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名不直死,何事苦纷纷。旷野惟空垒,长途只断云。
虚名不直死,何事苦纷纷。旷野惟空垒,长途只断云。
日斜心更恐,风急耳多闻。未用轻衰飒,狂歌一张军。
日斜心更恐,风急耳多闻。未用轻衰飒,狂歌一张军。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321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pán)¹作。
注释:五律:即五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每首八句。¹蟠龙:在延安城东北七十多里,是一个古镇。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秋风西¹河上,大野²³苍穹
译文:秋风瑟瑟,轻轻从河面上吹过,目之所及的无边原野渐渐与天地融为一体。
注释:¹西:通“渡”,过的意思。²大野:一望无际的原野。³入:溶进。⁴苍穹:即苍天。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佳令¹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译文:中秋佳节随着前方归来的人一起到来,夜空中明月傍着如霞似锦的晚云,脱颖而出。
注释:¹佳令:美好的节令,这里指中秋节。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故里鸿音绝¹,妻儿信未通。
译文:家里的音信已经彻底断绝了,妻子儿女的书信也无法收到。
注释:¹鸿音绝:音信已断绝。鸿即大雁,《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之事。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¹
译文:广大人民都翘首以盼,渴望听到胜利佳音,边城奏响凯歌之日,正是人民额手相庆之时。
注释:¹凯歌奏边城: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九月中旬,又收复青化砭、蟠龙等城镇。

  全诗遣词造句通俗清新,写景抒情错落有致、起伏迭宕,于平淡中见雄奇,于温婉中见豪放。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使人联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这是只有用水墨画才能画出的陕北黄土高原秋天的晚上。走在黄土高原上,犹如一履平地,只有当眼前突然横亘一道沟壑时,才意识到自己是置身在海拔上千米的地球隆起处。一年一度秋风劲。这样的秋日晨昏,在这黄土地上不知已重复了多少万年了;在这秦塞古渠之畔,也不知上演过多少场城头换旗的悲喜剧了。而人民解放战争在这里拉开了大幕。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两句写中秋夜的月色。上句说佳令即中秋的到来,嵌入“随人”二字,耐人寻味。中秋佳节是同什么人一起来到的呢?“随人”的人何指呢?联系诗题,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从前方归来的人,即带来喜讯的人。佳节获佳音,自是喜上加喜。“秋月扬明辉”,特别是中秋节,民间主要的节俗是赏月。天气很重要。天气不好,中秋夜不见月的情形也是有的。而这个中秋,天公作美——天气晴明,虽然有一点云彩,月色却好。“明月傍云生”,又加一重喜悦。这两句严格说来虽属呼应对,但对得很流畅,颇有流水对的意味。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两句写中秋夜的两地相思,辞若有憾。上句中的“故里”,与其说是作者的故乡湖南,不如说是革命摇篮延安。这时的延安,还在敌军手中。那里有很多父老乡亲,虽然音信不通,但他们一定在苦盼着红军的归来。下句中的“妻儿”,不必指作者自己的“妻儿”,因为在转战陕北期间,她们实际上是跟随在作者身边的。当然,也不排除作者和她们会有暂时分离的情况发生。但总的说来,“妻儿信未通”更多的是代同志立言,代下级立言。换言之,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不局限于作者个人。这一联在对仗上,出句的“鸿音”与对句的“信”意思犯复,不考究,这是一时兴到,不计工拙,不必苛求。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两句写捷报传来,使人们感到团圆为期不远。上句由中秋节祈盼团圆的节俗,为所有思念亲人的同志们写心,“满宇”云云,也可以说将普天下人包举在内。这一句写得很好,使人联想到唐宋诗词名句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等等。下句即末句紧扣诗题,写“喜闻捷报”,是曲终奏雅,联系上句,其言外之意是:同志们与家人的团圆,人民军队与老乡们的团圆,应该为期不远!

  这首五律在抒情上很节制,喜不形于色,最能体现一个统帅的大度、雅量和信心。全诗起承转合分明,首联秋高气爽,是起;颔联中秋见月,是承;颈联言若有憾,是转;尾联实深喜之,是合。虽然作者自谦对五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但所有的好诗都在告诉他怎样写,因此,才会有这样一首道地的五律。

参考资料:
1、 杨胜群.且行“秦塞”漫吟哦——毛泽东《五律·喜闻捷报》臆说[M].党的文献,1997(1):40-42.

 ·wénjiébào

máodōng jìnxiàndài 

jiǔniánzhōngqiūyùnshàng wén西běizhànjūnshōupánlóngzuò 

qiūfēngshàng cāngqióng 
jiālìngsuírénzhì míngyuèbàngyúnshēng 
hóng鸿yīnjué érxìnwèitōng 
mǎnpínqiáowàng kǎizòubiānchéng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yǔ)¹兰亭²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yīng)(wǔ)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译文:通往禹庙、兰亭的路,从古到今只有一条。一夜寒霜,使湖边的树林像染过一样。请您不要说酒杯太深,这次分别后不知在什么地方才能相逢。
注释:¹禹庙:祭祀夏王大禹的庙宇。²兰亭:魏晋风流朝圣地、书法圣地。
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rǎn)¹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²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译文:时光渐渐流逝,美好年华难以留住,镜里的年轻容颜,终归是已经老去。有一句叮嘱的话一定要记住:“只有闲人才能做神仙。”
注释:¹冉冉:形容时光渐渐流逝。²毕竟:到底;终归。

diéliànhuā··miàolántíngjīn--yóu

miàolántíngjīnqīngshuāngrǎnjǐnbiānshùyīngbēishēnjūnshíxiāngzhīchù

rǎnrǎnniánhuáliúzhùjìngzhūyánjìngxiāodīngníngjūnshénxiānshìxiánrénzuò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
与君结新婚,宿昔¹当别离。
译文:我和你刚把百年亲结,你就去拉纤和我分别。
注释:¹宿昔:即夙夕、旦夕、早晚。
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
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
译文:虽是凉风撕秋草时节,蟋蟀们依然鸣叫相偕。
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
(liè)¹寒蝉吟,蝉吟抱枯枝。
译文:我这个寒蝉瑟瑟动唱,抱上段枯枝也便喜悦。
注释:¹冽冽:寒冷的样子。
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
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
译文:不料风一吹枯枝断裂,身体就被甩到陌生世界。
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
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
译文:我们不悲叹身处异地,只痛惜失了宝贵岁月。
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
岁月无穷极¹,会合安可知。
译文:岁月无穷这倒是真理,我们相会得何日何夜?
注释:¹穷极:穷尽,极尽。
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愿为双黄鹄(hú)¹,比翼戏清池。
译文:我们一块变作黄鹂吧,清池中戏游欢乐不歇。
注释:¹黄鹄:鸟名。
水声咽,中夜兰桡暗发。残春在,催暖送晴,九十韶光去偏急。垂杨手漫折,难结,轻帆一叶。离亭远,归路渐迷,千里沧波楚天阔。
水声咽,中夜¹兰桡(ráo)²暗发。残春在,催暖送晴,九十韶光³去偏急。垂杨手漫折,难结,轻帆一叶。离亭远,归路渐迷,千里沧波楚天阔。
译文:水声呜咽,我半夜乘着兰舟悄悄出发了。凋残的春色还在,催来暖意,送去晴朗。九十日的春光偏偏去得这样急,垂杨被离人随手折下,送别后就难以再绾结回去了。一叶轻帆乘风去,离亭渐远了,回去的道路也渐迷失了,千里碧波与楚天相接,多么开阔。
注释:兰陵王:此词牌原系唐教坊曲名。始见秦观《淮海长短句》。三段,一百三十字,仄韵。¹中夜:半夜。²兰桡:兰舟,泛指装饰图案的船。桡:船桨,读若“饶”。³韶光:春光。
除寒乍消歇。剩雾锁花魂,风砭诗骨。茫茫江草连云湿。怅绿树莺老,碧栏蜂瘦,空留樯燕似诉别,向人共愁绝。
除寒乍消歇。剩雾锁花魂,风砭(biān)¹诗骨。茫茫江草连云湿。怅绿树莺老,碧栏²蜂瘦,空留樯(qiáng)³燕似诉别,向人共愁绝。
译文:残留的寒意刚刚消散,只剩下重雾锁着花朵的芳魂。寒风刺入诗人的瘦骨,乡上连着云天的茫茫烟草都湿润了。惆怅那绿树上的黄莺已老了,碧栏间的蜂儿都瘦了,空留下栖息在桅杆上的燕子,好像在倾诉着离别之情,都对着人一同陷入极度的忧愁中了。
注释:¹砭:刺。寒风刺骨。²碧阑:碧绿色栅阑。³樯:船桅杆。
重叠,浪堆雪。坐缥缈浮槎,烟外飞越。衔山一寸眉弯月,照枉渚疑镜,乱峰如发。扁舟独自,记旧梦,忍细说?
重叠,浪堆雪。坐缥缈浮槎(chá)¹,烟外飞越。衔山一寸眉弯月,照枉渚(zhǔ)²疑镜,乱峰如发。扁(piān)舟独自,记旧梦,忍细说?
译文:重重叠叠,浪花翻滚,如雪堆积成坐在飘渺远去的浮槎上,向苍烟外飞度。衔在远山间的,是一寸如蛾眉般弯弯的月亮,照耀着弯曲的小舟,疑似明镜映照着纷乱的山峰,宛如发髻偏舟,独自前行。还记得从前的梦啊,但怎么忍心细说呢?
注释:¹槎:船。²枉渚:“枉”是汪水,汪水在湘中常德,注入沅水的小水湾,故称汪渚。《楚辞·九章·涉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兰陵王》词自宋周邦彦“柳阴直”一阕盛传于世以来,后人难乎为继。词分三叠,要善铺叙,不重复,开合动荡,浑化无迹,殊为不易。董士锡此词,可谓迎难而上,就其境界之阔大而言,容或有出蓝之誉。

  首叠所写,也不过是一般的暮春离别之意。“水声咽,中夜兰桡暗發”,半夜兰舟出发,水声呜咽,时在春夏之交,“残春在,催暖送晴”,难免生出节序如流、人生易老的感叹,故云“九十韶光去偏急”。盖春天孟、仲、季三个月,合九十日。一“急”字下得有力。晚唐诗人杜荀鹤有句:“每岁春光九十日,一生年少几多时。”(《出关投孙侍御》)郑谷诗又云:“春风只有九十日。”(《自适》)可知“急”字用意,在于时光匆匆。“垂杨手漫折,难结”,一语双关。一层意,就离别说,谓离别本人生常事,如折柳送别则柳将不胜其折,此是反用熟典;另一层意,就伤春说,春去如此匆匆,则人力何可挽留?所以说“难结”。“轻帆”以下三句,写船行之速,归路渐远,惟见水天一色。首叠境界,在柳永、周邦彦等人离别词作中常见。

  次叠写景传情,就以深细为其特色了。“余寒”句承上伤春意转入,写惜春情绪。“剩雾锁花魂,风砭诗骨”,是极工致、极骚雅之语句。“花魂”谓暮春之物,“诗骨”谓羁旅之人,物、人对举,相互映射,颇有深意。唐人郑元袅有句:“花魂迷春招不归。”(《花蝶谣》)董士锡以“雾锁”形容之,表惜花凋零之意更有韵味。孟郊有句:“诗骨耸东野。”(《戏赠无本》)被东坡以“郊寒岛瘦”相称的诗人,自称“诗骨”,词人借用来称己,俨然在读者面前推出一个瘦骨嶙峋、但又风骨凛然的寒士自我形象,表人生飘零之感更有高格调。以下连写“草湿”、“莺老”、“蜂瘦”、“燕诉”,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二结用“向人共愁绝”一句总括之,则人之愁绝,伤如之何!

  三叠推开,写江行所见宏观之景,可谓大笔濡染,气魄非凡。“重叠,浪堆雪”,勾勒有力;“坐缥缈浮槎,烟外飞越”,遐想奇特。这是写景吗?诚然,因为所写是眼见之实景,显出江上风高浪急。但是,这不也是因江行实感而催发的、词人急欲超越现实处境这一潜在心理的形象折现吗!是实,也是虚,是景语,也是情语,情景兼写,充满着艺术的张力。下面“衔山一寸眉弯月,照枉渚疑镜,乱峰如髮”数句,写月之细,水之清,峰之乱,均逼真如画,“乱峰如髮”更是造语生新出奇,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超然出世之想只不过是一刹那的幻觉,词人清醒的意识是“扁舟独自”,回到现实,种种“旧梦”萦脑,难以细说,也不必细说。这就是古人称道的“感慨全在虚处”,有意留出艺术空白,意在言外。

  近人沈曾植最为推崇董士锡《齐物论斋词》,以为“其与白石(姜夔)不同者,晋卿(董士锡)无名句可标,其孤峭在此,不便摹拟亦在此”(《海日楼札丛》)。笔者则认为白石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董晋卿庶几近之,然谓晋卿词无名句可标,就此词而言,则不尽然。

  又词中“照枉渚疑镜”一句,“枉渚”究竟何指?一般认为是泛指水弯之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瀑布或枉渚,声溜潺潺不断。”也有说者引《楚辞·九章·涉江》“朝发枉陼(同渚)兮夕宿辰阳”,谓此处的“枉渚”当是实指。“枉”即枉水,是湖南常德附近注入沅江的支流。《水经注·沅水》云:“沅水又东历小湾,谓之枉渚。渚东里许,便得枉人山。”那么董士锡“江行”的具体地点就在湖南境内的沅江了。但就这首词的意境看,上片结句言“千里沧波楚天阔”,“楚天”一般指吴楚之地,且空间阔大,不像是在水流险急的沅湘之间。再者,考稽现存不多的有关董士锡的传记材料,他一生主要辗转于江、浙、皖等地,并没有履迹沅湘一带的记载,故“枉渚”还是作泛指理解为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译文:陶渊明写了《归去来》,表明不追逐俗世的高志。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译文:因为没有酒喝了,所以就到州牧那里去喝酒。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译文:于是就想象着和陶渊明一起一边观赏菊花一边饮酒。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¹时。
译文:我此时的心情不好,白白辜负了重阳佳节。
注释:¹重阳:《梦梁录》: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译文:能得到“题舆”这样的待遇是怎样的俊杰才能有的啊!我自认为自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就想干脆隐居在城南算了。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筑土按响山¹,俯临宛水湄。
译文:在山上建一座小房子,下面可以看到宛溪。
注释:¹响山:《方舆胜览》:响山在宣城县南五里。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¹
译文:整日可以听到笛声、琴声,这是多么自在啊。
注释:¹霜丝:乐器上弦也。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译文:我以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能有这样的享受。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赤鲤涌琴高¹,白龟道冯夷。
译文:琴高乘着红鲤鱼跃出水面,仙龟为河伯引路,这是像神仙一样的生活。
注释:¹琴高:《列仙传》: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日,皆洁斋待于水旁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灵仙如仿佛,奠酹¹遥相知。
译文:举酒祭奠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先贤。
注释:¹酹:《广韵》:“酹,以酒沃地也。”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译文:自古九月九日登高的人,有几个仍然在世呢?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译文:沧洲不是自己的归宿,以后还有机会大展宏图。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译文:海上洪波涌起,惊涛骇浪。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译文:劝大家举杯为乐,喝醉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译文:边喝酒边听音乐,周围还有人伴舞。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译文:没有不散的宴席,客人们像落叶一样都散去了,都喝得醉醺醺的。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译文:分别之后再有机会来到这里,请大家记得曾在这里饮酒欢乐过。
天宝十二载(753)重阳日作于宣城。清人王琦云:“玩诗意,当是偕一宗室为宣城别驾者,于九日登其所新筑之台而作,诗题应有缺文。”所言似是。另有《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赠崔侍御二首》,与此诗情景相接。

jiǔdēngshān

bái tángdài 

yuānmíngguīlái shìxiāngzhú 
wéibēizhōng suìǒuběnzhōu 
yīnzhāobáirén xiàozhuóhuánghuā 
lái guòchóngyángshí 
jùn suìjiéchéngnán 
zhùànxiǎngshān línyuānshuǐméi 
rénjiào yuètánshuāng 
zuòyīngwángzhòu kuī 
chìyǒngqíngāo báiguīdàoféng 
língxiānfǎng仿 diànlèiyáoxiāngzhī 
láidēnggāorén jīnrénzài 
cāngzhōuwéi宿nuò míngyóudài 
liánshānjīng chūmínghǎi 
yángmèihuīzuò mǐngdǐngānsuǒzhī 
sòngqīngyáng luàncēn 
bīnsuíluòsǎn màozhúqiūfēngchuī 
biéhòudēngtái yuànyánchángxiā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