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画如攻诗,意到即奇警。盖其疏俊姿,笔墨无容骋。
善画如攻诗,意到即奇警。盖其疏俊姿,笔墨无容骋。
敛之缣楮间,咫尺万里景。巨然作江山,所得尽幽夐。
敛之缣楮间,咫尺万里景。巨然作江山,所得尽幽夐。
冥深风雨重,旷朗云霞屏。秋光满帆腹,上下天一影。
冥深风雨重,旷朗云霞屏。秋光满帆腹,上下天一影。
白鸟不尽飞,枫林有维艇。稍前牛渚矶,却后瞿塘顶。
白鸟不尽飞,枫林有维艇。稍前牛渚矶,却后瞿塘顶。
岂无乘航戒,尚想然犀炳。巨灵制坤轴,割截尔何猛。
岂无乘航戒,尚想然犀炳。巨灵制坤轴,割截尔何猛。
至今气淋漓,幅背出光耿。人言此非画,与幻本同境。
至今气淋漓,幅背出光耿。人言此非画,与幻本同境。
然师岂幻者,贞胜以其静。我来览遗迹,皦若天机秉。
然师岂幻者,贞胜以其静。我来览遗迹,皦若天机秉。
巫闾东北长,岷蜀西南永。朱邸雪消初,春晖浮藻井。
巫闾东北长,岷蜀西南永。朱邸雪消初,春晖浮藻井。
开图望神州,时节躬朝请。慨思禹功成,重喜殷邦靖。
开图望神州,时节躬朝请。慨思禹功成,重喜殷邦靖。
将铸岳牧金,明堂安九鼎。
将铸岳牧金,明堂安九鼎。

fènghuángguózhǎnggōngzhǔjiàosuǒcángránjiāngshānxíngzhōu--liǔguàn

shànhuàgōngshīdàojǐnggàishūjùn姿róngchěng

liǎnzhījiānchǔjiānzhǐchǐwànjǐngránzuòjiāngshānsuǒjǐnyōuxiòng

míngshēnfēngzhòngkuànglǎngyúnxiápíngqiūguāngmǎnfānshàngxiàtiānyǐng

báiniǎojǐnfēifēnglínyǒuwéitǐngshāoqiánniúzhǔquèhòutángdǐng

chénghángjièshàngxiǎngránbǐnglíngzhìkūnzhóujiéěrměng

zhìjīnlínbèichūguānggěngrényánfēihuàhuànběntóngjìng

ránshīhuànzhězhēnshèngjìngláilǎnjiǎoruòtiānbǐng

dōngběizhǎngmínshǔ西nányǒngzhūxuěxiāochūchūnhuīzǎojǐng

kāiwàngshénzhōushíjiégōngcháoqǐngkǎigōngchéngzhòngyīnbāngjìng

jiāngzhùyuèjīnmíngtángānjiǔdǐng

柳贯

柳贯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15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
少游醉卧古藤(téng)¹,谁与愁眉唱一杯。
译文:秦少游醉倒在那古藤花下,还会有谁紧敛愁眉再唱一杯?
注释:¹“少游”句:秦观,字少游,曾于梦中作《好事近》词,云“醉卧古藤阴下,杳不知南北”。后至藤州(今广西藤县)而死。这里指秦观逝世。
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解作¹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译文:能够写出江南肠断的好句,如今只剩下了贺方回。
注释:¹解作:能够写出。

  诗寄贺铸,却从秦观身上落笔,因为秦观既是黄庭坚的挚友,同为苏轼弟子,同时与贺铸亦是知交。秦观于绍圣元年(1094年)因被列入“元祐党籍”而被贬处州,绍圣三年(1096年)又徙郴州,而后贬横州、雷州,愈贬愈远,直至天涯海角,元符三年(1100年)五十二岁时才被赦北返,归途中卒于藤州(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这首诗第一句“少游醉卧古藤下”即写秦观的逝世。字面上并未明写其死,只是说“醉卧”,是因为不愿提及老友之死,他以这一描写抒发了对挚友深情绵邈的追念。但这样写,也并非杜撰,而是有事实为依据的。据惠洪《冷斋夜话》:“秦少游在处州,梦中作长短句曰:‘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挂空碧。醉卧古藤阴下,杳不知南北。’后南迁久之,北归,逗留于藤州,遂终于瘴江之上光华亭。时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饮,笑视之而化。”(《苕溪渔隐丛话》引)当时的人认为,这首词可能是一种谶语。尽管秦观历尽磨难,但临终时却以宁静的心境面对死亡。黄庭坚此句既是化用了秦观的词,又切合其视死如归的坦荡情怀。第二句说“唱一杯”,而不说“唱一曲”,这又是黄庭坚造语的生新之处。晏殊有词说:“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唱一杯”既包含了“一曲新词”的意思,也呼应了上面的“醉卧”,针线极密。这个问题极耐人寻思。接着诗人自己作答:“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这一转折使诗境从低回沉思中振起,然后一气贯注,收束全诗。这两句用逆挽的写法,形成衬垫,全力托出最后一句,挽住题目作结,有画龙点睛之妙。黄庭坚对贺铸的推重、赞美,全部凝聚在这句诗中了。在他看来,只有像贺铸这样的豪侠多才之士,才有资格为秦观唱出断肠之词。他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当时广为传诵,人称“贺梅子”。“江南断肠句”正是化用贺铸词中的成句,切合追悼秦观之意。秦观生前很喜欢贺铸这首词,《诗人玉屑》就载有黄庭坚的评价:“此词少游能道之。”

  此诗在尺幅之中,蕴含深情,表现了三个朋友相互间的情谊,构思精巧。但它不仅是一般的寄友怀人之作,黄庭坚的感叹中沉淀着深厚的内容。在北宋的激烈党争中,许多才识之士纷纷远贬,经历了种种磨难,有些人就死在岭南贬所。宋徽宗继位,朝野都希望能消弥党争,徽宗也以此标榜,宣布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因而所谓的“元祐党人”得以遇赦,但劫后余生也不能长久,苏轼、秦观、范纯仁等都在此时去世,陈师道也死于贫病,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任宰相,党祸再起,开列了包括苏轼、秦观在内的百余名“奸党”的名单,在全国刻石,并下令销毁苏轼父子三人及苏门弟子等的著作。黄庭坚在遇赦时也曾对徽宗寄以厚望,但朝政如此,他又重新陷于绝望之中。师友凋零,前途未卜,他忧患余生,心情十分悲凉落寞。就在作诗的这一年,黄庭坚再贬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不久即辞世。在这样的境遇下,他把贺铸视为知己,其寄慨之深沉,就非同一般了。贺铸虽是太祖贺皇后的族属,但秉性耿直,长期悒悒不得志,终于愤而退隐,卜居苏州、常州一带。所以他们的友谊是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的。

参考资料:
1、 黄宝华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574-575

fānghuí

huángtíngjiān sòngdài 

shàoyóuzuìténgxià shuíchóuméichàngbēi 
jiězuòjiāngnánduàncháng zhǐjīnwéiyǒufānghuí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纻。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¹舟上织白纻(zhù)²
译文:江南的人家一般种橘树的比较多,吴地的女子经常在船上用白苎纺织。
注释:¹吴姬:吴地的美女。²白纻:白色的苎麻。乐府吴舞曲名。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土地卑(bēi)湿¹²虫蛇,连织³为牌入江住。
译文:江南的土地比较潮湿,所以生长了很多的虫蛇,人们把木头连在一起,做成竹筏, 在江上漂浮。
注释:¹卑湿:地势低下潮湿。²饶:富饶。多。³连织:异株而枝干相连之树。旧以为吉祥之物。⁴牌:路牌。牌位。
江村亥日常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
江村¹(hài)²常为市,落帆渡桥来浦(pǔ)³
译文:江边村落多在亥日有集市,很多船只落下帆船,使过桥洞驶进浦里。
注释:¹江村:江边村落。²亥日:亥,地支的最后一位。亥日属我国古代阴历的一部分,每隔12天出现一个亥日。³浦里:河边的里弄。
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青莎¹(fù)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译文:城镇到处长满莎草,用竹子做成房屋。家家没有水井,喝的都是江水。
注释:¹青莎:即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根名香附子,供药用。
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长干¹午日沽(gū)²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译文:长干里的人们一般在中午的时候去购买春酒,高高的酒旗悬挂在江口。
注释:¹长干:古建康里巷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²沽:买。
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倡楼¹两岸悬水栅(zhà)²,夜唱竹枝³留北客。
译文:两岸的倡楼悬浮着水栏杆,每天晚上都唱着南方各地的民歌,吸引北方的客人。
注释:¹倡楼:倡女所居处。²水栅:设置于水中的栅栏。³竹枝: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江南风土¹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译文:江南的风土人情有许多有趣的地方,各个地方 几乎都可以看到。
注释:¹风土:本指一方的气候和土地。泛指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bì)¹彼泉水²,亦流于淇(qí)³。有怀于卫,靡(mǐ)日不思。娈(luán)彼诸姬(jī),聊与之谋。
译文:泉水汨汨流不息,还是回归入淇水。怀念卫国我故乡,没有一天不在想。同来姬姓好姐妹,且与她们来商量。
注释:¹毖:“泌”的假借字,泉水涌流貌。²泉水:卫国水名,即末章所说的“肥泉”。³淇:淇水,卫国河名。⁴有怀:因怀念。有,以,因。⁵靡:无。⁶娈:美好的样子。⁷诸姬:指卫国的同姓之女,卫君姓姬。⁸聊:一说愿,一说姑且。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靡宿于泲(jǐ)¹,饮饯²于祢(nǐ)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译文:回想当初宿泲地,摆酒饯行在祢邑。女子靡嫁到别国,远离父母和兄弟。临行问候我姑母,还有众位好姊妹。
注释:¹泲:卫国地名。或以为即济水。²饯:以酒送行。³祢:卫国地名。⁴行:指女子靡嫁。⁵姑:父亲的姊妹称“姑”。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靡宿于干¹,饮饯(jiàn)于言²。载³载舝(xiá),还车言迈。遄(chuán)(zhēn)于卫,不瑕¹⁰有害?
译文:如能回乡宿在干,饯行之地就在言。车轴上油插紧键,直奔故乡跑得欢。疾驰速奔回到卫,不会招来甚后患?
注释:¹干:卫国地名。²言:卫国地名。³载:发语词。⁴脂:涂车轴的油脂。⁵舝:同“辖”,车轴两头的金属键。此处脂、舝皆作动词。⁶还车:回转车。⁷迈:远行。⁸遄:疾速。⁹臻:至。¹⁰瑕:通“胡”、“何”;一说远也。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我思肥泉¹,兹²之永叹。思须与漕(cáo)³,我心悠悠。驾言靡游,以写(xiè)我忧。
译文:我是思绪在肥泉,声声叹息用不休。再想须城与漕邑,我的忧伤无尽头。驾着马车去靡游,借此排解我忧愁。
注释:¹肥泉、须、漕:皆卫国的城邑。肥泉一说同靡异归之泉。²兹:通“滋”,增加。³须、漕:均为卫国地名。⁴悠悠:忧愁深长。⁵写:通“泻”,除也。与“卸”音、义同。

  此诗第一章“毖彼泉水,亦流于淇”两句,用泉水流入淇水起兴,委婉道靡自己归宁的念头。这两句与《邶风·柏舟》首二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同用“彼”、“亦”两字起调,文情凄惋悱侧而不突兀,由此点靡诗题——“有怀于卫,靡日不思。”自己魂牵梦绕着卫国,但如今故国人事有所变故,自己想亲往探视而根据礼仪却不能返卫,深感无限委曲,内心焦急难奈。作为一个女性,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姐妹,由此引靡“娈彼诸姬,聊与之谋”两句。主人公想找她们倾诉苦衷,希望她们能够为自己靡个主意,想条妙计,即便无济于事,也能够稍解胸中的郁闷,聊以自慰。

  第二章和第三章均承接第一章而来,用赋法铺写虚景,表达自己对卫国真挚深切的怀念。第二章写作者欲归不得,却去设想当初靡嫁适卫之时与家人饮饯诀别的情景。如今物换星移,寒暑数易,家人近况无由获知,颇令自己牵挂,归宁的念头更加坚定笃实。第三章好像与第二章重复,但却是幻境中再生幻境,设想归宁路途上的场景,车速之快疾与主人公心情之迫切相互映发衬托。速去速回,合情合理,但最终仍不能成行,“不瑕有害”一句含蓄蕴藉。这两章全是凭空杜撰,靡有入无,诗歌因此曲折起伏,婉妙沉绝。

  第四章写思归不成,欲罢不能,只好考虑靡游销忧,但是思卫地而伤情,愁更转愁。“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再写愁怀,回肠荡气;“思须与漕,我心悠悠”,情怀郁郁,文气更曲一层。

  清人陈继揆对此诗以幻写真,通过虚无缥缈的描写衬托主人公真切深沉的思念的艺术手法赞赏备至。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6-78

quánshuǐ

shījīng·guófēng·bèifēng xiānqín 

quánshuǐ liú yǒuhuái怀wèi  luánzhū liáozhīmóu 
chū宿 yǐnjiàn yǒuháng yuǎnxiōng wènzhū suì 
chū宿gān yǐnjiànyán zàizhīzàixiá xuánchēyánmài chuánzhēnwèi xiáyǒuhài 
féiquán zhīyǒngtàn cáo xīnyōuyōu jiàyánchūyóu xièyōu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ní)(cháng)¹四海兵。
译文: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
注释:¹霓裳:指霓裳羽衣曲。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犹有 一作:惟有)
玉辇(niǎn)¹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犹有 一作:惟有)
译文:如今玄宗和唐宫旧人都已经不在了,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
注释:¹玉辇: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又称玉辂。

  华清宫,中国古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华清宫在后世名声大噪,唐玄宗、杨贵妃二人功不可没。而历来以“华清宫”为题材的咏史诗,也基本都是唐玄宗、杨贵妃二人密切相联。李约的《过华清宫》就是其中的一首,此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抒发黍离之悲。

  首句就直斥玄宗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玄宗皇帝耽于享乐,追求淫逸,反把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第二句用“一曲霓裳”一笔带过唐玄宗、杨贵妃二人沉醉于歌舞的享受生活。“四海兵”三字,是唐玄宗、杨贵妃二人耽于享乐、追求淫逸所酿成的苦果: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使盛唐走向了衰微。这与杜牧的“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有异曲同工之妙。君王以“万机”为轻,却以享乐为重,酿成亡国之大祸必在情理之中,正所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三、四两句是诗人目睹华清宫的景象:帝妃早已升天作古,只有四季“长生”的树木,见证了华清宫的兴衰。

  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guòhuáqīnggōng

yuē tángdài 

jūnwángyóuwànqīng chánghǎibīng 
niǎnshēngtiānrénjìn gōngyóuyǒushùchángshēng  (yóuyǒuzuò wéiyǒu )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ráo)¹
译文:日出三竿高,春雾已消散,江边停泊着蜀客的行船。
注释:¹兰桡:船桨的美称。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凭寄狂夫¹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²
译文:托他给我的丈夫捎一封信,他就住在成都的万里桥畔。
注释:¹狂夫:女子对丈夫的称呼。²万里桥:故址在今成都南门锦江上。
“日出三竿”一首,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诗中的“兰桡”和“狂夫”属于文人用典,与竹枝词的风格不合,有卖弄典故之嫌。“狂夫”一词源自《诗经》,作为妇女称呼自己丈夫的谦辞,曾被唐代诗人大量使用。这里既是用典又是时俗,加上诗中女子给远在成都那个商业兴盛、水陆繁忙之地万里桥的丈夫捎信时思念、嗔怒交织的口吻,生动地表现出女主人公对丈夫怨爱交加的情感。
参考资料:
1、 吴在庆 编选.刘禹锡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30-136
2、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6-41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