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园亭闲几许。蓦地东风,一霎花无数。泪沾年年无觅处,平芜绿遍伤心路。
寂历园亭闲几许。蓦地东风,一霎花无数。泪沾年年无觅处,平芜绿遍伤心路。
数日不来春又暮,病酒耽香,料理和愁住。墙外人家闻笑语,夕阳独下西墙去。
数日不来春又暮,病酒耽香,料理和愁住。墙外人家闻笑语,夕阳独下西墙去。
李慈铭

李慈铭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2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¹桑扈(hù)²,有莺³其羽。君子乐胥(xū),受天之祜(hù)
译文:交交鸣叫桑扈鸟,身有华丽的羽毛。大人君子多快乐,当受上天的福报。
注释:¹交交:鸟鸣声。²桑扈:鸟名,即青雀。³莺:有文采的样子。羽毛有文采,喻诸侯有才华。⁴君子:此指群臣。⁵胥:语助词。⁶祜:福禄。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¹。君子乐胥,万邦²之屏³
译文:交交鸣叫桑扈鸟,颈间羽色好美妙。大人君子多快乐,保卫家国的依靠。
注释:¹领:鸟颈。此句言颈羽之美。²万邦:各诸侯国。³屏:屏障,起护卫作用,喻重臣。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¹屏之翰²,百辟³为宪。不(jí)不难(nuó),受福不那(nuó)
译文:国家屏障和栋梁,诸侯以你为榜样。克制自己守礼节,受福多得难计量。
注释:¹之:是。²翰:“干”的假借,支柱。³百辟:各国诸侯。⁴宪:法度。⁵不:语助词,下同。⁶戢:克制。⁷难:通“傩”,行有节度。⁸那:多。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sì)(gōng)¹其觩(qiú)²,旨酒³。彼匪敖,万福来求
译文:牛角酒杯弯又弯,美酒醇厚味道香。贤者交往不倨傲,万福汇聚你身上。
注释:¹兕觥:牛角酒杯。²觩:弯曲的样子。³旨酒:美酒。⁴思:语助词。⁵柔:指酒性温和。⁶彼:指贤者。⁷交:“儌(jiǎo)”的假借。⁸匪敖:不傲慢。敖,通“傲”,倨傲,傲慢。⁹求:同“逑”。聚集。

  这是一首乐歌。首两章均以“交交桑扈”起兴,这是《诗经》作品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以一种浅近的自然物象,引出全诗所要记叙的事件或抒发的感情。在起兴的物象和表达的内容之间尽管没有什么必然的直接联系,但两者往往会在某一方面具有内在的通融性,从而使人在不可言传中获得联想和意会的妙趣。如这首诗起兴中欢然鸣叫的青雀,光彩明亮的羽毛,就为以下陈述宴饮营造了一种明快欢乐的气氛,仿佛自然界的青雀与宴饮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心理感应。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大大加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从内容来看,这首助兴的劝饮乐歌还真有点政治色彩。它上来便指出君子的快乐,是来自上天所赐的福禄;接着又强调君子也就是与会诸侯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前两章的述写在先扬中已暗伏后抑的因素,所以后两章即在此基础上向与饮者提出“不戢不难”和“彼交匪敖”的要求。应该说这种劝说是很尖锐也很严厉的,但由于前面“之屏之翰,百辟为宪”的铺垫,和后面“万福来求”的激励,使之显得从容不迫、合情合理,所以也就更具有理性和感情的说服力。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两句,其表面作用是点出饮酒,在全诗中立一基点,据此可认为它是周王宴饮诸侯时所奏的乐歌;但在第四章的前面,它的特殊地位又对以下的“匪敖”,起着一种隐喻的暗示。它似乎是在告诉人们:正和性柔能使酒美一样,人不傲才能福禄不断。这种隐喻,是很有深意的。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71-473

sāng

míng xiānqín 

jiāojiāosāng yǒuyīng jūn shòutiānzhī 

jiāojiāosāng yǒuyīnglǐng jūn wànbāngzhīpíng 

zhīpíngzhīhàn bǎiwéixiàn nán shòunuó 

gōngqiú zhǐjiǔróu jiāofěiào wànláiqiú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湘天¹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qiáo)²吹罢小单于³。迢迢清夜(cú)
译文:湘南的天气多风多雨,风雨正在送走寒气。深深的庭院寂寥空虚。在彩绘小楼上吹奏着“小单于”的乐曲,漫漫的清冷的长夜,在寂寥中悄悄地退去。
注释:¹湘天:指湘江流域一带。²丽谯:城门更楼。³小单于:乐曲名。⁴迢迢:漫长沉寂。⁵清夜:清静之夜。⁶徂:往,过去。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乡梦断,旅魂孤。峥(zhēng)(róng)¹岁又除²。衡阳³犹有雁传书。郴(chēn)和雁无。
译文:思乡的梦断断续续在公馆中感到特别孤独,那种清凉寂寞的情怀实在无法描述;何况这正是人们欢乐团聚的除夕。衡阳还可以有鸿雁传书捎信。这郴阳比衡阳还远,连鸿雁也只影皆无。
注释:¹峥嵘:比喻岁月艰难,极不寻常。²除:逝去。³衡阳:古衡州治所。相传衡阳有回雁峰,鸿雁南飞望此而止。⁴郴阳:今湖南郴州市,在衡阳之南。郴州在衡阳之南,道路险阻,书信难传。和雁无,连雁也无。

  词的上阕写除夕夜间长夜难眠的苦闷。起首二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了一个寂静幽深的环境。满天风雨冲破了南方的严寒,似乎呼唤着春天的到来。然而词人枯寂的心房,却毫无复苏的希望。环顾所居庭院的四周,深沉而又空虚,人世间除旧岁、迎新年的气象一点也看不到。寥寥十二字,不仅点明了时间——破寒之初,点明了地点——湘南的庭院;而且描写了一个巨大的空间:既写了湖南南部辽阔的天空,也写了蜗居一室狭小的贬所。更堪注意的是,在凄凉孤寂的氛围中,隐然寓有他人的欢娱。因为除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围炉守岁,乐叙天伦,个中意味,不言自明。由此可见,词人此处用了隐寓的手法,让读者以经验和想像来补充他所描写的环境。这就是词学家们所常说的“含蓄得妙”。

  “丽谯”二句是写词人数尽更筹,等待着天明。从字面上看,秦观的构思似乎受到《庄子》和李益诗的影响,但所写的感情,完全是词人独特的感受。除夕之夜,人们是阉家守岁,而此刻的词人却深居孤馆,耳中听到的只是风声、雨声,以及凄楚的从城门楼上传来的画角声。这种声音,仿佛是乱箭,不断刺激着词人的心灵,在这种情况下,词人好容易度过“一夜长如岁”的除夕。“迢迢”二字,极言岁之长;着一“清”字,则突出了夜之静谧,心之凄凉。而一个“徂”字,则将时光的流逝写得很慢,很慢。可以看出,词人的用字,是极为精审而又准确的。

  整个上阕,情调是低沉的,节奏是缓慢的。然而到了换头的地方,词人却以快速的节奏发出“乡梦断,旅魂孤”的咏叹。自从贬谪以来,离开家乡已经三年了,这个“乡”字当是广义的,包括京都和家乡。词人日日夜夜盼望回乡,可是如今却像游魂一样,孑然一身,漂泊在外。当此风雨之夕,即使他想在梦中回乡,也因角声盈耳,进不了梦境。“乡梦断,旅魂孤”这六个字,凝聚着多么深挚的感情啊!至“峥嵘岁又除”一句,词人始正面点除夕。峥嵘,不寻常、不平凡之谓也,中寓艰难之义,杜甫诗云: “旅食岁峥嵘”,词意同此。然而着一“又”字,却表明了其中蕴有多少次点燃了复又熄灭的希望之火,一个又一个除夕的到来了,接着又一个一个地消逝了,词人依旧流徙外地。痛楚之情,溢于言外。

  词的结尾,写离乡日远,音讯久疏,连用二事,贴切而又自然。鸿雁传书的典故,出于《汉书·苏武传》。衡阳有回雁峰,相传鸿雁至此而北返。这两个故实,用得不着痕迹,表现词人音讯全无的失望心情。

  明人沈际飞评此词曰“伤心”,确是表现了此篇感情的特点。从词的内容到词的音调,无不充满了凄苦哀伤的色彩。在宋代词坛上,以抒写凄婉情感见长的词人,独推淮海、小山。在淮海词中,情调最为凄婉的,此阕也是其中之一。细读全篇,浅语淡语之中蕴有深远意味。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 罗立纲编著 .秦观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3年 :203-207 .

ruǎnlángguī ·xiāngtiānfēnghánchū

qínguān sòngdài 

xiāngtiānfēnghánchū shēnchéntíngyuàn qiáochuīxiǎochán tiáotiáoqīng 
xiāngmèngduàn hún zhēngróngsuìyòuchú héngyángyóuyǒuyànchuánshū chēnyángyàn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树绕村庄,水满陂(bēi)¹。倚东风,豪兴徜(cháng)(yáng)²。小园几许,收尽春豪。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译文:绿树环绕着村庄,春水满池塘,迎着暖暖春风,安闲自在地来回漫步着。小小的院子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注释:¹陂塘:池塘。²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围墙 一作:苔墙)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yáng)¹青旗²,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围墙 一作:苔墙)
译文:越过围墙远望,隐约可见几间茅草房。溪水的小桥旁,青色的酒幌子在风中飞扬。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只见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注释:¹飏:飞扬,飘扬。²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豪,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唐、五代、北宋的词一般都是描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轻快的格调描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词的上片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片则描写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儿翻飞的迷人春色。词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全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春豪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豪图。

  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平凡而优美。“树绕村庄,水满陂塘。”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

  开头两句,先从整个村庄着笔。这正是春天来到农家的标志,也是词人行近村庄的第一形象。它使人联想起孟浩然笔下的那个“绿树村边合”的农庄,平凡而优美。

  “倚东风,豪兴徜徉。”接下来的两句是说,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这两句,出现游春的主人公——词人自己。“东风”点时令,“豪兴”说明游兴正浓,徜徉则显示词人只是信步闲游,并没有固定的目标和路线。这一切,都在下面的具体描写中得到体现。这两句写出词人怡然自得的神态。

  “小园几许,收尽春豪。有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这是说,小园虽小,却收尽春豪。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在信步徜徉的过程中,词人的目豪忽然被眼前一所色彩缤纷、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不知不觉停住了脚步。这鲜明的色彩,浓郁的香味,组成一幅春满小园的图画,显出绚丽多采而又充满生机。

  下片“远远围墙”四句,作者的视野由近放远。围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豪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入遐想。这几句也颇似辛弃疾《鹧鸪天·和子似山行韵》词中:“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的“豪兴徜徉”,进一步写其怡然自得情状。“正莺儿啼”三句,仍是特写春之一隅,地点却已经转到田野之中。与上阕对应部分描写静静绽放的开花植物不同,这里集中笔力写的是动感极强、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写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豪。

  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节片完垒对称,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在艺术创新上,是自有其特色的。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豪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展现。全词下笔轾灵,意兴盎然,洋溢着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如此风格情调在秦观的词中并不多见,但崭然一出便别开一番天地,对后代词曲在题材和意境的开拓方面有较大影响。

参考资料:
1、 任犀然编 .宋词三百首:彩图版 :万卷出版公司 ,2006年 :136 .

xíngxiāng ·shùràocūnzhuāng

qínguān sòngdài 

shùràocūnzhuāng shuǐmǎnbēitáng dōngfēng háoxìngchángyáng xiǎoyuán shōujìnchūnguāng yǒutáohuāhóng huābái càihuāhuáng 
yuǎnyuǎnwéiqiáng yǐnyǐnmáotáng yángqīng liúshuǐqiáopáng ǒuránchéngxìng guòdōnggāng zhèngyīngér yànér diéérmáng  (wéiqiángzuò táiqiáng )
半夜回舟入楚乡,月明山水共苍苍。
半夜回舟¹入楚乡,月明山水共苍苍。
译文:夜半时分逆水行舟进入楚地,明月映照下山水一片苍茫。
注释:袁江:古名南水,发源于今江西萍乡,东北流至清江县入赣江。¹回舟:逆水行舟的说法。
孤猿更发秋风里,不是愁人亦断肠。
孤猿更发秋风里,不是愁人亦断肠。
译文:萧瑟的秋风中传来一声声孤猿的哀叫,只让我这愁人也愁得肝肠寸断。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打起黄莺(yīng)儿,莫¹(jiào)枝上啼。
译文:我敲打树枝赶走了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枝上不停鸣叫。
注释:¹莫:不。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啼时惊妾(qiè)¹梦,不得到辽西。
译文:它的叫声会惊破我的好梦,不能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注释:¹妾:女子的自称。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还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它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为五言绝句提出的“就一意圆净成章”的要求。这一特点,人所共称。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把诗的写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诗”,如杜甫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绝句六首》之一),属于此类;另一种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这首《春怨》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更赞美这首诗的“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说:“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

  但这些评论只道出了这首诗的一个方面的特点,还应当看到的另一特点是:它虽然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次重叠,极尽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它总共只有四句诗,却是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下一句解答了这个疑问,而又令人产生一个新的疑问。这在诗词艺术手法上是所谓“扫处还生”。

  诗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却要“打起黄莺儿”呢?人们看了这句诗会茫然不知诗意所在,不能不产生疑问,不能不急于从下句寻求答案。第二句诗果然对第一句作了解释,使人们知道,原来“打起黄莺儿”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鸟语与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鸟语中,黄莺的啼声又是特别清脆动听的。人们不禁还要追问:又为什么不让莺啼呢?第三句诗说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时惊妾梦”。但人们仍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因为黄莺啼晓,说明本该是梦醒的时候了。那么,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呢?最后一句诗的答复是:这位诗中人怕惊破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是惟恐梦中“不得到辽西”。

  到此,读者才知道,这首诗原来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而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了答案。但是,这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女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样,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如果从思想意义去看,它看来只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6-237

chūnyuàn

jīnchāng tángdài 

huángyīngér jiàozhīshàng 
shíjīngqièmèng dàoliáo西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