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无人处。绮情生、镇日悲秋,悄无一语。百感填膺芒角露,恨少霓裳歌舞。
庭院无人处。绮情生、镇日悲秋,悄无一语。百感填膺芒角露,恨少霓裳歌舞。
漫记忆、前身儿女。泥雪三生重印证,谱新词、遑说推敲苦。
漫记忆、前身儿女。泥雪三生重印证,谱新词、遑说推敲苦。
天有缺,石能补。
天有缺,石能补。
生平只为多情误。触牢愁、酩酊难浇,蓬莱易沮。哀乐小年难自遣,只听琵琶低诉。
生平只为多情误。触牢愁、酩酊难浇,蓬莱易沮。哀乐小年难自遣,只听琵琶低诉。
何处是、满庭芳树。但愿仙风飘引去,到珠宫、重问云霞侣。
何处是、满庭芳树。但愿仙风飘引去,到珠宫、重问云霞侣。
离别久,泪如雨。
离别久,泪如雨。

jīnyòujuǎnhòu--hóngbǐngwén

tíngyuànrénchùqíngshēngzhènbēiqiūqiāobǎigǎntiányīngmángjiǎohènshǎoshang

mànqiánshēnérxuěsānshēngzhòngyìnzhèngxīnhuángshuōtuīqiāo

tiānyǒuquēshínéng

shēngpíngzhǐwèiduōqíngchùláochóumǐngdīngnánjiāopéngláiāixiǎoniánnánqiǎnzhǐtīng

chùshìmǎntíngfāngshùdànyuànxiānfēngpiāoyǐndàozhūgōngzhòngwènyúnxiá

biéjiǔlèi

洪炳文

洪炳文

洪炳文(1848~1918),字博卿,号楝园,浙江瑞安人。居浙江瑞安城关柏树巷,花信藏书楼主人,晚清文坛上一位成就卓著的剧作家和诗人。洪炳文博学多才,善赋诗词,曾和著名词人柳亚子等人组织南社,以诗会友。 ▶ 68篇诗文

猜您喜欢
锦样江山,何人坏了,雨瘴烟峦。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珊。
锦样¹江山,何人坏了,雨瘴(zhàng)烟峦²。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lán)³
译文:锦绣般的大好江山,究竟被谁毁坏、断送了?故国山河破碎,一派乌烟瘴气。不管是皇家还是贵族,都毫无例外地衰颓败落了。
注释:柳梢青:词牌名,又名“陇头月”“玉水明沙”“早春怨”云淡秋空”“雨洗元宵”等。双调,四十九字。前段六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¹锦样:锦绣般的。²雨嶂烟峦:形容故国山河破碎,一派乌烟瘴气之状。³一例阑珊:全呈现衰落之象。阑珊:衰落。
此身付与天顽。休更问、秦关汉关。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
此身付与天顽¹。休更问、秦关汉关。白发镜中,青萍匣(xiá)²,和泪相看。
译文:我这个人天生糊涂,愚昧无知,决不会顺时应势王朝已灭亡,更不要说秦关还是汉关了。我含着眼泪,窥看着镜中苍苍白发,抚看剑匣中锋利的青萍宝剑,无限悲怆凄凉。
注释:¹天顽:天生糊涂,愚昧无知。²青萍匣里:剑鞘里的宝剑。青萍:古代宝剑名。

  这是追怀故国之词。上片借莺花、燕子、雨嶂烟峦等绘出国破后的衰残之象,包含着对腐败朝政的愤怒斥责。下片转叹自身,虽谦言天性愚顽,依然透出有志难伸的悲凄凉。全词风格悲壮沉郁,慷慨激昂,表现了一个抗清英雄的忠愤情怀。

  词的上片,对腐败的朝政进行了愤怒的斥责。

  表现了词人难以抑制的激愤感情。“锦样江山,何人坏了?雨瘴烟峦。”起句是对华夏山河的赞美。次句中的“坏”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异域的侵略践踏者,另一层是指只知苟安享乐。毫无奋发图强的明王朝。但就词意来看,词人所指斥的还是腐败的朝政。“雨瘴烟峦”句,更形象地道出奸佞当道,把个大好江山搞得破碎沦亡,乌烟瘴气、混乱不堪的惨象。

  在“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珊”句中,词人故作一拗,更加重了愤切的感情,颇有须眉怒张之态。“旧家燕子”化用唐朝诗人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句,感叹人世变化。王、谢两家是东晋时期豪门贵族的代表,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岁月的消失,王、谢等封建官僚、豪门世族也成了历史的陈迹。以上三句是说,上至皇家,下至贵族,毫无例外地都衰败了。这里词人在感叹人事演变的同时,讥刺了腐败的明王朝也如过眼烟云且流露出词人对统治集团政治腐朽、奢靡逸乐,不思抗击外患的激愤之情。

  与上片愤怒斥责朝政相比,下片词人把笔转向写情感的起伏。表现出年华流逝,壮志未成的心境。“此身付与天顽,休更问秦关汉关”。“此身多指词人自己。“天顽”是谦词,是说自己天赋愚昧无知,不能顺从时势的意思。“休更问”句,言明王朝已灭亡,更不要说秦关还是汉关了,字面有国事不堪问的意思。这一句词人是从反面说出的,不应作消极语看。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词人是痛心疾首的,但自己又无力拯救,因而那种欲罢不能的心情,也只好曲曲传出。

  “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三句,言明词人国仇未报,壮志未酬的深切悲愤之情。“白发镜中”,叹此身已老; “青萍匣里”,说国仇未报,“宝剑已封”“和泪相看",叹壮志未成泪空流。这三个四字短句,说尽了词人暮年的悲凉心境,具有一种回肠荡气的力量。词人在下片中,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寻思和低徊的沉吟。语气是极为沉痛的,它渗透着对代的创痛和苦难,表现出词人苍凉悲愤的心情。

  这首词上片表现了词人深沉的沧桑之感。其中,“锦样江山,何人坏了,雨瘴烟峦。”满腔悲愤如江河决堤,奔腾翻卷。“何人坏了”四字,浸透血泪,饱含斥责。词的下片转写自己的怀抱。故国多难,词人意欲力挽狂澜,自谓天生愚顽,决不顺从时势,屈事新朝。最后三句,感慨尤深,对着镜中的白发。他想到自己壮志未酬,再看青萍宝剑,只能空鸣匣中,气难平,意难消,自己年岁已老,回天乏术,只有愤慨和痛苦。词从开头便是一句愤恨的发问,情感激荡全篇,几乎纯粹抒情,并以含泪默看的方式,收回似江水般的情绪。全篇纯周白描化浯言,不雕琢,不矫饰,一任真性情自然地流露,意境慷慨悲凉,而又深曲含蓄。

参考资料:
1、 刘筑琴编著.豪放词三百首注析:三秦出版社,2003.8:第484-485页
2、 田军 王洪等主编.金元明清诗词曲鉴赏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08月第1版:第761-762页
3、 彭国志评注.豪放词百首: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95页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二气莫交争,春分¹雨处行。
译文:阴阳二气不要交相争斗了;不如在春分时节,多向春雨深处行走。
注释:¹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雨来看电影¹,云过听雷声。
译文:春雨来时,可以看天空中闪电忽明忽暗;乌云来时,可以听天空中轰隆作响的雷声。
注释:¹电影:闪电的身影。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译文:山色青翠,与天空连成一片,碧空如洗;林间的花儿,分外妖娆,与日光连成一片,分外明亮。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梁间玄鸟¹语,欲似解人情。
译文:梁间的燕子,窃窃私语;似乎想要读懂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
注释:¹玄鸟:燕子。

yǒng廿niànshīchūnfēnèryuèzhōng--yuánzhěn

èrjiāozhēngchūnfēnchùxíngláikàndiànyǐngyúnguòtīngléishēng

shānliántiānlínhuāxiàngmíngliángjiānxuánniǎoshìjiěrénqíng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suō)¹兔罝(jū)²,椓(zhuó)³之丁(zhēnɡ)。赳(jiū)武夫,公侯干城
译文:捕兽的网结得紧又密,布网打桩声声碎。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护卫。
注释:¹肃肃:网绳整饬严密的样子。一说“肃肃”应读作“sù sù”,恭敬貌。²罝:捕兽的网。³椓:打击。⁴丁丁:击打声。布网捕兽,必先在地上打桩。⁵赳赳:威武雄健的样子。⁶公侯:周封列国爵位之尊者,泛指统制者。⁷干城,比喻捍卫者。干:盾牌。城:城池。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shī)¹于中逵(kuí)²。赳赳武夫,公侯好(hǎo)(qiú)³
译文:捕兽的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叉路口。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帮手!
注释:¹施:设置,安放。²中逵,即四通八达的路叉口。逵:九达之道曰“逵”。³仇:通“逑”。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¹。赳赳武夫,公侯腹心²
译文:捕兽的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林深处。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心腹!
注释:¹中林:林中。林: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²腹心:比喻最可信赖而不可缺少之人。

  将打桩设网的狩猎者,与捍卫公侯的甲士联系起来,似乎也太突兀了些。但在先秦时代,狩猎本就是习练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武事”之一。《周礼·大司马》曰:“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阵),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遂以蒐田(打猎)。”其他如“中夏”、“中秋”、“中冬”,亦各有“教茇舍(野外驻营)”、“教治兵”、“教大阅(检阅军队的综合训练)”的练兵活动,并与打猎结合在一起进行。按孔子的解释就是:“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兵者凶事,不可空设,因蒐狩(打猎)而习之。”打猎既为武事,则赞美公侯的卫士,偏从打桩设网的狩猎“兴起”,也正在情理之中了。

  一场紧张的狩猎就将开始。从首章的“肃肃兔罝,椓之丁丁”,到二章、三章的“施于中逵”、“施于中林”,虽皆为“兴语”,其实亦兼有直赋其事的描摹之意。“兔”解为“兔子”自无不可,但指为“老虎”似更恰当。“周南”江汉之间,本就有呼虎为“於菟”的习惯。那么,这场狩猎所要猎获的对象。就该是啸声震谷的斑斓猛虎了!正因为如此,猎手们所布的“兔罝”,结扎得格外紧密,埋下的网桩,也敲打得愈加牢固。“肃肃”,既有形容布网紧密之义,但从出没“中逵”、“中林”的众多狩猎战士说,同时也表现着这支队伍的“军容整肃”之貌。“丁丁”摹写敲击网“椓”的音响,从路口、从密林四处交汇,令人感觉到它们是那样恢宏,有力。而在这恢宏有力的敲击声中,又同时展示着狩猎者振臂举锤的孔武身影。

  从诗中所咏看,狩猎战士围驱虎豹的关键场景还没有展开,就突然跳向了对“赳赳武夫”的热烈赞美。但被跳过的狩猎场景,其实是可由读者的丰富想像来补足的。《郑风·大叔于田》就曾描摹过“火烈具举,襢裼暴虎(袒胸手搏猛虎)”的惊险场面,以及“叔善射忌,又良御(车)忌,抑磬控忌(忽而勒马),抑纵送忌(忽而纵驰)”的追猎猛兽情景。这些,都可在此诗兴语的中断处,或热烈赞语的字行间想见。而且由猎手跳向“武夫”,由“兔罝”跳向“干城”,又同时在狩猎虎豹和沙场杀敌之间,实现了刹那间的时空大转换:这些在平时狩猎中搏虎驱豹的健儿,一旦出现在捍卫国家的疆场之上,将在车毂交错、箭矢纷坠之际,挥戈击退来犯强敌,而巍然难摧如横耸的城墙。于是一股由衷的赞美之情,便突然充溢于诗人胸际,甚至冲口而出,连连呼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好仇、腹心)”了。

  诗写得很自豪。在三章相叠的咏唱之中,这种自豪也因了“干城”、“好仇”以至“腹心”的层层推进,而增添了一种神采飞扬的夸耀意味。这对那些“公侯”来说,有这么一些孔武有力之士为其卖命,当然是值得自矜的。但对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时代来说,甘将一身武艺,售予公侯之家,而以充当他们的“腹心”为荣,就很难说是一件幸事了。《诗经》“国风”中另一些为离乡背井、久役不归或丧身异域,而咽泣、哀号和歌哭的诗作,也许更能透露:在这种夸耀背后,还掩盖着怎样一种广大无际的悲哀。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毛诗序》、朱熹《诗集传》以为诗的主旨是讲“后妃之化”、“(周)文王德化之盛”,实在令人感到穿凿牵强,而欧阳修《诗本义》、方玉润《诗经原始》所持的“美武夫忠勇说”、“咏武夫田猎说”差为近之。

míng xiānqín 

suōsuō zhuózhīzhēngzhēng jiūjiū gōnghóugānchéng 
suōsuō shīzhōngkuí jiūjiū gōnghóuhǎoqiú 
suōsuō shīzhōnglín jiūjiū gōnghóuxīn 
疏星耿耿逼人寒,清漏丁丁画角残。
疏星耿(gěng)¹逼人寒,清漏²(zhēng)(zhēng)³画角残
译文:逼人的寒气耿耿的星光,漏声丁丁角声悠悠夜正长。
注释:¹耿耿:明亮的样子。²漏:见黄景仁七绝《癸巳除夕偶成》注。³丁丁:滴漏声。⁴画角残:军中画角声音凄惨。
客泪久从悉外尽,月明犹许醉中看。
客泪久从悉外尽¹,月明犹许醉中看²
译文:他乡为客愁多泪已流尽,醉眼朦胧只见窗外月光。
注释:¹客泪句:意为自己老泪纵横,随着无边无际的寒夜和悲苦已经流尽了。²醉中看:看见月亮朦朦胧胧,如同醉后看月。
栖乌绕树冰霜苦,哀雁横天关塞难。
(qī)乌绕树¹冰霜苦,哀雁²横天关塞难。
译文:绕树乌鸦风霜凄苦无栖处,横空哀雁关塞艰难向何方。
注释:¹栖乌绕树:意为自己有家难回。²哀雁:以哀雁比喻人民流离失所。
料得故园今夜梦,随风应已到长安。
料得故园今夜梦¹,随风应已到长安²
译文:遥想故园亲人今夜之梦,定然是随风来到我身旁。
注释:¹故园今夜梦:指故乡妻子的梦境。²长安:代指当时京城北京。此二句系运用杜甫《月夜》纯从对面写去的手法。

  此诗抒发了作者蒙冤受屈后的孤栖之苦、愤懑之情和对妻子的深沉怀念。

  首联写夜深难眠,以景写情。“疏星耿耿”,明写星光幽冷,暗写狱中对月。月明星稀疏星耿耿,只有几颗晶亮的星星发着清光,只有对月时才可见。但诗人没有直接写对月,这主要是为了突出“逼人寒”。寒气逼人,说明季节已是深秋,时间已是深夜,内心的凄苦和气温的寒冷互为作用,一个“逼”字尽传精神。“清漏丁丁”,丁丁之声清晰可辨,夜静无哗,愁人失眠;这漏声敲击着诗人的心扉。“画角残”,画角声残,其声如呜咽哀鸣,且暗寓夜深之意。这一联取星、漏、角等物,从空中写到地上,从远方写到近处,以形象、声音气温诸方面来渲染狱中凄冷的气氛。

  颔联写冤苦不尽,以态写情。一写“泪”,久系狱中,辛酸的眼泪已同那无边无际的愁苦流尽了。说“尽”,意为不尽的泪水已完了,显示了愁苦之深,实为说愁不尽泪不止。一写“醉”,以酒浇愁愁更愁,醉中看月,一片漾胧,是醉眼惺松,也是泪眼模糊,身陷囹满腹愁怨,无处申说,无法辩白,只有将无尽哀苦倾向天边月亮。因“泪”而要以酒解愁因“醉”使泪更无法遏止。诗人没有写呼天地的呼叫,也没有写滔滔不尽的诉说,只有流泪、酒醉之态,充分流露出苦情深衷。同时,醉中看月,拓展了诗人思想翱翔的空间,引出了下文的两层具体的叙写。

  颈联写处境艰难,以喻写情。一是借栖乌绕树喻被囚之苦。曹操《短歌行》诗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说栖鸟无枝可栖是讲自己无所依托,诗人于此则进一层说在冰霜苦寒的环境中,乌鹊无处可栖,自己只有蹲在这冰冷的监狱中。一以哀雁喻自己有家难归。雁南来北往,有一定规律,哀雁为失群的雁,要想南归可是关塞阻断,十分艰难。诗人以哀雁横天的景象,喻指自己流落他乡,有家归不得。“栖乌”、“哀雁形象本身就传达出令人心悸的情味。“冰霜苦”言狱中苦况,“关塞难”言途中险阻,既反映了诗人囚居的艰苦生活,也表现了对蒙冤的怨愤之情。

  尾联写想念家人,以思写情。诗人狱中望月,举头见雁,其思想飞越关山,回到自己的家园。“料得故园今夜梦,随风应已到长安”,“故园”指作者家乡山东莱阳,“长安”借指北京,诗人不直说自己思念家中的妻子儿女,而说家人梦中应到自己这里,这就如杜甫《月夜》中所写“今夜州月,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餐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晃,双照泪痕干。”从对面写来曲折宛达。由此适见其思念之深,且楚楚动人,别有韵味。这首诗以明月作为情感的触媒,通过狱中“对月”,极写被囚之人心中的无限悲愁,以及对故园、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时,又由明月引出栖乌、哀雁,抒写人生道路的曲折、艰难,通篇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此诗通过狱中“对月”,极写被囚之人心中的无限悲愁,以及对故园、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时,又由明月引出栖乌、哀雁,抒写人生道路的曲折、艰难。围绕着《狱中对月》的诗题,多侧面、多层次地展开叙写,又处处紧扣着怨愤之情,由于取景典型,用喻贴切,刻画入微,想象合理,通篇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感人至深,余味不匮。

参考资料:
1、 魏清荣编著. 中国百家文学名著鉴赏 诗歌 2[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第14
2、 周啸天主编. 元明清名诗鉴赏[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08.第632-633页

zhōngduìyuè--sòngwǎn

shūxīnggěnggěngrénhánqīnglòudīngdīnghuàjiǎocán

lèijiǔcóngwàijǐnyuèmíngyóuzuìzhōngkàn

ràoshùbīngshuāngāiyànhéngtiānguānsāinán

liàoyuánjīnmèngsuífēngyīngdàozhǎngān

何许江山发兴长,浑疑庐阜对彭郎。
何许江山发兴长,浑疑庐阜(fù)对彭郎¹
译文:这是哪里的江山,意蕴悠长,看起来好像是庐山对着江中彭浪矶。
注释:¹庐阜对彭郎:庐山对着江中澎浪矶。
胸中丘壑元萧爽,笔下烟波故渺茫。
胸中丘壑(hè)元萧爽,笔下烟波故渺茫。
译文:这是画家原本就胸中有丘壑,所以下笔之后才能让我们看到烟波浩渺。
落落疏松长映座,冥冥飞雨欲侵床。
落落疏松长映座,冥冥飞雨欲侵床。
译文:座位边有树叶稀疏的孤松相伴,深邃的空中细雨蒙蒙,好像要沾湿床铺。
冷然已作华胥梦,便有群仙到枕旁。
冷然¹已作华胥(xū)²,便有群仙到枕旁。
译文:面对此画就感觉飘飘欲仙,仿佛进入了超脱美妙的梦境,有成群的仙人来到我的枕边。
注释:¹冷然:轻妙的样子。²华胥梦:梦境的代称。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