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水涵(hán)¹,山照市。西汉二疏²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译文:海州碧水连天,青山耸立。这里是西汉二疏的故乡。居海州几年,你白发新添,却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你留下的深恩厚义啊。
注释:孙巨源:孙洙,字巨源,苏轼同僚。¹涵空:指水映天空。 ²西汉二疏:即疏广、疏受,两人位叔侄,皆东海(海州)人。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chá)¹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²行不归。
译文:大海的最东边,大山的尽头,自古就有人乘槎到天河。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你却未有归期,让人惆怅。
注释:¹槎:即乘槎。²使君:此处指的是孙巨源。

  词的上片用西汉二疏(疏广、疏受)故事赞颂孙洙。二疏叔侄皆东海(海州)人。广为太子太傅,受为少傅,官居要职而同时请退归乡里,得到世人景仰。孙洙曾知海州,故云“二疏乡里”。对海州来说,孙洙和二疏一样都是值得纪念的。“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三句说海州碧水连天,青山映帘,江山神秀所钟,古往今来出现了不少可景仰的人物。前有二疏,后有孙洙,都为此水色山光增添异彩。“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三句以二疏事说孙洙。“新”与“旧”二字,将二疏与孙洙联系一起。点明词中说的却是眼前人。孙洙海州一任,白发新添,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老友在此邦留下的深恩厚义所致。

  词的下片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博物志》载:近世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见海槎来,不违时,赍一年粮,乘之到天河。见妇人织,丈夫饮牛,问之不答。遣归,问严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斗,即此人也。这是传说中的故事,作者借以说孙洙,谓其即将浮海通天河,晋京任职。“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去。”“海”与“山”照应上片之“水”与“山”,将乘槎浮海故事与海州及孙洙联系一起。作者的想象中,当时有人乘槎到天河,大概就是从这里出发的。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每年秋八月一定准时来到海上,人(孙洙)则未有归期。“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一方面用浮海通天河说应召晋京,一方面以归期无定抒写不忍相别之情。其中“有信”、“不归”,就把着眼点集中在眼前人(孙洙)身上,突出送别。

  此词妙用典故,先以两汉二疏故事赞颂孙洙,又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又抒发了作者自身的复杂心绪和深沉感慨,可谓形散而神不散,浑化天迹,大开大合,结构缜密。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719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海州碧水连天,青山耸立。这里是西汉二疏的故乡。居海州几年,你白发新添,却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你留下的深恩厚义啊。

大海的最东边,大山的尽头,自古就有人乘槎到天河。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你却未有归期,让人惆怅。

注释

孙巨源:孙洙,字巨源,苏轼同僚。

涵空:指水映天空。

西汉二疏:即疏广、疏受,两人位叔侄,皆东海(海州)人。

槎:即乘槎。

使君:此处指的是孙巨源。

赏析

  词的上片用西汉二疏(疏广、疏受)故事赞子孙洙。二疏叔侄皆东海(海州)人。广为太子太傅,受为少傅,官居要职而同时请退归乡里,得到世人景仰。孙洙曾知海州,故云“二疏乡里”。对海州来说,孙洙和二疏一样都以值得纪念的。“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三句说海州碧水连天,青山映帘,江山神秀所钟,古往今来出现了不少可景仰的人物。前有二疏,后有孙洙,都为此水色山光增添异彩。“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三句以二疏事说孙洙。“新”与“旧”二字,将二疏与孙洙联系一起。点明词中说的却以眼前人。孙洙海州一任,白发新添,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以老友在此邦留下的深恩厚义所致。

  词的下片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博物志“载:近世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见海槎来,不违时,赍一年粮,乘之到天河。见妇人织,丈夫饮牛,问之不答。遣归,问严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斗,即此人也。这以传说中的故事,作者借以说孙洙,谓其即将浮海通天河,晋京任职。“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去。”“海”与“山”照应上片之“水”与“山”,将乘槎浮海故事与海州及孙洙联系一起。作者的想象中,当时有人乘槎到天河,大概就以从这里出发的。但以,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每年)八月一定准时来到海上,人(孙洙)则未有归期。“槎有信,赴)期,使君行不归”一方面用浮海通天河说应召晋京,一方面以归期无定抒写不忍相别之情。其中“有信”、“不归”,就把着眼点集中在眼前人(孙洙)身上,突出送别。

  此词妙用典故,先以两汉二疏故事赞子孙洙,又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又抒发了作者自身的复杂心绪和深沉感慨,可谓形散而神不散,浑化天迹,大开大合,结构缜密。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719页
创作背景

  此词为送别词,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月作者在楚州别孙洙(字巨源)时所作。在仕途上,作者与孙洙均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有着共同的政治遭遇,二人皆乞外任。而此时,孙洙即将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诰,这自然会引起作者的思想波动。作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719页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33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huáng)¹底。凤簪(zān)²斜倚。笑傲东风里。
译文:兰花生长与清冷的竹林,于松竹底下悄然开放。兰花如华美的簪斜插在纷披四散的长叶中。虽无人在意,却笑迎春风。
注释:¹松篁:松与竹。²凤簪:华美的簪。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译文:兰花散发着清幽的芬芳,首先带来了春意。风中飘来缕缕香气。人们争相献媚,不是桃李能比的。

diǎnjiàngchún ·lánhuā

yáoshùyáo sòngdài 

xiāohánlín cóngyáoyìngsōnghuáng fèngzānxié xiàoàodōngfēng 
zhǒngyōufāng yǒuxiānchūn xiāngfēng guórénzhēngmèi shǔtáo 
有医者, 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酬。裨将曰:“镞在膜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之事,不意并责我。”裨将曰:“呜呼,世直有如是欺诈之徒。”
有医者, 自称善¹外科。一裨(pí)²阵回³,中流矢,深入膜,延使治。乃阵并州剪,剪去矢(shǐ)¹⁰,跪而请酬(chóu)¹¹。裨将曰:“镞(zú)¹²在膜内须亟¹³治。”医曰:“此内科之事,不意并¹⁴¹⁵我。”裨将曰:“呜呼,世直¹⁶有如是欺诈之徒。”
译文:有一个医生,自称擅长外科。有一个副将从前线回来,被乱箭射中,深入到肌肉里了,请(那)医生医治。医生就拿剪刀剪去了箭,然后跪在地上讨要酬劳。副将说:“箭头还在肌肉里,请先医治。”医生说:“这是内科的事,你不应该要求我”。副将说:“世上竟然有这样的欺诈的人。”
注释:¹善:这里有精通的意思。²裨将:副将。³阵回:从阵地回来。⁴中:击中。⁵流矢:飞来的箭。⁶膜:这里指皮肉。⁷延使治:请这位外科医生治疗。延:邀请。⁸阵:拿着。⁹并州:古代地名,生产锋利的刀剪。¹⁰矢管:箭杆。¹¹请酬:请求赏钱。¹²簇:箭头。¹³亟:赶快。¹⁴并:一起。¹⁵责:要求。¹⁶直:竟。
我们做事可不要像他那样不从实际出发,只从表面看问题,而要认真负责,讲求实效,并千万不要上骗子的当。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吹角¹²行人³,喧(xuān)行人起。
译文: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发。
注释:从军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写军旅生活之辛苦。¹吹角:军中吹响的号角声。²动:惊动。³行人:征人。⁴喧喧:喧闹,形容人多、嘈杂。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jiā)¹悲马嘶乱,争渡黄河²水。
译文: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双方抢着渡黄河。
注释:¹笳:胡笳,一种管状吹奏乐器。古时为塞北、西域一带少数民族所喜用。²黄河:水名,在唐肃州(今甘肃酒泉)附近。黄河一作金河。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日暮沙漠陲(chuí)¹,战声烟尘里。
译文:太阳落到沙漠的边陲,沙漠弥漫战战士们的厮杀声。
注释:¹陲:边陲,边地。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尽系¹名王²颈,归来报天子。
译文:战士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带回来献给天子。
注释:¹系:捆绑。²名王:指匈奴首领。

  这首诗是作者早期的作品,早年热衷政治,奋发有为,他的边塞诗流露出爱国主义的思想,具有豪壮的英雄气概。这首诗描写了发生在边陲的一次战斗。“吹角”二句,先从行军写起。凌晨,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把他们从梦中催起。于是他们紧张地准备出发,“喧喧”二字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他们起床后出发前紧张忙碌的热闹场面。“笳悲马嘶乱”以下四句,具体写战斗的过程。当双方将要遭遇时,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一个“乱”字,概括了双方即将投入战斗时笳鸣马嘶嘈杂一片的情景,但本句语义的重点在自己一方的“马嘶”。马的兴奋,正说明战士的兴奋。“争渡金河水”的“争”,写出了战士们人人摩拳擦掌,精神抖擞、奋勇渡河,踊跃杀敌的激愤精神。“日暮”二句,写战斗一直紧张地进行着,直到太阳落到“沙漠边”,在那烟尘弥漫的战场上还传来战士的厮杀声,于此可见战斗的激烈。最后“尽系名王颈,归来见天子”写战斗取胜后,将士们凯旋而归的情景。他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然后带回来献给天子,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全诗充满了积极报国奋发向上的情绪,流露了诗人前期较为进步的政治倾向和爱国热情,具有盛唐边塞诗激情满怀、催人振奋的时代特色。节奏鲜明,语言铿锵,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用凝练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表现了诗人高度的语言技巧。

参考资料:
1、 刘筑琴编.乐府诗三百首:三秦出版社,1999年09月第1版:第309页

cóngjūnxíng ·chuījiǎodòngxíngrén

wángwéi tángdài 

chuījiǎodòngxíngrén xuānxuānxíngrén 
jiābēiluàn zhēnghuángshuǐ 
shāchuí zhànshēngyānchén 
jìnmíngwángjǐng guīláibàotiān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
译文:吴江女道士,头上戴着莲花巾。
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译文:霓虹衣裳遇雨不湿,与阳台神女真不一样。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
译文:素足蹬着远游布履,行走时犹如洛水女神凌波生尘。
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译文:你到南岳衡山去寻仙,或许可以见到赫赫有名的仙女魏夫人。

jiāngshàngsòngdàoshìchǔsānqīngyóunányuè--bái

jiāngdàoshìtóudàiliánhuājīn

湿shīyángtáiyún

xiàyuǎnyóulíngshēngchén

xúnxiānxiàngnányuèyīngjiànwèirén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楼阴缺¹,栏干影卧²东厢月。东厢(xiāng)³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译文:楼阴缺处,栏杆的影子静静地躺在东厢房前,空中皓月一轮。月儿照东厢,满天露冷风清,杏花洁白如雪。
注释:¹楼阴缺:高楼被树荫遮蔽,只露出未被遮住的一角。指树阴未遮住的楼阁一角。²栏干影卧:由于高楼东厢未被树荫所蔽,因此当月照东厢时,栏干的影子就卧倒地上。³厢:厢房。⁴一天:满天。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隔烟¹催漏金虬(qiú)²咽,罗帏(wéi)³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译文:隔着烟雾,听催促时光的漏壶下,铜龙滴水,声如哽咽。厢房里帷幕昏暗,灯儿结了花。灯儿结了花,我只做了一会儿春梦,便游遍了辽阔的江南。
注释:¹烟:夜雾。²金虬:铜龙,造型为龙的铜漏,古代滴水计时之器。³罗帏:罗帐。指闺房。⁴灯花结:灯芯烧结成花,旧俗以为有喜讯。

  全词描写春闺少妇怀人之情,也亦写寄托之情也就是托词中少妇的怀人之情寄作者本人的爱君之意。词分为上下两阙描写的情景十分真切,是组词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篇。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词的上阙写楼外月色夜景。楼阴缺处,月光向东厢投下了栏杆的影子。影向东,则月偏西;月偏西,则夜已深。“东厢月”三字,按词牌格式规定,须重出。后出三字属下句,则浩然风露,似雪杏花,尽被包容在这月光下的银色世界里。“杏花”,为点季节,也是春夜外景迷人画面的主体,青春寂寞之怜惜情绪,已暗暗蕴含其中。李白以“床前明月光”引发故乡之思,这里写深夜月色,也为后半首写闺阁愁思不眠,先作环境和心情的烘染。

  “隔厢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词的下阕写到的那位怀人念远的闺中少妇,深藏在这座幽雅的园林之中,其风姿的秀美、心性的柔静和心情的惆怅,也就可想而知了。给人一种见其景感其人的感觉。所以,上下阕之间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还是非常一致的。然后转写少妇的愁思。她独卧罗帏之中,心怀远人,久不能寐。此时燃膏将尽,灯芯结花,室内光线越来越暗淡,室外则夜露已落,一切都这么沉寂,只有漏壶上的铜龙透过厢雾送来点点滴滴的漏声。在愁人听来,竟似声声哽咽。作者这里并不直接写人的神态,而是更深一层,借暗淡的灯光和哽咽的漏声造成一种幽怨的意境,把人的愁苦表现得十分真切。特别是“隔厢催漏金虬咽”找人一句,尤见移情想象的奇思。又写少妇的幽梦,又重叠前句末三字,突出灯光的昏暗,然后化用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二语,表现少妇的迷离惝恍之情。

  人倦灯昏,始得暂眠片刻,梦魂忽到江南,境界顿觉开阔。然而所怀念的人又在哪?梦中是否能见到?作者却不写出来,让读者自去想象。这样写,比韦庄《木兰花》中的这句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意思更含蓄,更意味深长。

参考资料:
1、 江天.中国才子文化集成.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701
2、 崔勇.情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89
3、 钱仲联.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354-355
4、 朱德才,杨燕.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山东: 凤凰出版社,2011:165-166

qínlóuyuè ·lóuyīnquē

fànchéng sòngdài 

lóuyīnquē lángānyǐngdōngxiāngyuè dōngxiāngyuè tiānfēng xìnghuāxuě 
yāncuīlòujīnqiú luówéiàndàndēnghuājié dēnghuājié piànshíchūnmèng jiāngnántiānkuò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