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天湛然清,盛夏飞严霜。霜严结阴惨,白日沈荒凉。
湖天湛然清,盛夏飞严霜。霜严结阴惨,白日沈荒凉。
厉鬼啾啾鸣,行路闻心伤。埋冤尔为何,毅魄非国殇。
厉鬼啾啾鸣,行路闻心伤。埋冤尔为何,毅魄非国殇。
生为蚩蚩民,安分柔且良。真盗失伏辜,渔人罹祸殃。
生为蚩蚩民,安分柔且良。真盗失伏辜,渔人罹祸殃。
杀人不抵死,袖手反代偿。有耳非不闻,有眼讵失芒。
杀人不抵死,袖手反代偿。有耳非不闻,有眼讵失芒。
一人爱功名,片语进斧戕。邈矣三宥仁,熟察五过章。
一人爱功名,片语进斧戕。邈矣三宥仁,熟察五过章。
一朝四百指,骈首堆荒冈。湖水自终古,流恨徒汤汤。
一朝四百指,骈首堆荒冈。湖水自终古,流恨徒汤汤。
寄语司牧者,杀人宜慎详!
寄语司牧者,杀人宜慎详!
叶燮

叶燮

(1627—1702)江苏吴江人,浙江嘉兴籍,字星期,号已畦。叶绍袁子。康熙九年进士。任江苏宝应知县。十四年,以三藩乱时役重民饥,与巡抚慕天颜不合,被劾罢官。居吴县横山,常出游览四方名胜。精研诗学理论,所作以险怪为工。有《原诗》、《巳畦诗文集》。又摘汪琬文章缺点,著《汪文摘谬》。 ▶ 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登陂陁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峨。临曲江之隑州兮,望南山之参差。岩岩深山之谾谾兮,通谷豁谽谺。汩淢靸以永逝兮,注平皋之广衍。观众树之蓊薆兮,览竹林之榛榛。东驰土山兮,北揭石濑。弭节容与兮,历吊二世。
登陂(pō)(tuó)¹之长阪(bǎn)兮,坌(bèn)²入曾(céng)³宫之嵯(cuó)(é)。临曲江之隑(qí)州兮,望之山之参(cēn)(cī)。岩岩深山之谾(hōng)兮,通谷豁(huò)(hān)(xiā)。汩(gǔ)(yù)(sǎ)¹⁰以永逝兮,注平皋(gāo)之广衍。观众树之蓊(wěng)(ài)¹¹兮,览竹林之榛(zhēn)¹²。东驰土山兮,北揭¹³石濑(lài)¹⁴。弭(mǐ)¹⁵容与¹⁶兮,历吊二世。
译文:登上崎岖不平的山坡啊,一直延伸到高大的宫殿中。面前是江水中岸曲长的小洲,再远望是起伏蜿蜒的之山。高峻的深山连绵不绝啊,漫长的溪谷深而又深。湍急的水流奔向远方啊,流入宽广平坦的河滩。看群树茂密啊,览竹林丛生。于是东行越过土山啊,向北提衣趟过小溪。在那儿停下不前啊,到秦二世墓前进行凭吊。
注释:¹陂陁:倾斜不平。阪:山坡。²坌:一起。³曾:通“层”。⁴隑:曲折的堤岸。⁵岩岩:形容高峻。⁶谾谾:形容长大。⁷豁:深。⁸谽谺:形容山深。⁹汩淢:形容水流急速。¹⁰靸:形容浪花飞扬。¹¹蓊薆:形容草木茂盛。¹²榛榛:形容草木丛生。¹³揭:提起衣裳过河。¹⁴濑:水浅而有石处。¹⁵弭节:停息。¹⁶容与:不前。
持身不谨兮,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兮,宗庙灭绝。呜呼哀哉!操行之不得兮,坟墓芜秽而不修兮,魂无归而不食。夐邈绝而不齐兮,弥久远而愈佅。精罔阆而飞扬兮,拾九天而永逝。呜呼哀哉!
持身不谨兮,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兮,宗庙灭绝。呜呼¹哀哉!操行之不得²兮,坟墓芜(wú)(huì)而不修兮,魂无归而不食。夐(xiòng)³(miǎo)绝而不齐兮,弥久远而愈佅(mèi)。精罔(wǎng)(làng)而飞扬兮,拾(shè)九天而永逝。呜呼哀哉!
译文:想到他做人不谨严啊,致使国家灭亡;轻信谗言而不醒悟啊,到头来宗庙被毁。呜呼!只因他操行不合典则啊,到如今坟墓荒芜而无人修葺,他的灵魂无处安息,享受不到子孙的祭祀。很久以前就断绝而无人供斋啊,越长久而越加荒漠阴沉。灵魂无依而到处飘扬啊,飘向九天而永远消逝。呜呼哀哉!
注释:¹呜呼:伤悼之辞,祭文中习惯用的套语。²得:宜。³夐:远。⁴佅:通“昧”,昏暗。⁵罔阆:恍惚而无依靠。⁶拾:升。

  此赋可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叙事写景和议论抒情。

  第一部分以叙述人的口气,点出宜春苑的标志性建筑“曾宫”和特殊地貌:发源于南山的水流汇聚成的“曲江”。南望终南山、东驰小土山,西有河水弯曲向北,即为“石濑”之激流。同时,作者也描写了终南山的峰峦和深谷,以及从谷底涌出的泉水。而“曾宫”附近的曲江两岸,则是介于“平皋”和“深山”缓冲地带的丘陵,那里众树“蓊蓑”、竹林“榛榛”,真可谓青山绿水间的休闲胜地也。第一部分结尾句“弭节容与兮,历吊二世”既交代了作者“登陂陛之长阪”凭吊二世的荒冢的最终目的,又起到吊古而评人的顺接作用。

  第二部分直接进入议论。作者用“持身不谨兮,亡国失执。信谗不寤兮,宗庙灭绝”两句,明谈自己的感悟,实是对汉武帝的讽谏。紧接着用“呜乎”一语将情感递进了一层,批评秦二世在操守和德行方面存在的严重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可悲下场。最后,作者面对“二世”不能传到“万世”反而仅三年就没入荒丘时断言:秦二世的墓地“复邈绝而不齐”、其坟丘“弥久远而愈侏”其灵魂即使变为“罔阆而飞扬”“九天”也要“永逝”。至此,作者的情感也由可叹、可怜转到可悲。

  全赋以乐景写哀情,感情凝重、议论精辟,实乃劝喻委婉的警帝良言也。

参考资料:
1、 李生万 编著.祭文名篇注译赏析.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22-25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阳气初惊蛰(zhé),韶光¹大地周。
译文:冬至之后,阳气上升,刚到惊蛰,韶光显现,弥漫大地。
注释:¹韶光:指美好的时光,多指美丽的春光。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桃花开蜀锦¹,鹰老化春鸠(jiū)²
译文:看那桃花,就像蜀锦,多姿多彩,绚丽绽放。天空翱翔的老鹰,知趣地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树梢上飞来的春鸠。
注释:¹蜀锦:四川传统技艺,成都标志性技艺,织造工艺细腻严谨,配色典雅富丽,皆有寓意。²春鸠:春天的鸠鸟。我国有绿鸠、果鸠、火斑鸠、皇鸠、金鸠、鹃鸠和斑鸠等,其中有15种鸠是中国特有物种。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时候花催迫¹,萌芽互矩²修。
译文:春日美好的时光,争相催促着万事万物。草木已开始萌芽,甚至树芽儿也似乎按着一定的规则修剪成长。
注释:¹催迫:催促逼迫。²矩:规则,法则。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人间务生事¹,耕种满田畴(chóu)²
译文:人们为了生计,走进田间地头耕种,处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注释:¹生事:指生计;境遇。²田畴:田地。

  首联, 一“初”字,道出了诗人对于惊蛰节气的喜爱。初,意味着春天的初次相见,带着期待与期盼,一切如纳兰容若所写的那句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刚刚好,一切都重新开始,一切又孕育新的希望。

  颔联,桃花,鹰化为鸠,都属于惊蛰的三候现象。一候,桃始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二候,仓庚鸣:庚,亦作鹒,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留黄莺”,莺儿皆一种也。三候,鹰化为鸠:鹰,蛰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桃花”本来是为了对仗“老鹰”,为了照顾平仄,将“老鹰”对调成“鹰老”。于文义并无大害。“开”对“化”,“蜀锦”对“春鸠”,都是很工整的。

  颔联的春意是浓烈的,自古吟咏桃花的诗作,是令人惊叹的。前有《诗经》,“桃花夭夭,灼灼其华”;唐有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宋有东坡居士,“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明有唐寅,“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当酒钱”等等。千古以来,桃花就代表了春的使者,令无数诗人灵感乍现,佳作迭起。惊蛰,不但叫醒沉睡的小动物们,也唤醒诗人们的灵感与才情。这大概就是惊蛰的魅力吧。除了一候桃花,惊蛰节气的另外两候信使也一并到来:“二候杏花,三候蔷薇”。因而,杏花春雨江南;满苑蔷薇香伏虎,半池柽柳水生魂,这些优美的词句,都是为了赞美惊蛰时节的春天。有桃花,杏花,蔷薇三君,春天就足以惊艳天下了。

  颈联,充满生机与禅意。这时候,万事万物都拼命生长,正如老子《道德经》所说:万物并作。万物生长的季节,给了老子思考的空间,孕育了他道家哲学的“无、有”思想。恒有欲,以观其缴;恒无欲,以观其妙。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我们人类,也应该按照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现象,来看待处理我们身边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草木有萌发,就会有枯萎。所以,这样一个催迫万物生长的季节,给予老子提供了新的哲学概念。而无数文人墨客,也在这变化之中,期待着生命里的一场浪漫之旅。事实上,萌发的岂止是草木,更有一颗颗渴望自由的心灵。当诗人看到这些萌芽儿,一个个都长得整整齐齐,仿佛在互相打招呼,一切就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春朝物候妍,愁妇镜台前。
春朝物候妍,愁妇镜台前。
风吹数蝶乱,露洗百花鲜。
风吹数蝶乱,露洗百花鲜。
试出褰罗幌,还来著锦筵。
试出吹(qiān)¹罗幌(huǎng)²,还来著锦筵。
注释:¹吹:1.揭起:“子惠思我,~裳涉溱”。2.古代称套裤。²罗幌: 丝罗床帐。
曲中愁夜夜,楼上别年年。
曲中愁夜夜,楼上别年年。
不及随萧史,高飞向紫烟。
不及随萧史,高飞向紫烟。
郑愔这一首有名的五律,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春怨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chūnyuàn--zhèngyīn

chūncháohòuyánchóujìngtáiqián

fēngchuīshùdiéluànbǎihuāxiān

shìchūqiānluóhuǎngháiláizhejǐnyán

zhōngchóulóushàngbiéniánnián

suíxiāoshǐgāofēixiàngyān

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
朝策犁眉騧(guā)¹,举鞭力不堪。
译文:我清晨乘着犁眉黄身马,举鞭无力。
注释:¹犁眉騧:黄身黑眉的狡马。
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
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¹微服²(yáo)祠南。
译文:强撑着病体,角巾便服地来到尧庙。
注释:¹角巾:有棱角的头巾。²微服:平民的服装。
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
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¹喷作金沙潭²
译文:只见柳丝垂地绿荫遮天,石门喷迸的流水在此汇成金沙潭。
注释:¹石门:鲁郡东门外的水门,遗址在今山东兖州;一说指兖州石门山。²金沙潭:为尧祠南面一个大池潭,水由石门流出。
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译文:这里山青水秀,我的老朋友果然为我们选择了一处绝妙佳景。
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
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
译文:庙中不断地有人来击鼓求福,其实尧本无心受人祭拜,你们这又是何苦呢?
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
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
译文:庙前又有双跪石人,如花的美女整日在表演歌舞。
银鞍绣毂往复回,簸林蹶石鸣风雷。
银鞍绣毂(gǔ)¹往复回,簸(bǒ)²(jué)石鸣风雷。
译文:权贵们的豪华车马往来不绝,惊动着林木山石发出轰鸣。
注释:¹银鞍绣毂:指贵族所用紊华车马。毂:泛指车。²簸林:撼动树林。
远烟空翠时明灭,白鸥历乱长飞雪。
远烟空翠时明灭,白鸥历乱长飞雪。
译文:远望潭中,长烟与碧波交织,时明时灭。白鸥群翔,如同纷纷扬扬的飞雪。
红泥亭子赤阑干,碧流环转青锦湍。
红泥亭子赤阑干,碧流环转青锦湍。
译文:红亭赤栏,置于碧流青水之间。
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
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
译文:这潭水深过百丈能通彻海底,说不定其中会有蛟龙盘踞。
君不见绿珠潭水流东海,绿珠红粉沉光彩。
君不见绿珠潭水流东海,绿珠红粉沉光彩。
译文:置身于此,让人不禁想起音日的绿珠潭,那潭水似乎是一下子都流入了东海,至今遗址无存。那粉面红妆的绿珠又到哪里去了呢?
绿珠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
绿珠¹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
译文:当年绿珠楼下的满园鲜花,也一枝难寻。
注释:¹绿珠潭:即洛阳昭仪寺绿珠池。池南有绿珠楼,楼为晋时石崇为爱妾绿珠所建,遗址今已不存。
昨夜秋声阊阖来,洞庭木落骚人哀。
昨夜秋声阊(chāng)(hé)¹来,洞庭木落²骚人哀。
译文:昨夜秋风已经自西吹来,洞庭波起树叶纷落。
注释:¹阊阖:指西风。²洞庭木落:《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句子。
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
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
译文:当此之时,携同三五少年,登高远望,定会心旷神怡。
生前一笑轻九鼎,魏武何悲铜雀台。
生前一笑轻九鼎¹,魏武何悲铜雀台²
译文:如果曹操生前不是苦苦地争夺天下,怎么会有妻妾们空向铜雀台歌舞的悲哀呢?
注释:¹九鼎: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后世成为传国之宝,国家权力的象征。²铜雀台:三国时曹操建。遗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
我歌白云倚窗牖,尔闻其声但挥手。
我歌白云¹倚窗牖,尔闻其声但挥手。
译文:我现在倚窗长歌一曲《白云谣》,您要随着歌声挥手相应。
注释:¹白云:指《白云谣》。
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
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
译文:当此清风朗月之时,更当人仙共醉,举杯遥劝,仙人自当不辞。
酒中乐酣宵向分,举觞酹尧尧可闻。
酒中乐酣宵向分,举觞酹尧尧可闻。
译文:酒酣情浓已近夜半,更应举杯祭尧帝,然而尧安有知?
何不令皋繇拥篲横八极,直上青天挥浮云。
何不令皋(gāo)(yáo)¹拥篲(huì)²横八极,直上青天挥浮云。
译文:尧倘有知,则应命令皋陶手执扫帚,廓清宇内,扫清遮掩青天的浮云。
注释:¹皋繇:即“皋陶”, 亦作“皐陶”。传说虞舜时的执法官。²拥彗:拿着扫帚。
高阳小饮真琐琐,山公酩酊何如我。
高阳¹小饮真琐琐,山公²(mǐng)(dǐng)何如我。
译文:今日的盛会,更为空前。古代山简昼筑高阳池,那只算琐琐小饮,其酩酊醉态怎能与我相比?
注释:¹高阳:高阳池。²山公:山简。
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
竹林七子去道赊(shē),兰亭雄笔¹安足夸。
译文:竹林七贤的聚会远不如我们,《兰亭集序》所叙的雅集也无足夸耀。
注释:¹兰亭雄笔:指王羲之所写《兰亭集序》。
尧祠笑杀五湖水,至今憔悴空荷花。
尧祠笑杀五湖水,至今憔悴空荷花。
译文:金沙潭水的清澈胜过太湖,但水边只剩下憔悴的荷花。
尔向西秦我东越,暂向瀛洲访金阙。
尔向西秦我东越,暂向瀛洲访金阙。
译文:此次相别,您归西秦,我即将奔赴东越,向瀛洲搜寻仙人之迹。
蓝田太白若可期,为余扫洒石上月。
蓝田¹太白²若可期,为余扫洒石上月。
译文:将来蓝田、太白若是你我相会之处,请您先为我把石上的月光擦拭得更加光洁。
注释:¹蓝田:即今陕西蓝田山。²太白:指陕西眉县东南之太白山。

  这是李白久病初愈后为友人送行所作的一首诗,运用夸张的手法,非常富有想象力,意象变幻莫测,情感奔泻直下,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诗一开始,便泄露出诗人的满怀悒郁。在明净秋日的早晨,诗人“强扶愁疾”,策马而行犹似力不能胜。久病初起固是一个原因,但悒郁之愁怀,更是重要因素。愁怀的原因,诗的字里行间已透出信息:故人将归长安,勾起了他对昔日在长安始受礼遇后被排挤的回忆。“角巾微服”一句,含有甚深的今昔之慨。昔日在长安受到皇帝隆重的礼遇,此时却是愁疾之身,在今昔殊异的感慨中有着悒郁不平。

  接写尧祠所见。“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在一片长杨掩蔽、青山碧水的秋日美景中,有石门山上的飞瀑喷射,有历乱的海鸥展翅,开阔明净中给人一种流动感。景是美景,故言“笑夸”。但是这并非纯为宁静自然的美,它笼罩在一片不相称的嘈杂中:来祭祀的人车马雷鸣,夹杂着鼓乐喧嚣,于是诗人发出“尧本无心尔何苦”的慨叹。慨叹之中,隐含着对皇帝周围的谀臣的讥讽和自己被排挤出朝的愤慨。接着又是另一番慨叹:“红泥亭子赤阑干,碧流环转青锦湍。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谀臣在朝而贤人在野。谀佞之臣既遮蔽皇帝视听,贤人在野也就是自然的事了。由于有对在朝者的不满和在野的不平,才有下面完全离开尧祠物色的个人情怀的抒发和议论。

  接着,诗人的思路从尧祠跳跃到对于历史和人生哲理的探索。时光流逝,名姝的青春、骚人的才华、帝王的权势,都随着岁月消逝了。想象从尧祠超越过漫长的时间和空间,落到洛阳的绿珠楼。当日绿珠的绝代容颜,如今已光彩沉埋;当日与绝代容颜相映照的满园繁花,也已经没有了踪影,唯有潭水东流,与岁月同其匆匆而已。对于绝代名姝光彩沉埋的感慨,其中或许还隐含着对于一切美好生命无法永存的叹息和思索。然后,想象又回到现实来,昨夜秋风,引来了此时的登高望远。秋风乍起,岁月将暮。人生匆匆,功业未就而被逐,于是又想起忠而见疑,泽畔行吟的屈原来。从尧祠到绿珠,再写到屈原,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看,都是极大的跳跃。但是还不止于此。从屈原又跳跃到魏武帝和铜雀台。曹操是那样一位有雄才大略的人,竟也有生的眷恋和死的悲哀,还幻想死后享受生前的尊荣与宴乐。在李白看来,这是大可不必的。诗人要表达的观点是,不论是绝代容颜,骚人才华,还是帝王权势与奢靡生活,都将在岁月流逝中成为陈迹,生前事既不必执着于利害得失,身后事也不必悲叹挂怀。

  “我歌白云倚窗牖”,诗人在山光水色之飘然欲仙,长风入怀,于是产生劝酒仙人的幻觉。但是现实到底是难以摆脱的存在,飘然欲仙只是一时的慰藉,愤慨不平究竟郁积胸中,对于朝政黑暗,权奸当道,诗人时刻未能忘怀,这才有举杯酹尧,“令皋繇拥篲横八极”以扫浮云的祝愿。他依然对唐玄宗抱有幻想,希望他能任用贤臣,摒弃小人。不过,诗人的思绪在现实中只是稍作停留,很快又进入超脱的境界。在那超脱的境界里,他依然保持有他自己的天真和达观,保持有他的豪情满怀。一些令后代向往的风流人物,又一一出现在诗中。诗人仿佛进入了他们的行列,而昂扬气势更在他们之上,山简、竹林七贤、王羲之、范蠡,在他面前都相对逊色。他觉得自己比他们有更大的气概和才华,他依然傲视万物,昂扬气概未因遭受挫折而消沉。

  最后,诗人与故人临别相期:“蓝田太白若可期,为余扫洒石上月。”这是从傲视万物到隐居的转折,看似突然,实际上是精神的升华,傲视万物的襟抱既然不容于当世,则唯有与山林为伍,才可以保持高洁的情操。这样一个结尾,表现了诗人巨大的抱负和自信心,是因不容于当世而进入超脱境界的一种积极的精神活动。

  这首诗,诗人的想象驰骋于天上人间,古往今来。不同的意象随情思的莫测变幻而组合,相互之间的衔接,常让人感到突然。但从联结意象的感情脉络看,中间并无滞碍。诗中没有晦涩的象征,没有朦胧的隐喻,激愤的情感奔泻而出,但意象又是跳跃的,中间有巨大跨度。这意象的跳跃式组合,其实就是李白瞬息万变的想象的如实表现。

参考资料: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14-119

jùnyáosòngdòumíngbáohuáhái西jīng--bái

cháoméiguābiānkān

qiángchóuxiàngchùjiǎojīnwēiyáonán

zhǎngyángsǎojiànshíménpēnzuòjīnshātán

xiàokuārénzhǐjuéjìngshānguāngshuǐqīnglán

miàozhōngwǎngwǎngláiyáoběnxīněr

ménqiánzhǎngguìshuāngshírényǒuhuā

yínānxiùwǎnghuílínjuéshímíngfēngléi

yuǎnyānkōngcuìshímíngmièbáiōuluànzhǎngfēixuě

hóngtíngzichìlángànliúhuánzhuǎnqīngjǐntuān

shēnchénbǎizhàngdònghǎizhīyǒujiāolóngpán

jūnjiàn绿zhūtánshuǐliúdōnghǎi绿zhūhóngfěnchénguāngcǎi

绿zhūlóuxiàhuāmǎnyuánjīncéngzhīzài

zuóqiūshēngchāngláidòngtíngluòsāorénāi

suìjiāngsānshǎoniánbèidēnggāoyuǎnwàngxíngshénkāi

shēngqiánxiàoqīngjiǔdǐngwèibēitóngquètái

báiyúnchuāngyǒuěrwénshēngdànhuīshǒu

zhǎngfēngchuīyuèhǎiláiyáoquànxiānrénbēijiǔ

jiǔzhōnghānxiāoxiàngfēnshānglèiyáoyáowén

lìnggāoyáoyōnghuìhéngzhíshàngqīngtiānhuīyún

gāoyángxiǎoyǐnzhēnsuǒsuǒshāngōngmǐngdīng

zhúlínzidàoshēlántíngxióngānkuā

yáoxiàoshāshuǐzhìjīnqiáocuìkōnghuā

ěrxiàng西qíndōngyuèzànxiàngyíngzhōu访fǎngjīnquē

lántiántàibáiruòwèisǎoshíshàngyuè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日出扶桑(sāng)¹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译文: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世间纷繁复杂多如牛毛的事便开始一件件发生。
注释:¹扶桑:神话传说中的大树。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野夫¹怒见不平处²,磨损(sǔn)³胸中万古刀。
译文:很多不平之事发生在周围,心里充满了愤怒,于是不断对它们进行抨击,但不平事太多,多得把胸中那把与不平之事相抗争的“刀”都渐渐地磨损了。
注释:¹野夫:草野之人,指诗人自己。²处:一作“事”。³磨损:一作“磨尽”。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五。下面是原扬州大学教授李廷先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诗风粗犷,立意奇警的抒怀诗。奇就奇在最后一句:“磨损胸中万古刀。”

  诗中说,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便一一发生。韩愈也有“事随日生”的诗句,意思相同。当时正是唐代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外族侵扰的混乱时期。诗人经常看到许多不合理的事情:善良的人受到欺压,贫穷的人受到勒索,正直的人受到排斥,多才的人受到冷遇。每当这种时候,诗人便愤懑不平,怒火中烧,而结果却不得不“磨损胸中万古刀”。

  作者是个富有正义感的诗人。《唐才子传》说他在少年时期“尚义行侠,旁观切齿,因被酒杀人亡命,会赦乃出,更改志从学。”这位年少时因爱打抱不平而闹过人命案的人物,虽然改志从学,却未应举参加进士考试,继续过着浪迹江湖的生活。他自幼形成的“尚义行侠”的秉性,也没有因“从学”而有所改变,而依然保持着傲岸刚直的性格。只是鉴于当年杀人亡命的教训,手中那把尚义行侠的有形刀早已弃而不用,而自古以来迭代相传的正义感、是非感,却仍然珍藏在作者胸怀深处,犹如一把万古留传的宝刀,刀光熠烁,气冲斗牛。然而因为社会的压抑,路见不平却不能拔刀相助,满腔正义怒火郁结在心,匡世济民的热忱只能埋藏心底而无法倾泻,这是十分苦痛的事情。他胸中那把无形的刀,那把除奸佞、斩邪恶的正义宝刀,只能任其销蚀,听其磨损,他的情绪十分激愤。诗人正是以高昂响亮的调子,慷慨悲歌,唱出了他自己的心声。

  这首诗用“磨损的刀”这一最普通、最常见的事物,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把诗人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鲜明地表现出来,艺术手法十分高妙。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还没有看到用“刀”来比喻人的思想感情的。这种新奇的构思和警辟的比喻,显示了刘叉诗歌的独特风格。

ǒushū

liúchā tángdài 

chūsāngzhànggāo rénjiānwànshìmáo 
jiànpíngchù sǔnxiōngzhōngwàndā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