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婿名萧史,珠娘号丽华。春风初长合昏花。门驻碧钿车。
凤婿名萧史,珠娘号丽华。春风初长合昏花。门驻碧钿车。
佳话玉如意,新妆香辟邪。红窗蜡烛小侯家。臂系汉宫纱。
佳话玉如意,新妆香辟邪。红窗蜡烛小侯家。臂系汉宫纱。
尤侗

尤侗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2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yú)
译文:比起中秋时节的好天气,下元日的天气也并没什么不同;无需用红纱灯照着坐位的旁边。
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山下白云横匹素¹,水中明月卧浮图。
译文:远远望去,高山之下,白云冉冉,就像横铺的一条白色丝绢;俯瞰楼下,水中倒映一轮明月,宛如横卧的一幅浮图画卷。
注释:¹匹素:白色丝绢。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未成短棹(zhào)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译文:扁舟短棹,尚未备妥,归去三峡,尚待时日;然已约轻舟,泛舟五湖,可拟当下。
注释:¹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为问¹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²无。
译文:借问诸位,今日登临,风景绝佳;可是,明年今日,谁还会忆起,我这位太守呢?
注释:¹为问:借问,请问。²使君:苏轼自指。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下元诗。 下元,又称“下元节”“下元日”,为每年农历十月十五这一日,与正月十五“上元日”,七月十五“中元节”,同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十月十五日,又逢一个月圆之夜,观月正当时,诗人与同僚好友一起登上徐州黄楼。此黄楼,为苏轼担任徐州太守时,率领民众治水成功后所建。楼成之时,诗人心情极为畅快,遂作此诗以记之。

  比起中秋时节的好天气,下元日的天气也并没什么不同;无需用红纱灯照着坐位的旁边。这是写“下元之天气”,从侧面描写“下元月明”。用“不用红纱”,反衬“明月皎洁”真匠心别运,巧妙至极。此处化用了唐人诗句“接日红霞照座隅”之诗境。

  远远望去,高山之下,白云冉冉,就像横铺的一条白色丝绢;俯瞰楼下,水中倒映一轮明月,就宛如横卧的一幅浮图画卷。这是写“下元之佳景”,从正面描写“下元月明”。水中浮图是明月,清景已然在镜中。此处或亦联想到唐人元稹“浮图诗”,“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早霞”之诗境。

  扁舟短棹,尚未备妥,归去三峡,尚待时日;然已约轻舟,泛舟五湖,可拟当下。这是写“下元之志趣”。颇有李商隐句“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之高洁志向。值得一提的是,此句并非虚写,不久秦少游也来徐州拜师,同登黄楼,并写下《黄楼赋》,且与苏轼相约一同前往江浙游玩。

  借问诸位,今日登临,风景绝佳;可是,明年今日,谁还会忆起,我这位太守呢?这是写“下元之感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谁能预料明年今日会怎样呢?事实上,此时距离“乌台诗案”已经很近了。幸福的诗人毫无察觉,只是将最美的诗歌,献给了这座楼,献给了朋友,也献给了自己。

shíyuèshíguānyuèhuánglóushàngyùn--shì

zhōngqiūtiānwèiyīngshūyònghóngshāzhàozuò

shānxiàbáiyúnhéngshuǐzhōngmíngyuè

wèichéngduǎnzhàoháisānxiáyuēqīngzhōufàn

wèiwèndēnglínhǎofēngjǐngmíngniánhái使shǐjūn

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
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ǎi)¹苍苍²
译文:小溪清浅,溪水潺潺,秋日的寺院被山中云气环绕,苍茫一片。
注释:霁:雨后转晴。¹山霭:指山上的云气。²苍苍:苍茫。
树色尤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
树色尤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
译文:秋雨初晴,草木上还残留着点点雨露,夕阳西下暮鼓声阵阵。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¹²之月,子产相³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译文:鲁襄公死去的那个月,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因为鲁国有丧事的缘故,没有接见他们。子产派人把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把自己的车马放进去。
注释:¹公:指鲁襄公。²薨:诸侯死去叫薨。³相:辅佐。⁴郑伯:指郑简公。⁵坏:拆毁。⁶馆垣:宾馆的围墙。
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
士文伯¹²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³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
译文:晋国大夫士文伯责备子产说:“敝国由于政事和刑罚没有搞好,到处是盗贼,不知道对辱临敝国的诸侯属官怎么办,因此派了官员修缮来宾住的馆舍,馆门造得很高,围墙修得很厚,使宾客使者不会感到担心。现在您拆毁了围墙,虽然您的随从能够戒备,那么对别国的宾客怎么办呢?由于敝国是诸侯的盟主,修建馆会围墙,是用来接待宾客。如果把围墙都拆了,怎么能满足宾客的要求呢?我们国君派我来请问你们拆墙的理由。”
注释:¹士文伯:晋国大夫士匄。²让:责备。³属:臣属,属官。⁴在:问候。⁵闬闳:指馆舍的大门。⁶完:同“院”,指墙垣。⁷茸:用草盖墙。⁸共命:供给宾客所求。请命:请问理由。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¹无时²,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³时事。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¹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¹¹;库厩缮修,司空¹²以时平易¹³道路,圬人¹⁴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¹⁵设庭燎¹⁶,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¹⁷¹⁸¹⁹,隶人²⁰、牧、圉,各瞻²¹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²²,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²³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²⁴不戒²⁵。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²⁶勤劳?”
译文:子产回答说:“敝国国土狭小,处在大国的中间,大国责求我们交纳贡物没有一定时候,所以我们不敢安居度日,只有搜寻敝国的全部财物,以便随时前来朝见贵国。碰上您没有空,没能见到,又没有得到命令,不知道朝见的日期。我们不敢进献财物,又不敢把它们存放在露天。要是进献上,那就成了贵国君王府库中的财物,不经过陈列聘享礼物的正式仪式,那是不敢奉献的。如果把礼物放在露天里,又怕日晒雨淋而腐烂生虫,加重敝国的罪过。我听说文公从前做盟主时,宫室低小,没有门阙和台榭,却把接待宾客的馆舍修得十分高大,宾馆像国君的寝宫一样。仓库和马棚也修得很好,司空按时平整道路,泥水工匠按时粉刷馆舍房间;诸侯的宾客来到,甸人点起庭院中的火把,仆人巡视客舍,存放车马有地方,宾客的随从有代劳的人员,管理车辆的官员给车轴加油,打扫房间的,伺养牲口的,各自照看自己份内的事;各部门的属官要检查招待宾客的物品;文公从不让宾客们多等,也没有被延误了的事;与宾客同忧共乐,出了事随即巡查,有不懂的地方就指教,有所要就加以接济。宾客到来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哪里会有灾患啊;不怕有人抢劫偷盗,也不用担心干燥潮湿。现在晋侯的缇别宫方圆数里,却让诸侯宾客住在像奴仆住的房子里,车辆进不了大门,又不能翻墙而入;盗贼公然横行,天灾难防。接见宾客没有定时,召见命令也不知何时发布。如果还不拆毁围墙,就没有地方存放礼品,我们的罪过就要加重。斗胆请教您,您对我们有什么指示?虽然贵国遇上鲁国丧事,可这也是敝国的忧伤啊。如果能让我们早献上礼物,我们会把围墙修好了再走,这是贵君的恩惠,我们哪敢害怕辛劳?”
注释:¹诛求:责求,勒索贡物。²无时:没有定时。³会:朝会。⁴时事:随时朝贡的事。⁵输币:送上财物。⁶暴露:露天存放。⁷荐陈:呈献并当庭陈列。⁸卑庳:低小。⁹观:门阙。¹⁰台:土筑高坛。¹¹公寝:国君住的宫室。¹²司空:负责建筑的官员。¹³平易:平整。¹⁴圬人:泥水工匠。¹⁵甸:甸人,掌管柴火的官。¹⁶庭燎:庭中照明的火炬。¹⁷巾车:管理车辆的官。¹⁸脂:指加油。¹⁹辖:车轴头的挡铁。²⁰隶人;清洁工。²¹瞻:看管。²²不留宾:不让来客滞留。²³缇之宫:晋侯的别宫,一在今山西沁县西南。²⁴天厉:天灾。²⁵不戒:无法防备。²⁶惮:怕。
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文伯复命。赵文子¹曰:“信²。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³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译文:士文伯回去报告了。赵文子说:“的确是这样。我们实在不注重培养德行,用像奴仆住的房舍来招待诸侯,这是我们的过错啊;”于是,他派士文伯前去道歉,承认自己不明事理。
注释:¹赵文子:晋国大夫赵武。²信:确实,可信。³垣:这里指房舍。⁴赢:接待。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¹,厚其宴²³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译文:晋平公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了郑简公,宴会和礼品也格外优厚,然后让郑简公回国。晋国接著建造了接待诸侯的宾馆。
注释:¹加礼:礼节特别隆重。²宴:宴会。³好:指宴会上送给宾客的礼物。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¹也?《诗》曰:‘辞之辑²矣,民之协³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
译文:叔向说:“辞令不可废弃就是这样的啊!子产善于辞令,诸侯靠他的辞令得到了好处,为什么要放弃辞令呢?《诗.大雅.板》中说:‘言辞和顺,百姓融洽;言辞动听,百姓安宁。’子产大概懂得这个道理吧。”
注释:¹释辞:放弃辞令。²辑:和顺。³协:融洽。⁴怿:喜悦。⁵莫:安定。

  这是讲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不分大小,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多寡,财富不分贫富,大伙儿一律平等,以礼相待,、以诚相待。这应当是国与国交往的前提。咱们现在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也包含这方面的内容吗?

  这个原则也可以扩大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中。人不分男女老幼,黑白胖瘦,身份地位,权力大小,名气高低,大伙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受人尊重的权利,也有尊重他人的义务。相待以诚,相待以礼,相敬如宾,相互尊重,是起码的做人准则。上天没有赋予谁有特权可产藐视他人、愚弄他人、傲慢无礼、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视他人为草芥。

  俗话说,人穷志不短。上天赋予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并没有对某某人另眼相看。四海之内,普天之下,大伙都同样头顶一片蓝天,同样脚踏一方土地,生来是人,死了变鬼,没有谁更优越。

竹竿籊籊,河水浟浟。
竹竿籊(tì)(tì)¹,河水浟(yōu)(yōu)²
译文:钓鱼的竹竿又细又长,河水缓缓的流。
注释:¹籊籊:长而细的竹竿。²浟浟:(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相忘为乐,贪饵吞钩。
相忘为乐,贪饵(ěr)吞钩。
译文:我与名利相忘于江湖啊,那是何等的快乐。贪食饵料的鱼儿啊,必定会有吞钩之祸。
非夷非惠,聊以忘忧。
非夷非惠¹,聊以忘忧。
译文:我既没有伯夷那样清高脱俗啊,也不似柳下惠那么坦然处浊。凡事可有可无,这样就可以忘忧而乐。
注释:¹非夷非惠:化用《孟子》的语意,但经诗人改造后,又表达了《庄子》的思想。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

  这首无名渔父的四言诗,载于《南史·隐逸传》。据传载,刘宋寻阳(今江西九江)太守孙缅,某日出游水边,遭一“神韵潇洒,垂纶长啸”的渔父。缅问他卖鱼否?他却自称:“其钓非钓,宁卖鱼者邪?”缅劝他出仕以博取“黄金白璧”、“驷马高盖”,他又自言:“仆山海狂人,不达世务,未辨贱贫,无论荣贵。”遂作此歌,而后悠然离去。此诗运用古老的四言诗形式,古朴奥雅,读来如闻韶乐,它以极短小的篇幅,表达了丰富的意蕴、玄奥的哲理,精警凝炼,令人玩味无穷。

  “竹竿籊籊,河水浟浟。”两句以景物起兴,描绘出一个清幽的隐士境界。首句语出《诗经·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籊籊,形容竹竿长而尖削之貌。此句字面上虽仅写竹竿,但已隐含垂钓之意。次句写水流潺湲,浟浟,水流之貌。这一联在写景中连用两个叠词,复沓回环,曼声长语,很好地表现出一种恬静悠闲的隐逸情趣。

  “相忘为乐,贪饵吞钩。”两句转入抒发情志。“相忘”一语,出于《庄子·大宗师》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把对立的事物看成本质上毫无二致的事物,因而安时处顺,心境平和,这就是所谓“相忘”。而渔父的所谓“未辨贱贫,无论荣贵”,正是达到了《庄子》的这一境界。反之,如果不是与世“相忘”,而汲汲名利,势必引发灾祸,此联次句即是此意。游鱼贪食鱼饵,必有吞钩之祸,它与“相忘为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句既是渔父自己的人生观的写照,同时也是作为对孙缅劝他出仕以求荣名利禄的答复。这两句虽是说理,但字面却都是与鱼相关,正与上句悠然垂钓的意思相承接,理与景结合得十分自然。

  最后两句对“相忘为乐”再作发挥,以强化此诗的主旨。“非夷非惠”化用《孟子》的语意,但经诗人改造后,又表达了《庄子》的思想。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孟子·告子下》云:“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又云:“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公孙丑上》)孟子的意思是,伯夷洁身自好,清高脱俗,失之器量狭小;柳下惠处浊自安,豁达开朗,惜乎不够严肃。而渔父借用其语,巧妙地化进《庄子》的哲学,指出人生不要执着于进退出处的任何一方,凡事都无可无不可,不要刻意为之。这样,与世委蛇,和光同尘,就能忘忧而为乐。“为乐”、“忘忧”,一章之中,两致其意,足见渔父胸中自是平和安乐的境界,势利富贵的外毒,难以侵入。

  此诗运用古老的四言诗形式,古朴奥雅,读来如闻韶乐,它以极短小的篇幅,表达了丰富的意蕴、玄奥的哲理,精警凝炼,令人玩味无穷。渔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历来是隐逸者的化身,《楚辞》和《庄子》中也均有《渔父》篇。这首小诗,语虽简淡,却使这个隐逸者的形象,又丰满、充实了不少。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801-802页
别浦盈盈水又波,凭栏渺渺思如何?
别浦(pǔ)¹盈盈水又波,凭栏渺(miǎo)渺思²如何?
译文:在河浦上,看那绿水盈盈轻波荡漾,凭倚着栏干极目远眺,生起怎样的情怀啊!
注释:¹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²思:感情,情绪。
纵教踏破江南种,只恐春来茁更多。
纵教¹踏破江南种,只恐春来茁(zhuó)更多。
译文:就算你把红豆踩破了,在江南种下,只怕等到来年春天,会萌发出更多的相思!
注释:¹纵教:即使。

  这首诗渲染相思之情难以磨灭。

  首二句借用江淹《别赋》的典故:“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表明相思之情,因离别而产生,只要人生有离别,也就会伴随有相思的感伤。“思如何?”似问实答,答案就是“伤如之何!”那份凄伤,那份悲苦,难以抑制,无法消除。

  后二句更从红豆的喻象下笔,说红豆本身其实不懂相思,只是人们以之寄寓相思之情而已,因此红豆的生灭,实与相思的存幻无关。有红豆,人们心头会有相思之情;没有红豆,人们心头照样会有相思之情。想借消除红豆灭绝相思,根本不会得手。你就是把相思豆踩破了,它来春照样会萌发新芽,这好比你强行压抑下心头的相思之情,它反而会更加强烈地重新激荡在你的心头。“只恐”语气上似是推测,其实是确凿无疑的肯定,诗人用了婉曲的语气,反而加强了人们的印象。这一首在组诗中,起承上启下之作用,既回答了第一首诗中红豆是否懂相思的疑问,又承续了第二首诗对相思之情刻骨铭心的状绘,同时为下一首爱赏红豆的述写作了铺垫。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红豆生南国 历代爱情诗鉴赏[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81-284.

hóngdòushǒu ·sān

wángguówéi qīngdài 

biéyíngyíngshuǐyòu pínglánmiǎomiǎo 
zòngjiàojiāngnánzhòng zhǐkǒngchūnláizhuógèngduō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