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尾三朝,岁筵未办椒花颂。蓬门犹说是悬弧,白发扶残梦。
冬尾三朝,岁筵未办椒花颂。蓬门犹说是悬弧,白发扶残梦。
刚听雏尼噪栋。报尚书、铜槃馔拥。袖薰朝罢,禅侣分餐,催笺传送。
刚听雏尼噪栋。报尚书、铜槃馔拥。袖薰朝罢,禅侣分餐,催笺传送。
碫磨齐馀,蜜梅香搞经帘重。便思一醉泥金貂,笑发床头瓮。
碫磨齐馀,蜜梅香搞经帘重。便思一醉泥金貂,笑发床头瓮。
烛蕊银荷缀凤。倩双花、金尊对捧。愿从今后,绣衮渔蓑,翠蛾长共。
烛蕊银荷缀凤。倩双花、金尊对捧。愿从今后,绣衮渔蓑,翠蛾长共。
李慈铭

李慈铭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2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xù)。孤馆悄无人,梦断¹月堤(dī)归路。无绪(xù)²,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译文:水池上到处漂着落花柳絮,春天到哪里去了?孤寂的旅馆内悄无人声,梦中的我正行走在洒满月光的湖堤上,突然梦断人醒。伤心至极,只好坐听窗外五更时分的风雨。
注释:¹梦断:梦醒。²无绪:没有兴致。

  词的开篇两句是作者对春去的叹息。“池上”一问横空而来,充满了惋惜、无奈和迷惘。接着作者描写漫天的“落花飞絮”,背景也正是在“池上”。这些漫天的落花飞絮,飘洒下来,纷纷扬扬,坠落往池面上,随水流逝。而对这样一幕场景,滴居、漂泊多年的秦观,内心自然会涌起无限的春愁。这种“春愁”,不再是某些婉约词人所抒写的闲愁,此时在他心中的”春愁”,不仅有对岁月流逝的哀叹,更有对功业无成而生命渐渐走到尽又的无限悲凉。“孤馆”“梦断”二句,正是表现这种悲凉。“梦断”二字点明开篇两句描写的景象是作者从梦中醒来时一瞬间的所见。从下文还可以知道,作者醒来时才刚刚“五更”,天方微亮,“悄无人”正符合此时的场景。词人从“月堤归路”这一重回故乡的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仍旧是在“孤馆”之中,身边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放眼望去,屋外一派春去的落莫,此情此景,引发作者无穷的哀伤。

  于是词人孤寂地坐着,静静地感受着哀伤,”无绪,无绪”四个字,把这种哀伤如吟唱一般地表达出来。“无绪”是“无奈”,是“无计”,是“无情”,是“无聊”,种种复杂的感情都包容在这两句简单叹息之中。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东坡言《如梦令》曲名,本唐庄宗制。一名《忆仙姿》。嫌其不雅。改名《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取以为之名。”《如梦令》这一词调的命名,正是因为下阕这两句,因此词家用这一词调时,往往在这两句上费尽心机,比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用“知否,知否”,形象地写出疑问与感伤的语气,为人所激赏。秦观的《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作“无寐,无寐”,非常警醒、精练。而此词中,“无绪,无绪”同样极为含蓄深沉,丝毫不逊于前人后人。

  “帘外五更风雨”具有象征意义。作者在美梦破碎之后心绪不宁,听着帘外的风雨,预感到更坏的厄运将要到来。全同以此作结,显得极为绝望,可见这一时期秦观的思想。这一句同时也交代了整首词发生的时间、背景,读者因此可以知道,上文所描写的“落花飞絮”等场景,都是在五更时候,都是在风雨之中,更添一份落寞悲凉。

参考资料:
1、 刘石.《宋词鉴赏大辞典》.北京:中华书局,2011:393

mènglìng··chíshàngchūnguīchù--qínguān

chíshàngchūnguīchùmǎnluòhuāfēiguǎnqiāorénmèngduànyuèguīliánwàigèngfēng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罔两¹问景²曰:“曩(nǎng)³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fù)(tiáo)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译文:微阴问影子:“先前你在走,现在又停下;先前你坐着,如今又站了起来。你怎么没有自己独立的持守呢?”影子回答说:“我是有所依凭才这样的吗?我所依凭的东西又有所依凭才这样的吗?我所依凭的东西难道像蛇的蚹鳞和鸣蝉的翅膀一样微小吗?我哪里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这样?我又怎么知道因为什么缘故而不会是这样?”
注释:¹罔两:影子之外的微阴。²景:影子;这个意义后代写作“影”。³曩:以往,从前。⁴特:独。⁵操:操守。⁶待:依靠,凭借。⁷蚹:蛇肚腹下的横鳞,蛇赖此行走。⁸蜩:蝉。
荏苒又重阳,拥旌旄倚太行,登临疑是青霄上。天长地长,云茫水茫,胡尘静扫山河壮。望遐荒,王庭何处?万里尽秋霜。
(rěn)(rǎn)¹又重阳,拥旌(jīng)(máo)²倚太行³,登临疑是青霄上。天长地长,云茫水茫,胡尘静扫山河壮。望遐荒,王庭何处?万里尽秋霜。
译文:时光渐渐过去,又到一年重阳时节,将士们手执旗帜,高大的身躯与巍巍高山并肩而立,仿佛置身于碧天之上。天长地阔,云水茫茫,来犯的敌人犹如尘土一般,被一扫而净。远望荒僻之地,哪里还看得到胡人首领的居住地?万里疆土皆是秋日银霜。
注释:¹荏苒:时光渐渐过去。²旌旄:军中的旗帜。³太行:山名,位于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之间,明朝时为边防重地。⁴青宵上:天上,形容很高。⁵胡尘:指少数民族入侵时的征尘与战火。⁶王庭:泛指少数民族首领居住地。
青阳开动,根荄以遂,膏润并爱,跂行毕逮。
青阳开动,根荄(ɡāi)¹以遂²,膏润³并爱,跂(qí)行毕逮。
译文:春天来了,小草开始生根发芽。春天的雨露滋润万物,一切动植物都得到了雨露的覆蔽。
注释:¹荄:草根。²遂:生出。³膏润:指雨露滋润。爱:覆蔽。跂行:这里是泛指动物用脚走路。
霆声发荣,壧处顷听,枯槁复产,乃成厥命。
(tíng)声发荣¹,壧(yán)处顷听²,枯槁(gǎo)复产,乃成厥(jué)命。
译文:春雷阵阵,听到春雷的声响后,蛰伏在岩洞里的动物无不欢欣,随之而起,结束了漫长的冬眠,开始了春天新的生活。
注释:¹荣:指草木开花。²壧处顷听:这句是说蛰伏在岩洞里的动物都倾听而起。壧,与“岩”相通。顷,与“倾”相通。
众庶熙熙,施及夭胎,群生啿啿,惟春之祺。
众庶(shù)(xī)¹,施及夭胎²,群生啿(dàn)³啿,惟春之祺
译文:冬天枯萎了的草木也都生出了萌芽,一切生命在春的季候里都得以成长。春天万物和乐,春天的恩泽广及尚未出生和成长的生命。万物繁殖众多,都是因为受到了春天的福佑。
注释:¹众庶熙熙:众庶,众多的生命。熙熙,和乐的样子。²施及夭胎:施,延伸。夭,还没有生长的生物。胎,处于母胎中的生物。³啿:丰厚的样子。⁴祺:福,福佑。
青阳,指春天。汉代举行祭天大典的时候,也祭祀四时之神。这首《青阳》是专为祭祀春天之神而作的。歌中写出了大地回春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表达了向神灵祈福的心愿。

qīngyáng

míng liǎnghàn 

qīngyángkāidòng gēngāisuì gāorùnbìngài xíngdài 
tíngshēngróng yánchǔqǐngtīng gǎochǎn nǎichéngjuémìng 
zhòngshù yāotāi qúnshēngdàndàn wéichūnzhī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
苔径¹²江竹,茅檐覆(fù)³地花。
译文:长满青苔的小路边,仍旧是修竹临江,茅檐下的花木,依然是浓荫覆地。
注释:¹苔径:长满青苔的小路。²临:挨近,靠近。³覆:遮盖。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别来频¹甲子²,倏(shū)³又春华
译文:离开草堂已经三年了,归来时正是春花正茂的时候。
注释:¹频:多次。²甲子:甲为天干的首位,子为地支的首位。³倏忽:一作“归到”。⁴春华:即春花。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yǐ)杖看孤石¹,倾壶²就浅沙³
译文:谢安常倚杖与孤石相望,我却在浣花溪浅沙地上倾壶独酌。
注释:¹倚仗看孤石:晋谢安所居的地方,有石一柱,谢安常倚仗相对。杜甫在这句诗里说的即指此。²倾壶:指斟酒。³沙:浣花溪有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译文:欣赏那远处闲静浮于水面上的水鸥,观看那在微风中斜飞的燕子。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世路虽多梗(gěng)¹,吾生亦有涯²
译文:我今日虽回到了这地方,但不知以后又怎么样,现在蜀中多乱,倚路梗阻,年纪这么大了,一个人的一生,也终会有尽头之日呀。
注释:¹梗:阻塞。²涯:穷尽。764年,杜甫已五十三岁。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此身醒复醉,乘兴¹即为家。
译文:来日既有限,所以不同不于愁中取乐,醒后有酒又饮个醉,兴之所至便是家了,得快乐时且快乐,何必计较能在这里住上多久呀。
注释:¹乘兴:兴会所至的意思。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