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
译文:巴陵长江侧岸的这堆石头,经历了万年的风浪,横卧成为白马驿。
乱流若电转,举掉扬珠辉。
乱流若电转,举掉扬珠辉。
译文:江水奔涌,漩涡如电快速旋转,船棹激起的水珠在阳光下虹光灿烂。
临驿卷缇幕,升堂接绣衣。
临驿(yì)卷缇(tí)幕,升堂接绣衣¹
译文:裴侍御在水驿升堂,卷起绣帘,把刺绣的衣服赠送与我。
注释:¹绣衣:用《汉书》绣衣直指事。
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
情亲不避马¹,为我解霜威。
译文:友情深厚,把所有的客套礼仪放在一边,为我带来了一片灿烂的阳光,温暖我流放途中感受的凄凉。
注释:¹避马:用《后汉书》桓典事。

  这是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现岳阳巴陵县的时候,遇到当时朝廷御史台(相当于今天的检察院)的裴侍御也在鸭栏驿,于是请李白上坐,送衣,问寒问暖。在李白特别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给于了深切的关怀,其他如宰相张镐等都给于了很多帮助。

  从诗中可以看到,李白是比较会交际的,关键时刻还是有朋友的援手,同时,也看到当时的人情还真有大唐的气度,不是处在那种墙倒众人推的社会氛围之中。有了这么多朋友的帮助,才有可能在流放三千里的水路走了一年多,沿途都是地方官员招待,这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巴陵长江侧岸的这堆石头,经历了万年的风浪,横卧成为白马驿。

江水奔涌,漩涡如电快速旋转,船棹激起的水珠在阳光下虹光灿烂。

裴侍御在水驿升堂,卷起绣帘,把刺绣的衣服赠送与我。

友情深厚,把所有的客套礼仪放在一边,为我带来了一片灿烂的阳光,温暖我流放途中感受的凄凉。

注释

绣衣:用《汉书》绣衣直指事。

避马:用《后汉书》桓典事。

鉴赏

  这是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现岳阳巴陵县的时候,遇到当时朝廷御史台(相当于今天的检察院)的裴侍御也在鸭栏驿,于是请李白上坐,送衣,问寒问暖。在李白特别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给于了深切的关怀,其他如宰相张镐等都给于了很多帮助。

  从诗中可以看到,李白是比较会交际的,关键时刻还是有朋友的援手,同时,也看到当时的人情还真有大唐的气度,不是处在那种墙倒众人推的社会氛围之中。有了这么多朋友的帮助,才有可能在流放三千里的水路走了一年多,沿途都是地方官员招待,这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 115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匀圆万颗争相似,暗数千回不厌痴。
匀圆万颗争相似,暗数千回不厌¹²
译文:均匀圆润的相思豆,千颗万颗是那么相似。暗自数上千百回,也不厌倦自己的痴情。
注释:¹厌:厌倦。²痴:痴情。
留取他年银烛下,拈来细与话相思。
留取他年银烛下,拈(niān)¹来细与话相思。
译文:把它保存下来,等到将来跟她在银烛之下,一颗一颗拈出来细细地倾诉相思之情。
注释:¹拈:用指尖夹取。

  这首诗是对红豆表相思的叹赏。

  上首诗已表明,即使红豆本无知觉,但它既然被当作相思的象征,有意抛却已不可能。于是本首自然过渡到对手头红豆的把玩赞赏上来。“争相似”,怎么那样相似,表难以分辨。“不厌痴”,不怕他人笑自己心痴。诗人亦知红豆本无所谓思与不思,但自已数起恋人相赠的红豆来,竟那样认真,那样痴迷,早已把其他事物置于脑后,真把它看成了相思泪水的结晶。诗人对相思的一往情深,对红豆意象的缠绵思绪,正是“赤子之心”的生动体现。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红豆生南国 历代爱情诗鉴赏[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81-284.

hóngdòushǒu ·

wángguówéi qīngdài 

yúnyuánwànzhēngxiāng ànshùqiānhuíyànchī 
liúniányínzhúxià niānláihuàxiāng 
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
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yú)(fán)¹
译文:鱼的眼珠即使堆得比泰山还高,却哪里比得上一块美玉?
注释:¹“鱼目”二句:鱼目高高堆如泰山也不如一片玉。鱼目:鱼的眼珠子。一说鱼目指夜明珠。玙璠:美玉。
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
贤甥(shēng)即明月¹,声价动天门。
译文:贤甥就是珍贵的明月珠,声望和身价振动了天门。
注释:¹明月:珍珠名。
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
能成吾宅即,不减魏阳元¹
译文:一定会成为我家的宰相外甥,如同寄居外祖父家的魏舒。
注释:¹阳元:晋人魏舒,字阳元。
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
自顾寡筹(chóu)¹,功名安所存?
译文:再看看我自己却缺少良谋大略,至今仍朱取得功名。
注释:¹寡筹略:少谋略。筹略:筹画,谋略。
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
五木¹思一掷,如绳系穷猿。
译文:我的处境好似被绳拴任的猿猴,穷途末路,真想像赌博一样奋力一掷五木。
注释:¹五木:古代博具以所木为子,一具五枚。古博戏樗蒲用五木掷采打马,其后则掷以决胜负。后世所用骰子即传即由五木演变而来。
枥中骏马空,堂上醉人喧。
枥中骏马空,堂上醉人喧。
译文:榴头没有池骋干里的骏马,堂上充满醉酒的狂呼。
黄金久已罄,为报故交恩。
黄金久已罄,为报故交恩。
译文:为了酣报故友的恩情,黄金早已挥撒全无。
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
闻君陇西¹行,使我惊心魂。
译文:听说你要去陇西郡,真使我心里吃惊不已。
注释:¹陇西:郡名,唐陇右道有陇西郡,即渭州,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
与尔共飘飖,云天各飞翻。
与尔共飘飖(yáo)¹,云天各飞翻。
译文:我与你是飘泊的人,如今又要分手各奔前途。
注释:¹飘飖:流落,飘泊。
江水流或卷,此心难具论。
江水流或卷,此心难具论。
译文:江水流淌有时会时弯时曲,我的心绪却难以一一发泄。
贫家羞好客,语拙觉辞繁。
贫家¹羞好客,语拙觉辞繁。
译文:贫困的人家难于好客,笨嘴人总会感到言词繁绮。
注释:¹家:一作“居”。
三朝空错莫,对饭却惭冤。
三朝¹空错莫²,对饭³却惭冤。
译文:徒然让你冷落寂寞了三日,对着蒲饭惭愧自己的无能。
注释:¹¹三朝:即三日之义。²错莫:犹落寞,冷落之意。³饭:一作“饮”。
自笑我非夫,生事多契阔。
自笑我非夫¹,生事多契阔²
译文:嘲笑自己不是个大丈夫,生活中充满了勤劳辛苦。
注释:¹非夫:非丈夫。²契阔:勤苦,劳苦。
蓄积万古愤,向谁得开豁?
蓄积万古愤,向谁得开豁(huò)¹
译文:心里番积着不尽的忧愁,发泄给谁才使自己获得解脱?
注释:¹开豁:解除,消除之意。
天地一浮云,此身乃毫末。
天地一浮云¹,此身乃毫末²
译文:天地如同一片小小的浮云,我如同细微的毫毛尖。
注释:¹浮云:喻不值得关心之事。²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十分细微。
忽见无端倪,太虚可包括。
忽见无端倪(ní)¹,太虚²可包括。
译文:看起来天地似乎无边无际,然而天地又被笼括进太虚。
注释:¹端倪:头绪,边际。²太虚:谓气这一宇宙万物最原始的实体。
去去何足道,临歧空复愁。
去去何足道,临歧空复愁。
译文:不要说什么越走越远,面对分离的岔路口心中又充满忧愁。
肝胆不楚越,山河亦衾裯。
肝胆不楚越,山河亦衾(qīn)(dāo)¹
译文:你我肝胆相近,不似楚越两地一样隔远,远离山河却如同盖一床被褥。
注释:¹衾裯:被子和帐子。
云龙若相从,明主会见收。
云龙¹若即从,明主会见收。
译文:如果有一天风云际会,圣明的君主还会把我起用。
注释:¹云龙:云龙即从,喻君臣遇合。
成功解相访,溪水桃花流。
成功解即访,溪¹水桃花²流。
译文:功成名就时,你如果想起要寻找我,我正在一溪清流、两岸桃花的世外隐居。
注释:¹溪:一作“绿”。²桃花:此用东晋陶潜《桃花源记》典故。言其归隐之地。

  此诗作为一位长辈对晚辈的赠诗,自然不离一些忠告和勉励的话语,同时此诗也抒发了作者理想不得实现的感慨。

  诗分四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是对从甥的夸赞。“鱼目高太山,不如一玙璠”,这起句奇绝高迈,犹如飞自天外,落之玉盘。高如泰山的夜明珠,不如一块美玉。这开头的两句议论,引入入胜,又为下两句夸甥作了铺垫。下两句把从甥比作明月,评价何等之高!明月行天,万人仰看,声价动地,自不必说了。一句“动天门”,反衬动人间,一语两面,可谓奇异妙笔。“能成吾宅即,不减魏阳元”两句,用了一个典故。魏阳元即魏舒,少孤,为外祖家抚养。外家起宅,即宅者云:“当出贵甥。”外家视魏舒少而慧,以为应验。魏舒曰:“当为外视成此宅即。”(《晋书·魏舒传》)此两句诗意,是赞从甥高才,不弱于魏舒。诗人把如明月一般声价的高五,视为“能成吾宅即”,似有贬抑之嫌,其实不然,诗人是从辈份上立论的,显然含有爱惜之意。

  “自顾”以下八句为第二段,诗人自述个人境况。他夸赞从甥“能成吾宅即”之后,自比惭愧,所以有“自顾寡筹略,功名安所存”之句。李白未获“功名”,是否因缺少筹略尚无定论。“从政治思想家和活动家的角度看,李白实在不算高明”(王运熙《李白集校注·前言》),但他仕路受阻,主要还是因为权贵谗毁。李白政治上受挫之后,仍怀报国之心,但也时有出世之想,泄气之辞。“五木”以下六句,直叙境况。诗人把自己比作“绳系穷猨”,不得自由,心想五木一掷,摆脱爵禄的羁绊。五木,古代赌博的一种器具。《世说》云:桓宣武与袁修道樗蒲(博戏),“袁修道齿不合,遂厉色掷去五木。”诗人化用此典,内含寓意。李白蔑视权贵,而注重友情。为了报答故交的恩义,他不惜“千金散尽”;为使堂上醉人尽兴,又不惜以骏马换酒。他生性豪侠意气,鄙视黄白之物,每遇故交,慷慨解囊,兴之所至,不惜以“五花马,千金裘”去“换美酒”,“同销万古愁”(《将进酒》)。此诗“枥中”四句自述境况,充分表现了诗人豪爽重义的情性。

  “闻君”以下十句为第三段,转写离别之情。“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听到从甥将去陇西,陇西郡乃唐代边陲荒凉之地。西行此地,不能不令人为之一惊。以下则写送别时的复杂心情。意思是想与从甥同去“飘飖”,如寒鸟入荒原,雪天各飞翻。但是诗人心中又有矛盾,没有明说,只言此种心情,如江水流卷,难以陈述完全。“贫家羞好客,语拙觉辞繁”,是说贫家偏偏好客,语拙偏又辞繁,这种自即矛盾难以说明白。因此几天打不起精神,连吃饭也感到无由的羞愧。此番送别之情,写得细密委婉,一语三叹。

  “自笑”句以下为最后一段,开解之言。意思是:自笑我不是大丈夫,生来多有苦事难以摆脱。心中积蓄了多少忧愤,何处能得到开豁?想来犹如天地间一层浮云,此身不过是物之毫末罢了;顷刻间即无踪影,终归化入自然之气中了。古代哲人以为“万物散而为太虚”。想到如此,所以“去去何足道?临歧空复愁。”去去,指从甥陇西之行。临歧,面临歧路。此为宽解之语。“肝胆不楚越;山河亦衾帱。”《庄子·德充符篇》云: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诗人借此开斛,既然认为万物皆一,与自然同体,那么山河也就是床上的帐被了。诗人借庄子之言,以表豁达之情。“云龙若即从,明主会见收。”《易乾·文言》云:云从龙,风从虎。意思是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同类感应。后用以比喻君主得贤臣,臣子遇明君。诗人借此是说从甥西行,如果云龙即从,建功立业,那么皇帝会征召入朝的。最后诗人谈到自己,则另有一番深意。“成功解即访,溪水桃花流”,是说:成功之后不会忘了我,找我可到有溪水桃花的地方。晋人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那脱离尘世之累的自由生活所在,成为许多政治失意之人向往之处。李白曾有“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古风·郑客西入关》)之句,反映了诗人对桃花源的向往。此诗以“溪水桃花流”作结,暗含诗人隐居之想。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83-385
2、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336-338

zèngbiécóngshēnggāo--bái

gāotàishānfán

xiánshēngmíngyuèshēngjiàdòngtiānmén

néngchéngzháixiāngjiǎnwèiyángyuán

guǎchóulüègōngmíngānsuǒcún

zhìshéngqióngyuán

zhōngjùnkōngtángshàngzuìrénxuān

huángjīnjiǔqìngwèibàojiāoēn

wénjūnlǒng西xíng使shǐjīngxīnhún

ěrgòngpiāoyáoyúntiānfēifān

jiāngshuǐliúhuòjuǎnxīnnánlùn

pínjiāxiūhǎozhuōjuéfán

sāncháokōngcuòduìfànquècányuān

xiàofēishēngshìduōkuò

wànfènxiàngshuíkāihuō

tiānyúnshēnnǎiháo

jiànduāntàibāokuò

dàolínkōngchóu

gāndǎnchǔyuèshānqīnchóu

yúnlóngruòxiāngcóngmíngzhǔhuìjiànshōu

chénggōngjiěxiāng访fǎngshuǐtáohuāliú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渭城丝雨劝离杯。
二月春花厌¹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²。渭(wèi)城丝雨劝离杯。
注释:¹厌:满足。引申为眷恋。²“仙源”句:用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故事。
欢意似云真薄幸,客鞭摇柳正多才,凤楼人待锦书来。
碧意似云真薄幸,客鞭(biān)摇柳正多才,凤楼¹人待锦书来。
注释:¹凤楼:妇女居处。

huànshā ·èryuèchūnhuāyànluòméi

yàndào sòngdài 

èryuèchūnhuāyànluòméi xiānyuánguītáocuī wèichéngquànbēi 
huānyúnzhēnxìng biānyáoliǔzhèngduōcái fènglóuréndàijǐnshūlái 
莞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
莞墙曲曲柳冥冥,人静山空见一灯。
译文:花园的围墙曲曲折折,柳树在昏暗的夜色中若隐若现,人静山空,小窗内射出一盏孤灯的亮光。
注释:湖上:杭州西湖。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yè)¹入西陵。
译文:池塘里荷叶像云彩一样弥满并送来阵阵清香,一只小船摇曳着,乘着夜色驰向萧山方向。
注释:¹摇曳:轻轻地摆荡。

shàngyǒng ·jiǔ

jiāngkuí sòngdài 

wǎnqiángliǔmíngmíng rénjìngshānkōngjiàndēng 
yúnxiāngduàn xiǎochuányáo西líng 
城上层楼天边路,残照里、平芜绿树。伤远更惜春暮,有人还在高高处。
城上层楼天边路,残照里、平芜(wú)¹绿树。伤远更惜春暮,有人²还在高高处。
译文:登上高楼,遥望天边的小路。夕阳残照里,无边的芳草,无尽的绿树。怀念远方的亲人,更加惋惜青春将尽。直至斜日西沉,还有人站在高楼望远。
注释:惜双双:即《惜分飞》,又名《惜芳菲》 等。双调五十四字,仄韵格。¹平芜:长满绿草之平野。²有人:指在高楼上伤春怀远的人。
断梦归云经日去,无计使、哀弦寄语。相望恨不相遇,倚桥临水谁家住。
断梦归云经日¹去,无计使、哀弦寄语。相望恨不相遇,倚(yǐ)桥临水谁家住。
译文:美梦消逝了,往日的欢爱,早已日复一日地远逝了,旧日的情人,如天空的彩云,随风飘荡,不知东西。无法用琴弦,传达我的心曲。能看得见你,却不能和你相遇。在溪桥水边,不知你在谁家住?
注释:¹经日:日复一日。

  该词上片极写高瞻远瞩,境界调大,却容不下满怀愁绪;下片转出所怀之人近在溪桥,却可望而不可即。全词将词人内心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从结构上说,这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迷离扑朔的构思,不但确切地体现了恍惚的相思心理,实在又是艺术上的别出心裁。

  此词通过描写登高望远的境界,抒写了词人执著追求的情怀和绵绵无尽的愁思。全词韵致高远,别具一格。

  起笔写登高望远。“城上层楼”。极写登临之高;“天边路”。极写眺望之远。将纵目所及的高天阔地全部纳入词境。“残照”二句,承“天边”而来。地平线上,夕阳西下。芳草绿树的平原业已沉入落照的余晖里。残照将词境染上了一层哀感的色调。

  “春暮”,更是宝贵时光逝去而一切美好愿望落空的象征。所以这平芜残照的境象,已强烈地暗示了词人的哀伤。写景蓄势既足,抒情便深厚有力。“伤远更惜春暮”,点出作意。“远”,既可指空间距离之遥,也可指时间隔别之久。久别不得团聚,而大好春光更已迟暮。伤心人悲苦萦怀,不可解脱,直至斜日西沉,还伫立在高高的城楼之上。“暝色人高楼,有人楼上愁”。此情将随夜色渐浓而愈深重,自在不言之中。

  过片紧紧衔接,进一层点明所伤之事。梦与云,常用以象征男女爱情,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往日的欢爱,如幻、如电,如前尘、昨梦,早已日复一日地远逝了;旧日的情人,如天空的彩云,随风飘荡,不知东西。这一句,透露出有个爱情断绝的不幸故事,也暗示了它当初的美好。回顾上片所言“伤远”,就可以知道所悲伤的并非寻常的离别,而是爱情的断绝。

  “无计”一句,写自己尽管一往情深,无法忘怀,却不可能向旧日情人传诉相思了。词境至此,似乎山穷水尽,然而结笔二句却平地卷起一场波澜。

  “相望恨不相遇”,原来归云未去天边,情人就在不远。再反观上片所言“伤远”,也就可以明白:远,并不是指分手后空间距离上的遥远,而是指时间距离上的久远。而且“咫尺天涯”之感也可加深“一日三秋”之恨。

  结句“倚桥临水谁家住。”原来她家就近在那溪桥边的岸上。可以相望,却不可以相会。无法重寻旧好的隐痛深哀与始终不能忘情的悠悠希冀,皆见于言外。词题“溪桥寄意”,意即在此。

  这首词的结构艺术可以说是别开生面。全词的意脉相通,一般多着意安排歇拍和过变;此词却施于两片的结句,让“有人”和“谁家”遥遥联系起来。意境创造也不同凡响。开头写登高望远,给读者造成一一种人已远离的错觉,结尾才点出其人尚近在眼前。这样写并不只是由于艺术上的追求,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表现的需要。登高望远的境界,最能表现人物执著追求的心灵和绵绵无尽的愁恨。意境的高远,又往往产生韵致高远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唐圭璋,缪钺,叶嘉莹,周汝昌,俞平伯,施蛰存等撰写.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 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01:第427-428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