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风和,是昔日、兰亭春社。恨不见、一时名士,乌衣王谢。
天朗风和,是昔日、兰亭春社。恨不见、一时名士,乌衣王谢。
光禄文章曲水宴,子山马槊华林射。到吾徒、意气向谁人,都休罢。
光禄文章曲水宴,子山马槊华林射。到吾徒、意气向谁人,都休罢。
四海事,归耕稼。五岳志,销婚嫁。但短衣长铗,栖迟傅舍。
四海事,归耕稼。五岳志,销婚嫁。但短衣长铗,栖迟傅舍。
醉去行歌城阙上,醒来坐啸墙篱下。听大江、滚滚客心悲,流日夜。
醉去行歌城阙上,醒来坐啸墙篱下。听大江、滚滚客心悲,流日夜。
尤侗

尤侗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2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余为董文恪¹公作行状²,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jié)³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译文:我为董文恪公写行状,看了他写的全部奏章。他在担仼安徽巡抚期间,上书请求准许棚民开山种地,在这件事上十分积极。大意是说与棚民互相告发的人,都是沉溺于龙脉风水这样的迷信说法,甚至有人荒掉几百亩的山地,来保护一个棺木的风水,违反制度,荒废土地,实在不该这样做。而那些棚民能够在崇山峻岭、人迹罕至的地方担任艰苦的工作,吃着粗淡无味的食物,开荒种植旱地作物,来增加粮食生产。人没有闲着的,地没有荒废的,在政策上也很方便,不应该禁止他们,从而引起事端。我看了他的说法,觉得很正确。
注释:棚民:由外地逃荒而来,搭棚居住,开垦山田的农民。¹董文恪:董教曾,字益甫,清上元人。乾隆进士,官至闽浙总督,卒谥“文恪”。²行状: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与生平事迹的文章,供作传的人作根据,亦称行述。³告讦:揭人阴私。⁴溺:沉迷。⁵龙脉风水:旧时的一种迷信,称坟地的位置方向为风水,山势起伏为龙脉,认为它们会决定家庭的吉凶祸福,如果开山,就会破坏风水,切断龙脉。⁶攻苦茹淡:攻苦,工作劳苦。茹淡,吃粗而无味的饮食,即生活艰苦的意思。茹,吃。⁷稻梁:水稻和小米,这里作为粮食的总称。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¹,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²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xià)³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lí)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hè)(jiàn)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jí)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译文:等我来到宣城,亲自向农民请教这件事,他们都说,没有开垦的山,泥土坚硬石头牢固,野草树木十分茂密,腐叶堆积几年,约有两三寸厚,每次天下雨,雨水从树上流到腐叶里,又从腐叶里流到泥土石头上,经过石缝,一点一点滴下来成为泉水,水往下流得很缓慢,而且水流下来时泥沙石子不会跟着流下来。水流缓慢,因此流到低田里不会成灾。即使半个月不下雨,高田仍然受着泉水的浸渍、灌溉。现在用刀斧把山上的草木砍伐干净,又用锄犁疏松了山上的泥土,一场雨还没下完,泥沙石子就随着雨水冲下来,奔流而下,灌到沟壑山谷里,沟壑山谷都被填满了,再不能积水,水要流到低田里才能停下来;等到低田里的水干了,高田再没有水可以不断灌溉。这是开垦不长五谷的地,来破坏有收成的田,帮助不交税的雇农,而损害担负租税的人家。我听了他们的说法,也觉得很正确。
注释:¹宣城:今安徽宣城。²可:大约。³罅:裂缝。⁴童其山:即把山上的草木砍光。童,山无草木,文中作动词用。⁵壑涧:山谷溪涧。⁶不毛之土:不长庄稼的土地。毛,通“苗”,指庄稼。⁷佣:佣工,出卖劳力的人,指外来的棚民,他们开荒山不纳税,故称“无税之佣”。⁸瘠:瘦,这里是损害的意思。⁹有税之户:纳税的大家,因有地而承担赋税。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sì)¹夫习民事者²
译文:唉,无法照顺周全,使两方面都有利无害,久已如此。按照前面的说法,可以平息事端;按照后面的说法,可以保住农田的利益。如果又要不丧失农田的好处,又要不至于像董公所担心的那样发生事端,那么我也找不到办法。因此记下来,等待熟悉民间事情的人来解决。
注释:¹俟:等。²习民事者:熟悉民间事情的人。

  《记棚民事》是一篇杂记体论说文。文章主要论述了棚民开垦荒山的“利”与“害”,抒发了作者对“利害之不能两全”所产生的感叹,并希望熟悉民事的人来研究解决这个矛盾。全文语言质朴简洁,叙述准确扼要。

  文章的写作特点主要有山下两点:

  一是作为杂记体论说文,其中必然有叙事,有说理,而且要做到叙事为说理服务,山说理为文章的中心。此文作者正是通过记棚民开荒山这件事来说明世上之事利害不能两全的道理。作者先从为董文恪“作行状”览其奏议说起,引出当时棚民开荒山利与害的争执。显然,作者认为董文恪的棚民开荒山有利的说法理由充足。因为其利在于开荒山一可“种旱谷山佐稻粱”,二可“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三可免“启事端”。因此,作者“览其说而是之”。接着,作者又叙述了自己亲临宣城所作的调查,从而又引出了开荒山利与害的议论。众乡人都说荒山不开之时水土得山保持,高田可灌溉,低田不浸淹。开荒山之后棚民得利了而山下农田受害了。对这种利害说,作者也觉得有道理,因此“亦闻其说而是之”。最后,作者发出了“利害之不能两全”的慨叹。全文很好地处理了叙事与说理的关系,山叙事引出说理,又突出说理,既做到了叙述简明,说理透彻,又做到了论点集中。

  二是在论说中,作者紧紧围绕棚民事而论说利与害。先突出说其利,是站在棚民角度;后突出说其害,是站在棚民山外的角度。虽然在论说中作者似乎没有插一言、议一句,仅仅是“览其说而是之”和“亦闻其说而是之”而已,但作者通过前后对比的叙述,已使棚民事利与害两种观点达到了强烈碰撞的目的,从而置棚民事于利与害不能两全的境地。也正是在这种境地中,作者才推而广之,得出历来利与害不能两全的结论。将世上事利与害不能两全的观点披露出来,并使之能够成立,也正是作者此文要达到的论说目的。此外,文章还妙在自始至终没有下一个棚民开荒山究竟是利还是害的结论。不下非利即害或者非害即利的结论,这正是作者的结论,也正是作者要发人深思,山期他人探究的目的。所山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山“故作之俟夫习民事者”作为结束语。

  利与害是一对矛盾,二者相互依存,无利谈不上害,无害也谈不上利,绝对的非利即害或者非害即利是没有的,作者的利害不能两全的观点基本上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过利害不能两全,并不等于利与害绝对平衡、均等,总还有一个利大于害还是害大干利的问题,可惜作者对此没有探究。当然,这是读者不可苛求古人的。

  此外,作者通过分析和评论棚民事,比较明确地流露出了对穷苦垦荒棚民的同情倾向。通过实地调查棚民垦荒在“诸乡人”中的反应,也可看出作者对庶民的接近和关心,山及探求“民事”的精神。虽然作者记棚民事的俟习民事者予山关注,并期山解答利害不能两全这一难题,但是从文章反映出,作者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习民事者。文章反映出作者的这种思想和品格,也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资料:
1、 崔承运,刘衍主编.中国散文鉴赏文库 古代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第1505—1507页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¹秋。
注释:¹穷:《英华》作“新”。
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¹。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注释:¹滑台二句:唐代黄河流经滑州,淇水流入黄河。《元和郡县志》谓滑州白马县“黄河去外城二十步。”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
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高适曾于开元二十九年隐居淇上一年。其间曾送韦司仓顺淇水去滑台(今滑县西南临黄河)。首两句为饯行时劝酒之词。三四句写秋天远别,满怀愁绪。“淇水眼前流”说明作者的隐居地就在淇河之畔。末两句是对韦司仓前途的惦念,也说明淇河当时是可以行舟航运的。

shàngsòngwéicāngwǎnghuátái--gāoshì

yǐnjiǔzuìzuìduōshìchóushúzhīfēiyuǎnbiézhōngniànduìqióngqiū

huátáiménwàijiànshuǐyǎnqiánliújūnyīnghuíshǒufēngmǎntóu

窗外尘尘事,窗中梦梦身。
窗外尘尘事,窗中梦梦身。
译文:窗外,万事如同尘埃一般。窗内,自身如同活在梦境中。
既知身是梦,一任事如尘。
既知身是梦,一任¹事如尘。
译文:既然知道人生如梦,那就放任万事成为尘埃吧。
注释:¹一任:听凭。

shíyuèèrshíliùsān--fànchéng

chuāngwàichénchénshìchuāngzhōngmèngmèngshēn

zhīshēnshìmèngrènshìchén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新月¹曲如眉,未有团圞(luán)²意。红豆³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译文:新月弯弯如眉毛,没有圆的意思。不忍心看红豆,满眼都是相思泪。
注释:¹新月:阴历月初的月亮。²团圞:团圆。³红豆:又名相思豆,草本植物,种子形如豌豆。
终日劈桃穰,仁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终日劈¹桃穰(ráng)²,仁³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译文:整天劈核桃,那人像桃仁嵌在核壳中一样嵌在我心中。两朵隔墙相望的花,早晚会结成连理枝。
注释:¹劈:剖开。²桃穰:桃核。³仁:桃仁。这里“仁”与“人”谐音,意思双关。⁴连理:不同根的草木,它们的枝干连成为一体。古人喻夫妇为“连理枝”。

  上阕以“传情入景”之笔,抒发男女间的相思之苦。作者借“移情”笔法,赋予视野中的客观景象以强烈的主观情感,使天边新月、枝上红豆都染上别离相思的情愫。“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明为写月,实则喻人,作者以眉比月,正暗示出相思人儿因不见团聚而双眉紧蹙,郁闷不欢的愁苦之态。“红豆”本是相思的信物,但在离人的眼里却是贮满了忧伤,令人见之落泪。一弯新月,数枝红豆,词人撷取传统的寄寓人间悲欢离合、别离思念之情的两种意象,正表达出对爱人的无限深情和思之不得的痛切缺憾。

  就内容而言,下阕为上阕之顺延;就感情的“走向”而言,二者又有着微妙的差异。如果说上阕中写相思还只是借助于意象的寄托,情感的附着还比较虚幻,词中的情绪基调也是一种充满残缺感的低沉.那么下阕中的情感就相对地落到了实处,词中流露着的、是充满希冀的向上的基凋。“终日劈桃穰,仁儿在心里”,一语双关,看似百无聊赖的行为,正寄托着主人公对心上人丝丝缕缕的情爱和日复一日的期盼。“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更表明对爱情的充满信心,尽管花阡两朵,一“墙”相隔,但相爱的人儿终将冲破阻碍,喜结连理。整首词写得情致深长,淋漓沉至。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极其自然地运用了南北朝民歌中的吴歌“子夜体”,以下句释上句,托物抒情,论词家评曰:“妍词妙喻,深得六朝短歌遗意。五代词中希见之品。”

参考资料:
1、 林音等编著,婉约词三百首注析,三秦出版社,2003年09月第2版,第52页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chóugāo使shǐjūnxiāngzèng--

sēngláoluòkōngfángréngōnglínshěyuánshū

shuāngshùróngtīngsānchēkěnzàishūcǎoxuángǎnhuòshìxiā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