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远宾江路。乱水轻舟频渡。潇湘行欲尽、瘴云苦。
绝远宾江路。乱水轻舟频渡。潇湘行欲尽、瘴云苦。
千树桄榔,月黑鹃啼处。到日清秋好,蜑户鲛人,满城看笑舞。
千树桄榔,月黑鹃啼处。到日清秋好,蜑户鲛人,满城看笑舞。
椰子倾甘露。照眼红蕉初吐。推琴小拄笏、讼庭暮。
椰子倾甘露。照眼红蕉初吐。推琴小拄笏、讼庭暮。
龙目香中,早暗送、年华去。吟情应不减,问写就蛮笺,重寄昭王台否。
龙目香中,早暗送、年华去。吟情应不减,问写就蛮笺,重寄昭王台否。
曹贞吉

曹贞吉

曹贞吉(1634~1698) 清代著名诗词家。字升六,又字升阶、迪清,号实庵,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人。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 2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¹马不思越,越禽²不恋燕。
译文:代地之马不喜欢越地的南方,越地的禽鸟也不恋眷北方的燕京栖息。
注释:¹燕、代:泛指古代北方边地。²禽:鸟类。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译文:这些都是遗传习性所决定,长期的生活所习惯。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¹²雁门关³,今戍龙庭前。
译文:你看边疆的战士们,以前只是在雁门关一带,如今却深入到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埋葬祖先的远远的北方腹地。
注释:¹昔:同“惜”,珍惜。²别:离别,分别。³雁门关:即雁门山,在山西省代县。其山双关陡绝,雁欲过,必经此地,故名。一名雁门塞,倚山立关,谓之雁门关。³戍:军队防守。⁴龙庭: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这里泛指匈奴之地。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¹
译文:那里是狂风飞雪,漫天黄沙,遮月闭日,条件恶劣。
注释:¹胡天:亦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jǐ)(shī)¹生虎鹖(hé)²,心魂逐旌(jīng)(zhān)³
译文:战土们的头盔和甲胄都生满了虮虱,心魂天天逐着战旗前进。
注释:¹虮虱:虱子及虱卵。²虎鹖:虎鹖:虎,指虎衣,鹖,指鹖冠,皆古代武将衣冠。³旌旃:旗帜的泛称。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译文:但是,他们苦战所得来的功勋却得不到奖赏,其忠诚之心向谁来表达?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谁怜李飞将¹,白首没三边。
译文:有谁来可怜这些像飞将军李广一样的将士,头发已经花白还在守卫边关?
注释:¹李飞将:指汉代抗击匈奴名将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之,号曰汉之李飞将。按,李广屡建战功而终未封侯,后有微过,自刭,为后人所不平。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¹,焉²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pì)之如医³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译文: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
注释:¹所自起:从那里产生。²焉:表示承接。相当于“则”、“于是”。³医:医师。⁴攻:治。⁵然:那样。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¹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²。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³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¹⁰,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¹¹爱其身¹²,不爱人¹³,故贼人¹⁴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¹⁵、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¹⁶,不爱异家¹⁷,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¹⁸,具此而已矣¹⁹
译文: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乱。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这就是所谓混乱。反过来,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兄长不慈爱弟弟,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的所谓混乱。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以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什么缘故呢?都是起于不相爱。即使是天下做盗贼的也是这样。盗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偷盗别人家而自得利益。贼只爱自身而不爱他人。所以抢夺他人身上东西而自得利益。这是什么原故呢?都是起于不相爱的缘故啊!即使是大夫互相侵扰其家,诸侯互相攻打其国也是这样的。大夫各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扰乱他人的家而使自家得利。诸侯各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的国家,所以攻打别国而使自己国家得利。天下混乱的事,全都在这里了。
注释:¹当:同“尝”,尝试。²起不相爱:起源于互不相爱。³故:所以、于是。⁴亏:损害。⁵慈:慈爱。⁶是何也:这是什么缘故。⁷亦然:也一样。⁸盗:窃贼。⁹其室:自己家。¹⁰异室:异室,别人家。¹¹贼:强盗。¹²其身:自身。¹³不爱人:不爱别人之身。¹⁴贼人:伤害他人。贼,作动词。¹⁵相乱家:互相侵扰别人的家。¹⁶其家:自己的家。¹⁷异家:别人的家。¹⁸乱物:乱事。¹⁹具此而已矣:都具备在这里了。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¹使天下兼相爱²,爱人若爱其身³,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译文:细察它们的起因,都起于不相爱。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没有了。还有盗贼吗?看待别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样,谁会盗窃?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谁会害人?所以盗贼没有了。还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谁会侵犯?看待别人的封国就像自己的封国,谁会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都没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不相互侵扰,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也就治理了。
注释:¹若:如果。²兼相爱:互相关爱。³若爱其身:如同爱护自己身体一样。⁴犹:还、仍然。⁵视:看待。⁶恶施不孝:从何去行不孝。恶,同“何”。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¹不禁恶²而劝³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译文: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相爱呢?因此天下的人相亲相爱就会治理好,相互憎恶则会混乱。所以墨子说的“不能不鼓励爱别人”,道理就在此。
注释:¹恶得:怎得、怎么能。²禁恶:禁止互相憎恶。³劝:鼓励。⁴交相恶:互相憎恨。交:互相。

jiānài

 xiānqín 

    shèngrénzhìtiānxiàwéishìzhě zhīluànzhīsuǒ yānnéngzhìzhī zhīluànzhīsuǒ néngzhì zhīzhīgōngrénzhīzhěrán zhīzhīsuǒ yānnénggōngzhī zhīzhīsuǒ nénggōng zhìluànzhěrán zhīluànzhīsuǒ yānnéngzhìzhī zhīluànzhīsuǒ néngzhì 

    shèngrénzhìtiānxiàwéishìzhě cháluànzhīsuǒ dāngcháluàn xiāngài chénzhīxiàojūn suǒwèiluàn ài ài kuīér ài àixiōng kuīxiōngér chénài àijūn kuījūnér suǒwèiluàn suīzhī xiōngzhī jūnzhīchén tiānxiàzhīsuǒwèiluàn ài ài kuīér xiōngài ài kuīér jūnài àichén kuīchénér shì jiēxiāngài suīzhìtiānxiàzhīwéidàozéizhě rán dàoàishì àishì qièshìshì zéiàishēn àirén zéirénshēn  jiēxiāngài suīzhìzhīxiāngluànjiā zhūhóuzhīxiānggōngguózhě rán àijiā àijiā luànjiājiā zhūhóuàiguó àiguó gōngguóguó tiānxiàzhīluàn ér 

    chá jiēxiāngài ruòshǐ使tiānxiàjiānxiāngài àirénruòàishēn yóuyǒuxiàozhě shìxiōngjūnruòshēn shīxiào yóuyǒuzhě shìchénruòshēn shī xiàoyǒu yóuyǒudàozéi shìrénzhīshìruòshì shuíqiè shìrénshēnruòshēn shuízéi dàozéiyǒu yóuyǒuzhīxiāngluànjiā zhūhóuzhīxiānggōngguózhě shìrénjiāruòjiā shuíluàn shìrénguóruòguó shuígōng zhīxiāngluànjiā zhūhóuzhīxiānggōngguózhěyǒu ruòshǐ使tiānxiàjiānxiāngài guóguóxiānggōng jiājiāxiāngluàn dàozéiyǒu jūnchénjiēnéngxiào ruòtiānxiàzhì 

    shèngrénzhìtiānxiàwéishìzhě jìnérquànài tiānxiàjiānxiāngàizhì jiāoxiāngluàn yuēquànàirénzhě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谢太傅¹盘桓(huán)²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³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jù),便唱使还。太傅神情¹⁰¹¹¹²,吟啸¹³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¹⁴,犹¹⁵¹⁶不止。既¹⁷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¹⁸¹⁹不坐²⁰。公徐²¹云:“如²²此,将无²³归!”众人即承响²⁴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译文: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常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出海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不久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不能安坐。谢安慢条斯理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吧。”大家立即应声,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注释:¹谢太傅:谢安。按:谢安在出任官职前,曾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时常和孙兴公、王羲之、支道林等畅游山水。²盘桓:徘徊,逗留。³泛海:坐船出海。⁴王:指王羲之。⁵色:神情。⁶并:一同。⁷遽:惊慌。⁸唱:通“倡”,提议。⁹使:让。¹⁰神情:精神兴致。 ¹¹方:正在,正。¹²王:通“旺”,指兴致高。¹³吟啸:同啸咏。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诞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¹⁴说:通“悦”,愉快。¹⁵犹:仍然。¹⁶去:指划船前进。¹⁷既:后来,不久。¹⁸喧:叫嚷。¹⁹动:摇晃。²⁰不坐:坐不稳,不能安坐。²¹徐:慢慢地。²²如:像。²³将无:表示委婉的建议或者希望,可译为“还是……吧”。²⁴承响:应声。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霜落荆(jīng)¹江树空²,布帆无恙(yàng)³挂秋风。
译文:荆门山秋来霜降,树叶零落眼前空;秋风也为我送行,使我的旅途平安。
注释:¹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²空:指树枝叶落已尽。³布帆无恙:此处表示旅途平安。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此行不为鲈(lú)鱼鲙(kuài)¹,自爱名山入剡(shàn)²
译文:此次离家远行不是为了口舌之贪,而是为了游览名山大川,因此才想去剡中这个地方。
注释:¹鲈鱼鲙:运用《世说新语·识鉴》的典故:西晋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菰菜、鲈鱼鲙的美味,遂辞官回乡。²剡中:指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

  此诗写于李白第一次出蜀远游时。诗中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秋日出游的愉悦心情,也表达了作者意欲饱览祖国山河而不惜远走他乡的豪情与心志。全诗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风格雍容典雅又不失豪放飘逸,妙用典故而不着痕迹,达到了推陈出新、活泼自然的境界。

  第一句是写景,同时点出题中的“秋”和“荆门”。荆门山原是林木森森,绿叶满山,然而诗人到来时,却是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由于山空,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

  第二句“布帆无恙挂秋风”,承上句“江”字,并暗点题中“下”字。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荆州刺史殷仲堪幕府的参军,曾告假乘舟东下,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给他,途中遇大风,顾恺之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这里借用了“布帆无恙”这一典故,不仅说明诗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风顺、天助人愿的意味。这种秋风万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无比乐观欣慰的心情。

  前人有诗:“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是由第二句中的“秋风”连及而来的。据说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鲈鱼鲙,说:“人生贵得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回到了故乡。李白此行正值秋天,船又是向着长江下游驶行,这便使他联想到张翰的故事,不过他声明“此行不为鲈鱼鲙”,此行目的与张翰不同,他自己是远离家乡。这样反跌一笔,不但使诗变得起伏跌宕,而且急呼下文“自爱名山入剡中”。剡中,今浙江嵊州,境内多名山佳水。句中“自”字,与上一句中“不为”相呼应,两句紧相连贯,增强了感情色彩。

  古人曾说过:“诗人之言,不足为实也。”那意思大概就是说诗具有凝炼、概括、夸张、含蓄等特色,诗中语言的含意,往往不能就字面讲“实”、讲死,所以说写诗的人也应该“不以辞害意”。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如果只理解为诗人在表白“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吴地的美味佳肴,而是要去欣赏剡中的名山,那就未免太表面了,太“实”了。李白“入剡中”,是若干年以后的事。读者要知道它的含意到底是什么,还得回到诗的第三句。从张翰所说的话来看,张翰是把“名爵”与“鲈鱼鲙”对立起来,放弃前一个,而选后一个;而李白对后者的态度很明朗——“此行不为鲈鱼鲙”。至于对前者,诗人没有明说。可是,“秋下荆门”以后的所言,所行,就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了。第一,“此行”并没有“入剡中”,而是周游在江汉一带,寻找机会,以求仕进;第二,他还明白地声称:“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他还希求“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这种建功立业的宏愿,积极用世的精神,和张翰的态度恰恰相反。所以诗人此时对“名爵”和“鲈鱼鲙”都是一反张翰的意思,只不过在诗中说一半留一半罢了。当然,这也是“适志”,是辞亲远游、建功立业的“志”。

  诗的第四句说,饱览绍兴的名山佳水,也是诗人所向往的。这种兴趣,早在他出蜀之前就已经表露出来了,不过联系上一句来看,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此了。自视不凡的李白,是不想通过当时一般文人所走的科举道路去获取功名的,而是要选择另一条富有浪漫色彩的途径,那便是游历,任侠,隐居名山,求仙学道,结交名流,树立声誉,以期达到目标。所以这里的“自爱名山入剡中”,无非是在标榜诗人自己那种高人雅士的格调,无非是那种不同凡俗的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概括。这种乐观浪漫、豪爽开朗、昂扬奋发的精神,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个性,以及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

参考资料:
1、 赵其钧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337-339 .

qiūxiàjīngmén

bái tángdài 

shuāngluòjīngménjiāngshùkōng fānyàngguàqiūfēng 
xíngwèikuài àimíngshānshànzhōng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江上被花恼不彻¹,无处告诉只颠(diān)²
译文: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诉说这种心情只好到处乱走。
注释:¹彻:已,尽。²颠狂:放荡不羁。颠,即“癫”。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走觅南邻¹爱酒伴,经旬²出饮独空床。
译文: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注释:¹南邻:指斛斯融。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²旬:十日为一旬。

  本诗的第一句“江上被花恼不彻”,花恼人,实际上是花惹人爱。花在江上,花影媚水,水光花色,更是可爱。“颠狂”两字把爱花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于是诗人觅伴赏花,“走觅南邻爱酒伴”。这是杜甫去寻邻居好友一起饮酒作伴。“经旬出饮独空床”,明写这位爱酒伴是出饮,但他该也是独自赏花去了。这“无处告诉只颠狂”写的是两个人的事——他们都到江畔独步寻花去了。也可能寻花的还有更多的人,谁都爱美。

  这七首绝句写寻花,贯穿了“颠狂”二字,这第一首诗是解题。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78
2、 韩成武.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82-384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