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¹之水,不流²束薪(xīn)³。彼其之子,不与我(shù)。怀哉怀哉,曷月予还与哉?
译文:平缓流动的水啊,冲不走成捆的木柴。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和我驻守申国城寨。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
注释:¹扬:悠扬,缓慢无力的样子。²不流:流不动,浮不起,冲不走。³束薪:成捆的柴薪,喻婚姻,在此指妻。⁴彼其之子:(远方的)那个人,指妻子。⁵不与我:不能和我。⁶戍申:在申地防守。⁷怀:平安,一说思念、怀念。⁸曷:何。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¹。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fǔ)²。怀哉怀哉,曷月予还与哉?
译文:平缓流动的水啊,也飘不起成捆的柴草。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共我守卫甫国城堡。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
注释:¹束楚:成捆的荆条。²甫:甫国,即吕国。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pú)¹。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²。怀哉怀哉,曷(hé)月予还与哉?
译文:平缓流动的水啊,也流不动成捆的柳枝。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与我守卫许国城池。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
注释:¹蒲:蒲柳。²许:许国。

  春秋时代,周朝平王(前770—前720年在位)还是比较混乱的时代。主要是周天子的权威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强大了。周平王的母亲是申国人,申国又常受楚国的侵扰。周平王为了母亲故国的安全,就从周朝抽调部分军队,到申国战略要地屯垦驻守,防止楚国侵扰。这些周朝士兵远离故乡,去守卫并非自己诸侯国的土地,心中的不满凄苦,当然有所流露,形成诗歌,就是《扬之水》。申国、甫国和许国的国君,都是姜姓。周平王母亲是申国姜姓公主,与甫、许两个诸侯国也是亲戚关系。所以,虽然周平王没有派士兵去戍守甫、许两国,但诗歌也牵连及之:反正是姜姓王太后娘家的人。

  《扬之水》是以远戍战士的口吻来写的。全诗三章,各章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束薪”、“束楚”和“束蒲”;“戍申”、“戍甫”和“戍许”。薪、楚、蒲都是农家日常燃烧的柴草;申、甫、许是三个姜姓的诸侯小国。因此,全诗实际上把一个相同的内容,反覆吟诵三次,用重复强调的手法,突出远戍战士思家情怀。每章头两句“扬之水,不流束薪(楚、蒲)”,用流动的河水与不动的柴草对比,先让人视觉上有特殊印象:那河沟的水哗哗地流动,仿佛岁月一天天过去,不再回来;那一捆捆的柴草又大又沉,小小的河水根本飘浮不起,冲流不动,仿佛战士思家的沉重心绪,永不改变。有了这两句自然物象的起兴,很自然引出三、四两句“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甫、许)”,守着家园的妻子,当然无法与远戍的士兵一起。如果说,士兵如远离泉源的河水,越流越远;那么,妻子如坚定不移的柴草,不飘不流。如果说,日月如流水不断流失,思家情怀就如沉重的柴草,不动不移。分离的日子越久,远戍的时间越长,思念妻子也越强烈。终于,士兵喊出了自己心里的话:“怀哉怀哉?曷月予还与哉?”意思是:在家的亲人平安吗?何年何月我才能回家相聚呢?夫妻之情,故园之思,远戍之苦,不平之鸣,都融化在这两句问话之中,而士兵回家的渴望,强烈地震撼读者。

  在诗歌句式上,采用不齐整的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几种,这说明诗歌带有鲜明的口语化的倾向。口语化句子,正好比较朴实,比较真切地表达出下层人民出身的士兵的口吻,令人读之感到亲切诚朴。实际上,除了个别词语带有历史痕迹,在语义上需要诠解之外,这首口语化的诗歌,千载之下读之,仍是极易使人感动的。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38-139页

yángzhīshuǐ

míng xiānqín 

yángzhīshuǐ liúshùxīn zhī shùshēn huái怀zāihuái怀zāi yuèhuánguīzāi 
yángzhīshuǐ liúshùchǔ zhī shù huái怀zāihuái怀zāi yuèhuánguīzāi 
yángzhīshuǐ liúshù zhī shù huái怀zāihuái怀zāi yuèhuánguīzāi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平缓流动的水啊,冲不走成捆的木柴。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和我驻守申国城寨。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

平缓流动的水啊,也飘不起成捆的柴草。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共我守卫甫国城堡。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

平缓流动的水啊,也流不动成捆的柳枝。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与我守卫许国城池。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

注释

扬:悠扬,缓慢无力的样子。

不流:流不动,浮不起,冲不走。

束薪:成捆的柴薪,喻婚姻,在此指妻。

彼其之子:(远方的)那个人,指妻子。

不与我:不能和我。

戍申:在申地防守。

怀:平安,一说思念、怀念。

曷:何。

束楚:成捆的荆条。

甫:甫国,即吕国。

蒲:蒲柳。

许:许国。

鉴赏

  春秋时代,周朝平王(前770—前720年在位)还是比较混乱的时代。主要是周天子的权威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强大了。周平王的母亲是申国人,申国又常受楚国的侵扰。周平王为了母亲故国的安全,就从周朝抽调部分军队,到申国战略要地屯垦驻守,防止楚国侵扰。这些周朝士兵远离故乡,去守卫并非自己诸侯国的土地,心中的不满凄苦,当然有所流露,形成诗歌,就是《扬之水》。申国、甫国和许国的国君,都是姜姓。周平王母亲是申国姜姓公主,与甫、许两个诸侯国也是亲戚关系。所以,虽然周平王没有派士兵去戍守甫、许两国,但诗歌也牵连及之:反正是姜姓王太后娘家的人。

  《扬之水》是以远戍战士的口吻来写的。全诗三章,各章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束薪”、“束楚”和“束蒲”;“戍申”、“戍甫”和“戍许”。薪、楚、蒲都是农家日常燃烧的柴草;申、甫、许是三个姜姓的诸侯小国。因此,全诗实际上把一个相同的内容,反覆吟诵三次,用重复强调的手法,突出远戍战士思家情怀。每章头两句“扬之水,不流束薪(楚、蒲)”,用流动的河水与不动的柴草对比,先让人视觉上有特殊印象:那河沟的水哗哗地流动,仿佛岁月一天天过去,不再回来;那一捆捆的柴草又大又沉,小小的河水根本飘浮不起,冲流不动,仿佛战士思家的沉重心绪,永不改变。有了这两句自然物象的起兴,很自然引出三、四两句“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甫、许)”,守着家园的妻子,当然无法与远戍的士兵一起。如果说,士兵如远离泉源的河水,越流越远;那么,妻子如坚定不移的柴草,不飘不流。如果说,日月如流水不断流失,思家情怀就如沉重的柴草,不动不移。分离的日子越久,远戍的时间越长,思念妻子也越强烈。终于,士兵喊出了自己心里的话:“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意思是:在家的亲人平安吗?何年何月我才能回家相聚呢?夫妻之情,故园之思,远戍之苦,不平之鸣,都融化在这两句问话之中,而士兵回家的渴望,强烈地震撼读者。

  在诗歌句式上,采用不齐整的句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几种,这说明诗歌带有鲜明的口语化的倾向。口语化句子,正好比较朴实,比较真切地表达出下层人民出身的士兵的口吻,令人读之感到亲切诚朴。实际上,除了个别词语带有历史痕迹,在语义上需要诠解之外,这首口语化的诗歌,千载之下读之,仍是极易使人感动的。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38-139页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戍卒怨恨统治者长期让他们久戍不归,而思念家人,希望早日回家的诗。据《毛诗序》说:“《扬之水》,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39-140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37-139
猜您喜欢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子瞻(zhān)¹²于齐安³,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pō)(tuó)蔓延,涧(jiàn)深密,中有浮图精舍¹⁰,西曰西山¹¹,东曰寒溪¹²。依山临壑,隐蔽松枥(lì)¹³,萧然¹⁴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¹⁵,子瞻杖¹⁶¹⁷载酒,乘渔舟,乱流¹⁸而南。山中有二三子¹⁹,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²⁰迎笑,相携徜(cháng)(yáng)²¹而上。穷²²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²³草,酌(zhuó)²⁴酒相劳²⁵。意适²⁶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²⁷,不知其久也。
译文:子瞻被贬到齐安(今湖北黄冈)后,他的家就住在江边。齐安没有什么名山,可是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连绵起伏,山谷非常幽深,其中有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紧靠着山梁,面朝山沟,被茂密的松树枥树丛所隐蔽,其中寂寞、清静、恍然绝世,听不到车马的喧嚣,看不见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的时候,江面波平浪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上酒,驾着渔舟,到江南去。山中有几个人,待客热情,都爱好游玩,听说子瞻到来,急忙裹着头巾,笑着出来迎接他,然后一起去游玩,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很疲惫了,他们扫去落叶,席地而坐,大家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得非常开心,都忘记了回家,常常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没觉得时间有多长。
注释: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秦名鄂县。公元二二一年,吴主孙权自公安县迁都于此,改名为武昌。²九曲亭:旧址在鄂城县西山九曲岭,为孙吴遗迹。¹子瞻:苏轼的字。²迁:贬谪。³齐安:古郡名,即黄州,今湖北黄冈。⁴庐:居住。⁵江之南武昌诸山:黄州与武昌(今湖北鄂城)隔江相对。武昌诸山:指樊山,又名袁山。⁶陂陁:起伏不平的样子。⁷涧谷:山中的溪涧峡谷。⁸深密:幽深浓密。⁹浮图:梵语,指佛寺。¹⁰精舍:僧人住所。¹¹西山:即樊山,在鄂城西,上有九曲岭,这里指西山寺。¹²寒溪:水名,在樊山下,这里指寒溪寺,一名资圣寺。¹³隐蔽松枥:林木丰茂,隐蔽天地。 枥:同“栎”,即柞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橡,叶子可喂柞蚕。¹⁴萧然:清静寂寞的样子。¹⁵伏息:形容江水平静,缓缓流动的样子。¹⁶杖:拄。¹⁷策:拐杖。¹⁸乱流:横绝江水。¹⁹二三子:指若干青年儒生;语出《论语》,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们一种称呼。²⁰幅巾:不著冠,但以幅巾束首。裹幅巾者不着冠,以示洒脱。²¹徜徉:自由自在地走。²²穷:穷尽。²³席:以……为席。²⁴酌:斟酒。²⁵相劳:相互慰问。²⁶适:到。²⁷居齐安三年:这篇文章作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苏轼已在黄州住了三年。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¹。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yìn)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fù)²,旁瞩(zhǔ)溪谷,风云变化,林麓(lù)³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zhé)(pì)(nì)¹⁰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chì)¹¹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译文:可是要到西山去时,必须经过青松翠柏之间,还要走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能到达平坦的地方,游人到了这里一定要休息一会儿。人们倚靠在奇形怪状的石头上,在大树的树荫下休息,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以看到巍巍高山,小溪幽谷就在旁边,还有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的阴面和阳面的景像,都展现在人们面前。这里还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容纳游人。亭子旁长着几十棵古树,树干很粗壮、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到了树下,就成天在观察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起,子瞻趁机把长树的地方开辟出来,亭子的地基扩大了。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笑着说:“这大概是上天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愿望吧?”一座新亭子就开始修建了。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终于完备了。子瞻非常高兴。
注释:¹获小平:得到了一块稍微平缓的地方。小平,一作“少平”。²陵阜:大土山。³林麓:泛指山中的林木。⁴向背:正面、背面。⁵效:呈现,显现。⁶有废亭焉:有一座荒废的亭子在这里。⁷百围:形容树干很粗。⁸千尺:是指树的高度。⁹斤:斧子一类的工具。¹⁰睥睨:侧目斜视,有所打算。¹¹斥:开拓。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qiān)¹先之²。有不得至,为之怅(chàng)然移日³。至其翩(piān)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xié)林卉(huì),拾涧(jiàn)实,酌(zhuó)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p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¹⁰一饱,而同委¹¹于臭腐¹²。夫孰知得失之所在¹³?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¹⁴。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¹⁵也。
译文:我年轻的时候,跟随着子瞻到各地游玩。遇山就登山,遇水就划船,子瞻每次都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先下水。有些地方不能到达,子瞻一天就闷闷不乐了。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自由自在地在泉边岩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随意捡着山中的落果,喝着溪水,看到他这样子的人都把他当做神仙。其实天下的乐事很多,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是最开心的。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什么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常常感到吃惊,又自我解嘲。就好像是喝酒吃饭,丰盛的菜肴摆在面前,只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罢了,而吃下去后,那些食物同样都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知道哪些东西该吃,哪些东西不该吃呢?只要心中无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又有什么呢。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找到快乐的原因。
注释:¹褰裳:提起衣服。²先之:走在前面。³移日:时间消逝。⁴撷林卉:摘取山林之中的花草。卉:草的总称;撷:摘取。⁵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得其乐。⁶易:改变。⁷厌:满足。⁸洒然:吃惊。⁹杂陈: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食物。¹⁰要之:总之。¹¹委:抛弃。¹²腐臭:腐烂发臭。¹³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意谓没有人能够知道人生乐趣是从哪里获得的,又是在哪里失掉的。¹⁴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由于得失无常,因此只能要求自己问心无愧,处世无可责备,而姑且这样地生活在人世。姑:姑且;寓:寓世,住在人世;中:内心;责:责备。¹⁵是:这,即指适意而言。

  全文记述了苏辙的哥哥苏轼重建武昌九曲亭的缘由,说明苏轼“适意为悦”的思想情趣,表现出苏轼游乐山水中的那份洒脱和磊落。显然,作者也在此寄托着思想。全文构思奇特,既抓住建亭的事实特点,也凸现苏轼的思想性格。

  全文共分三段。首段写苏轼在黄州期间,经常遨游西山。落笔先从他谪居写起,制高扼要,总挈文章。然后轻轻一句“齐安无名山”,随即扣住,将笔触由黄州移到顺江绵廷的武昌西山。寥寥数句,已有龙蛇曲屈之势。写西山,又承“庐于江上”,先用“陂陀蔓延,涧谷深密”八字,正面勾画了一幅顺江绵延的武昌诸山远景图,简练传神而极富特点。而后转出西山、寒溪两寺,既以两寺之“萧然绝俗”来体现西山的深秀幽绝,又自然引出下文。苏轼与客游玩西山一段文字,着墨不多,却能从服饰、神态、动作、表情等方面的刻画,真切地传达出入物的精神风貌来。

  次段在结构上是应题,写苏轼扩建九曲亭的经过;在文意上,则是上段的回环与强化。“羊肠九曲”,点出九曲亭地处半山,地势佳而险。因此坐在亭上,可以“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这段文字,表面上写的是游人在亭上所看到的山川形势,读者却可品出内中深藏的寓意来:它隐微地勾画出一个在贬谪中以静观世事政局为乐的苏子瞻。写亭的扩建,也同样是饱蕴哲理。原先的亭比较窄,是因为被“百围千尺”的古木所环据。苏轼虽然“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但还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后来自然界本身的大风雷雨把古木“拔去其一”,苏轼于是因以营建,则是知其可为而为之。在这里,他不过是以人力去顺应自然罢了,形象地体现出他那老庄式的旷达,而古木的结局,又隐隐含蕴了世事无常,穷通难测的经验与人才复出的希望。结尾“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吴,子瞻于是最乐”,既呼应上文对西山胜景与苏轼游山之乐的描写,又因一“乐”宇,引出末段。

  末段前半回忆,后半议论,集中揭示苏轼之乐的内涵所在,归结全文。苏辙以弟弟的身份,通过饱怀感情的回忆,塑写了一个逍遥山水的少年苏轼,与前二段的描写相印证,使形象更加完满。并由此引发议论,画龙点睛,直接道明了苏轼的思想实质:尽管他一生宦海浮沉,变故屡遭,但始终以忠君爱民为己任,洁身自好。在他看来,身处逆境,并不可怕,只要“无愧于中,无责于外”,尽可以适意为悦,暂且寄寓性情于山川形胜之中,得到身心的解脱和快乐。文章最后以“有乐于是”结笔,照应了首段的游山之乐与次段的修亭之乐,结构完美。

  这篇散文巧用双线结构,描写苏轼游山建亭行动与赞美苏轼“适意为悦”情怀相辅相成,而以后者为主线,每段结末之旬前后呼应,点明文章脉络,反复强调苏轼寄情山水,其乐无比。文章时空跨度大,忽而武昌之游,忽而少年之游,笔墨挥洒自如,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景致美、人情美、哲理美浑然交融。

  艺术特色

  《武昌九曲亭记》在艺术上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首先,文章叙事写景,空灵淡泊,与人物的心灵和情趣融合为一。本文无论写景还是叙事,都是为了写人,在叙事写景上空灵洒脱,恰当地表现了苏轼心境空灵、内无滞障、与物游息、适意为悦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其次,含蓄蕴藉,寄意遥深。本文是在兄弟二人遭受政治迫害,受到贬逐的情况下写成的,因而这是一篇兄弟二人相互抚慰的文章,虽然文章没有一句愤激语,没有一句悲酸言,但在恬淡洒脱的背后,其悲苦之情还是不难体味的。

  构思特点

  这篇散文构思巧妙,富有特色。作为记事散文,并不单纯为叙事而叙事,而是叙事见人,突出展现了苏轼的思想情趣;作为记游文字,并不单纯描绘西山景色,而是把绘景、抒情融为一体,相映生辉。因而,在作者笔下,西山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皆与苏轼的活动紧密相连;西山的一邀一游,一吟一咏,都与苏轼的思想情趣浑然一体。写人,毫发毕现。生动形象。苏轼谪迁黄州,不居武昌,因此文章先从苏轼好游武昌诸山写起,特为指出苏轼在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就在武昌西山风景好,山里人也好。这是为叙述建亭武昌铺垫,显出苏轼在失意遭遇中善于自得其乐。然后,便引出九曲亭址所在。这是游西山者“至此必息”的一处胜境,而且“有废亭焉”,但长久无人治理,冷落荒废,古木盘踞,重建困难,使苏轼有心无力。然而天助人愿,一场大风雷雨刮倒一棵大树,创造重建的条件,苏轼心愿实现,九曲亭重新建成。这就具体说明建亭的经过,含蓄地赞美建亭此举,兴废利众,符合天意,而苏轼获得了最大乐趣。最后就具体议论苏轼所追求的乐趣是“以适意为悦”,精神上求得符合心意的满足,并不计较个人的功利得失,因而处世为人,“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这就委婉地说明苏轼建亭的目的,也是他处世为人的态度,从而赞扬他的品德风度,光明磊落,超然洒脱。如果结合他们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作者写作这篇题记赞美其兄的思想情趣,确乎也表现出作者政治坚定和胸怀坦荡。

参考资料:
1、 王琳,邢培顺编选.苏洵 苏辙集:凤凰出版社,2007.10:第334-335页
2、 臧维熙主编.中国游记鉴赏辞典:青岛出版社,1991.11 第1版:第278-280页
3、 仝彦芳,王增学主编.唐宋八大家名作精品鉴赏: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12 第1版:第484页
净土堂
净土堂
译文:人的结习从无开始,沦落沉溺穷尽了苦难之源。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译文:轮回成为今世的人形时,才彻悟三种解脱的空门。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译文:华堂中开辟一块洁净的地域,佛的图像清晰而且细微。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译文:堂中焚烧清泠的檀香,诵唱着微妙的佛经。
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
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
译文:我叩首拜谢唱经的法师,遥遥地忏悔在红尘中的昏聩。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
译文:寂灭并不是断绝,文字的讲解也不能分离。
曲讲堂
曲讲堂
译文:为什么要设置讲堂?因为有高士在这里讲经。
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
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
译文:默然的妙语也要假托言语的宣讲,将沉默与宣讲分别是无知的言行。
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
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
译文:中道与空相、假名本是一回事,何必要将名、相的区别分清?
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
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
译文:希望能弃绝听闻所得,由思维而得到佛的真谛。
趣中即空假,名相与谁期?
趣中即空假,名相与谁期?
译文:选择吉地用青茅盖成禅堂,青山团团围住虚白的建筑。
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
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
译文:山花飘落在幽静的门前,忘机的禅客在禅堂端坐。
禅堂
禅堂
译文:涉及了有并非有意去取得,观照于空也不用去解析。
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
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
译文:天地万籁都有缘而生,喧闹当中也有深深的沉寂。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译文:心与物境本同一而无区别,正象鸟飞不留任何痕迹。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译文:新亭俯倚红色的栏杆,四周开满了美丽的芙蓉。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译文:晨风把清香吹送远处,湿润的彩花沾满露珠。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译文:鲜花潇洒地开在人世,高低俯仰有无数的姿容。
芙蓉亭
芙蓉亭
译文:我曾听过色、空的比喻,造物界到底是谁在巧夺天工?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译文:留连这深秋的月光,断断续续传来山寺的晚钟。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译文: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译文: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译文: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译文: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
苦竹桥
苦竹桥
译文: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柳宗元初贬永州,住龙兴寺,曾与和尚交往,探讨佛理。龙兴寺旧址在潇水东岸,永州芝山城南太平门内。当年寺里有和尚重巽,即巽公,是湛然的再传弟子,与柳交往颇深。故柳有《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并作《永州龙兴寺西轩记》赠巽上人。组诗《巽公院五咏》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写的是龙兴寺里有关事物和景色。前三首以议论入诗,直接谈佛理,后二首以写景见长,蕴藏禅理。

  柳宗元在《永州龙兴寺修净土院记》记载:龙兴寺里,有前刺史李承咥和僧人法林设置的净土堂,他们常在这里做法事。到此时已经二十多年了,净土堂的房屋损毁,佛像开裂崩塌。巽上人住在这儿,开始对此进行整理修复。刺史冯叙捐资修了大门,柳宗元则助修了回廊,使之焕然一新。巽上人,是已经修炼到了最高境界,理解最深教义的高僧。组诗第一首即以《净土堂》为题,记述重修净土院后佛堂修饰一新及诗人参与佛事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崇佛的心态。前四句为第一层:“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以议论开始,直接切题,从人生的苦难轮回中领悟到三种解脱的空门,即“我空、法空、空空”的佛道。二至八句为第二层:“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细腻地描绘了在净土堂做佛事的情景:华堂的净土,清晰的佛像,焚烧的檀香,诵唱的佛经,历历在目,声声入耳。结尾两句“稽首媿导师,超遥谢尘昏”,诗人叩首拜谢唱经的法师,遥遥地向他忏悔自己在红尘中的昏聩。他要抛弃人世欲望的种种烦恼,向往不生不死的涅盘之门;诗人还相信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可见他受佛教的影响已到了执迷的程度。

  第二首《曲讲堂》,结构形式与前首大致相同。“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从设置曲讲堂的必要性落笔,经文需要讲解,高士讲经需为之设置讲坛,那么,曲讲堂的设立就是天经地义的了。“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趣中即空假,名相与假期?”进一步指出“默然的妙语也要假托言语的宣讲,将沉默与宣讲分开是无知的做法。”并认为中道与空相、假名本是一回事,不必分明名、相的区别。最后两句“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希望能弃绝听闻所得到的东西,通过认真思维而得到佛的真谛。全诗基本上是议论,充满佛教的术语,作者一心向往佛教的真谛,态度之虔诚,俨然一信徒。

  《禅堂》与前两者的内容密切相关,写的是三堂之一的“禅堂”。而在写作上稍有变化,先是描写:“发地结青茆,团团抱虚白。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像是一特写镜头,刻画出“禅堂”的特点:青茅盖成的禅堂,青山团团围住虚白的建筑。然后,由外及内,由物及人,山花飘落在幽静的门前,禅堂中坐着忘机的禅客,突出了禅客。禅客也自然包括诗人。中间一层,用禅语叙说对佛学的理解:涉及了有并非有意去取得,观照于全也不用去解析。天地万籁都有缘而生,喧闹当中有深深的寂静。对佛理的理解比较深透,是禅客(诗人)进入禅堂的收获。最后二句:“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表现了空有双亡、心境如一的境界,使诗意得到升华。

  前三首以议论为主,风格大致相近,后二首别具一格,以写景为主。五代人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中有“秋风万里芙蓉国”的诗句。芙蓉,一指荷花,二指木芙蓉。湖南多水乡,处处有莲荷。木芙蓉比一般花卉高大,枝叶繁茂就像小树,庭院,路旁均可栽种。故湖南有芙蓉国美称。信仰禅宗的王维,也有一首咏芙蓉花的《辛夷坞》:“木本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芙蓉亭》全诗分三层,以鲜艳美丽的芙蓉着墨,“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新亭里修建着红色的栏杆,四周开满了芙蓉鲜花。“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早晨的清风吹送了远香,寒冷的露水沾湿了鲜艳的色彩。前四句全是写景,像一副颜色绚丽、动静相间的水彩画。第二层“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继续描写芙蓉花。花朵潇洒地开放,呈现不同的姿态与容貌。芙蓉花盛开时,花朵缀满枝头,或白或红或黄,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特别令人惊奇的是,早晨开的白花,下午因为光合作用侧变成红色。“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笔锋一转,由花自然联想佛学中色、空的比喻,不知造物界到底是谁在巧夺天工,创造出芙蓉花这样美丽的景物。佛教谓有形的万物为色,并认为万物为因缘所生,本非实有,故谓“色即是空”。诗中的“色”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花的颜色,又泛指世间事物。结句为第三层:“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从早到晚,留连芙蓉亭的美景,久久不愿离去。秋月中,诗人静听断断续续地传来山寺的钟声,向往佛学禅境的思想不言而喻。禅院中有如此美好的景物,佛经中更是诗人精神寄托的理想之地。诗熔风景诗、咏物诗、山水诗为一炉,情景交融,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最后一首《苦竹桥》,更像一首咏物诗,它描写的是苦竹间的桥,而且表面上是写桥,实则重点是写竹,桥只不过是陪衬而已。苦竹,楚地湘南极普通的一种竹子,而且连名称都带有贬意。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了诗意,将自己身世遭遇与不起眼的苦竹有机联系起来,寓意于有“苦竹”“虚心”的竹。诗的结构与组诗一致,分三层。前四句写实:“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远远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接,它缭绕地穿过稀疏的竹林。突出危桥、幽径、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特写竹子的拔节,充分运用诗的想象,似乎看见竹子从笋箨中迸发出苦节,轻轻的筠皮环抱着空虚的竹心。诗中突出了“苦节”与“虚心”。第二层写桥上观景所得:俯身可以看到绢绢细流,抬头可以听到萧萧的竹声。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啁鸣归巢。既俯看,又仰视,还运用听觉。天边的太阳,近处的鸟鸣,一一入画,充满了生机。眼中的景物往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在展示。大自然是美好的,然而胸怀大志的诗人不能像鸟一样自由飞翔,投入她的怀抱,只能与“囚徒为朋”,在寺院的木鱼声中难以入眠,这强烈的反差不能不使人产生共鸣,伤感之情溢于言表。最后抒发感概“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这里的苦竹也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人们的栖息提供了荫凉。正如吴文治先生所指出的:“作者借竹自喻,感叹竹子虽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也只能供人和鸟歇息遮阴,不会用在重要的渡口,隐有自伤怀才不遇之意。”(《柳宗元选集》)诗除了咏苦竹桥之外,还写到竹林、小径、溪流、竹韵、落日、鸟鸣,故自然属于山水诗。

  前人对组诗的写作评价颇高,曾吉甫《笔墨闲录》说:“退之虢州《三堂二十一咏》,子厚《巽公院五咏》,取韵各精切,非复纵肆而作。随其题观之,其工可见也。“孙月峰评点:“五作俱就禅理发挥,最精妙。”汪森认为:“五诗极能因名立意,洗剔见工。然谈理而实诸所无,不若写物而空诸所有,在具眼者自当辩之。”蒋之翘指出:“五咏中《禅室》一首差胜。”孙昌武教授对《净土堂》《禅堂》也提出了批评:“这种诗,写法颇像六朝的玄言诗,是以诗的形式讲说平庸陈腐的佛理。”(《柳宗元传论》)由于内容上宣扬佛理,导致当今的选本一般不选该诗。吴文治教授独具慧眼,在世界文学名著文库《柳宗元选集》中选注了《芙蓉亭》《苦竹桥》二首。二诗的风格相近,特色各具,仅就诗题而言,前者鲜艳,后者暗淡。《芙蓉亭》描绘芙蓉,宣扬佛理如信手拈来,《苦竹桥》寓意深刻,从苦竹生发开去,抒发了遭贬的愤懑。要了解组诗,关键是要对柳的信佛有一个正确评价。不必为尊者讳,柳宗元的信佛是客观存在,不能简单地否定、肯定。首先,柳宗元贬谪永州,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精神摧残非常人所能承受,他之所以崇佛,是因为转移注意力,回避矛盾,以求解脱、安宁心情,这一点可以理解。其次,佛教虽不等于迷信,但也有迷信的成分。他在诗中宣传的“三空”、西方净土,流露出退避现实消极的人生哲学,这是应予批判的。再次,他对佛学有一个认识过程,通过钻研、扬弃,借它山之石,吸取佛学中对儒学相通、有用的内容,以儒统释,这是值得肯定的。此外,他对佛教也曾提出过批评。如对僧尼“无夫妇父子,不为耕家蚕桑”表示不满,对禅宗谈空太过,造成离奇荒诞、戒律不存的弊病提出批评,对那些“假浮屠之形以为高”的“纵诞乱杂”者坚决予以反对。

xùngōngyuànyǒng--liǔzōngyuán

jìngtáng

jiéshǐlúnqióngyuán

liúxíngshìshǐsānkōngmén

huátángkāijìngxiànghuànqiěfán

qīnglěngfénzhòngxiāngwēimiàoyán

shǒukuìdǎoshīchāoyáoxièchénhūn

jiǎngtáng

mièběnfēiduànwénān

tángwèishègāoshìfāngzài

shèngyánxuānfēnbiénǎizhī

zhōngkōngjiǎmíngxiāngshuí

yuànyánjuéwénwàngliáowéi

chántáng

jiéjīngmáotuántuánbàobái

shānhuāluòyōuzhōngyǒuwàng

shèyǒuběnfēizhàokōngdài

wànlàiyuánshēngyǎoránxuānzhōng

xīnjìngběntóngniǎofēi

róngtíng

xīntíngzhūkǎnjiākāiróng

qīngxiāngchénfēngyuǎncǎihánnóng

xiāochūrénshìángduōróng

chángwénkōngzàoshuíwèigōng

liúliánqiūyuèyàntiáoláishānzhōng

zhúqiáo

wēiqiáoshǔyōujìngliáorào穿chuānshūlín

bèngtuòfēnjiéqīngyúnbàoxīn

kànjuānjuānliúyǎnglíngxiāoxiāoyín

chàchíxiàyāncháozhāmíngshānqín

liàngyàojīnyòngyǒuyīn

清风闲坐,白云高卧,面皮不受时人唾。乐跎跎,笑呵呵,看别人搭套项推沉磨。盖下一枚安乐窝。东,也在我;西,也在我。
清风闲坐,白云高卧,面皮¹不受时人唾(tuò)²。乐跎(tuó)³,笑呵呵,看别人搭套项推沉磨。盖下一枚安乐窝。东,也在我;西,也在我。
译文:在清风中枯坐,在白云上高卧,面皮不会受到众人的唾弃。整日乐融融,笑呵呵的,看别人像驴同样套上套包子拉着沉重的石磨,替本身盖一座安然恬静的寓所,任我东西,随我的情意生活。
注释:¹面皮:脸皮。²唾:吐唾沫,鄙弃的意思。³乐跎跎:即乐陶陶。⁴看别人搭套项推沉磨:看别人像驴一样套上套包拉着沉重的石磨。套项:驴脖子上的套包。沉磨:沉重的石磨。⁵盖下一枚安乐窝:替自己盖一座安然舒适的“窝”(指居所)。一枚:一座。

shānyáng ·jǐng

qiáo yuándài 

qīngfēngxiánzuò báiyúngāo miànshòushíréntuò tuótuó xiào kànbiéréntàoxiàngtuīchén gàixiàméiān dōng zài 西 zài 

绥万邦,娄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间之。
(suí)¹万邦²,娄(lǚ)³丰年。天命匪(fěi)(xiè),桓(huán)武王。保有厥(jué),于四方,克¹⁰定厥家¹¹。於(wū)¹²¹³于天,皇¹⁴以间(jiàn)¹⁵之。
译文:万国和睦,连年丰收,全靠上天降福祥。威风凛凛的武王,拥有英勇的兵将,安抚了天下四方,周室安定兴旺。啊,功德昭著于上苍,请皇天监察我周室家邦。
注释:¹绥:和。²万邦:指天下各诸侯国。³娄:同“屡”。⁴匪解:非懈,不懈怠。⁵桓桓:威武的样子。⁶保:拥有。⁷士:指武士。⁸于:往。⁹以:有。有四方,即征服四方之国而拥有天下。¹⁰克:能。¹¹家:周室,周王宗室。¹²於:叹词。¹³昭:光明,显耀。¹⁴皇:皇天。¹⁵间:通“瞷”,监察。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武王克商,作《颂》曰:……又作《武》,……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可知《桓》是乐舞《大武》六成(第六场)的歌诗(关于《大武》的详细介绍,见《周颂·我将》一诗的鉴赏文字)。据《礼记·乐记》,孔子对《大武》六成所表现的历史事件作有如下说明:“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按,旧读“崇”下断句,非)。”郑玄注解“六成”为“六奏象兵还振旅也”。而《毛诗序》云:“《桓》,讲武类祃也。桓,武志也。”孔颖达疏云:“《桓》诗者,讲武类祃之乐歌也,武王将欲伐殷,陈列六军,讲习武事,又为类祭于上帝,为祃祭于所征之地,治兵祭神,然后克纣,至周公、成王大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则所述与《礼记》所引孔子之言不合。按谥法辟土服远曰桓,此篇文字又有“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之句,表明周王朝已经统有四方,则毛序孔疏谓此诗为武王伐殷讲武类祃之乐歌与原诗文本不合。今按:《大武》六成的乐舞表现的是周公带成王东伐奄国之后,回到镐京,大会四方诸侯及远国使者,举行阅兵仪式,即所谓“兵还振旅”,以扬天子之威的史实,《桓》诗即为举行阅兵仪式前的祷词。

  诗的前三句,是以“绥万邦,娄丰年”来证明天命是完全支持周朝的。“娄丰年”在农耕社会对赢得民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姓对能致物阜年丰的王朝总会表示拥护;而获得农业丰收,在上古时代离不开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娄丰年”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天意的象征。中间四句歌颂英勇的武王和全体将士,并告诉全体诸侯,武王的将士有能力征服天下、保卫周室。叠字词“桓桓”领出整段文字,有威武雄壮的气势,而“于以四方”云云,与首句“绥万邦”上下绾合,一强调国泰民安,一强调征服统治,而都有周室君临天下的自豪感。最后两句是祷告上苍、让天帝来作证,以加强肯定,同时也是对第三句“天命匪解”的呼应。诗的核心就是扬军威以震慑诸侯,从而达到树立周天子崇高权威的目的,其内容正与《尚书·周书·多方》一致。诗名为《桓》,“桓”即威武之貌,正点明了主题。诗的语言雍容典雅,威严而出之以和平,呈现出一种欢乐的氛围,涌动着新王朝的蓬勃朝气。

参考资料:
1、 《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696页

huán

míng xiānqín 

suíwànbāng fēngnián tiānmìngfěixiè huánhuánwáng bǎoyǒujuéshì fāng dìngjuéjiā zhāotiān huángjiànzhī 
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
三山¹怀谢脁(tiǎo)²,水澹(dàn)³望长安
译文:登上三山远怀谢眺,波水澹静眺望金陵。
注释:¹三山:在南京附近的长江边上。金陵:今南京。殷淑,道士李含光门人,道号中林子。²谢脁:南朝齐诗人。³澹:水势平静。⁴长安:代指金陵。
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
芜没河阳¹县,秋江正北看。
译文:我如同在荒芜的河阳的潘岳远望京城,秋日站在江边向北看去。
注释:¹河阳:今河南孟县。
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
卢龙¹霜气河,鳷(zhī)²月光寒。
译文:卢龙关塞霜气河寂,鹩鹊观上月光寒河。
注释:¹卢龙:在金陵西。²鳷鹊:汉代长安观名。
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
(gěng)耿忆琼树¹,天涯寄一欢。
译文:诚心诚意怀念友人,相隔天涯同期一欢。
注释:¹琼树:指友人。

  首联所写登三山、望金陵与谢脁所作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相同,借用谢脁诗句,以长安代指金陵,即地即景即事自然而生的缅怀古人之情十分熨贴而浓郁。“水澹”是描绘江水恬静的样子,变绘形态为绘色彩。

  颔联“芜”是繁草丛生之貌,“河阳县”位今河南省孟县西,谓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次句“河阳望京县”,以河阳代指三山,李白循此。此联承首联“望长安(金陵)”,意为登上繁茂草木掩映下的三山,面对大江秋色而北望金陵。这一联中,不仅有“芜没”的“河阳”,秋日的大江,更有在这寥廓江山中引领北望的诗人形象。无论是葱茏的三山、旷远的秋江还是凝望的诗人,都隐含着深深的情意。此句联系诗题“寄殷淑“可以体味出诗人寄托的是思友之情。在这一联,诗人的登临之意已由首联的缅怀古人而暗暗地向思念友人过渡。

  颈联“卢龙”即卢龙山,与三山同在当时的昇州,临大江,远接金陵,此处用以代指望中之金陵;“鳷鹊”本鸟名,南朝时金陵建有鳷鹊楼,此处亦用以代指望中之金陵。“霜气冷”,“月光寒”均借助于人的感受来写景,它与上联的“秋”字相呼应,透出遥望金陵所见的一片寒凉冷寂之气。以凄凉索寞的哀景引出孤独凄凉的思友意境。这一联表面并未明言思念友人,而思念之情浸溶于景中,显得更为深沉而浓挚。

  尾联,思友之情由暗转明。“琼树”本是树的美称,此处用以比喻殷淑美好的人品。此联意为自己真诚地忆念着友人,将寄诗天涯,使远离的友人得到一点友情的欢慰。在这一联中,诗人的“耿耿”之情,友人的“琼树”之美,相隔“天涯”之远,寄上“一欢”之慰,把友情推向了至深至浓至切的境地。

  这首诗化用了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诗题,也借鉴了谢脁诗首二句的句意,且同为抒写愁怀。谢脁诗写思故乡之恋,李白诗写故友之思;二者所寄情不同。李白这首诗写秋夜哀景,景中有哀情,景又正衬其衰情;又以“琼树”、“一欢”作结,留给人的是飘逸之态。四联中起承转合关系中包蕴感情变化。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395-396页

sānshānwàngjīnlíngyīnshū--bái

sānshān怀huáixiètiǎoshuǐdànwàngzhǎngān

méiyángxiànqiūjiāngzhèngběikàn

lóngshuānglěngzhīquèyuèguānghán

gěnggěngqióngshùtiānhu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