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礼数绝班联,生是升霄死坠渊。博陆祸萌骖乘日,元成恩断仆碑年。
相公礼数绝班联,生是升霄死坠渊。博陆祸萌骖乘日,元成恩断仆碑年。
曾无梁窭池台盛,并异京攸父子权。弱主衰朝中外肃,千秋谁似济时贤。
曾无梁窭池台盛,并异京攸父子权。弱主衰朝中外肃,千秋谁似济时贤。

shūzhāngjiānglíngchuánhòu--zhōu寿shòuchāng

xiānggōngshùjuébānliánshēngshìshēngxiāozhuìyuānhuòméngcānchéngyuánchéngēnduànbēinián

céngliángchítáishèngbìngjīngyōuziquánruòzhǔshuāicháozhōngwàiqiānqiūshuíshìshíxián

周寿昌

周寿昌

(1814—1884)湖南长沙人,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至侍讲。太平军攻湘时尝劾赛尚阿、和春作战不力,称敢言。后随办京畿防务,不畏上官,敢据实开释无辜。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专注著述。诗文书画均为时所重。心力所瘁,则在两《汉书》,有《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證遗》、《思益堂集》等。 ▶ 4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¹
译文:天下不太平,请让我呈献奇异愤激的诗。
注释:¹佹(guǐ)诗:奇异激愤的诗。
天地易位,四时易乡。
天地易位¹,四时易乡(xiàng)²
译文:天地改变了位置,四季改变了次序。
注释:¹易位:改变了位置。²易乡:改变了方向。乡,同“向”。
列星殒坠,旦暮晦盲。
列星殒(yǔn)¹,旦暮晦(huì)²
译文:日月星辰坠落,白昼夜晚昏暗不明。
注释:¹殒坠:坠落。殒,同“陨”。²晦盲:昏暗不明。
幽闇登昭,日月下藏。
幽闇(àn)¹时昭²,日月³下藏
译文:奸邪小人时上显要位置,光明的君子隐遁伏潜。
注释:¹幽闇:指奸邪小人。²时昭:时上显要的位置。³日月:指光明的君子。⁴下藏:下隐潜藏。
公正无私,反见从横。
公正无私,反见从横¹
译文:公正无私,被诬为反复无常。
注释:¹从横:合纵连横,比喻反复无常。
志爱公利,重楼疏堂。
志爱公利,重楼疏堂¹
译文:一心为民,被诬为已营造楼台。
注释:¹重楼疏堂:高大的楼房、宽敞的厅堂。
无私罪人,憼革贰兵。
无私罪人¹,憼(jǐng)²³贰兵
译文:不因私怨而得罪了人,被诬为兴兵作乱。
注释:¹无私罪人:不因私怨而得罪了人,《荀子》杨倞注所谓“果于去恶也”。²憼:同“儆”,准备。³革:甲,指兵器。⁴戒兵,备兵。
道德纯备,谗口将将。
道德纯备,谗口将将¹
译文:道德完美无瑕,却招来无尽的谗言。
注释:¹将将:通“锵锵”,聚集的样子。
仁人绌约,敖暴擅强。
仁人绌(chù)¹,敖(áo)²暴擅强³
译文:仁人君子遭罢黜穷困潦倒,傲慢暴虐的小人专横擅权。
注释:¹绌约:黜退,穷困。²敖:通“傲”。³擅强:专横。
天下幽险,恐失世英。
天下幽险¹,恐失世英。
译文:天下如此昏暗,恐怕要失去一代圣贤。
注释:¹幽险:昏暗、凶险。
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
(chī)¹为蝘(yǎn)(tíng)²,鸱(chī)(xiāo)³为凤凰。
译文:把螭龙当作壁虎,把猫头鹰当作凤凰。
注释:¹螭龙:传说中的蛟龙。²蝘蜒:壁虎。³鸱枭:猫头鹰。
比干见刳,孔子拘匡。
比干¹见刳(kū)²,孔子拘匡³
译文:比干进谏纣王,被剖腹取心,孔子被围困在匡地。
注释:¹比干:商纣的叔父,进谏纣王,被剖腹取心。²刳:破开挖空。³匡:古地名,在今河北省长垣县,孔子曾在这里被匡人包围。
昭昭乎其知之明也,拂乎其遇时之不详也。
昭昭乎其知之明也,拂¹乎其遇时之不详也。
译文:他们的智慧多么光辉,志向不能实现是因为时代不吉祥。
注释:¹拂:违背。
郁郁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闇乎天下之晦盲也。
郁郁¹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闇乎天下之晦盲也。
译文:要实行的礼义多么光辉灿烂,但天下云一片黑暗。
注释:¹郁郁:文彩很盛的样子。按:此句“郁郁”二字原与上句“拂”字互易,今据《荀子》杨倞注改。
皓天不复,忧无疆也。
(hào)¹天不复²,忧无疆也。
译文:莽莽天宇不复光明,忧心忡忡无边无疆。
注释:¹皓:光明。²复:返。
千岁必反,古之常也。
千岁必反¹,古之常也。
译文:长久的动乱之后就会回归太平,这天理恒久不变。
注释:¹千岁必反:谓乱久必治。
弟子勉学,天不忘也。
弟子勉学,天不忘也。
译文:弟子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上天一定不会把我们遗忘。
圣人共手,时几将矣。
圣人共手,时几¹²矣。
译文:圣人请暂且拱手等候,好时机却将到来。
注释:¹几:近。²将:行,到来。
与愚以疑,愿闻反辞。
与愚以疑¹,愿闻反辞²
译文:我说的话可能让人难以相信,请让我反复陈说我的想法。
注释:¹与愚以疑:我讲了愚蠢的话让您疑惑。²反辞:反复叙说之辞,犹《楚辞》中的“乱曰”,即下文的“小歌”。
其小歌曰:念彼远方,何其塞矣。
其小歌曰:念彼远方¹,何其塞²矣。
译文:那道小歌这样唱道:我心中怀念着远方,那里的道路是多么闭塞。
注释:¹远方:指楚国。俞樾说:“不敢斥言楚国,故姑托远方言之。”²塞:蔽塞。
仁人绌约,暴人衍矣。
仁人绌约,暴人衍(yǎn)¹矣。
译文:仁人君子遭罢黜穷困潦倒,暴虐之人却数不胜数。
忠臣危殆,谗人服矣。
忠臣危殆(dài)¹,谗人服²矣。
译文:忠臣义士危在旦夕,奸佞小人志得意满。
注释:¹危殆:危险。²服:用。
琁玉瑶珠,不知佩也。
¹玉瑶珠,不知佩也。
译文:珍贵的美玉和珠宝,不知道佩戴。
注释:¹琁:同“璇”,美玉。
襍布与锦,不知异也。
(zá)布与锦,不知异也。
译文:精布和锦缎,不知道它们的区别。
闾娵子奢,莫之媒也。
(lǘ)(jū)¹子奢²,莫之媒也。
译文:俊美的闾娵和子奢,没有人为他们做媒。
注释:¹闾娵:战国时魏国美女。²子奢:当为“子都”,春秋时郑国美男子。
嫫母力父,是之喜也。
(mó)¹力父²,是之喜也³
译文:丑陋的嫫母和力父,却是人们喜欢的对象。
注释:¹嫫母:传说是黄帝时的丑女。²力父:未详,可能是丑男子。³是之喜也:能够受人喜欢。
以盲为明,以聋为聪;
以盲为明,以聋为聪;
译文:将眼盲当作目光敏锐,将耳聋当作听力超卓。
以危为安,以吉为凶。
以危为安,以吉为凶。
译文:将危险当作安全,将吉祥当作灾祸。
呜呼上天!曷维其同。
呜呼上天!曷维其同¹
译文:上天啊,怎么能和这些人同道!
注释:¹曷维其同:怎么能和这些人同道。

  《佹诗》见于《荀子·赋篇》。《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五篇赋,后附《佹诗》。

  关于五篇赋同《佹诗》的关系,前人争议颇多,或以为六篇都是荀子晚年作的一组赋,或以为《佹诗》独立成篇,与前五篇不类,或以为《佹诗》与《小歌》也是并列的两首诗。我们认为,《荀子·赋篇》包括作于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两篇作品:前半五首是讔,作于齐宣王朝(前319--前301)初至齐稷下时;后半为赋,作于其初次适楚、又去而至赵国期间。至于《佹诗》后面的“小歌”,就是屈原《抽思》中的“少歌”,与“乱辞”的性质相同,当然是《佹诗》的组成部分而非独立成篇。  《佹诗》创作的时代背景,《战国策》上有明确记载:齐滑王末年,荀卿因上书齐相不被采纳,遂南适楚,客于春申君。由于谗人的离间,荀卿又不得不离楚去赵。到赵国不久,春申君又使人请荀卿返楚,于是荀卿为书谢春申君,信末附诗一首。《战国策·楚策四》所录送春申君的诗,正是这首《佹诗》的“小歌”,只是《楚策》系节录,略去了头六句,个别字句略有不同而已。可见这首诗是荀子屡遭谗言、政治上极不得意、心灵蒙受重创之下写的。

  诗的开篇就描绘大自然颠倒黑白、四时失序,令人可怖的情景。

  接着描写人类社会贤良受诬受困、奸佞猖狂肆虐。然后以比干、孔子为例,说明圣哲遇时不祥,古今一律,是规律性的社会现象。但作者又坚信,物极必反,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的天空必将呈现于人间。

  “小歌”部分,对前文所讲之意反覆叙说,饱含忧愤地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楚国统治者,揭露他们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以盲为明,以聋为聪,以危为安,以吉为凶”。作者的谢绝之意,表露无遗,而寄意遥深,盖人穷反本也。

  写法上,比兴象征手法运用成熟而得体,意象生动,情感直率而真挚。句式整齐划一,读来朗朗上口,既有回环往复、整齐和谐之美,又带有浓厚的楚歌情调。其中的一段很像屈原《涉江》的乱辞。因此,它是荀子赋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朱熹《楚辞后语》收录了这首诗,并为叙说,盖亦取其“出于幽忧穷蹙,怨慕凄凉之意”(《楚辞后语序》)。鲁迅先生在其所著《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论《佹诗》:“词甚切激,殆不下于屈原,岂身临楚邦,居移其气,终亦生牢愁之思乎?”明确指出了它可与屈原赋媲美的高度的思想艺术水平。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酉阳杂俎》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¹。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zhuó)²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zhé)令伐树。《酉阳杂俎》
译文:以前传说月亮中有桂树,有蟾蜍。因而有一些专门记录异事的书籍上说:月亮中的桂树高五百丈,树下有一个人,经常拿着斧子砍树,但树上的创口随砍随合。又传说砍树的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因学仙犯了错,被罚在这里砍树。
注释:¹蟾赊:蛤蟆。²斫:用刀斧砍削。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岭外¹音书²断,经冬复历春。
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注释:¹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²书:信。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¹
译文: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注释:¹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4-35
2、 颜邦逸 赵雪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材·文学作品赏析.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110-112
3、 张恩富.唐诗的历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3-25

hànjiāng

sòngzhīwèn tángdài 

lǐngwàiyīnshūduàn jīngdōngchūn 
jìnxiāngqínggèngqiè gǎnwènláirén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君知妾¹有夫,赠妾双明珠。
译文: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注释:¹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感君缠绵¹意,系在红罗²(rú)³
译文: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注释:¹缠绵:情意深厚。²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³襦:短衣、短袄。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妾家高楼连苑(yuàn)¹,良人²执戟(jǐ)³明光里。
译文: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注释:¹高楼连苑起:耸立的高楼连接着园林。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起:矗立着。²良人:旧时女人对丈夫的称呼。³执戟:指守卫宫殿的门户。戟:一种古代的兵器。⁴明光:本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知君用心¹如日月²,事³夫誓拟同生死。
译文: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注释:¹用心:动机目的。²如日月:光明磊落的意思。³事:服事、侍奉。⁴拟:打算。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恨不 一作:何不)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¹相逢未嫁时。(恨不 一作:何不)
译文: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注释:¹恨不:一作“何不”。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载于《全唐诗》卷三八二。下面是国学大师、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钱仲联先生与苏州大学文学院徐永端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作者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但当时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作者并不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双层面的诗去回拒他。

  此诗富有民歌风味,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中显示,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此诗词浅意深,言在意外,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立场。全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委婉曲折而动人。除了它所表现的是君子坦荡胸怀这一因素外,其在艺术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为名作的重要原因。据说由于这首诗情词恳切,连李师道本人也深受感动,不再勉强。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758-759页

jiéyín ·dōngpíngkōngshīdào

zhāng tángdài 

jūnzhīqièyǒu zèngqièshuāngmíngzhū 
gǎnjūnchánmián zàihóngluó 
qièjiāgāolóuliányuàn liángrénzhímíngguāng 
zhījūnyòngxīnyuè shìshìtóngshēng 
huánjūnmíngzhūshuānglèichuí hènxiāngféngwèijiàshí  (hènzuò  )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¹会东徐²,今日凄凉南浦(pǔ)
译文:楼外点点细雨飘洒,映得江上烟雨重重。遥记起当年,在东徐相会戏马,看今天,我独自一人在南浦,分外凄凉。
注释:¹戏马:即戏马台,位于徐州南。²东徐:即徐州。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莫恨黄花¹未吐,且教红粉²相扶。酒阑(lán)不必看茱(zhū)(yú),俯仰人间今古。
译文:不要怨恨黄花未吐露芬芳,不如依傍身边女子。酒兴阑珊,无须看那茱萸,古今事不过在俯仰之间而已。
注释:¹黄花:菊花。²红粉:歌女或侍女。

  赏析(一)

  该词上片写别情,开头两句写景由近及远:“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这两句词行文结构上的整齐对仗,也为这首词的意境铺开增加了无限的美感。然而,空间上的开阔却和时间上的收缩不同,后两句词人开始交代事件:“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这两句应题说明了送别一事,通过时间上由远及近的对比,借“当年”徐州聚会的热闹气氛与“今日”送别友人的凄清情景作比较,更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寂寞和失落的悲凉心情。上片营造出的词人送别友人时的矛盾心理,很好地暗示了他与徐君猷的感情之深,于是下片起韵先说道:“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这两句词人站在朋友的角度言语,他深知朋友还不想离去,重阳节后菊花就快开放了,但是由于离别两人无法共赏秋菊,这便是“恨”的由来。此时的词人已经不似过去那样对离别伤感断肠,历经人世风霜和厄运的苏东坡此时已经可以笑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和仕途上的沉浮进退。人的一生就在俯仰之间,醉酒当歌,及时行乐,这才是把握与朋友短暂相聚的最好办法。所以词人一个“莫恨”便打消了“凄凉南浦”的婉约惆怅,“黄花未吐”“红粉相扶”两处相应的意象,在字面上也通过饱满的暖色色彩渲染了全词的温热的氛围。结尾两句词人点出心意:“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等酒喝得差不多了就不用再上山看茱萸了,人生就是转瞬间古今变换了。重阳节本来应该赏菊,还应该遵循旧习俗佩带茱萸香袋以辟邪气、求长寿。此时词人却认为这一切都不必要,人间一切都在俯仰之间,相聚总是短暂的,别离是令人悲伤的,不用拘泥于这些风俗。干脆纵情畅饮一番,直到尽兴酒阑。这种略带凄凉意味的超旷情怀与苏东坡早先写下的众多送别词都不同,这样的情怀也正是词人身处人生最低谷时的真实内心独白。看惯看穿了身边发生的一切,词人以空间上极广、时间上极长、内心极开阔的心理去面对喜乐,面对顺逆,面对一切。

  赏析(二)

  该词首句写眼前,系实境;次句写远眺,系虚境;第三句由远眺而思忆远方弟弟。“当年”在徐州同游戏马台,“今日”在黄州孤居长江边,于对比中落实心境的“凄凉”。过片以“黄花”点出重九。“莫恨”、“且教”,语似旷达而实含惆怅。结末二句反用杜甫诗意,给全词弥漫上一股浓浓的人生虚无之感。

参考资料:
1、 刘尊明,朱崇才编著,休闲宋词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2015.07,第298页
2、 马玮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3.09:第220页

西jiāngyuè ·chóngjiǔ

shì sòngdài 

diǎndiǎnlóutóu chóngchóngjiāngwàipíng dāngniánhuìdōng jīnliángnán 
hènhuánghuāwèi qiějiàohóngfěnxiāng jiǔlánkànzhū yǎngrénjiānj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