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赋先写做箫的竹,再写箫的制作及吹奏者,接着写箫声极尽其妙的变化,然后写箫声的道德感化作用和艺术感染力,最后再写箫声的余音袅袅和不绝如缕。全赋词藻华美又生动形象,用语准确而又鲜明,无堆砌之弊,却极尽精巧之致,同时音调和美,句式整饬,虽骈偶而不呆板凝滞,描绘了一幅幅有声、有境、有情、有人物及其行动的声乐画面,收到了音乐化、诗化、画化、情趣化的效果,极富表现力。
《洞箫赋》的结构布局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作者详细地叙述了箫的制作材料的产地情况,然后写工匠的精工细作与调试,接着写乐师高超的演奏,随后写音乐的效果及其作用。基本上通过“生材、制器、发声、声之妙、声之感、总赞”的顺序来写洞箫这件乐器,这也成为后来音乐赋的一个固定模式。汉代以前,横吹、竖吹的管乐器统称为笛或邃,所称箫者应该是排箫,所以《洞箫赋》之箫应为排箫。从赋中“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中的“参差”也可知此处洞箫为排箫,因为古时洞箫又有别称“参差”。排箫即洞箫或箫,据《尔雅·释乐》郭璞注曰大箫“编二十三管”,小箫“十六管”。下面以《洞箫赋》的结构顺序来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生材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此句指出了箫竹的产地,即江南的土山坡上。《丹阳记》曰:“江宁县慈母山临江生箫管竹”,由此其产地也得到了印证。再接下文章用大段的文字来描写箫竹所处的环境:
“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靡,诚可悲乎其不安也。弥望傥莽,联延旷汤,又足乐乎其敞闲也。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吸至精之滋熙兮,禀苍色之润坚。感阴阳之变化兮,附性命乎皇天。翔风萧萧而径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礚礚而澍渊。朝露清冷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闲。处幽隐而奥庰兮,密漠泊以猭。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喧。”
此段写到了山、水、猿、禽,也只有这样的环境才会产出适合作箫的竹子,突出箫竹吸收天地之精华而成材的环境。
(二)制器
“于是般匠施巧,夔妃准法,带以象牙,掍其会合;锼镂离洒,绛唇错杂,邻菌缭纠,罗鳞捷猎,胶致理比,挹抐擫鑈”此句主要描写了箫的制作,写到了巧匠鲁班制器,夔、妃来定律数,并镶嵌上象牙作为装饰,以及各种文饰,可见其制作的工序繁琐、细致,就其外形来说也会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三)发声
此部分写到了盲者由于“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所以才能做出“ 故吻吮值夫宫商兮,龢纷离其匹溢”的音乐,这也是古代之所以有很多盲人乐师的主要原因。在后面紧接着写到了吹奏者吹奏时的身体的动作(“形旖旎以顺吹兮”)以及面部的动作(“气旁迕以飞射兮”),这种面部脸颊和咽部“一鼓一缩”的技巧动作应该是古代的吹奏方法,在现在看来这种方法应该是不科学的。此部分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乐声的特点如“或浑沌而潺湲兮,猎若枚折”等。
(四)声之妙
这一部分主要描写了乐声的美妙效果,“要复遮其蹊径兮,与讴谣乎相和”写到了人声与箫声的和谐相伴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以下几句“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氾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迏,若孝子之事父也。科条譬类,诚应义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渭;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分别描写其巨声、妙声、武声、仁声的特点,并运用通感的描写方法来阐述不同“乐声”的特点,写到“巨声”以“慈父之畜子”这样的形象来描述其人声和箫声和谐的特点,用“孝子之事父”来形象的表述“妙声”清和流畅的特点。“武声”则已“雷霆輘輷”的意象来表述。至于“仁声”的特点就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即以和缓的南风吹拂万物的景象来表现。
(五)声之感
这一部分主要描写听者的感受。“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刚毅强虣反仁恩兮,啴唌逸豫戒其失”写到不同的人听到这样的音乐后的反映,来说明此音乐的感化教化作用。“钟期、牙、旷怅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的描写虽然有些夸张,但那也同样表现了音乐的美妙所达到的艺术感染力。“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撆涕抆泪;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已”则从“知音”和“不知音”者内心的感受及“悲”“欢”之音所造成的不同的情感冲击来描写不同的声音感受。再后来则通过描写“是以蟋蟀蚸蠖,蚑行喘息。蝼蚁蝘蜒,蝇蝇翊翊。迁延徙迤,鱼瞰鸟睨,垂喙蜿转,瞪瞢忘食”蟋蟀、蚸蠖、蝼蚁、蝘蜒等动物的表现从另外的角度写对乐声的不同感受和音乐引人入胜的效果。
(六)总赞
这一部分写到了箫声音色丰富的特点,描写声音强、弱、高、低不同的效果,并运用比喻的后发来进行描绘。
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结合作者的生平来看,作者比较注重对儒家音乐思想的阐发,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仁人之德来比拟音声,展现了作者的儒家意识,这是对儒家音乐思想的发挥。从文章中读者时时能够感受到儒家文化对他的影响。
总的来说《洞箫赋》开音乐赋固定写作模式的先河,在他以后,其他赋家纷纷效仿,从而使这种模式的地位得以确立。从另一方面讲,《洞箫赋》的这种“取材、制器、发声……”的模式基本囊括了此乐器所能涉及的诸多方面,这与武帝确立的“大一统”的思想不无吻合之处,而从一下的细节方面,读者同样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取材方面:在描写这一部分时,作者强调了箫竹所处环境的险峻、凄寒,即“江南丘壑”、“岖嵚岿崎”,同时也写到了选材的要求,在文中则体现为“洞条畅而罕节兮”的描述,这些正与儒家推崇逆境造才、为才是用的思想相吻合。当然作者也没有忘记“圣主”的作用,从而体现了阶级观念。
(二)制器方面:要求做到“挹抐擫鑈”,即中制、符合礼制规格,这与礼乐制度的等级观念不无关系,而且从洞箫的外形来看,它也是非常符合礼制的。
(三)声音的描述方面:在描述不同的声音时,特别是描写巨声和妙声时,用“慈父畜子”和“孝子事父”的仁义道德表现来形象的展现其声音的特点。
(四)声音作用方面:这一部分集中的体现了儒家音乐思想中的所推崇的教化作用。“嚚、顽、朱、均惕复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顿顇”此句说顽固凶残的丹朱、商均、夏桀、盗跖、夏育、申博听了以后都受到震惊而醒悟过来,改变自己的恶性而陷入自我反省之中。“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则说吹奏洞箫就能把人引入感化之道,所以长久地使用它的作用就很可贵了。所以说此部分所体现的儒家音乐思想的教化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洞箫赋》还很好的体现了汉代“以悲为美”的社会审美趣向,“悲”据蔡仲德先生的论断来说汉代所说的悲应该是指“悲乐”,而不是说音乐感动人而使人产生撇泪流涕的表现。首先取材方面,通过“孤雌寡鹤”“秋蜩不食”“玄猿悲啸”这些物象以说明箫竹生长环境的悲,从而为箫的制作奠定了悲的基调。然后又提到了盲乐师的因为生下来就不见光明,心中郁结了很多忧愁悲愤,只有通过音乐来表现出来,所以才会有“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的表现。对于乐声的感受和作用,文中提到“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即认为只有那些体会到悲乐感情的人才能称之为“知音者”,说明作者以能欣赏悲乐为其音乐审美的标准,这也是汉代音乐审美的一大特色。
总之,《洞箫赋》为后来音乐赋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在描写方面它运用多种手法,为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其中既有高山流水,也有乐师尽情的表演,更有对于乐声的生动的描述,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音乐思想方面,此赋涉及很多儒家音乐思想的内容,这也是汉代“大一统”思想影响的表现,但是文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声音”的描写,所以使音乐固有的娱乐性凸现出来,这一点也是他的赋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文中也很好的体现了汉代“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向,从而更加全面的展现了汉代大文化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推究那做箫管的竹干生长的地方,是在江宁的慈母山。那竹直条通畅,竹节稀疏,上端枝叶四布,茂盛繁密。只见它身旁的山岭,陡峭险峻,蜿蜒崎岖,真为它不安的处境而悲叹。如果向远处望去,开阔宽敞,连绵旷远,又为它处在这高敞恬静的环境而欢喜。它生长在大地上,历经万载而没有改变,吸收天地至精之气,润泽有光,承受青苍之色,艳润坚贞。感受着四时的变化和皇天的恩泽而生长着。风声萧萧,吹拂着它的枝头,回江流川,灌溉着它的山坡,掀起白色的波涛,飞洒着水珠,发出轰轰声响,注入深涧。早晨,清冷的露水滴落在它的身旁,如玉之水浸润着它的根须。孤单的雌鹤在竹下水中嬉游,春天的鸟儿成群地在枝头欢乐地飞来飞去。秋天的蝉饮露水而不思饮食,附于竹上久久地鸣叫,冬天黑猿长声悲啼,在林间搜寻。竹子身处幽深隐僻处,丛山密林间,仔细观察它素洁的躯体,知它天性喜爱清静而不喜喧闹。幸运地得到“洞箫”这个称号,是蒙受着圣明君王的厚恩。这赐予正所谓给人好处而自己却不耗损,顺应着它自然的天性。于是鲁班、匠石施展技巧,师襄、夔妃定准音阶。将象牙装饰在箫管的会合处,使其巧密,箫管上再雕刻各种精美的花纹,吹口处用鲜红颜色涂饰,使色彩多样鲜明。将箫管排列缠绕在一起,如鱼鳞罗列,参差不齐。排箫编连细密合理牢固,按捻掀点均合法式。
于是让天生的盲人吹奏,他们生来未见过天地的形状,不能辨别白天和黑夜,悲愤郁结,十分忧伤,痛惜眸子失去精光,其他思虑很少,发愤专心吹箫。当口边吹起宫商之调,箫声纷繁四散,盲人弯曲着身子顺势吹去,鼓腮作气表达出内心的郁懑。强烈的气流急促地从箫旁进发而出,然后又慢慢地分散开去,从管内缓缓排出。有时声音从容不迫,没有阻碍,有时声音急促繁杂,令人惊奇。有时如一汪浑沌的池水,缓缓流动,有时发出一声脆响,如折断干枯的树枝,有时又像满满的一潭积水,不断向外涌淌。有时沉寂安静,声音近于止息,突然繁杂急促的声音又从管中进发而出。
假如能慢慢地叫他演奏,细心地品味曲子的情趣,就能随着繁多的声音而吟唱,又将与舒缓的声音相呼应。如和煦的春风不断地吹拂,妙龄女子柔美的舞姿翩翩起舞,声音连绵起伏飘散四方,突然旧曲结束再奏新声。演唱已经开始,箫声中途与演唱相和。听到巨大的声音如洪水漫延,吞吐大地,好似慈父以博大胸怀养育着子女。而美妙的声音,平和流畅深沉恭顺,又如孝子侍奉年迈的父亲,它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又正中条规,正符合义理,声音汹涌澎湃,多么像慷慨壮士的胸怀!温柔平和,又如肜彬有礼的君子。那雄壮的声音如雷霆轰鸣,迅疾地在空间震荡翻滚,奏出平和的声音则如南风吹拂,从容安详,给人恩惠。有时像将众多杂乱什物堆积,有时又像将它们分散抛撒。悲哀时怨恨伤痛,平静时恬淡宽松。有时声音细弱美好,有时又如江河横决,清畅通达。哀伤的曲调使人不能忘怀,醇厚的曲调令人回味无穷。贪婪的人听了会廉洁有节操,凶狠的人听了会改恶从善,残暴的人会反归仁恩之情,放纵的人会决心改正过失。钟子期、伯牙和师旷都要自惭和惊叹,杞梁妻子的哭泣也不会有那样的气韵,师襄、严春这些古代琴师不能改易他的技巧,浸淫叔子等古代精通音乐的人远不能与他比拟。舜母舜父,尧子舜子皆醒悟变得仁慈,夏桀、盗跖、夏育、申博也会变得勤劳恭顺。箫吹起来有道德成化的作用,因此经常欣赏是可贵的。吹起节奏多变的小曲,则令人徘徊彷徨留去不定。曲调沉重缓慢,像失去配偶和伙伴,曲调急迫往复似水怪罔象相求。
所以,懂得音乐的人会随曲调而悲欢,不懂音乐的人也会为它的美妙而惊讶。听到悲哀的曲调,无不感伤抽泣,擦跟抹泪,奏起欢乐的曲调,无不兴高彩烈,手舞足蹈的了。举头爬行的蟋蟀、蚸蠖听了张口舒气,拉着长队行进的蝼蛄、蚂蚁听了也停止不前。它们像鱼儿一样视而不见,像鸡雏一样斜眼而视,像鸟儿一样垂口盘旋,茫然地瞪着眼睛忘记了吃东西。虫鸟闻箫声尚且如此深受感动,何况有感于阴阳之合,受伦理教化的人呢?
末章:箫声的情状如敏捷的艺人,空翻跨越,迅疾灵巧。又如江河急流,奔腾激荡,从险要的山谷冲出,咆哮着,呼号着,时起时伏,时断时续,纷繁混乱。水声高远而强烈,如巨大物体被冲塌下来,水声平和缓慢,如踌躇徘徊拖延不去,最后颓然流去,长辞而不返了。蒙受圣王的教化,箫声从容和乐,合于道德规范,欢乐而不失其正。条贯通畅,合于节操,曲子结束,还余音袅袅。管中的气流和余响,连绵不断,互相撞击,散发出微弱的气体,在空间络绎不绝,变化无穷。
注释
洞箫:乐器名,由十六至二十三支竹管排列而成,因为底部不封,所以称为“洞箫”。洞,通。
原:推究。
箫干:指洞箫的躯干。
丘墟:山名,指江宁县(今属江苏)的慈母山,相传此山之竹最宜制箫。
条畅:条直通畅。
罕节:很少有竹节。
标:竹的末梢。
之纷:繁茂的样子。
扶疏:分布展开的样子。
徒:仅。
旁:通“傍”,靠近。
山侧:山边。
岖嵚岿崎倚巇:都是山势险峻的样子。
迤㠧:坡势徐缓而降的样子。
弥望:满月。
傥莽、旷荡:都是宽阔的样子。
联延:相连延伸。
后土:指大地。
至精:纯正到极点的自然精气。
滋熙:润泽。
禀:接受。
苍色:指竹子具有的苍绿色。
润坚:鲜润而坚硬。
感:感受。
阴阳:指阴晴、寒暑、昼夜等自然变化。
附:依附。
皇天:指上天。
翔风:飞舞着的风。
迳:同“径”,通“经”,经过。
其末:指竹子的末梢。
回江:曲折的江流。
溉:浇灌。
素波:白浪。
连珠:指浪水搅起的水沫。
礚礚:同“磕磕”,水击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声音。
澍:通“注”。
清泠:露水清凉。
陨:坠落。
玉液:指泉水。
浸润:滋润。
孤雌寡鹤:指单只的雌鹤,这里的雌即指鹤。
娱优:悠闲地游戏。
群嬉:成群地嬉戏。
颠:顶。
秋蜩不食:相传秋蝉只饮露水,而不吃食物。秋蜩,秋蝉。
抱:通“附”,附着。
朴:树皮。
搜索:往来的样子。
奥屏:深藏。
漠泊:竹子浓密的样子。
𤡳猭:竹子连延不绝的样子。
素体:本体。
宜:适宜。
清静:指清静之地。
弗喧:不喧闹。
幸:有幸。
谥:赐名号。
蒙:蒙受。
圣主:指皇帝。
渥恩:恩泽。
惠而不费:是说箫给人以好处却无所耗费。
因天性之自然:洞箫成为乐器来自于自然的本性。
般匠:春秋时的巧匠公输般和匠石。
施巧:运用巧妙的技艺。
夔妃:含义未详。夔,唐尧时的乐官。
准法:衡量确定洞箫的法则。
带:装饰。
掍:会合。
锼镂:雕刻。
离洒:有花纹的样子。
绛唇:染红嘴唇接触之处。唇,指洞箫的吹口。
错杂:有文采的样子。
邻菌缭纠:都是箫管相互连接的样子。
罗鳞:罗列如鱼鳞。
捷猎:长短不齐的样子。
胶致理比:箫管排列细密整齐的样子。
挹、抐、擫、㩶:都是吹奏洞箫时手的动作。㩶,同“捻”。
性昧之宕冥:指盲人。性昧,天生蒙昧。宕冥,过于昏暗。
体势:色彩姿态。
暗:不明白。
白黑:昼夜。
伊郁:忧思郁积的样子。
酷𦓖(nǜ):忧愁的意思。
愍:怜惜。
眸子:眼珠。
丧精:指失明。
寡:少。
发愤:用功。
吻吮:用嘴吸,指吹箫。
值:合。
宫商:五声中的两个音调,此处指一般声调音韵。
和:和声。
纷离、匹溢:声音散布的样子。
形:吹箫者的形体。
旖旎:通“阿娜”,屈曲美好的样子。
瞋:睁大眼睛。
㖤㗅:鼓气吹箫的样子。
纡郁:忧愁的样子。
旁迕:左右触迕相撞,这里指气流相撞而出。
散涣:散布的样子。
逫律:徐缓的样子。
趣:疾走。
从容:不紧迫的样子。
勿述:没有阻碍的样子。
骛:乱跑。
合遝:众多拥挤的样子。
诡谲:奇怪。
浑沌:混杂不分的样子。
潺湲:水流的样子。
猎:树木折裂的声音。
若:通“然”。
枚:树木枝干。
漫衍:水流四溢的样子。
骆驿:相连不绝的样子。
沛:水势浩大的样子。
竞溢:竞相溢出。
惏栗:冷清的样子。
密率:安静。
掩:止住声息。
绝灭:指声音完全消失。
㘊霵、晔踕:众多声音同时出现的样子。
跳然:跳跃的样子。
行:且。
鍖銋:缓慢的样子。
和啰:声音混杂的样子。
鸿洞:连绵不停的样子。
优:随意舒缓的样子。
娆娆:柔弱的样子。
婆娑:飞舞的样子。
翩:飞扬的样子。
绵连:缠连不绝的样子。
牢落:稀疏的样子。
乍弃:暂时丢弃。
他:指不同于一般的声音。
要复:等待。
遮:拦。
蹊径:道路。
讴谣:指歌。
相和:相应和。
周流汜滥:都是散布广远的样子。
并包吐含:指包含各种声音发出美好的乐曲。
若慈父之畜子:像慈祥的父亲怀着深广的爱心养育儿子一样。畜,爱。
厌:安静的样子。
瘱:深邃的样子。
顺叙:有次序。
卑迖:柔和顺畅的样子。
若孝子之事父也:像孝子服侍父亲一样柔和顺畅。
科条:音乐的曲类。
譬类:类比。
诚:的确。
应:合。
义理:事理。
澎濞:通“澎湃”,大水冲击之声。
慷慨:激扬的样子。
一何:何其,多么。
优柔:柔弱的样子。
温润:温和滋润。
輘輷:声音巨大的样子。
佚豫:声音变化迅速的样子。
沸㥜:声音起伏不定的样子。
颽风:即“凯风”,指南风。
纷披:吹拂的样子。
容与:和缓的样子。
施惠:布施恩惠。
杂遝:众多的样子。遝,通“沓”。
拔摋:分散的样子。
奋弃:用力抛弃。
怆怳:不得意的样子。
恻惐:伤痛的样子。
时:有时。
恬淡:安静的样子。
绥肆:迟缓的样子。
被:覆盖。
淋洒:繁盛的样子。
靡靡:细密的样子。
横溃:从旁边冲决而出。
阳遂:清亮畅达。
悁悁:忧烦的样子。良
:的确。
醰醰:余味深长的样子。
贪饕者:贪财的人。
廉隅:清廉。
狼戾者:残暴的人。
怼:怨恨。
强虣:强暴。虣,同“暴”。
反:通“返”。
仁恩:仁慈而有情义。
嘽唌 、逸豫:徐缓放纵。
钟期:钟子期,春秋时善于听音乐的人。
牙:伯牙,春秋时善于弹琴的人。
旷: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
怅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愕:惊愕。
杞梁之妻:春秋时齐国杞人梁殖之妻,相传梁殖战死,其妻自作曲弹奏,曲终,投水而死。
气:气调。
师襄:春秋时乐师,相传孔子曾跟他学习音乐。
严春:古代善于弹琴的人。
窜:改易。
浸淫:逐渐亲近的样子。
叔子:颜叔子,相传他独自在家,夜有暴雨,邻居寡妇因屋坏而至,叔子让寡妇住在家里,而自己持烛直至天亮。
远:离开。
嚚、顽:指舜的母亲和父亲。相传舜的父母顽固愚蠢,想杀死舜。
朱、均:尧的儿子丹朱和舜的儿子商均,相传二人平庸不像他们的父亲。
惕:惊动的样子。
桀:夏朝亡国之君,为人暴虐。
跖:春秋时的大盗。
鬻、博:夏育和申博,二人都是古代勇士。
儡:虚弱的样子。
顿顇:困顿憔悴。
参差:指洞箫。
御:用。
狡弄:轻快的小曲。
彷徨、翱翔:皆音乐盘旋飞舞的样子。
愺恅:寂静的样子。
澜漫:分散的样子。
亡耦失畴:都是失去伴侣的意思。耦,通“偶”。畴,通“俦”。
薄索:接近去寻求。
合沓:声音相聚的样子。
罔象:余音虚无的样子。
悲之:以之为悲。
怪:惊怪。
伟之:以之为壮美。
怆然:伤心的样子。
累欷:反复抽泣。
撆、抆:都是擦拭的意思。
涕:泪。
惮漫、衍凯:都是欢乐的样子。
阿那腲腇:徐舒不迫的样子。
蚸蠖:虫名。
蚑:虫爬行的样子。
蝼:虫名,即蝼蛄。
蝘蜒:虫名,即蜥蜴。
蝇蝇、翊翊:游行的样子。
迁延徙迤:都是退却的样子。
瞰、睨:都是看的意思。
喙:指鸡嘴。
䖤转:指鱼在水中盘旋不去。䖤,通“宛”。
瞪:直视。
瞢:看不清的样子。
况:何况。
感:感受。
阴阳之和:阴阳的交合。
化风俗之伦:变化风俗的伦理。
乱:乱辞。
捷武:指轻捷勇武之人。
超腾:腾跳。
逾曳:超越。
漂巧:迅疾轻巧的样子。
泡溲:盛多的样子。
泛𣶏:水流迅疾的样子。
巇道:山中危险之道。
哮、呷、呟、唤:都形容声音洪大。
跻:升起。
踬:停顿。
绝:断绝。
淈殄沌:声音混乱不分明的样子。
搅搜、㶅捎:像风吹过竹木的声音。
逍遥:声音遥远的样子。
踊跃:声音高起的样子。
若坏颓:像物体崩溃坠落。
优游流离:声音和缓分散的样子。
躇、稽诣:声音滞留不去的样子。
耽:沉溺。
颓唐:声音轻微的样子。
漂:流。
圣化:天子的教化。
从容:举止,这里指音乐演奏。
中道:合于中和之道。
乐不淫兮:虽然很快乐却不过分。《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洞达:通达。
中节操兮:合乎人格的节概操守。
诗:即曲。
联绵:不绝的样子。
漂撇:余音轻轻振起的样子。
连延、骆驿:都是相连不绝的样子。
此赋先写做箫的竹,再写箫的制作及吹奏者,接着写箫声极尽其妙的变化,然后写箫声的道德感化作用和艺术感染力,最后再写箫声的余音袅袅和不绝如缕。全赋词藻华美又生动形象,用语准确而又鲜明,无堆砌之弊,却极尽精巧之致,同时音调和美,句式整饬,虽骈偶而不呆板凝滞,描绘了一幅幅有声、有境、有情、有人物及其行动的声乐画面,收到了音乐化、诗化、画化、情趣化的效果,极富表现力。
《洞箫赋》的结构布局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作者详细地叙述了箫的制作材料的产地情况,然后写工匠的精工细作与调试,接着写乐师高超的演奏,随后写音乐的效果及其作用。基本上通过“生材、制器、发声、声之妙、声之感、总赞”的顺序来写洞箫这件乐器,这也成为后来音乐赋的一个固定模式。汉代以前,横吹、竖吹的管乐器统称为笛或邃,所称箫者应该是排箫,所以《洞箫赋》之箫应为排箫。从赋中“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中的“参差”也可知此处洞箫为排箫,因为古时洞箫又有别称“参差”。排箫即洞箫或箫,据《尔雅·释乐》郭璞注曰大箫“编二十三管”,小箫“十六管”。下面以《洞箫赋》的结构顺序来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生材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此句指出了箫竹的产地,即江南的土山坡上。《丹阳记》曰:“江宁县慈母山临江生箫管竹”,由此其产地也得到了印证。再接下文章用大段的文字来描写箫竹所处的环境:
“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靡,诚可悲乎其不安也。弥望傥莽,联延旷汤,又足乐乎其敞闲也。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吸至精之滋熙兮,禀苍色之润坚。感阴阳之变化兮,附性命乎皇天。翔风萧萧而径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礚礚而澍渊。朝露清冷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闲。处幽隐而奥庰兮,密漠泊以猭。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喧。”
此段写到了山、水、猿、禽,也只有这样的环境才会产出适合作箫的竹子,突出箫竹吸收天地之精华而成材的环境。
(二)制器
“于是般匠施巧,夔妃准法,带以象牙,掍其会合;锼镂离洒,绛唇错杂,邻菌缭纠,罗鳞捷猎,胶致理比,挹抐擫鑈”此句主要描写了箫的制作,写到了巧匠鲁班制器,夔、妃来定律数,并镶嵌上象牙作为装饰,以及各种文饰,可见其制作的工序繁琐、细致,就其外形来说也会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三)发声
此部分写到了盲者由于“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所以才能做出“ 故吻吮值夫宫商兮,龢纷离其匹溢”的音乐,这也是古代之所以有很多盲人乐师的主要原因。在后面紧接着写到了吹奏者吹奏时的身体的动作(“形旖旎以顺吹兮”)以及面部的动作(“气旁迕以飞射兮”),这种面部脸颊和咽部“一鼓一缩”的技巧动作应该是古代的吹奏方法,在现在看来这种方法应该是不科学的。此部分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描写乐声的特点如“或浑沌而潺湲兮,猎若枚折”等。
(四)声之妙
这一部分主要描写了乐声的美妙效果,“要复遮其蹊径兮,与讴谣乎相和”写到了人声与箫声的和谐相伴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以下几句“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氾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迏,若孝子之事父也。科条譬类,诚应义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渭;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分别描写其巨声、妙声、武声、仁声的特点,并运用通感的描写方法来阐述不同“乐声”的特点,写到“巨声”以“慈父之畜子”这样的形象来描述其人声和箫声和谐的特点,用“孝子之事父”来形象的表述“妙声”清和流畅的特点。“武声”则已“雷霆輘輷”的意象来表述。至于“仁声”的特点就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即以和缓的南风吹拂万物的景象来表现。
(五)声之感
这一部分主要描写听者的感受。“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刚毅强虣反仁恩兮,啴唌逸豫戒其失”写到不同的人听到这样的音乐后的反映,来说明此音乐的感化教化作用。“钟期、牙、旷怅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的描写虽然有些夸张,但那也同样表现了音乐的美妙所达到的艺术感染力。“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故闻其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撆涕抆泪;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已”则从“知音”和“不知音”者内心的感受及“悲”“欢”之音所造成的不同的情感冲击来描写不同的声音感受。再后来则通过描写“是以蟋蟀蚸蠖,蚑行喘息。蝼蚁蝘蜒,蝇蝇翊翊。迁延徙迤,鱼瞰鸟睨,垂喙蜿转,瞪瞢忘食”蟋蟀、蚸蠖、蝼蚁、蝘蜒等动物的表现从另外的角度写对乐声的不同感受和音乐引人入胜的效果。
(六)总赞
这一部分写到了箫声音色丰富的特点,描写声音强、弱、高、低不同的效果,并运用比喻的后发来进行描绘。
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结合作者的生平来看,作者比较注重对儒家音乐思想的阐发,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仁人之德来比拟音声,展现了作者的儒家意识,这是对儒家音乐思想的发挥。从文章中读者时时能够感受到儒家文化对他的影响。
总的来说《洞箫赋》开音乐赋固定写作模式的先河,在他以后,其他赋家纷纷效仿,从而使这种模式的地位得以确立。从另一方面讲,《洞箫赋》的这种“取材、制器、发声……”的模式基本囊括了此乐器所能涉及的诸多方面,这与武帝确立的“大一统”的思想不无吻合之处,而从一下的细节方面,读者同样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取材方面:在描写这一部分时,作者强调了箫竹所处环境的险峻、凄寒,即“江南丘壑”、“岖嵚岿崎”,同时也写到了选材的要求,在文中则体现为“洞条畅而罕节兮”的描述,这些正与儒家推崇逆境造才、为才是用的思想相吻合。当然作者也没有忘记“圣主”的作用,从而体现了阶级观念。
(二)制器方面:要求做到“挹抐擫鑈”,即中制、符合礼制规格,这与礼乐制度的等级观念不无关系,而且从洞箫的外形来看,它也是非常符合礼制的。
(三)声音的描述方面:在描述不同的声音时,特别是描写巨声和妙声时,用“慈父畜子”和“孝子事父”的仁义道德表现来形象的展现其声音的特点。
(四)声音作用方面:这一部分集中的体现了儒家音乐思想中的所推崇的教化作用。“嚚、顽、朱、均惕复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顿顇”此句说顽固凶残的丹朱、商均、夏桀、盗跖、夏育、申博听了以后都受到震惊而醒悟过来,改变自己的恶性而陷入自我反省之中。“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则说吹奏洞箫就能把人引入感化之道,所以长久地使用它的作用就很可贵了。所以说此部分所体现的儒家音乐思想的教化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洞箫赋》还很好的体现了汉代“以悲为美”的社会审美趣向,“悲”据蔡仲德先生的论断来说汉代所说的悲应该是指“悲乐”,而不是说音乐感动人而使人产生撇泪流涕的表现。首先取材方面,通过“孤雌寡鹤”“秋蜩不食”“玄猿悲啸”这些物象以说明箫竹生长环境的悲,从而为箫的制作奠定了悲的基调。然后又提到了盲乐师的因为生下来就不见光明,心中郁结了很多忧愁悲愤,只有通过音乐来表现出来,所以才会有“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的表现。对于乐声的感受和作用,文中提到“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即认为只有那些体会到悲乐感情的人才能称之为“知音者”,说明作者以能欣赏悲乐为其音乐审美的标准,这也是汉代音乐审美的一大特色。
总之,《洞箫赋》为后来音乐赋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在描写方面它运用多种手法,为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其中既有高山流水,也有乐师尽情的表演,更有对于乐声的生动的描述,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音乐思想方面,此赋涉及很多儒家音乐思想的内容,这也是汉代“大一统”思想影响的表现,但是文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声音”的描写,所以使音乐固有的娱乐性凸现出来,这一点也是他的赋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文中也很好的体现了汉代“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向,从而更加全面的展现了汉代大文化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这篇赋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是汉王朝由盛转衰时期的一位宫廷作家,其作品注重辞藻华美、形象生动,又具有很强的娱乐色彩。洞箫是一种古代乐器,以竹子为材料。一说作者因深爱吹奏洞箫而为其创作此赋。一说汉宣帝时,作者为谏议大夫,因太子体不安、愁苦不乐而创作此赋以娱太子。
这首词以“春”为线索,写春之恋,春之逝,书写了词人对于春的喜爱和留恋,以及“韶华莫倾负”的人生态度。
上片,词人首先陈述他对春的喜爱和忧思。“日日惜春残”,日日叹惜已是残春无几,可见他是爱春之人,惟恐一朝“春去无明日”,再也欣赏不到这般美景。于是他“拟把醉同春住”,打算以酒和春,在醉梦中与春常住,可是醒来春已销声匿迹,唯剩四周一片岑寂,再无春滋味。下片词人表达了对春之逝的态度,直接点明“明把不怕不逢春”,也不怕那春不够今把的娇嫩无力。四季轮回,春天,始终是会来的,词人深谙此道,但他仍控制不了自己的一颗心为春之逝而颤抖不安,只好“向灯前休睡,与留连今夕”,趁着晚春犹在未去的时节,点起一盏灯,享受春夜。
“春”是本词的词眼,也是词人书写情感的线索。一把之计在于春,春天里,鸢飞草长,万物复苏,象征着生命中最把轻的那段时光。愈是美好,则愈怕失去。词人惜春恋春,表达了他对如飞梭般流逝的时光之痛惜以及对自身未知前途的彷徨和不安,刻画了他的矛盾心理——他害怕时光飞逝,自身无所作为,明明无力挽留,却试图把酒麻醉心灵,沉沦在梦中的春天里。这种态度很易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醒来后更觉心中寂寥空旷,只剩怅然若失的感觉。虽然知道明把的春天一定会来,而且娇嫩得如同初生的柔弱少女,但他还是不能忍受荒废光阴的感觉,不敢入睡,只因不敢荒废春天还在的一分一秒,于是他选择及时行乐,选择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方式来留住这一刻的美好。
但我们从中读到的不是彷徨之感,而是闲适之情。上阕的“把醉同春住”写出了他浪漫的思想,而下阕的尾句点亮了他如玉般温润的处世态度。不像柳三变“拟把疏狂图一醉”那般热切,但也有“故人秉烛而夜游”的欢乐趣味,他不怕不逢春,但心中带着一丝不安,担心明把的那春已不是今把这春,因为看绿的人心境不同,未来无法预测,也许明把便只剩“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凄婉。他率真,便痴痴地点起一盏灯,在黑夜中独自品尝这份将逝而未逝的美好,心中也做好了只见最后一面的准备。这种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的感觉,是浅浅的忧伤,也是堪破的平淡。
总的来说,词人是如玉的君子,也有稍许“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不羁,他恋春成痴,将春写为可知可感的娇嫩少女,可以留夜、带给人美好,也会衰败凋零、离去,与其说这是词人对春的狂热执念,倒不如说是对生命中那些温暖而美好事物的热爱和依恋。他用慧眼发现了自然的生命之美,读出了四季轮回、人生不再的韵味。正因是识春懂春,他毫不吝惜地挥霍笔墨赞美春之声,表现了他对于时间和生命的珍视之情。
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用李揆故事,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这封信,是作者被贬江州过着“笼鸟槛猿”的生活时写的,因而流露的情绪比较消沉。不但一再发出“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人间相会是何年”的哀号;即使是报告平安,陈述“三泰”,也不过是一家人“得同寒暖饥饱”,“身衣口食,且免求人”,庐山草堂“可以终老”而已!丝毫没有早年那种“常憎持禄位,不拟保妻儿。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的“兼济天下”的精神!
信的第一段就是作者对人各处一方而长久不得相见的喟叹。共三个句段。第一句段用反问来表示感慨:人生能有多长,能如此久别远隔?指出互不见面已经三年,不得书信亦已两年。第二句段是叙述自己和微之天各一方,身置南北;既不能相会,又不得相忘,各有拘牵,渐入老境。第三句段是感叹语气,老天爷如此安排,叫我怎么办?发出了呼喊苍天的感叹。信的开头和段尾,都有“微之微之”重叠呼喊受信人的名字,既亲切又能动情,表现出发信人和受信人不同寻常的关系。
信的第二段是概述元微之来信内容及作者读后动容之情。带信人是熊孺登,时间是初到浔阳时,即元和十年,当时微之正在通州司马任上,获悉乐天贬谪江州的消息时正患疟疾,缠绵于病榻,惊痛之余写下了这封感情色彩浓重的书信。信的内容有三:①报告病状。②叙述病后心态。③论述二人平生交谊缘分,最后附七绝诗一首,诗题为《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信后附诗,不仅显示了两位诗人的身份,也使写信人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充分。可谓凄切动人,情谊深厚。全诗意境有三:一日“夜境”。“残灯”、“此夕”、“暗风吹雨”诸意象,均说明作者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听到挚友贬谪消息的。二日“病境”。“垂死病中惊坐起”,说明元稹即在病重时,也为乐天遭贬吃惊不已,暗示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三日“愁境”。残灯无焰,光线暗淡,风雨入窗,挚友左迁,兼感自身多病,都是助人凄凉。全诗真情涌动,悲剧气氛之浓,不仅使受信人感动,也足以打动读者之心。
信的第三段是信的主体部分,向友人报告在江州的三件值得宽慰的事,表现出知足常乐、随遏而安的旷达情怀。第一件值得宽慰的事是:来九江三年,身心俱安,家中老小,均在眼前,同寒暖,共温饱,亦可同享天伦之乐。第二件值得宽慰的事是:江州地理环境尚佳,传染病不多;鱼肥酒关,其他食物跟北方相似;司马薪俸虽不高,量入计出,衣食口粮,亦可自足。第三种值得宽慰的事是:去年(元和十一年)秋,在庐山东西两林间香炉峰下,建造了草堂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周围环境极其幽关,天下称绝。白居易每次入庐山,必在此草堂盘桓十余天。白居易认为:不但平生所好,尽在其中,而且可以终老。作者即以此“三泰”相告,让好友微之放心释念。
最后一段,点明写信时间是在元和十二年四月十日夜至次日拂晓之前,地点是庐山草堂窗下,以及所见到的或坐或睡的山僧一两人,所听到的山猿谷鸟,哀鸣啾啾,深情诚挚地表达了诗人对挚友微之的怀念。最后也以一首六言诗相赠作结,同时回应了微之从远方带来的赠诗。诗的前四句作今昔对比,寄寓了作者抑郁不平之气。因为两年前,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暗杀。白居易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因而触怒权贵,以“越职言事”被贬江州。从金銮殿到庐山庵,作者自然不平而鸣,愤懑不已。最后两句以“笼鸟槛猿”喻作者自己和元稹都不得自由(当时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坎坷之命运相同,但他们只要一息尚存,相见相亲的愿望就一日不止。“人间相见是何年”,以反诘语气,表达出诗人对挚友元稹的强烈思念。
这封信表达的感情十分真挚动人。在抒写别情、絮道家常时,语言淳朴自然,充满深情,使两人深挚的友谊跃然纸上。在描写草堂景物时,以写景如画之笔,细致入微地把草堂周围的景物真切地描摹出来了;而且情景交融,借助骈句,巧妙地传达出了自己的喜悦之情。还有,信中两首抒写彼此相念的赠诗,更使信增加了感人的力量。
这首诗前二句以“望乡台”、“送客杯”作对仗,用他乡送客来衬托诗中人思乡的情怀;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从北雁南飞着想,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时绝句发展缓慢,其表现方式大体上沿袭汉魏和南朝传统。而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绝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