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悔读高唐赋,片云片雨无寻处。欲买美人图,吴宫香粉无。
少年悔读高唐赋,片云片雨无寻处。欲买美人图,吴宫香粉无。
三山青鸟断,萼绿何时见。夜梦是耶非,玉钗金缕衣。
三山青鸟断,萼绿何时见。夜梦是耶非,玉钗金缕衣。
尤侗

尤侗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2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
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¹满窗晴日。
译文:图书摆满屋子,屋内香气充盈,窗帘掩盖得严密。瓶中插满了鲜花,书写的案台上满是芳香的气息。在这儿一觉睡到阳光照进窗户里。
注释:¹觉:睡醒。
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
手寒不了残棋。篝(gōu)¹细勘(kān)唐碑²。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
译文:眼前是昨夜手冷没下完的残棋,燃上香火细细体会唐代碑文的含义。没有喝酒的情绪,没有读诗的兴致,那梅花将怒放,雪花也将纷飞了。
注释:¹篝香:衣篝上所散发出的香味。²唐碑:唐代的刻石或碑帖。

  这首词通过对图书一室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宋朝时读书人的那种闲雅的生活,富有情趣。

  “图书一室。”读起句便颇有点耳目一新之感。点明要写的地点是环堵皆书的 书斋。“香暖垂帘密。”两句连读,将书斋里图书见案罗列,垂帘密掩的温馨安谧 之感写出。 垂帘密,暗示时值隆冬天寒。那“香”“暖”之感从何而来?“花满翠壶 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原来,翠瓷壶中满插鲜花,花气飘逸砚席之间。冬日 阳光洒满窗户,一时满室生春。

  “手寒不了残棋。”一枕高卧直至满窗晴日,原来是因为前夜弈棋太晚。前夜 弈棋,残局未收。早上起来,一仍其残。然而只说手寒,语极闲婉。“篝香细勘 唐碑。”残棋未了,生上香炉,铺开砚席,词人坐下来勘读唐碑。一“细”字,足 见其兴味盎然,全神贯注,隐然学人风度。不过,观全幅词情,可知勘唐碑这样 专业性较强的事,不是实写,而是虚描出那种怡然读书的乐趣。

  “无酒无诗情绪。”从来饮酒赋诗,自须高兴佳致。词人自道无此情绪,其实 未必尽然。下边结笔一句“欲梅欲雪天时。”以景语对上句作了不答之答。 上言满窗晴日, 此言欲雪天时, 何故?原来冬日放晴, 阳光短暂; 一天之内, 晴而复阴,也是正常的。上言花满翠壶熏研席,既舍梅莫属,此又言欲梅欲雪天 时,又是何故?颇耐人寻思。实际上,花满翠壶之梅,乃“梅蕊腊前破”之早梅, 而欲梅欲雪天时,正谓“梅花年后多”之花时将近矣。启示着梅花怒放盛开于雪天 雪地,从而将境界从书斋推向大自然。当大自然欲梅欲雪之日,正诗人欲诗欲酒 之时。词人佳兴暗已萌动欲发,却不说有此情绪,只说欲梅欲雪天时,一结韵味有余,妙在对偶之外得之。语极隐秀之致。

  此词以图书一室之境,发舒淡雅清逸之致,可谓妙词。词中用图书、翠瓷、砚席、棋局、唐碑等名物,及其所构成之境,境中之主人,将宋代时期的人文风貌,社会生活作了细致勾勒,浸润着艺术文化的品味。此词虽无关重大主题,但自具一种艺术化的生活之美,还是能给人以陶冶性灵之益的。

  此词用笔、造境都很讲究。上片笔触颇感细密。图书之满室,插花之满壶,花香之满屋,晴日之满窗,笔致较密。香、暖、花、熏、翠壶、晴日,笔致较丽。但下片中的不了残棋,无诗无酒,欲梅欲雪,皆轻描淡写,便将上片丽密之感溶化开来。由浓而淡,层层轻染,足见韵致之清雅。词中造境是在室内,境界本不大。可是上片收以满窗晴日、虚室生白的意象,下片结以欲梅欲雪天时的描写,将一个小小书斋与隆冬将春的天地相连通,便觉得书斋、人心同天地自然常相往来,境界之大,使人意远神怡。营造意境,讲究以小见大,人与自然相通,这正是中国艺术文化之精神。

qīngpíng··shūshì--zhōujìn

shūshìxiāngnuǎnchuíliánhuāmǎncuìxūnyánshuìjuémǎnchuāngqíng

shǒuhánlecángōuxiāngkāntángbēijiǔshīqíngméixuětiānshí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译文:得道便无所谓古今,失道终不免会衰老。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译文:自照自笑镜中之人,满头白发就像霜草。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译文:扪心笑自叹息,我的形影为何这般枯槁?
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译文:桃李何必多言,早晚会赞成商山四皓。

  此诗共八句,可分三个部分:发端——览镜——书怀。

  开头两句为第一部分。开篇不直接入题,也无惊人之语,甚至有些过于平静,出人意外。似乎诗人是在漫不经心地讲述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道理:修道成仙的人自然是长生不老,反之,那些凡夫俗子转眼就会走向生命的最后历程。这两句诗看似对道教的肯定,实则是对道教的挖苦。全诗也就由此而引起的。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在这一部分,诗人紧扣开篇的“衰老”二字,以自己为例证,写览镜之所见;深深的自嘲和自责,形成对报国无门、济世无路的现实的尖刻揭露和批判。李白从来崇尚道教,理应是“得到”之人,可是到头来,依然“白发如霜草”。“自笑”一句举重若轻,接法飘逸,可以说是对自己迷信道教的彻底否定。“空”“何”二字写尽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极端痛苦。“自笑”“扪心”“叹息”“问影”几个连续动作则把诗人览镜时的心理活动、外貌特征和神态举止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俨然是作者晚年的一幅形神兼备的自画像。

  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诗人活用了两个典故。诗人变“桃李不言”为“桃李竟何言”,是愤激之辞:我纵有才能,却没有施展的机会,又有什么可说的呢?诗人赞赏“商山四皓”,是希冀自己能像四皓一样,能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余热。两个典故的活用,写出了不合理制度下,杰出人才的悲剧结局,反映了诗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强信念、对邪恶势力的殊死抗争和矢志不渝的政治热情。

  全诗通篇并无华丽词句,而仅仅是以议论为主,间以声、色、形、态的逼真刻画,实在而不板滞,悲怆而不消沉,恰如水晶世界,直露、透彻;又似一片冰心,清冷、光明。其感人之处,全在于人格的力量和深刻的内涵。

参考资料:
1、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303-305

lǎnjìngshū怀huái--bái

dàojīnshīdàoháishuāilǎo

xiàojìngzhōngrénbáishuāngcǎo

ménxīnkōngtànwènyǐnggǎo

táojìngyánzhōngchéngnánshānhào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¹倾城²
译文:她向来有独来独往的名声,自认有倾国倾城的容貌。
注释: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诗题,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¹号:宣称,宣扬。²倾城:旧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柳叶¹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译文:修长的眉毛宛如柳叶,艳丽的面容好似盛开的桃花。
注释:¹柳叶:柳树的叶子。多用以形容女子细长之眉。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wàn)摇金钏(chuàn)¹响,步转玉环鸣。
译文:金钏随着手腕的摇动发出响动,腰间的玉环因为舞步转换而发出鸣声。
注释:¹金钏:舞女手臂上的配饰。
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纤腰宜宝袜¹,红衫艳织成²
译文:彩色的腰带与纤细的腰肢相得益彰,红色的衣衫衬着华丽的织成更加鲜艳。
注释:¹宝袜:即腰彩。古代女子束于腰间的彩带。²织成:名贵的丝织品。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悬知一顾¹(zhòng),别觉舞腰轻。
译文:料想到(观舞者)的知遇之恩有多么重要,更觉得自己舞动的腰肢分外轻盈。
注释:¹一顾:《战国策·燕策二》有经 伯乐 一顾而马价十倍之说。后以“一顾”喻受人引举称扬或提携知遇。

  从题目中的“赋得”二字可以看出,《赋得北方有佳人》是一首命题诗歌,诗题来自汉武帝时期李延年的名作:“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既为限题拟古诗作,诗人创作就要受原诗题材内容和形式的限制。而徐惠的这首五言古诗,既保留了原诗那位佳人身上美丽且独立的特点,又有所创新。她另辟蹊径,使用铺陈手法,多角度描摹人物,使得笔下这位“佳人”形象鲜活,极富动感。

  首句“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脱胎于李延年的“绝世而独立”,但作者的笔墨并没有放在"绝世",而是放在了“独立”上,虽然仍未脱六朝宫体浮艳诗风,但这“独立”二字,却体现出女主人公精神上的高洁,将一位极富才情看,舞姿翩然的佳人遗世独立,孤芳自赏的形象表现出来,使得全篇境界大转。

  接下去的三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极尽笔墨描写了佳人的容颜、服饰、腰身和舞姿之美。这位佳人,眉如柳叶,面如桃花,腕有叶钏摇响,脚上玉环转鸣。她身着红色纱衫,配有艳丽华美的腰巾,舞姿轻盈,步态妩媚,真真一唐人玉女笑容可掬的彩塑像,全无汉家风仪。

  更加难得的是,《赋得北方有佳人》不但全方位,多角度,有声有色的描写了佳人的气质,外貌和仪态,还在末尾一句写出了她的心理活动。“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因为君王的看重而觉得舞动的腰身更加轻盈,显然注入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是在表达自己对君王知遇之恩的感激。虽然是在写其他女子,但又何尝不是作为妃嫔的徐惠本人性格和境遇的写照?故而,这首《赋得北方有佳人》,文面上是述李夫人独立倾城之美,实则也有顾影自怜之意,全可作作者的自画像来读。

  对比徐惠这首《赋得北方有佳人》和李延年的原诗,虽同写北方之佳人,但李诗篇幅短,通过描写观者被佳人“一顾”,“二顾”后的反应来衬托佳人容貌舞姿之美,简洁朴素、接近口语;徐诗则篇幅稍长,华美流畅,注重藻饰;李诗侧面描写含蓄,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徐诗正面描写铺陈扬厉,细腻真实,形象性更强。明朝文学评论家钟惺虽然认为“脸上生”三字“落恶道矣”,却又认为“‘眉间发’尚雅,‘摇’字、‘转’字妙在有风度,‘宜’字,‘艳’字则有衿惜意矣”。可见徐惠此诗虽带有六朝诗雕琢藻饰,浮艳绮丽的痕迹,却已有所雅正,正如清朝人陆昶所评论的那样:“其词风度端雅,善自矜惜,不失为宫妃体制。”

参考资料:
1、 李海燕 .唐太宗之贤妃徐惠诗歌综论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2009 :31-32 .
2、 (清)陆昶 .历朝名媛诗词 .北京 :红树楼,清乾隆三十八年刻本 ,1773 .
3、 史玉德 .名苑雅歌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9 :344 .
4、 张红.唐代宫室女性诗歌创作研究:[D].西安:陕西理工学院,2013
5、 吕靖.唐代女性诗歌之女性意识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6、 杨名:唐代舞蹈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běifāngyǒujiārén--huì

yóuláichēngběnhàoqīngchéng

liǔméijiāntáohuāliǎnshàngshēng

wànyáojīnchuànxiǎngzhuǎnhuánmíng

xiānyāobǎohóngshānyànzhīchéng

xuánzhīzhòngbiéjuéyāoqīng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¹²³(mǐn),乘春望越(yuè)
译文:等到天亮便越过闽地的山障,乘风向粤进发。
注释:¹候:等候,等待。²晓:天亮。³逾:逾越。⁴闽:福建。⁵嶂:山障。⁶越台:昔尉陀立台,以朝汉室,号为“朝台”。越:广东。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宿云¹²³落,残月(bàng)中开
译文:宿云如落鹏之翼,残月如开于蚌中之珠。
注释:¹宿云:隔宿之云。²鹏:大鸟。³际:天际。⁴残月:夜阑之月。⁵蚌中开:明月之珠,藏于蚌中,故见晓月,如珠在蚌中开也。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bì)¹摇青气,桄(guāng)(láng)²(yì)³碧苔。
译文:碧绿的薜荔如青气在摇动,茂密的桄榔树遮蔽着碧台。
注释:¹薜荔:香草。²桄榔:桄榔树,大四五围,长五六丈,无枝,至头生叶。³翳:遮蔽。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桂香多露裛(yì)¹,石响细泉回。
译文:桂花带露开放,香气袭人,流水击打溪石,叮咚有声。
注释:¹裛:通“浥”,沾湿。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抱叶玄猿¹²,衔花翡翠来。
译文:黑猿抱叶啼叫,翡翠鸟衔花飞来。
注释:¹玄猿:黑猿。²啸:啼叫。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南中¹虽可悦,北思²日悠³哉。
译文:南中的景象虽娱心悦目,但我留恋北方的思绪却更长了。
注释:¹南中:中国南部。²思:思绪。³悠:时间之长。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zhěn)¹(é)²成素³,丹心已作灰
译文:黑发忽然变成了白发,赤心已经化作冷灰。
注释:¹鬒发:黑发。²俄:忽然。³素:白色。⁴灰:冷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何当首¹归路,行²剪故园莱(lái)³
译文:仕进的路已绝,不如回头返故乡去剪来草过日子罢了。
注释:¹首:向,朝。²行:去。³莱:草名,即藜。

  从诗中所写景物表现出来的新鲜感看来,似为他初贬岭南时所作。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这里用以借指从始兴县的江口地方至虚氏村途中经过的高山峻岭。从诗题看,当时诗人已经抵达虚氏村,村子离动身地点江口在一日行程之内,距离广州尚有数百里之遥,是无法望见越王台的。宋之问与沈佺期一样,上承齐梁余绪,讲究词采声律,从“宿云”二句的铺张笔法中,也可想见其“如锦绣成文”(《新唐书》本传)的诗风。

  从“薜荔摇青气”开始的六句极写赏心悦目的南国景色,铺排有序,很见功力。前三句写树,错落有致,句中用一个富有动感并充满了生命力的“摇”字,生动地描画出了枝叶攀腾、扶摇直上与青气郁勃、无以自守的情态。在上三句中,诗人用笔由视觉而到嗅觉,“石响”句更进而写到听觉,由泉水奔泻的“石响”又转而看到回环流转的细泉。“抱叶”二句转写动物,这就使画面更充满活力,线条、色彩、音响以至整个情调更其动人了。

  最后六句指诗人前面的铺排绘景是为了后面的写情抒怀。“南中”句使全诗的感情为之一顿,承上启下。“南中可悦”四字总括前面写景的笔墨,在文势上,这两句稍作顿挫,用以托住“南中”二句陡然急转之势,并暗示官场的荣辱无常,增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末两句的感情直承“鬒发”二句,并与“北思”二字相呼应。诗人直抒胸臆道:何时能走向返回故乡的路呢?“行剪故园莱”,与谢朓“去剪北山莱”、王绩的“去剪故园莱”同义,都是要归隐田园的意思。从文势上来说,最后六句浑然一体,同时又有内在的节奏。比之于水势,“南中”二句似高江急峡,大起大落,“鬒发”二句江面渐宽,水势渐缓,至末两句化成一片汪洋,隐入无边的平芜之中。

  这首诗用词的艳丽雕琢与结构艺术的高妙,可以使我们对宋之问诗风略解一二。诗用的是以景衬情的写法。诗人不惜浓墨重彩去写景,从而使所抒之情越发显得真挚深切。然而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这首诗的价值倒不在于诗人抒发了何种思想感情,而在于诗中对南中景物的出色描绘。诗人笔下的树木、禽鸟、泉石所构成的统一画面是南国所特有的,其中的一草一木无不渗透着诗人初见时所特有的新鲜感。特定的情与特有的景相统一,使这首诗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1-33页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微月生¹西海²,幽阳³始代升。
译文:月牙儿从西方极远之地生长,太阳落山后就变化上升。
注释:¹生:一作“出”。²西海:指西方极远之地。³幽阳:指落山后的太阳。⁴代:一作“化”。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圆光¹²东满,阴魄(pò)已朝凝。
译文:圆月正向东方运行满盈,阴暗月魄已在早晨凝成。
注释:¹圆光:满月。²正:一作“恰”。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译文:从混沌元气萌生了天地,三代纪元就已交替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译文:天道谅必还是这样存在,三正五德谁能加以确证?
本首诗是《感遇诗三十八首》组诗中的第一首。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其中其三、其三十五作于公元686年(垂拱二年),其二十九作于公元687年(垂拱三年)。
参考资料:
1、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2、 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48-180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