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寒似冰,灯残似萤。江村野柝无凭,是三更四更。
波寒似冰,灯残似萤。江村野柝无凭,是三更四更。
推衾梦醒,敲篷雨零。潇潇滴到天明,更风声浪声。
推衾梦醒,敲篷雨零。潇潇滴到天明,更风声浪声。

lìng--zhōu寿shòuchāng

hánshìbīngdēngcánshìyíngjiāngcūntuòpíngshìsāngènggèng

tuīqīnmèngxǐngqiāopénglíngxiāoxiāodàotiānmínggèngfēngshēnglàngshēng

周寿昌

周寿昌

(1814—1884)湖南长沙人,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至侍讲。太平军攻湘时尝劾赛尚阿、和春作战不力,称敢言。后随办京畿防务,不畏上官,敢据实开释无辜。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专注著述。诗文书画均为时所重。心力所瘁,则在两《汉书》,有《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證遗》、《思益堂集》等。 ▶ 4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
(zhuó)¹彼云汉²,昭³于天。王曰:於(wū)!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zhēn)。靡(mǐ)神不举¹⁰,靡爱¹¹斯牲¹²。圭(guī)¹³既卒,宁¹⁴莫我听¹⁵
译文:看那银河多么高远,白光闪亮回旋在天。周王无奈仰天长叹,当今百姓有何罪愆!老天降下死丧祸乱,饥饿灾荒接二连三。没有神灵不曾祭奠,奉献牺牲毫不吝悭。礼神圭璧全都用完,神灵还是不听我言!
注释:¹倬:大。²云汉:银河。³昭:光。⁴回:转。⁵於乎:即“呜呼”,叹词。⁶辜:罪。⁷荐:重,再。⁸臻:至。荐臻,犹今言频仍。⁹靡:无,不。¹⁰举:祭。¹¹爱:吝惜,舍不得。¹²牲:祭祀用的牛羊豕等。¹³圭、璧:均是古玉器。周人祭神用玉器,祭天神则焚玉,祭山神则埋玉,祭水神则沉玉,祭人鬼则藏玉。¹⁴宁:乃。¹⁵莫我听:即莫听我。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徂宫。上下奠瘗,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临。耗斁下土,宁丁我躬。
旱既大(tài)¹,蕴(yùn)²虫虫³。不殄(tiǎn)(yīn)(sì),自郊徂(cú)。上下奠(yì),靡神不宗。后稷(jì)¹⁰不克,上帝不临。耗斁(dù)¹¹下土,宁丁¹²我躬。
译文: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暑气郁盛大地熏蒸。接连不断举行祭祀,祭天处所远在郊宫。祀天祭地奠埋祭品,天地诸神无不敬奉。后稷恐怕难救周民,上天不理受难众生。天灾这般为害人间,大难恰恰落在我身。
注释:¹大甚:大,同“太”。甚,厉害。²蕴隆:谓暑气郁积而隆盛。³虫虫:热气熏蒸的样子。⁴殄:断绝。⁵禋祀:祭天神的典礼。以玉帛及牺牲加于柴上焚之,使升烟,以祀天神。本指祀昊天上帝,引申之则凡祀日月星辰等天神,统称禋祀。⁶宫:祭天之坛。⁷奠:陈列祭品。⁸瘗:指把祭品埋在地下以祭地神。⁹宗:尊敬。¹⁰后稷:尧舜时期掌管农业的官员,周朝始祖。¹¹斁:败坏。¹²丁:当,遭逢。
旱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昊天上帝,则不我遗。胡不相畏?先祖于摧。
旱既大甚,则不可推。兢(jīng)兢业业,如霆(tíng)如雷。周余黎¹民,靡有孑(jié)(yí)²。昊天上帝,则不我遗(wèi)。胡不相畏?先祖于³
译文: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想要推开没有可能。整天小心战战兢兢,正如头上落下雷霆。周地余下那些百姓,现在几乎一无所剩。渺渺苍天高高上天,竟然没有东西赐赠。怎不感到忧愁惶恐,人死失祭先祖受损。
注释:¹黎:众。²孑遗:遗留,剩余。遗:赠。³于:助词。⁴摧:灭。
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大命近止,靡瞻靡顾。群公先正,则不我助。父母先祖,胡宁忍予?
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¹我无所。大命²近止,靡瞻(zhān)靡顾。群公³先正,则不我助。父母先祖,胡宁忍予?
译文: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没有办法可以止住。赤日炎炎热气腾腾,哪里还有遮荫之处。死亡之期已经临近,无暇前瞻无暇后顾。诸侯公卿众位神灵,不肯显灵前来佑助。父母先祖神灵在天,为何忍心看我受苦!
注释:¹云:古“雲”字,有庇荫义。²大命:此谓死亡之命,即死亡之期。³群公:犹百辟,先世诸侯之神。⁴正:长。先正,谓先世卿士之神。⁵忍:忍心,残忍。
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我心惮暑,忧心如熏。群公先正,则不我闻。昊天上帝,宁俾我遯?
旱既大甚,涤(dí)¹山川。旱魃(bá)²为虐,如惔(tán)³如焚。我心惮(dàn)暑,忧心如熏(xūn)。群公先正,则不我闻(wèn)。昊天上帝,宁俾我遯(dùn)
译文:旱情已经非常严重,山秃河干草木枯槁。眼看旱魔逞凶肆虐,遍地好像大火焚烧。暑热难当令我心畏,忧心忡忡如受煎熬。诸侯公卿众位神灵,哪管我在悲痛呼号。渺渺苍天高高上天,难道迫我离此出逃!
注释:¹涤涤:光秃无草木的样子。²旱魃:古代传说中的旱神。³惔:火烧。⁴惮:畏。⁵熏:灼。⁶闻:通“问”,恤问。⁷遯:今作“遁”,逃。
旱既大甚,黾勉畏去。胡宁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昊天上帝,则不我虞。敬恭明神,宜无悔怒。
旱既大甚,黾(mǐn)¹畏去。胡宁瘨(diān)²我以旱?憯(cǎn)³不知其故。祈年孔夙(sù),方不莫(mù)。昊天上帝,则不我虞(yú)。敬恭明神,宜无悔怒。
译文:旱情已经非常严重,勉力祷请祈求上苍。为何害我降以大旱?不知缘故费煞思量。祈年之礼举行很早,也未迟延祭社祭方。渺渺苍天高高上天,竟然对我不肯相帮。一向恭敬诸位神明,不该恨我怒气难当。
注释:¹黾勉:勉力为之,谓尽力事神,急于祷请。²瘨:病。³憯:曾。⁴祈年:指“孟春祈谷于上帝,孟冬祈来年于天宗”之祭礼。⁵孔夙:很早。⁶方:祭四方之神。⁷社:祭土神。⁸莫:古“暮”字,晚。⁹虞:助。
旱既大甚,散无友纪。鞫哉庶正,疚哉冢宰。趣马师氏,膳夫左右。靡人不周。无不能止,瞻卬昊天,云如何里!
旱既大甚,散无友¹²。鞫(jū)³哉庶正,疚哉冢(zhǒng)。趣马师氏,膳夫左右¹⁰。靡人不周。无不能止,瞻卬(yǎng)昊天,云如何里!
译文:旱情已经非常严重,饥荒离散乱我纪纲。各位官长智穷力竭,宰相忧苦无法可想。趣马师氏一起出动,膳夫百官助祭帮忙。没有一人不愿周济,可是不能止住灾荒。仰望苍天晴朗无云,怎样止旱令我忧伤。
注释:¹友:通“有”。²纪:纪纲,法度。³鞫:穷,与“通”相对。⁴庶正:众官之长。⁵疚:忧苦。⁶冢宰:周代官名,为百官之长,相当后世的宰相。⁷趣马:掌管国王马匹的官。⁸师氏:官名,主管教导国王和贵族的子弟。⁹膳夫:主管国王、后妃饮食的官。¹⁰左右:左右之大夫、士诸官。
瞻昂昊天,有嘒其星。大夫君子,昭假无赢。大命近止,无弃尔成。何求为我。以戾庶正。瞻昂昊天,曷惠其宁?
瞻卬¹(yǎng)昊天,有嘒(huì)²其星。大夫君子,昭³无赢。大命近止,无弃尔成。何求为我。以戾(lì)庶正。瞻卬昊天,曷(hé)其宁?
译文:仰望苍天晴朗无云,满天星辰微光闪闪。公卿大夫众位君子,祷告上苍不要停缓。死亡之期已经临近,不弃前功不怕困难。禳旱祈雨非为自我,也为安定众位官员。仰望苍天默默祈祷,何时才能使我心安?
注释:¹卬:“仰”的古字。²嘒:微小而众多的样子。³昭:祷。⁴假:借为“嘏(gǔ)”,告。⁵无赢:犹言无爽,即无差忒。⁶成:功。⁷戾:定。⁸曷:何。何时。⁹惠:赐。

  这是一首写周宣王忧旱祈雨的诗。是所谓“宣王变《大雅》”的第一篇(其他五篇是《大雅·崧高》、《大雅·烝民》、《大雅·韩奕》、《大雅·江汉》和《大雅·常武》)。

  全诗八章,每章十句。一、二两章写祭神祈雨。正是需雨的时节,然而日日骄阳似火,禾稼死亡,田地龟裂,人畜缺水。这当儿,人们是多么盼望老天降落一场甘霖啊!可是仰望苍穹。毫无雨征(古人常夜间观天象以察云雨)。“倬彼云汉,昭回于天”,星河灿烂,晴空万里,夕夕如此。内心焦灼的诗人于是发出了“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何”的慨叹。无神不祭。无牲不用,礼神的玉器也用尽了,然而神灵们却不闻不问,毫无佑助之意。这苍天啊,好像真的是把降雨的事儿抛在脑后,彻底忘掉了;或许人们得罪了他,他在有意地惩罚人们。三、四两章写大旱的不可解除,主要表达了畏旱之情。“旱既大甚,则不可推”,“旱既大甚,则不可沮”,凶暴狂猛的旱灾如洪水猛兽,无法推开,无法阻拦,使“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造成了无法收拾的严重局面。再继续下去,将国祚难永。然而“群公先正,则不我助。父母先祖,胡宁忍予!”意谓:群公先正,我常雩祭以祈谷实,现在却不助我以兴云雨;至于父母先祖,尤一体之所亲,一气之所感,为什么也忍心看我遭此祸而不救呢?五章写旱魃继续肆虐。山原秃而河湖干,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块让人无法生存下去的土地。“昊天上帝,宁俾我逐”,老天似乎是要迫使人们离开此地,他是不想让人安居了。六章述失望痛苦之余的反思。也不是祭神不及,也不是对众神不恭敬,细细思量,确实没有什么罪愆,那又为何降灾加害呢?七章叙君臣上下因忧旱而困窘憔悴。末章周王著力鞭策,希望臣子们“无弃尔成”,继续祈祷上苍。最后仰天长号,以亟求天赐安宁作结。

  统观全诗,作者对这次持久难弭的灾祸从旱象、旱情、造成的惨重损失及所引起的心理恐慌等方面作了充分的描写。这场大旱就是死亡之神的降临,可以摧毁一切,消灭人类。在那个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的时代,它会造成怎样的人间灾难,是不难想像的。这首诗在写宣王忧旱的同时,也写了他的事天之敬及事神之诚。在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的西周末期,面对无法战胜的灾害,对虚无飘渺的天帝和神灵产生敬畏乞求心理,也是不难理解的。今人自然不能以现代科学主义的观念和标准来苛责古人。

  这首诗兼叙事抒情于一体,在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一是摹景生动;二是夸饰手法的运用。“倬彼云汉,昭回于天”,夜晴则天河明,此方旱之象。“昭回于天”又暗示出仰望之久。久旱而望甘霖者,己所渴望见者无,己所不愿见者现,其心情的痛苦无奈可想而知。毫无雨征,还得继续受此大旱之苦,于是又顺理成章地推出“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何”四句。所以开篇这摹景之句不仅写出了方旱之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并生发出下文,是独具匠心、富有艺术魅力的诗句,因而孙鑛称赞这首诗的起首“最有风味”(陈子展《诗经直解》引)。“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这场大旱使周地变成了不毛之地,无水之区。山空川涸,禾焦草枯,畜毙人死,大地就像用火烧燎过一样,没一点生气,没一点活力。“涤涤山川”、“如惔如焚”可谓写尽旱魔肆虐之情状,同时也传达出诗人面对这种毁灭性灾害的痛苦、焦灼之情。王夫之《姜斋诗话》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这几句诗虽然称不上“妙合无垠”,但做到景中含情、景中寓情却是很明显的。

  诗中“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二句早在战国时代就被孟子认为是夸饰之辞的典范,备受后世批评家的关注。这两句是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以突出遭旱损失的惨重。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出夸张的修辞虽然言过其实,但因为能通过形象的夸张来传难写之意、达难显之情,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确实,“靡有孑遗”四字,所述虽非事实,但却突出了旱情的严重,是反映真实,并且凸现了真实的传神之笔。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694-701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07-612

yúnhàn

míng xiānqín 

zhuōyúnhàn zhāohuítiān wángyuē  jīnzhīrén tiānjiàngsāngluàn jǐnjiànzhēn shén àishēng guī nìngtīng 

hàntàishèn yùnlóngchóngchóng tiǎnyīn jiāogōng shàngxiàdiàn shénzōng hòu shànglín hàoxià nìngdīnggōng 

hàntàishèn tuī jīngjīng tíngléi zhōumín yǒujié hàotiānshàng  xiāngwèi xiāncuī 

hàntàishèn  yányán yúnsuǒ tàimìngjìnzhǐ zhān qúngōngxiānzhèng zhù xiān nìngrěn 

hàntàishèn shānchuān hànwéiè tánfén xīndànshǔ yōuxīnxūn qúngōngxiānzhèng wèn hàotiānshàng nìngdùn 

hàntàishèn mǐnmiǎnwèi nìngdiānhàn cǎnzhī niánkǒng fāngshè hàotiānshàng  jìnggōngmíngshén huǐ 

hàntàishèn sànyǒu zāishùzhèng jiùzāizhǒngzǎi cǒushīshì shànzuǒyòu rénzhōu néngzhǐ zhānyǎnghàotiān yún 

zhānyǎnghàotiān yǒuhuìxīng tàijūn zhāoyíng tàimìngjìnzhǐ ěrchéng qiúwéi shùzhèng zhānánghàotiān huìníng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长安¹甲第²高入云,谁家³居住霍将军。
译文:京城长安豪门贵族的宅邸高入云端,昔日霍光的宅邸不知道现在居住着谁家。
注释:¹长安:长安城。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²甲第:甲等府第。豪门贵族的宅第。³谁家:哪一家。
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拜揖何纷纷。
日晚¹朝回²拥宾从³,路霍拜揖(yī)何纷纷。
译文:他们出入都是宾仆簇拥,声势吓人,长安道上随处可见他们相互作揖打躬乱纷纷的景象。
注释:¹日晚:每日晚上。²朝回:上朝回来。³拥宾从:簇拥着宾客随从。前呼后拥。⁴路霍:路旁。⁵揖拜:作揖叩拜。揖,古代的拱手礼。拜,叩头礼。何:何其。多么。纷纷:多而杂乱。众多貌。
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莫言¹(zhì)²手可热,须臾³火尽灰亦灭。
译文:别看他们这些权贵现在繁华鼎盛、炙手可热,可能要不了多久也会像烟消火尽灰亦灭一样。
注释:¹莫言:不要言语。别说。²炙手:炙热烫手。比喻权势炽盛。³须臾:顷刻。
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莫言贫贱¹²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译文:不要说贫贱就可以随意欺负,要知人生的贫富自有定时,一时贫贱也只是尚未到来而已。
注释:¹贫贱:贫穷卑贱。²即:就。便。
一朝天子赐颜色,世上悠悠应始知。
一朝¹天子²赐颜色³,世上悠悠应始知。
译文:说不定哪一天皇帝就赐给你高位权势,世事悠悠,现在应该知晓!
注释:¹一朝:一天早晨。一旦。²天子:古以君权为天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³颜色:颜面和脸色。⁴世上:世界上。人世间。⁵悠悠:辽阔无际;遥远。指世俗之人,众人。引申为庸俗,荒谬。

qín ·huòjiāngjūn

cuīhào tángdài 

chángānjiǎgāoyún shuíjiāzhùhuòjiāngjūn 
wǎnzhāohuíyōngbīncóng bàngbàifēnfēn 
yánzhìshǒushǒu huǒjìnhuīmiè 
yánpínjiàn rénshēngguìyǒushí 
zhāotiānyán shìshàngyōuyōuyīngshǐzhī 
鬓毛萧飒齿根浮,徂岁翩翩肯暂留?
鬓毛¹萧飒²齿根浮,徂岁³(piān)翩肯暂留?
译文:白发已经稀疏,齿根开始松动,光阴流逝怎么肯暂时停留?
注释:¹鬓毛:鬓发。²萧飒:稀疏。³徂岁:谓光阴流逝。
穷巷多泥谁问疾,空阶滴雨又经秋。
穷巷多泥谁问疾,空阶滴雨又经秋。
译文:驻地僻陋,泥泞难行,自己多病无人前来问候关心,空寂的台阶上声声雨滴敲打着心扉,更何况又值深秋。
自营可笑夸三窟,善守宁须筑百楼?
自营可笑夸三窟(kū),善守宁须筑百楼?
译文:想营一己之私,又自夸能以狡兔三窟来避祸,这样做实在可笑,坚守节操又何须“筑百楼”以自保?
但使胸中机事尽,一樽随处送悠悠。
但使¹胸中机事尽,一樽(zūn)随处送悠悠。
译文:倘若自己期盼的国家大事能够实现完成,自己也会为之欣喜,无妨饮酒自娱,优游卒岁。
注释:¹但使:只要,倘若。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少日¹春怀似酒浓,插花²走马³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ōu)香篆(zhuàn)小帘栊(lóng)
译文:少年之时,春天游玩的兴致比那美酒还浓烈,插花、骑马疾驰,醉倒于美酒中。年老之时一到春天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而今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注释:暮春:春末,农历三月。漫兴:漫不经意,兴到之作。¹少日:少年之时。²插花:戴花。³走马:骑马疾走。⁴钟:酒杯。千钟极言粮多。古以六斛四斗为一钟,一说八斛为一钟,又谓十斛为一钟。⁵病酒:饮酒沉醉。⁶茶瓯:一种茶具。⁷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⁸帘栊:挂有帘子的窗户。亦作“ 帘笼 ”。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卷尽残花¹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²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³,来时相遇夕阳中。
译文:春风把将谢的花全都卷走后还是没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为花儿开放需要春风的吹拂。想问一下,有谁能看见春天归来呢?是那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与春相遇。
注释:¹残花: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²元自:原来,本来。³飞燕:飞翔的燕子。

  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闲居带湖之作。上情下景,情景交融。上片以少年春意狂态,衬托老来春意索然。下片风卷残花,当悲,但以“休恨”开解;“花开元自要春风”,一反一正,寓意颇深,耐人寻味。春归无迹,但飞燕却于来时夕阳中相见,则于迷惘惆怅间,掠过一缕欣慰情思。

  此词分上阕与下阕。

  上阕以“少日”与“老去”作强烈对比。“老去”是现实,“少日”是追忆。少年时代,风华正茂,一旦春天来临,更加纵情狂欢,其乐无穷。对此,只用两句十四字来描写,却写得何等生动,令人陶醉!形容“少日春怀”,用了“似酒浓”,已给人以酒兴即将发作的暗示。继之以“插花”、“走马”,狂态如见。还要“醉千锺”,那么,连喝千杯之后将如何颠狂,就不难想象了。而这一切,都是“少日”逢春的情景,只有在追忆中才能出现。眼前的现实则是:人已“老去”,一旦逢春,其情怀不是“似酒浓”,而是“如病酒”。同样用了一个“酒”字,而“酒浓”与“病酒”却境况全别。

  什么叫“病酒”?冯延巳《鹊踏枝》词说:“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生病,感到很难受。“老去逢春如病酒”,极言心情不佳,毫无兴味,不要说“插花”、“走马”,连酒也不想喝了。只有呆在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几杯茶,消磨时光。怎么知道是小房子呢?因为这里用了“小帘栊”。“栊”指窗上棂木,而“帘栊”作为一个词,实指窗帘。挂小窗帘的房子,自然大不到那里去。

  过片“卷尽残花风未定”,有如奇峰突起,似与上阕毫无联系。然而仔细寻味,却恰恰是由上片向下片过渡的桥梁。上阕用少日逢春的狂欢反衬老去逢春的孤寂。于“茶瓯香篆小帘栊”之前冠以“唯有”,仿佛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关心。其实不然。

  下阙写道他始终注视那“小帘栊”,观察外边的变化。春风不断地吹,把花瓣儿吹落、卷走,而今已经“卷尽残花”,风还不肯停,春天就会随之破败,如此看来,诗人自然是恨春风的。可是接下去,又立刻改口说:“休恨!”为什么?因为:“花开元自要春风。”当初如果没有春风的吹拂,花儿又怎么能够开放呢?在这出人意外的转折中,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也饱和着难以明言的无限感慨。春风催放百花,给这里带来了春天。春风“卷尽残花”,春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

  “试问春归谁得见?”这一句问得突然,也令人感到难于回答,因而急切地期待下文。看下文,那回答真是“匪夷所思”,妙不可言;离此而去的春天,被向这里飞来的燕子碰上了,她是在金色的夕阳中遇见的。古典诗词中的“春归”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春来,如陈亮《水龙吟》:“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一种指春去,其例甚多,大抵抒发伤春之感。

  诗词中的“春归”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春来,如陈亮《水龙吟》:“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一种指春去,其例甚多,大抵抒发伤春之感。

  辛弃疾的名作《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亦不例外。而这首《定风波》却为读者打开广阔的想象领域和思维空间,诱发人们追踪春天的脚步,进行哲理的思考,可谓另辟蹊径,富有独创精神。

  把春天拟人化,说她离开这里,又走向那里,最早似乎见于白居易的《浔阳春·春生》:“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黄庭坚的《清平乐》,则遵循这种思路自制新词:“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构思也很新颖:“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辛弃疾《定风波》的下阕和上述这些作品可谓异曲同工,其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

dìngfēng ·chūnmànxìng

xīn sòngdài 

shàochūnhuái怀jiǔnóng chāhuāzǒuzuìqiānzhōng lǎoféngchūnbìngjiǔ wéiyǒu cháōuxiāngzhuànxiǎoliánlóng 
juǎnjìncánhuāfēngwèidìng xiūhèn huākāiyuányàochūnfēng shìwènchūnguīshuíjiàn fēiyàn láishíxiāngyángzhōng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孤舟¹相访至天涯²,万转云山³路更赊(shē)
译文:你乘着一叶扁舟溯新安江而上,到这偏僻的地方来看望我;一路之上,在白云之下、山岭之间的迢迢水道上艰难地盘桓。
注释:¹孤舟:孤独的船。²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³云山:高耸入云之山。赊:遥远。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欲扫柴门¹迎远客²,青苔³黄叶满贫家
译文:我多么想将这简陋的茅屋打扫干净,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我的房前屋后已生满碧绿的青苔,枯黄的树叶也落满了在我的院落。
注释:¹柴门:原指用荆条编织的门,代指贫寒之家;陋室。这里借指作者所住的茅屋。²远客:远方的来客。³青苔:苔藓。⁴黄叶: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⁵贫家:穷人家。谦称自己的家。

  刘长卿当时在新安郡(治所在今安徽歙县)。“孤舟相访至天涯”则指李穆的新安之行。“孤舟”江行,带有一种凄楚意味。“至天涯”形容行程之远,和途次之艰辛。不说“自天涯”而说“至天涯”,是作者站在行者角度,体贴他爱婿的心情,企盼与愉悦的情绪都在不言之中了。李穆当时从桐江到新安江逆水行舟。这一带山环水绕,江流曲折,且因新安江上下游地势高低相差很大,多险滩,上水最难行。次句说“万转云山”,每一转折,都会使人产生快到目的地的猜想。而打听的结果,前面的路程总是出乎意料的远。“路更赊”,这三字是富于旅途生活实际感受的妙语。

  刘长卿在前两句之中巧妙地隐括了李穆原唱的诗意,毫不著迹,运用入化。后两句则进而写主人盼客至的急切心情。这里仍未明言企盼、愉悦之意,而读者从诗句的含咀中自能意会。年长的岳父亲自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显得多么亲切,更使人感到他们翁婿间融洽的感情。“欲扫柴门”句使人联想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的名句,也表达了同样欣喜之情。末句以景结情,更见精彩,其含意极为丰富。“青苔黄叶满贫家”,既表明贫居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客至而喜;同时又相当于“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的自谦。称“贫”之中流露出好客之情,十分真挚动人。

  将杜甫七律《客至》与此诗比较一番是很有趣的。律诗篇幅倍于绝句,四联的起承转合比较定型化,宜于景语、情语参半的写法。杜诗就一半写景,一半抒情,把客至前的寂寞,客至的喜悦,主人的致歉与款待一一写出,意尽篇中。绝句体裁有天然限制,不能取同样手法,多融情入景。刘诗在客将至而未至时终篇,三四句法倒装(按理是“青苔黄叶满贫家”,才“欲扫柴门迎远客”),使末句以景结情,便饶有余味,可谓长于用短了。

参考资料:
1、 杨旭辉 .唐诗鉴赏大辞典 :中华书局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8月1日) .

chóujiàn

liúzhǎngqīng tángdài 

zhōuxiāngfǎng访zhìtiān wànzhuànyúnshāngèngshē 
sǎocháiményíngyuǎn qīngtáihuángmǎnpínji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