即景取喻。人在船上,船在江边,临流凝睇,取水为喻,显得十分自然贴切;这水不是虚指,而是眼前的实物,这种即景取喻,最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其实,全诗更“惊人”的妙处还在于委宛曲折的抒情手法。朱熹说,文章“曲折生姿”,这首诗的另一特点是它的委宛曲折、波澜起伏的抒情手法。一个人的心情,如果表现得太率直,则一览无遗,索然寡味;如果拐个弯,换个角度,欲擒故纵,欲抑故扬,便比较耐人咀嚼。这首绝句将诗人的心思和盘托出,却又盖上一层纱巾,让人去端详回味。明明是为风所阻,不得不停泊武昌,颇有迁怨于风之意,他却说“江上春风留客舟”,如同春风有意,殷勤劝留。实际是“阻”,却说“留”,这里是一折;明明是因被风所阻,无端惹了一怀愁绪,心烦意乱,他却说“与君尽日闲临水”。“君”是谁,诗人没有说,指船或者同船的友人均说得通。这无关大的主旨。重要的是“闲”字,诗人并没有那种闲情逸致来临流赋诗,这是实“愁”而说“闲”,这里又一折;明明是心中有无穷归思,有无尽乡愁,根本无心欣赏柳絮飞花,他却说“贪看飞花忘却愁”。固然,武昌柳是很有名的,古来诗人都喜欢吟咏,如孟浩然诗说:“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但是,诗人此时的漂泊之感,使他无心去欣赏武昌的花柳。无心而说“贪看”,这里再一折。一波三折,委曲尽情,意味深长。大凡故作宽解之语的人,都缘于不解之故。这首诗正是因不解而故作宽解语。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故作解语式的委宛曲折的表现手法,是很合乎心理逻辑的,因而产生较强的艺术魅力。

  宋代蔡绦《西清诗话》说,方泽“不以文艺名世”,而《武昌阻风》一绝“诗语惊人如此,殆不可知矣”,对这首诗推崇备至。

参考资料:
1、 曹保平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分类赏析 古诗卷: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年:525-526
2、 缪钺.《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710
3、 李安纲主编 杨桂森 杨蔷云编著.万家诗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79-180

chāngfēng--fāng

jiāngshàngchūnfēngliúzhōuqióngguīmǎndōngliú

jūnjǐnxiánlínshuǐtānkànfēihuāwàngquèchóu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¹²(bì)³,锡(cì)(zhǐ)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¹⁰(mí)¹¹于尔邦,维王其崇¹²之。
译文:有功有德众诸侯,天赐你们莫大福。给我恩惠也无量,子孙长保此福祥。莫在你国铸大错,一心尊崇周君王。
注释:¹烈:武功。一说“光明”。²文:文德。³辟公:指助祭诸侯。⁴锡:赐。⁵兹:此。⁶祉:福。⁷惠:爱。一说“顺”。⁸无疆:无穷。⁹保:守住。¹⁰封:大。¹¹靡:累,罪恶。一说“封”指专利敛财,“靡”指奢侈。¹²崇:立。一说“尊重”。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念兹戎¹功,继序²其皇³之。无竞人,四方其训之。不(pī)显维德,百辟(bì)其刑之。於(wū)¹⁰,前王¹¹不忘!
译文:感念你们立大功,继续立功又弘扬。国强莫过有贤才,四方才会来归降。先祖伟大在美德,诸君应当为榜样。先王典范永不忘!
注释:¹戎:大。²继序:继承祖业。序,通“叙”,业。³皇:光大。⁴竞:强。一说“争”。⁵维:于。⁶训:服从。一说“效”。⁷不:通“丕”,大。⁸百辟:众诸侯。⁹刑:通“型”,效法,模范。¹⁰於乎:叹词。¹¹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周颂·烈文》对诸侯具有安抚与约束的双重作用。全诗共十三句,不分章,可按安抚与约束之意分为两层:前四句和后九句。前四句是以赞扬诸侯的赫赫功绩来达到安抚的目的。这种赞扬可以说臻于极致:不仅赐予周王福祉,而且使王室世世代代受益无穷。助祭的诸侯都是周王室的功臣,被邀来助祭本身就是一种殊荣,而祭祀时周王肯定子功绩,感谢子为建立、巩固周政权所作的努力,使诸侯在祭坛前如英雄受勋,荣耀非常,对周王室的感激之情便油然而生。

  但是,周王为君临四海的天子,对诸侯仅有安抚,只让诸侯怀感激之情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对诸侯加以约束,使诸侯生敬畏之心。后九句以“无”领起,这个“无”通“毋”,释“不要”,为具强烈感情色彩的祈使词,使文气从赞扬急转为指令,文意则由安抚转为约束。七句中用了两个这样的“无”,以断然的语气,训诫诸侯必须遵从;“百辟子刑之”,更是必须效法先王的明确训令;而“前王不忘”似乎只是训诫诸侯不要忘记先王之德,却又隐含不要忘记先王曾伐灭了不可一世的商纣,成王也在周公的辅佐下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的叛乱,即不要忘记周王室具有扫荡摧毁一切敌对势力的雄威。

  后九句的指令、训戒,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即正名。《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段话中所说的君臣名分,与《周颂·烈文》这首诗所表达的完全一致。后者虽然没有点出“君臣”二字,含义却更加深刻:诸侯的功绩再大,也不过是尽臣子的本分而已,并且仍要一如既往这么做下去;周王的号令诸侯,乃是行君临天下的威权,并将绵延至子孙万代。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49-651

lièwén

míng xiānqín 

lièwéngōng zhǐ huìjiāng sūnbǎozhī fēngěrbāng wéiwángchóngzhī 
niànrónggōng huángzhī jìngwéirén fāngxùnzhī xiǎnwéi bǎixíngzhī  qiánwángwàng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ní)(cháng)¹四海兵。
译文: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
注释:¹霓裳:指霓裳羽衣曲。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犹有 一作:惟有)
玉辇(niǎn)¹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犹有 一作:惟有)
译文:如今玄宗和唐宫旧人都已经不在了,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
注释:¹玉辇: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又称玉辂。

  华清宫,中国古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华清宫在后世名声大噪,唐玄宗、杨贵妃二人功不可没。而历来以“华清宫”为题材的咏史诗,也基本都是唐玄宗、杨贵妃二人密切相联。李约的《过华清宫》就是其中的一首,此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抒发黍离之悲。

  首句就直斥玄宗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玄宗皇帝耽于享乐,追求淫逸,反把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第二句用“一曲霓裳”一笔带过唐玄宗、杨贵妃二人沉醉于歌舞的享受生活。“四海兵”三字,是唐玄宗、杨贵妃二人耽于享乐、追求淫逸所酿成的苦果: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使盛唐走向了衰微。这与杜牧的“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有异曲同工之妙。君王以“万机”为轻,却以享乐为重,酿成亡国之大祸必在情理之中,正所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三、四两句是诗人目睹华清宫的景象:帝妃早已升天作古,只有四季“长生”的树木,见证了华清宫的兴衰。

  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guòhuáqīnggōng

yuē tángdài 

jūnwángyóuwànqīng chánghǎibīng 
niǎnshēngtiānrénjìn gōngyóuyǒushùchángshēng  (yóuyǒuzuò wéiyǒu )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二月三日,丕白¹。岁月易得²,别来行³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译文:二月三日,曹丕说。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分别又将四年。三年不见,《东山》诗里的士兵尚且感叹离别时间太长,何况我们分别都已经超过三年,思念之情怎么能够忍受呢!虽然书信来往,不足以解除郁结在心头的深切怀念之情。
注释:¹白:说。²岁月易得:指时间过得很快。³行:将。⁴复:又。"⁵《东山》"句:《诗经·豳风·东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写士兵的思乡之情。远,指时间久远。⁶支:承受。⁷书疏:书信。⁸劳结:因忧思而生的郁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昔年疾疫¹,亲故多离²其灾,徐、陈、应、刘³,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shāng)(zhuó)流行,丝¹⁰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¹¹不自知乐¹²也。谓百年己分(fèn)¹³,可长共相保¹⁴,何图¹⁵数年之间,零落略尽¹⁶,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¹⁷,观其姓名,已为鬼录¹⁸。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¹⁹,可复道哉?
译文:前一年流行疾疫,亲戚朋友多数遭受不幸,徐干、陈琳、应瑒、刘桢,很快相继都去世,我内心的悲痛怎么能用言语表达啊?过去在一起交往相处,外出时车子连着车子,休息时座位相连,何曾片刻互相分离!每当我们互相传杯饮酒的时候,弦乐管乐一齐伴奏,酒喝得痛快,满面红光,仰头吟诵自己刚作出的诗,每当沉醉在欢乐的时候,恍惚间却未觉得这是难得的欢乐。我以为百年长寿是每人应有一份,长久地相互在一起,怎想到几年之间,这些好朋友差不多都死光了,说到这里非常痛心。近来编定他们的遗著,合起来成为一本集子,看他们的姓名,已经是在阴间死者的名册。追想过去交往相好的日子,还历历在目,而这些好友,都死去化为粪土,怎么忍心再说呢?
注释:¹昔年疾疫:指建安二十二年发生的疾疫。²离:通"罹",遭遇。³徐、陈、应、刘:指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⁴连舆:车与车相连。舆,车。⁵接席:座位相挨。⁶须臾:一会儿。⁷相失:相离。⁸觞酌流行:传杯接盏,饮酒不停。觞,酒杯。酌,斟酒,代指酒。⁹丝:指琴类弦乐器。¹⁰竹:指箫笙类管乐器。¹¹忽然:一会儿,形容时间过得很快。¹²不自知乐:不觉得自己处在欢乐之中。¹³谓百年己分:以为长命百年是自己的当然之事。分,本应有的。¹⁴相保:相互保有同处的欢娱。¹⁵图:料想。¹⁶零落略尽:大多已经死去。零落,本指草木凋落,此喻人死亡。略,差不多。¹⁷“顷撰”二句:我最近撰集他们的遗作,汇成了一部集子。顷,近来。都,汇集。¹⁸鬼录:死人的名录。¹⁹化为粪壤:指死亡。人死归葬,久而朽为泥土。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观古今文人,类¹不护²细行³,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jī)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¹⁰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¹¹常斐然¹¹有述¹²¹³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¹⁴可痛惜。间(jiàn)¹⁵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wěn)¹⁶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¹⁷。孔璋¹⁸章表¹⁹殊健²⁰,微²¹为繁富²²。公干²³有逸气²⁴,但未遒(qiú)²⁵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²⁶时人。元瑜²⁷书记²⁸翩翩²⁹,致足乐也³⁰。仲宣³¹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³²,不足起其文³³,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绝弦于钟期³⁴,仲尼覆醢(hǎi)于子路³⁵,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³⁶之莫逮³⁷。诸子但为³⁸未及古人,自一时之儁(jùn)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³⁹,来者难诬⁴⁰,然恐吾与足下⁴¹不及见也。
译文:纵观古今文人,大多都不拘小节,很少能在名誉和节操上立身的。但只有徐干既有文才,又有好的品德,宁静淡泊,少嗜欲,有不贪图权位隐退之心,可以说是文雅而又朴实的君子。他著有《中论》二十多篇,自成一家的论著,文辞典雅,足以流传后世,他的精神、成就永远存在。应瑒文采出众常有著述之意,他的才能学识足以著书,但他美好的愿望没有实现,实在应该痛惜。近来遍阅他们的文章,看后不禁拭泪,既痛念逝去的好友,而且又想到自己生命短促。陈琳的章表文笔很雄健有力,但稍微有些冗长。刘桢的文风洒脱奔放,只是还不够有力罢了,他的五言诗很完美,在同代人中最妙。阮瑀的书札文词美丽,使人感到十分快乐。王粲只擅长辞赋,可惜风格纤弱,不能够振作起文章气势,至于他擅长的,古代没有人能超过很远。过去伯牙在钟子期死后破琴绝弦,终身不再鼓琴,痛惜知音难遇,孔子听说子路被卫人杀害,剁成肉酱,命人将家里的肉酱倒掉,悲伤弟子当中没有能比得上子路的。这些人只是有些还不及古人,也算一代优秀人才,现在活着的人,已没有人能比得上的了。将来定有优秀人才出现,后来之人难于轻视,但是恐怕我与您不能赶上见到了。
注释:¹类:大多。²护:注意。³细行:小节,细小行为。⁴鲜:少。⁵名节:名誉节操。⁶伟长:徐干的字。⁷怀文抱质:文质兼备。文,文采。质,质朴。⁸箕山之志:鄙弃利禄的高尚之志。箕山,相传为尧时许由、巢父隐居之地,后常用以代指隐逸的人或地方。⁹彬彬君子:《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文质兼备貌。¹⁰《中论》:徐干著作,是一部政论性著作,系属子书,其意旨:“大都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¹¹德琏:应玚的字。¹¹斐然:有文采貌。¹²述:阐发前人著作。¹³作:自己创作。¹⁴良:确实。¹⁵间者:近来。¹⁶抆:擦拭。¹⁷"既痛"两句:既悲痛死者,又想到自己。行,又。¹⁸孔璋:陈琳的字。¹⁹章表:奏章、奏表,均为臣下上给皇帝的奏书。²⁰殊健:言其文气十分刚健。²¹微:稍微。²²繁富:指辞采繁多,不够简洁。²³公干:刘桢的字。²⁴逸气:超迈流俗的气质。²⁵遒:刚劲有力。²⁶绝:超过。²⁷元瑜:阮瑀的字。²⁸书记:指军国书檄等官方文字。²⁹翩翩:形容词采飞扬。³⁰致足乐也:十分令人快乐。致,至,极。³¹仲宣:王粲(càn)的字。³²体弱:《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说王粲"容状短小","体弱通脱"。体,体质、气质。³³起其文:勃起他的文气。³⁴"昔伯牙"句:春秋时俞伯牙善弹琴,唯钟子期为知音。子期死,伯牙毁琴,不再弹。事见《吕氏春秋·本味》。钟期,即钟子期。³⁵"仲尼"句:孔子的学生子路在卫国被杀并被剁成肉酱后,孔子便不再吃肉酱一类的食物。事见《礼记·檀弓上》。醢,肉酱。³⁶门人:门生。³⁷莫逮:没有人能赶上。³⁸但为:只是。³⁹后生可畏:年轻人值得敬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⁴⁰诬:妄言,乱说。⁴¹足下:对吴质的敬称。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年行¹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²,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³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pān),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译文:年龄已经增大,心中所想的千头万绪,时常有所思虑,以至整夜不眠,志向和意趣什么时候能再像过去那样高远呢?已经变成老翁,只不过没有白头发罢了。东汉光武帝说:“三十多岁,在军队中十年,所经历的事不止一件。”我的才能赶不上他,但是年龄和他一样大了,凭低下的才能却处在很高地位,德才不足,只是凭借父亲曹操之力而有高位,一举一动都有人注意,什么时候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恐怕永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游玩了。年轻人的确应当努力,年龄一旦过去,时光怎么能留得住,古人想夜里拿着蜡烛游玩,确实很有道理啊。
注释:¹年行:行年,已度过的年龄。²暝:合眼入睡。³光武: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庙号。"年三十"三句:李善注以为语出《东观汉记》载刘秀《赐隗嚣书》。所更非一,所经历的事不只一件。⁴"以犬羊"四句:谦称自己并无特出德能,登上太子之位,全凭父亲指定。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文子》:"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服,披,穿。假,借。日月,喻帝后、天地。此喻指曹操。⁵见:被。⁶易:改变。⁷攀援:挽留。⁸炳烛夜游:点着烛火,夜以继日地游乐。《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炳,燃。一作"秉",持。⁹良有以也:确有原因。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於邑,裁书叙心。丕白。
¹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²³?东望於(wū)(yè),裁书叙心。丕白。
译文:近来您用什么自我娱乐?仍旧再有什么著作吗?向东望去非常悲伤,写信来叙述内心情感。曹丕陈说。
注释:¹顷:最近。²述造:即"述作"。³不:同"否"。⁴於邑:同"呜咽",低声哭泣。⁵裁书:写信。古人写字用的帛、纸往往卷成轴,写字时要先剪裁下来。

  为了增强表现力,信中明征暗引的成语和典故很多,显得文采斐然;但是用得妥帖巧妙,并多是平时已为人们所熟悉的常典和名句,所以一点也没有艰涩之感。作者还十分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往往只用一两个字就传达出丰富的内涵。用字不多,但从中可体味到隐含着的惋惜之情。另外,此信的音韵节奏也非常和谐。作者对于句子的抑扬顿挫和段落的承转连接都十分,全文犹如一沟溪水,汩汩流出,了无滞碍。

  在整理、编订遗文的过程中,他对亡友的诗文也与《典论·论文》一样,一一作出了公允的评价。但与《典论·论文》不同的是这封书信并非旨在论文,而是重在伤逝:一伤亡友早逝,美志未遂。在七子中,只有徐斡一人“成一家之言”,“足传后世”,可以不朽;余者才虽“足以著书”,但不幸逝去,才华未尽,“美志不遂”,令人十分悲痛惋惜。二伤知音难遇,文坛零落。早逝诸人都是建安时期的“一时之隽”,与曹丕声气相通,他们亡故后,曹丕再也难以找到像那样的知音了。“今之存者”,又不及他们,邺下的文学活动顿时冷落下来,建安风流,零落殆尽。因而他一边整理他们的文章,一边“对之技泪”,睹物思人,悲不自胜,伤悼忘友的早逝。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三曹诗文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3.03 :第156页到第160页 .
2、 古文鉴赏辞典珍藏本上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01 :第572页 .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
南都¹信佳丽,武阙(què)²横西关³
译文:南都果然是佳丽之地,名不虚传。巍峨的武阙山就横在西关。
注释:¹南都:即南阳之旧称,唐时为山南东道邓州,即今河南南阳市。²武阙:山名。³西关:即武关。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
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
白水真人¹居,万商罗鄽(chán)(huán)²
译文:这是白水真人汉光武帝的老家。市井繁荣,万商云集。
注释:¹白水真人:指汉光武帝。汉光武帝起于青陵之白水乡,故曰白水真人。²鄽闤:指市井。鄽,市宅。阛,市垣。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译文:峨峨高楼对着紫色的大道,房宅栉次鳞比,直连城外的青山。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此地多英豪,邈(miǎo)然不可攀。
译文:此地出了许多英豪,他们的业绩巍巍,渺不可攀。
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
陶朱¹与五羖(gǔ)²,名播天壤(rǎng)间。
译文:如号曰陶朱公的范蠡和五羖大夫的百里奚,他们都名播天地。
注释:¹陶朱,即范蠡。²五羖:指百里奚。虢为晋所灭,百里奚逃至楚,被执为奴,秦穆公闻其贤,以五羖羊皮赎之,授以国政,号曰五羖大夫。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丽华¹秀玉色,汉女²娇朱颜。
译文:这里还是出美人的地方,如以美色著名的汉光武皇后阴丽华,娇艳美丽的汉皋游女等。
注释:¹丽华:即阴丽华,汉光武帝皇后。²汉女:汉水旁的女子。
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
清歌遏(è)流云,艳舞有馀(yú)闲。
译文:她们清歌响遏流云,舞姿优游从容,令人赞叹。
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áo)游盛宛洛¹,冠盖随风还。
译文:南阳之盛与洛阳齐名,古来都是有名的游览胜地,冠盖来往,车马不断。
注释:¹遨游盛宛洛:《古诗十九首》:“驱车策驽马,游戏宛(南阳)与洛(洛阳)。”此用其句意。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
走马红阳¹城,呼鹰白河²湾。
译文:我在红阳城外走马,在白河湾呼鹰逐猎。
注释:¹红阳:地名。即今河南舞阳县西北。²白河;一作白水,源出今河南嵩县西南,南流经今南阳市东,至湖北襄樊市入汉水。俗称白河。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谁识卧龙¹客,长吟愁鬓(bìn)斑。
译文:有谁能像刘备那样的明王来识我这个的卧龙客呢?长吟着诸葛亮的《梁父吟》,我的头发都要愁白了。
注释:¹卧龙:即诸葛亮。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概述南阳佳丽之地、巍峨武阙山的雄伟壮阔之景。

  “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描绘一幅汉光武帝所管辖的市井繁荣,万商云集,皇亲国戚、王侯将相多居住于此,以突显出南阳商业发达、壮阔富饶。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紧扣前文,借南阳山川美景抒发情怀,继而联想到南阳英豪美女的事迹,继而从而触动李白内心处的赞赏情怀,歌咏南阳英豪。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丽华就是皇后阴丽华,是夸南阳美眉漂亮早已艳名远播。

  “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描绘一幅美女清歌响遏流云、舞姿优游从容的美丽风景图,侧面点染出南阳乃国杰豪英,人杰地灵的地方。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讲述李白以诸葛亮自况感怀,自叹没有知己而因愁鬓斑。

  综观全诗,前六诗句李白描绘了南阳山川形胜和繁华的市面景观:武阙山横亘,货币流通,商贾云集,楼高道阔,甲第连山。接着六诗句描写南阳风流人物的事迹:英豪,则有范蠡、诸葛亮;美女则有阴丽华、汉水神女。继而四句写南阳旅游观光之胜。清歌艳舞可赏,宛、洛可游,故冠盖络绎,走马呼鹰。最后二句以感怀为主,以诸葛亮自况,叹无知己,故而因愁鬓斑。诗的主旨是讲述诗人对南阳英豪的钦敬和仰慕,并以卧龙自比,以申用世之志,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叹。李白最后借此抒发不得志之情,也是一贯风格。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南都行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