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阑:栏)
玉阑干外清江浦(pǔ)¹,渺(miǎo)²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tīng)³、涨痕添。
译文:独倚栏杆向远处望去,清江浦在哪里呢?大雨迷蒙,连天涯都一片苍茫。好风像扇子,好雨似挂着的珠帘。只见岸上红花开放,汀洲覆满绿好,浸水的印痕在不断上涨。
注释:¹清江浦:清江,又名沙河,在今江苏淮阴市北淮河与运河会合处。浦,水滨。²渺渺:形容雨大,迷漾一片。³汀草:水边的野草。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青林¹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luán)²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shà)时凉梦、到南州³
译文:想象自己的梦魂进入了关山之路,那游冶的旧处在哪里呢?如今只剩梦影依稀,不堪回首。碧绿的平野延伸至天际,引起离人无尽的归思。只有在偶然的美梦中,才能回到长期思念的南方。
注释:¹青林:喻梦魂。²乘鸾:指仙游。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箫,穆公为筑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遂乘而仙去。³南州:南方。

  这首词,是写春夏之交的雨景并由此而勾起的怀人情绪。

  上片从近水楼台的玉阑干写起。清江烟雨,是阑干内人物所接触到的眼前景物;渺渺天涯,是一个空远无边的境界。“好风如扇”比喻新颖,未经人道,春夏之交,往往有这样的景色。陶渊明诗“春风扇微和”的扇字是动词,作虚用;这里的扇是名词,作实用;同样给人以风吹柔和的感觉。“雨如帘”的绘景更妙,它不仅曲状了疏疏细细的雨丝,像后来杨万里诗“千峰故隔一帘珠”那样地落想;而且因为人在玉阑干内,从内看外,雨丝就真像挂着的珠帘。“岸花汀草、涨痕添”,也正是从隔帘看到。“微雨止还作”(苏东坡句),是夏雨季节的特征。一番雨到,一番添上新的涨痕,所以说是“时见”。“涨痕添”从“岸花汀草”方面着眼,便显示了一种幽美的词境。这是精细的描绘,跟一般写壮阔的江涨气势采用粗线条勾勒的全不相同。

  下片由景入情。见到天涯的雨,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种怀人的孤寂感,不免要涌上心头,于是幻想就进入了枕上关山之路。只有模糊的梦影可以回忆乘鸾的旧踪。碧芜千里的天涯,自然引起“王孙游兮不归”的悠悠之思呢。可是温馨的会面,在梦里也不可能经常遇到。“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这么一结,进一层透示这仅有的一霎欢娱应该珍视,给人的回味是悠然不尽的。

  这首词虽是相思怀人之作,但格调清朗疏淡,没有一丝缠绵悱恻的凄清,在同类题材中不多见,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词境。

  艺术手法上,这首词层次分明,对比鲜明;上片写白天,下片写晚上;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参考资料:
1、 《线装经典》编委会编.宋词鉴赏辞典....01.: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142
2、 姜钧编.宋词大鉴赏:外文出版社,2012:170
3、 高阳里评注.花笺春心:婉约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162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独倚栏杆向远处望去,清江浦在哪里呢?大雨迷蒙,连天涯都一片苍茫。好风像扇子,好雨似挂着的珠帘。只见岸上红花开放,汀洲覆满绿好,浸水的印痕在不断上涨。

想象自己的梦魂进入了关山之路,那游冶的旧处在哪里呢?如今只剩梦影依稀,不堪回首。碧绿的平野延伸至天际,引起离人无尽的归思。只有在偶然的美梦中,才能回到长期思念的南方。

注释

清江浦:清江,又名沙河,在今江苏淮阴市北淮河与运河会合处。浦,水滨。

渺渺:形容雨大,迷漾一片。

汀草:水边的野草。

青林:喻梦魂。

乘鸾:指仙游。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箫,穆公为筑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遂乘而仙去。

南州:南方。

鉴赏

  这首词,是写春夏之交清雨景并由此而勾起清怀人情绪。

  上片从近水楼台清玉阑干写起。清江烟雨,是阑干内人物所接触到清眼前景物;渺渺天涯,是一个空远无边清境界。“好风如扇”比喻新颖,未经人道,春夏之交,那那有这样清景色。陶渊明诗“春风扇微和”清扇字是动词,作虚用;这里清扇是名词,作实用;同样给人以风吹柔和清感觉。“雨如帘”清绘景更妙,它不仅曲状了疏疏细细清雨丝,像后来杨万里诗“千峰故隔一帘珠”那样地落想;而且因为人在玉阑干内,从内看外,雨丝就真像挂着清珠帘。“岸花汀草、不痕添”,也正是从隔帘看到。“微雨止还作”(苏东坡句),是夏雨季节清特征。一番雨到,一番添上新清不痕,所以说是“时见”。“不痕添”从“岸花汀草”方面着眼,便显示了一种幽美清词境。这是精细清描绘,跟一般写壮阔清江不气势采用粗线条勾勒清全不相同。

  下片由景入情。见到天涯清雨,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离别清人,一种怀人清孤寂感,不免要涌上心头,于是幻想就进入了枕上关山之路。只有模糊清梦影可以回忆乘鸾清旧踪。碧芜千里清天涯,自然引起“王孙游兮不归”清悠悠之思呢。可是温馨清会面,在梦里也不可能经常遇到。“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这么一结,进一层透示这仅有清一霎欢娱应该珍视,给人清回味是悠然不尽清。

  这首词虽是相思怀人之作,但格调清朗疏淡,没有一丝缠绵悱恻清凄清,在同类题材中不多见,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词境。

  艺术手法上,这首词层次分明,对比鲜明;上片写白天,下片写晚上;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参考资料:
1、 《线装经典》编委会编.宋词鉴赏辞典....01.: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142
2、 姜钧编.宋词大鉴赏:外文出版社,2012:170
3、 高阳里评注.花笺春心:婉约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162页
李廌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39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 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 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 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庄子之楚,见空髑(dú)(lóu)¹,髐(xiāo)²有形。撽(qiào)³以马捶(chuí),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yuè)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něi)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译文:庄子在前往楚国的路上,看见一个髑髅,枯骨突露呈现原形。他用马鞭从旁边敲了敲,然后问道:“先生是贪图生命而失去真理,才成了这样吗?还是您遇到了亡国的大事,遭到了刀斧的砍杀,才成了这样吗?还是您做了不好的行为,害怕给父母、妻儿子女留下耻辱,羞愧而死,才成了这样吗?还是您遭受了寒冷与饥饿的灾祸,才成了这样吗?还是您享尽天年而死去,才成了这样呢?”庄子说完后,拿过髑髅,用作枕头睡觉。
注释:¹髑髅:指死人的头骨。²髐然:骨骼枯空而破损的样子。³撽:从旁边敲打。⁴马捶:马鞕。⁵斧钺:斧与钺。泛指兵器。⁶冻馁:过分的寒冷与饥饿。
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诸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 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 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 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 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颦蹙额曰: “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诸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lǘ)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颦(pín)(cù)¹额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译文:到了半夜,髑髅给庄子托梦说:“你之前谈话的情况真像一个善于辩论的人。但你所谈论的那些话,全都是活人的拘束和累赘,人死后就不会有这些忧虑了。你想听听人死后的有关情况和道理吗?”庄子说:“好的。”髑髅说:“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的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逸地把天地的长久看作是时令的流逝,即使南面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庄子不相信,说:“我让主管生命的神来恢复你的形体,为你重新长出骨肉肌肤,返回到你的父母、妻子儿女、左右邻里和朋友故交中去,你希望这样做吗?”髑髅皱眉蹙额,深感忧虑地说:“我怎么能抛弃南面称王的快乐而再次经历人世的劳苦呢?”
注释:¹颦蹙:皱眉皱额。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yú)¹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²。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³弥广数千里焉。
译文:夸父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想要追逐太阳的影子。追到太阳隐没的隅谷的边上,口渴了想喝水,便跑到黄河与渭水边喝水,黄河、渭水不够喝,准备到北方大泽去喝。(夸父)还没有走到,就在路上因口渴而死了。他死前扔弃的手杖,浸润在他尸体的脂膏血肉之中,生长出一片桃林。桃树林绵延弥漫,方圆几千里。
注释:¹隅谷:代神话传说中日没处。²河渭:黄河与渭水的并称。³邓林: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
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虫。
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dù)¹
译文:案几上堆满了沾满尘埃的书简,你就像只蠹虫一样在啃食它们。
注释:子由: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¹蠹虫:咬器物的昆虫。
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
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
译文:但是你哪里想到,圣人的思想并不全部都在书里啊。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译文:圣人的思想并不全然体现在书里,就如同学音乐不只是弹奏琴弦,学制作也不只是运用机械。
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
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        
译文:当年那个斫轮手曾经在堂下嘲笑死读书的桓公,他的言论实在是精妙啊。
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
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轻鸥自趁虚船¹去,荒画还迎野妇回。
译文:在写成的词句中,春风正在为我修改。眼前里展现出一片溪水高山的画图:水里的鸥鸟,轻轻地在水面上荡漾,像乘坐在船上。从荒郊外跑回来的狗,迎着在田野里劳动的妇女回家去了。
注释:¹虚船:水鸟在水面上游走,给人以乘船的感觉,但因没有船,所以叫虚船。
松共竹,翠成堆。要擎残雪斗疏梅。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
松共竹,翠成堆。要擎(qíng)残雪斗疏梅。乱鸦毕竟无才思¹,时把琼瑶²(cù)下来。
译文:松树和竹子交错丛生,远处看,青翠成堆。它们擎着残雪,要和几朵稀疏的梅花争妍。纷乱的鸟鸦毕竟没有擎残雪斗疏梅的才思在树枝上跳来跳去,晶莹洁白像琼瑶似的残雪踩踏下来。
注释:¹无才思:没有知识或不懂事。²琼瑶:指雪。
隐居带湖的词人,经常外出,或是观景,或是到远处的书堂读书。这回他到黄沙岭上的书堂去,经过这黄沙道,看见了生气勃勃的初春景象,不禁十分欣喜,马上把自己所见到的溪山人物风景摄取如词。全词显出清新玲拢的风采。首韵欲扬先抑,采用反衬法,写自己正在搜索枯肠,意欲把春风初起的感觉写如诗词而不可得,突然间,眼前出现了一片溪山,清新得如刚打开的溪山画。这就总摄全篇之魂,且为下文的写溪山之美作好了准备。“轻鸥”以下,一句一景,以抓摄的办法把眼前风景的动态和静态特征及神味,都展示了出来。鸥趁空船,画迎野妇,同为动态画面,而一者自在,一者温馨。一“去”一“回”,景物在变化中相互补足,显示出画面所需要的稳定性。另外,这两句,对仗精工,选词讲究,能够体现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意趣。下片起韵,转动为静,写松竹戴雪、疏梅自放的初春特有景象,写得颇有趣味和情韵。松竹梅本是所谓“岁寒三友”,它们经常出现在同一处,或被诗人安排在同一画面中,梅得竹映,气息愈清,精神愈秀,姿态愈美。此处本也应是如此构思。然而作者却别出心裁,以被雪水洗得青翠欲滴但是无花的松竹,来与开放得正香的梅枝竞美。作者以一“斗”字,写出了不服气的松竹联手举起残雪来与梅枝斗美的情态,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憨稚,人的情韵。这三句,把松竹的气概和情趣写到了极处。下韵则以一个可爱的细节作为反压,以乱鸦的煞风景没诗情———乱鸦的煞风景并不能取消这风景本身的诗情,来隐示松竹梅这场“较量”的“胜败”,从而把作者对他们这场“较量”的态度,不着痕迹地一收。收得若漫不经心,随意点染,但风景如生,诗情宛然。大作家观物,物中有人,物如其人,从来不“描死”风景。辛弃疾的风景词写得出色有生气,正在于其中渗透了作者的精神气息,使人不仅能从中看见作者的才华,还能看见他的情致。

zhètiān··huángshādàozhōng--xīn

chūnfēngzhèngjiǎncáishānpiànhuàkāiqīngōuchènchuánhuāngquǎnháiyínghuí

sōnggòngzhúcuìchéngduīyàoqíngcánxuědòushūméiluànjìngcáishíqióngyáoxiàlái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
欲寄愁心朔(shuò)雁边¹,西风浊(zhuó)酒惨离颜²。黄花时节碧云天。
译文:在萧索荒凉的边塞望见大雁,想要把“愁心”寄送。西风下独饮浑浊的黄酒,忆及当年离家别亲凄惨的别宴。黄叶纷飞的时节,碧云飘悠的蓝天。
注释: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¹朔雁边:谓北方边地的大雁。²惨离颜:谓离别的筵宴上忧愁凄苦之形貌。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古戍(shù)¹烽烟迷斥堠(hòu)²,夕阳村落解鞍(ān)(jiān)³。不知征战几人还。
译文:烽离飘起,斥候发出作战的信号。到了黄昏,在一个村子里面卸去行装,驻扎安营。不知道战争结束后还有几个人能回家和亲人团聚。
注释:¹古戍:指古代将士守边之处,筑有城堡、营垒、烽火台等。²斥堠:放哨,此处代指边关哨所。³解鞍鞯:谓卸去行装以驻扎安营。鞍鞯:指马鞍和马鞍下面的垫子。鞍子和托鞍的垫子。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在外从军之人思念家人的情景。

  全词可分为两部分。前三句为上片,写的是战争前的忆家的情状,下片写的是经过厮杀战后后恋家的情景。虽有两片,但却由一“愁”统辖。首句“欲寄愁心朔雁边”直抒胸中压抑长久的“愁”。在萧索荒凉的边塞,“愁心”无法寄送,秋日望见大雁,词人不由心生此意。因“愁”而生忆,忆及当年离家别亲凄惨的别宴,恰如就在昨天,故而愁心更添一层愁。独饮浊酒,更添愁绪,所谓“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又有“浊酒一杯家万里”,所以愁情更浓更远。远处美好的灿灿黄花,给词人视觉上的亮色。一片荒芜之中,突见生机勃勃的黄花,犹如无垠沙漠里的一汪清泉,给人欣喜,却也是如此短暂,欣喜过后是无尽的苦楚。这里,以艳丽的黄花来反衬词人的内心无比凄凉。

  下片中,思绪未定就不得不投入战斗。战斗知道傍晚,片刻的修整,望着受伤的战友,情感徒然升华,由上片的只是内心愁绪,变为内心的担忧。古来战争,从来都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的残酷,让词人心内生忧。在这里,词人虽无直抒胸怨,但怨气慢慢升起:亲人别离,生死未卜,隐隐的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

  全词仅四十二个字,却刻画出多个画面。词人善于运用意象,别具一格,给人不一般的画面感觉。情感表达也是由浅入深,进而有一种隐怨在内。意象结合出的景与词人所要表达的情,相互融合,情景交融。

参考资料:
1、 聂小晴编.纳兰词全编笺注典评 经典典藏版.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407-410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