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不比昔年好,更叹人家酒杯少。一秋吟事颇岑寂,未免独酌凄怀抱。
菊花不比昔年好,更叹人家酒杯少。一秋吟事颇岑寂,未免独酌凄怀抱。
消寒初集集吾舍,一为诸公涤烦恼。旷园主人续有约,又见雪泥印鸿爪。
消寒初集集吾舍,一为诸公涤烦恼。旷园主人续有约,又见雪泥印鸿爪。
冬葵一味有何奇,难得滋含风露饱。顿令八簋失芳腴,再进百觥尽倾倒。
冬葵一味有何奇,难得滋含风露饱。顿令八簋失芳腴,再进百觥尽倾倒。
何绍基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 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金凤¹邻铜雀,漳(zhāng)²望邺城。
译文:金凤台紧挨着铜雀台,邺城面对着浊漳河。
注释:¹金凤:台榭名,疑为“金虎台”之误。²漳河:浊漳河,在当时河北道相州邺城北面。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君王¹无处所,台榭(xiè)²若平生³
译文:君王已死,现在没有地方可寻了,而这里的亭台楼榭却依旧是那个样子。
注释:¹君王:指曹操,曹操曾受封魏王,死后追为武帝。²台榭:土高者为台,有木者为榭。³平生:往常。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
舞席纷何就¹,歌梁²(yǎn)³倾。
译文:当年的歌舞席和那未倾倒的歌梁还有什么用呢?
注释:¹何就:能成什么事?也就是有什么用处的意思。²歌梁:这里实指舞庭。³俨:庄严的样子。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西陵¹松槚(jiǎ)²冷,谁见绮(qǐ)³情。
译文:西陵里的松树槚树那样苍冷,谁明了铜雀妓的愁情?
注释:¹西陵:指曹操的墓地。²松槚:松树与槚树,这两种树常栽植于墓前。³绮罗: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代指铜雀妓。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
¹本深宫²妓,层城³闭九重。
译文:我本是铜雀合上的乐妓,幽闭在一层又一层的深宫中。
注释:¹妾:铜雀妓自称的谦词。²深宫:指铜雀台。³层城:指深宫。九重:九层,形容宫殿之深邃。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译文:君王死了欢爱已尽,现在为谁打扮为谁歌舞呢?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锦衾(qīn)¹不复襞(bì)²,罗衣³谁再缝。
译文:锦缎的被子懒得再叠,绫罗的衣服也不再缝制了。
注释:¹锦衾:锦缎的被子。²襞:折叠。³罗衣:指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高台¹西北望,流涕向青松²
译文:由这高高的铜雀台上望西陵,不由得使人对着墓前的青松流下了泪水。
注释:¹高台:指铜雀台。²青松:苍翠的松树,此处指坟地。

  《铜雀妓》是乐府诗题名,也叫《铜雀台》。铜雀原名榭台,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曹操建造,台上有铜铸大雀。《铜雀妓》诗,多是凭吊怀古或咏史之作。据《邺都故事》记载,曹操命其子将其葬在邺之西岗;妾妓都住在铜雀台上,早晚设酒食祭奠,每月初一、十五在灵帐前奏乐祭礼;诸子也经常登台瞻望西陵墓田。

  王勃的《铜雀妓二首》是“裁乐府以入律”的。这两首五言律诗都描写歌妓的凄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在其中,诗人对终身被幽禁于深宫的歌妓的不幸生活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不平。

  第二首开头“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是以歌妓的口吻感叹自己的不幸身世,使沉郁悲凉的气氛一开始就笼罩了全篇。据史书记载,铜雀台很高,上有宫房一百二十间,歌妓们被关闭在重重宫门之中。这里的“闭”字表现出了深宫里歌妓没有自由的痛苦。颔联“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进一步描写歌妓内心的孤寂。

  她们本来是用自己的姿色、技艺娱乐君王,博取君王的欢心的。而此时就连这样的机会也已经结束了。曹操死了,还为谁歌舞,为谁修饰容貌呢!然而她们仍然得按照曹操的遗命,“每月十五,辄向帐前作妓乐”,为曹操的“魂灵”歌舞。这更可悲。君王就连死后都操纵着她们的命运,她们唯有终老宫中,永不得见天日,其中悲苦可想而知。颈联“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是写歌妓没有任何希冀,在死寂绝望的心情中,心灰意懒,华贵的铺盖没人再折叠,绫罗的衣裙也不想再缝制,“谁再缝”的“谁”字用得好,以疑问代词代替否定词与上句的“不”字相对,含意双关而有力。“谁”实为“人人”,说明有这样命运的人很多失去自由,没有欢乐没有理想,虽生犹死。尾联“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承上联之意而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恨绵绵,歌妓在那高入云霄的铜雀台上放眼远眺,只看到西陵苍松翠柏,不觉凄然泪下。

  诗人写《铜雀妓》诗,是为了以古喻今,针对当时幽深的宫廷生活有感而发的,通过生动的形象抒发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借曹事以讽唐,“用意隐然,最为得体。”此诗不同于一般的凭吊怀古诗,对于史事不着力显微阐幽,而能别寓兴意;不采取直抒胸臆或议论,而以歌妓的口吻自叹自哀,真情实感,分外动人。

tóngquèèrshǒu--wáng

jīnfènglíntóngquèzhāngwàngchéng

jūnwángchùsuǒtáixièruòpíngshēng

fēnjiùliángyǎnwèiqīng

西língsōngjiǎlěngshuíjiànluóqíng

qièběnshēngōngcéngchéngjiǔzhòng

jūnwánghuānàijǐnwèishuíróng

jǐnqīnluóshuízàifèng

gāotái西běiwàngliúxiàngqīngsōng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小阁高栖(qī)老一枝¹,闲吟了不为秋悲。
译文:高高地在小阁居住,自甘终老山林,闲时吟诗作赋也丝毫不为秋天到来而悲怆。
注释:¹老一枝:终老山林。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寒山常带斜阳¹色,新月偏秋落叶时。
译文:远眺寒山已被夕阳染上昏黄黯淡的颜色,而昏黄的上弦月偏偏照临在疏林之上。
注释:¹斜阳:夕阳。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烟水极天¹鸿²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译文:湖上月夜景色浩渺无边笼罩着一层烟雾有孤鸿掠空投影水中,菊花都被卷地而来的霜风所凋残全无姿态。
注释:¹极天:至天,达于天。²鸿:大雁。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二更(gēng)¹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²未拟窥(kuī)
译文:深夜还坐对短烛无法入睡,在喝闷酒,已是快天亮的时候了,北斗七星已经低落打横,却连看都懒得看。
注释:¹二更:又称二鼓,指晚上九时至十一时。²北斗低横:秋天夜晚北斗七星到后半夜斗柄会打横向下。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yú)¹自亡身。
译文:君王的光辉如春光润泽万物,而我因为愚昧不明事理而犯下过错。
注释:狱中寄子由二首:另一作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¹愚暗:愚昧而不明事理。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百年未满先偿债¹,十自无归更累人。
译文:还没过完一生就要先偿还前债,自知必死,可是一家十口,还是要连累弟弟去照顾。
注释:¹偿债:偿还前世之夙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是处¹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译文:人死之后,随便找一个青山就可以埋葬尸骨,但是留下弟弟一人,在每次夜雨之时,黯然神伤。
注释:¹是处:处处。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¹
译文:只能寄希望于来世,二人继续做一对好兄弟。
注释:¹未了因:佛教用语,没有了结的因缘。

  全诗写诗人与苏辙之间的感情。前四句,重在托付家人,希望得到苏辙的照料。后四句则言兄弟之情。

  诗人对于生死之事本来不太执著,无论是何处的青山都可以作为埋葬我的地方,但是,当自己故去之后,恐怕每逢夜雨秋灯之时,孤身一人的弟弟都将会苦苦地思念死去的兄长。

  “夜雨”是指苏轼兄弟二人少年读书时,曾读到唐人韦应物的诗句“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二人深受感动,遂彼此相约入仕后当尽早退隐以享受闲居之乐。

  苏轼现在处在生死未卜之际,想起此诗,不禁黯然伤怀。他只能寄希望于来世再实现这种约定:“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参考资料:
1、 闫晓东注析. 苏轼诗文选[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 ,51-52.

zhōngyóuèrshǒu ·

shì sòngdài 

shèngzhǔtiānwànchūn xiǎochénànwángshēn 
bǎiniánwèimǎnxiānchángzhài shíkǒuguīgènglěirén 
shìchùqīngshānmái niánshāngshén 
jūnshìshìwéixiōng gèngjiéláishēngwèiliǎoyīn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荆轲¹饮燕市²,酒酣(hān)³气益震
译文:荆轲在燕国的都市里饮酒,酒性正浓,气概则更为不凡。
注释:¹荆轲:战国齐人,好读书击剑,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失败被杀。²燕市:燕国的都市。³酒酣:酒喝得痛快,兴致正浓。⁴震:威。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哀歌和渐离¹,谓²若傍(bàng)无人。
译文: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相和,甚至激动得流下眼泪,旁若无人。
注释:¹渐离:高渐离,燕人,善击筑。²谓:以为。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在燕国时,和燕国的狗屠及会击筑的高渐离是好朋友,经常一起在市中喝酒,酒喝得痛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哀歌相和,已而二人对泣,旁若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虽无壮士节¹,与世亦殊伦²
译文:虽然没有像壮士那样取得成功,但与世俗的人们比较明显不同。
注释:¹无壮士节:指刺秦王未成功。节,操守。²与世殊伦:与社会上一般人不同。伦,辈。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高眄(miǎn)(miǎo)¹四海²,豪右³何足陈
译文:荆轲高视不凡,四海尚且觉得小,那些豪门势族难道还值得一提吗?
注释:¹邈:小。²四海:犹天下。³豪右:世家大族。古时以右为上,所以称世家大族为右族。⁴陈:陈述。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贵者¹虽自贵²,视之若埃尘。
译文:高贵的人虽然自以为贵,我看他却像尘埃。
注释:¹贵者:指豪右。²自贵:自以为贵。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贱者¹虽自贱²,重之若千钧³
译文:卑贱的人虽然自以为贱,我看他重如千钧。
注释:¹贱者,指荆轲。²自贱:自以为贱。³钧:量名,三十斤为一钧。这四句是说贵者像尘埃一样轻,贱者像千钧一样重。

yǒngshǐshǒu ·liù

zuǒ wèijìn 

jīngyǐnyànshì jiǔhānzhèn 
āijiàn wèiruòbàngrén 
suīzhuàngshìjié shìshūlún 
gāomiǎnmiǎohǎi háoyòuchén 
guìzhěsuīguì shìzhīruòāichén 
jiànzhěsuījiàn zhòngzhīruòqiānjūn 
一尺过江山,万点长淮树。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
一尺¹过江山,万点长淮²树。石上水潺(chán)潺,流入青溪³去。
注释:¹一尺:形容远山低矮。²长淮:淮河。³青溪:三国时吴国所凿东渠,经今南京入秦淮河。
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度樾与穿云,林黑行人顾。
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度樾(yuè)¹与穿云,林黑行人顾。
注释:¹度樾:经过树荫遮蔽之处。樾:道旁成荫树木。
此词通过写景抒发旅思。远山丛树,渐去渐远,身旁清冽的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汇入青溪。虽是六月盛夏,度樾穿云于阴森的山道,仍觉风寒林黑,晨昏难辨。未明写“旅思”,而“旅思”自现。

shēngcházi··--wěi

chǐguòjiāngshānwàndiǎnzhǎnghuáishùshíshàngshuǐchánchánliúqīng

liùyuèběifēnghánluòcháoyuè穿chuānyúnlínhēixíngr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