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胸五岳耸嵯峨,自剔残镫倚醉歌。阶下寒蛩楼上雁,十年消受此声多。
横胸五岳耸嵯峨,自剔残镫倚醉歌。阶下寒蛩楼上雁,十年消受此声多。

qiūzuò--zhōu寿shòuchāng

héngxiōngyuèsǒngcuóécándèngzuìjiēxiàhánqiónglóushàngyànshíniánxiāoshòushēngduō

周寿昌

周寿昌

(1814—1884)湖南长沙人,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至侍讲。太平军攻湘时尝劾赛尚阿、和春作战不力,称敢言。后随办京畿防务,不畏上官,敢据实开释无辜。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专注著述。诗文书画均为时所重。心力所瘁,则在两《汉书》,有《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證遗》、《思益堂集》等。 ▶ 41篇诗文

猜您喜欢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独寻青莲宇¹,行过白沙滩。
译文:独自一人去寻访益上人的庙宇,路上经过了一片洁净的沙滩。
注释:益上人:不详。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兰若:寺院。¹青莲宇:青色的莲花因花叶修广,青白分明,佛教中用以譬喻佛之眼睛。青莲宇就是诗题中的益上人兰若。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译文:一条小径延伸到积满白雪的松林深处,几座山峰在斜阳中隐隐生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山僧¹径客至,林阁供人看²
译文:山僧高兴地迎接我到来,带着我在林中佛阁四处赏玩。
注释:¹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²供人看:一作“借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吟罢拂(fú)¹去,钟声云外残。
译文:吟罢诗歌我拂衣告别,身后的钟声断断续续传来,最后消逝在云端。
注释:¹拂衣:提起或撩起衣襟。

  严羽以《沧浪诗话》最为后世说师者所称道。他以禅喻诗,对诗歌创作提出了一些精到的见解。尽管其中在禅、诗两方面都有错误之处,但他对佛学还是有一定研究的。他与佛门弟子不仅有联系,而且过从甚密。这首诗就是记叙他为了寻访一位法名益的和尚,过沙滩,穿松林,踏积雪,冒严寒,跋山涉水,只身进山的情景。

  首联“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两句写诗人独自启程,去远寻自己尊敬的益上人的寺院。“独”字写出了诗人的超然洒脱。他独来独往,身心自由,别无牵挂,贵在适意。“寻”暗示了益上人的住处地处幽僻,很难找到,所以必须去“寻”。青莲,就是青色的莲花,它的叶子长而宽,青白分明,好像人的眼睛,所以常用来比喻佛的眼睛。青莲宇指寺院。“行过白沙滩”,暗示了可能走了比较远的路,可能还穿过了河流。“白沙滩”以少总多,代表走过的各种地形。

  颔联“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诗人走到松林之前,发现一条小路通入林中,远望群峰,寒气笼罩,散发着阵阵的寒意。“一径”说明人烟稀少,只有一径通幽。用一“入”字,说明路的窄小,在白雪覆盖的松林下,一条小路曲折蜿蜒,钻人其中。像一幅“寒山雪松图”,把雪松和小路的比例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在这样幽僻的地方,本来很少人来访。在这寒冷的冬天的傍晚,想必更是无人来访。今天诗人来到,山僧大喜,赶忙殷勤地带领客人参观自己的寺院。两个人一边游览,一边吟诗,沉浸在游览山林楼阁的惬意中。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诗人乘兴而来,游兴已尽,潇洒的挥一挥衣袖,踏上返回的路。看来,诗人不执著于外境,也不执著于友情。他心无挂碍,辞行以后,心地一片空净澄明,不喜也不忧,只有身后的钟声在回响,时断时续,恍若飘出天外,恍若飘人心中,那么静穆、幽远。

  诗人踏雪而来,又尽兴而去,不吝情于去留之间。庙宇、沙滩、青松、山峰自在自然。诗歌无一句不在写景,而又无一句不在写诗人从容淡泊的胸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亦尽得禅之三昧。

  一般诗评家都以为严羽“论诗甚高”而写诗却“专宗王孟”,“囿于思想,短于才力”。这首诗亦是学习王、孟诗那种清雅的格调、冷寂的气氛、静谧的意境,一级化静为动、以虚衬实等表现手法。从字面看,“独”“青”“白”“寒”“暮”“残”等都给人一种凉飕飕的感觉;“青莲”“白沙”“松雪”“山僧”“林阁”“钟声”又共同构成了一个格调高雅的整体。“一径入松雪”,巧妙地化景物为情思。本是静止的弯弯山路用“入”字一形容,就有了动态,有了情感。“数峰生暮寒”,写出了静谧深僻的环境。诗人感受到寒冷,本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而此刻仿佛正从斜阳照射下白雪覆盖着的山峰顶上升腾而起,若在热闹场合,能产生这种细微的感觉吗?结尾的钟声,给人的印象格外深刻。这是以景结情的手法。作者认为,诗的最高妙之处,在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在于“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也就是说,诗歌创作在艺术表现上不应该太实、太切,应该给人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美感,给人回味无穷的余地。从这首诗,特别是结句来看,作者是在努力实践自己的理论的。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2012.7重印):第1332-1333页
2、 姜剑云.禅诗百首.上海:中华书局,2008:204-205

访fǎngshàngrénlánruò--yán

xúnqīngliánxíngguòbáishātān

jìngsōngxuěshùfēngshēnghán

shānsēngzhìlíngōngrénkàn

yínzhōngshēngyúnwàicán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昆仑使者¹无消息,茂陵²烟树³生愁色
译文:西王母的神鸟,还没带回长生的信息,茂陵的烟树却已深染愁色。
注释:¹昆仑使者:指为西王母当信使的青鸟。²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兴平县。³烟树:云雾笼罩的繁茂树木。⁴愁色:凄愁暗淡的气氛。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金盘玉露¹自淋漓²,元气³茫茫收不得。
译文:宫中的金盘仍在承接玉露,但茫茫的元气却收取不得。
注释:¹金盘玉露: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在长安的宫中筑台,上铸一尊金钢仙人,手捧铜盘,用以承接露水。²淋漓:指露珠沾湿或流滴的样子。³元气:指天地间之精气。方士认为服吸它可长生不老。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
(qí)(lín)¹背上石文裂,虬(qiú)²鳞下红枝折。
译文:墓道上的石兽,背上早生裂纹,石雕虬龙的鳞片多半残缺。
注释:¹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珍异祥瑞之兽。这里指陵墓前的石麒麟。²虬龙:这里指寝殿丹漆柱上雕刻的龙。虬:传说中的无角龙。
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何处偏伤万国¹心,中天²夜久高明月。
译文:让天下人伤心的不是别处,是陵墓上长夜高悬的明月。
注释:¹万国:即九州。指中国各地。²中天:天中,指茂陵上空。

  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写汉武帝求仙徒劳,来嘲讽唐宪宗服药石以求长生,荒诞误国,对古今帝王追求神仙长生的愚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首联“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起笔徐纡,“无消息”与“生愁色。相对,既把诗的背景追溯到神话传说之中,又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汉武帝刘彻身上。尽管汉武帝生前追求长生不死,喝玉露,吸元气,但结果还是葬身茂陵,与世长辞。这说明人类无法抗拒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颔联“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虽无“愁”字却延续了愁意。“愁”是诗人精心结构的意象。西王母的青鸟没有带回长生的消息是一愁,金盘承露,服食无法长生又是一愁。其愁的延长,那茂陵破败的景象无不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因而,诗人认为最使人感到伤悲的,是茂陵上空高照的明月。言外之意,最可叹的是汉武帝求长生的徒劳。唐人有借汉说唐的习惯,因此,对汉武帝的讽刺实际上是有现实针对性的。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两句说明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在变化发展,巨石造成的麒麟天长日久也会崩裂,雕刻在粗大宫柱上的虬龙总有一天会肢体断折。可见那种所谓长生不老的想法是十分荒谬的。这反映了李贺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末句是说只有这轮光照千古的明月,阅尽人间沧桑,是汉武帝求长生未遂的见证人,也是当今君王执迷此道而荒误国政的见证人,汉武帝虽然有求仙的迷信思想,但毕竟还不失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因此,作者在诗中也表现出对他有所惋惜。

  这首诗从歌颂汉武帝的雄图大略入手,却感叹人之生老病死不可抗拒。这是借汉武帝来讽刺唐宪宗的痴心妄想,意在反对服药石以求长生这类荒诞无稽之事。此诗意境悲凉,笔势奇崛,情致冷峭。

参考资料:
1、 本社.李贺诗选读:广西人民出版社,1976年08月第1版:第178页

kūnlún使shǐzhě--

kūnlún使shǐzhěxiāomàolíngyānshùshēngchóu

jīnpánlínyuánmángmángshōu

línbèishàngshíwénlièqiúlónglínxiàhóngzhīzhé

chùpiānshāngwànguóxīnzhōngtiānjiǔgāomíngyuè

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灸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朱文公¹有足疾,曾²有道人³施针灸(jiǔ)之术,旋觉轻。公大喜,厚¹⁰¹¹之,且赠以诗云:“几载¹²相扶藉(jiè)¹³瘦筇(qióng)¹⁴,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¹⁵笑,不是以前勃(bó)(sū)¹⁶翁。”道人得诗径¹⁷¹⁸。未数¹⁹²⁰,足疾大作²¹,甚²²²³未针时。亟(jí)²⁴人寻逐道人,已²⁵²⁶²⁷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²⁸非欲罪²⁹之,但³⁰欲追索其诗,恐³¹其持³²此诗误³³他人尔³⁴。”
译文:朱熹患有脚病,曾经有个道士给他用针灸热敷的方法,一会儿便觉得轻松舒服了。朱熹非常高兴,重重地报答了他,并且送他一首诗说:“几年来我凭借着细竹棒行走,一针下去还觉得有奇特的功效。出门时放下拐杖笑得像个孩童,现在我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蹒跚而行的老头了。”道士拿到诗后就直接离开了。没有几天,朱熹脚病发作得非常厉害,比没有针灸时更严重。朱熹急忙让人寻找道士,(但这时)已经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朱熹叹气说:“我不想惩处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担心他拿着这首诗去害其他人罢了。”
注释:¹朱文公:即朱熹,南宋儒学大师,谥号“文”,故称朱文公。²曾:曾经。³道人:道士。⁴为:给。⁵灸:中医学名词,俗称“热敷”。⁶术:方法。⁷旋:一会儿。⁸轻:轻松。⁹安:舒服。¹⁰厚:重。¹¹谢:报答。¹²几载:几年。¹³藉:借助。¹⁴筇:一种竹子,可用来做手杖。¹⁵儿童:像儿童一样。¹⁶勃窣:跛行,一瘸一拐的走。¹⁷径:就,即。¹⁸去:离开。¹⁹数:几。²⁰日:天。²¹作:发作。²²甚:严重,厉害。²³于:比。²⁴亟:急忙,赶紧。²⁵已:已经。²⁶莫:没有人。²⁷知:知道。²⁸某:我。²⁹罪:惩处,判罪。³⁰但:只。³¹恐:恐怕,担心。³²持:拿着。³³误:耽误、加害。³⁴尔:罢了。

zhūwéngōngshòupiàn

luójīng sòngdài 

    zhūwéngōngyǒu céngyǒudàorénwèishīzhēnjiǔzhīshù xuánjuéqīngān gōng hòuxièzhī qiězèngshīyún  zǎixiāngjièshòuqióng zhēnháijuéyǒugōng chūménfàngzhàngértóngxiào shìqiánwēng  dàorénshījìng wèishù zuò shènwèizhēnshí rénxúnzhúdàorén zhīsuǒwǎng gōngtànyuē  mǒufēizuìzhī dànzhuīsuǒshī kǒngchíshīréněr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钟山¹风雨起苍黄²,百万雄师过大江。
译文:革命的狂风暴雨震荡着蒋家王朝,百万将士渡过长江天险,直捣黄龙。
注释:¹钟山:《江南通志》:“钟山在江宁府东北,一曰金陵山,一曰蒋山,一名北山,一名元武山,俗名紫金山。周围六十里,高一百五十丈。诸葛亮对吴大帝云:钟山龙蟠,指此。”此处用作南京的代语。²苍黄:两解:一、同仓皇,慌张,匆忙,急遽失措貌。二、变化翻覆的意思。后因此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并引申为天翻地覆。”。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虎踞(jù)龙盘¹今胜昔,天翻地覆慨(kǎi)而慷²
译文:虎踞龙盘的帝王之城南京啊,今天的面貌胜过往昔,这巨大而彻底的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注释:¹虎踞龙盘:形容地势优异。²慨而慷:感慨而激昂。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宜将剩勇追穷寇¹,不可沽(gū)²学霸王³
译文: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要学楚霸王在彭城之战胜利后没有对刘邦穷追猛打,而让刘邦卷土重来。
注释:¹宜将剩勇追穷寇: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剩勇:形容人民解放军过剩的勇气。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²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³霸王:指楚霸王项羽。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¹,人间正道²是沧桑³
译文: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事物不断的向前发展更新和变化,这是必然的规律。
注释:¹天若有情天亦老:这里指自然界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新事物终究会取代旧事物。²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³沧桑: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东面。苍黄同仓皇,状匆忙、急迫。指南京突然受到革命暴风雨的袭击,因为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渡过了长江,占领南京。原来南京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派邵力子、张治中等到北平去参加国共和谈,经过半个月的商讨,4月15日,由中共代表团提出《国内和平协定》,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接受。当时蒋介石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人民解放军只用三天时间就冲破长江防线,占领南京,显得非常突然,故称苍黄。又,苍黄,还有由青色变为黄色的意思。所以“起苍黄”,又有形势变化,改朝换代之意。因此这句话是模状格,描写人民解放军很快占领南京;是借代格,借钟山来代替南京;是比喻格,用风雨来比战争进攻;是双关格,苍黄既指紧迫,又指变化。这一句用了四种修辞手法,又有大气磅礴的气势。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虎踞龙盘”讲南京形势优异。三国时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康(在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太平御览》一五六引张勃《吴录》)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石头山后。“今胜昔”,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形势更好了。原来南京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反动政府在这里发号施令,危害人民。现在被人民解放军占领,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大都市,自然胜过从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是翻天覆地的大事。这里作“天翻地覆”,因为要与“虎踞龙盘”相对。“慨而慷”,感慨而激昂,指人民解放军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这是他们和全国人民的心情共同感慨而激昂的。本于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这句原来先说“龙盘”,后说“虎踞”,现在把位置倒一下,“天翻地覆”,原来说“翻天覆地”,也把字儿倒一下,这是倒装格,适应律诗格律的需要。“慨而慷”是引用格。

  上面四句是历史纪实,着重叙述,写得有声有色,气势雄壮,凝聚着赞美歌颂的深情。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指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两句是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战略思想的集中表现,是全诗的灵魂。毛泽东一反《孙子》中所提“穷寇勿追”的旧说,进一步吹响‘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号角,一个“宜”字,显得洞察古今,果敢英武、坚决。用“剩勇”而不用”余勇”,不仅造语新鲜,更表明中国解放军尚有足够的力量去追歼“穷寇”。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艺术化表述。接着又从反面总结了历史上悲剧人物项羽的惨痛教训,给读者以明鉴:“不可沽名学霸王”。一个“不”字,显得烛照幽深,清配理智、彻底。这一联从历史到现实,一反一正,饱含哲理,巧用典故,生动形象,告诫及时,教诲深远。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揭示不断革命、不断改革、不断前进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毛泽东借用它写在这首诗里赋予了新的意义:自然界四季变化,运行不息,使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永不休止,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而不断向前发展,不断的革命和改革,正是人类社会的正常规律。这里清楚指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即国民党的覆灭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的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仅这佯,而且也指明了前面所提出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论点是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真理。革命人民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正是行天下之“正道”,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本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在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一是叙事与议论、诗情与哲理的完美结合,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与诗人的多方智慧相结合的艺术结晶;二是典故运用生动贴切、深刻到位,使历史典故和现实斗争结合得恰到好处。全诗运用了七个典故,这首诗也是毛泽东诗词中运用典故最为绵密的诗作之一。

参考资料:
1、 吴廷贯.毛泽东诗词助读: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11:第147页-第153页
2、 张永健,刘汉民,何联华主编.红色诗词赏析:武汉出版社,2014.06:第23页
3、 丁子予,汪楠编著.中国历代诗词名句鉴赏大辞典: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10:第316页

 ·rénmínjiěfàngjūnzhànlǐngnánjīng

máodōng jìnxiàndài 

zhòngshānfēngcānghuáng bǎiwànxióngshīguòjiāng 
lóngpánjīnshèng tiānfānkǎiérkāng 
jiāngshèngyǒngzhuīqióngkòu míngxuéwáng 
tiānruòyǒuqíngtiānlǎo rénjiānzhèngdàoshìcāngsāng 
内翰执事: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尹公驰骋上下,用力于兵革之地。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合而为一。而洵也自度其愚鲁无用之身,不足以自奋于其间,退而养其心,幸其道之将成,而可以复见于当世之贤人君子。不幸道未成,而范公西,富公北,执事与余公、蔡公分散四出,而尹公亦失势,奔走于小官。洵时在京师,亲见其事,忽忽仰天叹息,以为斯人之去,而道虽成,不复足以为荣也。既复自思,念往者众君子之进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今之世无复有善人也,则已矣。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姑养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伤?退而处十年,虽未敢自谓其道有成矣,然浩浩乎其胸中若与曩者异。而余公适亦有成功于南方,执事与蔡公复相继登于朝,富公复自外入为宰相,其势将复合为一。喜且自贺,以为道既已粗成,而果将有以发之也。既又反而思,其向之所慕望爱悦之而不得见之者,盖有六人焉,今将往见之矣。而六人者,已有范公、尹公二人亡焉,则又为之潸然出涕以悲。呜呼,二人者不可复见矣!而所恃以慰此心者,犹有四人也,则又以自解。思其止于四人也,则又汲汲欲一识其面,以发其心之所欲言。而富公又为天子之宰相,远方寒士,未可遽以言通于其前;余公、蔡公,远者又在万里外,独执事在朝廷间,而其位差不甚贵,可以叫呼扳援而闻之以言。而饥寒衰老之病,又痼而留之,使不克自至于执事之庭。夫以慕望爱悦其人之心,十年而不得见,而其人已死,如范公、尹公二人者;则四人之中,非其势不可遽以言通者,何可以不能自往而遽已也!
内翰(hàn)执事¹:洵布衣²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³。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shū)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尹公驰骋上下,用力于兵革¹⁰之地。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sù)¹¹之才,纷纷然而起,合而为一。而洵也自度其愚鲁¹²无用之身,不足以自奋于其间,退而养其心,幸其道¹³之将成,而可以复见于当世之贤人君子。不幸道未成,而范公西¹⁴,富公北¹⁵,执事与余公、蔡公分散四出¹⁶,而尹公亦失势¹⁷,奔走于小官。洵时¹⁸在京师,亲见其事,忽忽¹⁹仰天叹息,以为斯人之去,而道虽成,不复足以为荣也。既复自思,念往者众君子之进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²⁰之;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²¹之。今之世无复有善人也,则已矣。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姑养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伤?退而处十年,虽未敢自谓其道有成矣,然浩浩乎其胸中若与曩(nǎng)者异。而余公适亦有成功²²于南方,执事与蔡公复相继登于朝²³,富公复自外入为宰相²⁴,其势将复合为一。喜且自贺,以为道既²⁵已粗成,而果将有以发之也。既又反而思,其向²⁶之所慕望爱悦之而不得见之者,盖有六人焉,今将往见之矣。而六人者,已有范公、尹公二人亡²⁷焉,则又为之潸(shān)²⁸出涕(tì)以悲。呜呼,二人者不可复见矣!而所恃(shì)²⁹以慰此心者,犹有四人也,则又以自解。思其止³⁰于四人也,则又汲(jí)³¹欲一识其面,以发其心之所欲言。而富公又为天子之宰相,远方寒士³²,未可遽(jù)³³以言通于其前;余公、蔡公,远者又在万里外³⁴,独执事在朝廷间,而其位差³⁵不甚贵,可以叫呼扳援³⁶而闻之以言。而饥寒衰老之病,又痼(gù)³⁷而留之,使不克³⁸自至于执事之庭。夫以慕望爱悦其人之心,十年而不得见,而其人已死,如范公、尹公二人者;则四人之中,非其势³⁹不可遽以言通⁴⁰者,何可以不能自往而遽已⁴¹也!
译文:内翰执事:我苏洵本是乡野平民,生活穷困,曾经私下叹息,觉得天下的人,不可能都是贤慧的,也不可能都不肖。所以贤明正直的人处在世上,有聚合必有分离,有分离又必有聚合。过去天子正当有意于统治国家治理天下的时候,范仲淹公在宰相府,富弼公当枢密副使,执事您与余靖公、蔡襄公任谏官,尹洙公奔走于上上下下,在边防要塞施展才能。正当此时,天下的人,细如毛发的、实用如丝粟的才干,都纷纷起来,合成一股力量。而我苏洵自认为一己的愚笨无用,没有能力自我奋起,参与于众人之间,所以退下来修养身心,寄希望于大道的将会成功,从而可以再次见到当代的贤人、君子们。不幸的是自己的道德学问还没有修养好,范仲淹公西去,富弼公北上,执事您与余靖公、蔡襄公等,又被分别派到四面八方去,而尹洙公也失去了权势,四处奔走充任小官。我苏洵那时正在京中,亲眼见到了这些事情,无可奈何地只能仰天长叹,认为这些人离开朝廷,即使大道有成,也不足以为之庆幸。进而我又想,过去众位君子之进入朝廷,一开始,必然是有好人们推荐的;现如今,又必然是有坏人们离间的。当今的时势,要是不再有好人,那就完了啊!而如果不是这样,我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姑且继续养我的心,让使自己的道德学问有更大的成功而期待着,又有什么妨害呢?退下来又过了十年,虽不敢说道已有所成,但是胸中自有一股浩浩荡荡之气,好像与过去不一样了。而余靖公正好在南方有所成功,执事您和蔡襄公又相继登上了朝廷,富弼公又从外任调入朝廷当宰相,这样的形势又可合成一股力量了。真让人高兴而自我祝贺,以为道德学问已经略有成绩并且真将有施展的机会了。接着又回过头想道,过去所仰慕爱戴的,但始终未能见其亲颜的,约有六位,现在将能去见见他们了。而这六位之中,范公、尹公二位已经去世,不禁为他二位暗暗流泪,感到悲伤。唉!这两位已经再也见不到了,而尚可宽慰我心的,还有四位在,则又正可宽慰自己。想到只剩四位了,所以又急急乎想见他们一面,以便把心里所想说的话都向他们一吐为快,而富弼公又出任了天子的宰相,边远地方的贫寒之士,没能马上在他面前说上话;而余靖公、蔡襄公,远的还在万里之外,只有执事您身在朝廷,您的地位还不是最高贵,正可以叫得应、拉得着、听得见我的话。但是身体又缠上了饥寒衰老等毛病,而耽搁了时间,叫我不能亲自登执事您的门庭来拜谒。想到我对你们一直怀有仰慕敬爱之心,十年而不得一见,而其中像范公、尹公二位已经去世;剩下四位之中,除了因为地位关系不能够随便互通说话以外,又怎么可以因为生病不能亲自前往拜谒而作罢呢?
注释:欧阳内翰:即欧阳修,当时他为翰林学士。唐宋时也称翰林内翰。第一书:第一封书信。¹执事:旧时书信中对对方的敬称。²布衣:平民。³不肖:不贤。⁴天子:指宋仁宗赵祯。⁵范公:指范仲淹。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⁶富公:指富弼。时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分掌北方、西方边事。⁷余公:指余靖,时任右正言(谏官)。⁸蔡公:指蔡襄,时任秘书丞知谏院。⁹尹公:指尹洙,庆历三年(1043年),尹洙知泾州(今甘肃泾川),又知渭州(今甘肃陇西),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当时正对西夏用兵,尹洙忙于策划军事。¹⁰兵革:兵器衣甲,指战争。¹¹毛发丝粟:比喻微小。¹²愚鲁:愚笨。¹³道:这里指道德、学术、文章。¹⁴范公西: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富弼等人被夏竦等诬为朋党,范仲淹出为陕西、河东宣抚使。¹⁵富公北:夏竦诽谤,富弼惧,求宣抚河北。¹⁶分散四出:欧阳修因上疏为范仲淹辩白,于庆历五年(1045年)被贬为滁州知州。余靖出使契丹,学蕃语,曾在契丹主面前作蕃语诗,被御史弹劾,言其大失使者体统;庆历五年(1045年)五月,出为吉州知府。蔡襄论陈执中不可执政,仁宗皇帝不从,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因以亲老乞归,出为福州知州。¹⁷失势:尹洙因与边臣有争议,徙知庆州、晋州,又知潞州。后被御史刘湜罗织罪名,贬崇信军(治所在今湖北随州)节度副使,徙监均州(治所在今湖北光化)酒税。¹⁸时:当时,指庆历五年(1045年)。¹⁹忽忽:忧愁的样子。²⁰推:荐引。²¹间:离间,排斥。²²成功:建立功绩。²³登于朝:入朝任职。²⁴宰相: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富弼由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²⁵既:不久。²⁶向:从前。²⁷亡:死。范仲淹卒于皇祐四年(1052年),尹洙卒于庆历七年(1047年)。²⁸潸然:流泪的样子。²⁹恃:倚仗。³⁰止:仅仅。³¹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³²寒士:贫苦的读书人。³³遽:急速。³⁴万里外:余靖时在桂州,蔡襄以枢密直学士知泉州(治所在今福建泉州),徙知福州,不久复知泉州。³⁵差:稍微。³⁶扳援:攀引。³⁷痼:久病。³⁸克:能。³⁹势:指地位(包括学识、文章在内)。⁴⁰通:通达。⁴¹已:止。
执事之文章,天下之人莫不知之;然窃自以为洵之知之特深,愈于天下之人。何者?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执事之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此三者,皆断然自为一家之文也。惟李翱之文,其味黯然而长,其光油然而幽,俯仰揖让,有执事之态。陆贽之文,遣言措意,切近得当,有执事之实;而执事之才,又自有过人者。盖执事之文,非孟子、韩子之文,而欧阳子之文也。夫乐道人之善而不为谄者,以其人诚足以当之也;彼不知者,则以为誉人以求其悦己也。夫誉人以求其悦己,洵亦不为也;而其所以道执事光明盛大之德,而不自知止者,亦欲执事之知其知我也。
执事之文章,天下之人莫不知之;然窃自以为洵之知之特深,愈¹于天下之人。何者?孟子之文,语约²而意尽,不为巉(chán)³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yuán)蛟龙,万怪惶(huáng),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¹⁰。执事之文,纡(yū)余委备¹¹,往复百折,而条达¹²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¹³闲易¹⁴,无艰难劳苦之态。此三者¹⁵,皆断然¹⁶自为一家之文也。惟李翱¹⁷之文,其味黯然¹⁸而长,其光油然¹⁹而幽,俯仰揖(yī)²⁰,有执事之态。陆贽(zhì)²¹之文,遣言措意,切近²²得当²³,有执事之实;而执事之才,又自有过人者。盖执事之文,非孟子、韩子之文,而欧阳子之文也。夫乐道人之善而不为谄者,以其人诚足以当之也;彼不知者,则以为誉人以求其悦己也。夫誉人以求其悦己,洵亦不为也;而其所以道执事光明盛大之德,而不自知止者,亦欲执事之知其知我也。
译文:执事您的文章,天下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但我苏洵自以为我知道得特别深刻,超过了天下之人。为什么这样说?孟子的文章,语言简约而意思详尽,他不说尖刻与斩钉截铁的文辞,然而话的锋芒却谁也不敢侵犯。韩愈的文章,好比长江黄河,浑然浩荡奔流宛转,像是鱼鳖蛟龙,万种怪异令人惶惶惑惑,却能遏制隐蔽而掩藏起来,不让它们自露于外;而人们远远望见它们渊深的光芒,苍茫的色彩,也就都自我畏惧而去躲避它们,不敢接近它们,正视它们。而执事您的文章,委婉详备,来来回回多曲折变化,却条理清晰通达,疏阔而畅适,无间隔,不折断,气势造极而语言净尽,急切的言词与高妙的论述,说来却闲适而平易,从没有艰苦费力的表现。上述这三点,都足以断然使您自成一家。只有李翱的文章,它的味道澹泊而隽永,它的光彩油然而幽静,高低谦让,颇有执事您的姿态。陆贽的文章,用词与达意,切近事理,准确恰当,颇近执事您的切实;而执事您的才华,又自有超过别人的地方。大致执事您的文章,不似孟子、韩愈的文章,而是您欧阳子的文章。乐于称道人善良而不谄媚于别人,是因为他的为人确实经得起这样的称道;那些不知情的人,则认为赞誉人是为了求得别人的欢欣。赞誉人以求人喜欢的事,我苏洵是不会做的;之所以情不自禁要称道执事您的光明盛大的德行,也是为了想让执事您知晓我是了解您的。
注释:¹愈:胜过。²约:简括。³巉刻:山石险峻的样子,形容言辞峭厉。⁴斩绝:形容言辞锋利。⁵韩子:指韩愈。⁶浑浩流转:流水汹涌、势头很猛的样子,这里比喻文章气势宏大。⁷鼋:大鳖。⁸惶惑:疑惧。⁹渊然:深邃的样子。¹⁰迫视:近看。迫,逼近。¹¹纡余委备:是说文章写得曲折详备。纡余:曲折。委备:详尽完备。¹²条达:条理通达。¹³容与:从容不迫。¹⁴闲易:安闲平易。¹⁵三者:指孟子、韩子、欧阳子三家。¹⁶断然:决然无疑。¹⁷李翱:字习之,韩门弟子。¹⁸黯然:深黑的样子,这里形容文章意味深长。¹⁹油然:自然流畅的样子。²⁰揖让:拱手行礼,形容文章谨严,合于法度。²¹陆贽:字敬舆,唐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县)人,唐德宗时为翰林学士,后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谥号“宣”。所作奏议条理精密,文笔雄健流畅。²²切近:贴近,确切。²³得当:恰当,准确。
虽然,执事之名,满于天下,虽不见其文,而固已知有欧阳子矣。而洵也不幸,堕在草野泥涂之中。而其知道之心,又近而粗成。而欲徒手奉咫尺之书,自托于执事,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何从而信之哉?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近所为《洪范论》《史论》凡七篇,执事观其如何?嘻!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
虽然,执事之名,满于天下,虽不见其文,而固已知有欧阳子矣。而洵也不幸,堕在草野¹泥涂²之中。而其知道之心,又近而粗成³。而欲徒手奉咫(zhǐ)尺之书,自托于执事,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何从而信之哉?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由是尽烧曩(nǎng)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wù)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huò)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gǔn)浑乎¹⁰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近所为《洪范论》¹¹《史论》凡七篇,执事观其如何?嘻¹²!区区¹³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¹⁴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¹⁵之。
译文:尽管如此,执事您的大名,早已遍知于天下,即使没读过您文章的,也都早就知道有欧阳修这个人了。可我命运不好,沦落在草野冷落的地方。而自己提高道德修养的心愿,近来粗有所成。想空手奉上不满一尺的书信让您评判,那样凭怎么能让执事您了解我,并相信我呢?我年轻时不好好学习,活到二十五岁,才知道要读书,和有学问的人一起交往学习。年龄大了以后,又未能刻苦磨砺意志、付诸行动,期望自己效仿古人,但看到和自己同列的等辈,又都不如自己,于是觉得自己可以了。后来感到写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就拿古人的文章来读,开始觉得古人所发言论,与自己的有很大的不同。常常反省自己,觉得自己文章的水平,似乎不应该只停留在目前这种状态。于是我把旧时所写的文章几百篇悉数烧掉,而拿起《论语》《孟子》、韩愈以及其他伟人贤士的文章,正襟危坐,整天都阅读它们,花了有七八年时间。刚开始,读进去的内容只觉惶惶然,接着广泛地考察这些文章外在的表达方式,则又害怕得惊叫起来。时间长了,读得也更精细,胸中豁然开朗似的明白了,好像人家的话本来就该是这样的。但我还是不敢提笔也这样写。时间更久了,胸中想说的话更多了,不能克制自己,便试着把它们写出来。以后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读它们,只觉得文思泉涌,好像写出来是很容易的,然而还不敢自以为是啊。近日所作的《洪范论》《史论》等一共七篇,执事您看看,究竟写得怎样?啊!区区个人的一点感想,不明白的人又会把它看做是我在自我赞誉以求得别人来了解自己。我只期望执事您会念在我十年来对您的倾慕敬仰和努力求学的用心,从而明察我并不是偶然才这样做的。
注释:¹草野:乡野、民间。²泥涂:污泥、淤泥,比喻卑下的地位。³粗成:基本完成。⁴咫尺之书:指书札。《汉书·韩信传》:“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颜师古注:“八寸曰咫。咫尺者,言其简牍或长咫,或长尺,喻轻率也。今俗言尺书或曰尺牍,盖其遗语耳。”⁵士君子:指官吏、乡绅等人。⁶游:交往。⁷刻意:锻炼意志。⁸厉行:砥砺德行。⁹兀然:端坐不动的样子。¹⁰浑浑乎:泉水奔涌不断的样子。¹¹《洪范论》:苏洵评论《洪范》的文章,文已不存。《洪范》:《尚书》中的篇名。¹²嘻:叹息声。¹³区区:微小,自谦之词。¹⁴十年之心:指作者多年来对欧阳修等人的仰慕和努力求学的用心。¹⁵察:考察,这里暗含举荐之意。

  本文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写给时任翰林学士欧阳修的一封自荐信。书信先述当朝诸位贤人君子的离合变故,以表作者自己的慕欧之意;次叙孟、韩、欧文之间的比较,以示自己知欧之深;三谈作者平生之经历,坦露十年学道之心得,以求欧公之知己。文章千回百折,却丝丝入扣。尤其第一段中,采用层层剥笋之法,从诸贤的离合变故之中,层层转换分离,最终点出欧公,把十年求贤之心归于一人,又为后文作了张本。文章恣逞笔力,开阖抑扬,把苏洵的慕贤之心、求荐之意、平生之志叙述得既曲折周详,又委婉得体。

  文章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诸君子离合的叙述,作者恳切地说明了自己上书欧阳修的原因。六位君子行踪的离合是一条明线,集中描绘了自己仰慕贤良的心情;同时夹叙自己“道”之成与未成,是一条暗线,为第二三部分作了伏笔。文章开头按一般书信方式行文,执事是书信中常用的敬辞,表示不敢直呼对方大名,而说让其左右办事的人员代为转达。“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很经济的几个字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简洁明了的两句,似破空而来,很有气势地总领了全段文字的大意,同时也为下面文字立了依据。天下的人不可能都是贤才,也不可能都是奸佞,这是使贤人君子时而聚集、时而分散的原因。当然,苏洵这样从表面分析封建社会忠臣良将的得失,有他思想上的局限性。接下来,苏洵用三个时间内发生的事来具体叙述诸君子的离合。一是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天子方有意于治”,于是范仲淹除参知政事;富弼除枢密副使,分掌北方西方边防军事;欧阳修、余靖、蔡襄皆为谏官;尹洙以太常丞知泾州,旋以右司谏知渭州兼领泾原路经略部署。正是这个时候,贤豪毕至,天下才能细小平凡的人都“纷纷然而起,合而为一”,紧扣上文的“合”字。二是庆历四年至庆历五年(1044年—1045年),范仲淹出为陕西、河东宣抚使;富弼出为河北宣抚使;欧阳修出知滁州;余靖出知吉州;蔡襄出知福州;尹洙被贬监均州酒税。苏洵第一次出游京师,正好是庆历五年。他“亲见其事,忽忽仰天叹息,以为斯人之去,而道虽成,不复足以为荣也”,紧扣上文的“离”字。三是皇祐五年至至和二年(1053年—1055年),余靖迁工部待郎;欧阳修迁翰林学士;蔡襄迁龙图阁学士;富弼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苏洵“喜且自贺”,以为“道”即粗成,可以有用武之地了。富弼、尹洙、余靖、蔡襄以及范仲淹、欧阳修都是开明革新派。苏洵这样写自己慕望爱悦他们,无疑是表明自己的政治倾向。与此同时,苏洵在文中还将诸君子离合与自己“道”之成与未成相联系。“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学业,即文学才能。诸君子离时,作者“道业未成”、诸君子合时作者“道有粗成”。这在以学为政、科举取士的封建时代是表明自己才能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文学史上,这时候的欧阳修上继承韩柳的文学方向,领导着北宋文坛,反对“时文”(骈体文),提倡“散文”的古文运动,并作出了相应的成绩。在当时“时文”风行的时代,苏洵这篇文章却采用“散文”手法写成,这不能不使欧阳修在精神上为之一振。欧阳修在苏洵这次晋谒之后,极为称赞。

  苏洵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迅速转到评文论学上来。他深知只有论文精到公允,才能表明自己“道有粗成”。“执事之文章,天下之人莫不知之;然窃自以为洵引之知之特深,愈于天下之人”。由称赞欧阳修的文章而论及文坛先辈。孟子的文章“语约而意尽”,韩愈的文章“深浩流转”,李翱的文章自然流畅,陆贽的文章委婉深长。用孟、韩、李、陆的文章来衬托欧阳之文,以说明了解欧阳文章之深。不仅评文精当,而且使文章气势起伏、波澜开阔。

  第三部分从“道有粗成”的角度叙述自己求学刻苦的经历。文章巧妙之处在于并不直接表白作者在文学上有何成就,而是从学习经历和体会两个方面加以抒发。宋仁宗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苏洵举进士不第回去后,把自己以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闭门不出,更加用功读书,直到通晓“六经”、“百家”学说,最后终有所成。正如文中自述:“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

  《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载,雷简夫《上欧阳内翰书》曰:“伏见眉州人苏洵,年逾四十,寡言笑,淳谨好礼,不妄交游……,张益州一见其文,叹曰:司马迁死矣,非子吾谁与?简夫亦谓之曰:生王佐才也”。可见时人对苏洵评价甚高。

  全文在写作上有几个特点:其一,文辞简洁明了,随言长短。如叙述诸公离合的几段文字。“尹公驰骋上下,用力于兵革之地”,“而尹公亦失势,奔走于小官”等。准确简约,抑扬顿挫,且长短合宜。其二,结构精致细密,行文婉曲而不失波澜。如叙诸君子离合与叙自己道之成与未成两者的安置上,结合得天衣无缝,同时也为下文作铺垫。先合,后离,再离而复合,随着这条线写出了作者道之未成、道虽有成、道有粗成三个层次,从从容容,流畅婉转。这种特征极富宋人文章风味。它区别于唐文纵横开阖、奇峭突兀的特点,而更显得洋洋洒洒。其三,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叙事当中夹议论、夹抒情,但却不显生硬。如诸君子由合变离的一段叙事后,有一段议论“既复反思,念往者众君子之进入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然后接两句反问,这两句反问即带浓厚的抒情色彩。又如“洵时在京师,亲见其事,忽忽仰天叹息”,这是抒情;接着“以为斯人之去,而道虽成,不复足以为荣也”,又是发议论。而议论与抒情又同时围绕叙事展开,使文章情韵生动,感人至深。此外,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显得感情丰富,亲切自然。

参考资料:
1、 (唐)韩愈等著.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图文珍藏版.北京:线装书局,2010年:第387页—第389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