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泰民康人物盛。腰鼓铃柈各相竞。
时泰民康人物盛。腰鼓铃柈各相竞。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 327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味淡而多液,本燕北种,今河南皆种之。
味淡而多液,本燕北种,今河南皆种之。
译文:西瓜汁液虽多却味淡如水,本是种于燕北一带,现今河南也遍地种植了。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碧蔓(wàn)¹凌霜²卧软沙³,年来处处食西瓜。
译文:绿色蔓茎的西瓜抵抗霜寒长于沙地上,时节到来各地处处都在吃西瓜。
注释:¹蔓:蔓生植物的枝茎。杜甫《新婚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²凌霜:抵抗霜寒。³软沙:细沙。
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
形模¹(huò)²淡如水,未可蒲萄³(mù)(xu)夸。
译文:西瓜形状空廓味道很谈如同饮水一般,同是舶来品却是不如蒲萄苜蓿。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北方一个处处可见的西瓜园。

  诗的一、二句写西瓜生长的环境和年来年去每到夏天到处都吃瓜的情景。西瓜与蒲萄、苜蓿一样,都是舶来品,此时在北方已是常见之物,“碧蔓”“软沙”,绿黄二色对比鲜明却又和谐统一,充满了田家之美,然而“凌霜”词却又猛然一寒,美丽的东西是很难经得起严霜的。

  接下来诗的三、四句写西瓜的形状味道。诗人觉得生长在北地的西瓜在形状上、味道上都不尽如人意,不能与葡萄、苜蓿相比。隐隐地透露出了一丝遗憾。蒲萄、苜蓿在西汉时传入中原,李颀《古从军行》最后两句感慨道:“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盛唐的诗人是在感慨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唐王朝所进行的开边战争的残酷,而这在“祈请国信使”范成大听来却充满了丝丝苦涩。一方面,南宋军事力量的薄弱,对金国的俯首称臣,注定范成大的出使必然少不了受辱;另一方面范成大又渴望如苏武一样为国尽忠。矛盾交织,面对同为舶来品的西瓜,联想到唐人诗句,苦涩横亘心头,报国的赤胆忠心和对强大国力的渴慕逐渐鲜明起来。

  诗题旁还有一个自注:“味淡而多液,本燕北种,今河南皆种之。”燕北为女真族的起源之地,而河南则为北宋故都所在,燕北的西瓜如今遍布河南,国破家亡之恨暗含其中。诗人借助北方特有的物产,在对西瓜的描绘中,委婉地表达了故国沦丧的悲痛和失地人民渴望回归的愿望。虽然这些诗仍然围绕着爱国主义这一主题,但与《州桥》等篇忍痛直询和《双庙》等篇借古讽今相比则有了很大的区别。诗人不再高声呼喊,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感情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相反,诗人把自己的感情潜藏在清新的田园风光之下,乍一看轻松惬意,深深品味之后却又渗透出一层挥之不去的沉重,从而使感情更加深刻。诗人巧妙地借助题后自注,把自己含而未说的意思点破,达到不说而说的效果。

  范成大在这首诗中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小中见大,用意深婉,通过北地特有的物产的描绘以及题后小注的巧妙运用,在田园风光背后寄托着自己的故国之思,把表层的轻快与深层的沉重进行对比,达到“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廖启良编著,实用古诗佳句韵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02月第1版,第75页
2、 俞晓红主编,充满生机的沃土新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9,第167页
3、 漆侠著,漆侠全集 第十二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04,第221页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¹。谁似临平山²上塔,亭亭³。迎城西来送城行。
译文:回头看横亘的远山,已看不见城中的人影,只隐隐看见一座城。谁像那临平山上的高塔,亭亭伫立,迎送往来的客人。
注释:¹不见居人只见城:取自唐·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中的“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谓城、人皆不可见。此谓见城不见人(指述古),稍作变化。²临平山:在杭州东北。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³亭亭:直立的样子。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归路¹晚风清。一枕(zhěn)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yíng)²。秋雨晴时泪不晴。
译文: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枕上初寒,难以入眠。今夜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秋雨虽停但泪还未尽。
注释:¹归路:回家的路上。²荧荧:既指“残灯斜照”,又指泪光,比喻贴切新颖。这里指残灯照射泪珠的闪光。

  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头不见城中的人影,而那临平山上亭亭伫立的高塔似乎翘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调离。这种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接下来三句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之情。“谁似”二字,既意喻词人不像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了词人不像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

  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这些意象的组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凄凉孤寂心境。末句“秋雨晴时泪不晴”,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比喻贴切而新颖,加强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现,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

  这首词艺术上的特色首先是将山塔、秋雨拟人化,赋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绪,将无生命的景物写活。这种手法,表现出词人不凡的功力。其次是衬托,上片“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送客西来送客行”以塔之无情衬托人之有情,“秋雨晴时泪不晴”用秋雨停衬托泪不停。本首词主要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04:656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群鸡正¹乱叫,客至鸡斗争²
译文: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的时候还在争斗。
注释:¹正:一作“忽”。²斗争,争斗;搏斗。一作“正生”。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jīng)¹
译文: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注释:¹柴荆:犹柴门,也有用荆柴、荆扉的。最初的叩门声为鸡声所掩,这时才听见,所以说“始闻”。按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父老鸡五人,问¹我久远行。
译文: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注释:¹问:问遗,即带着礼物去慰问人,以物遥赠也叫做“问”。父老们带着酒来看杜甫,所以说“问我”。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手中各有携,倾榼(kē)¹浊复清。
译文:每个人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
注释:¹榼:酒器。浊清,指酒的颜色。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苦 一作:莫)
苦辞酒味薄¹,黍(shǔ)²地无人耕。(苦 一作:莫)
译文:一再解释,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注释:¹苦辞酒味薄:是说苦苦地以酒味劣薄为辞。苦辞,就是再三地说,觉得很抱歉似的,写出父老们的淳厚。苦,一作“莫”。²黍:黍子。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兵革¹既未息,儿童²尽东征。
译文:战争尚未平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
注释:¹兵革:一作“兵戈”,指战争。²童:一作“郎”。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请为父老歌¹:艰难愧深情²
译文: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 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
注释:¹请为父老歌:一来表示感谢,二来宽解父老。但因为是强为欢笑,所以“歌”也就变成了“哭”。²艰难句:就是歌词。从这里可以看到人民的品质对诗人的感化力量。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歌罢仰天叹,鸡座泪纵横。
译文:歌唱完毕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这第三首,叙述邻里携酒深情慰问及诗人致谢的情景。通过父老们的话,反映出广大人民的生活。

  前鸡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于是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诗经》说“鸡栖于埘”。汉乐府却说“鸡鸣高树颠”,又似栖于树。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谓“黄河流域养鸡,到唐代还一直有让它们栖息在树上的,所以杜甫诗中还有‘驱鸡上树木’的句子”。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末云“庭树鸡鸣泪如线”,湖城在潼关附近,属黄河流域,诗作于将晓时,而云“庭树鸡鸣”,尤足为证。驱鸡上树,等于赶鸡回窝,自然就安静下来。待到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这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父老鸡五人,问我久远行”,“父老”说明了家里只有老人,没有稍微年轻的人,这位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同时为下文的“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作铺垫“问”有问候、慰问之义,同时在古代还有“馈赠”的进一步含义,于是又出现“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两句,乡亲们各自携酒为赠,前来庆贺杜甫的生还,尽管这些酒清浊不一,但体现了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意。由于拿不出好酒,乡亲们再三地表示歉意,并说明原因: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连年战祸,年轻人都被被征上了前线,由此体现出战乱的危害,短短鸡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由小小的“酒味薄”一事折射出“安史之乱”的全貌,这首诗也由此表现了高度的概括力。

  最后鸡句写诗人以歌作答,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父老乡邻的关怀慰问令诗人万分感动,为表示自己的谢意,诗人即兴作诗,以歌作答。“愧”字含义丰富,既有“惭愧”意,又有“感激”、“感谢”意,而“惭愧”和“愧疚”的成分更多一些。面对淳朴诚实的父老乡亲,诗人深感时局危难,生活艰困,可又未能为国家为乡亲造福出力,所以不但心存感激,而且感到惭愧。结局两句将诗情推向极至,“歌罢仰天叹,鸡座泪纵横”,诗人长歌当哭,义愤填膺,悲怆感慨之情骤然高涨。“百虑”化作长歌咏叹,这一声长叹意味深长,饱含无奈和痛楚,诗人对国事家事的沉痛忧虑让鸡座乡邻大受感染,产生共鸣,举座皆是涕泪纵横。听者与歌者所悲感者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源皆由是安史之乱引发。诗人的情感思绪已不仅仅是个人的,它能代表千千万万黎民苍生、爱国志士的心声。杜甫的诗人形象在作品中已经由“小我”升华为“大我”,“纵横”之泪是感时局伤乱世之泪,是悲国破悼家亡之泪,组诗潜藏着的情感暗流在结尾处如破堤之水奔涌而出,悲怆之情推倒了最高点,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的《羌村》三首与“三吏”、“三别”等代表作一样,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虽然作品讲述的只是诗人乱后回乡的个人经历,但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亲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唏嘘”的场面,绝不只是诗人一家特有的生活经历,它具有普遍意义。这组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后的部分社会现实:世乱飘荡,兵革未息,儿童东征,妻离子散,具有浓烈的“诗史”意味。

  在艺术上,诗人熔叙事、抒情、写景于一炉,结构严谨,语言质朴,运用今昔对比,高度概括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三章诗不仅在形式上连绵一体,而且很好地引导读者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得这组诗的意蕴超越了其文字本身而显得丰富深厚。杜甫的《羌村》三首用诗人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反映出安史之乱的严重危害,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诗文功底。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63-465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63-465

qiāngcūnsānshǒu ·sān

 tángdài 

qúnzhèngluànjiào zhìdǒuzhēng 
shàngshù shǐwénkòucháijīng 
lǎorén wènjiǔyuǎnxíng 
shǒuzhōngyǒuxié qīngzhuóqīng 
jiǔwèi shǔréngēng  (zuò  )
bīngwèi értóngjìndōngzhēng 
qǐngwèilǎo jiānnánkuìshēnqíng 
yǎngtiāntàn zuòlèizònghéng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译文:我走出城市的东门,遥望通向江南方向的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译文:前天在风雪中,故人从那里离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我欲渡河风,河风深无梁。
译文:我想渡过黄河风,但是河风深而广。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愿为双黄鹄(hú)¹,高飞还故乡。
译文:希望可以化做双飞的黄鹄,和他一起高飞回故乡。
注释:¹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这是一首早期的五言古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话不在多,意不在巧;平平淡淡地说来,却如一曲纯净的旋律,一往情深。

  这首诗前后分为两段。前四句似乎是一直凝住在一点上;后四句却忽然开展,高飞于千里之外;仿佛晴空丽日,山河原野,都在怀抱之中,一步紧似一步。所谓一泻千里,略无沾滞。先分析这凭空而来的力量,到底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后二句自然是名句,然而得力之处又正在第二句上。江水浩浩东流,又生生的北折过来,这力量全在一个“直”字,全诗到此使人为之凝神沉默;而下两句的风流才得翩然无碍。一收一纵,原是文章的自然规律,但却难在如何才能有一个如此凝神沉默的时刻。“万木无声待雨来!”正是因为凝神到了极点,沉浸在毫无声息之中,所以“雨来”才有了极大的声势。一切结果都蕴藏在原因之中,而人们却往往只见到结果;一切发展都包含在一个飞跃的起点上,这便是人们为之凝神的时候。说到这里,这前面四句就反而成为全诗力量的源泉了。再看这四句,始终没有离开眼前这条路上,而只在这条路上产生了一段沉默的凝想。这是一段事实,却又是已经过去了;过去的事本来也算不了什么,可是晏几道《临江仙》词说:“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当时明月的皎洁岂不同于前日的风雪,而“故人从此去”自是从此归去也。一个如彩云般归去,一个在风雪中消逝;所不同的是明月彩云给你以清丽的陶醉,故人风雪常给人以深入的沉思;前者把美完全显示给人们,后者则把它藏在古旧的大衣里。于是更不能不深思沉默,这便是令人异常凝神的缘故。前日的路上已完成了一个故人的归去,这条路在完成了这人的归去后,便也随着那行人足迹的消失而消逝。至于今日的路呢,则还在未可知之数。所以“前日风雪中”正是连路全都埋在飘飘的积雪之中了。那么今日所见之路则不是前日所见之路。人们对于这过去的留恋,正由于人们对于这完成的赞美;“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水还是这条水,月还是这个月,而司空图却才是真正解人。在一切变动发展中,诗人往往正是捕捉住那最凝神的一点。“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寒鸦匆匆地飞过,那日影自然留不住。过去的总是过去了,却留下了这一点美妙的因缘;那么今日之路,还空在那里,不能不令“我欲渡河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发了,则直飞而去。所以一渡河水,其实就已到了故乡;未说“高飞”,早已飞向远处。“河水深无梁”一句等于是把那弓弦再扣紧一下,这支箭便夭夭的直上晴空了。

  前四句本是一段事实,却反而成为幻想;后四句原是幻想,却反而如此真实。艺术的真实性,在这里正依据着美的辩证法则,把平凡的语言,化为无尽的言说。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82-183页

chūchéngdōngmén

míng liǎnghàn 

chūchéngdōngmén yáowàngjiāngnán 
qiánfēngxuězhōng réncóng 
shuǐ shuǐshēnliáng 
yuànwéishuānghuáng gāofēihuánxiāng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衾,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
齐国好¹厚葬,布帛(bó)²尽于³衣衾,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¹⁰曰:“夫凡人之有为¹¹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guǒ)过度者戮(lù)¹²其尸,罪¹³夫当¹⁴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
译文:齐国的人喜好豪华的葬礼,产的布匹都被用来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对这样的风气很担心,就把这个情况材诉了管仲,说:“布匹用尽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如何禁止这种风气?”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从今以后如果棺椁做得太过豪华,就把那人的尸体暴尸示众,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 斩断尸体就没有好名声,给主持丧礼的人治罪就没有好处,人们怎么还会做这种事呢?
注释:¹好:喜爱。²布帛:泛指织物。³于:被。⁴衣衾:死人入棺时所用的衣服与大被。⁵椁: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⁶患:担心。⁷尽:全部,用尽。⁸无以:没什么可以用的了。⁹休:停止。¹⁰对:回答。¹¹为:做事。¹²戮:侮辱。¹³罪:治···的罪。¹⁴当:主管。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