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¹相待老²,鸳(yuān)(yāng)³双死。
译文:雄梧雌桐枝叶覆盖相守终老,鸳鸯水鸟成双成对至死相随。
注释:¹梧桐:传说梧为雄树,桐为雌树,其实梧桐树是雌雄同株。²相待老:指梧和桐同长同老。³会:终当。
贞女贵殉(xùn)¹夫,舍生亦如此。
译文:贞洁的妇女贵在为丈夫殉节,为此舍生才称得上至善至美。
注释:¹殉:以死相从。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古井水 一作:井中水)
波澜(lán)誓不起¹,妾心古井水²。(古井水 一作:井中水)
译文:对天发誓我心永远忠贞不渝,就像清净不起波澜的古井水!
注释:¹“波澜”两句意谓我的心如同古井之水,永远不会泛起情感波澜。²古井水:枯井水。古:同枯。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此诗以男子之心愿,写烈女之情志,可歌可泣。梧桐树相依持老,鸳鸯鸟同生共死。旧世贞烈女,夫死而终生不嫁,夫死而以身相殉。守节以表从一之志,殉节以明坚贞之心。结句“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一片贞心,下语坚决,精警异常。成语“心如古井”源自于此。刘禹锡《竹枝词》名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从此翻出。烈女节义肝肠,坚贞不渝,固可针砭浮靡;然苛苦迂执,以一身青春配殉,不由刿目怵心,读之令人生怜。据考,当时对女子贞操并不看重。诗人或许另有寄托,籍烈女之吟,抒志洁行廉、孤高耿介之士人气节。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301页 .

liècāo

mèngjiāo tángdài 

tóngxiāngdàilǎo yuānyānghuìshuāng 
zhēnguìxùn shěshēng 
lánshì qièxīnjǐngshuǐ  (jǐngshuǐzuò jǐngzhōngshuǐ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雄梧雌桐枝叶覆盖相守终老,鸳鸯水鸟成双成对至死相随。

贞洁的妇女贵在为丈夫殉节,为此舍生才称得上至善至美。

对天发誓我心永远忠贞不渝,就像清净不起波澜的古井水!

注释

梧桐:传说梧为雄树,桐为雌树,其实梧桐树是雌雄同株。

相待老:指梧和桐同长同老。

会:终当。

殉:以死相从。

“波澜”两句意谓我的心如同古井之水,永远不会泛起情感波澜。

古井水:枯井水。古:同枯。

鉴赏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此诗以男子之心愿,写烈女之情志,可歌可泣。梧桐树相依持老,鸳鸯鸟同生共死。旧世贞烈女,夫死而终生不嫁,夫死而以身相殉。守节以表从一之志,殉节以明坚贞之心。结句“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一片贞心,下语坚决,精警异常。成语“心如古井”源自于此。刘禹锡《竹枝词》名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从此翻出。烈女节义肝肠,坚贞不渝,固可针砭浮靡;然苛苦迂执,以一身青春配殉,不由刿目怵心,读之令人生怜。据考,当时对女子贞操并不看重。诗人或许另有寄托,籍烈女之吟,抒志洁行廉、孤高耿介之士人气节。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301页 .
孟郊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40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池馆¹(huī)(cuī)²古榭(xiè)³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译文:池畔的堂馆已经坍塌,古老的台阁一片荒凉,我在此地殷勤接待嘉客,共同度过这美好重阳。
注释:¹池馆:池苑馆舍。²隳摧:颓毁,倾毁。³榭:水边屋亭。⁴延:延请,招请。⁵嘉客:佳客,贵宾。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虽惭¹老圃(pǔ)²秋容淡³,且会黄花晚节香。
译文:虽然惭愧古旧的园圃秋色疏淡,就像我老去的面容一样,但请看一看晚年的气节,正如盛开的黄菊散放清香。
注释:¹惭:惭愧。²老圃:原指老菜农、老园丁,这里指古旧的园圃。³秋容淡:亦意含双关,兼指秋光与诗人老年容色。⁴黄花:菊花。⁵晚节:晚年的气节。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酒味已醇¹新过熟²,蟹(xiè)(áo)³先实不须霜。
译文:新酿的美酒已经很熟,味道醇厚而又芬芳。螃蟹早就长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霜。
注释:¹醇:酒味厚。²新过熟:谓新酿的酒已很熟。熟,一作“热”。³蟹螯:本指蟹的第一对足,此处代指蟹,一作“蟹黄”。⁴实:指蟹肉已长满。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年来饮兴衰难强¹,漫²有高吟³力尚狂。
译文:近年来豪饮的兴致衰败难以勉强,只有高吟诗歌的才力还十分健旺。
注释:¹强:勉强。²漫:空。³高吟:指吟诗。

  韩琦的诗平易中见深劲,比较讲究炼意,但与一般的西昆体作家相比,风格又比较朴素。这首诗从水阁入题写九日宴会的兴致。

  第一句写池馆园林荒凉的感觉,写景较工,而以疏淡见长,且与第三句“秋容淡”相呼应。与全诗以意胜的特点很一致。第二句点出九日宴会之事,虽然池馆倾圮。台榭荒芜,却有嘉客来助成重阳雅集,环境虽然荒僻,人的兴致却很高,这一对比的意思一直贯穿到诗尾。

  三、四两句正面写九日赏菊,是韩琦的名句,这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而寄意: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两句含比兴之意,字面上是写菊花犹有晚香,言外之意则是表达自己有岁虽晚而节弥坚的品格。

  五、六两句写眼前宴会之事,重九宴会饮酒是诗歌中的传统内容,蟹螫也是展现文士风流雅致情趣的传统意象,但此诗不仅仅是简单借用这两个传统的重九意象,还更多地写到了酒和蟹螯本身,这种写日常生活中文士生活趣味的作法带有自居易的特点。

  诗的最后写自己年老虽不能豪饮。但诗兴仍豪,有翻案之意。这样写诗的意思不致衰竭,章法健举。

  韩琦这首七律,可谓信手拈来,“咸得于自然”,浑然天成。也就是诗人直抒胸臆而作诗,而不是“出于经史”;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续的的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洁的人品,这正是这首诗歌能够被人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
1、 钱志熙选评.宋诗一百首:岳麓书社,2011:10-11
2、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6

jiǔshuǐ--hán

chíguǎnhuīcuīxièhuāngyánjiāhuìzhòngyáng

suīcánlǎoqiūróngdànqiěkànhuánghuāwǎnjiéxiāng

jiǔwèichúnxīnguòshúxièáoxiānshíshuāng

niánláiyǐnxìngshuāinánqiángmànyǒugāoyínshàngkuáng

插天翠壁,排山雪浪,雄关险扼东溟。沙屿布棋,飚轮测线,龙骧万斛难经。笳鼓正连营。听回潮夜半,添助军声。尚有楼船,鲎帆影里矗危旌。
插天翠壁,排山雪浪,雄关险扼(è)东溟¹。沙屿²布棋³,飚(biāo)测线,龙骧(xiāng)万斛(hú)难经。笳(jiā)鼓正连营。听回潮夜半,添助军声。尚有楼船,鲎(hòu)帆影里矗危旌(jīng)
译文:翠绿的峭壁刺入天空,雪白的巨浪排山倒海,雄起险要的关隘据守着东海。浅滩与暗礁如棋子般密布,御风而行的神车测量着航线,能载重万斛的巨轮也难以通过。笳鼓声正在相连成片的军营中响起,试听半夜回荡的潮水声,仿佛在为这军乐声助威。还有如楼房般的轮船,在林立的风帆营里高耸着旗帜。
注释:¹东溟:东海。²沙屿:指岛屿,有暗沙礁岛。³布棋:星罗棋布。⁴飚轮:轮船。⁵龙骧:指喻大船。苏轼《大风留金山两日》“龙骧万斛不敢过”。⁶楼船:此处指敌舰。⁷鲎:介类,腹部甲壳上翘似帆,人称鲎帆。鲎,读若“后”。⁸矗:耸,挺立。⁹危旌:高扬的舰旗。
追思燕颔勋名,问谁投健笔,更请长缨?警鹤唳空,狂鱼舞月,边愁暗入春城。玉帐坐谈兵。有獞花压酒,引剑风生。甚日炎洲洗甲,沧海浊波倾?
追思燕颔(hàn)(xūn)¹,问谁投健笔,更请长缨²?警鹤唳(lì)空,狂鱼舞月,边愁暗入春城。玉帐坐谈兵³。有獞(tóng)压酒,引剑风生。甚日炎洲洗甲,沧海浊波倾?
译文:追忆当年生有燕颔福相的定远侯班超的功业,试问如今有谁能像他一样投健笔从戎,更请长缨出战呢?白鹤在空中鸣叫示警,海鱼在月下疯狂地舞动,战乱危机暗暗涌入了春日的边城。将领们正在营帐中坐谈兵事。既有边地如花的女子来为他们压米取酒,又有引剑挥舞的豪兴,剑下疾风生。到什么时候才能在这炎热的岛屿上洗净兵甲长不用,令沧海上染血的浑浊波涛都倾泻干净呢?
注释:¹燕颔勋名:指历史名将如班超,《后汉书·班超传》中有看相者对班超所说的话:“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²投笔、请缨:投笔从戎,建功立业。³“玉帐”句:指将帅们沉缅歌舞酒色,空谈纸上兵。玉帐:谓军营。⁴獞花:指女僮,舞姬。此词指少数民族有侮意。獞:僮。⁵甚日:何日。⁶炎洲:南方闽粤一带。⁷洗甲:结束战争。

  公元1884年(清光绪十年)到1885年间发生的中法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战争之一。其时法国帝国主义先迫使越南签订《顺化条约》,使越南沦为“保护国”;接着于1883年底向中国军队进攻,挑开了战争序幕。腐朽的清政府力主议和,于1884年五月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主和派在天津与法国使节签订《中法会议简明条款》,从而更助长了法国侵略者的饕餮野心。六月法军向谅山发动进攻,并将战争扩大到海上,八月进攻台湾,袭击福州马尾,战火在台、澎海域和越南两个地区燃起。十月法军一度攻占基隆,并妄图深入台北,遭到清军和台湾人民顽强抵抗,在淡水一战中受了重创,法国侵占台湾的计划终于粉碎了。在战争初始阶段,清廷水陆两师本尚称锐勇,态势并非不利,相反是应该能操胜券的。但主帅无意于战,故闽、台海战一接触,福州前线即因主帅何如璋畏葸动摇而遭到惨败,紧接着基隆亦失守,酿成令人扼腕悲慨的局面。最后虽恢复了失地,但依然以可耻的《中法新约》的签订宣告结束了这场战争。

  张景祁晚年宦游台湾,中法战事蔓延海上时,张氏是身历目击者。他的《甲申志愤》、《甲申乙酉纪事诗》以及《新蘅词》中一组纪事词就是这次战争的“史诗”。特别是这些纪事词,确实如谭献所说,“笳吹频惊,苍凉词史,穷发一隅,增成故实”(《箧中词续》),是清词的一宗瑰宝。这首《望海潮》写于基隆未失守前,词所表现的战备松弛、文恬武嬉的腐败状以及作者的忧愤都极其真实,是史的艺术笔录。

  词的上片从首句到“添助军声”,运用赋的铺陈手法,把基隆的险峻地势和重兵镇守的“雄关”气象作了着意的描述和刻划。基隆地处台湾岛北端,旧名鸡笼,是台北的门户。作为重要的港口它倚山面海,确实可称“金台锁钥”。张景祁一起手就抓住了山势“插天”,海涛“排山”的特点,在海、山、天三者间构形一个“险扼东溟”的形势,文字冼练而雄劲。接着天险之写后面,又是一个四字对句连六字句式的人防的描述。他说沿海岸线的星罗棋布的礁屿上都有守防,战船巡游在沿海一带连成线形连环之师。有点有线,应该说是颇有固若金汤之势了,所以他说哪怕你是“龙骧万斛”也休想经此险关入侵。斛,量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万斛极言其重大,犹如今日所说万吨。龙骧,原意为威武将领,此处谓统帅大战船的将帅。以上是水上的防守,陆上呢?“笳鼓正连营”,也是阵营密布。夜半回潮助军声之威,则是在气氛上增添一笔,肃杀威严之极。可是,在如此貌似壁垒森严的海陆防卫之前,何以竟然出现“鲎帆影里矗危旌”的“楼船”呢?按理,既然是“雄关险扼东溟”,就不该容许“楼船”——敌舟来游弋的,然而事实却是闯来了“鲎帆”!上片这末一句语调极为冷峻的描绘,与前面严整的铺陈适成对比,将“我军亦不之诘也”的松懈的神情或托大、掉以轻心以至麻痹状态充分揭露出来。鲎,海中动物名,带甲壳,背骨高如帆,有风则举,尾呈剑状。词中用以比喻法军战舰。危旌,高高扯起的旗帜。

  词的下片以暴露的手法回答为什么“尚有楼船”高扬“危旌”的种种原因,同时披露了作者的忧愤悲慨情怀。张景祁首先感慨的是主帅权臣中没有真正坚毅富斗志,报国具赤胆的人。所以他要怀念东汉的那位燕颔虎须、投笔从戎的班超,发出今天有谁“更请长缨”的呐喊声。他预感到局势危急,“警鹤唳空”二句即是比拟风惊鹤唳、“狂鱼”嚣张的形势,认定战火将很快从边境之外引向内陆。“春城”指喻依然沉浸在升平状态中的城邑。“玉帐坐谈兵”以下写出大吏将帅们仍沉湎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淫靡中,或“僮花压酒”,美姬伴饮,或“引剑风生”,纸上谈兵。结句以迷惘的问语形式来表现,是词人忧心忡忡的情思的发露,他慨叹何日战火结束,外侮中止,四海真正清平?

  词不以含蓄称,也不是传统的比兴之作,并且少有辟典。张景祁词是从“浙派”入手的,但时势人心的变异,现实政况的刺激,他不能不一变而为沉慨悲吭,不作舒缓抽理之吟。只是在句式的锤炼上,气韵的讲究雅洁这些方面看,仍还可以感觉到他的艺术倾向的。特别象“警鹤唳空,狂鱼舞月”,“僮花压酒,引剑风生”这类四字对句的工整精警,最能审辨出浙派词风的艺术趣味来。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记得画屏¹初会遇。好梦惊回²,望断高唐³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译文:记得当初画屏前相遇。夜间好梦,忽儿在幽会,恋情绵绵,难忘高唐路。燕子双双,飞来又飞去,碧绿纱窗,几度春光已逝去。
注释:¹画屏:有画饰的屏风。²惊回:惊醒。³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云梦泽中,楚王游猎之所,一说在江汉平原。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暮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⁴纱窗:蒙纱的窗户。这里喻指男女幽会的房间。⁵春光:原指春天的风光,这里代指青春、岁月。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yáng)¹,笑整香云缕(lǚ)²。敛尽³春山(xiū)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译文:在那天,绣帘相见处,低头假意走过,笑弄鬓发如云缕一般。紧锁着秀眉,娇羞不开口,陌生人前,深情难以倾诉。
注释:¹佯行:假装走。²香云缕:对妇女头发的美称。³敛尽:紧收,收敛。⁴春山:喻指妇女姣好的眉毛。⁵轻诉:轻快地倾吐。

  苏轼的词具有多种风格,有的雄奇奔放,由此而创豪放一派;有的婉转多情,并不亚于柳、秦诸家。这首《蝶恋花》就是一首柔情似水的纯爱情词。它毫无掩饰地写出了一个男子的单相思。

  上片回忆了恋爱的全过程:初遇——破灭——思念。“记得画屏初会遇”,写出这爱情的开端是美妙的,令人难忘的,与心爱的人在画屏之间的初次会遇,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可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情缘突然被割断了,这无异于一场美梦的破灭,一切幸福的向往都化为泡影,所以紧接着就说“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这里借高唐之典比喻再也不能与情人相会了。“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进一步写出男主人公的一片痴情。虽然是“高唐梦断”,情丝却还紧紧相连:梁间的双飞燕春来又秋去,美丽的春光几度从窗前悄悄走过,而对她的思念却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半分。其特别标举燕子是双飞,春光是从纱窗前走过,是因为这些物象最惹人相思,意在表明自己这几年是在极度的思念中度过的,是在没有希望的等待中度过的。

  下片回过头来集中描述他们之间最甜蜜的一次会遇。“那日绣帘相见处”,点明相会的时间与地点。“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活画出女方的娇羞之态:低眉垂眼,假意要走开,却微笑着用手整理自己的鬓发。一个“佯”字,见出她的忸怩之态,一个“笑”字,传出钟情于他的心底秘密。当人理鬓自也是一种保持最佳容姿以取悦于人的亲昵表示。“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进一步写出女方的内心活动:敛起眉头不说话,不是对他无情,实在出于害羞。一个姑娘家当然不好在人前轻率地倾吐自己的爱情,可愈是如此,愈见其纯真,愈是招人疼爱。全词就以此甜蜜的回忆的结束而结束,活泼而有分寸,细腻而有余味。

  作者在这里描写的相思之情是赤裸裸的,热乎乎的,可也是健康的,朴素的,就像爱情本身那么健康,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朴素。女主人公自然是青楼中人物,男主人公是封建社会中的青年士子无疑。他们可以向意中人表示自己的爱情,但无权决定自己的婚姻。他们之间的爱情的中断,决不是女方的变心,更不是男方的负情,而是受着外力的压迫与阻挠。

  此词在艺术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顺叙、倒叙的交叉运用,使结构错落有致。上片先写爱情的“好梦惊回”,下片再写甜蜜的欢会,自然是倒叙。单就上片说,从初会写到破裂,再写到无穷尽的思念,自然又是顺叙。如此交叉安排,使其具有简单的情节,颇有点像现代的抒情性短篇小说的梗概,收到了曲折生情、摇曳生姿的艺术效果。二是运用了反衬手法,即以相见之欢反衬相离之苦。此词下片特意集中笔墨将勾魂摄魄的欢会详加描述,就正是为了反衬男主人公失恋的痛苦。因为只有爱得如此之深,才能思得如此之切;只有享受过如此的欢愉,才能产生如此的痛苦。这比说任何伤心的话更伤心十分。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747-748
2、 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42-44
3、 刘默.宋词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85-186

diéliànhuā··huàpíngchūhuì--shì

huàpíngchūhuìhǎomèngjīnghuíwàngduàngāotángyànzishuāngfēiláiyòushāchuāngchūnguāng

xiùliánxiāngjiànchùyǎnyángxíngxiàozhěngxiāngyúnliǎnjǐnchūnshānxiūrénqiánshēnnánqīng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¹
译文:白天何其短暂,百年光阴很快就过去了。
注释:¹“白日”二句:此用曹操《短歌行》句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百年:一生;终身。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苍穹(qióng)¹浩茫茫²,万劫³太极长。
译文:苍穹浩渺无际,万劫之世实在是太长了。
注释:¹苍穹:苍天。²浩茫茫:原作“浩浩茫”,据王本改。³万劫:犹万世,形容时间极长。佛经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⁴太极:这里指天地未分以前的元气。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麻姑¹穹两鬓(bìn),一半已成霜。
译文:就连以长寿著名的仙女麻姑,头发也白了一半了。
注释:¹麻姑:神话中仙女名。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¹
译文:天公和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中一次即大笑,也笑了千亿次了。
注释:¹“天公”二句:传说天公与玉女在一起玩投壶之戏,投中者则天公大笑。玉女:仙女。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¹
译文:我想驾日车揽六龙,转车东回,挂车于扶桑之上。
注释:¹“吾欲”二句:此化用《楚辞·远游》“维六龙于扶桑”句意。六龙: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扶桑:神话中的树,在东海中,日出于其上。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shāng)¹
译文:用北斗酌酒浆,每条龙都各劝其一觞酒,让它们都沉睡不醒,不能再驾日出发。
注释:¹“北斗”句:此化用《楚辞·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酒浆”句意。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富贵非所愿,与¹人驻²颜光³
译文:富贵荣华非我所愿,只愿为人们留住光阴,永驻青春。
注释:¹与:一作“为”。²驻:留住。³颜光:一作“颓光”。逝去的光阴。

  《短歌行》是乐府相和歌平调七曲之一。古乐府中有《长歌行》与《短歌行》之分,关于二者的命意,《乐府解题》有两种说法:一是“言人寿命长短,有定分,不可妄求”;一是“歌声之长短耳,非言寿命也”。在李白之前,以此题为诗者,多为慨叹人生短暂,主张及时行乐。李白的这首诗,却以乐观浪漫、昂扬奋发的精神,在喟叹生命短促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的珍惜,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时间本是个抽象的概念,用“白日”来指代,便成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了。“短短”两个叠字,强调它稍纵即逝。由时光的流逝,自然联想到人生易老,年华难驻。这样,诗意自然而然地转到对光阴的珍惜。起首两句,貌似平平,实则恰到好处。既开门见山点明题意,又为诗意的拓展预留地步,而且格调质补,语势流走,转承自然。

  时间永恒,无始无终,漫漫无垠;生命短暂,代谢荣衰,转瞬即逝。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强烈的反差,进一步驰骋瑰丽神奇的想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上句从“空间”角度极言天宇浩瀚无垠;下句则从“时间”角度感叹光阴的永恒漫长。“万劫太极”,何其久远!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那曾经见过东海三次变为桑田的麻姑仙女,如今也已两鬓斑白了。这种浪漫的夸张只能出自李白的笔下。据传为汉代东方朔所作的《神异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东王公常和玉女用箭作投壶游戏,每次要投一千二百支,若未投中,天便开口大笑,这就是下界所见到的电光。如今这种电闪雷鸣已历成千上亿次了。诗人巧妙地把这两个故事融入诗篇,将人们带进奇伟的神仙世界。这里有苍茫的穹宇,人世的兴替,麻姑仙女蝉鬓染霜,天公玉女嬉戏作乐,倏忽又是雷鸣电闪,风雨将至……,多么光怪陆离,神奇而诡谲!这些奇异的境界,极其有力地渲染铺排了“万劫太极长”的内涵。至此,空间的浩渺、时间的无垠,通过诗人大胆而奇特的想象,表达得淋漓尽致。继而,诗人笔锋一转,拓出另一番意境。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诗人要揽住为太阳驾车的六条神龙,把太阳所乘之车挂在东方“日出之所”的扶桑树上,用北斗作酒勺盛满美酒,请六龙各饮一杯。这样便会使时光停歇下来,人生似乎便能得以长久。结尾二句道出诗人的意愿:“富贵非吾愿,与人驻颜光。”自古帝王们,即使秦皇、汉武一代雄主,也无不遣人访神仙,求长生,无非为了富贵永久。诗人要揽六龙、回朝日,“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绝非为个人富贵。对他人,为的是“老者不死,少者不哭”(李贺《苦昼短》);对诗人自己,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他渴望着有朝一日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要拯物济世,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像大鹏一样要“扶摇直上九万里”,即使暂时受挫,也要“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这也许就是诗人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吧。唐司空图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与李生论诗书》)。对诗人的意蕴似乎应作如是观。

  纵观全诗,诗人在驰骋丰富的想象时,把美丽的神话传说融入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塑造出瑰奇壮观,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文辞如行云流水,极富表现力,体现了诗人雄奇奔放,清新飘逸的风格。他以吞吐千古,囊括六合的胸襟和气魄,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从思想到艺术都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在继承借鉴前人的同时作了重大的突破,比如,“北斗酌美酒”就是反用《诗·小雅·大东》“唯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的典故。前人的《短歌行》在慨叹人生短促时,往往流露出一种及时行乐,纵情声色的颓废情绪。同样的歌题,在李白的笔下,虽也同样发出“百年苦易满”的叹喟,然而,全诗贯穿的却是乐观浪漫、昂扬奋发的基调。这是诗人的个性及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使然。再如,屈原在《离骚》中唱道:“吾令曦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徜徉”。李白显然对此是有所借鉴的。但同样的素材到他手里,便刻意铺排为新颖、诡谲的艺术境界、包蕴着更为深广的内涵。“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力的活动。”(黑格尔语)李白的创作实践证实了这一论断。正如皮日休对他的评价:“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李白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8-199
2、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78-180
3、 王美春.试论李白的短歌行[J].三角洲,2006,06

duǎnxíng

bái tángdài 

báiduǎnduǎn bǎiniánmǎn 
cāngqiónghàomángmáng wànjiétāicháng 
chuíliǎngbìn bànchéngshuāng 
tiāngōngjiàn xiào亿qiāncháng 
lǎnliùlóng huíchēguàsāng 
běidǒuzhuóměijiǔ quànlóngshāng 
guìfēisuǒyuàn rénzhùyánguāng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
¹亡子房²奋,秦帝鲁连耻³
译文:韩国灭亡了张良奋起报仇,秦灭六国鲁仲连觉得羞耻。
注释:临川:地名,临川(即今江西抚州市)郡是临川王刘义庆的封地。收:逮捕。¹韩:战国时韩国。²子房:即张良,后辅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者。奋:奋起报仇。³鲁连耻:鲁仲连觉得羞耻。
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
本自¹江海人²,忠义感君子³
译文:本来都是不在朝政之人,忠义能让君子感动。
注释:¹本自:本来都是。²江海人:不在朝政之人。即《庄子》所谓“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的那种人。³感君子:能让君子感动。

  这首诗前两句,诗人以张良、鲁仲连自比,表示自己原是晋臣,也应与张良、鲁仲连一样,将耻为宋臣而要奋起反抗。后两句是说写自已因耻为宋臣,故终日游山玩水,今天起兵为晋主尽忠,这将使天下志士为之感奋。这首诗比喻用得相当准确和自然,语言慷慨激昂。

  诗的首句“韩亡子房奋”,说的是西汉张良之事。次句“秦帝鲁连耻”,说的是鲁仲连义不帝秦之事。诗人以张良、鲁仲连自比,比喻用得相当准确和自然。而且明确表示:刘宋代晋,犹如秦灭六国,自己原是晋臣。也应与张良、鲁仲连一样,将耻为宋臣而要奋起反抗。

  三、四两句,就张良、鲁仲连二人事迹发表议论。谢灵运认为张良与鲁仲连都曾浪迹四方,是放情江海之人,却干出了一番大事业。他们的忠义行为深深地感动后世的君子。当然,诗人本人也在被感动的君子之列。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张良、鲁仲连忠义之举的钦佩,要以他们为榜样,做一个忠义之士。

  这首诗所表现的内容并非是虚假之辞,而是发自内心的愤激之语。诗在慷慨激昂之间,又隐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慨。

参考资料:
1、 蔡清富,吴万刚等著.毛泽东与中国古今诗人:岳麓书社,1999年08月:91

shī--xièlíngyùn

hánwángzifángfènqínliánchǐběnjiānghǎirénzhōnggǎnjūnz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