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不饮胡为醉兀(wù)¹,此心已逐归鞍(ān)²发。
译文:没有饮酒为什么依然感觉像喝醉了昏昏沉沉的呢?我的心已经追着弟弟回家的马一起送出去了。
注释:¹兀兀:昏沉的样子。²归鞍:归骑。回家所乘的马。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归人犹自念庭闱(wéi)¹,今我何以慰寂寞。
译文:归家的人还有亲人和家可以惦念,而我又用什么来抚慰寂寞呢?
注释:¹庭闱:指父母居住处。
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登高回首坡垅(lǒng)¹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译文:在高处回头看视线已经被丘陵阻隔了,只能看见弟弟的帽子高高低低地出没。
注释:¹坡垅:丘陵。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译文:我惦念着弟弟在这样寒冷的天气衣着太过单薄,还要在撒满月光的路上独自骑着马回去。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路人行歌¹居人乐,僮仆²怪我苦凄恻(cè)³
译文:路人边走边唱着歌感受着人世的快乐,仆人埋怨我沉溺于悲伤哀痛。
注释:¹行歌:边行走边歌唱。借以发抒自己的感情。²僮仆:仆人。³凄恻:悲伤。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¹
译文:我也知道人生总要有离别,但只是害怕时间流逝得太快。
注释:¹飘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寒灯相对记畴(chóu)¹,夜雨何时听萧瑟。
译文:什么时候可以在寒夜的孤灯下面对面回忆往昔,在下雨的夜晚听着风吹树木的声音。
注释:¹畴昔:往日;从前。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译文:你要记得我们的约定和情意不可以忘记,千万不要太爱高官俸禄。

xīnchǒushíyuèshíjiǔyóubiézhèngzhōu西ménzhīwài

shì sòngdài 

yǐnwéizuì xīnzhúguīān 
guīrényóuniàntíngwéi jīnwèi 
dēnggāohuíshǒulǒng wéijiànmàochū 
hánniàněrqiú shòucányuè 
rénxíngrén tóngguài 
zhīrénshēngyàoyǒubié dànkǒngsuìyuèpiāo 
hándēngxiāngduìchóu shítīngxiāo 
jūnzhīwàng shènàigāoguānzh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没有饮酒为什么依然感觉像喝醉了昏昏沉沉的呢?我的心已经追着弟弟回家的马一起送出去了。

归家的人还有亲人和家可以惦念,而我又用什么来抚慰寂寞呢?

在高处回头看视线已经被丘陵阻隔了,只能看见弟弟的帽子高高低低地出没。

我惦念着弟弟在这样寒冷的天气衣着太过单薄,还要在撒满月光的路上独自骑着马回去。

路人边走边唱着歌感受着人世的快乐,仆人埋怨我沉溺于悲伤哀痛。

我也知道人生总要有离别,但只是害怕时间流逝得太快。

什么时候可以在寒夜的孤灯下面对面回忆往昔,在下雨的夜晚听着风吹树木的声音。

你要记得我们的约定和情意不可以忘记,千万不要太爱高官俸禄。

注释

兀兀:昏沉的样子。

归鞍:归骑。回家所乘的马。

庭闱:指父母居住处。

坡垅:丘陵。

行歌:边行走边歌唱。借以发抒自己的感情。

僮仆:仆人。

凄恻:悲伤。

飘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畴昔:往日;从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33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xuān)¹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²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³,坐右之器以欹(qī);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bì)焉。
译文: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有所取义的,并非只为好玩罢了。所以(栽)兰花,是取它的芬芳;(种)谖草,是取它的名字含有忘忧的意思;(爱)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不只是花草树木,(其它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用倾斜的器具放在座位右边作摆设(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藉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藉以自警;(这样)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帮助的。
注释:¹谖草:亦作“萱草”,古代传说中一种使人忘忧的草。²特:只是。³环以象:即象牙环。《礼·玉藻》:“孔子佩象牙环五寸,而綦组绶。”⁴欹:即欹器,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人君可置于座右以为戒。⁵比德:同心同德。⁶惩志:儆戒、鉴戒。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会稽黄中立¹,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译文: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竹子,是取竹有节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节亭”,作为读书游艺的地方,淡泊而无向外营谋的念头。我见了,很喜欢。
注释:¹黄中立:人名,生平不详。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¹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译文:竹子这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原因是它有节。至于经历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了霜雪的侵袭,仍然枝干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的确,内里有什么也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赋的真性)常常表现在形体上。这样,就拿节来说明竹子,还有比节更值得崇尚的吗?
注释:¹柯:草木的枝茎。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译文:世风衰败了,道德沦丧了,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也少了。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的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真是具有大过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¹备矣;无庸²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³为液,为瘿(yǐng),为樛(jiū),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¹⁰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¹¹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译文:关于“节”字的含义,在《易经》里已解释得十分充分了,用不着另外再寻求解释。花草树木的节,确实是枝叶所生的地方,生气聚集在那里,筋脉也汇合在那里。所以得到这个节的中和之道,就可以畅旺茂盛,枝条通达,而长成美好的植物;得不到这个中和之道,就变成流出汗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坏草木,因而戕害了它的生命。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所谓节,就是阴阳寒暑转移的契机。在人生旅途中遭到变故,人的节操就会显露出来;所谓节,是人很难表现到恰到好处的,于是才有合乎中庸的(一个标准)。所以:辞让继任国王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泰伯就做对了,在季子就没有做对;坚持自始不变,这也是大节,子思这样做就适宜了,但曾子这样做就太过了。必定要看看怎样才能合乎义,不可固执。分辨得不精细,处理得不适当,就不能畅达通顺,而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了。这不就差太远了吗?
注释:¹大易:指《易经》。²无庸:不须、不必。³瞒:通樠,渗出貌 。《庄子·人间世》:“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⁴液:汁液。⁵瘿肿:树木外部隆起像瘤子一样的东西。⁶樛屈:树木向下弯曲。⁷泰伯:一作太伯。《史记·周本纪》:“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遂立季历,传国至昌,是为文王。文王卒,其子发立,遂克商而有天下。⁸季子:即季札。《史记·吴太伯世家》:“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余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子思⁹:即孔伋,孔子之孙。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伋闻之:妄与不如遗弃物于沟壑。伋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后用以形容君子固穷,以死守节。曾子¹⁰:曾参,春秋鲁国人。字子舆,孔子弟子,事亲至孝,尝耘瓜误断其根,父怒,援杖击之,几死。有顷复苏,鼓琴而歌。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陷父不义,安得为孝乎?”参闻之,遂造孔子谢过也。¹¹胶:拘泥。
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传曰:“行前定则不困。¹”平居²而讲之,他日处之裕(yù)³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译文:《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平日有所研究,一旦遇到事,处理起来就应对自如了。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且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又岂是无意义呢?
注释:¹“《传》曰”句:传曰,指《礼记·中庸》。原文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²平居:平时、平素。³裕如:本意是丰足,后用以谓从容不费力,如应付裕如。⁴岂苟然哉:意即:难道是随便的吗?苟然,随便的样子。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
男儿生无所成¹头皓白²,牙齿欲落³可惜
译文:生为七尺男儿却一生无所成就,如今满头白发,牙齿将要脱落,实在值得惋惜。
注释:¹男儿生无所成:意谓男子汉大丈夫生活在世上无所成就。²皓白:纯白,洁白。³落:脱落。⁴真:实在,的确。⁵可惜:值得惋惜。
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赫。
¹献三赋²蓬莱(lái)³,自怪一日声烜(xuān)(hè)
译文:回想当年我献三大礼赋于皇宫,为皇帝所赏识,自己也奇怪竟一日之间便声名显赫。
注释:¹忆:回想。²献三赋:三赋,指杜甫所作的三大礼赋,即《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³蓬莱宫:唐宫名,在陕西省长安县东。原名大明宫,唐高宗时改为蓬莱宫。⁴自怪:自己也奇怪。怪,奇怪、惊奇。⁵煊赫:即显赫。
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集贤学士如堵墙¹,观我落笔²中书堂³
译文:集贤殿的学士们站立围观者密集众多,排列像堵墙,争相观看我在中书堂下笔应试文章。
注释:¹堵墙:指集贤殿内的学士们站立围观者密集众多,排列如墙。²落笔:下笔。³中书堂:中书省的政事堂。
往时文采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
往时¹文采动²人主³,此日饥寒趋(qū)路旁。
译文:以往的时候以文彩惊动君王,而如今却因饥寒交迫奔走在路旁。
注释:¹往时:以往的时候。往,即过去、从前。²动:惊动,触动。³人主:指唐玄宗。⁴此日:即如今。⁵趋:奔走。
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晚将末契(qì)¹托年少,当面输心²背面笑。
译文:晚年时把自己的真情托给年轻的同僚,而他们却当面推心置腹,背地里把我嗤笑。
注释:¹末契:指长者与晚辈的交谊。²输心:掏心,表示真心。
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译文:告知你们这些世俗的世间小儿,我无心与你们争竟好恶,请不要相互猜疑于我。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边让¹今朝忆蔡邕(yōng),无心裁曲²卧春风。
译文:我这今日的边让想起奖进贤能的蔡邕,无心制曲吟诗,只好闲卧春风中。
注释:¹边让:后汉人,有才能文。蔡邕荐之于朝廷,但没被重用。此句以边让、蔡邕的关系比喻作者与韩愈的关系。²裁曲:指制曲吟诗。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译文:房舍南面有片竹林,削成青简倒可以写字,等老了后就在溪边做个钓鱼翁。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zhuàn)¹烧尽,日影下帘限。手种江梅²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liáo)浑似³,何逊在扬州。
译文: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近。我喜爱梅花,自己种的江梅渐已长好,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没有人来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在这样的寂寥环境里独自面对梅花,就好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对花彷徨。
注释:¹篆香:对盘香的喻称。²江梅:此指梅中上品,非泛指江畔、水边之梅。³浑似:完全像。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从来,知韵(yùn)¹,难堪雨藉(jí)²,不耐风揉³。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译文:梅花色泽美艳,它虽不像别的花那么畏惧霜雪,但毕竟娇弱,难以禁受寒风冷雨的摧残。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我很难说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注释:¹韵胜:优雅美好。²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³不耐风揉:《乐府雅词》卷下、《梅苑》卷三、《全宋词》第二册均作“不耐风柔”,“柔”字不通,故改。⁴横笛:原意谓扫除干净,不留痕迹。此处系反其意而用之。

  这是李清照的咏梅词之一,后人曾补题为“残梅”,借梅花清瘦高雅之趣,写个人情思;堪称咏物词中的佳作。

  词的起笔与词题好似无关,但却描绘了一个特殊的抒情环境。前人称这种写法为“先盘远势”。作者首先写出了她住处的寂寞无聊:“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小阁”即小小的闺阁,这是妇女的内寝,“闲窗”即表示内外都是闲静的。“藏”与“锁”互文见义。美好的春光和充满生气的白昼,恰恰被藏锁在这狭小而闲静的圈子里。唐宋时富贵之家的内寝往往有厅堂相连结。小阁设画堂里侧。春光和白昼俱藏锁住了,暗示这里并未感到它们的存在,因而画堂显得特别深幽。“深幽”极言其堂之狭长、暗淡、静阒。作者已习惯这种环境,似乎还满意于它的深幽。古人爱尚雅洁者都喜焚香。篆香是一种中古时期的高级盘香。它的烧尽,表示整日的时光已经流逝,而日影移上帘箔即说明黄昏将近。从所描述的小阁、闲窗、画堂、篆香、帘箔等情形推测,抒情女主人公是生活在上层社会中的妇女,富贵而安闲,但环境的异常冷清寂寞也透露了其生活不幸的消息。“手种江梅渐好”是词意的转折,开始进入咏物。黄昏临近之时,女主人公于室外见到亲手种植的江梅,忽然产生一种欣慰。它的“渐好”能给种树人以安慰;欣赏“手种江梅”,又会有许多往事的联想,因而没有必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了。除了对梅花的特殊情感之外,似乎心情慵倦,于应赏玩的景物都失去了兴致。

  词上阕的结尾,由赏梅联想到南朝文人何逊迷恋梅花的事,使词情的发展向借物抒情的方问过渡,渐渐进入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何逊(约480—520)是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情辞宛转、意味隽美,深为唐宋诗人杜甫和黄庭坚所赞赏。梁代天监(梁武帝年号,502—519)年间,他曾为建安王萧伟的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有咏梅的佳篇《扬州法曹梅花盛开》(亦作《咏早梅》)。清人江昉刻本《何水部集》于此诗下注云:“逊为建安王水曹,王刺扬州,逊廨舍有梅花一株,日吟咏其下,赋诗云云。后居洛思之,再请其任,抵扬州,花方盛开,逊对花仿惶,终日不能去。”何逊对梅花的一片痴情,是其寂寞苦闷情附着所致。杜诗有“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清照用何逊之事,又兼用杜诗句意;按她的理解,何逊在扬州是寂寥的。她在寂寞的环境里面对梅花,遂与何逊身世有某些共鸣之感。

  词人善于摆脱一般咏物之作胶着物态、敷衍故实的习径、而是笔端充满丰富的情感,联系个人身世,抒发对残梅命运的深深同情。“从来知韵胜”,是她给予梅花整体的赞语。“韵”是风韵、神韵,是形态与品格美的结合。梅花是当得起“韵胜”的,词人肯定了这一点之后,却不再多说,转笔来写它的不幸,发现它零落后别有一番格调意趣。“藉”与“揉”也是互文见义,有践踏摧损之意。梅虽不畏寒冷霜雪,但它毕竟是花,仍具花之娇弱特性,因而也难以禁受风雨的践踏摧损。这是花的命运。由落梅的命运,作者产生各种联想词意呈现很曲折的状态。由落梅联想到古曲《梅花落》,是虚写,以此表现落梅引起作者个人的感伤情绪,造成一团“浓愁”而难以排解。但作者又试图进行自我排解,词情为之一变。梅花的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说明其飘谢凋零,丰韵不存。这本应使人产生春恨,迁恨于春日风雨的无情。但词人以为最好还是“莫恨”,“须信道、扫迹情留。”“扫迹”即踪迹扫尽,难以寻觅。“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是补足“情留”之意。“难言处”是对下阕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的概括,似乎还有与作者身世的双关的含意。想象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显示出梅的俊俏风流,应是它扫迹后留下的一点情意。也许明年它又会重开,并带来春的信息。“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突出了梅花格调意趣的高雅,使全词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赞美了一种饱经苦难折磨之后,仍孤高自傲,对人生存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因缺乏必要的线索而无法详考,但从词中所描述的冷清寂寞“无人到”的环境和表现凋残迟暮“难言”的感伤情绪来看,它应是清照遭到家庭变故后的作品。这种变故使清照的词作具有凄凉悲苦的情调。因而在咏残梅的词里,不难发现作者借物咏怀,暗寓了身世之感,其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厚,达到了意与境谐、情景交融的程度,故难辨它是作者的自我写照还是咏物了。它和清照那些抒写离别相思和悲苦情绪的作品一样,词语轻巧尖新,词意深婉曲折,表情细腻,音调低沉谐美,富于女性美的持征,最能体现其基本的艺术特色。这首《满庭芳》不仅是《漱玉词》中的佳作,也应是宋人咏物的佳作之一。

参考资料:
1、 谢桃坊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172-1174 .
2、 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57-61 .

mǎntíngfāng ·méi

qīngzhào sòngdài 

xiǎocángchūn xiánchuāngsuǒzhòu huàtángxiànshēnyōu zhuànxiāngshāojìn yǐngxiàliángōu shǒuzhòngjiāngméijiànhǎo yòu línshuǐdēnglóu réndào liáohún xùnzàiyángzhōu 
cónglái zhīyùnshèng nánkān nàifēngróu gèngshuíjiāhéng chuīdòngnóngchóu hènxiāngxiāoxuějiǎn xìndào sǎoqíngliú nányánchù liángxiāodànyuè shūyǐngshàngfēngliú 
芥毛金爪勇难干,肯作霜花对乍寒。
芥毛金爪勇难干,肯作霜花对乍寒。
若说乘轩有痴鹤,司晨如此合峨冠。
若说乘轩有痴鹤,司晨如此合峨冠。
翔仞当年览德辉,传芳花品未思归。
翔仞当年览德辉,传芳花品未思归。
晚来雾鬓凭轩处,直恐金翘相对飞。
晚来雾鬓凭轩处,直恐金翘相对飞。
泽兰萱草比多言,谓汝分阴久夺鲜。
泽兰¹萱草²比多言,谓汝分阴久夺鲜。
注释:¹泽兰:菊科泽兰属植物。“妇人和油泽头,故云泽兰。”最早之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我国的礼记和楚辞。²萱草:黄花菜学名萱草。
政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
¹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
注释:¹政:指国政。淇园修竹:指卫武公辅佐周平王之事。此处借指仁政、德政。淇园,周代卫国的竹园。修竹,长竹,高竹。秦岭老松:《汉书·东方朔传》记载,南山即终南山,在今陕西省南部,是秦岭的主峰之一。在民间,对老者的祝福,常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词句,愿老者福寿双全。东海就是指现在的东海与黄海。南山一词,则源于《诗经·小雅·天保》篇,“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比照“淇园修竹”,此“秦岭老松”似亦有所指。
高标幽艳自宜霜,弱草繁葩莫中伤。
高标幽艳自宜霜,弱草繁葩莫中伤。
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
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
临风裛露早秋天,范出南金色更鲜。
临风裛露早秋天,范出南金色更鲜。
若向东篱比标格,定知花市不言钱。
若向东篱比标格,定知花市不言钱。
此诗饱含忧愤,前两句以泽兰和萱草之口吻,互责对方夺其风光;后两句述担忧之事,即虽拥有仁德美行,但难以实现,因为与秦岭松的长久相比,其难以相匹。诗中深蕴宏伟抱负不得施展的忧愤之情。

yùncàizhānmíngqiūyuánjué--hóngshì

jièmáojīnzhǎoyǒngnángànkěnzuòshuānghuāduìzhàhán

ruòshuōchéngxuānyǒuchīchénéguān

xiángrèndāngniánlǎnhuīchuánfānghuāpǐnwèiguī

wǎnláibìnpíngxuānchùzhíkǒngjīnqiàoxiāngduìfēi

lánxuāncǎoduōyánwèifēnyīnjiǔduóxiān

zhèngkǒngyuánxiūzhújìnqínlǐnglǎosōngjiān

gāobiāoyōuyànshuāngruòcǎofánzhōngshāng

kěnhóngliánmèisānxiàyàotónghuángxiàngzhòngyáng

línfēngzǎoqiūtiānfànchūnánjīngèngxiān

ruòxiàngdōngbiāodìngzhīhuāshìyánq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