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城头夜吹角¹,轮台城北旄(máo)头落²
译文:轮台城头夜里吹起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正降落。
注释:¹角:军中的号角。²旄头落:为胡人失败之兆。旄头: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星。古人认为它主胡人兴衰。
羽书¹昨夜过渠(qú)²,单(chán)³已在金山西。
译文:军书昨夜连夜送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
注释:¹羽书:即羽檄,军中的紧急文书,上插羽毛,以表示加急。²渠黎: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³单于:汉代匈奴君长的称号,此指西域游牧民族首领。⁴金山:指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
戍楼¹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译文:从哨楼向西望烟尘滚滚,汉军就屯扎在轮台北境。
注释:¹戍楼:军队驻防的城楼。
上将¹拥旄(máo)²西出征,平明³吹笛大军行。
译文:上将手持符节率兵西征,黎明笛声响起大军起程。
注释:¹上将:即大将,指封常清。²旄:旄节,古代君王赐给大臣用以标明身份的信物。³平明:一作“小胡”。
四边伐鼓¹雪海²涌,三军³大呼阴山动。
译文: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阴山发出共鸣。
注释:¹伐鼓:一作“戍鼓”。²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³三军:泛指全军。⁴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lǔ)(sài)¹兵气²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译文: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白骨还缠着草根。
注释:¹虏塞:敌国的军事要塞。²兵气:战斗的气氛。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雪片阔 一作:云片阔)
剑河¹风急雪片阔,沙口²石冻马蹄脱。(雪片阔 一作:云片阔)
译文:剑河寒风猛烈大雪鹅毛,沙口石头寒冷马蹄冻脱。
注释:¹剑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²沙口:一作“河口”,地理位置待考。
亚相¹勤王²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译文:亚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立誓报效国家平定边境。
注释:¹亚相:指御史大夫封常清。在汉代御史大夫位置仅次于宰相,故称亚相。²勤王:勤劳王事,为国效力。
古来青史¹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译文:古来青垂史名屡见不鲜,如今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注释:¹青史:史籍。古代以竹简记事,色泽作青色,故称青史。

  这首七古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内容不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未写战斗,是通过将士顶风冒雪的夜行军情景烘托必胜之势;此诗则直写战阵之事,具体手法也有所不同。此诗可分四层。

  起首六句写战斗以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虽是制造气氛,却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从自然环境落笔不同。那里是飞沙走石,暗示将有一场激战;而这里却直接从战阵入手:军府驻地的城头,角声划破夜空,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暗示部队已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据《史记·天官书》:“昴为髦头(旄头),胡星也”,古人认为旄头跳跃主胡兵大起,而“旄头落”则主胡兵覆灭。“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连用“轮台城”三字开头,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把“夜吹角”与“旄头落”两种现象联系起来,既能表达一种敌忾的意味,又象征唐军之必胜。气氛酝足,然后倒插一笔:“羽书昨夜过渠黎(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单于已在金山(阿尔泰山)西”,交待出局势紧张的原因在于胡兵入寇。果因倒置的手法,使开篇奇突警湛。“单于已在金山西”与“汉兵屯在轮台北”,以相同句式,两个“在”字,写出两军对垒之势。敌对双方如此逼近,以至“戍楼西望烟尘黑”,写出一种濒临激战的静默。局势之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与接仗。手法上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夜行军大不一样,那里是衔枚急走,不闻人声,极力描写自然;而这里极力渲染吹笛伐鼓,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突出军队的声威。开篇是那样奇突,而写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作者写自然好写大风大雪、极寒酷热,而这里写军事也是同一作风,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总之,“其所表现的人物事实都是最伟大、最雄壮的、最愉快的,好象一百二十面鼓,七十面金钲合奏的鼓吹曲一样,十分震动人的耳鼓。和那丝竹一般细碎而悲哀的诗人正相反对。”(徐嘉瑞《岑参》)于是军队的声威超于自然之上,仿佛冰冻的雪海亦为之汹涌,巍巍阴山亦为之摇撼,这出神入化之笔表现出一种所向无敌的气概。

  “三军大呼阴山动”,似乎胡兵亦将败如山倒。殊不知下面四句中,作者拗折一笔,战斗并非势如破竹,而斗争异常艰苦。“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对方军队集结之多。诗人借对方兵力强大以突出己方兵力的更为强大,这种以强衬强的手法极妙。“战场白骨缠草根”,借战场气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以下两句又极写气候之奇寒。“剑河”、“沙口”这些地名有泛指意味,地名本身亦似带杀气;写风曰“急”,写雪片曰“阔”,均突出了边地气候之特征;而“石冻马蹄脱”一语尤奇:石头本硬,“石冻”则更硬,竟能使马蹄脱落,则战争之艰苦就不言而喻了。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意志坚忍、喜好宏伟壮烈事物的诗人,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他这样写,正是歌颂将士之奋不顾身。他越是写危险与痛苦,便“越发得意,好象吃辣子的人,越辣的眼泪出,更越发快活。”(徐嘉瑞《岑参》)下一层中说到“甘苦辛”,亦应有他自身体验在内。

  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奏凯,以颂扬作结。封常清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汉时位次宰相,故诗中美称为“亚相”。“誓将报主静边尘”,虽只写“誓”,但通过前面两层对战争的正面叙写与侧面烘托,已经有力地暗示出此战必胜的结局。末二句预祝之词,说“谁不见”,意味着古人之功名书在简策,万口流传,早觉不新鲜了,数风流人物,则当看今朝。“今见功名胜古人”,朴质无华而掷地有声,遥应篇首而足以振起全篇。上一层写战斗艰苦而此处写战胜之荣耀,一抑一扬,跌宕生姿。前此皆两句转韵,节奏较促,此四句却一韵流转而下,恰有奏捷的轻松愉快之感。在别的诗人看来,一面是“战场白骨缠草根”而一面是“今见功名胜古人”,不免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类感慨,盖其同情在于弱者一面。而作为盛唐时代浪漫诗风的重要代表作家的岑参,则更喜欢强者,喜欢塑造“超人”的形象。读者从“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所感到的正是如此。

  全诗四层写来一张一弛,顿挫抑扬,结构紧凑,音情配合极好。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又运用象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特别是渲染大军声威,造成极宏伟壮阔的画面,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就此而言,又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并无二致。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07-608 .

lúntáifèngsòngfēngchūshī西zhēng

cénshēn tángdài 

lúntáichéngtóuchuījiǎo lúntáichéngběimáotóuluò 
shūzuóguò chánzàijīnshān西 
shùlóu西wàngyānchénhēi hànjūntúnzàilúntáiběi 
shàngjiàngyōngmáo西chūzhēng píngmíngchuījūnxíng 
biānxuěhǎiyǒng sānjūnyīnshāndòng 
sàibīngliányúntún zhànchǎngbáicháncǎogēn 
jiànfēngxuěpiànkuò shākǒushídòngtuō  (xuěpiànkuòzuò yúnpiànkuò )
xiàngqínwánggānxīn shìjiàngbàozhǔjìngbiānchén 
láiqīngshǐshuíjiàn jīnjiàngōngmíngshèngré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正降落。

军书昨夜连夜送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

从哨楼向西望烟尘滚滚,汉军就屯扎在轮台北境。

上将手持符节率兵西征,黎明笛声响起大军起程。

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阴山发出共鸣。

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白骨还缠着草根。

剑河寒风猛烈大雪鹅毛,沙口石头寒冷马蹄冻脱。

亚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立誓报效国家平定边境。

古来青垂史名屡见不鲜,如今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注释

角:军中的号角。

旄头落:为胡人失败之兆。旄头: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星。古人认为它主胡人兴衰。

羽书:即羽檄,军中的紧急文书,上插羽毛,以表示加急。

渠黎: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

单于:汉代匈奴君长的称号,此指西域游牧民族首领。

金山:指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

戍楼:军队驻防的城楼。

上将:即大将,指封常清。

旄:旄节,古代君王赐给大臣用以标明身份的信物。

平明:一作“小胡”。

伐鼓:一作“戍鼓”。

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三军:泛指全军。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虏塞:敌国的军事要塞。

兵气:战斗的气氛。

剑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

沙口:一作“河口”,地理位置待考。

亚相:指御史大夫封常清。在汉代御史大夫位置仅次于宰相,故称亚相。

勤王:勤劳王事,为国效力。

青史:史籍。古代以竹简记事,色泽作青色,故称青史。

鉴赏

  这首七古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内容不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未写战斗,是通过将士顶风冒雪的夜行军情景烘托必胜之势;此诗则直写战阵之事,具体手法也有所不同。此诗可分四层。

  起首六句写战斗以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虽是制造气氛,却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从自然环境落笔不同。那里是飞沙走石,暗示将有一场激战;而这里却直接从战阵入手:军府驻地的城头,角声划破夜空,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暗示部队已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据《史记·天官书》:“昴为髦头(旄头),胡星也”,古人认为旄头跳跃主胡兵大起,而“旄头落”则主胡兵覆灭。“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连用“轮台城”三字开头,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把“夜吹角”与“旄头落”两种现象联系起来,既能表达一种敌忾的意味,又象征唐军之必胜。气氛酝足,然后倒插一笔:“羽书昨夜过渠黎(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单于已在金山(阿尔泰山)西”,交待出局势紧张的原因在于胡兵入寇。果因倒置的手法,使开篇奇突警湛。“单于已在金山西”与“汉兵屯在轮台北”,以相同句式,两个“在”字,写出两军对垒之势。敌对双方如此逼近,以至“戍楼西望烟尘黑”,写出一种濒临激战的静默。局势之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与接仗。手法上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夜行军大不一样,那里是衔枚急走,不闻人声,极力描写自然;而这里极力渲染吹笛伐鼓,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突出军队的声威。开篇是那样奇突,而写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作者写自然好写大风大雪、极寒酷热,而这里写军事也是同一作风,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总之,“其所表现的人物事实都是最伟大、最雄壮的、最愉快的,好象一百二十面鼓,七十面金钲合奏的鼓吹曲一样,十分震动人的耳鼓。和那丝竹一般细碎而悲哀的诗人正相反对。”(徐嘉瑞《岑参》)于是军队的声威超于自然之上,仿佛冰冻的雪海亦为之汹涌,巍巍阴山亦为之摇撼,这出神入化之笔表现出一种所向无敌的气概。

  “三军大呼阴山动”,似乎胡兵亦将败如山倒。殊不知下面四句中,作者拗折一笔,战斗并非势如破竹,而斗争异常艰苦。“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对方军队集结之多。诗人借对方兵力强大以突出己方兵力的更为强大,这种以强衬强的手法极妙。“战场白骨缠草根”,借战场气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以下两句又极写气候之奇寒。“剑河”、“沙口”这些地名有泛指意味,地名本身亦似带杀气;写风曰“急”,写雪片曰“阔”,均突出了边地气候之特征;而“石冻马蹄脱”一语尤奇:石头本硬,“石冻”则更硬,竟能使马蹄脱落,则战争之艰苦就不言而喻了。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意志坚忍、喜好宏伟壮烈事物的诗人,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他这样写,正是歌颂将士之奋不顾身。他越是写危险与痛苦,便“越发得意,好象吃辣子的人,越辣的眼泪出,更越发快活。”(徐嘉瑞《岑参》)下一层中说到“甘苦辛”,亦应有他自身体验在内。

  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奏凯,以颂扬作结。封常清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汉时位次宰相,故诗中美称为“亚相”。“誓将报主静边尘”,虽只写“誓”,但通过前面两层对战争的正面叙写与侧面烘托,已经有力地暗示出此战必胜的结局。末二句预祝之词,说“谁不见”,意味着古人之功名书在简策,万口流传,早觉不新鲜了,数风流人物,则当看今朝。“今见功名胜古人”,朴质无华而掷地有声,遥应篇首而足以振起全篇。上一层写战斗艰苦而此处写战胜之荣耀,一抑一扬,跌宕生姿。前此皆两句转韵,节奏较促,此四句却一韵流转而下,恰有奏捷的轻松愉快之感。在别的诗人看来,一面是“战场白骨缠草根”而一面是“今见功名胜古人”,不免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类感慨,盖其同情在于弱者一面。而作为盛唐时代浪漫诗风的重要代表作家的岑参,则更喜欢强者,喜欢塑造“超人”的形象。读者从“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所感到的正是如此。

  全诗四层写来一张一弛,顿挫抑扬,结构紧凑,音情配合极好。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又运用象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特别是渲染大军声威,造成极宏伟壮阔的画面,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就此而言,又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并无二致。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07-608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或755年(天宝十四载),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是为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此诗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194-195 .
2、 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07-608 .
岑参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 42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昔君叩门如啄木,深衣青纯帽方屋。
¹君叩门如啄木,深衣青纯帽方屋。
译文:昔日你如啄木般地扣门,穿着深青色衣衫,头戴的方屋帽又一派高古,深含隐逸之气。
注释:¹昔:从前;过去。
谓是诸生延入门,坐定徐言出公族。
谓是诸生延¹入门,坐定徐言²出公族。
译文:你说你是由我的学生介绍而来的,坐定后徐徐而言,才知道你出身王公贵族。
注释:¹延:邀请。²徐言:低声细语。 从容而言。
尔曹气味那有此,要是胸中期不俗。
尔曹气味那有此,要是胸中期不俗。
译文:你的衣着打扮与言谈举止上,让我料定你并非泛泛之辈,胸中定然有不俗之气。
荆州早识高与黄,诵二子句声琅琅。
坐州早识高与黄¹,诵二子句声琅(láng)(láng)²
译文:你在荆州就认识前辈诗人高荷和黄庭坚,吟诵起二人的诗句声音清脆。
注释:¹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²琅琅:象声词,指声音清脆。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后生好学果可畏¹,仆常倦谈殊²未详。
译文:后生勤奋好学果然让人敬服,而我常常谈论不多,还谈得简单粗略。
注释:¹畏:敬服。²殊:副词,犹、尚。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cān)¹诸方²
译文:学诗应当像刚刚开始学禅一样,没有领悟的时候就要广泛地琢磨各个方面加以理解。
注释:¹参:领悟,琢磨。²诸方:各地方,各方面。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一朝悟罢正法眼¹,信手拈出皆成章。
译文:有朝一日领悟了诗歌的要义,就可以信手拈来写出自己的诗来。
注释:¹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¹,天生成孤癖人皆罕²。你道是啖(dàn)³肉食腥膻(shān),视绮(qǐ)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lán)。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kàng)(zǎng)¹⁰违心愿。好一似,无瑕(xiá)白玉遭泥陷¹¹;又何须,王孙公子¹²叹无缘。
译文:气质美好像那香兰,才华横溢赛过神仙。天生的怪癖性格使人感到纳罕。你说是肉类很腥膻,看见绫罗绸缎就觉得庸俗可厌;却不晓得:自命清高人们更妒忌,过分纯洁世人都讨嫌。真可叹,古殿海灯旁边的人儿将衰老,辜负了深红高楼美女姿色残!到头来,仍然是污浊肮脏违背了自己心恩;像是没有瘢点的白玉掉进烂泥滩;又何须那些贵族子弟叹息无姻缘?
注释:世难容:曲名,其意是说妙玉虽貌美质高,带发为尼,却不能为世俗所容,落得个悲惨的结局。¹馥比仙:也与神仙一样。馥:是芳香的意思。“才华”固可以花为喻,言“馥”,但与“仙”不称;今以“仙”作比,则不应用“馥”,两句不是对仗。²罕:纳罕,诧异,惊奇。³啖:吃。⁴腥膻:腥臊难闻的气味。膻:羊臊气。出家人素食,所以这样说。⁵“太高”二句:太清高了,更会惹人嫉恨;要过分洁净,大家都看不惯。程高本改“太高”作“好高”。⁶青灯古殿:指尼姑庵。⁷红粉:妇女装扮用的胭脂之类的化妆品,借指女子。⁸朱楼:即红楼,指贵族小姐的绣楼。⁹春色阑:春光将尽。喻人青春将过。阑:尽。¹⁰风尘肮脏:在污浊的人世间挣扎。风尘,指污浊、纷扰的生活。肮脏,亦作“抗脏”,高亢刚直的样子,如李白《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诗:“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引申为强项挣扎的意思,与读作“āngzāng”解为龌龊之义有别。¹¹遭泥陷:喻妙玉被劫。¹²王孙公子:指贾宝玉。

  这支曲子是写妙玉身世遭遇的,妙玉貌美质高,带发为尼,却不能为世俗所容,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全曲情感沛然,层层递进,充满了悲凉的情绪,激越的情绪在字里行问翻腾起伏,令人扼腕既叹,不忍卒读。

  “气节”两句是说妙玉的品格象兰花那样高贵美丽又芳香,才华胜过神仙。首句暗示妙玉出身贵族家庭,因家庭破落,父母双亡,自小多病而带发修行的身世。“天生”句是说妙玉一生孤僻,又有酷爱清洁的癖好,世间难容。“你道是”二句,是说妙玉出家吃斋,视吃肉食为肮脏,把穿绮罗当作庸俗。“却不知”两句,是说妙玉品格高尚却遭妒忌,过分洁净被人嫌弃。这两句是对妙玉品格总的评价,有总结上文之意。“可叹这”两句,是说年青女子在尼姑庵虚度青春,贵族女儿的年华消耗尽,算是可悲可叹。“可叹这”,“辜负了”,流露出作者对妙玉带发出家为尼,虚度年华的同情。“到头来”两句,是说妙玉的悲惨结局。妙玉出家为尼,常为风尘间儿女痴情所困扰,有违出家之初衷;最后被强盗劫去。据小说介绍,妙玉出家后,与宝玉仍眉来眼去。一次在给宝玉的请贴中,落款自称“槛外人”。结句是说妙玉这样的品高貌美名门女子,却与王孙公子无缘,为强盗所虏糟蹋。

  “世难容”写妙玉的身世、品格、遭遇和结局。她出身于苏州的名门贵族,因家破落,父母双亡,小时多病,带发出家为尼,居住在贾府的栊翠庵中,依附贾府这样的权贵。她自视高贵酷爱清洁,连刘姥姥喝过茶的成套杯子也要甩碎。她自视清高,称黛玉为大俗人,但她又自称为“槛外人”,与宝玉交往甚密,且眉来眼去。最后落得个“白玉陷泥潭”的结局。这一切表明,以出家为尼,想了却尘环中的痴情和恩怨,成为一个高洁的人,最后却没有成为正果,升天成仙而去。她始终为儿女情所困扰,并随着贾府的没落而“白玉陷泥潭”,这是很有讽刺意味的。曹雪芹对妙玉命运的构思与安排,即活于人世间而想不吃人间烟火,有如拨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是不可能的。这是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原故。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诗中的情调是低沉悲凉的,流露出作者对官宦小姐不幸结局的深切同情,这不能不说是作者世界观的局限。

  这是一曲女性悲剧的哀歌。像一切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部不能为这个社会所容纳,必然为这个社会所摧残、所毁灭一样,妙玉是许多不幸女性中的独特的一个。曹雪芹在这支曲子里,对这个少女的身世和难堪的人生结局,寄于诚挚而深切的哀怜;同时,对她的气质、才华的高洁、超逸给予盛誉,从而对宗教、社会、权贵和其他恶势力进行了义愤填膺式的控诉和抗议。

  全曲以对妙玉的高度赞誉发端,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不幸少女的根本态度。一个十八岁的美妙丽姝,却不得不在“青灯古殴”下葬送青春,虚掷生命,只能为之深深悲叹。然而,悲剧并没有到此为止,更不堪的悲剧正不断向她袭来。

参考资料:
1、 玉乃球等编写.红楼梦诗词鉴赏[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76-77.
2、 季学原主编.红楼梦诗歌精华[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69.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采采¹卷耳²,不盈³顷筐。嗟(jiē)我怀人,寘(zhì)彼周行(háng)
译文:采那繁盛的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唉我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注释:¹采采:茂盛。一说谓采了又采。毛传作采摘解,朱熹《诗集传》云:“非一采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盛多之貌”。²卷耳:苍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药。³盈:满。⁴顷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一说斜口筐。这句说采了又采都采不满浅筐子,心思不在这上头。顷:同“倾”。⁵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⁶怀:怀想。⁷寘:同“置”,放,搁置。⁸周行: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索性把筐子放在大路上,于是眼前出现了她丈夫在外的情景。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zhì)¹²崔嵬(wéi)³,我马虺(huī)(tuí)。我姑(zhuó)彼金罍(léi),维以不永怀¹⁰
译文: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注释:¹陟:升;登。²彼:指示代名词。³崔嵬:山高不平。⁴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称。⁵虺隤:疲极而病。⁶姑:姑且。⁷酌:斟酒。⁸金罍:金罍,青铜做的罍。罍,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⁹维:发语词,无实义。¹⁰永怀:长久思念。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¹。我姑酌(zhuó)彼兕(sì)(gōng)²,维以不永伤³
译文: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注释:¹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朱熹说“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²兕觥: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³永伤:长久思念。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陟彼砠(jū)¹矣,我马瘏(tú)²矣。我仆痡(pū)³矣,云何(xū)矣。
译文: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
注释:¹砠: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²瘏: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³痡: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⁴云何:奈何,奈之何。云:语助词,无实义。⁵吁:忧伤而叹。

  《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其佳妙处尤其表现在它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上。旧说如“后妃怀文王”“文王怀贤”“妻子怀念征夫”“征夫怀念妻子”诸说,都把诗中的怀人情感解释为单向的;另外,日本的青木正儿和中国的《诗经》专家孙作云还提出过《卷耳》是由两首残简的诗合为一诗的看法。这些看法反映出对《卷耳》篇章佳妙布局认识不足的缺陷。

  《卷耳》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诗人坚决地隐去了“女曰”“士曰”一类的提示词,让戏剧冲突表现得更为强烈,让男女主人公“思怀”的内心感受交融合一。首章女子的独白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周行”——通向远方的大路的一旁。顺着女子的呼唤,备受辛苦的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对应着“周行”,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一、二两章的句式结构也因此呈现着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带有变化的复沓是《诗经》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这种复沓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合唱或重唱,它强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开拓补充了意境,稳定地再现了音乐的主题旋律。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这类《诗经》中经常用的手法称为单行章断,比如《召南·采蘩》《召南·行露》《周南·葛覃》《周南·汉广》《周南·汝坟》等诗中都有此类手法。这类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遗存,可以想像这是幕后回荡的男声合唱。其作用是渲染烘托诗篇的气氛,增强表演的效果。

  《卷耳》的语言是优美自然的。诗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当时的民谣套语。《周易·归妹三·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女承筐,无实”正与《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对应。把民谣用作套语,像一个套子一样放在诗章句首,为诗奠定韵脚、句式的基础和情感思绪的习惯性暗示,这是《诗经》的起兴手法的一例。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来的:诗人用了“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诗人用了“虺隤”“玄黄”“瘏矣”等词语。而描摹山、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浇愁,便是正面对这种悲愁的心态提示。全诗的最后是以一种已类化的自问自答体收场的:“云何?吁矣!”它既是对前两章“不永怀”“不永伤”的承接,也是以“吁”一字对全诗进行的总结,点名“愁”的主题,堪称诗眼。

  怀人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主题,这一主题跨越了具体的人和事,它本身成了历代诗人吟咏的好题目。《卷耳》为中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一支——怀人诗开了一个好头。其深远影响光泽后世。徐陵《关山月》、张仲素《春闺思》、杜甫《月夜》、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好问《客意》等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多多少少体现了与《卷耳》一脉相承的意味。

参考资料:
1、 朱渊清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10

juǎněr

míng xiānqín 

cǎicǎijuǎněr yíngqīngkuāng jiēhuái怀rén zhìzhōuháng 
zhìcuīwéi huītuí zhuójīnléi wéiyǒnghuái怀 
zhìgāogāng xuánhuáng zhuógōng wéiyǒngshāng 
zhì   yún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或问谏议大夫¹阳城²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³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译文:有人问我:谏议大夫阳城,可以算做有道德的士人吗?他学识渊博,广见多闻,又不希望人们知道他的名声。他履行古人的道德准则,住在晋地的边境。晋地边境的人受到他的道德熏陶而修行善良的有几千人之众。大臣听说后就推荐他,皇帝任用他为谏议大夫。人们都认为这是很荣耀的,而阳先生却没有欣喜的表情。他担任这个职务已经五年了,看他的品德好像与隐居在野时一样,他哪里会因富贵而改变自己的心志呢?
注释:¹谏议大夫:官名,执掌议论政事,对皇帝进行规劝。²阳城(736—805):原隐居中条山(今山西南部),788年(贞元四年),唐德宗召为谏议大夫。《旧唐书·阳城传》载,阳城就任谏议大夫之后,其他谏官纷纷论事,细碎的问题都上达到皇帝那里。阳城则与二弟及客人日夜痛饮,人们猜不着他的意图。及贞元十一年。德宗听信谗言,要处分贤相陆贽,任命奸佞裴贤龄为相,阳城拼死极谏,使事态有所改变,他则受到贬谪。³晋:周时古国名,辖境在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及陕西一角。⁴鄙:边境。⁵熏:熏陶,影响。⁶大臣:指李泌。《顺宗实录》载,德宗贞元三年六月,李泌为相,次年举阳城为谏议大夫。⁷阳子:即阳城。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jiǎn)蹇,匪躬之故¹。”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²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³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¹⁰击柝(tuò)¹¹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¹²矣,尝为乘田¹³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¹⁴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¹⁵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译文:我回答说:这就是《易经》里所说的,长期保持着一种德操而不能因事制宜,这对士大夫来说是有危害的。哪里算得上有道德的人呢?《易经·蛊卦》的“上九”中说:“不愿侍奉王侯,只求自己的节操高尚。”《易经·蹇卦》的“六二”爻辞中又这么说:“做臣子的不避艰难去直言进谏尽忠于君主,是由于他不顾自身的缘故。”那不就是因为所处的时间场合不一样,所实践的准则也不同吗?就像《蛊卦》的“上九”爻说的那样,处于没被任用的地位,却去表示奋不顾身的节操;再如《蹇卦》的“六二”爻说的,处在君王之臣的职位,却把不侍奉王侯的节操当作高尚,那么冒求仕进的祸患便会产生,玩忽职守的指责也会兴起。此种志向不当效法,而且最后将不可避免地获得罪过啊。现在阳先生担任职位的时间,不能算是不长久了;了解国家的政治措施的正确与失误,不能算是不熟悉了;皇帝对待他,不能说不重视。然而他未曾说过一句关系到国家政治的话。看待朝政的得失,就好像越国人看秦国人的胖瘦一样毫不在意,他心中没有喜悦和忧愁的波动。问他担任什么官职,就说是谏议大夫啊;问他有多少俸禄,就说是下大夫的品级啊;问他朝政情况,就回答说我不知道。有道德的人,原来是这样的吗?况且我听说:有官位职守的人,不能称职就该离去;有进言任务的人,不能提出有益的意见就辞去。现在阳先生认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批评没有呢?能够提出批评而不提,和不能提出自己的建议批评而不离去,这两种态度没有一种是对的啊。阳先生是为了俸禄而做官的吗?古人说过:“做官不是因为家贫,但有时是因为贫困的。”指的是那些为俸禄而做官的人。应该辞去高位而担任低下的职务,放弃富贵而安于贫贱生活,当个守门、巡夜之类的差使就可以了。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粮仓的小吏,又曾做过管理畜牧的贱职,也不敢旷废他的职守,总是说“一定做到会计准确无误才算完成任务”,总是说“牛羊顺利成长才行”。像阳先生的品级俸禄,不算低下和微薄,那是明明白白的了,可是他的行事却是这个样子,难道可以吗?
注释:¹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做臣子的不避艰难,辅助国君,是由于他能不顾自身的缘故。蹇蹇,尽忠的样子。匪,通“非”。躬:自身。²蹈:践,此处为履行、实行之意。³旷:空缺。⁴越、秦:周时两个诸侯国,相隔很远,越在东方,今浙江一带。秦在西北,今陕西一带。⁵下大夫:周时的职级名,列国的国卿。唐制,谏议大夫称为正五品,年俸二百石,秩品相当于古代的下大夫。⁶“有官守者”四句:出自《孟子·公孙丑下》。⁷禄仕:为了俸禄而出仕。⁸“仕不为贫”二句:见《孟子·万章下》。意为仕宦的本来目的不是为了救贫,但有时为了解脱贫困而去仕宦,也是允许的。⁹“宜乎辞”二句:古人认为为了解决生活而出仕,即以官为业,不应居高位,取厚禄。¹⁰抱关:守关门。¹¹击柝:打更。¹²委吏:古代掌管粮食的小官。¹³乘田:古官名。春秋时鲁国主管畜牧的小官。¹⁴会计:管理财、物及出纳事。¹⁵章章:显明的样子。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译文:有人说:不,不是这样的。阳先生是憎恶诽谤皇上的人,厌恶那些作为臣下却通过公开揭发他的君主的过失而出名的人。所以,他虽然向皇帝提了意见和建议,却不让别人知道。《尚书》中说:“你有好的计策和谋略,就去告诉你的君主,你到外面就和大家说:这个计策智谋是我们君主出的。”阳先生的用意也是像这样的。韩愈回答说:假如阳先生的用心是这样的,那他可谓更糊涂了。进去为君主献策,出来又不使别人知道,这是大臣宰相的做法,不是阳先生所应该做的啊。那阳先生,本来以平民身份,隐居在草野之间,皇上赏识他的品行道义,提拔他担任这个职位,官为谏议大夫,他实在应该做出成绩来,奉行自己的职守,使全国各地和子孙后代知道朝廷有直言不讳、刚正不屈的臣子,君主有不滥赏和从谏如流的美名。这就可能使山野间的隐士听到了而对此产生羡慕之心,束好腰带,挽起发髻,愿意进身到宫门之下陈述他们的言论,使我们的君主成为尧舜那样的圣君,使他们伟大的名声流传千古。像《尚书》所说的,那是大臣宰相的事,不是阳先生所应该做的啊。况且阳先生的想法,将会使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失吧?这就是在这方面启发君主啊。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译文:有人说:阳先生不求出名而别人都知道他,不求任用而君主任用了他。他不得已才出来做官,保持着一贯的操行准则而不改变,为什么您对他责备得如此苛刻呢?韩愈说:自古以来的圣人贤士,都不是由于追求名望而被任用的,他们怜悯自己所处的时代动荡,民生不安定,有了道德和学问之后,不敢独善其身,一定要经世致用,普济天下。勤恳努力,终身不懈,到死才罢休。所以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也不进去看一下,孔子周游列国时,连坐席也来不及坐暖就又出门了,而墨翟从不安居一地,所住之处灶上烟囱不及熏黑,就离家了。那两位圣人和一位贤人,难道不懂得自己过安逸生活的快乐吗?实在是敬畏上天的旨意,而且怜悯人民的穷困啊。上天将圣贤的德才和能力授予这些人,哪里只是让他们自己有余就算了,实在是想通过他们来补充别人的不足。耳目对人来说,耳管听,眼管看,听清是非,看明安危,然后身体才能安全。圣人贤人,是世人的耳目;世人,是圣贤的身体。再说阳先生要不是贤人,那就应该被贤人所遣使来侍奉他的君主;如果确实是贤人,本当敬畏上天的意旨,而怜悯百姓的穷困。怎么能够只顾自己的闲适安逸呢?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入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道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入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道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译文:有人说:我听说君子不想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并且憎恶那种把攻击别人当做正直的人。像您的议论,直率是够直率的了,未免有点损害道德并且浪费口舌了吧?喜欢直言不讳地揭发别人的过失,这就是国武子在齐国被杀害的原因啊,您大概也听说过吧?韩愈说:君子有官位,就应有以身殉职的思想准备。未得到官位,就考虑修饰文辞来阐明他掌握的道理。我是要阐明道理,并不是自以为正直而强迫人家接受自己不要的东西。况且国武子是因为未遇到善良的人,又喜欢在乱国直言不讳,所以被杀。《国语》上说:“只有善人才能够无保留地接受批评。”这就是说他听到别人规劝后能改正自己的过失。您告诉我说:“阳先生可以算是有道德的人。”阳先生虽然现在未能达到,难道他将来也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吗?

  《争臣论》针对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身为谏官却不问政事得失的不良表现,用问答的形式,对阳城的为人和行事进行直截了当的批评,指出为官者应当认真对待自己的官职,忠于职守,不能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由于文章有的放矢,确实也使阳城改变了自己的作风,此乃后话。《争臣论》又作《诤臣论》。

  《争臣论》在写法上采取问答的形式。首先由对方发问,提出阳城是“有道之士”的看法,并且阐述其理由。尽管是发问,实际上是希望得到韩愈的认可。这就迫使韩愈不能不就什么是“有道之士”,什么是“争臣”作一番论证。这第一轮辩论之后,对方其实已经势屈。势屈而不服,只有用狡辩的方式来应战了。认为阳城不是不谏议,而是不愿让君主负恶名,所以他虽有谏诤而外人不知。这个狡辩应该说是很难反驳的,因为在古代君主是神圣的,臣子确有不愿让君担恶名而匿其谏诤之迹,所谓朝回焚谏草,是为世俗传为美谈。论者企图以此而使韩愈语塞。但韩愈禀承的是原始儒家的政治原则,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把君主看得那样神圣。谏官之设,其前提就是君主会犯错误,所以作为谏官而隐瞒君主犯错误的事实,久而久之,就会使君主真以为自己是永远英明正确的。这种行为,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阳城如果真像论者所说的那样,难道他是为了有意地让君主养成“恶闻其过”的危险习惯吗?第二轮辩论后,胜负已成定局。但对方仍然可笑地负隅顽抗,甚至到最后提出了与开始的观点完全相矛盾的理由,企图让韩愈最后收回对阳城的批评,但这只能使自己越来越失去道义的立场。全文的整个论辩设计,确实颇为精彩。

  历史的事实是,阳城在后来陆贽遭贬官时曾经力谏,这说明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谏官。但他一开始任谏官五年不言事,确是不对。

zhèngchénlùn

hán tángdài 

    huòwènjiànyángchéng wéiyǒudàozhīshìzāi ?xuéguǎng广érwénduō qiúwénrén xíngrénzhīdào jìnzhī jìnzhīrén xūnérshànliángzhěqiānrén chénwénérjiànzhī tiānwéijiàn rénjiēwéihuá yáng wèinián shì zài guìxīnzāi 

    yìngzhīyuē shì  suǒwèihéngzhēn érxiōngzhě wéiyǒudàozhīshìzāi ?zài  · zhī shàngjiǔ yún  shìwánghóu gāoshàngshì   jiǎn zhī liùèr yuē  wángchénjiǎnjiǎn fěigōngzhī  suǒzhīshí érsuǒdǎozhītóng ruò  zhī shàngjiǔ  yòngzhī érzhìfěigōngzhījié  jiǎn zhī liùèr  zàiwángchénzhīwèi érgāoshìzhīxīn màojìnzhīhuànshēng kuàngguānzhīxīng zhì éryóuzhōng jīnyángzàiwèi wéijiǔ wéntiānxiàzhīshī wéishú tiāndàizhī wéijiā érwèichángyánzhèng shìzhèngzhīshī ruòyuèrénshìqínrénzhīféi yānjiāxīn wènguān yuējiàn wèn yuēxiàzhīzhìzhì wènzhèng yuēzhī yǒudàozhīshì shìzāi ?qiěwénzhī yǒuguānshǒuzhě zhí yǒuyánzhě yán jīnyángwéiyánzāi ?yánéryán yánér zhě yángjiāngwéishì ?zhīrényǒuyún  shìwéipín éryǒushíwéipín  wèishìzhě zūnérbēi érpín ruòbàoguāntuòzhě gàikǒngchángwéiwěi chángwéishèngtián gǎnkuàngzhí yuē kuàidāngér  yuē niúyángsuìér  ruòyángzhīzhì wéibēiqiěpín zhāngzhāngmíng ér zāi ?

    huòyuē fǒu fēiruò yángshànshàngzhě wéirénchénzhāojūnzhīguòérwéimíngzhě suījiànqiě shǐ使rénérzhīyān  shū yuē  ěryǒujiājiāyóu réngàoěrhòunèi ěrnǎishùnzhīwài yuē yóu wéihòuzhī ruòyángzhīyòngxīn ruòzhě yìngzhīyuē ruòyángzhīyòngxīn suǒwèihuòzhě jiànjūn chūshǐ使rénzhīzhě chénzǎixiàngzhězhīshì fēiyángzhīsuǒxíng yáng běnyǐnpénghāozhīxià zhǔshàngjiāxíng zhuózàiwèi guānjiànwéimíng chéngyǒufèngzhí shǐ使fānghòudài zhīcháotíngyǒuzhíyángěngzhīchén tiānyǒujiànshǎng cóngjiànliúzhīměi shùyánxuézhīshì wénérzhī shùdàijié yuànjìnquèxià érshēnshuō zhìjūnyáoshùn hóng鸿hàoqióng ruò shū suǒwèi chénzǎixiàngzhīshì fēiyángzhīsuǒxíng qiěyángzhīxīn jiāngshǐ使jūnrénzhěwénguò ?shìzhī 

    huòyuē yángzhīqiúwénérrénwénzhī qiúyòngérjūnyòngzhī ér shǒudàoérbiàn guòzhīshēn ?yuē shèngrénxiánshì jiēfēiyǒuqiúwényòng mǐnshízhīpíng rénzhī dàogǎnshànshēn érjiāntiānxià  érhòu guòjiāmén kǒngxiánuǎn érqián èrshèngxiánzhě zhīānzhīwéizāi chéngwèitiānmìngérbēirénqióng tiānshòurénxiánshèngcáinéng shǐ使yǒuér chéngzhě ěrzhīshēn ěrwénérjiàn tīngshìfēi shìxiǎn ránhòushēnānyān shèngxiánzhě shírénzhīěr shírénzhě shèngxiánzhīshēn qiěyángzhīxián jiāngxiánfèngshàng ruòguǒxián wèitiānmìngérmǐnrénqióng xiázāi ?

    huòyuē wénjūnjiāzhūrén érjiéwéizhízhě ruòzhīlùn zhízhí nǎishāngérfèi ?hàojìnyánzhāorénguò guózhīsuǒjiànshā wén ?yuē jūnwèi guān wèiwèi xiūmíngdào jiāngmíngdào fēiwéizhíérjiā qiěguónéngshànrén érhàojìnyánluànguó shìjiànshā  zhuàn yuē  wéishànrénnéngshòujìnyán  wèiwénérnénggǎizhī gàoyuē  yángwéiyǒudàozhīshì  jīnsuīnéng yángjiāngwéishànrénzāi ?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译文:沈君青霞,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上书抨击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竭力罗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在那段时期,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不久,沈君就拖累着妻子儿女,离家来到塞上。正巧遇到北方敌人屡次来寇边,而帅府以下的各级将领,都束手无策,紧闭城垒,任凭敌寇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的事都没有做到。甚至等到敌人退却,就割下自己队伍中阵亡者和在郊野行走百姓的左耳,来邀功请赏。于是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沈君对上既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对下又痛恨众将士任意残杀人民,蒙骗朝廷,多次哭泣感叹,便把他的忧郁表现在诗歌文章之中,以抒发情怀,就成为文集中的这些篇章。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译文: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所讽刺,逐渐传播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进行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就发生了。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老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译文: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巷伯》篇的讥刺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它们难道都符合古诗的音律吗?然而孔子所以并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礼义为归宿”,“说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应该引为鉴戒”。我曾经按次序考察从春秋以来的作品,屈原的《离骚》,似乎有发泄怨恨之嫌;伍子胥的进谏,似乎有进行威胁之嫌;贾谊的《陈政事疏》,似乎有过于偏激之嫌;嵇康的诗歌,似乎有过分激愤之嫌;刘蕡的对策,似乎有亢奋偏执之嫌。然而运用孔子删定《诗经》的宗旨,来收集编次它们,恐怕也未必不被录取。沈君虽已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一提到他,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啊!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日后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在这里。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
译文: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写了。

  这篇文章时作者为同时代的锦衣卫经历沈炼诗文集所作的一篇序言。文章始论沈炼的生平大节,次论沈炼诗文集的由来及写作主旨。论生平大节,盛称沈炼忧国忧民,敢于抗颜直谏,疏攻权臣,而获罪流徙塞外,“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不以个人得失为怀,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感慨“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论其诗文主旨,指出其与诗骚同义,“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写至感情激越处,不禁一唱而三叹,感慨涕零之状如跃纸上,而呈现出强烈的效果。

  茅坤的这篇序文以大量笔墨介绍了沈炼忧国忧民,敢于直谏的精神,对其悲惨遭遇,抒发了强烈的痛惜和激愤之情。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介绍了沈青霞生平。开篇直接点明他直言敢谏的高贵品质,“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诋”是指责意,“构”是指虚构、捏造。这里一“诋”一“构”对比鲜明地写出了沈炼的磊落直言和严嵩的卑鄙下作。接下去介绍了沈炼被流放到边塞的情况。流放,对他来说,只是略有失意感。“累然”二字既形象又精炼地写出了他的心理变化。但当他痛心地看到蒙古鞑靼部俺答汗内侵;看到边帅不仅束手退避,还无辜杀戮百姓冒功请赏;看到百姓的痛苦,他气愤、苦闷、忧郁,“数呜咽欷歔”。上书谴责无望,只得以诗歌文章作为发泄积郁和讥刺时政的工具。据《明史·沈炼传》载:在边塞,沈炼颇受当地人的敬重,请他当老师,教习乡中子弟。他除了撰写诗文揭发边防黑幕,抨击时弊外,在教习之余,缚李林甫、秦桧及严嵩的模拟草人,聚弟子攒射。他还“踔骑居庸关口,南向戟手詈嵩,复痛哭乃归”。他措词激切的诗文使得“上下震恐”最终被严嵩父子构陷处斩。

  文章第三、四自然段是对沈炼诗文价值的评论。从这一部分看,作者的着眼点不在于研究推敲文章词句是否工巧,而是突出沈炼的为人与他诗文创作的关系,评论其思想价值和作品的社会意义。这是和文章第一部分论叙他的人品统一的。“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首先,作者用反问句的形式肯定沈炼是一位正气磅礴的仁人志士,他的作品也和他的人品一样,正是秉承了古代有志之士的风格。作者以为,诗文没有必要都唱统一的歌功颂德的调,都说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话,完全可以有怨怼和讥刺,可以有激烈和愤恨,“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根据这种观点,在反问句之后,作者先引证了孔子删《诗》的原则:不以是否合于“中声”为标准。那些“忠臣、寡妇、幽人、怼士”的篇什“不可胜数”的被分别编入《诗经》的《大雅》和《小雅》之中。并具体地以出于怨恨的《小弁》篇和出于愤怒的《巷伯》篇为例,来说明孔子很注意那些内容有价值,能打动人心的作品。紧跟着,又以排比句的形式例举了屈原、伍子胥、贾谊、嵇康、刘蕡等人的文辞诗赋,他们的作品有怨恨、有激烈,有愤怒甚至过分,也都不合于“中声”,但都有其不同的存在价值。根据以上事实,顺理成章地证明了沈炼是古代有志之士的继续。他的作品激昂慷慨,“其文章劲健有气,诗亦郁勃磊落,肖其为人”(《四库提要》语),具有发扬正气打击奸邪的作用,应当传之后世。茅坤和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人被称为明代的“唐宋派古文家”。强调文章和道的关系,注重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唐宋派”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此篇这个特点就很突出。作者对沈炼诗文推崇备至,实际上在于对其人格的推崇,由此可看出,茅坤首先注重的是诗文内容的倾向。

参考资料:
1、 关永礼.《古文观止·续古文观止鉴赏辞典》: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2、 傅德岷.《古文观止鉴赏》 :崇文书局,2010

qīngxiáxiānshēngwén

máokūn míngdài 

    qīngxiáshěnjūn yóujǐnjīngshàngshūzǎizhí zǎizhíshēnzhī fānggòuzuì làimíngtiānrénshèng qiǎn zhīsàishàng dāngshìshí jūnzhīzhíjiànzhīmíngmǎntiānxià ér jūnléiránxié chūjiāsàishàng huìběishuònèifàn érshuàixià shùshǒulěi zhīchū fēixiāngkàng shènqiězhītuì退 zhōngzhīzhànzhěxíngzhězhīguówéigōng érzhī zhī xiōngzhīzhě wǎngwǎngérshì suǒkòng jūnshàngfènjiāngzhīchí éryòuxiàtòngzhūjiàngshìzhījiānrénmínméngguójiā shuò ; érsuǒyōuzhīshīwénzhāng xièhuái怀 zhōngsuǒzǎizhūshíshì 

    jūnzhíjiànwéizhòngshí érsuǒzhùwéishīwénzhāng yòuduōsuǒ shāoshāochuán shàngxiàzhènkǒng shǐchūxiāngshāngòu érjūnzhīhuòzuò jūn érzhōngcháozhīshìsuīgǎnsòngshì érshíkǔnsuǒxiāngchánjūnzhě xúnqiězuòzuì yòuwèi zǎizhízhīchóujūnzhěbào érjūnzhīrénjūn shìpóushēngpíngsuǒzhùruògānjuàn érchuánzhī érxiāng láiqǐngzhīshǒujiǎn 

    máoshòuérzhīyuē ruòjūnzhě fēizhīzhìshìzhīzāi kǒngshān shī   xiǎobiàn zhīyuànqīn  xiàng zhīchánérxià jiānzhōngchén guǎ yōurén duìshìzhīshí bìnglièzhīwéi fēng  shūzhīwéi   shèngshuò jiēzhīzhōngshēngzāi ránkǒngzhīzhě mǐnrén jīnzhì yóuyuē qíng zhǐ   yánzhīzhězuì wénzhīzhěwéijiè yāněr chángànchūnqiūlái yuánzhī sāo yuàn zhījiànxié jiǎzhī shū  shūzhīshīfèn liúfénzhīduìkàng rántuīkǒngshān shī zhīzhǐérpóuzhī dāngwèizhīzhě jūn érhǎinèizhījiànshēn zhìjīnyánjūn suānérliú  zhōngsuǒzǎi míngjiàn   chóubiān zhūshí shìlìnghòuzhīrénzhī hánzéichénzhīdǎn éryuèsàiyuánzhànshìzhī érzuòzhīkài  guójiācǎifēngzhězhīshǐ使chūérlǎnguānyān néngzhī jǐnzhìzhī 

    zhìwénzhīgōnggōng dāngzuòzhězhīzhǐfǒu fēisuǒlùnjūnzhīzhě zhù jiājìngguǐhàimèngchūnwàngguīānmáokūnbàishǒ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