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绿黄鹂翳,春簧叶底,好音时度。户闭烟塘,对清阴送日,离群难赋。
桑绿黄鹂翳,春簧叶底,好音时度。户闭烟塘,对清阴送日,离群难赋。
锦笺纵有,暗飘尽、年华风雨。都拚与、镜里流尘自转,欢期何许。
锦笺纵有,暗飘尽、年华风雨。都拚与、镜里流尘自转,欢期何许。
草色危亭又暮。尽闲愁、未关游误。想人世、更谁非寓客,谁是吾土。
草色危亭又暮。尽闲愁、未关游误。想人世、更谁非寓客,谁是吾土。
便把去来细念,算只有、情如故。看看又惹相思,到门鸥鹭。
便把去来细念,算只有、情如故。看看又惹相思,到门鸥鹭。
陈洵

陈洵

陈洵(1871—1942),字述叔,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 。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2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孟子曰:“自暴¹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²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³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译文:孟子说:“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可以和他交流思想;自甘落后的人,不能和他共同做事。言谈诋毁礼仪和道义,叫作自己损害自己;自身不能按仁爱和道义的标准做事,就叫做自甘落后。仁爱,好比是人们能够安心居住的地方;道义,好比是人生前行的正确道路。荒废安逸的宅院不去居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去行走,真是可悲啊!”
注释:¹暴:糟蹋,损害。²自弃:自甘落后,不求上进。³非:低毁。⁴正路:正确的道路,正当的途径。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¹
译文:我虽然身份卑微但心中道义长存,我并非来攀附权贵而是因为你也是心怀道义之人。
注释:裴(péi)侍郎:即裴瓒(zàn)。朱门:权贵之门。¹孔门:孔子儒家之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只望至公¹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译文:只希望您能读读我写的文章,我(此行)不求入朝为官,只希望和你一起谈谈为文著书方面的事情。
注释:¹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谓其大公无私。指裴侍郎。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垂纶(lún)¹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译文:雨中垂钓结下了隐居渔乡的孤傲之情,吹过树林的夜风传来了远飞鸿雁的心志。
注释:¹垂纶:钓鱼。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男子受恩须有地¹,平生不受等闲²恩。
译文:男子汉接受恩惠必须要有缘由,我平生也绝不能接受别人平白无故的施舍恩惠。
注释:¹地:见地,缘由。²等闲:平白无故。

  这是一首投奔他人,希望得到赏识重用的一首自荐性质的诗歌。这样的诗歌在唐代其实也算比较普遍,比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上李邕》,等等。这首自荐诗歌,言辞恳切,不狂傲;又不卑不亢,没有谄媚之态。既表达了对裴侍郎的崇敬之情,又树立了自己道品高洁,志向高远的形象。

  首联“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是说自己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心怀道义。此次来拜谒不是因为你是权贵,而是因为你也是心怀道义之人。

  颔联“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说明自己的来意。说得很委婉、隐晦。明面上说自己此次来不是跑官求官的,只希望你能读读我的书卷,和你一起谈谈为文著书方面的事情。但是听的人自然心知肚明。作者巧妙、隐晦了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虽然有点虚伪,但没有阿谀奉承的谄媚之态,保持了人格尊严。

  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诗人用雨中垂钓的钓鱼翁、夜里风中飞翔的鸿雁,形象生动的表现了诗人孤高、鸿鹄之志的人物形象,是情感情怀的形象化表达;结构上也缓和了前面直陈式的叙述,使诗歌变得婉转从容。这一句和诗中其它三句卓然不同。正是有了这一句,全诗才具备了诗的气质。

  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是说大丈夫是凭自己的才华受恩,意指自己是有才华才学之士。“平生不受等闲恩” ,是说自己不接受等闲之辈的可怜施舍,给人高傲之感,同时也吹捧了拜谒对象。

tóuchángshāpéishìláng

xún tángdài 

shēnsuījiàndàochángcún fēizhūménkǒngmén 
zhǐwàngzhìgōngjiāngjuàn qiúcháoshìzhìshūlùn 
chuílúnjiéxiāng chuīfēngchuányànhún 
nánshòuēnyǒu píngshēngshòuděngxiánēn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食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sāi)¹,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²往就³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jī)大酢(cù),从取三升食之,病自当去。”即⁹如佗言,立吐蛇¹⁰一枚,县车边,欲造¹¹佗。佗尚未还¹²,小儿戏门前,逆¹³见,自相谓曰¹⁴:“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¹⁵此蛇辈约以十数。
译文:有一天,华佗走在路上,看见有一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要吃东西却咽不下去,家里人正想要用车载着他去看病。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就停车去诊视,告诉他们说:“刚才我来的路上有家卖饼的,有蒜泥和醋,你向店主买三升来喝,病痛自然会好。”他们马上照华佗所说的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一条蛇一样的寄生虫,他们把虫悬挂在车边,想要到华佗家去拜谢。华佗还没有回家,华佗的儿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自言自语地说:“你们像是遇到了我的父亲,车边的“病”就是证明。”病人进屋坐下,看到华佗屋里北面墙上悬挂着这类寄生虫大约有几十条。
注释:¹塞:堵住,这里指寄生虫堵住喉咙。²欲:将要。³就:靠近。⁴驻:停住车马,这里引申到停留。⁵道:路。⁶蒜齑:捣碎的大蒜,蒜泥。⁷酢:同“醋”。⁸去:除掉,去掉。⁹即:立刻,马上。¹⁰蛇:这里指一种外形像蛇的肠道寄生虫。¹¹造:到……去。¹²还:返回。这里指回家。¹³逆:迎面。¹⁴自相谓曰:自言自语说。¹⁵县:通“悬”,挂。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¹何处?空翠渺(miǎo)烟霏。尘世²难逢一笑,况有紫萸(yú)³黄菊,堪(kān)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译文:云朵的影子浸在江水里,鸿雁正打算往南飞。带着酒壶和客人们一起登山去往哪里呢?当然是找一个苍翠清寂、烟雾氤氲的地方。人世间难得一笑,还好有紫萸黄菊可以摘下来插满头,尽兴而归。风景还是往年的风景,可惜人早已不是往昔的人了。
注释:¹结客:和客人们一起登山。²尘世:即人生。³紫萸:即茱萸,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chóu)佳节,须酩(mǐng)(dǐng)¹,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huī)。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译文:为了庆贺重阳节,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请不要再推辞不喝了。人活着就像寄生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非要奔波劳碌,到最后还怨恨人生苦短呢?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春花开了又谢,亦有无数日的月亮盈了又缺,无穷无尽。如果能够明白,就不会再有危机感。你去问问登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的齐景公,何必为人生短暂而泪沾衣襟。
注释:¹酩酊:大醉貌。

  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叫隐括。此词,即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

  初读一遍,不过觉得它逐句移植原诗,仅仅清畅淡远而已。反复涵咏体会,才发觉意境精神已脱胎换骨。

  朱熹在词中注入了自己独特的儒家哲学思想,一改原诗的消极情绪,推陈出新地化出了积极意义。词人登上秋山后,倒影在江水中的无限秋景映入眼帘,却只落笔在“云影”二字,意境深远。此时仰头又见大雁欲飞向南方度过寒冷的冬天。紧接着,词人自问“携壶结客何处”,答得却是“空翠渺烟霏”。语间似答非答,表明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那烟雾缭绕漫山碧翠中。

  交代了时令、景致、人物,词人开始借机抒发人生感慨。他说尘世多俗事,营营扰扰,难得有畅心的片刻。但是今日不同,不但可以登山,还可以把紫萸、黄菊插满头,玩得尽兴了再回去。“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壮阔抒怀,颇有几分及时行乐的意味。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好似词人当面劝酒,要同行宾客趁着这良辰美景酩酊大醉一次,无须推辞,浪费美好光阴。“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一句,词人把人生在世比作寄生,既然它如白驹过隙倏忽而过,何苦对着落日余晖自伤自怜。

  之后,词人的思想穿越古今,词境顿然开阔。他想到古往今来,沧海桑田,有无数的春花开了又谢,亦有无数日的月亮盈了又缺。在词人看来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恒定变化,也正是因为这种循环变化的存在,自然才有了源源不断的生机。“那更有危机”是说如果能够明白这样的道理,就不会再有危机感。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化用了春秋齐景公的典故。有一次,齐景公登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着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流露出一种无法挽回逝去时间的伤感。朱熹反问“何必独沾衣?”人世无常,变幻难定,无人幸免,所以无须太执着。

  杜牧在诗中的旷达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慰,令人压抑。而一经朱熹化用之后,把自然与人生结合,成为了积极面对人生的寄语。词人点石成金,以理性的思辨解读生活和自然,不失为大快人心。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448

shuǐdiàotóu··yǐnkuòzhīshānshī--zhū

jiāngshuǐjìnyúnyǐng鸿hóngyànnánfēixiéjiéchùkōngcuìmiǎoyānfēichénshìnánféngxiàokuàngyǒuhuángkānchāmǎntóuguīfēngjǐngjīncháoshìshēnshìrénfēi

chóujiājiémǐngdīngxiāngwéirénshēngshìxīnyuànxiéhuījǐnjīnláiwǎngduōshǎochūnhuāqiūyuègèngyǒuwēiwènniúshānzhān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雪晴天,绿蘋红蓼参差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一江秋水澹¹寒烟,水影明如练¹,眼底离愁数行雁。雪晴天³,绿蘋(pín)红蓼(liǎo)参差。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译文:摇动的秋江上飘浮着清寒的烟雾,明净的秋水宛如一条白练。极目远望,数行南归的大雁勾起我心中的离愁别怨。雪后的晴空极其澄澈,江边的绿蘋和红蓼高低不齐、错杂相间。江上渔人一边荡桨,一边唱着吴歌,一曲哀怨的歌声惊起了栖息的白鸥,它们展翅飞向蓝天。
注释:越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小桃红:小桃红:曲牌名,属越调,又名“采莲曲”“平湖乐”等,句式为七五七、三七、四四五,八句六韵。¹澹:江水摇动的样子。²练:熟绢。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³雪晴天:极其澄澈的晴空。雪,特别,极,今江苏方言犹有之;一说雪白,明朗。⁴蘋:水生草本植物。⁵参差:高低长短不齐。⁶见:同“现”,呈现,显现。⁷吴歌:江南一带的民歌。

  前人对唐代诗人、画家王维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论。倪瓒的这首曲子描写江南水乡的景色,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此曲先写深秋季节,江面上飘浮着淡淡的烟霭,江水更加澄彻,好像白练。接着写雪霁初睛,绿蘋红蓼,显现生机。最后道出了作者对当时现状的一丝不满,但不影响对自然美的表达和美好愿望的展现。

  一个雪后晴天,一江秋水白练似的向远处平铺舒展,在残雪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明亮。水面上淡淡的烟霭似乎还带有一些寒意。天空中征雁数行,飞向南方,似乎勾起了作者的离愁别恨。展眼望去,水边的绿蘋、红蓼参差错落有致,把这幅“秋江雪霁图”点缀得更加素雅,更富有野趣。然而,港汉深处凄清哀怨的吴歌声却又使这明丽的画面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怅惘色彩。一叶小舟荡桨而出,歌声、桨声惊起了滩头休息的白鸥,扑簌簌地飞向远处。

  如果说它是一幅图画,那它就是一幅简洁凝炼的山水图。秋水如练,此乃画之空灵飞白处,再烘染于寒烟,则氤氲满纸。此又是画中常用的染晕之法。绘画中有水墨取韵,见笔得骨之说,倪瓒此处正是先求其韵,而后以飞雁“出俏”。而绿𬞟红蓼则于画面中微着色彩,得此一笔,则画面灵活而有生气在江天、雪天的映衬下,此“小景”便更是全图之俏丽处了。而“吴歌荡桨”“白鸥腾空”,则又使静态的图画中显出动感。作者在此未具体描绘吴娃之态,若将其作画观,则此船此桨当微露于绿𬞟之上,隐然于红蓼之中,此又是画家常用的“藏头露尾”之法。整个画面远景、中景、近景层次分明,虚实相生,頗见画家倪瓒的构图匠心。

  然此曲毕竟又是“诗”,它又具有诗的魅力。诗中有画固然为佳境,但仅限于此,却还不足,妙处当还在画中有诗。画只能凭视觉去体会,而诗却可以将人之心境妙托字间。此曲以“寒烟”先暗点一笔,以“离愁”表明心绪,而哀歌之声,则非诗不能点出了。为此,此曲就不是一首单纯的写景之作。

  但更耐寻味的却是作者心底的思绪。作者并未完全忘情世俗,超脱实心灵深处的幽怨微妙地叩击着他的心弦。“眼底离愁”是什么作者并来明说。倪瓒晚年预感国势将乱,疏散家财而遁迹江湖,其“离愁”也许就是因此而来,也许不限于此,还有更深一层的底蕴。总之,作者一方面把大自然写得那么美,一方面又透露出内心的不平静,完整地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047-1048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