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龙夭矫戏宫柱,一龙飞上九天舞,一龙不胜堕泥土。
两龙夭矫戏宫柱,一龙飞上九天舞,一龙不胜堕泥土。
何时蜿蜒来此山,山中之石遂千古。我思劫运当年遭,骨肉竟尔干戈操。
何时蜿蜒来此山,山中之石遂千古。我思劫运当年遭,骨肉竟尔干戈操。
雨中羊毛打更湿,城上燕子飞逾高。燕子飞来龙遁去,莽莽风云竟何处。
雨中羊毛打更湿,城上燕子飞逾高。燕子飞来龙遁去,莽莽风云竟何处。
金陵形势空复雄,不是龙蟠是虎踞。何如此山清且幽,道旁片石龙来游。
金陵形势空复雄,不是龙蟠是虎踞。何如此山清且幽,道旁片石龙来游。
白笼之庵一炬烬,龙兮龙兮何不长此留。云冥冥,风谡谡,怒捲松涛满山谷。
白笼之庵一炬烬,龙兮龙兮何不长此留。云冥冥,风谡谡,怒捲松涛满山谷。
龙虽失水尚有神,长使蚊雷静三伏。我来问石石不知,但惊此石何离奇。
龙虽失水尚有神,长使蚊雷静三伏。我来问石石不知,但惊此石何离奇。
至今父老石边坐,犹话龙衣指地时。
至今父老石边坐,犹话龙衣指地时。
俞樾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22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塔势如涌出¹,孤高耸天宫。
译文:宝塔宛如平地涌出,孤高巍峨耸入天宫。
注释:¹涌出:形容拔地而起。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登临出世界¹,磴(dèng)²道盘³虚空。
译文:登上去像走出人间,蹬踏梯道盘旋空中。
注释:¹世界:指宇宙。²磴:石级。³盘:曲折。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突兀¹压神州,峥(zhēng)(róng)²如鬼工³
译文:高峻突出镇定神州,峥嵘胜过鬼斧神工。
注释:¹突兀:高耸貌。²峥嵘:形容山势高峻。³鬼工:非人力所能。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四角碍(ài)¹白日,七层摩苍穹(qióng)
译文:四角伸展挡住白日,七层紧紧连着苍穹。
注释:¹碍:阻挡。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下窥(kuī)指高鸟,俯听闻惊风¹
译文:下看飞鸟屈指可数,俯听山风呼啸迅猛。
注释:¹惊风:疾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凑 一作:走;似 一作:如)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凑 一作:走;似 一作:如)
译文:山连山如波涛起伏,汹涌澎湃奔流向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馆 一作:观)
青槐夹驰道¹,宫馆²何玲珑。(馆 一作:观)
译文:青槐夹着笔直驰道,楼台宫殿何等玲珑。
注释:¹驰道:可驾车的大道。²宫馆:宫阙。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¹
译文:秋天秀色从西而来,苍苍茫茫弥漫关中。
注释:¹关中:指今陕西中部地区。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五陵¹北原上,万古青濛(méng)濛。
译文:长安城北汉代五陵,万古千秋一派青葱。
注释:¹五陵: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即汉高祖、惠帝、景帝、武帝和昭帝五位君王的陵墓。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净理¹了可悟,胜因²夙所宗。
译文:清净佛理完全领悟,善因素来为人信从。
注释:¹净理:佛家的清净之理。²胜因:佛教因果报应中的极好的善因。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誓将挂冠¹去,觉道²资无穷。
译文:立誓归隐辞官而去,信奉佛道其乐无穷。
注释:¹挂冠:辞官归隐。²觉道:佛教的达到消除一切欲念和物我相忘的大觉之道。

  此诗开头两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自下而上仰望,只见巍然高耸的宝塔拔地而起,仿佛从地下涌出,傲然耸立,直达天宫。用一“涌”字,增强了诗的动势,既勾勒出了宝塔孤高危耸之貌,又给宝塔注入了生机,将塔势表现得极其壮观生动。

  接下去四句:“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写登临所见、所感,到了塔身,拾级而上,如同走进广阔无垠的宇宙,蜿蜒的石阶,盘旋而上,直达天穹。此时再看宝塔,突兀耸立,如神工鬼斧,简直不敢相信人力所及。慈恩寺塔,不仅雄伟,而且精妙。 

  再下去四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写登上塔顶所见,极力夸张塔体之高,摩天蔽日,与天齐眉,低头下望,鸟在眼下,风在脚下。这鸟和风,从地面上看,本是高空之物,而从塔上看,就成了低处之景,反衬宝塔其高无比。

  下面八句,以排比句式依次描写东南西北四方景色。“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描绘东面山景,连绵起伏,如滚滚巨浪;“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状摹南面宫苑,青槐葱翠,宫室密布,金碧交辉;“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刻写西面秋色,金风习习,满目萧然,透着肃杀之气;“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写北边陵园,渭水北岸,座立着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它们是前汉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位君王的陵墓。当年,他们创基立业,轰轰烈烈,如今却默然地安息在青松之下。诗人对四方之景的描绘,从威壮到伟丽,从苍凉到空茫,景中有情,也寄托着诗人对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忧思。

  末了四句,“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想辞官事佛,此时,岑参得知,前方主将高仙芝出征大食,遭遇挫折;当朝皇帝唐玄宗,年老昏聩;朝廷之内,外戚宦官等祸国殃民;各方藩镇如安禄山、史思明等图谋不轨,真可谓“苍然满关中”,一片昏暗。诗人心中惆怅,认为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殊妙的善因又是自己向来的信奉,因此想学逢萌,及早挂冠而去,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年6月版 :第316-318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05-206页 .
3、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14页 .

gāoshìxuētóngdēngēn--céncān

shìyǒngchūgāosǒngtiāngōng

dēnglínchūshìjièdèngdàopánkōng

shénzhōuzhēngróngguǐgōng

jiǎoàibáicéngcāngqióng

xiàkuīzhǐgāoniǎotīngwénjīngfēng

liánshānruòtāobēncòushìcháodōng((còuzuòzǒushìzuò))

qīnghuáijiāchídàogōngguǎnlínglóng((guǎnzuòguān))

qiūcóng西láicāngránmǎnguānzhōng

língběiyuánshàngwànqīngméngméng

jìngleshèngyīnsuǒzōng

shìjiāngguàguānjuédàoqióng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寂寂绣屏香篆(zhuàn)¹灭,暗里朱颜消歇。
注释:¹香篆:即篆香,形似篆文之香。
谁怜散髻吹笙,天涯芳草关情。懊恼隔帘幽梦,半床花月纵横。
谁怜散髻(jì)¹吹笙(shēng)²,天涯芳草关情³。懊(ào)恼隔帘幽梦,半床花月纵横。
注释:¹散髻:即解散发髻。据言此为一种发式,由南朝齐王俭所创。²吹笙:指饮酒。³关情:动情、牵惹情怀。唐陆龟蒙《又酬袭美次韵》:“酒香偏入梦,花落又关情。”

qīngpíng··huāpiàn--lánxìng

huāpiànduànsòngqīngqiūjiéxiùpíngxiāngzhuànmièànzhūyánxiāoxiē

shuíliánsànchuīshēngtiānfāngcǎoguānqíngàonǎoliányōumèngbànchuánghuāyuèzònghéng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zhāo)见吴山¹横,暮见吴山纵。
译文:清晨,我见到吴山,像展开的一条绿带;傍晚,我见到吴山,它又仿佛聚合在一块。
注释:法惠寺:故址在杭州清波门外,旧名兴庆寺,五代时吴越王钱氏所建。¹吴山:一名胥山,以旧时山上有伍子胥祠而得名,又叫城隍山,在今杭州市西南。
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
吴山故多态¹,转侧为君容²
译文:吴山是那么地多姿多态,似乎把自己美丽的身形呈现,供人赏玩抒怀。
注释:¹故态:本来的姿态。²转侧为君容:打扮好以后,转换不同的角度,让你欣赏。这是把吴山比作美女,用了《战国策·赵策》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典故。苏轼还在《和何长官六言》中写过“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在《次韵答马中玉》中写过“只有西湖似西子,故应宛转为君容”的句子,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译文:是谁建造了这座高阁,空空旷旷,什么也没有,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惟有千步冈¹,东西作帘额²
译文:只有这绵亘的吴山,从东到西,像是一道帘旌,在我面前展开。
注释:¹千步冈:指吴山。²帘额:门窗上挂的帘子,悬在上端,有如人的额头。这是把吴山比作法惠寺的帘额。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¹春更悲。
译文:春色满眼,我却滞留他乡,不知何时回归;人们说秋天使人悲伤,谁知道春天给人的伤感更加难遣难排。
注释:¹人言秋悲:宋玉曾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已泛平湖¹思濯(zhuó)²,更看横翠忆峨眉。
译文:我已游览过波平水静的西湖,却更令我想念家乡的濯锦江水;再看见这横翠阁前的山色,不由得又思念起秀丽的峨眉。
注释:¹平湖:指西湖。²濯锦:四川成都有江名锦江,据说在江中濯锦颜色更加鲜明。由于苏轼是四川人,所以他从西湖和吴山联想到锦江和峨嵋山。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译文:哎,这雕栏又能经几番风雨?不单是我这凭栏登眺的人儿,倏忽便会龙钟老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¹草莽化池台²
译文:百年兴废,转眼即过,更使我无限伤悲。我知道,这华美的楼台,也很快会成为荒草污莱。
注释:¹悬知:预先知道。²草莽化池台:即池台化为草莽。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译文:可是,那时定然有游人寻觅我的游踪,在这吴山横翠之处,留连忘返,观望徘徊。

  这是首典型的登临诗,与历来登临诗一样,分为二层,即登临所见、由登临而产生的感慨。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波折多变,笔法灵活,用语清丽。同时,诗以五言写景,七言抒情,起首四句又杂以民歌体,活泼跳荡,用韵平仄交合,寓以变化。

  开头四句,“起得峭拔”(纪昀语),直接点出登寺之所见,而省略了登寺的过程。更主要的,是暗示了并非登一次,所以才有“朝”“暮”之说。白天看吴山,但见蜿蜒起伏,所以说是“横”;晚上看吴山,只能在夜空中见出轮廓,所以说是“从”(纵)。这一表达方式,与著名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相似,可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如此写山,看似不具体,实则正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对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红,傅粉则太白的“东家之子”的描写一样,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表现出吴山之美。至此,写山题面已足,于是进而写阁。写阁不说其外部之壮丽和内部之清雅,而说“空洞无一物”,这就和题中的“寺”联系起来了。阁中当然不可能空无一物,但佛家宣称“四大皆空”,苏轼本人也曾在《送参寥师》中说过:“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实际上是对“幽人”即佛徒的赞美。

  以下分别续足前面的意思,“春来”四句承接首四句,写由吴山之美惹动思归之心,因而觉得“秋悲春更悲”。“雕栏”四句承接次四句,写由朱阁之美联想雕栏易朽,致慨于光阴易逝,人生无常。这就由乐生悲,感情也显得低沉。但末二句又复振起,说人虽然与亭台池阁最终都将化为异物,但吴山长存,则诗人的精神亦长存,见出乐观和旷达,而这种乐观和旷达又暗与“幽人”数句相承,反映了佛家无生无灭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和作者的《前赤壁赋》相对照。在那篇著名的赋里,作者借“客”之口写道:“方其(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又由曹操写到普遍的人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人们追求永恒不得,是一种永恒的、无法解脱的悲哀,对此,苏轼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以不变的眼光看待物与我,就能超越具体的悲和喜,与大自然一样,达到永恒。《法惠寺横翠阁》的结尾所表达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7.12(2012.7重印):第345-347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闺中红日奈何长。

  这首小令写春日少妇的寂寞。上阕前二句以瑰丽的彩笔描绘出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鹅黄的新柳,娇红的桃杏,映着青青的芳草,织就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春到青门”四字极有诗意,词人把春天来到人间的景况形象地比拟为春姑娘翩翩地来到大自然的芳草青青的门槛,这想象是多么新奇,美丽而又得体贴切,“柳色黄”三字也用得妙,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季节,柳梢最初缀着的是米粒大的新芽,而新芽初茁之际,柳条上便缀满了鹅黄的嫩叶,渐渐才变成淡绿碧绿的成叶。前人有“柳垂金线拂平桥”之句,即是描写这一“柳色初黄”的情景。次句“一梢红杏出低墙”一出,画面就更为之增色,,在鹅黄淡绿的背景上加添了绯红瑰丽的一笔——一枝红艳艳的杏花探出低低的墙垣,呈现在我们眼前,就益发感到春色的迷人。北宋词人宋祁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南宋诗人叶绍翁也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绝唱,但他们皆在冯延巳之后,从字句的安排与意境的经营上都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后二者较之前者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最早能吟出这样佳句者却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

  前二句对于“莺窗人起未梳妆”来说是一种反衬,即以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万紫千红来反衬人物的慵懒无绪与黯然寂寞。“莺窗”这一意象也捕捉得十分美妙,它使我们听到窗外莺啼的婉啭,也使我们联想到草长莺飞的美丽意境,还使我们想起“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名篇。黄莺儿真的惊破了丽人的好梦了吗?她悻悻地、懒懒地起了床,却恹恹地、迟迟地不去梳妆打扮。“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者远在他乡,是没有心思去拭容饰貌的。

  下阕紧承上阕第三句,描写少妇起床后呆呆地出神、默默地痴想的神态:方才在绣帐中萦回的别梦已成为依稀的碎影,而玉炉中袅袅香篆更增添了心境的寂寥。“玉炉空袅寂寥香”一句,把女主人公寂寥的心境形象化:她那落寞心绪正象袅袅香篆悠悠地舒卷、轻轻地飘散着。词人在这里找到了一个最能外化主人公心境的意象。尾句“闺中红日奈何长”乃点题之笔,良辰苦短,愁日倍长,这是人的心理时间在起作用。对于一个无所事事只盼良人归来的闺中少妇来说,她肯定感到时间是无可奈何的漫长。这也正是有闲阶级的妇女不幸之所在。

huànshā··chūndàoqīngménliǔhuáng--féngyán

chūndàoqīngménliǔhuángshāohóngxìngchūqiángyīngchuāngrénwèishūzhuāng

xiùzhànglánbiémèngkōngniǎoliáoxiāngguīzhōnghóngnàizhǎng

新年草色远萋萋,久客将归失路蹊。
新年草色远萋萋,久客将归失路¹蹊。
译文:新春时节,望向远方的草地,芳草生长的十分繁茂,久居在外的我想家乡,却找不到归乡的路。
注释:安陆:县名,唐属安州。“其城三重,西枕涢水”。见《元和郡县志》二七。¹失路:屈原《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失:全诗校:“一作间。”
暮雨不知涢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
暮雨不知涢口¹处,春风只²到穆陵³西。
译文:暮雨好像忘掉了涢口这个地方,春风也只吹到穆陵的西面。
注释:¹涢口:涢水入污处,在安陆县。见《寰宇记》一三二。²只:全诗校:“一作共。”³穆陵:穆陵关,在安陆县东,光州、黄州交界处。
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
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¹无人自鸟啼。
译文:孤寂的城池只有花儿整日地空自飘落,家家户户空无一人只有鸟儿孤自在鸣叫。
注释:¹三户:《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按安陆本楚地,故以三户言百姓稀少。
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
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
译文:你在江南还能想起我吗?你家门前的柳树正应该柳枝低垂吧!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