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
成都与维扬¹,相去万里地。
译文:成都与扬州,相隔万里。
注释:¹维扬:扬州的别称。
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
沧江¹东流疾,帆去如鸟翅。
译文:滔滔江水向东流去,张开的的船帆如图飞鸟展翅。
注释:¹沧江:江流;江水。
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
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
译文:楚地的游子过此桥,东望故土无不思乡流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成都与扬州,相隔万里。

滔滔江水向东流去,张开的的船帆如图飞鸟展翅。

楚地的游子过此桥,东望故土无不思乡流泪。

注释

维扬:扬州的别称。

沧江:江流;江水。

岑参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 42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盗跖傥名丘,孔子还名跖。跖圣丘愚直至今,美恶无真实。
盗跖(zhí)¹(tǎng)²名丘,孔子还名跖。跖圣丘愚直至今,美恶无真实。
译文:盗跖如果不叫盗跖而是叫孔丘(即孔子),孔子如果本来不叫孔子而叫盗跖,那么就会有“孔子是顽愚,盗拓是圣贤”的说法流传至今,所以,名字名声的善恶也是虚妄不真实。
注释:¹盗跖:春秋末鲁国人,姬姓,展氏,名跖,又作蹠、雄,又名柳下跖、柳展雄,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盗跖”和“桀跖”,中国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率领盗匪数千人的大盗。当时鲁国贤臣柳下惠(柳下季)之弟,为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因以展为氏。²傥: 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
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
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千古光阴一霎(shà)¹时,且进杯中物。
译文:历史的史册中记载的名字传颂的故事对于这个名字来说不过也是虚妄虚名而已,人死百年之后蝼蚁啃噬光这个人曾经的血肉虚骨,干百年后除了一场虚名还留下什么呢,别想那么多了,来,干杯喝酒吧!
注释:¹霎:短时间。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
相逢旅馆意多违¹,暮(mù)雪初晴候雁²飞。
译文:你我在旅馆相遇,不由我忧喜交集。暮雪才刚刚停下,归雁正向南飞去。
注释:¹违:徘徊。²候雁:随季节变换,春时北飞,冬时南归的大雁。
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
主人¹酒尽君未醉,薄暮²途遥归不归。
译文:酒已喝光,唯有你还无醉意。天色晚路程遥遥,不知你归不归去?
注释:¹主人:诗人自指。²薄暮:傍晚,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

  这首七言绝句写两个故友在旅馆相逢相送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简短的插曲。那是一个暮雪纷纷的北地的傍晚,诗人与友人李少府在旅馆邂逅相逢。也许故友要很快离去,诗人置酒相送。此时,暮雪初晴,归雁南飞,酒已喝光.可故友还无醉意。诗人诙谐地问道:“天色已晚,路程遥远,你还走不走?”

  这首诗写相送,然而一开头却从“相逢”写起:“相逢旅馆意多违”。虽为相逢,却并非久聚,二人只不过在旅馆邂逅,友人也许马上又要启程,这就不能不使诗人既为相逢而喜,同时又为相别而忧,就不能不使诗人想起彼此间当日的交谊和异日的思念,从而百感交集。“意多违”,一个“多”字,写出诗人彼时彼地思绪的纷乱。

  “暮雪初晴候雁飞”。“暮”写天色,“雪”写天气,由“暮雪”而至“初晴”,写天气的变化,四个字写出两幅静的画面;“候雁飞”写大雁南飞,暗示出“归”字,三个字写出一幅动的画面。二者互相映衬,勾划出北方暮雪初晴那种苍凉萧瑟的图景,从而为“送”安排了环境。从另一方面说,看暮雪初晴,看候雁南飞,不能不想到友人之即将离去,这就使眼前这幅暮雪初霁图于苍凉萧瑟之中透露出淡淡的离愁,从而衬托了送别的心境。

  “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二人相逢客舍,诗人置酒相送,故自称“主人”。置酒送行而日“酒尽”,其实未必真的酒已喝光,其中也许包含启程时间将至的意思。“酒尽”而“君未醉”,未能尽醉之中也许包含着未能畅言,是承首句“相逢客舍”而来,而未能畅言又隐含着友人之不忍便去。紧接着一句,“薄暮”,说天色将晚,“途遥”,说路程尚远。天色已晚,路程尚远,这是一种提醒,其中包含着无限关切。送行而提醒故人登程,诙谐之语中流露坦率,坦率之中反映出友情之深挚。而用“归不归”这样委婉的一问,其中未尝不包含一点希望,希望友人万一暂留,这就又反映出心中的留恋不舍。

  这首送别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宛转真挚,后两句于诙谐中见诚挚之情,于言外含不尽之意。

参考资料:
1、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135-137

sòngshǎoshízàishězuò--gāoshì

xiāngféngguǎnduōwéixuěchūqínghòuyànfēi

zhǔrénjiǔjǐnjūnwèizuìbáoyáoguīguī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圣代¹无隐者,英灵²尽来归。
译文: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
注释:¹圣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的时代。²英灵:有德行、有才干的人。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suì)令东山客¹,不得顾采薇(wēi)²
译文:连你这个像谢安的山林隐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
注释:¹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借指綦毋潜。²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遂以采薇指隐居生活。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金门 一作:君门)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¹。(金门 一作:君门)
译文:你应试落第不能待诏金马门,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
注释:¹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这两句指虽然未能考中,但不是因为没有才能。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吾道非:是指孔子叹自己政策的不能实行,半途受到阻碍。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江淮(huái)¹度寒食²,京洛³缝春衣。
译文:去年寒食时节你正经过江淮,滞留京洛又缝春衣已过一载。
注释:¹江淮:指长江,淮水,是綦毋潜所必经的水道。²寒食:古人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断火三日。³京洛:指东京洛阳。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置酒长安道¹,同心²与我违³
译文: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同心知己如今又要与我分开。
注释:¹长安道:一作“临长道”。²同心: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³违:分离。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行当¹浮桂棹(zhào)²,未几³拂荆扉(fēi)
译文: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
注释:¹行当:将要。²桂棹:桂木做的船桨。³未几:不久。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孤村 一作:孤城)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huī)。(孤村 一作:孤城)
译文: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夕阳余辉映得孤村艳丽多彩。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吾谋适¹不用,勿谓知音稀。
译文: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注释:¹适:偶然的意思。

  这是一首送别诗。此诗围绕送友还乡,层层深入,娓娓道来。诗人对綦毋潜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一事反复地进行慰勉,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落第只是暂时的失意,要相信世上还会有知音,如今政治清明,有才能的人最终是不会受埋没的,表达了对朋友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劝慰,写得委婉尽致。

  开头四句言当今正是太平盛世,人们不再隐居,而是纷纷出山应考,走向仕途。“圣代”一词充满了对李唐王朝的由衷信赖和希望。“尽来归”,是出仕不久、意气风发的诗人对天下举子投身科考的鼓励,规劝綦毋潜不发归隐,而要振作精神,树立信心,争取再考。五、六句是对綦毋潜的安慰:尽管这一次未能中第入仕,但选择科举之路是没有错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的。七至十句是劝綦毋潜暂回家去。“度寒食”“缝春衣”,是从时令上提醒对方,含有关切之情。“江淮”“京洛”,从路线的选择上提出建议,含有送别之意。“置酒”相送、“同心”相勉,足见诗人对綦毋潜的深情厚意与殷殷期望。十一至十四句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意在安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开心起来。最后两句规劝对方,这次落第只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主考官赏识,切不要因此怪罪于开明的“圣代”,不要怨天尤人,切莫以为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这一恳切安慰之辞很能温暖人心,激励綦毋潜继续仕进。

  这一首送别诗不仅写出了对朋友的关心、理解、慰勉与鼓励,也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全诗感情真挚而亲切,诗人为友人的落第而惋惜,对友人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全诗的格调并不流于感伤,相反显得奋发昂扬。这样的送别诗自然会给友人以慰藉和鼓舞。读这样一首送别诗,会让人有一波感动,有一份温暖,不仅被诗人对朋友的谆谆告别语所感动,更被诗人对朋友的殷殷慰勉情所温暖。

sòngqiánluòhuánxiāng

wángwéi tángdài 

shèngdàiyǐnzhě yínglíngjìnláiguī 
suìlìngdōngshān cǎiwēi 
zhìjīnményuǎn shúyúndàofēi  (jīnménzuò jūnmén )
jiānghuáihánshí jīngluòféngchūn 
zhìjiǔchángāndào tóngxīnwéi 
xíngdāngguìzhào wèijīngfēi 
yuǎnshùdàixíng cūndāngluòhuī  (cūnzuò chéng )
móushìyòng wèizhīyīn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一枝红杏¹出墙头,墙外行人²正独愁。
译文:一枝淡红的杏花探出墙头,而墙外的行人正伤春惆怅。
注释:¹红杏:一作“红艳”。²行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正¹逢处更难留!
译文:这枝杏花的样子好像跟我一样伤春惆怅,我们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这春去匆匆难相留的时节?
注释:¹可正:不正,不能忍受。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林空色暝(míng)¹(yīng)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译文:天色已晚,寂静的树林中黄鹂鸟最先归来,春色尚早,杏花在陡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
注释:¹色暝:一作“色曙”,意即天色破晓。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更忆帝乡¹千万树,澹(dàn)²烟笼日暗神州³
译文:这时候我更怀念长安的千万株桃浓杏淡,可惜暮色已经笼罩住了夕阳的光辉整个神州一片黯淡。
注释:¹帝乡: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京城长安。²澹:通“淡”。³神州:旧指中国。

  此诗首联“红杏出墙”与“行人正独愁”对比,点明作者的满怀愁绪;颔联给娇嫩欲滴的杏花赋予诗人郁闷不得志,漂泊异乡的忧思情怀;颈联中黄莺与蝴蝶形成对比,用黄莺比托,表达心志;尾联写诗人联想到往年在京城看到的迷人景色。全诗由红杏引起的愁思为切入点,托物寄兴,抒发了诗人对京都的怀念,情思细腻,有温李之风。

  吴融的诗传承晚唐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格,韵优美、语言清丽,巧于比兴,但他比温、李的诗在托物比兴的同时,更突出了凄清的感受和疏淡的情怀。吴融咏过桃花、木笔花、棠梨花、杨花等,但都显得雅重不足,唯独这首诗婉曲细密、感时怀事,成为千古咏赞杏花之先河。

  诗人作此诗时,远没有在《红白牡丹》中的“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的淡泊平静,也没有《追咏棠梨花十韵》中的“不贵绡为雾,难降绮作霞”洒脱豪放。开篇的“红艳出墙”与“行人正独愁”对比,满怀的愁绪开篇宣泄而出。后一句“长得看来犹有恨,可正逢处更难留”,用拟人的手法,给娇嫩欲滴的杏花赋予了感情,点出诗人郁闷不得志,漂泊异乡的忧思情怀。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黄莺与蝴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寒蝶未游”赞叹杏花春寒陡峭,不图万枝丹彩的品性。不见采蜜的飞蝶,只有黄昏归巢的黄莺,诗人用黄莺比托自己,表达了自己落魄之际,依然会像杏花一样经过漫长严寒的冬季,锋剑出鞘,昂然地展示自己,不论外部如何的苦涩艰难。诗人由眼前的春色美景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树万树红杏的绚丽迷人景色,又与“澹烟笼日暗神州”形成鲜明的对比,薄薄的烟雾笼罩着朝阳,神州大地春色满园的气象变得一片黯然。一个“暗”字使本诗的情感飞跃,点出了他的愁怀所在,托出了诗人深刻忆念和留恋着长安的生活,并且心思仍然萦注于朝廷,为朝廷担忧。

  总览此诗,开篇由花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用了“红艳”与“行人”、“瞑莺”与“寒蝶”、“帝乡千万树”与“澹烟笼日”三个对比的场景,诗用杏花、黄莺比兴自己,将自己的惜春之情、流离之感、身世之悲、故国之思的情怀,像剥春笋一般,一点点层层地剥开,展现给读者。诗人的情感由“愁”、“恨”到斗志勃发,到最后托出奋斗的目的和对象,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愁”与“游”也显示出诗句音韵的对仗。诗从表现手法,到语言、字句都正称佳作。

参考资料:
1、 乐云主编,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11,第635页

zhōngjiànxìnghuā

róng tángdài 

zhīhóngxìngchūqiángtóu qiángwàixíngrénzhèngchóu 
zhǎngkànláiyóuyǒuhèn kānféngchùgèngnánliú 
línkōngmíngyīngxiāndào chūnqiǎnxiānghándiéwèiyóu 
gèngxiāngqiānwànshù dànyānlǒngànshénzhōu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成王封¹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²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bǔ),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³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¹⁰睿智¹¹,守之以愚¹²者,哲¹³;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¹⁴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jié)、纣(zhòu)是也。可不慎¹⁵欤!”
译文:周成“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的儿子,武“的弟弟,成“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洗一次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品行高尚仍常怀恭敬之心的人,必享荣耀;封地辽阔,物产丰富,仍能保持勤俭的人,他的生活必定安定;官职位高势盛,仍然保持谦卑的人,是真正高贵的人;人口众多、军队强大,仍能常怀敬畏之心,防备外患的人,必是胜利的人;自身聪慧、明智但仍觉得自己愚笨的人,是富有哲思的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但仍觉得自己见识浅陋的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奉行尊崇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慎重吗?”
注释: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¹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²相:辅佐。³德行:道德品行。 ⁴宽裕:宽大,宽容。 ⁵守:保持。 ⁶恭:肃敬,谦逊有礼。⁷荣:荣华显贵。⁸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⁹尊盛:位高势盛。¹⁰聪明:指明察事理。¹¹睿智:聪慧,明智。 ¹²愚:愚拙,不巧伪。¹³哲:明智,聪明。¹⁴由:奉行,遵从。 ¹⁵慎:谨慎,慎重。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