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汝龙儿,为汝辰年得。念此后、龙猪犹未悉。但愿龙天同护惜。
唤汝龙儿,为汝辰年得。念此后、龙猪犹未悉。但愿龙天同护惜。
容易春风,箨龙千尺。
容易春风,箨龙千尺。
祝他年一跃,龙门头角出。便稳向、龙头独立。变化风云人莫测。
祝他年一跃,龙门头角出。便稳向、龙头独立。变化风云人莫测。
入侍龙楼,出持龙节。
入侍龙楼,出持龙节。
俞樾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22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北风卷地白草¹(zhé),胡天²八月即飞雪。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
注释:¹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²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¹开。
译文: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犹如梨花争相开放。
注释:¹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散入珠帘¹湿罗幕²,狐裘(qiú)³不暖锦衾(qīn)(bó)
译文: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
注释:¹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²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³狐裘:狐皮袍子。⁴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锦衾:锦缎做的被子。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
将军角弓¹不得控²,都(dū)³铁衣冷难着(zhuó)。(难着 一作:犹著)
译文:将军战士们冷得拉不开弓,铠甲冻得难以穿上。
注释:¹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²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³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⁴铁衣:铠甲。⁵难着:一作“犹著”。着:亦写作“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hàn)¹阑干²百丈³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译文: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注释:¹瀚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²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³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⁴惨淡:昏暗无光。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中军¹置酒饮(yìn)归客²,胡琴琵琶与羌(qiāng)³
译文: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注释:¹中军:称主将或指挥部。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²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³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纷纷暮雪下辕(yuán)¹,风掣(chè)²红旗冻不翻³
译文: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注释:¹辕门:军营的门。这里指帅衙署的外门。²风掣: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³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轮台¹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²天山路。
译文: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注释:¹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²满:铺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回路转¹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注释:¹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此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时期。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

  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即万即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了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情形。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接着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飞雪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激昂的战斗情绪。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中间两句为第二部分,描写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三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有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间,急缓相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参考资料:
1、 梁川 等.唐诗三百首鉴赏: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193页

báixuěsòngpànguānguījīng

cénshēn tángdài 

běifēngjuǎnbáicǎozhé tiānyuèfēixuě 
chūnfēnglái qiānshùwànshùhuākāi 
sànzhūliánshī湿luó qiúnuǎnjǐnqīn 
jiāngjūnjiǎogōngkòng tiělěngnánzhuó  (nánzhuózuò yóuzhuó )
hànhǎilángānbǎizhàngbīng chóuyúncǎndànwànníng 
zhōngjūnzhìjiǔyìnguī qínqiāng 
fēnfēnxuěxiàyuánmén fēngchèhóngdòngfān 
lúntàidōngménsòngjūn shíxuěmǎntiānshān 
shānhuízhuǎnjiànjūn xuěshàngkōngliúxíngchù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汴水¹日驰三百里,扁(piān)²东下更开帆。
译文:汴水奔流,日驰三百里,我的船儿向东顺流而下,还张起了白帆。
注释:宁陵:今河南宁陵县。¹汴水:即汴河,在今河南境内,流入黄河。²扁舟:小船。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旦辞¹(qǐ)²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译文:清晨时离开杞国,刮着微微的北风;晚上泊舟宁陵,月亮正照着南边的舷窗。
注释:¹旦辞:清晨辞别。²杞国:古国名,今河南杞县。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
老树挟霜鸣窣(sū)¹,寒花²垂露³落毶(sān)
译文:一棵老树满带着清霜,凉风吹来,窣窣作响;花儿上凝聚着寒露,慢慢滴落,连绵不断。
注释:¹窣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²寒花: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³垂露:露珠下滴。⁴毵毵:细长的样子。亦作“毶毶”。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茫然¹不悟²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译文:我只觉得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身在何处,眼前的水色与天光都是蔚蓝。
注释:¹茫然:犹惘然。失意的样子。²不悟:不知道。

  韩驹是江西诗派中的一员干将。江西诗派诗以布局严谨著称,这首诗是《陵阳集》中的名作,被宋吕居仁等人作为样板,认为“可作学诗之法”(《诗林广记》引《小园解后录》)。

  诗题写夜泊,便以夜泊为中心,这就是所谓擒题。但如果一味扣住诗题,诗便会死板呆滞,必须不即不离,眼睛觑定中心,然而不直接接触中心,在旁衬上做文章。这首诗前两联便不写夜泊,先写夜泊以前,船走得飞快,衬映出诗人的心情,以动、行来为下面的静、泊作陪。第三联写夜泊,以景为主,第四联转而写情,使诗有余味。在搭配上,前两联尽量蓄势,苍劲快捷,自然流畅,景色变化幅度很大,把动态写足;后两联转入凝重平缓,情致悠然,景色固定不动,把静态写足。写动态时,又配合其快,写流水、北风、明月等粗线条的大环境中的景物,间以地名,形成跳跃;写静态时,写老树、寒花、微小的声音与下垂的露水等小景。这样,全诗以意相贯,以气相接,浑然精到,把自己夜泊前后的景物、心情都反映了出来。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评这诗的章法说:“如梨园按乐,排比得伦。”很形象地作了总结。清代王士祯、纪昀等人也对这首诗交口称赞。

  除布局外,这首诗在描写场景及遣词造句上也很得熔炼之功。如第一句“汴水日驰三百里”,气势很磅礴,可与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类诗比靠。次句“扁舟东下更开帆”,加一倍写快,方回评说:“此是诗家合当下的句,只一句中有进步,犹云‘同是行人更分首’也。”“旦辞杞国”一联则写得很圆活,似山谷诗法。

  值得一赞的是,诗尾联融情于景,由苍茫的夜色产生迷惘沉醉的感觉,遂以“水光山色”寄托难以表达的情思,得含蓄不尽之意。但是宋曾季狸《艇斋诗话》挑剔说结处“汴水黄浊,安得蔚蓝也?”落实了说,就失去了诗的趣味了。再说,夜间船泊水上,月光明照,蓝天映入水中,自可蔚蓝;这时要分辨汴水是否黄浊,倒反而不是件容易的事。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第742-743页

nínglíng--hán

biànshuǐchísānbǎibiǎnzhōudōngxiàgèngkāifān

dànguófēngwēiběinínglíngyuèzhèngnán

lǎoshùxiéshuāngmínghánhuāchuíluòsansan

mángránshēnchùshuǐtiānguānggòngwèilán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崇祯(zhēn)五年¹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²³。是日雪(gēng)矣,余(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hàng)(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¹⁰长堤一痕¹¹、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¹²、舟中人两三粒而已¹³。(余拏 一作:余挐)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混为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注释:¹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²俱:都。³绝:消失。⁴是日雪定:是,代词,这。雪定:指初雪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停止,结束。⁵余:第一人称代词,我。⁶拏:撑(船)。⁷拥毳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⁸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⁹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¹⁰惟:只有。¹¹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¹²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¹³而已: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¹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雪有此人²!”拉³余同饮。余强(qiǎng)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nán)(nán)曰:“莫¹⁰说相公¹¹痴,雪¹²有痴似¹³相公者。”
译文: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注释:¹毡:毛毯。²焉得雪有此人: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雪:还。³拉:邀请。⁴强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一说:高兴地,兴奋地。⁵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⁶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⁷及:等到。⁸舟子:船夫。⁹喃喃:低声嘟哝。¹⁰莫:不要。¹¹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¹²雪:还。¹³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初更时分,晚上八点左右,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文章做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但作者意犹未尽,复笔写了这样几句: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绝!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痴字表明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当然,它所流露的孤高自赏和消极避世的情调,我们不应盲目欣赏,而必须批判地对待和历史地分析。

xīntíngkànxuě

zhāngdài míngdài 

    chóngzhēnniánshíèryuè zhù西 xuěsān zhōngrénniǎoshēngjué shìgēngdìng xiǎozhōu yōngcuìhuǒ wǎngxīntíngkànxuě sōnghàngdàng tiānyúnshānshuǐ shàngxiàbái shàngyǐng wéichánghén xīntíngdiǎn zhōujiè zhōuzhōngrénliǎngsānér  (zuò  )

    dàotíngshàng yǒuliǎngrénzhānduìzuò tóngshāojiǔzhèngfèi jiànyuē  zhōngyāngèngyǒurén  tóngyǐn qiǎngyǐnsānbáiérbié wènxìngshì shìjīnlíngrén  xiàchuán zhōunánnányuē  shuōxiànggōngchī gèngyǒuchīxiànggōngzhě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¹之上。庄子曰:“鲦(tiáo)²出游从容³,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注释:¹濠梁:濠水上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²鲦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³从容:悠闲自得。⁴是:这。⁵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⁶全:完全,完备。⁷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其,话题。本:最初。⁸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⁹云者:……的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1.雄辩的机锋。文章写庄子与惠子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瞰鲦庄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发联想,展开一场人能否知“庄之乐”的论辩。除了开头内容用叙述语句略作交代,通篇采用对话形式。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辩论技巧,顶真式地将这场论辩深化。且不说论辩双方谁是谁非,谁胜谁负,仅两人不在论辩中所反映出来的敏捷的思维、睿智的辩语、雄辩的机锋,就令人拍案叫绝,不禁惊叹两人的雄辩之才。

  2.无穷的韵味。惠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人和庄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庄不可能有人的喜怒哀乐;庄子则从艺术角度来说,人乐庄亦乐。从认知规律上说,庄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然而,庄子子的诡辩却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子完全是以艺术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的。人乐庄亦乐,这是典型的“移情”作用。所谓“移情”,就是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庄当然不可能有喜怒哀乐,但庄子把自己在濠梁之上游玩的快乐,移到到嬉游的庄儿身上,更加衬托出庄子的快乐。所以,本篇所写不但不会使人感到庄子是在狡辩、强词夺理,反倒使人觉得庄子说得好妙趣横生,读后感到韵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陈鼓应.《庄子浅说》

zhuānghuìyóuháoliángzhīshàng

zhuāngzhōu xiānqín 

zhuānghuìyóuháoliángzhīshàng zhuāngyuē  tiáochūyóucóngróng shìzhī  huìyuē  fēi ānzhīzhī  zhuāngyuē  fēi ānzhīzhīzhī  huìyuē  fēi zhī fēi zhīzhīzhī quán  zhuāngyuē  qǐngxúnběn yuē ānzhī yúnzhě zhīzhīzhīérwèn zhīzhīháoshàng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¹灯青²,野店鸡号³,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gěng);云山摛(chī),朝露漙(tuán)。世路无穷,劳生¹⁰有限,似此区区¹¹长鲜(xiǎn)¹²欢。微吟¹³罢,凭征鞍(ān)¹⁴无语,往事千端¹⁵
译文:孤零零旅舍灯光青冷,厌听这荒野鸡鸣,收拾起旅枕残梦。晓月渐渐淡去了白绢似的皎洁,微亮的晨霜一片晶莹;山上云白如展开的锦缎,朝露点点与晨光辉映。人世间的行程没个尽头,有限的是这劳顿的人生。似这般无足称道的平庸,难得有欢愉的心境。我这里独自低吟罢,征鞍上,悄无声,许多往事涌心中。
注释:¹孤馆:寓居客舍住的人很少。²灯青:点着灯起床,灯发着青光。³野店鸡号:说明走得早。野:村落。⁴旅枕:喻旅店的睡眠。⁵月华收练:月光像白色的绢,渐渐收起来了。⁶耿耿:明亮的样子。⁷摛锦:似锦缎展开。形容云雾缭绕的山峦色彩不一。⁸漙漙:露多的样子。一说为露珠圆的样子。⁹世路:人世的经历。¹⁰劳生:辛苦、劳碌的人生。¹¹区区:渺小,这里形容自己的处境不顺利。¹²鲜:少。¹³微吟:小声吟哦。¹⁴凭征鞍:站在马身边。词题小序说“马上”,作者骑着马行进。¹⁵千端:千头万绪,犹言多。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¹,似二陆²初来俱少年³。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yáo)(shùn),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cáng)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¹⁰
译文:当年我们风华正茂,同时客居在汴京,如同陆机、陆云兄弟,初到京城还年轻。幸有妙笔在手文思敏捷,诗书万卷在胸,自以为辅佐圣上使其成为尧舜,该是星月同辉,事业必成。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入世出世须由自己权衡。不妨闲处袖手看风云,少不得那分明哲与淡定。好在你我身体康健,只须终年悠闲游乐,姑且杯中寻醉慰平生。
注释:¹共客长安:兄弟二人嘉佑间客居汴京应试。长安,代指汴京。²二陆: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³少年:年纪轻。⁴笔头千字:即下笔千言之意。⁵胸中万卷:胸中藏有万卷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⁶致君: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⁷行藏:意为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⁸袖手:不过问。⁹优游卒岁:悠闲地度过一生。¹⁰且斗尊前:犹且乐尊前。斗:喜乐戏耍之词。尊,酒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这首词由景入情,由今入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人生遭遇的不幸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上阕一开篇,作者便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以及“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数句,绘声绘色地画出了一幅旅途早行图。早行中,眼前月光、山色、晨霜、朝露,别具一番景象,但行人为了早日与弟弟联床夜话,畅叙别情,他对于眼前一切,已无心观赏。此时,作者“凭征鞍无语”,进入沉思,感叹“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为此,便引出了一大通议论来。作者追忆:他们兄弟俩,“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词里的“二陆”用来比自己和弟弟苏辙。当年,他们兄弟俩俱有远大抱负,决心象伊尹那样,“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孟子》中语);像杜甫那样,“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以实现其“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上神宗皇帝书》)的政治理想。而且,他们兄弟俩“笔头千字,胸中万卷”,对于“致君尧舜”这一伟大功业,充满着信心和希望。抚今追昔,作者深感他们兄弟俩现实社会中都碰了壁。为了相互宽慰,作者将《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家语》“优哉游哉,可以卒岁”,以及牛僧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见在身”诗句,化入词中,并加以改造、发挥,以自开解。结尾数句,作者表示自己怀才不遇的境况下,要避开政治斗争的漩涡,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姑且保全身体,饮酒作乐,悠闲度日。整首词,除了开头几句形象描述之外,其余大多是议论、成为一篇直抒胸臆的言志抒情之作。

  这首词的议论、抒怀部分,遣词命意无拘无束,经史子集信拈来,汪洋恣肆,显示出作者横放杰出的才华。词中多处用典:“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四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诗句。”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三句,”优游卒岁“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鲁国大夫叔向被囚后”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话:”且斗尊前“,化用杜甫《漫兴》中”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的诗句。作者将上述典故灵活运用,推陈出新,生动地传达出自已的志向与情怀。

  这首词的脉络清晰,层次井然,回环往复,波澜起伏,上片的早行图与下片的议论浑然一体,贯穿一气,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头几句写景,以“孤”、“青”、“野”、“残”等字眼传神地渲染出早行途中孤寂、凄清的环境和心境。“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一句,由自然景色转入现实人生。其后,词作由景物描写而转入追忆往事。“用舍由时,行藏我”,由往事回到现实。结拍数句表明作者已从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摆脱出来,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慰安。全词集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融诗、文、经、史于一炉,有形象的景象描写,有抽象地论说政治,又在议论中发表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抒写了沉郁惆怅的心境,文思连贯,一气呵成,体现了卓绝的才情。

  这一词调,上片十一个四言句,下片八个四言句,多处用对仗,句法比较工整,而且,在许多整齐的句子之间,还穿插了几个长短句,如三言句、六言句、七言句和八言句,长短相间,参差错落。这个词调适合于以赋体入词,但又最忌板滞,它不同于短篇令词,也不同于一般长调,是个较难驾驭的词调。两宋词人当中,辛弃疾填了九首,刘克庄填了二十五首,陈人杰填了三十一首,这算是较为罕见的。许多名家,比如柳永、李清照、周邦彦、姜夔、史达祖、张炎等,都不见填制。但是,此调格局开张,掌握得好,却可造成排山倒海之势,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苏轼这首《沁园春》词,上片写景,一下子罗列了七个四言句。前三个四言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句式相同,三脚并立。后四个四言句,“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组成“扇面对”,由“渐”字构成领头格,贯穿到底。七个四言句组织绵密,构成了一幅整体的画面。紧接着,“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仍用四言对句,“征鞍无语,往事千端”,也是四言句。这十一个整齐的四言句,除了靠“渐”、“凭”两个领格字提携,还由两个长短句“似此区区长鲜欢”及“微吟罢”,在当中辗转运气。于是,十一个四言句,就不至于像是拆开来的七宝楼台,不成片段。下片八个四言句略有变化。前四个四言句,不再用“扇面对”,其中,“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自成对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二句不对。其余与上片大致相同。这段议论,先由换头“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两个长短句叙事,承接上结所提“往事”,然后铺排议论。领格字“有”,从字面上看,仅管领“笔头”“胸中”二句,但“有”字下面的六个四言句,词意还是相贯通的,六个四言句之下,直接“袖手何妨闲处看”,还是具有一定气势的。最后,由一个三言短句“身长健”停顿蓄势,“但”字提携、转折,带上两个四言句“优游卒岁,且斗尊前”,为全词作结。

  总之,《沁园春》词是苏轼以诗人句法入词的尝试,已稍露东坡本色。但这首词在艺术上仍有某些不足之处,如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词作比较,就觉得《沁园春》以抽象的说理议论代替具体的形象描述,不如以情动人之作,具有那么大的感人力量。比如“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相近,但前者总不及后者那样有意境,那样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 等.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300-304
2、 刘石 等.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206-207
3、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23-625

qìnyuánchūn ·guǎndēngqīng

shì sòngdài 

zhōu zǎoxíng shàngyóu 

guǎndēngqīng diànháo zhěnmèngcán jiànyuèhuáshōuliàn chénshuānggěnggěng yúnshānchījǐn zhāotuántuán shìqióng láoshēngyǒuxiàn chángxiǎnhuān wēiyín píngzhēngān wǎngshìqiānduān 
dāngshígòngchángān èrchūláishàonián yǒutóuqiān xiōngzhōngwànjuàn zhìjūnyáoshùn shìnán yòngshěyóushí xíngcángzài xiùshǒufángxiánchùkàn shēnchángjiàn dànyōuyóusuì qiědòuzūnq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