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仙人,坐春水、泖湖新涨。从此去、黄河千里,布帆无恙。
才子仙人,坐春水、泖湖新涨。从此去、黄河千里,布帆无恙。
玉殿传胪原日下,金门待诏还天上。料至尊、早办大官厨,为卿饷。
玉殿传胪原日下,金门待诏还天上。料至尊、早办大官厨,为卿饷。
斜日下,雕旗漾。芳草路,骊歌唱。送关山牙棨,一樽清酿。
斜日下,雕旗漾。芳草路,骊歌唱。送关山牙棨,一樽清酿。
使客自骑沙苑马,野人独倚柴门杖。倘诸公、闻讯仆何如,穷愁状。
使客自骑沙苑马,野人独倚柴门杖。倘诸公、闻讯仆何如,穷愁状。
尤侗

尤侗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2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
南国¹无霜霰(xiàn)²,连年见物华³
译文:南国冬暖而没有霜霰,连年能见景物的美华。
注释:梧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所在苍梧(今广西梧州市)。在两广之交界处,是西江上的重要港口。作者被流徙钦州时曾经过这里。¹南国:五岭以南向被称作南国,这里指梧州。²霰:下雪前或下雪时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园柱形,有的地方称之为雪珠、雪糁、雪子或雪虫。³物华: 万物之菁华。
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
青林¹²换叶,红蕊³续开花。
译文:青翠的树木暗换老叶,红花开过连续又开花。
注释:¹青林:青翠的树林。²暗:暗地里,凡不使人知觉者多谓之暗。³蕊:花蕊,花尚未开时的花骨朵叫花蕊。
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
春去林¹山鸟,秋来见海槎(chá)²
译文:春去听山鸟婉转鸣叫,秋来见江浮渡海木槎。
注释:¹林:听见。²海槎:槎即桴子、筏子。相传乘这种海槎可通达至天河上。这里代指梧州港来往的船只。
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
流芳¹虽可悦,会自²³长沙
译文:美好的流光虽可愉悦,但却应为遭贬而流泪。
注释:¹流芳:流,指边远之地。《礼记》有:“千里之外, 日采曰流。”这就是说在王畿千里之外的地方称之流。芳,是芳香,也代指美景、美名。所以流芳是指南荒的美好景色。另外,流芳,也有流芳名于后代的意思。²会自:应当。³泣:为动用法,为......流泪。⁴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西汉贾谊遭大臣们忌恨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即用此典故,说明自己在流放中。

  这是一首贬途写景而流露出哀愁的诗,诗歌一方面感叹梧州特有的南国风情,一方面表明自己被贬后无奈伤感的心情。 首联概括描述南国气候特征;中间二联作具体描写,此二联能抓住南国景物的特征,用笔细腻,写景幽美清丽,采用流水对,对仗工稳,幽美景物的描写中也隐隐流露出一丝哀愁。尾联抒情,言景物美好,下面一转,借贾谊遭贬,喻己之不幸。

  首联“南国无霜薇,连年见物华”,概括地叙述了梧州的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的特征。梧州四季温暖,万物勃发葱茏。两句诗的意境广阔,景象兴盛,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颔联承“物华”,着意点染景色:“青林暗换叶, 红蕊续开花”。青叶在不知不觉中更换,红花在继续不断的开放,这对土生土长在北国的诗人来说是非常新奇和富有吸引力。“暗换”“续开”真实地表现出梧州景物变化的进程。它不同于北国的春花似锦,夏木荫荫,秋叶飘零,冬雪冰封。颈联“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是从人的听觉和视觉来写景色。梧州依山傍水,山鸟啾啾,江帆悠悠,多么美好安适。自然和人生的交响乐拨动着诗人心灵的琴弦。他一个流放的远役的罪人,眼前这自由自在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禁使他神伤。他也许远望海槎,似乎想起了孔夫子所说的道不行吾将浮桴而去的话,他虽谈不上实行什么政治理想,但何尝不思浮桴而去,可他身不由己,仍须“朝夕苦遄征,孤魂长自惊”地向着流放地行进。所以他不禁发出了“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的无可奈何的叹息。面对着令人喜悦的美景,触目伤情,益增悲耳。他以贾谊自比虽未免不自量,但悲苦的心境却是可以理解的。结尾如水到渠成,十分自然。

  他在梧州的时间很短暂,却能写出这样体察事物入微的好诗来,是和他已经具有第一次贬谪岭南的生活经验分不开的。他在泷州(今广东罗定县)任参军一年有余。罗定就在梧州的东南面,那里的自然风光当与梧州近似。他这首南国风情十足的诗篇,语言明白如话,用典自然入化。动词与虚字用得非常精当,加之偶句为流水对,读起来觉得流畅优美。

参考资料:
1、 赵建莉选析.初唐诗歌赏析.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09:131-133

jīngzhōu--sòngzhīwèn

nánguóshuāngsǎnliánniánjiànhuá

qīnglínànhuànhóngruǐkāihuā

chūnwénshānniǎoqiūláijiànhǎichá

liúfāngsuīyuèhuìzhǎngshā

握管门庭侧,含毫山水隈。
握管¹门庭²侧,含毫山水隈(wēi)³
译文:文史官握着笔杆站立在朝堂一侧,笔尖在如山水般雕砚中蘸饱墨水。
注释:¹握管:书写、执笔人,指文史官。²门庭:宫殿,指朝廷。³山水隈:山水的弯曲处。
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
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
译文:历史由它书写简牍记录兴衰存亡,书写出的字体就想梦中花般美姸。
鹦鹉摛文至,麒麟绝句来。
鹦鹉摛(chī)¹至,麒麟绝句²来。
译文:能够书写那明理死谏的忠勇鸿文,能够书写那精美吉祥的千古绝句。
注释:¹鹦鹉摛文:鹦鹉古有比喻忠勇之意,鹦鹉摛文指进谏。²麒麟绝句:麒麟古有比喻吉祥美好之意,麒麟绝句指精美吉祥的词句。
何当遇良史,左右振奇才。
何当遇良史¹,左右²振奇才。
译文:能遇秉笔直书的良心史官得其所,能助有识之士得名声远振不枉生。
注释:¹良史:忠于史实的史官。²左右:辅佐,帮助。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大雅¹久不作²,吾衰竟谁陈?
译文:大雅那样具有规讽意义的诗歌不见已久,如今我也已衰老,此意向谁陈说呢?
注释:¹大雅:《诗经》之一部分。此代指《诗经》。²作:兴。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王风¹委蔓(màn)²,战国多荆榛(zhēn)³
译文:想当初,春秋战国的年代,斯文扫地,文明弃于荆榛与蔓草之中。
注释:¹王风:《诗经·王风》,此亦代指《诗经》。²委蔓草:埋没无闻。此与上句“久不作”意同。³多荆榛:形容形势混乱。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龙虎¹相啖(dàn)²,兵戈³狂秦。
译文:诸侯互相吞并,直到强秦统一六国之时,龙争虎斗,血雨腥风。
注释:¹龙虎:指战国群雄。²啖食:吞食,此指吞并。³兵戈:战争。⁴逮:直到。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正声¹何微茫,哀怨起骚人²
译文:雅正之声微弱,只有屈原行吟洞庭湖边,形影憔悴,悲愤欲焚。
注释:¹正声:雅正的诗风。²骚人:指屈原。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扬马¹激颓(tuí)波,开流荡无垠。
译文:汉朝的扬雄与司马相如虽然文章中兴,开荡诗文的源流。
注释:¹扬马:指汉代文学家扬雄、司马相如。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废兴虽万变,宪(xiàn)¹亦已沦²
译文:然而政治体制已然改变,政风已经沦落,难有好的诗风。
注释:¹宪章:本指典章制度,此指诗歌创作的法度、规范。²沦:消亡。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自从建安¹来,绮(qǐ)²不足珍。
译文:特别是汉末建安时代以来,诗歌已经走上了绮丽浮华的套路,不足为珍贵了。
注释:¹建安:东汉末献帝的年号(196~219),当时文坛作家有三曹、七子等。²绮丽:词采华美。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圣代¹复元古²,垂衣³贵清真
译文:如今圣上要恢复圣古时期尧舜所提倡的清净无为而治,真是天下之大幸福啊。
注释:¹圣代:此指唐代。²元古:上古,远古。³垂衣:意谓无为而治。⁴清真:朴素自然,与绮丽相对。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群才属休明¹,乘运共跃鳞(lín)²
译文:众多才华之士人现在遇到了清明的君主,正是风云际会,大展宏图之时。
注释:¹“群才”句:文人们正逢休明盛世。属:适逢。²跃鳞:比喻施展才能。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文质相炳(bǐng)¹,众星罗秋旻(mín)²
译文:他们正直的品格与粲然的才华交相辉映,就像天上的星星烁烁闪亮。
注释:¹“文质”句:意谓词采与内容相得益彰。²秋旻:秋天的天空。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我志在删述¹,垂辉映千春。
译文:我的志向就是要如孔子一样,用春秋笔法,除邪扶正,让正义辉映千秋。
注释:¹删述:《尚书序》:“先君孔子……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希圣¹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译文:希望能像前代圣贤一样完成这一使命,不到获麟那样不合适的时候决不停笔。
注释:¹希圣:希望达到圣人的境界。

  宋朝程颢曾把《论语》的文章比做玉,《孟子》的文章比做水晶,认为前者温润,而后者明锐。一般说来,李白的诗偏于明锐而有锋芒的一路,但这首诗却气息温润,节奏和缓,真正做到了“大雅”的风度。

  开首二句“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是全诗的纲领,第一句统摄“王风委蔓草”到“绮丽不足珍”,第二句统摄“圣代复元古”到最后“绝笔于获麟”。这样开门见山,分写两扇,完全是堂堂正正的笔仗。这两句虽则只有十个字,可是感慨无穷。这里的“大雅”并不是指诗经中的《大雅》,而是泛指雅正之声。雅声久矣不起,这是正面的意思,是一层。然则谁能兴起呢?“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落出“吾”字,表出诗人的抱负,这是第二层。可是诗人这时候,已非少壮,而是如孔子自叹一样“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即使能施展抱负,也已来日无多了,这是第三层。何况茫茫天壤,知我者谁?这一腔抱负,究竟向谁展示、呈献呢?这是第四层。这四层转折,一层深一层,一唱三叹,感慨苍凉,而语气却又浑然闲雅,不露郁勃牢骚,确是五言古诗的正统风度。

  首两句点明正意以后,第三句起,就抒写“大雅久不作”了。春秋而后,以关雎麟趾王者之风为代表的诗三百篇已委弃于草莽之中,到了战国,蔓草更发展为遍地荆棘。三家分晋,七雄争强,虎斗龙争直到狂秦。四句一路顺叙下来,托出首句的“久”字,但如再顺叙下去,文气就未免平衍了,所以“正声何微茫”一句,用顿宕的问叹,转一口气。“正声”即是“大雅”,“何微茫”即是“久不作”,一面回应上文,一面反跌下句的”哀怨起骚人”。《诗经》本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说法,这里把屈原宋玉,归之于哀怨,言外之意,还是留正声于微茫一脉之中。屈宋都是七雄中楚国的诗人,论时代在秦以前,这里逆插一句,作为补叙,文势不平。于是再用顺叙谈到汉朝,“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说明扬雄、司马相如,继楚辞之后,在文风颓靡之中,激起中流,可是流弊所及,正如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所说:“竞为侈靡闳衍之辞,没其风喻之义”,和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所说“扬马沿波而得奇”一样,荡而不返,开出无边的末流。诗人写到这里,不能象帐册一般一笔一笔开列下去了。于是概括性地总束一下,“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说明以后的变化虽多,但文章法度,总已沦丧。尤其“自从建安来”,三曹七子之后,更是“绮丽不足珍”,这与《文心雕龙·明诗篇》所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大意相近。诗人反对绮丽侈靡,崇尚清真自然的文艺主张是显而易见的。诗写到这里,自从春秋战国直到陈隋,去古不可谓不远,写足了“大雅久不作”句中的“久”字,于是掉转笔来,发挥“吾衰竟谁陈”了。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这六句铺叙唐代的文运,诗人故弄狡狯,其实半是假话。唐代是近体律绝诗新兴的时代,未尝有所谓“复元古”。唐太宗以马上得天下,高宗、中、睿之间,历经武后、韦后之变,也不尝有所谓垂衣裳无为而治天下。王、杨、卢、骆、沈、宋的诗,虽各有胜处,但用“清真”两字,也只是李白个人的说法,而不足以代表初盛唐的风格。文才处休明之世,乘时运而飞跃,有如鲤鱼踊跃于龙门,繁星罗布于秋天。这里写唐代的进士科,比较真实,但唐代主要以诗赋取士,文胜于质,也未尝有所谓“文质相炳焕”。这些还是枝节的问题,如果唐朝统治者真能如李白这六句诗所写的那样,李白应该早就复兴“大雅”,重振“正声”,也不至于“吾衰竟谁陈”了。这六句与“吾衰竟谁陈”之间的矛盾,说明了诗人这六句是故布疑局,故意地正反相形的。所以下文从“众星”中跃出“吾”来,用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申说自己已无创作之意,只有把“废兴万变”之中的那些作品,像孔子删诗一般,把它整理一下,去芜存菁罢了,这样庶几还可以“垂辉映千春”。可是孔子毕竟不是仅仅删述而已,赞周易、删诗书、定礼乐之外,最后还是作了流传千载的《春秋》,直到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时才绝笔。诗人的抱负,亦正是如此。最后两句,从“吾衰竟谁陈”,“我志在删述”的较消沉的想法,又一跃而起,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斩截之辞,来反振全诗,表示愿意尽有生之年,努力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诗人以开创一代诗风为己任,自比孔子,正说明他对自己期许很高。这一“立”字又遥遥与起句的“作”字呼应,气足神完,于是乎“大雅”又“作”了。

  由于这首诗的主意在复振大雅之声,所以诗人在写作时,其胸襟风度,也一味的大雅君子之风,不能骏发飘逸,也不能郁勃牢骚,完全用中锋正笔。因此,即使在“吾衰竟谁陈”的慨叹之中,对当代有所不满,而只能以“圣代复元古”等六句正面颂扬之辞,来微露矛盾之意,这并非诗人故作违心之论,而是写这首诗的立场使然。千古以来,对此诗都是顺口随便读过,未尝抉出其矛盾之处的用心所在,未免辜负了诗人当时以此诗冠全集卷首的苦心了。

  全诗一韵到底,音节安雅中和。最后两句,由于立意的坚决,音调也不自觉地紧急起来,“立”、“绝”、“笔”三个入声字,凑巧排列在一起,无意中声意相配,构成了斩钉截铁的压轴。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200-201页

fēng··jiǔzuò--bái

jiǔzuòshuāijìngshuíchén

wángfēngwěimàncǎozhànguóduōjīngzhēn

lóngxiāngdànshíbīngdǎikuángqín

zhèngshēngwēimángāiyuànsāorén

yángtuíkāiliúdàngyín

fèixìngsuīwànbiànxiànzhānglún

cóngjiànānláizhēn

shèngdàiyuánchuíguìqīngzhēn

qúncáishǔxiūmíngchéngyùngòngyuèlín

wénzhìxiāngbǐnghuànzhòngxīngluóqiūmín

zhìzàishānshùchuíhuīyìngqiānchūn

shèngyǒujuéhuòlín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绿野(yě)¹堂开²占物华³,路人指道令公家。
译文: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
注释:¹绿野堂:唐代裴度的住宅名,故址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南。²开:创立,建设。³物华:万物的精华。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令公¹桃李²满天下,何用堂前更(gèng)种花。
译文: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注释:¹令公:即指裴度,令公是唐朝对中书令的尊称,裴度(765年至839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因为拥立文宗有功,进位至中书令。²桃李:代指学生。
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fènglìnggōng绿tángzhònghuā

bái tángdài 

绿tángkāizhànhuá rénzhǐdàolìnggōngjiā 
lìnggōngtáomǎntiānxià yòngtángqiángèngzhònghuā 
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
(miǎn)想咸阳¹事可嗟(jiē),楚歌²哀怨思无涯。
注释:¹咸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十里。²楚歌:为古楚国(以今湖北省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的歌曲,详见本诗说明。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¹属汉家²
注释:¹鸿沟:古运河名,故道在今河南省中部。后世以鸿沟比喻难以逾越的界限。²汉家:指刘邦所建立的西汉王朝。
弓断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
弓断阵前¹争日月²,血流垓(gāi)下定龙蛇³
注释:¹弓断阵前:弓断意思是不能或不敢再射箭。²日月:意为天下。³龙蛇:比喻杰出的人物。又解作龙和蛇,指成功者与失败者。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拔山力尽乌江¹水,今古悠悠²空浪花。
注释:¹乌江: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江畔的乌江镇内有唐代所建项王庙,庙后有明代所建项羽衣冠冢。²悠悠:遥远,长久。
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系楚汉之争最后决战之处。史载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联合各路诸侯,统军三十万,兵分三路追击西楚霸王项羽,把项羽围困在咳下。刘邦并用张良计,命汉军夜时皆于四面唱起楚歌,楚兵闻之,军心涣散。项羽在楚歌声中亦不能寐,披衣饮酒帐中,缅怀往日称雄于世,至今穷途没落,顿生英雄末路的凄怆之情,遂对着爱妾虞姬和心爱的战马而慷慨悲歌,潸然泪下。天明后孤身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垓下怀古》综述了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英豪由于刚愎自用、暴戾骄矜,政治上霸道不仁而丧失民心,终于帝业无成,自杀身死的史实。本诗格调深沉悲壮,充满感慨,充满激情,令人回肠荡气,一唱三叹。

gāixià怀huái--

miǎnxiǎngxiányángshìjiēchǔāiyuàn

qiānziguīchùwàn鸿hónggōushǔhànjiā

gōngduànzhènqiánzhēngyuèxuèliúgāixiàdìnglóngshé

shānjǐnjiāngshuǐjīnyōuyōukōnglànghu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