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园林足,泉声百道来。夕阳明螮蝀,高阁暗莓苔。
一雨园林足,泉声百道来。夕阳明螮蝀,高阁暗莓苔。
燕绕横塘楫,鱼窥曲水杯。古藤应识我,亲见五回开。
燕绕横塘楫,鱼窥曲水杯。古藤应识我,亲见五回开。
洪亮吉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26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
译文:只期达到明道志,不求富贵怕偷生。
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
久忘上封事¹,复笑升天行²
译文:今久淡忘曾上奏,更笑求仙学道人。
注释:¹封事:奏章。²升天行:指求仙学道之举。
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
窜逐宦(huàn)湘浦,摇心¹剧悬旌(jīng)
译文:才贬永州司马时,食宿不安心担惊。
注释:¹摇心:心忧不宁。
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
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¹
译文:先怕横遭世人议,后恐帝王赐死刑。
注释:天¹刑:朝廷的惩罚。天,上天,指朝廷,皇上。
岁月杀忧栗,慵疏寡将迎。
岁月杀忧栗(lì),慵(yōng)疏寡将迎¹
译文:担心今随岁月去,闲散无事少应承。
注释:¹将迎:送迎。指人际交往应承。
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
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
译文:畅游山水本所爱,排遣郁闷舒我情。
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
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
译文:幽静石角信步至,远村长乌得空行。
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
(dèng)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
译文:茂林遮断石磴路,穿林突现平川明。
旷望少行人,时闻田鹳鸣。
旷望少行人,时闻田鹳鸣。
译文:远望但见行人少,时闻田鹳三两声。
风篁冒水远,霜稻侵山平。
风篁(huáng)¹冒水远,霜稻侵山平。
译文:风吹竹低远水现,傲霜稻海与山平。
注释:¹风篁:风吹竹丛。篁,竹丛。
稍与人事间,益知身世轻。
¹与人事间,益知身世轻。
译文:参与人间俗世事,更知小我身世轻。
注释:¹稍:已,既。
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
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
译文:为农确有真欢乐,居官满篇虚荣心。
乔木余故国,愿言果丹诚。
乔木余故国,愿言果丹诚¹
译文:朝中不乏栋梁材,但愿为国献忠诚。
注释:¹丹诚:即赤诚。
四支反田亩,释志东皋耕。
四支¹²田亩,释志东皋(gāo)耕。
译文:我欲弃官归田园,躬耕东皋慰平生。
注释:¹四支:即四肢。²反:通返。
岁星入汉年,方朔见明主。
岁星¹入汉年,方朔(shuò)²见明主。
译文:在木星下凡落入汉朝的那一年,东方朔侍奉汉武帝这位英明的君主。
注释:¹岁星:即木星。古人以其岁行一次,故名岁星。²方朔 :即东方朔,字曼倩。汉武帝时待诏金马门,官至太中大夫。传说他是岁星下凡的人。此李白以东方朔自喻。入汉年,见明主,皆指天宝元年应诏入京见玄宗。
调笑当时人,中天谢云雨。
调笑当时人,中天谢云雨¹
译文:我待诏翰林时也如同东方朔一样调侃嘲笑过时臣,由是被逐出朝而未能沾君恩露。
注释:¹调笑二句:云雨,咸本作雪雨。误。
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
一去麒(qí)(lín)¹,遂将朝市乖²
译文:一旦离开了翰林院,便与朝廷和京城长久分开。
注释:¹麒麟阁:阁在未央宫中。此借唐翰林院。²朝市乖:朝市,朝廷与京城市肆。乖,分离。
故交不过门,秋草日上阶。
故交不过门,秋草日上阶。
译文:交好的故友不再登门,秋草日渐长雨了门前的台阶。
当时何特达,独与我心谐。
当时何特达,独与我心谐¹
译文:当今您却特别通达,独自与我交往心谐。
注释:¹当时二句:当时,当今。特达,特出不群。谐,合。此二句谓当今唯有你常赞府特出不群,能与我友好心谐。
置酒凌歊台,欢娱未曾歇。
置酒凌歊(xiāo)¹,欢娱未曾歇。
译文:此来又置酒于凌歊高台,欢乐愉快未曾歇衰。
注释:¹凌歊台:在当涂城北黄山。
歌动白紵山,舞回天门月。
歌动白紵(zhù)¹,舞回天门²月。
译文:歌声震动了白纻山林,欢舞像缠绕着天门山月。
注释:¹白纻山:在当涂城东五里。胡本作白纻曲。²天门:即天门山,在当涂城西南三十五里。
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
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
译文:您问我心中有何事烦恼,我在您面前细细述说。
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
君看我才能,何似¹鲁仲尼。
译文:您看我的才能,与鲁国的孔子多么相似。
注释:¹何似:朱本作何如。小儒,朱本注:“小儒者,白自谓也。”
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译文:像他那样的大圣人犹未遇到相知的君王,而我这小儒未被所用又何足悲戚?
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
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¹师。
译文:前不久的云南夏季五月,朝廷的渡泸之师频频丧灭。
注释:¹泸:泸江,在今四川、云 南交界处。此二句用《出师表》语。
毒草杀汉马,张兵夺云旗。
毒草杀汉马,张兵¹夺云旗。
译文:有毒之草毒杀朝廷的战马,强大的敌军夺掠了唐军战旗。
注释:¹张兵:强兵。秦旗,与上句“汉马”皆借指唐军。萧本、元刊二十六卷本、郭本、朱本、严评本、全唐诗本俱作云旗。
至今西洱河,流血拥僵尸。
至今西洱河¹,流血拥僵尸。
译文:时至今日的西洱河中,流淌的血水仍然拥积着将士的尸体。
注释:¹西洱河:宋本原作西二河。胡本、朱本作西洱河。王本注云:“当作洱。”今据改。西洱河又名洱海,古名叶榆泽。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因湖形如耳得名。
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将无七擒(qín)¹,鲁女惜园葵。
译文:朝廷的将领没有当年诸葛亮七擒七纵的谋略,百姓只得像鲁女惜葵一样担心国难不得生息。
注释:¹七擒略:此句谓百姓忧国家有难,使百姓遭殃。
咸阳天下枢,累岁人不足。
咸阳天下枢(shū),累岁人不足²
译文:长安作为京都是天下的枢纽,几年来百姓总是粮食不足。
注释:¹咸阳:代指长安。天地枢,萧本、玉本、郭本、朱本、全唐诗本、王本俱作天下枢 。²人不足:指贫民粮食不足。一盘,咸本作一杯。宰衡,即宰相。此处喻杨国忠。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sù)
译文:虽然那里有许多珍珠美玉,到这时却不如一盘米粟。
赖得契宰衡,持钧慰风俗。
赖得契(qì)宰衡,持钧¹慰风俗。
译文:幸赖有像古代贤人殷契那样的宰相,秉持国政慰藉风俗。
注释:¹持钧:古人常以陶钧喻治理国家 。持钧即秉持国政。
自顾无所用,辞家方来归。
自顾无所用,辞家方来归¹
译文:我看自己无所用世,辞家出游至今未归。
注释:¹方来归:咸本作方求归。萧本、玉本、郭本、朱本、严评本、全唐诗本俱作方来归。
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
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
译文:惊叹着壮士的鬓发如霜,泪水常常流满逐臣的衣襟。
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违。
以此不安席,蹉(cuō)(tuó)身世违¹
译文:因此我睡不安席,蹉跎的经历违背世事令人伤心。
注释:¹身世违:萧本、玉本、郭本、朱本、严评本、胡本俱作因身违。
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
终当灭卫谤(bàng)¹,不受鲁人讥。
译文:我终究要消除时人的毁谤,不再受到他人的讥评。
注释:¹卫谤:此亦指灭谤而言。

  开头”岁星如汉年,方朔见明主“,起势突兀。传说东方朔是岁星下凡。东方朔既是星宿下凡,辅佐明主,当然要为平治天下建立功业,非同一般。但是事实并不如此。史书记载东方朔滑稽诙谐,汉武帝视之如俳优。”调笑当时人“,说东方朔对于时人尽情戏弄,不仅对同僚,甚至对最高统治者也加以戏谑。”中天谢云雨“,说离开朝廷。"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是说一旦离开朝廷,就和朝廷、市集这些公众聚集的地方违别了。“故交不过门”,在世态炎凉的古代社会里,免官离朝,朋友客人从此疏远,甚至连旧交好友也不肯过门了。“秋草日上阶”,形象地写出了故旧疏远、门庭冷落的景象。诗人简要地写完东方朔的经历之后,很自然地评论了一句:“当时何特达。”“独与我心谐”,这位八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在当时,在后来的历史岁月里,都无人理解,没有知己,只是我内心相契。一个“独”字,表明两人是千古知己。

  “置酒凌歊台,欢娱未曾歇。”这里诗人写到了与常赞府的交往。两人置酒于凌歊台上,开怀畅饮,尽情欢娱,不曾歇息。“歌动白紵山,舞回天门月”,是两人欢娱的具体而夸张的描绘,由此可见欢娱的情景了。两人的交往情意投合,相得益欢。这时候,常赞府很自然地问起诗人的“心中事”,于是诗人就“为君前致辞”,尽情地倾吐心中的话语、心底的愤懑,正如诗人在另一首诗里说的“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了。

  “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四句是倾诉自己的境遇。前面既以东方朔自况,写了自己的怀才不遇,这里则借孔子来自我宽解。这些话是自宽自慰,又包含着沉重的辛酸。

  由于李白后期思想的深刻性和视野的开阔,他并不局限于自己的遭遇来“写怀抱”,而是着眼于当世大事。诗人写了战争:“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毒草杀汉马,张兵夺云旗。至今西洱河,流血拥僵尸。”据史书记载,天宝年间,唐朝政府两次派兵征伐云南的少数民族,战于西洱河,均大败。“将无七擒略”,主将既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智慧,缺乏七擒七纵稳操胜券的谋略,得来的只能是失败。“鲁女惜园葵”,是说鲁国漆室邑之女的故事。其含义为人民忧虑着饥饿,而统治者还好大喜功,爱开边衅。接着,诗人写了饥馑:“咸阳天下枢,累岁人不足。”“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正是根据京城的特点来写饥馑的惨象。“赖得契宰衡,持钧慰风俗”是说需要有契一样的贤宰相,斡旋运转,安定风俗。

  最后诗人又写到自己:“自顾无所用,辞家方来归。”尽管在最需要人才的深刻,尽管自己有着卓越的政治才干,但不为世所用,只得浪迹江湖,辞别家庭,只身外出游历了。“霜惊壮士发,泪满逐臣衣”,忧虑使诗人发如秋霜,泪湿长衫。这忧虑不是个人政治上的不遇,而是透视现实产生的。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前一年,因此这种忧虑更有深刻的内涵。而且,“以此不安席”,诗人坐卧不宁了,“蹉跎身世违”,只是不能投合这黑暗的世界,同流合污,以致蹉跎岁月,无所作为。但诗人并不因此颓唐:“终当灭卫谤,不受鲁人讥。”这里用孔子的典故。诗人表示要进德修业,以孔子为榜样,消除世人的讥谤。“终当”二字表现十分坚定。

  通观全诗,确如题目“书怀”所揭示的那样,诗人是在坦率地披露着自己的情怀。由于诗人把黑暗的政治、腐败的军事、不安定的社会现状和个人怀才不遇联系在一起,使这种抒情特别有力量。诗篇不仅倾泻着满腔愤懑,似乎还预示着未来的不幸。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春洲生荻(dí)¹,春岸飞杨花²
译文:春天,水边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杨柳吐絮,满天飞花。
注释:¹荻芽:荻草的嫩芽,又名荻笋,南方人用荻芽与河豚同煮作羹。²杨花:即柳絮。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¹鱼虾。
译文: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
注释:¹不数:即位居其上。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¹
译文:河豚的样子已足以让人觉得奇怪,毒性也没什么食物能比上它。
注释:¹莫加:不如,比不上。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忿腹若封豕(shǐ)¹,怒目²犹吴蛙³
译文:鼓动的大腹好像一头大猪,突出双眼,又如同吴地鼓腹的青蛙。
注释:¹封豕:大猪。²怒目:瞪着眼睛。³吴蛙:吴地青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páo)煎苟失所¹,入喉为镆(mò)(yé)²
译文:烧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马上丧命,就像遭到利剑的宰杀。
注释:¹“庖煎”句:说如果烹调得不得法。²镆铘:古代宝剑名。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¹
译文:像这样给人生命带来伤害的食物,人们又为什么要去吃它?
注释:¹资齿牙:犒赏牙齿,这里指吃。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持问南方人,党护¹复矜夸²
译文:我把这问题请教南方人,他们却对河豚赞不绝口,夸了又夸。
注释:¹党护:袒护。²矜夸:自夸,这里指对河豚夸赞不绝。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皆言美无度¹,谁谓死如麻²
译文: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
注释:¹美无度:美无度,极言其美无比。²死如麻:死去的人像麻一样多。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duō)(jiē)¹
译文:我没办法驳倒他们,反复思想,空自嗟讶。
注释:¹咄嗟:叹息。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¹
译文:韩愈来到潮阳,开始时也怕吃蛇。
注释:¹“退之”二句:退之即韩愈。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子厚¹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译文:柳宗元到了柳州,没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虾蟆。
注释:¹子厚:柳宗元。柳宗元谪柳州,韩愈有《答柳柳州食虾蟆》诗,中有“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句。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chuǎn)¹
译文:蛇和虾蟆形状虽然古怪,令人厌恶,但对人的性命没什么妨害,不用担惊受怕。
注释:¹舛差:差错,危害。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斯味曾¹不比,中藏祸无涯。
译文: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
注释:¹曾:岂,难道。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甚美恶亦称¹,此言诚可嘉。
译文:太美的东西一定也很恶,古人这句话可讲的一点也不差。
注释:¹称:相当。

  诗虽然是率然成章,不像梅尧臣大多数作品经过苦吟雕琢,但诗风仍以闲远洗练为特色,尤多波折。全诗分五层写,中间多转折。首四句直写河豚鱼,即一般咏物诗的着题。诗说当春天小洲上生出荻芽,两岸柳树飘飞着柳絮时,河豚上市了,十分名贵。这四句诗,一向被人称道。一是由于起二句写景很得神似,而又以物候暗示河豚上市的时间;二是接二句明写,而以鱼虾为衬,说出河豚的价值。这样开篇,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欧阳修分析说:“河豚常出于春末,群游而上,食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豚道尽河豚好处。”陈衍《宋诗精华录》也说这四句极佳。不过,也有人指出,河豚上市在早春,二月以后就贱了,“至柳絮时,鱼豚过矣”(宋孔毅父《杂记》)。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对此又反驳说,待柳絮飞时江西人才吃河豚,梅诗并不错。略去事实不谈,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及后世影响都很大。此诗开篇很好,欧阳修曾说:“故知诗者诵止破题两句,豚道尽何豚好处。”(《六一诗话》)

  以下八句忽作疑惧之词,为一转折。“其状豚可怪,其毒亦莫加”,二句先总括。以下再分说其“怪”与“毒”。河豚之腹较其他鱼大,有气囊,能吸气膨胀,眼镜突出,靠近头顶,故形状古怪。诗人又加夸张,称其“腹若封豕(大猪)”、“目犹吴蛙(大蛙)”,加之“忿”、“怒”的形容,河豚的面目可憎也就无以复加了。而更为可畏的是,河豚的肝脏、生殖腺及血液含有毒素,假如处理不慎,食用后会很快中毒丧生。诗人用“入喉为镆铘(利剑)”作比喻,更为惊心动魄。诗人认为,要享用如此美味,得冒生命危险,是不值得的。“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二句对河豚是力贬。

  但是,怕死就尝不着河豚的美味,而尝过河豚美味的人,则大有不怕死的人在。“持问南方人”以下,写自己与客人的辩驳。河豚既然这么毒,不应该去吃,可是问南方人,却说它的味道鲜美,闭口不谈它能毒死人的事。对此,作者发出了感叹。诗先引了韩愈在潮州见人吃蛇及柳宗元在柳州吃虾蟆的事作一跌,说似乎任何可怕的东西,习惯了也不可怕。在举了蛇及虾蟆,呼应了前面的“怪”字后,诗进一步呼应“毒”字,说蛇及虾蟆虽怪,但吃了对人没有妨害,而河豚则不然,“中藏祸无涯”。最后,作者得出结论:河豚鱼味很美,正如《左传》所说“甚美必有甚恶”,人们难道能不警惕吗?这样评论,表面上是揭示人们为求味道的适口而视生命不顾,取小失大;如果联系现实生活的各方面来看,是在讽刺人世间为了名利而不顾生命与气节的人。

  从“我语不能屈”句至篇终均写作者的反省。这部分可分两层。诗人先征引古人改易食性的故事,二事皆据韩愈诗。韩愈谪潮州,有《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说:“唯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柳宗元谪柳州,韩愈有《答柳柳州食虾蟆》诗说:“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诗人综此二事,说可憎如“笼蛇”、“虾蟆”,亦能由“始惮”至于“甘食”,所以食河豚也是无可厚非。然而他又想到蛇与虾蟆虽形态丑恶,吃它们终究于性命无危害,不像河豚那样“中藏祸无涯”。联系上文,河豚的味道“美无度”,又是蛇与虾蟆所不可企及的。

  “美无度”,又“祸无涯”,河豚正是一个将极美与极恶合二而一的奇特的统一体。于是诗人又想起《左传》的一个警句:“甚美必有甚恶。”他认为以此来评价河豚,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欧阳修说:“诗作于樽俎之间,笔力雄赡,顷刻而成,遂为绝唱。”《历代诗话》卷五十六载,刘原父因梅尧臣作这首诗,认为可称他为“梅河豚”。梅尧臣的诗力求风格平淡,状物鲜明,含意深远。欧阳修在《书梅圣俞稿后》说他“长于体人情,状风物,英华雅正,变态百出”,这首诗正符合这一评价。梅尧臣处在西昆体诗统治诗坛的年代,他反对堆砌词藻典故,主张学习风雅,提倡诗歌将下情上达、美刺时政,写了不少反映下层生活的诗。这首写河豚的诗,也是通过咏河豚,隐讽社会,所以被当作梅尧臣的代表作之一。欧阳修是梅尧臣的知己,清代姚莹《论诗绝句》有“宛陵知己有庐陵”句。欧阳修作诗学韩愈,喜发议论,杂以散文笔法,梅尧臣这首诗也带有这些特点,所以被欧阳修推为“绝唱”。欧阳修还在《书梅圣俞河豚诗后》说:“余每体中不康,诵之数过,辄佳。”还多次亲笔抄写这首诗送给别人。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6-78
2、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3-25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野店¹垂杨步²,荒祠(cí)³苦竹丛。
注释:¹野店:村野之店,酒馆之类的。²步:通“埠”,水边泊船之处。³荒祠:荒废了的祠堂。⁴苦竹:亦称伞柄竹,茎杆呈圆筒形,高可达四米,分节较疏,分布于长江流域各地。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
(lù)¹(kuī)芦箔(bó)²水,鸟啄³纸钱风
注释:¹鹭:白鹭。²芦箔:指插在河流中拦捕鱼蟹的苇栅。³啄:指啄食祭品。⁴“鸟啄”句语出张籍诗:“寒食家家送纸钱,鸟鸢作窠衔上树。”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ǎo)¹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注释:¹媪:老妇人。
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深村¹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注释:¹深村:偏僻的山村。
寒食节正值春和日暖的时刻,这首诗便描绘了郊行所见的节日风光,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姿的农村风俗画。首两句以意象串起诗思,有类晚唐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次两句观察细致,动静结合,是为王国维所论之“无我”之境。全诗明白晓畅,淳朴敦厚。

hánshíjiāoxíngshūshì--fànchéng

diànchuíyánghuāngzhúcóng

kuīshuǐniǎozhuózhǐqiánfēng

ǎoyǐnnóngzhuāngérlànzuìwēng

shēncūnshíjiéhǎoyīngwèiniánfēng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niǎn)¹(gǔ)²繁华事可伤,师师³垂老过湖湘
译文:帝京当年是多么地繁华热闹,回想起来,使人无限地伤感;李师师也老了,漂泊流落在湖湘的民间。
注释:¹辇:皇帝的车驾。古以“辇下”指京城。²毂: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同“辇”借指汴京。³师师:李师师,汴京人。传幼年为尼,后为妓,色艺动京师。⁴湖湘:洞庭湖、湘江一带。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lǚ)¹(tán)²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译文:旧时的舞衣与檀板都黯然失色,饱受了风蚀尘染;有谁相信,她当年轻歌一曲,能使君王倾倒迷乱?
注释:¹缕衣:金缕衣,用金线盘绣的舞衣。²檀板:唱歌时用来打拍子的檀木拍板。

  《汴京纪事》诗二十首,痛感山川破碎,国家受辱,表达自己的忧伤与愤慨。这里选的是最后一首。

  刘子翚写汴京的组诗,大多数通过今昔对比,列举熟知的事与物来抒发兴亡之感,所以在这首诗中举李师师的遭遇以表现汴京昔日的繁华已烟消云散。诗从李师师目前情况写起,说艳名压倒平康的李师师,在乱后流落湖湘,久经磨难后,颜色憔悴,歌喉也非复当年。诗感叹:李师师往时歌舞时所穿的金缕衣、所用的檀板现在仍在用,但都已经陈旧了,谁能相信她当年曾以美貌与伎艺使君王倾倒呢?诗写的虽然是人,主题却是从人的经历上反映国家遭受的不幸,达到了以李师师为典型反映社会动乱的目的。

  通过描写往昔闻名的歌姬寄托盛衰之感的七绝,在唐代就有不少出类拔萃的作品,最出名的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诗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安史乱后,名歌手李龟年流落江南,杜甫与他相会,回想起开元盛世,不胜唏嘘。诗将今昔盛衰之感,隐藏在字里行间,使人黯然欲泪,如以“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反衬相遇的难堪,以“又逢君”点出今昔,烘托出感伤,都很见锤炼。刘子翚这首诗在主题上承继前人,但一开始就直述“辇繁华事可伤”,虽简捷明快,与杜诗比,就少了含蓄。刘子翚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则与温庭筠《弹筝人》更接近,温诗云:“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在结构、布局及内容命意上,二诗都有相同之处。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06-207
2、 缪钺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82-884

biànjīngshì

liúhuī sòngdài 

niǎnfánhuáshìshāng shīshīchuílǎoguòxiāng 
tánbǎnyán dāngshídòngw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