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卧空江晚,风前得子书。诗歌犹磊落,酒病未蠲除。
一卧空江晚,风前得子书。诗歌犹磊落,酒病未蠲除。
雨过岚阴合,霜清木叶疏。荒园秋色老,日涉更何如。
雨过岚阴合,霜清木叶疏。荒园秋色老,日涉更何如。
冯煦

冯煦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 15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宋人有曹商者,为¹宋王使²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yuè)³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lǘ)(ài),困窘(jiǒng)织屦(jù),槁(gǎo)项黄馘(xù)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译文: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人,替宋国出使秦国。他去的时候,得了几辆马车。秦王喜欢他,加(赐)了他百辆马车。回到宋国后,拜见庄子(炫耀)道:“住在偏僻窄小的里巷中,贫穷潦倒需要靠编织草鞋谋生,枯瘦的脖子焦黄的脸,这都是我曹商所缺乏的;一旦见到拥有万辆马车的国君使其明悟而跟着得到百辆马车,这才是我曹商所擅长的。”
注释:¹为:介词,替。²使:动词,出使。³说:古同“悦”。⁴穷闾:陋巷;偏僻的里巷。⁵阨巷:狭小的闾巷。阨:通“隘”,窄,小。⁶槁:枯干。⁷馘:脸,脸面。⁸一悟万乘之主:一,一旦。悟,使……醒悟,动词的使动用法。⁹从车百乘:从,使……随从,动词的使动用法。破,溃,皆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yōng)溃痤(cuó)¹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译文:庄子说:“秦王生病请的大夫,使痈疖痤疮破溃的得马车一辆,舔尝痔疮的得马车五辆,所治疗的部位越低下,得到的马车就越多。您难道是治疗了他的痔疮吗?获得的车辆为什么这么多呢?你(还是)走吧!”
注释:¹痤:痤疮。
窗外尘尘事,窗中梦梦身。
窗外尘尘事,窗中梦梦身。
译文:窗外,万事如同尘埃一般。窗内,自身如同活在梦境中。
既知身是梦,一任事如尘。
既知身是梦,一任¹事如尘。
译文:既然知道人生如梦,那就放任万事成为尘埃吧。
注释:¹一任:听凭。

shíyuèèrshíliùsān--fànchéng

chuāngwàichénchénshìchuāngzhōngmèngmèngshēn

zhīshēnshìmèngrènshìchén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客航收浦(pǔ)¹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译文:客船在月色昏黄的时候停船靠岸,向岸上眺望,只见小客店里并无灯光,正准备关门。
注释:建溪:闽江的北源,在今福建省。¹收浦:即停船靠岸,“浦”是水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倒出岸沙¹枫半死²,系舟犹有去年痕。
译文:将小船系在水边的一株枫树上,树的根部被溪水冲走了泥土,裸露于水面,偏枯的树干仍保存着去年系舟的斑痕。
注释:¹倒出岸沙:是指溪水从下面往岸上冲刷,在树木根部冲出一个缺口。²半死:即偏枯,树木的一种特异现象。

  这是旅途夜泊的一首小诗。建溪是闽江的北源,在今福建省。

  开头两句写泊舟的时间和望山所见。“客航”,表明是离家远行。“收浦”即停船靠岸,“浦”是水滨。“月黄昏”系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语,形容月光昏暗,表明天黑已久。昏黄的月光,洒在平静的溪水上,一只小船划破水面,摇碎了月影,慢慢靠近岸边。有景,有人,有声,有色,景象非常幽静,画面非常优美。

  第二句是将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名句改造而成。孤舟夜泊,最关心的是客店,所以船一靠岸,就在张望,看见客房并无灯光,正准备关门。这里是“野店”,不是大的集镇,人家不多;而且为了方便行旅,必定临溪而设,所以极易望见。“无灯”,并不是说没有置备灯火,而是说没有点灯,野店固然简陋,但既是客店,也不至于连一盏灯也不置备。这里有两层含意:一是表明这个夜晚还没有客人,可见这里平常客人稀少;二是表明入夜已久,主人以为不可能再有客至,所以并未点灯,正准备关门睡觉。“欲”字下得很妙,它表明门将闭而未闭。如果已经闭门,则敲门叫门,会给投宿者带来许多麻烦;正是在这欲闭未闭之际,才使投宿者感到欣喜。

  下面两句写系舟,这里既是“野店”,就没有正规的码头,所以并无专门系舟的设备,只能把舟系在岸上的一株枫树上。上文店门欲闭未闭,是巧;此句枫树则是将死未死,是奇。“倒出岸沙”是说溪水从下面往里冲刷,在枫树根部冲出一个缺口,枫树一半的根得不到泥土的养料,加之又被系舟时的摇晃弄坏,所以“半死”了。“半死”谓死去了半边,就是偏枯,这是树木的一种特异现象。

  末句“系舟犹有去年痕”写系舟时所见,更加新奇。“去年痕”是说一年前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此时,说明在此停泊的客人不多。这仍然是荒村野店的地方才会有的景象。见此痕迹,令诗人感到很惊奇。

  此诗选用最有特征的景物,写出荒村月夜泊舟的静谧境界。既是作者的精心选材和巧妙构思,却又使人感到全是信笔直书即目所见。化用前人诗语而不露痕迹,另出新意,可见作者的诗才。《莆阳文献》说:“此诗荆公(即王安石)爱之,尝书坐右,后人误入荆公集中。”该诗是隽永可爱的一首佳作。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305-306页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
中原¹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²花如稻。
译文:中原古域之地生长着许多劲草,那草节节如箭竹一样劲挺,草花好象稻穗一样丰实。
注释:¹中原:黄河流域,这里泛指中国。²箭竹:竹之一种。
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到。
白露¹洒叶珠离离²,十月霜风吹不到³
译文:露珠点点,洒满叶间,十月寒风也吹不倒它。
注释:¹白露:秋天的露水。²离离:鲜明的样子。形容露珠的晶莹闪动。³到:通“倒”。
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
萋萋¹不到王孙²门,青青³不盖谗佞(nìng)
译文:萋萋的劲草不长在王孙贵族的门庭,也不长在奸佞之臣的坟上。
注释:¹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代指劲草。²王孙:泛指贵族子孙。³青青:青色;一说,草木茂盛的样子,亦作“菁菁”。⁴谗佞坟:指奸臣的坟墓。谗:说别人坏话。佞:用花言巧语谄媚人。谄佞:诬陷谄媚。
游根直下土百尺,枯荣暗抱忠臣魂。
游根¹直下土百尺²,枯荣³暗抱忠臣魂。
译文:草根在土地里长上百尺,无论是枯黄还是繁茂都萦绕护卫着忠魂。
注释:¹游根:须根。²尺: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这里采用了夸张手法。³枯荣:意为劲草无论是枯黄还是繁茂都是萦绕护卫着忠魂的。荣,草木茂盛。
我问忠臣为何死,元是汉家不降士。
我问忠臣为何死,元¹是汉家不降士²
译文:我问忠臣为何死去?原来他们是忠贞不屈的汉家志士。
注释:¹元:通“原”。²士:对男子的美称。
白骨沉埋战血深,翠光潋滟腥风起。
白骨沉埋战血深,翠光¹(liàn)(yàn)²腥风起。
译文:尸骨沉埋于地,战血滋养了劲草,绿色的尸液到处闪动,空气中腥风涌起。
注释:¹翠光:青绿色的光泽。这里指尸体腐败后所分解出来的绿色液状体。²潋滟:本义为水波闪动的样子,这里用以形容绿色尸液的闪动。
山南雨晴蝴蝶飞,山北雨冷麒麟悲。
山南雨晴蝴蝶飞,山北雨冷麒麟¹悲。
译文:天气晴朗时山的南面时有蝴蝶飞舞,下雨时山的北面时有麒麟悲泣。
注释:¹麒麟:指墓前的石麒麟。
寸心摇摇为谁道,道旁可许愁人知?
寸心摇摇¹为谁道,道旁可许愁人知?
译文:劲草在风中摇摇摆摆似乎为将士倾吐愁恨,我这满腔的心事给谁说呢?
注释:¹摇摇:心事重重的样子。
昨夜东风鸣羯鼓,髑髅起作摇头舞。
昨夜东风¹鸣羯(jié)²,髑(dú)(lóu)³起作摇头舞。
译文:昨夜的东风又传来敌人的战鼓声,但我们只有志士的骷髅站起来摇头。
注释:¹东风:即春风。²羯鼓:古击乐器,又名“两杖鼓”,音色急促高烈。南北朝时从西域传入,盛行于唐代。此处指敌人的军鼓。³髑髅:即骷髅,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身骨骼。
寸田尺宅且勿论,金马铜驼泪如雨。
寸田尺宅¹且勿论,金马²铜驼泪如雨。
译文:我这副身躯是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只是忧心我们国家的沦丧。
注释:¹寸田尺宅:比喻自家身躯。道家称心为心田,心位于胸中方寸之地,故称寸田。尺宅:人的面部是眉目口鼻所在之处,故称尺宅。²金马:汉未央宫前有铜马,故称金马门。

  该诗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中,所咏之物与人相同之处就是就是诗歌感情所在,该诗以劲草比喻“汉家不降士”,草之刚韧不屈与人之坚贞不屈形成精神上的对应,句句写草,但又处处喻人,在凄凉冷落的景象中歌颂了汉家将士的威武气节,咏物与咏人合而为一,是对当时混乱现实的生动写照。

  《劲草行》通过对秋天霜风中吹不倒的劲草的描写,极力赞美劲草威武不屈,洁身自好,不向苦难、不向权贵折腰,歌颂了具有民族气节的“汉家不降士”的崇高精神。诗中所谓的“权贵”就是元朝的当政者,所谓“佞臣”就是汉奸走狗,所谓“劲草”就是像诗人这样千千万万与元朝当政者势不两立的底层困苦人民。该诗表现出诗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对“汉家不降士”的崇敬心情。诗尾用“金马铜驼”之典,既是对政治局势的客观判断,又是希望元蒙统治早日结束的主观愿望,感情强烈,意味隽永。

  从诗的内容上看全诗可分为两层。

  前八句为第一层,以咏物为主,描写劲草的自然形貌和风吹不倒的姿态,从草之茂盛写到草的气节,草生长蔓延的处所似乎出自草的有意选择,与王孙公子无缘,也绝对不长在谗佞的坟上;但是草根直下土中百尺,与忠臣之魂相拥相抱。表达了诗人对劲草的喜爱和钦佩,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第八句承上启下,由忠臣之魂写及忠臣的死因,过渡到咏人。

  后半十二句为第二层,描绘汉家不降士为国死节的悲凉气氛,仍以“草"为线索,将士尸骨沉埋于地,战血滋养了劲草,晴时有蝴蝶飞舞,雨时有麒麟悲泣,而草在风中摇摆似乎为将士倾吐愁恨,一闻战鼓声声,将士骷髅也随风起舞。他们死后只占很小的一方土地,唯有金马铜驼在荆棘丛中飞泪如雨。第二层歌颂汉家不降士的气节源于第一层对劲草风骨的描绘,全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该诗采用比兴手法,通过对秋天霜风中吹不倒的劲草的描写,歌颂了具有民族气节的“汉家不降士”的崇高精神,表现出诗人强烈的民族意识。诗尾用“金马铜驼”之典,既是对政治局势的客观判断,又是希望元蒙统治早日结束的主观愿望,感情强烈,意味隽永。诗中所选取的诸多意象,如蝴蝶、麒麟、金马铜驼等,均烘染了一种寂寞凄楚的氛围,衬托出汉家将士身后的悲凉,也是对冷漠现实的一种谴责。

参考资料:
1、 余恕诚,俞晓红.《大学语文·经典诵读:大学生必读的中华经典诗歌100首》.安徽·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1日(第一版)
2、 傅德岷.《中华诗词鉴赏辞典·爱国卷》.湖北·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年1月1日:ISBN: 7540303379
3、 周啸天.《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中国·上海:商务印书馆, 2011年8月1日:ISBN:9787801037022

jìncǎoxíng

wángmiǎn yuándài 

zhōngyuánduōjìncǎo jiéjiànzhúhuādào 
báizhū shíyuèshuāngfēngchuīdào 
dàowángsūnmén qīngqīnggàichánnìngfén 
yóugēnzhíxiàbǎichǐ róngànbàozhōngchénhún 
wènzhōngchénwèi yuánshìhànjiāxiángshì 
báichénmáizhànxuèshēn cuìguāngliànyànxīngfēng 
shānnánqíngdiéfēi shānběilěnglínbēi 
cùnxīnyáoyáowèishuídào dàopángchóurénzhī 
zuódōngfēngmíngjié lóuzuòyáotóu 
cùntiánchǐzháiqiělùn jīntóngtuólèi 
翦横枝,清溪分影,翛然镜空晓。小窗春到。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古苔泪锁霜千点,苍华人共老。料浅雪、黄昏驿路,飞香遗冻草。
(jiǎn)横枝¹,清溪分影,翛(xiāo)²镜空晓。小窗春到。怜夜冷孀(shuāng)³,相伴孤照。古苔泪锁霜千点,苍华人共老。料浅雪、黄昏驿(yì),飞香遗冻草。
译文:将梅花从树上剪下来后,倒映溪中的梅枝影也即分成两截,但映在平静似镜的溪水中的梅影却显得更加空疏、自在。将梅花放置在窗台上,梅花的清香给居所带来了春的气息,独守广寒的嫦娥也将月光洒照在梅枝上陪晓。眼前的梅枝已有多年,枝上长着泪痕似的斑斑白霜般的苔藓,它与我头上的苍苍白发互相映衬。沿着驿道,踏着浅雪,将梅花的清香一路散发在浅雪中的冻草上,紧赶而来,终于在除夜黄昏时送到了。
注释:¹横枝:指梅的枝条。²翛然:即无拘无束,自由自在。³孀娥:即嫦娥。因她弃夫后羿奔月,故称之孀娥。孀,一本作“霜”。⁴古苔:有苔藓寄生在梅树根枝之上,称苔梅。⁵千点:一本作“痕饱”。⁶苍华:花白。⁷驿路:有驿站的大道。⁸飞香:喻指梅。⁹冻:一本作“冷”,一本作“暗”。
行云梦中认琼娘,冰肌瘦,窈窕风前纤缟。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寒泉贮、绀壶渐暖,年事对、青灯惊换了。但恐舞、一帘胡蝶,玉龙吹又杳。
行云梦中认琼娘¹,冰肌瘦,窈窕风前纤缟(gǎo)²。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寒泉贮(zhù)、绀(gàn)³渐暖,年事对、青灯惊换了。但恐舞、一帘胡蝶,玉龙吹又杳
译文:好像在梦中见到梅神冰肌玉骨,身披素缟在风中翩翩起舞。醉梦醒后,仍在幻觉中,仿佛听到翠羽啁唧的声音。时间已过很久,连插着梅枝的壶中泉水也渐渐由冷变暖。只见青灯上的灯光也渐转暗,室外已泛出晓光,忽然感到又一个新年到来了。但是害怕它们翩然起舞,就像蝴蝶和雪一样。
注释:¹琼娘:许飞琼,传说中的仙女。²纤缟:白色的衣裙。缟:白色。³绀壶:指插梅枝的天青色水壶。绀:深青带红的颜色。⁴玉龙:笛子。⁵杳:悠远。

  “剪横枝”三句,写友人寄梅前情景。首两句化用林逋《山园小梅二首》“疏影横斜水清浅”诗句,言古梅树生长在溪水傍,梅枝长得纵横飘逸,复庵将它从树上剪下来后,倒映溪中的梅枝影也即分成两截,但映在平静似镜的溪水中的梅影却显得更加空疏、自在。“小窗”三句,词人收到梅枝后的情景。言除夕夜词人收到了复庵寄来的古梅枝,就将它们放置在窗台上。梅花的清香给词人的居所带来了春的气息,独守广寒的嫦娥也将月光洒照在梅枝上陪晓词人共度除夜。关于“孀娥”,这里引神话传说,意谓嫦娥独守广寒宫凄凉孤苦,因而与同是孤苦一人独晓梅枝冷清清地过着除夜的词人同病相怜,所以洒照月光来陪词人共度除夜。“古苔”两句,点出一“古”字的特征。词人说:眼前的梅枝已有多年,你看它枝上长着泪痕似的斑斑白霜般的苔藓,它与我头上的苍苍白发互相映衬,足以使人相怜相惜了。这里“苍华”,既形容梅枝上的斑斑苔色,也指词人的花白头发。“料浅雪”两句,补叙送梅情景。料想复庵派人沿着驿道,踏着浅雪,将梅花的清香一路散发在浅雪中的冻草上,紧赶而来,终于在除夜黄昏时送到了我家。上片以时间为序,叙述了友人黄复庵的寄梅枝过程,层次井然。

  “行云”三句,写梦中梅神。关于“行云”,宋玉《高唐赋》说,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而在这里,是说词人好像在梦中见到梅神冰肌玉骨,身披素缟在风中翩翩起舞。句中“冰肌”、“窈窕”是梅枝的特征,也是将梅花拟人化。“残醉醒”两句,写词人梦醒后感觉。题曰“除夜”,故词人独酌晓梅枝守岁,因酒醉而作梦,梦醒后人却仍在幻觉之中。所以杨铁夫《梦窗词全集笺释》:“梦中见琼娘,方以为真美人,乃醒来闻翠禽声,方知原来是梅。”“翠禽”句,化用梅神传说,据《龙城录》说:“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天寒日暮,见林间酒肆旁舍一美人,淡妆靓色,素服出迎。赵师雄不觉醉卧,既觉,在大梅树上,有翠羽啁唧其上。”词人即用这个传说,演化成一种人梅梦魂相交的意境。“寒泉贮”两句,写词人守岁晓梅达旦。此言时间已过很久,连插着梅枝的壶中泉水也渐渐由冷变暖。只见青灯上的灯光也渐转暗,室外已泛出晓光,词人忽然感到又一个新年到来了。“但恐舞”两句,述惜梅之心。“玉龙”,本喻下雪,这里却是将蝴蝶与白雪的飞舞都用以比喻梅花的凋落,并像它们似的漫天飘舞。这是词人由惜梅而至担心,可见词人对梅花是爱惜备至。下片以词人的心理活动为序,写词人得梅枝后的思维过程。

  此词并不是纯客观的咏物,而是以拟人化的手法托物寄情。因为是白梅,词人把它比作琼娘,也就是仙女许飞琼。词人以拟人手法赋予梅花以高洁的品质,同时在这个形象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以及生不逢时的悲哀,这种感叹不仅限于个人,也透露了南宋末年的动乱、衰亡。

参考资料:
1、 李虹杰.咏梅:武汉出版社,2013:250-251
2、 赵慧文.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上册):中国书店,2007:288-291

huāfàn··xièhuángānchúméizhī--wényīng

jiǎnhéngzhīqīngfēnyǐngxiāoránjìngkōngxiǎoxiǎochuāngchūndàoliánlěngshuāngéxiāngbànzhàotáilèisuǒshuāngqiāndiǎncānghuáréngònglǎoliàoqiǎnxuěhuánghūn驿fēixiāngdòngcǎo

xíngyúnmèngzhōngrènqióngniángbīngshòuyǎotiǎofēngqiánxiāngǎocánzuìxǐngpíngshānwàicuìqínshēngxiǎohánquánzhùgànjiànnuǎnniánshìduìqīngdēngjīnghuànledànkǒngliándiélóngchuīyòuyǎ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