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赋先以序文略叙长杨之猎,而在赋辞之中就完全脱离长杨之猎而议论,以汉高祖的为民请命、汉文帝的节俭守成、汉武帝的解除边患来显示出汉成帝的背离祖宗和不顾养民之道。全赋仿效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在结构和遣词用句上无不则其步趋、祖其音节,可谓神形俱是,但在命意、文章的气势以及意境上又大不相同,脱胎而出又自成新意,以田猎为构架来概述历史,树立楷模,颂古鉴今,讽刺了汉成帝的荒淫奢丽。
在内容上,此赋变《羽猎赋》的“序以议论,赋用叙事”为“序用叙事,赋用议论”,并运用了一种论点明确、意在辞先的罕见的作赋方法:在赋的序言中,作者便揭通过露了君王狩猎而“农不得收敛”的事实明确了全篇的讽谏立意。因此题材虽是田猎,但全文几乎未涉及田猎的本身,更不及对盛况的铺叙和及于对“盛德”的歌颂,赋的正文先通过子墨客卿之口质疑,揭示了校猎前期准备活动劳民伤农:“颇扰于农人。三旬有余,其勤至矣,而功不图。”揭露了君王这一“岂为民乎哉”的行为动用农民、军队,大肆围猎,影响生产的事实,十分尖锐地提出君王应以“养民”为准则、 “动不为身”、“玄默为神,淡泊为德”。
接下来,翰林主人的答辩委婉而具深意,没有就对方的质疑作正面的“解惑”,而是逐层叙述了以往三世先皇德泽在民的前功往烈:汉高祖历艰除暴,创业垂统;汉文帝险约守成,恢弘治绩;汉武帝平息边患,扩展威德。这都是为国为民,也获得了国宁民康的效验。其中,“其后,熏粥为虐。……金革之患“一段描写的是武帝时期的武功,虽然作者没亲眼见过卫青、霍去病兽征的场面,但这段却以文学上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卫青、霍去病征匈奴的战争场面,杀伐之气跃然纸上。
在逐层叙述了以三世先皇的前功往烈中,作者借翰林主人之口,假驳斥子墨客卿为名,以历代君王的行为为论据,一方面为了说明应法祖而治国,即治国要以文武之道,君王应该做到居安思危,另一方面则为了说明崇武也是必需的,但武功是在特定环境中才应用的。双管齐下,含蓄地表达了对汉成帝荒淫畋猎的不满。赋随后切入汉成帝这次大校猎本身,说这是为了习练武备而安排的暂时活动,皇帝是有所警惕的,继之而来的将是一个昌盛安宁的大治局面。很明显,这里作者只是表面上颂扬武功,甚至打出“胡人获我禽兽,竞不知我亦获其王侯”的招牌,而其实质还是非难而进行讽谏。只是手法上巧妙婉转一点,文意上也显得曲折起伏,耐人寻味。
综而观之,全赋议论凌厉,气势逼人,以正言出微词,泼辣而有节,通过隐晦曲折的手法在歌颂汉皇朝的声威和皇帝的功德的同时蕴含讽谏,从侧面揭露了封建帝王为了满足一己之淫乐而滥用民力,荒误农工的荒唐行为,反映了作者思想上进步正直的一面显示了作者作为辞赋家的词采风发的才能,又表现出作者作为议论家的逻辑缜密、无懈可击的特色。
在艺术结构与表现手法上,此赋中史实可以征信,辞藻使用得比较恰切,词旨分明,语言精炼,作者的意旨表达得晓畅深刻,颇具可读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第二年,皇帝将要向胡人夸耀中国禽兽多。秋季,命右扶风地方征发人民进入终南山,兽自褒斜谷,东到弘农郡,南至汉中郡,张开罗网罝罘,捕捉熊罴豪猪、虎豹猿猴、狐兔麋鹿,装在槛车里,运到长杨宫中的射熊馆。用网围成猎场,把捕得的那些禽兽放在里面,叫胡人徒手去捕捉,各人可取走自己捉住的猎物,皇帝亲来观看。当时,农民因此不得收获庄稼,扬雄跟从至射熊馆,回去,献上《长杨赋》。这权且用笔墨作成文章,以翰林作为主人,子墨作为客卿以讽谕。赋辞说:
子墨客卿问于翰林主人,说:“大家知道,圣明君主的养民,应该用仁恩沾润,行事不为自己着想。今年在长杨田猎,事先命右扶风地方左以华山、右以褒斜谷为界,截割嵯峨的山峰当作橜子,围绕南山作为罗网,林莽中排列千乘,山谷间摆着万骑。领着军士踏遍猎场,把猎获物赐给戎人,让胡人挖熊罴,拖豪猎,用木头拥蔽、竹枪连结作成蕃篱。这是天下极为可观的游乐啊!然而,也颇为干扰农人,活动了三十余日,可谓勤劳之至,然而不图谋功效,恐怕不知道的人,认为是在外娱乐游猎,在内也不是为了祭祀祖先社稷,哪是为人民?况且,君主本应以幽静为神,以澹泊为德。而今爱好远游以显示神威,屡次动众来疲惫车骑甲士,本不是人主的急务啊!蒙昧的我是暗自疑惑的。”翰林主人说:“唉!客人为何说这话?像您所说的,是知其一而不见其二,看到表面而不了解内里。我曾谈得很多,厌倦了,就不再一一详说,请允许我略举大概,由客人自己去了解主要的吧。”客人说:“那好,那好。”
主人说:“从前有个强暴的秦朝,像野猪一样对待人士,像吃人的窫窳那样对待老百姓。一群像怪兽凿齿那样的恶徒,磨牙相争。豪杰并起有如汤沸云扰,而广大人民不得安宁。于是,上天授命于高祖,高祖奉承天命,顺乎天运,横大海、摇昆仑,提剑叱责那强秦。所过之处,攻城取邑,斩将降旗,一日之战多得不可尽记。他担当这样的劳苦,头发蓬乱没有时间梳理,饥饿也吃不上饭,头盔长了虮虱,铠甲浸透了汗水,这都是为替万姓向皇天请命。从而伸张人民的冤屈,拯救人民的贫乏,规划亿万年的事,恢宏帝王的功业,七年之间使得天下安静了。
及至孝文帝,趁着高祖流风遗韵,开始注意于最安宁的政治,亲身厉行节俭,绨衣只要不破、革履只要不穿孔就不更换;不住大厦,木器不雕花纹。于是,后宫贱视玳瑁而疏远珠玑,不用翡翠的装饰,除却雕琢的技巧,厌恶美色奢华而不接近,排斥芬芳的衣物而不服用,制止丝竹淫邪的乐曲,不爱听郑卫那种窈眇的歌声。因此,北斗星运转端正而天上太阶平整了。
其后,熏粥为虐。东夷横行反叛,羌戎仇怨,闽越相互征伐,远方劳苦百姓因此不安,中原也蒙受祸患。做这种情况下,圣主武帝勃然发怒,于是整饬军旅,命令骠骑将军卫青出征,人马纷纷,像云集雷发。猋风腾起,波涛汹涌,起兵如同机发蜂飞,行动如流星,攻击如雷霆。践踏轒韫车,攻破穹庐,使匈奴人脑涂沙漠,髓流余吾水,从而脚践他们的王庭。驱赶骆驼,焚烧村落,分裂单于的部落,肢解那些属国。填平坑谷,拔除草莽,削平山石以开辟道路。蹂踏尸体,车轧厮徒,捆绑其老弱,其被戈矛箭镞所创的各种受伤的人达数十万之多,他们都磕头竖颌,匍匐如虫蚁。这样二十余年了,还不敢稍微休息一下。那是真如天兵四面降临,首先针对北方;然后回戈斜指,南越就被平定了;指麾信使兽行,羌族、僰族向东归顺。就这样,远方异俗、不同的邻邦族党,从来没有受到仁政教化、盛德安抚的,而今没有不举足仰望,请献珍宝来朝。使得四海之内澹然安定,永远没有边城的灾难和战争的祸患。
现在朝廷纯用仁政,遵循正道、显扬德义,并重视文学,圣贤之风像云广布,英华之才不断涌现,洋溢在八荒区域。普天所覆盖的,没有不受到恩泽沾润。士人若有不谈王道的,樵夫也要讥笑他。这意味着:凡事没有兴盛不衰,盈满不亏的,所以走平路不要粗心忘记险阻,安定时不要忘危。于是有时在丰年间出兵,整饬车马、警戒军旅,兴师于五柞,习马在长杨,以猎取狡兽来简选力士,以射中轻捷飞鸟来比武艺。于是集合起来登上南山,望望极远的乌弋国,兽边压服月窟之处,东边震动日出之域。又恐后代为这一时之事所迷惑,经常把它作为国家的大任务,以田猎为荒淫,逐渐衰微而不运用它,因而使车轮不支轫木,旌旗不住地挥动,随从者游荡无定,委曲连属回旋。其实这是尊奉高祖的功烈,遵循文帝、武帝的法度,恢复三王、五帝田猎的本来目的。要使得农不停止耕作,女不下纺机,婚姻及时,男女都不要违背。兴出和乐之风,行事简朴平易,怜惜劳累的人,停止力役,访问百岁老人,慰抚孤儿、弱势群体,引导大家共苦同乐。然后,就可以陈列钟鼓之乐,响起鼗磬的和声,竖立雕刻猛兽的木虡,敲击玉磐,跳起八列之舞。以信义当作饮酒,同君子欢乐当作肴馔,听宗庙中的雍和之声,接受神人的赐福。歌词和《颂》诗相投,吹奏和《雅》乐相合。勤劳能够做到这样的,那就真可以说是‘神所劳’了。方且等着好符瑞降临,以便筑梁甫的祭场在泰山之顶增封。把光辉延及于将来,和古帝尊号比较荣耀。这哪里是只想淫乐游览,在庄稼地里跑马,在果树林中环绕、践踏草木,在向众人夸耀丰富狖玃、麇鹿的猎获呢?盲人看不见咫尺的近处,而离娄能照见千里远的角落。客人只是爱惜被胡人拿走我们的禽兽,曾不知我们已经获取了他们的王侯!”
话还没有说完,客人子墨就下了席位,拜了两拜并叩头至地道:“这样的法度真是伟大啊!确是小人所想不到的。你在今天启发了蒙昧的我,我才算是廓然明白了!”
注释
长杨:汉行宫名,故址在今周至县东南。
明年:第二年,即作《羽猎赋》之第二年。
上:指汉成帝。
胡人:古代对北方和西域各民族的称呼。
右扶风:汉郡名,与京兆、左冯翊为三辅,其地在今陕西长安县以西。
发:征调。
南山:终南山,属秦岭。
褒斜:古通道名,在陕西省西南。
弘农:郡名,辖境相当于今河南内乡、宜阳以西,黄河、华山以南,陕西柞水县以东。
驱:直达。
汉中:郡名,战国楚地,秦置郡,汉仍之。
罝罘:捕兽网。
罴:熊类,也叫马熊。
豪猪:也称箭猪,肩至尾部密布长而刚硬的刺。
狖:长尾猿。
玃:大猴。
麋鹿:俗称四不像。
槛车:装有栏槛的车,以圈野兽,也用以囚禁罪人。
周阹:围猎禽兽的圈。
纵:放。
收敛:收获。
从:跟随皇上。
射熊馆:别馆名,汉帝王的游猎之所。
上:献上。
翰林:文翰之林。翰,羽毛。
子墨:子,男子的通称;墨,原指写字的颜料,此拟人之称。
客卿:原为秦官名,请别国人在本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
风:通“讽”,讽喻。
沾:润泽。
恩洽:以恩洽之。
为身:为自己。
太华:即华山。
椓:捶筑。
巀嶭:山名,在今陕西。
弋:小木桩。
纡:屈曲,围绕。
林莽:草木深远之地。
山隅:山脚。
踤阹:聚合而成为狩猎之围阵。踤,聚拢。
锡:通“赐”,赐与。
获胡:让胡人自己获取禽兽并赐与之。
扼:捉取。
木拥枪累:以木桩围成栅栏,其外又以竹枪相连成为篱笆,以拦截野兽逃窜。
储胥:据栏之类。
功不图:即不图功。
外之:从外边看来。
内之:从内里看来。
乾豆之事:祭祀之事。
玄默:沉静无为。
澹泊:恬静寡欲。
威灵:声威、神气。
数:屡次。
摇动:指兴师动众。
罢:同“疲”。
车甲:指兵士。
急务:当务之急。
蒙窃:谦词。蒙,无知。窃,私下。
仆:谦词,我。
倦谈:倦于谈说。
一二其详:一点一点地详细谈。
凡:大概的情况。
切:近,真实情况。
封豕:大猪,比喻残忍贪暴。
窫窳:兽名,虎爪,食人。喻意与封豕同。
凿齿:兽名,齿长,食人。
摩:磨砺。
糜沸:如粥在锅里沸腾,比喻动乱纷扰。
云扰:如云一样扰乱。
群黎:老百姓。
康:安。
眷顾:爱护,关注。
高祖:汉高祖刘邦。
顺斗极:顺应斗极。斗,北斗星。极,北极星。
运天关:运行如天关。天关,即北极星。
横:横渡。
巨海:大海。
漂:摇撼。
叱:大声呵斥。
麾城摲邑:攻取城邑。麾,同“挥”。摲,芟除。
殚:尽。
不暇:没工夫。
鞮鍪:古时战士的头盔。
介胄:甲衣和头盔。
沾汗:被汗水沾湿。
展:伸张。
诎:同“屈”,冤屈。
振:救济。
规:规划。
亿载:指千秋万代的事业。
恢:发扬光大。
密如:安静。
圣文:汉文帝刘恒。
随风乘流:继承传统。随、乘:顺应。风、流:前辈的遗风流泽。
垂意:关注。
至:永远的。
躬服:亲身实行。
绨衣:质料粗厚的衣服。
敝:破败。
革鞜:皮革傲的鞋。
穿:洞穿。
文:纹饰。
贱:不希罕。
玳瑁:一种大海龟,其壳可做饰物。
疏:不接近,远离。
却:摈除。
恶:厌弃。
丽靡:奢侈。
芬芳:指美好的饮食。
不御:不用。
丝竹:泛指音乐。
晏衍:怪腔异词。
郑卫幼眇之声:指乱世之音。
玉衡:北斗第五星。
泰阶:星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两两并排而斜上,如阶梯,故名。“泰阶平”与“玉衡正”都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象征。
熏鬻:匈奴本名。
东夷:东方少数民族。
横畔:自己内部相互放肆叛乱。
羌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
睚眦:怒目而视的样子。
闽越: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
遐氓:边民。
中国:指中原地带。
蒙被:遭受。
圣武:汉武帝刘彻。
爰:语首助词。
整:整饬。
骠卫:指霍去病和卫青。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凡六出击匈奴。卫青为大将军,七击匈奴。
汾沄沸渭:形容军队众多。
云合电发:如云聚拢,如电光爆发。
猋腾波流:如风暴腾起,波涛流涌。
机:弓弩上的发箭装置。
骇:箭惊骇而出,形容迅疾。
蜂轶:蜂拥而过。轶,过。
轒輼:攻城的战车。
穹庐:毡帐。
脑沙幕:使其脑浆涂于沙漠。幕,漠。
髓余吾:使其脑髓流人余吾之水。余吾,水名,在今宁夏。
躐:践踏。
橐驼:骆驼。
熐蠡:聚落,匈奴聚居之处。
分嫠:分割,分化。
单于:匈奴王号。
磔裂:分裂。
夷:填平。
卤莽:草木丛生之地。
刊:削平。
舆厮:用车轮辗轧其厮徒。厮,干粗杂活的奴隶。
系累:以绳索绑在一起。
吮鋋瘢耆:为箭矢和短矛所中,伤口结成疮疤。吮,箭的末端。鋋,铁柄短矛。瘢,疮疤。耆,马鬃。
金镞淫夷:为铜箭头所中,伤势严重。
稽颡树颌:形容叩头至地。颡,额。
扶服:即匍匐。
蚁伏:如蚁伏行。
惕息:大声喘气。惕,疾。
四临:开赴四方。
幽都:指北方。
先加:首先进讨匈奴。
邪指:转向别的地方。邪,同“斜”。
南越:古国名,今两广一带。
靡节:中止外交而动用武力。靡,按,止。节,符节,使臣出使所带的信物。
羌僰:古代少数民族名。
遐方疏俗:远方异俗之地。
殊邻绝党:指与汉相距辽远,互无往来之地。殊、绝,辽远。党,同类。
上仁:最高的仁德。
茂德:盛德。
绥:安抚。
蹻足抗首:跷足举首。蹻,举足。抗,举。
厥:其。
澹然:安然。
金革:指战争。
今:指汉成帝时代。
纯仁:纯厚仁爱。
书林:指文人学者。
云靡:如云一样笼罩天下。
英华:草木之美,比喻汉成帝的仁德。
沉浮:盛多,传播广远。
八区:四面八方。
沾濡:受到滋润。
王道:与“霸道”相对,指以仁义治天下。
意者:想来。
罔:无。
隆而不杀:兴旺而不衰退。
盛而不亏:盛满而不亏损。
平不肆险:平安时要不忘危险。肆,放心。
有年:五谷丰收之年。
竦戎:勉励士兵。竦,通“耸”,鼓励。
振:整顿。
五柞:宫名,故址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
简力狡兽:通过与狡壮野兽搏斗选择勇士。简,选拔。
校武票禽:通过射猎轻捷之禽鸟来考核武艺高超的士兵。校,考核。票,轻捷。
萃然:汇集的样子。
瞰:远望。
乌弋:西域国名。
厌:压服。
月窟:月出之地,指极西之处。
震:震慑。
日域:日出之处,指极东之地。
一时之事:指田猎。
陵夷:衰落。
不御:不能禁止。
车不安轫:未及停车。轫,刹车木。
靡:倒下,移动。
旃:指旗影。
仿佛:人影错杂,看不真切的样子。
委属而还:委弃其事,相互连续而归。委,放弃。属,连续。
奉:奉行。
太尊:指高祖。
烈:业绩。
度:法度。
三王之田:指传说中的夏禹、商汤、周文武的三田制度。三田,指为三种目的而打猎,一为祭祀,二为宾客,三为庖厨。
五帝之虞:指舜命伯益做山泽之官,使山河得以生息之事。
辍耰:停止农耕。耰,耕种。
工:从事纺织的妇女。
下机:停止织布。机,织机。
莫违:不违于婚期。
凯弟:和乐的样子。
行简易:行动平易近人。
矜劬劳:同情辛苦的人。矜,怜悯。劬劳,辛劳。
休:止。
百年:百岁的老人。
存:慰问。
帅:通“率”,带领。
鼗磬:两种乐器。鼗,如鼓而小,有柄。
碣磍:雕刻于钟架的猛兽的盛怒样子。
虡:古代悬钟的架子。
拮隔:敲击。
鸣球:玉磬。
掉:摇动。
八列之舞:古代天子之舞,一列八人,共八列。
允铄:诚信而美善。
乐胥:快乐。
庙:祭祀祖先的庙堂。
雍雍:和谐之声。
福祜:幸福。
歌投颂:歌声与颂相投合。颂,古代庙堂祭祀之乐。
吹合雅:吹奏之声与雅相合。吹,指吹奏竽笙箫管等乐器。雅,古代的宫廷之乐。
劳:慰劳。
方将:且将。
俟:等待。
元符:大的符应。
禅:祭祀地神。
梁甫:梁父山,古代帝王祭地神之所。
基:指山脚。
增泰山之高:指在泰山筑坛祭天,即于泰山封祀。
比荣:荣誉等同。比,并列。
往号:往昔的尊号。
淫览浮观:荒淫享乐,纵情观览。
秔:稻类。
周流:到处巡游。
刍荛:马草和柴禾。
夸诩:夸耀,显示。
咫尺:眼前,近处。咫,古代八寸。
离娄:古代眼睛有特异功能的人,据说能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烛:照,清楚地看到。
爱:吝啬。
曾:竟然。
降席:离开座位。
稽首:叩头。
发蒙:启发蒙昧,初明事理。
廓然:澄然清晰的样子。
昭:清楚明白。
元延元年(前12年)秋,汉成帝为了能在胡人面前夸耀大汉王国物产之丰盈,珍禽异兽之繁多,征调右扶风郡百姓入终南山围猎,西自褒斜,东至弘农,南驱汉中,捕捉熊罴豪猪、虎豹猿猴、狐兔麋鹿,用装有围栏的车子运到长杨宫射熊馆,用网子围成圈,把野兽放在里边,让胡人以手搏之,然后胡人可以获得抓到的禽兽,汉成帝则临观取乐,而农民却因此不能够收获他们的庄稼。扬雄随汉成帝到射熊馆,回来后追作了这篇辞赋此赋。
此赋先以序文略叙长杨之猎,而在赋辞之中就完全脱离长杨之猎而议论,以汉高祖的为民请命、汉文帝的节俭守成、汉武帝的解除边患来显示出汉成帝的背离祖宗和不顾养民之道。全赋仿效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在结构和遣词用句上无不则其步趋、祖其音节,可谓神形俱是,但在命意、文章的气势以及意境上又大不相同,脱胎而出又自成新意,以田猎为构架来概述历史,树立楷模,颂古鉴今,讽刺了汉成帝的荒淫奢丽。
在内容上,此赋变《羽猎赋》的“序以议论,赋用叙事”为“序用叙事,赋用议论”,并运用了一种论点明确、意在辞先的罕见的作赋方法:在赋的序言中,作者便揭通过露了君王狩猎而“农不得收敛”的事实明确了全篇的讽谏立意。因此题材虽是田猎,但全文几乎未涉及田猎的本身,更不及对盛况的铺叙和及于对“盛德”的歌颂,赋的正文先通过子墨客卿之口质疑,揭示了校猎前期准备活动劳民伤农:“颇扰于农人。三旬有余,其勤至矣,而功不图。”揭露了君王这一“岂为民乎哉”的行为动用农民、军队,大肆围猎,影响生产的事实,十分尖锐地提出君王应以“养民”为准则、 “动不为身”、“玄默为神,淡泊为德”。
接下来,翰林主人的答辩委婉而具深意,没有就对方的质疑作正面的“解惑”,而是逐层叙述了以往三世先皇德泽在民的前功往烈:汉高祖历艰除暴,创业垂统;汉文帝险约守成,恢弘治绩;汉武帝平息边患,扩展威德。这都是为国为民,也获得了国宁民康的效验。其中,“其后,熏粥为虐。……金革之患“一段描写的是武帝时期的武功,虽然作者没亲眼见过卫青、霍去病西征的场面,但这段却以文学上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卫青、霍去病征匈奴的战争场面,杀伐之气跃然纸上。
在逐层叙述了以三世先皇的前功往烈中,作者借翰林主人之口,假驳斥子墨客卿为名,以历代君王的行为为论据,一方面为了说明应法祖而治国,即治国要以文武之道,君王应该做到居安思危,另一方面则为了说明崇武也是必需的,但武功是在特定环境中才应用的。双管齐下,含蓄地表达了对汉成帝荒淫畋猎的不满。赋随后切入汉成帝这次大校猎本身,说这是为了习练武备而安排的暂时活动,皇帝是有所警惕的,继之而来的将是一个昌盛安宁的大治局面。很明显,这里作者只是表面上颂扬武功,甚至打出“胡人获我禽兽,竞不知我亦获其王侯”的招牌,而其实质还是非难而进行讽谏。只是手法上巧妙婉转一点,文意上也显得曲折起伏,耐人寻味。
综而观之,全赋议论凌厉,气势逼人,以正言出微词,泼辣而有节,通过隐晦曲折的手法在歌颂汉皇朝的声威和皇帝的功德的同时蕴含讽谏,从侧面揭露了封建帝王为了满足一己之淫乐而滥用民力,荒误农工的荒唐行为,反映了作者思想上进步正直的一面显示了作者作为辞赋家的词采风发的才能,又表现出作者作为议论家的逻辑缜密、无懈可击的特色。
在艺术结构与表现手法上,此赋中史实可以征信,辞藻使用得比较恰切,词旨分明,语言精炼,作者的意旨表达得晓畅深刻,颇具可读性。
文中记叙作者与友人同游扫叶楼。全篇前半写景,后半议论。第一段记述作者囿于一隅之见,自以为江宁奇胜尽已览遍,第二段记述作者游扫叶楼所见所感,第三段引出议论,慨叹世俗舍近求远,“骛远而遗近”。文章写景笔墨清秀,层次明晰,山水江岛,烟村风帆,画面迭起,纷至沓来,令人心驰神往;议论乃有感而发,由此番游览,叹世俗之“骛远而遗近”,对人多有启发。
写景记游文章,开头多半是介绍所游名胜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的概况。管同的这篇《登扫叶楼记》却别具一格,先描写他归江宁后所游历的诸处名胜:或登石头城,游钟山,泛舟玄武湖;或在远离城南的芙蓉、天阙几座山峰上跳望远景,到燕子矶头俯看长江汹涌的奔流。游踪所至,几乎遍及城内城外。所以,他“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以至有人再遨登览时,竟“思舍是而他游”。文章至此,才笔锋一转,点出题景说:“而四望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却“乃未始一至焉。”
管同原以为江宁奇胜尽在钟山、玄武湖、燕子矶等地,而对离家不足一里的扫叶楼竟“未始一至”,一旦登上扫叶楼后,便不禁惊叹:“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这一胜境的发现不仅打破了他的“差远流俗”之见,而且启迪他悟出了许多道理,一是由自己的“思舍是而他游”,却不知奇境就在身边,从而想到“骛远遗近”的世俗常情;二是由此想到自己的生平行事多不切实际,与此相类似,暗寓愧悔之意;三是由自己“骛远遗近”,却又因得益于王君而不误,暗喜所交益友的可贵。三点意思紧密相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此文在表现方法上,很有特色。全文三个部分先写所谓的江宁奇胜,烘云托月,引出扫叶楼;继从扫叶楼近观、远晓,写出江宁奇胜中的又一奇境,尺幅千里,历历如画;最后,由自己的“厌倦思欲远游”,几乎误失奇境的教训,抒发登楼之感怀,推己及人,由此及彼,世俗之情,生平之慨,治为一炉。全文的语言简洁清丽,工整中有变化。如“堆黄叠青”“曲旷瑰奇”,一状色,一写境,一实一虚,十分形象,再如“近接城市,远挹江岛;烟村云含,沙鸟风帆"四句,前后两两对偶,其中第三句暗承第一句,第四句暗承第二句,词句工整,而词意交互,造成错落而有致的艺术效果。
以调侃的语气写政治讽刺诗,读来虽感幽默风趣,却令人倍为心酸,这首绝句的特色就在于此。
诗人没有青衫穿,这样讲当然是到了超越现实的程度,夸张过了头。但是,以不可能存在的现实来反衬极度的愤慨的感情(诗人对朝廷为和戎而用“百万缣”的无比愤怒),这种“超极表至极”的曲达方式在诗词创作中已是屡见不鲜了,比如李觏的《乡思》,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等,用的都是这种手法。
青衫是读书人的象征,是与一般平民区别的特征之一,代表了士子们的体面。诗一开始就抓住这件象征物,说如今我这个诗人连想穿一袭青衫都没办法了!极其愤疾的一句话,劈头而来,不啻在说如今斯文已经扫地。言外之意,当然扫地的何止是斯文,刘克庄正以此代指整个朝廷国家的体面都丢尽了。何以会连读书人想一件青衫都得不到?诗第二句立即指出,这是因为做青衫的丝绸都孝敬金虏去了。这两句是倒装,因了和戎,诗人才没绸做衣服,诗把因果关系调转顺序,就突出了胸中的愤愤不平。此外,诗人没有青衫,百姓们为了交纳额外的赋税,穷困的程度就用不着多说了。
三、四句忽生奇想:金虏如此欺负我们,朝廷却一味忍让,这些贡银及绸缎从哪儿来呢?我看西子湖边的杨柳桃花不如全都拔掉,种上桑树养蚕织绢,用以填金人的无尽欲坑吧!这两句写得很冷。当然,诗人并不是真的认为在西湖边种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随机而发,加深前两句所述的愤慨而已。把白堤、苏堤、“柳浪闻莺”,这些西湖著名景点上的柳树都砍光拔尽,种上桑树以养蚕,自然也是荒唐至极的想法,但是,这种作法却有合理性,总得让人有衣穿,不养蚕就没有什么能拿来织缣的。“衣”与“食”事关国计民生,西湖没有柳可以,人民没吃没穿可不行。诗人的话虽说得很率直,而表现出来的心思却很曲折,这种表达方式叫做“直中含曲意”,运用这种手法,以小见大,可使作品显得格外委婉含蓄。
全诗虽然很短,但紧紧抓住朝廷不顾耻辱向金人贡献大量丝绸这一中心做文章,有激切的鞭斥,有幽默的调侃,讽刺性很强,而诗又不显得直露,读后容易引起人们的深思和共鸣。
这首词写美人的姿态。上片写她的妆束:碧兰、轻飘、透亮、垂地的罗衣,真如仙女飘行于云彩之间,与白居易“风吹仙袂飘飘举”意境相似。下片写她的神态:吹箫、折花,含颦缓步,有情无力,完全是封建时代士大夫眼中的仕女形象,虽无深刻词意,然有美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