蘼芜春思远。采芳馨愁贻,黛痕深敛。薄命怜花,倚东风罗袖,泪珠偷泫。瞑入西园,容易又、林禽声变。那得相思,付与青苹,自随蓬转。
(mí)(wú)春思远¹。采芳馨愁贻(yí)²,黛痕深敛(liǎn)³。薄命怜花,倚东风罗袖,泪珠偷泫。瞑入西园,容易又、林禽声变。那得相思,付与青苹,自随蓬转
译文:由蘼芜引发的怀春思绪缠绵悠远,采下芬芳的花草,却因不知赠与何人而愁思百结眉黛深锁。可怜这同样薄命的花朵,依托着春风的罗袖,沾满了悄悄滴下的泪深。暮色染过西园,转眼间林鸟的鸣声又变得喧闹了。哪里能够相思,只能将命运交给青青的浮萍,任它伴随着蓬草流转飘零。
注释:¹蘼芜春思远:指息夫人对故夫息君的眷念,呼应《息夫人不言赋》中“想蘼芜之不见”文意。蘼芜,一种香草,即离骚中寓高洁品质的江离。蘼芜春思典出东汉乐府诗《上山采靡芜》,此诗描述一个弃妇上山采靡芜,下山时偶遇前夫并回忆往事的情境,表达新人不如故人的感慨。春思,被春景触发的相思。²采芳馨愁贻:化用屈原《山鬼》“折芳馨兮遗所思”文意,承接上句文意。芳馨即“蘼芜”一类香草。愁贻,因为不知赠与何人而留下哀愁,即“春思”的结果。³黛痕深敛:愁眉不展。黛,一种青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⁴薄命怜花三句:用王维《息夫人》“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时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诗意。泫,水珠滴落。⁵瞑:日暮,暮色。⁶林禽声变:形容林鸟声喧,春季来临。用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意。⁷那得相思三句:形容身不由己,根本没有相思的权利。青苹、蓬转,浮萍与蓬草,都是随风水流转,去向不能自主之物。
惆怅罗衾扪遍。便梦隔欢期,旧恩还恋。芳意回环,认鸳机锦字,断肠缄怨。缕缕丝丝,拚袅尽、香心残篆。漫想歌翻璧月,临春夜满。
惆怅罗衾(qīn)(mén)遍。便梦隔欢期,旧恩还恋¹。芳意回环,认鸳机锦字,断肠缄(jiān)²。缕缕丝丝,拚(pīn)袅尽、香心残篆(zhuàn)³。漫想歌翻璧月,临春夜满
译文:满怀惆怅地抚遍了绮罗被褥,即使与故夫的欢会只能在梦中,也还是眷恋这份旧日的恩情。置身于芬芳的氛围中,辨认着鸳鸯机上织成的锦字,封存着断肠的哀思。那篆香丝丝缕缕,拼命地升腾殆尽了,只剩下烧残的芳心。徒然想起当年璧月迷人的光彩在歌声中舞动,夜夜都洒遍了春日的楼阁。
注释:¹惆怅罗衾扪遍三句:形容息夫人夜中抚被,思念与前夫旧日情爱。化用施绍莘《闺思》“扪着衾窝旧赠香,可怜幽馥在空床”诗意与纳兰性德《浪淘沙》“暗忆欢期原是梦,梦也须留”词意。扪,抚摸。²芳意回环三句:锦字,意为寄托相思的书信,用苏蕙织锦典故。据《晋书·列女传》载,东晋女诗人苏蕙的丈夫窦滔因罪被徙流沙,苏蕙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寄托离思。缄,封闭。此指给写好的书信封口。缄字双关,除封信封外,还指闭口不言,与《息夫人不言赋》中“难夺三缄之志”呼应。³香心残篆:烧残的盘香,既指息夫人因相思彻夜难眠,又象征她因相思而摧残的心。⁴漫想歌翻璧月二句:指息夫人回忆在息国时夫妻情好的华美情境。用陈后主与嫔妃欢爱典故。陈后主诗中有“壁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之句。原诗相传是赞美张贵妃、孔贵嫔的容色的。临春,既指恰逢春季,又指陈后主为所爱嫔妃所建的临春阁。

  这首词借刻画“息夫人”而抒写难言之痛。据《左传》庄公十四年载: “楚子灭楚以息妫(规gu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 ‘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前人对这一位被迫改事二夫而又缄口不言的女性寄予了很大的同情。以“息夫人”为内容的诗文也为数不少。如王维的《息夫人》诗,白敏中的《息夫人不言赋》。但以此为词却不多见。张仲炘(字次珊)在读过白敏中《息夫人不言赋》后,写了一首《三姝媚》,并要王鹏运和词。王即用同调同韵,写了这首词。“继声”,“盍各”,讲的就是这个意思。“继声”,讲的是音韵相继、相同。“盍各”,讲的是内容上各抒己见。《论语·公冶长》: “颜渊季路侍。子曰: ‘盍各言尔志?’ ” “盍”,盍不的合音字。

  这首词侧重刻画“息夫人”的形象,并深刻揭示其心理活动。开篇三句写“息夫人”的表情: “蘼芜春思远,采芳馨愁贻,黛痕深敛。”首句用古诗“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诗意,交待她再嫁的身份和内心的矛盾,使人物一出场便进入脚色。因贯穿这首古诗的主题是 “新人不如故”,所以内心的斗争异常强烈。这一句为全篇的展开,做好了铺垫。“蘼芜”,香草。“芳馨”,芳香。《楚辞·九歌·湘君》: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愁贻”,留下忧愁。本为采摘香草而外出登山,结果采回的却是忧愁,因为她想到了故夫。首先从“黛痕深敛”这方面表现出来了。“薄命怜花,倚东风罗袖,泪珠偷泫。” 王维《息夫人》: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三句由此化出。看花流泪,“怜花”亦复自怜。杜甫《 春望 》“感时花溅泪。” 《佳人》: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泫”,泫然出涕,形容泪珠下落。“偷泫”,背地里偷偷流泪。从“黛痕深敛”到“泪珠偷泫”,情感深入一层,表情与动作也层层加深,渐入内里。于此,词人反将笔墨宕开,通过景物与季节变化烘托内心活动:“暝入西园,容易又、林禽声变。”“暝”,暮色,象征时光的转移。“西园”,原指汉武帝的御园,这里泛指一般园林。苏轼《水龙吟》: “恨西园落红难缀。”史达祖《绮罗香》: “惊粉重,蝶宿西园。” “林禽声变” ,林,指树木;禽,指鸟雀。春季来临,林木绿色渐浓,鸟雀的啼声也有明显变化。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几句暗示,春天来临,不仅没有给“息夫人”带来什么欢愉,反而更加添她的新愁。“那得相思,付与青苹, 自随蓬转。”此三句对上作补充,写为相思所苦,无法排遣。

  上片写白昼的相思,下片写入夜的苦恋。“惆怅罗衾扪遍。便梦隔欢期,旧思还恋。”第一句把“惆怅”之情与“罗衾扪遍”的动作联系在一起,通过动作,揭示内心活动。“衾”,被子。“扪”,摸抚。“欢期”、“旧思”,均指对前夫始终如一的情爱。“还恋”,加倍的说法。紧接着三句对此作形象的描绘:“芳意回环,认鸳机锦字,断肠缄怨。”“芳意”,即恋情。“鸳机”,织具。上官仪《八咏应制二首》:“方移花影入鸳机。”通过“回环”、“鸳机”、“锦字”,可以看出这三句用苏蕙为丈夫寄回文诗的典故,表达对前夫的情感。苏蕙为前秦女诗人,夫窦滔为秦州刺史,后因罪徙流沙,她昼夜思念,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窦滔。薛道衡《昔昔盐》:“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缄怨”,扣紧“息夫人不言”这一主题,亦即“外结舌而内结肠,先箝心而后箝口”之意。“缕缕丝丝,拚袅尽、香心残篆。”三句以“残篆”象征九曲回肠。“篆”,即篆香,盘香。宋洪刍《香谱》: “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而已。”“缕缕丝丝”以香烟缭绕,象征剪不断,理还乱的恋情,并取“思”与“丝”谐音加以暗示。“拚”,此处读翻,与“翻”通,飞起的样子。“拚袅”,即翻飞缭绕。秦观《减字木兰花》: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此用其意。“残”,象征息夫人由夜至明,直到篆香燃尽,一直遭受相思的熬煎。最后以“漫想歌翻璧月,临春夜满”作结。“漫想”,徒然回想。王沂孙《齐天乐·蝉》 : “漫想薰风,柳丝千万缕。”“璧月”,月圆如璧,多用以形容美人的容貌。《陈书》卷七载,陈后主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翻”,摹习曲调或演唱演奏。孟浩然《美人分香》:“舞学平阳态,歌翻子夜声。”这两句意为白白回忆当年月明之夜歌舞时的玉貌花容。

  可以看出,词人在同情“息夫人”刻画她的形象时,也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描画了有口难言的艰难处境。诗云:“维其有之,是以似之。”(《小雅·裳裳者华》)本篇重点在刻画人物,突出其箝口不言的特点,艺术上是颇为成功的,用笔着意于四个侧面:一是外部表情,二是日常动作,三是内心活动,四是景物烘托。这四者打成一片,终于使“息夫人”这一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由蘼芜引发的怀春思绪缠绵悠远,采下芬芳的花草,却因不知赠与何人而愁思百结眉黛深锁。可怜这同样薄命的花朵,依托着春风的罗袖,沾满了悄悄滴下的泪深。暮色染过西园,转眼间林鸟的鸣声又变得喧闹了。哪里能够相思,只能将命运交给青青的浮萍,任它伴随着蓬草流转飘零。

满怀惆怅地抚遍了绮罗被褥,即使与故夫的欢会只能在梦中,也还是眷恋这份旧日的恩情。置身于芬芳的氛围中,辨认着鸳鸯机上织成的锦字,封存着断肠的哀思。那篆香丝丝缕缕,拼命地升腾殆尽了,只剩下烧残的芳心。徒然想起当年璧月迷人的光彩在歌声中舞动,夜夜都洒遍了春日的楼阁。

注释

蘼芜春思远:指息夫人对故夫息君的眷念,呼应《息夫人不言赋》中“想蘼芜之不见”文意。蘼芜,一种香草,即离骚中寓高洁品质的江离。蘼芜春思典出东汉乐府诗《上山采靡芜》,此诗描述一个弃妇上山采靡芜,下山时偶遇前夫并回忆往事的情境,表达新人不如故人的感慨。春思,被春景触发的相思。

采芳馨愁贻:化用屈原《山鬼》“折芳馨兮遗所思”文意,承接上句文意。芳馨即“蘼芜”一类香草。愁贻,因为不知赠与何人而留下哀愁,即“春思”的结果。

黛痕深敛:愁眉不展。黛,一种青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

薄命怜花三句:用王维《息夫人》“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时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诗意。泫,水珠滴落。

瞑:日暮,暮色。

林禽声变:形容林鸟声喧,春季来临。用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意。

那得相思三句:形容身不由己,根本没有相思的权利。青苹、蓬转,浮萍与蓬草,都是随风水流转,去向不能自主之物。

惆怅罗衾扪遍三句:形容息夫人夜中抚被,思念与前夫旧日情爱。化用施绍莘《闺思》“扪着衾窝旧赠香,可怜幽馥在空床”诗意与纳兰性德《浪淘沙》“暗忆欢期原是梦,梦也须留”词意。扪,抚摸。

芳意回环三句:锦字,意为寄托相思的书信,用苏蕙织锦典故。据《晋书·列女传》载,东晋女诗人苏蕙的丈夫窦滔因罪被徙流沙,苏蕙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寄托离思。缄,封闭。此指给写好的书信封口。缄字双关,除封信封外,还指闭口不言,与《息夫人不言赋》中“难夺三缄之志”呼应。

香心残篆:烧残的盘香,既指息夫人因相思彻夜难眠,又象征她因相思而摧残的心。

漫想歌翻璧月二句:指息夫人回忆在息国时夫妻情好的华美情境。用陈后主与嫔妃欢爱典故。陈后主诗中有“壁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之句。原诗相传是赞美张贵妃、孔贵嫔的容色的。临春,既指恰逢春季,又指陈后主为所爱嫔妃所建的临春阁。

赏析

  这首词借刻画容息夫人”而抒写难言之痛。息《左传》庄公十四年载: 容容子灭容以息妫(规gu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容子问之,对曰: 逢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姝奚言。’ ”前人对这一位被迫改事二夫而姝缄口不言的女性寄予了很大的同情。以容息夫人”为内容的诗文也为数不少。如王维的《息夫人》诗,白敏中的《息夫人不言赋》。但以此为词却不多见。张仲炘(字次珊)在读过白敏中《息夫人不言赋》后,写了一首《三姝媚》,并要王鹏运和词。王即用同调同韵,写了这首词。容继声”,容盍各”,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容继声”,讲的是音韵相继、相同。容盍各”,讲的是内容上各抒己见。《论语·公冶长》: 容颜渊季路侍。子曰: 逢盍各言尔志?’ ” 容盍”,盍不的合音字。

  这首词侧重刻画容息夫人”的形象,并深刻揭示其心理活动。开篇三句写容息夫人”的表情: 容蘼芜春思远,采芳馨愁贻,黛痕深敛。”首句用古诗容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诗意,交待她再嫁的身份和内心的矛盾,使人物一出场便进入脚色。因贯穿这首古诗的主题是 容新人不如故”,所以内心的斗争异常强烈。这一句为全篇的展开,做好了铺垫。容蘼芜”,香草。容芳馨”,芳香。《容辞·九歌·湘君》: 容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容愁贻”,留下忧愁。本为采摘香草而外出登山,结果采回的却是忧愁,因为她想到了故夫。首先从容黛痕深敛”这方面表现出来了。容薄命怜花,倚东风罗袖,泪珠偷泫。” 王维《息夫人》: 容看花满眼泪,不共容王言。”三句由此化出。看花流泪,容怜花”亦复自怜。杜甫《 春望 》容感时花溅泪。” 《佳人》: 容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容泫”,泫然出涕,形容泪珠下落。容偷泫”,背地里偷偷流泪。从容黛痕深敛”到容泪珠偷泫”,情感深入一层,表情与动作也层层加深,渐入内里。于此,词人反将笔墨宕开,通过景物与季节变化烘托内心活动:容暝入西园,容易姝、林禽声变。”容暝”,暮色,象征时光的转移。容西园”,原指汉武帝的御园,这里泛指一般园林。苏轼《水龙吟》: 容恨西园落红难缀。”史达祖《绮罗香》: 容惊粉重,蝶宿西园。” 容林禽声变” ,林,指树木;禽,指鸟雀。春季来临,林木绿色渐浓,鸟雀的啼声也有明显变化。谢灵运《登池上楼》:容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几句暗示,春天来临,不仅没有给容息夫人”带来什么欢愉,反而更加添她的新愁。容那得相思,付与青苹, 自随蓬转。”此三句对上作补充,写为相思所苦,无法排遣。

  上片写白昼的相思,下片写入夜的苦恋。容惆怅罗衾扪遍。便梦隔欢期,旧思还恋。”第一句把容惆怅”之情与容罗衾扪遍”的动作联系在一起,通过动作,揭示内心活动。容衾”,被子。容扪”,摸抚。容欢期”、容旧思”,均指对前夫始终如一的情爱。容还恋”,加倍的说法。紧接着三句对此作形象的描绘:容芳意回环,认鸳机锦字,断肠缄怨。”容芳意”,即恋情。容鸳机”,织具。上官仪《八咏应制二首》:容方移花影入鸳机。”通过容回环”、容鸳机”、容锦字”,可以看出这三句用苏蕙为丈夫寄回文诗的典故,表达对前夫的情感。苏蕙为前秦女诗人,夫窦滔为秦州刺史,后因罪徙流沙,她昼夜思念,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窦滔。薛道衡《昔昔盐》:容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容缄怨”,扣紧容息夫人不言”这一主题,亦即容外结舌而内结肠,先箝心而后箝口”之意。容缕缕丝丝,拚袅尽、香心残篆。”三句以容残篆”象征九曲回肠。容篆”,即篆香,盘香。宋洪刍《香谱》: 容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而已。”容缕缕丝丝”以香烟缭绕,象征剪不断,理还乱的恋情,并取容思”与容丝”谐音加以暗示。容拚”,此处读翻,与容翻”通,飞起的样子。容拚袅”,即翻飞缭绕。秦观《减字木兰花》: 容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此用其意。容残”,象征息夫人由夜至明,直到篆香燃尽,一直遭受相思的熬煎。最后以容漫想歌翻璧月,临春夜满”作结。容漫想”,徒然回想。王沂孙《齐天乐·蝉》 : 容漫想薰风,柳丝千万缕。”容璧月”,月圆如璧,多用以形容美人的容貌。《陈书》卷七载,陈后主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也。其略曰:容逢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容翻”,摹习曲调或演唱演奏。孟浩然《美人分香》:容舞学平阳态,歌翻子夜声。”这两句意为白白回忆当年月明之夜歌舞时的玉貌花容。

  可以看出,词人在同情容息夫人”刻画她的形象时,也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描画了有口难言的艰难处境。诗云:容维其有之,是以似之。”(《小雅·裳裳者华》)本篇重点在刻画人物,突出其箝口不言的特点,艺术上是颇为成功的,用笔着意于四个侧面:一是外部表情,二是日常动作,三是内心活动,四是景物烘托。这四者打成一片,终于使容息夫人”这一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
王鹏运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14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¹桃花蘸(zhàn)²开。
译文: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岸边桃树枝条弯下来碰到水面,桃花好像蘸水开放。
注释:¹夹岸:两岸。²蘸水:贴着水面开放。湖中水满,岸边桃树枝条弯下来碰到水面,桃花好像是蘸着水开放。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渡 一作:度)
春雨断桥¹人不渡²,小舟撑³出柳阴来。
译文: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缓缓驶出。
注释:¹断桥:指湖水漫过桥面。²渡:与“度”通用,走过。³撑:撑船篙,就是用船篙推船前进。

  这样的小诗,风韵翩翩,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首诗在当时就颇为流传,稍后于他的南宋诗人曾经称赞:“解道春江断桥句,旧时闻说徐师川。”诗人游湖,是早春天气。何以见得?有诗为证。燕子是一种候鸟。它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诗人遇上了在田野中忙着含泥的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不禁突然一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问得很好,从疑问的语气中表达了当时惊讶和喜悦的心情。

  再放眼一看,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但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丝下垂的,怎能蘸水呢?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联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然而还没有写出“游”字,突破这个难关,得有巧妙的构思。诗句不能象记叙文那样直接表达,而是应该选出一个画面,用鲜明的形象,使读者理解到确实是春游湖边。诗人在漫长的湖堤上游春,许许多多动人的景色迎面而来,那么选用哪一处最好呢?最后选出来了:就在“春雨断桥”的地方。一条小溪上面,平常架着小木桥。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走到这里,就过不去了。“人不度”,就是游人不能度过。对称心快意的春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了。经过断桥的阻碍,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断桥这块地方,集中了矛盾,是春游途中的关键。从前进中遇到阻碍,又在阻碍中得到前进。这个“游”字就在这样的行动中被表现出来了。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意写出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破除千篇一律的手法,让千百年以来的读者,仿佛也尝受到撑出的小船带来的喜悦。

  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著名。由桥断而见水涨,由舟小而见湖宽。充分体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审美特点:一是写景在秀丽之外须有幽淡之致。桃花开、燕双飞,固然明媚,但无断桥,便少了逸趣;二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小舟撑出柳阴,满湖春色已全然托出。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2012.7重印):第739-740页
2、 陈思和,黄玉峰.中学文学读本 2.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2-73

chūnyóu

 sòngdài 

shuāngfēiyànshíhuí jiāàntáohuāzhànshuǐkāi 
chūnduànqiáorén xiǎozhōuchēngchūliǔyīnlái  (zuò  )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shāng)(lèi)¹先酒²,为我驱忧烦。
译文:早晨起来深感缺少乐趣,离座而起打开清酒一樽。先举杯祭酹造酒的祖师,是他留下美酒给我驱逐忧愁和烦闷。
注释:¹酹:以酒洒地,表示祭奠或立誓。²先酒:指第一个发明酿酒的人。相传杜康是我国酿酒的创始人。
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yú)¹心自殊²,顿觉天地暄³。连山变幽晦,绿水函(hán)晏温
译文:一会儿感觉便大不一样,顿觉得天地之间热闹非凡。绵的高山改变了原来的幽晦,碧绿的流水把温暖的气息包含。
注释:¹须臾:一会儿。²殊:不一样。³暄:热闹。⁴幽晦:昏暗不明。⁵函:包含。⁶晏温:晴天的暖气。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
(ǎi)¹南郭门²,树木一何³繁。清阴可自庇(bì),竟夕闻佳言。
译文:南门城外的一片郁郁葱葱,高大的树木叶茂枝繁。清凉的树荫可以庇护自己,整天都可以在树下乘凉谈天。
注释:¹蔼蔼:茂盛的样子。²南郭门:指永州外城的南门。郭,外城。³何:多么。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⁴清阴:指草木。⁵竟夕:整夜。
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尽醉无复辞,偃卧¹有芳荪²。彼哉晋楚富³,此道未必存。
译文:即使喝醉也不要推辞,美好的芳草可以供我们躺卧。即使是那些富比晋楚的人,恐怕也未必知道饮酒的快乐?
注释:¹偃卧:仰卧。²芳荪:指草地。³晋楚富:这里指财雄一方的富豪。⁴此道:指饮酒之乐。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
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
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诗酒关系有如血肉关系密不可分。柳宗元虽然比不上盛唐诗仙兼酒仙李白的浪漫,也不同于晚唐李商隐“身世醉时多”的悲伤,自有自己喝酒的情态与心态。全诗共16句,开头四句为第一层:“今旦少愉乐,起坐开清樽。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清早起来就喝酒,原因是感到缺乏生活乐趣。相传杜康是我国酒的创始人。据郭沫若的《中国史稿》:杜康即少康,夏王相的儿子。当年夏王相被一部落领袖杀害,少康逃到今河南虞城县依附有虞氏,当了“疱正”,是个专管皇帝吃饭的职司。杜康为了迎合皇上,力求酿出好酒,亲自筛选精粮,采制神曲,调配奇方,酿出的酒果然味美可口。皇帝饮后神振食增,龙颜大悦,就封杜康为“酒仙”。故柳宗元先举杯祭酹造酒的祖师杜康,是他用勤劳与智慧造出美酒,给人们驱逐忧愁和烦恼。“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喧。”酒入口,加快了血液循环,浑身感到一股暖流上涌,心情发生变化,天地之间也变得温暖起来。接着,一一叙说饮酒后的感受:“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幽晦,《楚辞九歌·山鬼》说:“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晏温,指天气晴暖。心感温暖,连自然界的景物也变得温暖,连绵的高山也改变了原来的幽晦,碧绿的水流含着温暖的气息。这是诗人从感官的角度来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天的太阳升起来了,天气自然变得暖和起来。“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明可自庇,竟夕闻佳言。”开篇点明时间,现在点明饮酒的地点──南郭门。南郭门指永州城南,南门城边,树木繁茂,清凉的树荫可以遮挡烈日,庇护自己,整天都可以在树下乘凉谈天。这四句描写了诗人在永州的闲适生活,既无衙门的公务缠身,又无日出而作的劳累,似乎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也有注家认为:“清明”指草木,此句点化《左传·文公七年》“葛犹能庇其本根”句意,“无知的草木都懂得好好保护自己”。意思是说自己还不如草木,连保护自己都不懂得。下句说:“这些树木整夜好像在向自己诉说什么,现在才明白,原来它们要说的正是这种有启发性的话。”可做为一家之言。“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诗》:“追寻栖息时,偃卧任纵诞。”与朋友们尽情畅饮,哪怕喝醉也不要推辞,芳草萋萋,可以供我们躺卧。这是第二层的小结,饮酒的快乐尽在“偃卧”之中,按理全诗可以到此结束了。然而,“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孟子·公孙丑》:“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后两句“谓饮酒之乐也”。即使是那些富比晋楚的人,恐怕也未必知道饮酒的快乐吧?后两句为第三层,进一步说明饮酒的快乐,使诗意得到升华。

  研究者认为,柳诗受陶渊明影响较深,“柳宗元确有部分作品拟学陶渊明,大都作于贬永州之后……宗元学陶诗作实蓄忧愤于闲适恬谈之中。”(王国安《柳宗元诗笺释》)曾吉甫认为“《饮酒》诗绝似渊明。”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因对当时现实不满,四十一岁即弃官归隐,躬耕垄亩。他以《饮酒》为题写诗20首,在序中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诗主要写自己的生活遭遇,人生坎坷。其五:“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向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全诗与饮酒无关,写的是归隐后悠闲恬静的心情。他的“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戍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反映诗人过的是自食其力的生活。而“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饮酒》)”反映的是生活贫困,无酒可饮,只好接受别人的恩赐。陶是看破红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隐居山村,做一名普通农民来与当时的黑暗社会抗挣。柳宗元却不同,少年得志,志向远大,在朝廷超取显美,成为王叔文革新集团的骨干。“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谪到南蛮之地永州,这对他是残酷打击。柳是不得已离开朝廷,政治理想并未放弃。在永州任司马,虽为闲职,官禄照领,不必象陶渊明那样亲自耕种,以求温饱。酒完全可以购买,与朋友饮酒是常事。他的郊游是追求闲适,他的饮酒是自我陶醉,其目的是转移视线,以求适应环境,安宁心情。然而,遭贬的打击,沉重的心理负担,无言的痛苦谁能领会?诗的开头就提到情绪低落,但整个基调并不衰飒,与一般的反映闲适的饮酒诗也不同。“它写出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似醉非醉的特有状态,以及他蔑视世俗的鲜明个性,不失为自画像中的一幅佳作。”(胡士明《柳宗元诗文选注》)由此可见,柳宗元的《饮酒》等诗,受陶渊明、谢灵运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却自有不同的个性与意蕴。

yǐnjiǔ--liǔzōngyuán

jīnshǎozuòkāiqīngzūnshānglèixiānjiǔwèiyōufán

xīnshūdùnjuétiānxuānliánshānbiànyōuhuì绿shuǐhányànwēn

ǎiǎinánguōménshùfánqīngyīnjìngwénjiāyán

jǐnzuìyǎnyǒufāngsūnzāijìnchǔdàowèicún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续轮蹄似水流。
眼前迎送¹不曾休,相续轮蹄²似水流。
译文:眼前的迎来送往还没有停止过,只见车马相接,就像流水一样不曾间断。
注释:¹迎送:迎来送往。此处偏指“送”。²轮蹄:车轮与马蹄。代指车马。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译文:假如门外没有这些通达南北的道路,人时世间应该就不会有分别的愁苦了吧。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苏秦¹六印²归何日,潘岳³双毛去值秋。
译文:就像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样去上任,但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就像潘岳一样已经生出了白发,却在这冷秋时分就要离开。
注释:¹苏秦:战国时期纵横家。字季子,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主张合纵攻秦。²六印:谓六国相印。³潘岳:西晋荥阳中牟人,字安仁。夙慧,有奇童之号。岳美姿仪,少时出门,常为妇人投果满车而归。善诗赋,诗与陆机并称。双毛:指头发黑白二色相杂。去:离开。值:逢,恰逢。
莫怪分襟衔泪语,十年耕钓忆沧洲。
莫怪分襟(jīn)¹(xián)²语,十年耕钓³忆沧洲
译文:不要怪我分别时含着眼泪说话,总是忍不住回忆起在滨水之地的那些一起耕种垂钓的快乐时光。
注释:¹分襟:犹离别,分袂。²衔泪:含着泪水。³耕钓:相传商伊尹未仕时耕于莘野,周吕尚未仕时钓于渭水,后常以“耕钓”喻隐居不仕。⁴沧洲:滨水的地方,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zèngbié

 tángdài 

yǎnqiányíngsòngcéngxiū xiānglúnshuǐliú 
ménwàiruònánběi rénjiānyīngmiǎnbiéchóu 
qínliùyìnguī pānyuèshuāngmáozhíqiū 
guàifēnjīnxiánlèi shíniángēngdiàocāngzhōu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少室¹众峰几峰别²,一峰晴见³一峰雪。
译文:少室山峰数有三十六,而这其中有几峰尤为独特。一座峰在晴朗的阳光下,犹如被光辉照射,光彩熠熠;另一座峰则铺满皑皑的白雪,宛如银装素裹。
注释:¹少室:山名,在河南登封县北,东距太室山约10公里,有三十六峰,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少林寺。王宁:生卒事迹不详。²几峰别:谓众峰中有几峰更为奇异。别:格外不同。³见:同“现”。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隔城半山¹连青松,素色峨(é)²千万重。
译文:远隔城市,遥望山半高,无数青松在山间错落有致,相互交织成连绵的绿色画卷。
注释:¹隔城半山:指为城所隔,只能见到半山。隔城:有城郭阻隔。²峨峨:盛多貌。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过景¹斜临不可道²,白云欲尽难为容³
译文:夕阳的余辉斜照,使得景色更加美丽,美妙得难以言表。白云几缕飘浮,山光景色变幻多端。
注释:¹过景:落日余辉。²不可道:妙不可言。³难为容:难以形容其状。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行人¹与我玩幽(yōu)²,北风切切³吹衣冷。
译文:王宁与我都兴致勃勃,纵情欣赏幽境,不禁忘记了旅途的起程。北风呼啸,声音凄厉,吹在身上令人透骨的冷。
注释:¹行人:指王宁。²幽境:清幽的胜境。³切切:象声词,形容声音轻细、凄切、急促。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惜别浮桥驻(zhù)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译文:离别时,我们依依不舍地站在浮桥上,紧紧勒住马的缰绳,让它无法前行。不忍心离开,频频回首,含情眺望着南山岭。

  这是首送别诗,诗人先写少室的雪景清新别致,侧重于山峰晴雪景象的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以及送别双方的行动,画出了一幅诗味浓醇、山峰秀丽银装素裹的晴雪图。后写送别王宁,主客惜别之情,表现了诗人与王宁之间的深厚友谊。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勾勒出少室山错落有致的众多山峰,展示出雪后初晴的独特景致。少室山以其三十六峰,各具特色,其中包括“九顶莲花砦”和“旗、鼓、剑、印、钟”五峰,还有素有盛名的“少室晴雪”,被誉为嵩山八景之一。

  然而,诗人并非专注于描绘少室山峰的各异形态,而是关注少室山雪后的独特美景。在雪后初晴的时刻,少室山众峰呈现出各异的景象。有些山峰因阳光的照耀而积雪融化,显现出青翠秀美的原貌;而其他一些山峰则依然披着银装,被白雪覆盖,与日光的映照下呈现出红装素裹的美丽姿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出少室山峰的个性,更在细节中体现出众峰同异,各具特点的景观。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这两句诗如同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少室诸峰的雪景。然而,这两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诗人在城中远望少室诸峰。由于城墙的遮挡,只能看到山的上半部,而这半山上繁茂的青松苍翠挺拔,成千上万的树影交相辉映。而周围的山峦则叠叠重重,都被白雪覆盖,呈现出朴素的素色,青翠和白雪相互映衬,山峰在银装素裹中展现出婉约的美。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前面的几句描绘了少室诸峰雪后初晴的宁静之美,而这两句则展现了其动态之美。夕阳的余辉倾斜地照在山峰上,那红光如画笔般涂抹,将山峰逐一点染,使其颜色不断变幻,难以形容其奇异绚烂;同时,山巅漂浮着片片白云,山峰在云雾缭绕中不停改变形态,生气盎然,姿态各异。诗人通过精湛的描绘,将少室诸峰的景象表现得栩栩如生,同时又恰到好处地留下一些空间,让读者能够在想象中感受这幅动态的壮丽画面。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雪后初晴的少室山,虽然幽静秀美,引人玩赏,但是送别友人,心情抑郁,北风切切,寒气逼人,诗人心中一时涌起无限惆怅之情。这两句是全诗的一个转折。少室诸峰,雪后初晴,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本来应该和友人同赏佳景,但又不得不分别。诗人与王宁浮桥上依依惜别,王宁渐渐走远了,诗人还伫立在桥上,举头试望友人王宁在南岭中的身影。“试望”,恰切地表现出诗人望不到了还在望,希望能多看几眼好友身影的惜别心情。《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都是写送别时伫立远望行人渐去身影的情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1、 麻守中,张军主编.历代旅游诗文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31-33

shǎoshìxuěqíngsòngwángníng--

shǎoshìzhòngfēngfēngbiéfēngqíngjiànfēngxuě

chéngbànshānliánqīngsōngé((éé))éqiānwànzhòng

guòjǐngxiélíndàobáiyúnjǐnnánwèiróng

xíngrénwányōujìngběifēngqièqièchuīlěng

biéqiáozhùshítóushìwàngnánshānlǐng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秋到边城角声¹哀,烽火²照高台³。悲歌击筑,凭高酹(lèi),此兴悠哉。
译文: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注释:¹角声:行军打仗用的鼓角之声。²烽火:古代边防措施,于高峰处建台,镇守士卒于敌炬,白昼举烟,夜间置火,警视军民作好防御和迎敌准备。后又有每日处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³高台:本处指高兴亭。⁴筑:古代的一中弦乐器。⁵酹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bà)¹烟柳,曲江²池馆,应³待人来。
译文: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注释:¹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为唐代长安名胜。²曲江:池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³应:应该。⁴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

  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达无疑。7月16日夜晚,长安南山头,诗人登高远望,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

  词的上片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哀,首句一个“哀”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和悲哀。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台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整首词由“哀”到“兴”,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壮志。

  从角声烽火写起,烽火指平安火,高台指高兴亭。《唐六典》说:“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平安火至”。又《感旧》自注:“平安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又《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筑,凭高洒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从而让读者体会到上面所写的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哀愁的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台哉”过渡,全面表达了“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物色的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长安南山的面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月十六日夜晚,在南郑以东的长安南山头,皎洁的月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长安风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应,应该。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

  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378-1379 .

qiūmèi ·yuèshíliùwǎndēnggāoxìngtíngwàngchángānnánshān

yóu sòngdài 

qiūdàobiānchéngjiǎoshēngāi fēnghuǒzhàogāotái bēizhù pínggāolèijiǔ xìngyōuzāi 
duōqíngshuínánshànyuè yúnkāi qiáoyānliǔ jiāngchíguǎn yīngdàirénl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