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匑匑吾老默,今日絜园真请客。杯盘好在不经意,正似征人有行色。
著述匑匑吾老默,今日絜园真请客。杯盘好在不经意,正似征人有行色。
霜余果味方满园,读书养亲天所恩。今古微言恣深讨,又闻精猛课宗门。
霜余果味方满园,读书养亲天所恩。今古微言恣深讨,又闻精猛课宗门。
何绍基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 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其三月,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思唐虞之风。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罔,还,上《河东赋》以劝,其辞曰:
其三月,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fén)¹。既祭,行游介山²,回³安邑(yì),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zhì)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思唐虞之风。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罔(wǎng),还,上《河东赋》以劝,其辞曰:
译文:汉成帝元延二年农历三月,皇上准备祭地神,于是率领群臣渡过黄河,奔赴汾阴县。祭祀完毕后,一路上游历了臣山,绕过安邑县,瞻望龙门山,游览了盐池,登上了历山。当登上了历山,就可以看到八方荒远之地,寻觅到殷、周的遗址,自然就追思昔时唐尧、虞舜的风尚。而扬雄以为与其仰慕古时的善美风俗,不如自己去建立一种好的风尚,于是回来后就向皇上进献《河东赋》以为讽劝,这篇赋的文辞是:
注释:¹汾阴: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²介山:在汾阴东北,即今山西省万荣县境内的孤山。³回:绕过。⁴安邑:在山西省今夏县西北。⁵龙门:山名。在陕西省韩城市与山西省河津市间的黄河上。⁶盐池:在山西省今夏县南。⁷历观:历山,在今山西省运城市。
伊年暮春,将瘗后土,礼灵祇,谒汾阴于东郊,因兹以勒崇垂鸿,发祥隤祉,饮若神明者,盛哉铄乎,越不可载已!
伊年暮春,将瘗(yì)¹后土,礼灵祇(qí),谒汾阴于东郊,因兹以勒崇垂鸿,发祥隤(tuí)祉,饮若神明者,盛哉铄(shuò)²乎,越不可载已!
译文:这一年的农历三月,将要祭地神,祈求神赐福苍生,就赴京师长安之东的汾阴县去朝拜,借此机会留下一件大的功业和不朽的名声,创造祥和的环境,让神降下福泽,而这项活动中敬顺神明之事十分盛美,无法全部记载下来。
注释:¹瘗:埋物祭地。²铄:美也。
于是命群臣,齐法服,整灵舆,乃抚翠凤之驾,六先景之乘,掉奔星之流旃,彏天狼之威弧。张燿日之玄旄,扬左纛,被云旓。奋电鞭,骖雷辎,鸣洪钟,建五旗。羲和司日,颜伦奉舆,风发飙拂,神腾鬼趡;千乘霆乱,万骑屈桥,嘻嘻旭旭,天地稠㟼。簸丘跳峦,涌渭跃泾。秦神下詟,跖魂负沴;河灵矍踢,爪华蹈襄。遂臻阴宫,穆穆肃肃,蹲蹲如也。灵祇既乡,五位时叙,絪缊玄黄,将绍厥后。
于是命群臣,齐法服,整灵舆(yú),乃抚翠凤之驾,六先景之乘¹,掉奔星之流旃(zhān)²,彏(jué)天狼之威弧³。张燿日之玄旄(máo),扬左纛(dào),被云旓(shāo)。奋电鞭,骖(cān)雷辎(zī),鸣洪钟,建五旗。羲和司日,颜伦奉舆,风发飙(biāo)拂,神腾鬼趡(cuǐ)¹⁰;千乘霆乱,万骑屈(jué)¹¹,嘻嘻旭旭¹²,天地稠(chóu)(áo)。簸(bǒ)丘跳峦,涌渭跃泾。秦神¹³下詟(zhé),跖(zhí)魂负沴(lì)¹⁴;河灵¹⁵(jué)¹⁶,爪¹⁷华¹⁸蹈襄¹⁹。遂臻(zhēn)阴宫,穆穆肃肃,蹲蹲如也。灵祇既乡,五位²⁰时叙,絪(yīn)(yūn)玄黄,将绍厥后。
译文:当时皇上命令众臣统一穿戴礼法规定的服饰,准备好天子的车辆,就乘着以翠羽装饰的凤形车,那是用六匹马拉着的非常迅疾的车,挥动着绘有流星的曲柄旗,还有绘有天狼星、弧星的旗帜。张开泛着阳光的黑旗,皇车左边作装饰的彝牛尾或雉尾随风荡起,旌旗下边绣着云纹的飘带也飞舞起来。扬起闪电一般的鞭子,以三匹马拉着有帷盖的大车。敲响大钟,扛起五色旗。让羲和为天子驾车,让颜伦侍奉于车右。车像旋风一般驰过,如神鬼一般来去无踪。成千辆车子如雷鸣般轰隆隆奔驶,上万匹马昂首前进,尽管骑手们都怡然自得,然而已被震得天摇地动,简直要使丘山动荡,泾渭之水沸扬。使传说中的秦神恐惧起来,魂跳出水中,躲在水边的高地旁,河神受到惊动,一掌搭着华山,一足踩着襄山,就这样到达汾阴的行宫。当时四周静谧,众人恭恭敬敬,行步稳重。当神灵享受了祭献,五方之神都在相应的位置,这时显现出一股阴阳协和的天地之气。
注释:¹先景之乘:跑在影子前的车。²旃: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³彏天狼之威弧:天狼,星名。弧,即弧矢星官名,属井宿,共九星,在天狼星东南,其中八星如弓形,外一星像矢,故有此名。⁴云旓:绣着云纹的飘带。旓,旌旗上的飘带。⁵奋电鞭:扬起闪电一般的鞭子。⁶骖雷辎:以三匹马拉着有帷盖的大车。辎,有帷盖、可载重的车。⁷五旗:五色之旗。⁸羲和:羲氏、和氏,传说是唐虞时掌管天地四时之官。⁹颜伦:古代善御者。¹⁰趡:奔跑。¹¹屈桥:形容壮捷,昂首前进。¹²嘻嘻旭旭:形容自得。¹³秦神:传说秦文公时有个怪物化入丰水,被称为神。¹⁴跖魂负沴:魂跳出水中,躲在水边的高地旁。跖,跳跃。沴,原指水流不畅,引申为阻挡水的高地。¹⁵河灵:河神。¹⁶矍踢:形容受到惊动。¹⁷爪:古“掌”字。¹⁸华:华山。¹⁹襄:襄山,《汉书》作“衰”,但“蹈襄”与“矍踢”协韵,所以“衰”字不确。²⁰五位:五方之神。
于是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乎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于龙门,洒沈灾于豁渎兮,播九河于东濒。登历观而遥望兮,聊浮游以经营。乐往昔之遗风兮,喜虞氏之所耕。瞰帝唐之嵩高兮,眽隆周之大宁。汩低回而不能去兮,行睨垓下与彭城。濊南巢之坎坷兮,易豳岐之夷平。乘翠龙而超河兮,陟西岳之峣崝。云霏霏而来迎兮,泽渗漓而下降,郁萧条其幽蔼兮,滃泛沛以丰隆。叱风伯于南北兮,呵雨师于西东,参天地而独立兮,廓汤汤其亡双。
于是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乎介山。嗟文公¹而愍(mǐn)推兮,勤大禹于龙门,洒沈灾²于豁渎(dú)³兮,播九河于东濒。登历观而遥望兮,聊浮游以经营。乐往昔之遗风兮,喜虞氏之所耕。瞰(kàn)帝唐之嵩高兮,眽(mò)隆周之大宁。汩(gǔ)低回而不能去兮,行睨(nì)(gāi)与彭城。濊(huì)南巢之坎坷兮,易豳(bīn)(qí)¹⁰之夷平。乘翠龙而超河兮,陟西岳之峣(yáo)(zhēng )。云霏霏而来迎兮,泽渗漓而下降,郁萧条其幽蔼兮,滃(wěng)泛沛以丰隆。叱(chì)风伯于南北兮,呵雨师于西东,参天地而独立兮,廓汤汤其亡双。
译文:这时天子缓缓步行,四处游览,悠然自得,观看臣山。于是就嗟叹晋文公奖赏功臣而怜悯臣子推,又觉得大禹治水时凿通龙门山十分辛勤,他疏通河道,分流洪水,把分散的黄河九道的水都引到东海之滨。接着登上历山向远处嘹望,姑且漫游往来。很高兴地看到古代留下的好风尚,在这虞舜耕作过的地方游玩。再远望唐尧的高大形象,并注视昌盛的周王朝所出现的太平岁月。真是越向前越留恋而舍不得离去,又斜视项羽兵败的垓下与他曾建都的彭城。看到了夏桀的流放地南巢荒芜而坎坷不平,也高兴地看到周王朝的发祥地豳地与岐山十分平坦。乘着翠龙马而过了黄河,登上了高峻的华山。云朵涌起而来相迎,雨露淅淅沥沥地向下降,云层聚集,四周寂寞清泠,幽暗不明,云神布起了浓厚的乌云。在此呵叱风神向南向北,还吆喝雨神向东向西,皇上与天地三者相等而独立于世,在这空阔旷大中是独一无二的。
注释:¹文公: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²沈灾:洪水。³渎:江、河、淮、济四渎。⁴九河:古人将黄河自孟津以下分为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钩盘、鬲津九道。⁵眽:视。⁶垓下:项羽失败处,在今安徽省灵璧市东南。⁷彭城:项羽之都,今江苏省徐州市。⁸南巢:汤放逐桀之处。⁹豳:邑名,在今陕西省彬县东北。¹⁰岐: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
遵逝乎归来,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建乾坤之贞兆兮,将悉总之以群龙。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敦众神使式道兮,奋六经以摅颂。逾于穆之缉熙兮,过《清庙》之雝雝;轶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踪。既发轫于平盈兮,谁谓路远而不能从?
遵逝乎归来,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建乾坤¹之贞兆兮,将悉总之以群龙。丽钩芒与骖蓐(rù)收兮,服玄冥及祝融。敦众神使式道兮,奋六经以摅颂。逾于穆之缉熙²兮,过《清庙》之雝(yōng)雝;轶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踪。既发轫(rèn)于平盈兮,谁谓路远而不能从?
译文:沿着前人走过的路归来,再包容整个中华民族史中的汉王朝,那么前人又哪里够得上与汉王朝比功业。从“乾”、“坤”二卦得吉兆,亦获得“乾”的六爻全部吉兆。让东方之神与西方之神并驾拉车,让玄冥与祝融也陪着拉车。勉励众神领先开路,发扬六经的精义,用以颂扬帝业的伟大。汉王朝的功德已超过了昌盛的周王朝,超越了五帝在远古年代的业绩,追随着上古三皇的崇高功绩。既然我们已经在这平坦的道路上启动车子,有谁说路远而不能跟上?
注释:¹乾坤:《周易》中的两卦名。²缉熙:光明。

  《河东赋》是西汉辞赋家扬雄创作的一篇赋,是作者“四大赋”之一。此赋先写赴祭的壮观,再叙汉成帝的游历,最后才通过夸赞大汉圣皇丰功伟业而勉励汉成帝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向唐尧虞舜学习。全赋虽较短,但与“四大赋”其余三赋一样用意曲折而铺陈委婉。

  此赋篇幅虽短而结构极有层次,正文前的序曲为叙述而用长短自如的散体,委婉地指出了汉成帝到汾阴的目的。正文则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天子帅群臣,仪队威盛而庞大,前往汾阴宫,极尽夸张之能事,显出大汉天子之威灵,以描写带出叙述,其句法本自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而尤为谐整,读之如见一路逶迤情状。

  第二、三部分为抒情而借用骚体,颇有一唱三叹之致。其中,第二部分写汉天子浮游周览,役使群神,观览古圣帝王的遗迹而发为嗟叹,而“簸丘跳峦,涌渭跃泾。秦神下詟,跖魂负沴;河灵矍踢,爪华蹈襄”数句铸词奇崛,遂成模式,时地人物,无施不可。

  第三部分就汉天子归来,极力赞颂汉德广大,以为前古未有,尧舜禹汤周皆不在话下,直可追蹑三皇,希踪五帝,从一个侧面曲折地反映了汉代的隆盛和士大夫的自豪与信心。

  全赋变飘缈沉郁为欣然欢快,以喜悦之情怀古,已非汉成帝出行和祭祀前后的壮观场面的直接再现,显示了远古帝王的行为及其治理下层的社会局面,而又无形中虚化了成帝的心境,通过艺术手法表现了汉成帝对唐尧、虞舜风习的向往,勉励汉成帝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向唐尧虞舜学习。

参考资料:
1、 赵逵夫 编.历代赋评注 2 汉代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254-263
2、 别山.汉赋五大家.北京:团结出版社,2013年:104-105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临高阁,乱山¹平野²烟光薄³。烟光薄,栖(qī)归后,暮天闻
译文:登临高楼,只见山峦纵横,空旷的原野笼罩在轻薄的烟雾中,烟雾中又渗透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乌鸦反巢,鸦声消逝,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号角声。
注释:¹乱山:“乱”,在这里是无序的意思。²平野:空旷的原野。³烟光薄:烟雾淡而薄。⁴栖鸦:指在树上栖息筑巢的乌鸦。⁵闻:杨金本《草堂诗余》作“残”,《花草粹编》作“吹”。⁶角:画角。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施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断香残酒¹情怀²恶,西风催衬³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译文:熏光燃尽,美酒饮完,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阵阵秋风吹落那一片片梧桐枯叶,梧桐叶落,又是一片秋景萧瑟,又让人总是满怀的孤独、冷落。
注释:¹断香残酒:指熏香里的香烧尽了,杯里的酒喝完了。²情怀:《花草粹编》作“襟怀”。³催衬:通“催趁”,宋时日常用语,义犹催赶、催促。⁴梧桐落:在古典诗词中,桐死、桐范既可指妻安的丧亡,亦可指丧失。⁵还:回,归到。另说,当“已经”讲。⁶秋色:《花草粹编》作“愁也”。⁷还:仍然,另说,当“更”讲。

  本首词乃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南渡之后,李清照递遭家破人亡、沦落异乡、文物遗散、恶意中伤等沉重打击,又目睹了山河破碎、人民离乱等惨痛事实。这首《忆秦娥》就是词人凭吊半壁河山,对死去的亲人和昔日幸福温馨生活所发出的祭奠之辞。上片作者立笔高阁之外,描写作者登楼所见所闻,并将所思之情打入其中;下片作者转笔高阁之内,描写作者登楼所思所感,并将所见之景绘入其中。全词两片均不脱出写情绘景,寓情于景,情景交加的诗词三昧,写得极为高妙,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上片写登临高阁的所见所闻。

  起句“临高阁”,点明词人是在高高的楼阁之上。她独伫高阁,凭栏远眺,扑入眼帘的是“乱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象:起伏相叠的群山,平坦广阔的原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烟雾之中又渗透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叠句“烟光薄”加强了对这种荒凉、萧瑟景色的渲染,造成了使人感到凄凉、压抑的气氛,进而烘托出作者的心境。

  “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是作者的所见所闻。乌鸦是被人们厌恶的鸟类。它的叫声总使人感到“凄凄惨惨”,尤其在萧条荒凉的秋日黄昏,那叫声会显得更加阴森、凄苦。鸦声消逝,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的阵阵角声。这凄苦的鸦声,悲壮的角声,加倍地渲染出自然景色的凄旷、悲凉,给人以无限空旷的感受,意境开阔而悲凉。不难看出,这景物的描写中,融注着作者当时流离失所,无限忧伤的身世之感。

  下片起句,作者写了在这种景色中自己抑郁孤寂的心情。

  “断香残酒情怀恶”全词只有这一句直接写“情怀”,但它却是贯穿和笼罩全篇的感情,一切都与此密切相关。“乱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色,使词人倍感“情怀恶”,而“情怀恶”更增添了秋日黄昏的萧索冷落。“断香残酒”四字,暗示出词人对以往生活的深切怀恋。在那温馨的往日,词人曾燃香品酩,也曾“沉醉不知归路”。而此时却香已断,酒亦残,历历旧事皆杳然,词人的心情是难以言喻的;一个“恶”字,道出了词人的不尽苦衷。

  “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那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词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了。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片片落叶象无边的愁一样,打落在她的心上;阵阵风声,象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这里既有国破家亡的伤痛,又有背井离乡的哀愁,那数不尽的辛酸,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作者写到这里,已把感情推向高峰,接着全词骤然从“又还秋色”的有声,转入了“又还寂寞”的寂静之中。这“静”绝非是田园牧歌式的宁静,而是词人内心在流血流泪的孤寂。“又还秋色,又还寂寞”,说明词人对秋色带来的寂寞的一种厌恶和畏惧的心理。自己不甘因秋色而寂寞,无限婉惜逝去的夏日的温暖与热闹,同时也似乎表明她失去亲人、故乡的寂寞心情。长期积郁的孤独之感,亡国亡家之痛,那种种复杂难言的心情,都通过淡淡的八个字,含蓄、深沉地表现了出来。

  这首词的结句,是全词境界的概括和升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是对词人所处的环境,所见的景物以及全部心境真实、准确而又深刻的概括,景是眼前之“真景物”,情是心中之“真感情”,同时情和景又互相融合,情融注于景,景衬托出情,使全词意境蕴涵深广。

参考资料:
1、 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2:110-112

qíné ·yǒngtóng

qīngzhào sòngdài 

língāo luànshānpíngyānguāng yānguāng guīhòu tiānwénjiǎo 
duànxiāngcánjiǔqínghuái怀è 西fēngcuīchèntóngluò tóngluò yòuhuánqiū yòuhuán 
似水轻纱不隔香。金波初转小回廊。离离丛菊已深黄。
似水轻纱不隔香。金波¹初转小回廊(láng)²。离离³丛菊已深黄。
译文:月光如水,隐隐香气透过来,是她从开遍菊花的回廊深处走过来了。
注释:¹金波:谓月光。²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³离离:繁茂的样子。
尽撤华灯招素月,更缘人面发花光。人间何处有严霜。
尽撤华灯¹招素月²,更缘人面发³花光。人间何处有严霜(shuāng)
译文:这样的夜晚,不需要灯盏,她的脸庞在月光下显得光洁夺目。人间多么美好,哪里有什么寒冷秋霜呢?
注释:¹华灯:光辉灿烂的灯。²素月:明月。³发:激发,激起。⁴严霜:浓霜,也比喻严厉。

huànshā··shìshuǐqīngshāxiāng--wángguówéi

shìshuǐqīngshāxiāngjīnchūzhuǎnxiǎohuílángcóngshēnhuáng

jǐnchèhuádēngzhāoyuègèngyuánrénmiànhuāguāngrénjiānchùyǒuyánshuāng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甲子¹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译文:如今年岁渐长,自己怀有满腔抱负却都未实现,空剩自怜。
注释:¹甲子:年月,年岁。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殷勤元日¹日,欹(qī)²又明年。
译文:为了迎接新年一直忙碌不停,太阳落山后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将到来。
注释:¹元日:一年之第一日。即农历正月初一。²欹午:太阳偏西。<span style="font-family:SimSun;">

yuán

kōng tángdài 

jiǎjīnchóngshǔ shēngzhǐlián 
yīnqínyuán yòumíngnián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柳下笙(shēng)歌庭院,花间姊(zǐ)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¹
译文:庭院下的柳树还有人弹奏歌曲,花丛间也有姐妹在嬉戏。还记得当年在青楼时的那些事,在月光下红窗前写封书信,谁又能替我寄给小莲呢?
注释:¹小莲:人名。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jiàng)¹等闲²陪泪,吴蚕³到了缠绵。绿鬓(bìn)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译文:烛陪人落泪,春蚕吐丝,诉说着无尽的凄楚缠绵。乌黑的头发又能经得起多少次生离死别,未必能像断弦一样无情。今年依旧比去年还要衰老。
注释:¹绛蜡:红蜡烛。²等闲:无端。³吴蚕:吴地的蚕,江苏一带盛产蚕丝,故称“吴蚕”。⁴到了:到底。⁵绿鬓:指乌黑的头发。⁶无情比断弦:像断弦一样无情。

  开头两句,描述昔日相聚的欢乐,有人物,有活动,有环境,写得充实而概括,表现了当时富贵之家的那种歌舞升平、安乐豪华的生活景象。在这个生活圈子的姊妹行中,便有令人思念的小莲。接下来,作者把前两句的描写归结为“春楼当日事”,并把这些回忆写成书信,想要寄给小莲。至此,笔锋陡转,“凭谁寄小莲”,因为不知小莲身在何处,这美好的回忆已无法与她共享了,由此不免引发感伤。

  下片开头,虽是化用李商隐的名句,但与原作并不全同,“等闲”、“到了”两个词语起了不小作用,使句意增加了一层无可奈何的感叹,既是“推陈”,更见“出新”,小晏这种艺术手段,尤其值得赞赏。最后三句,感叹人们都一年一年地逐渐老去,今天虽然仍是“绿鬓”,但毕竞承受不住愁恨的煎熬,然而又是仍在苦苦支撑,还不至于立刻就到“断绞”的地步。三句之间,环环相扣,委婉曲折,终于诉尽了九转回肠。

  全词描写词人对小莲的思念:大概是和小莲隔别很久了,消息不能通,思之歪切,不觉形于笔墨,缠绵往复,仿佛有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螨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思。对一个歌妓能够这样真挚,可见词人对女性绝无轻薄的意思。

参考资料:
1、 王双启编著,晏几道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1,第238页
2、 陈寂撰,二晏词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06月第1版,第107页

zhènzi··liǔxiàshēngtíngyuàn--yàndào

liǔxiàshēngtíngyuànhuājiānmèiqiūqiānchūnlóudāngshìxiěxiànghóngchuāngyuèqiánpíngshuíxiǎolián

jiàngděngxiánpéilèicándàolechánmián绿bìnnénggōngduōshǎohènwèikěnqíngduànxiánjīnniánlǎon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