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目沧江上,天光属晓晴。草根春露湿,云际塞鸿惊。
寓目沧江上,天光属晓晴。草根春露湿,云际塞鸿惊。
竹乱疑无路,松高时有声。微风起蘋末,遥辨鄂王城。
竹乱疑无路,松高时有声。微风起蘋末,遥辨鄂王城。
张问陶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2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译文:人们说海水最深,我说海深度不及我思念的一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miǎo)¹无畔²
译文:海水的广袤尚有边际,相思则是无边无际。
注释:¹渺:无边无岸的样子。²无畔:无边。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携琴水高¹楼,楼虚月华²满。
译文:携琴登上高楼,已是人去楼空,只有一片月光。
注释:¹高:一作“酒”。²月华:月光。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弹著¹相思曲,弦肠一时²断。
译文:弹奏一首相思曲,让相思肠愁随着弦一起断了。
注释:¹著:虚词,相当于现在的“着”。一作“得”。²一时:同时。

  这是李冶写的一首思念情人的诗,描写幽思怀人的五言律诗,写得不同凡响。她的爱情诗既有女性的婉丽情肠,又不乏涉世者的睿智。此诗的前四句以海水作比,形容相思情深。后四句写弹琴高楼,在清冷的月光下,孤独与寂寞倍增,在《相思曲》的凄凉旋律中,情肠与琴弦一起断绝。全诗深得民歌言语直白的妙处,意境高远。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和颔联“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是虚写,是泛写。人家都说海水深,其实还抵不了相思爱情的一半深;海水再深再大还有边涯,而彼此的情爱相思却渺茫无际。以深水喻相思,可谓具体、形象,而又不及其一半,可见相思之深。这里诗人用的是比喻手法,既得体又恰当。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这两句诗与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用意相同,用法相近,都是抒情,都是用物比情的手法,都是反比。先极写海水深,后以自己之情相比,从而形象地突出了自己对情人之深情,又反衬出两人的爱情至深。只是李白诗写友情,而李冶诗写爱情。

  颈联“携琴水高楼,楼虚月华满”和尾联“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是实写,是具体写人。紧接水联,写在一个月光明媚的夜晚,自己的恩情、思念无法排遣时,就携琴到楼水弹奏,弹出一曲相思情爱的曲子,借以解愁。可是由于人去楼空,只有一片月光,楼是空荡的,月是清冷的。此时此景,更令人感到凄冷。因此当弹奏一曲相思曲时,未终而弦、肠并断。诗歌到此戛然而止,把诗歌推向了高潮,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思妇的相思之苦,让人同情,思妇的情意,让人感叹。

参考资料:
1、 刘克智著,.唐代爱情名诗词赏读,:金盾出版社,,2009.11:第229页

xiāngyuàn--

réndàohǎishuǐshēnxiāngbànhǎishuǐshàngyǒuxiāngmiǎopàn

xiéqínshànggāolóulóuyuèhuámǎndànzhexiāngxiánchángshíduàn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予尝论书¹,以谓钟²³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xī)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译文:我曾经评论书法,提出钟繇、王羲之的字体清逸古朴,妙处在笔画之外。到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才汇集了从古到今的笔法而尽力加以发展,达到了书法变化的极限,天下人都一致把他们奉为师表。而钟繇、王羲之的笔法就越来越衰微了。
注释:¹书:书法。²钟:即钟繇(yóu),字元常,三国时魏人,书法家,各体皆工,尤精隶书。³王: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长于行草,有书圣之称。⁴颜:颜真卿,字清臣。⁵柳:柳公权,字诚悬。均为唐代书法家。⁶翕然:统一或调协的样子。
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至于诗亦然。苏李¹之天成,曹²³之自得,陶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⁷,以英玮(wěi)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¹⁰。独韦应物¹¹、柳宗元¹²,发纤秾(nóng)¹³于简古¹⁴,寄至味¹⁵于澹(dàn)¹⁶,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¹⁷,崎(qí)(qū)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¹⁸之遗风。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¹⁹”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²⁰,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译文:至于诗也是这样。苏武、李陵的天然不加修饰,曹植、刘桢的自写真性,陶渊明、谢灵运的高超脱俗,已经达到够高的境界了。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俊美妙、冠绝当代的姿彩,逾越百代,从古到今的诗人全都无法比拟;但从曹魏、两晋以来,高洁出俗的风韵,也稍为衰减了。李白、杜甫之后,诗人继续出现,虽然偶然有高远的韵致,却多是才华不足以表达心意。只有韦应物、柳宗元,在简洁古朴的语言中表现出纤秀绮丽的意态,在恬静寡欲的诗行中寄寓了极为浓郁的诗味,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够相比的。唐朝末年,司空图生活在战乱的艰难困苦中,但诗文很高雅,仍具有太平时期遗留下来的风度。他评论诗歌说:“梅子只有酸味,食盐只有咸味,饮食中不能没有食盐和梅子,但食盐和梅子带来的味道之美常常在咸味和酸味之外。”他把自己在诗歌的字面以外领略到的韵味列为二十四种,只恨当时的人不能认识到他的高妙,我再三地咀嚼他的话而为他感到悲伤。
注释:¹苏李:即汉代苏武和李陵。²曹:即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³刘:即刘桢,字公干,“建安七子”之一。⁴陶:陶潜,字渊明,东晋人。⁵谢:谢灵运,南朝时人。⁶李太白:即李白。⁷杜子美:即杜甫。⁸英玮:英俊美妙。⁹凌:逾越。¹⁰才不逮意:才华不足以表达心意。¹¹韦应物:唐代大历时期诗人。¹²柳宗元:中唐散文家和诗人。¹³纤秾:纤巧浓艳。¹⁴简古:简洁古朴。¹⁵至味:极浓郁的诗味。¹⁶澹泊:恬静寡欲。¹⁷司空图:宇表圣,唐末诗人、诗论家,著有《诗品》。¹⁸承平:太平。¹⁹“其诗论曰”句:此句引语出自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字与原文有出入。²⁰二十四韵:指司空图把诗歌划分为二十四种不同风格,分别以诗论文,称为二十四诗品。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yòu)¹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kuī)²其家集³。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译文:福建人黄子思,在庆历、皇祐年间号称是擅长写文章的人。我曾经听到前辈朗诵他的诗,毎逢得到妙语好句,要反复多次地品味,才能懂得他所表达的意思。的确像司空图所说的,味道之美在咸味和酸味之外,可以一唱三叹啊!我既然和他的儿子几道、孙子师是交游,就有机会阅读到他家传的诗集。子思品行诚笃,志向高远,做官有出色的才干,这些在墓志中可以看到详细的记述,我不再论说了,只对他的诗作出以上评论。
注释:¹庆历、皇祐:均为宋仁宗赵祯的年号。²窥:窥看,这里表示阅读,带有自谦的意思。³家集:家传的诗集。⁴笃:诚笃。

  本文是一篇跋文,是苏轼读完黄子思诗集后写下的。文章用书法来比喻和评论诗歌,指出那些疏淡朴雅之中寓意深远的诗才是好诗。作者对苏武、李陵的“天成”、曹刘的“自得”、陶谢的“超然”、李杜的才气,以及柳宗元、韦应物“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都做出了高度评价。尤其对自然天成、“美在咸酸之外”的诗,苏轼似乎更加推崇。他认为艺术的法度应符合自然原则,文理自然,这样才会姿态横生,而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韵外之致。全文言简意丰,洗练明畅。

  首先,苏轼认为:书法艺术以“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为在最高境界。尽管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能够集古今笔法的大成,成为天下人师法的宗师,但还是未能恢复钟繇、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神韵。接着,苏轼运用类比推理,认为诗歌艺术与书法相通。诗歌最高的艺术境界也是自然天成,富于神韵,像苏武、李陵、曹植、刘祯、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诗歌那样,出于性情的真切流露,超然物外,淡泊远神,富有韵味。

  尽管李白、杜甫取得了“凌跨百代”的集大成成就,但是,李杜诗歌还是缺少魏晋以来“高风绝尘”的韵味。此后的诗人尽管追求远韵,但是才不逮意。这就自然过渡到对韦应物、柳宗元山水诗的经典评价。苏轼认为他们的诗歌“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于此相应,晚唐司空图又提出了妙在咸酸之外的“神韵”说。最后,苏轼将黄子思的诗歌接在追求远韵神味的诗歌艺术传统上,发现并赞扬了黄子思诗歌艺术成就。

  这篇短跋的价值,并不在于评价了黄子思诗歌,而在于苏轼提出的新的诗歌理想。与当时复古思潮不同的是苏轼要求诗歌恢复汉魏古诗的萧散简远境界,并不是欧阳修等人追求的古朴苍劲的格调。值得指出的是,苏轼自己的诗歌创作并没有实践这一艺术理想,即使那些刻意模仿陶渊明的和陶诗,也没有陶渊明诗歌那种冲淡闲适的风格,而是“天马脱羁,飞仙游戏,穷极变化如适如其意中所欲岀”(沈德潜《说诗晬语》),显露的仍然是他豪迈洒脱的个性本色。

参考资料:
1、 吴振华.唐宋散文品读.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239页
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
窗前桃蕊(ruǐ)¹娇如倦,东风²泪洗胭(yān)(zhi)面。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³》。
译文:窗前的桃花正在含苞欲放,它的娇嫩模样就像你傭懒的青春年华。春雨似泪,湿润桃花的娇颜。突然听见有人在小红楼上吟唱悲凉的《石州曲》。
注释:¹桃蕊:桃花花苞。²东风:春风。³石州:指乐府七调之一的商调曲名。商调之音凄怆哀怨,多表达凄清伤感之情。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¹。香尽雨阑(lán)(shān)²,薄衾(qīn)³寒不寒。
译文:夜晚降临,一双燕子飞入楼中相互依偎,微弱的灯光将影子映在了屏风之上。此刻,点燃的篆香已经燃尽,窗外的雨也即将要停了,被子单薄,那是怎样的冷啊!
注释:¹灯背屏腰绿:绿,指乌黑发亮的颜色,古诗词中多以之形容乌黑的头发。如唐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年颜各少壮,发绿齿尚齐。”宋晏几道《生查子》:“君貌不长红,我鬓无重绿。”但此处引申为昏暗不明。即谓双燕背灯而宿,其双双身影落到了屏风中间(屏腰)会呈现出昏暗不明之景象。²雨阑珊:雨将尽。³薄衾:被子单薄。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这首绝句通过评论西晋太康诗人潘岳批评、嘲讽潘岳做人做诗的二重性格。元好问从诗写真情出发,鄙视诗写假话,言不由衷的作品。潘岳的作品描绘自己淡于利禄,忘怀功名,情志高洁,曾经名重一时,传诵千古。但是他的实际为人,却是躁求荣利,趋炎附势,钻营利禄,谄媚权贵的无耻小人。因此元好问认为,扬雄说的“心画心声”,以文识人是不可靠的,会“失真”,即言不真诚,言行不一的问题。识人,不能只观其文,还要看是否言行一致,心口如一。

  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不能绝对化,因为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充满矛盾、发展变化的,有时也会出现假象。这样就要善于分析复杂的矛盾现象,善于识别假象,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诗歌史上诗与人不统一的现象不独潘岳,元好问的针砭是深刻的。

lùnshīsānshíshǒu··liù--yuánhǎowèn

xīnhuàxīnshēngzǒngshīzhēnwénzhāngníngjiànwèirén

gāoqíngqiānxiánzhēngxìnānrénbàichén

绿树当门酒肆,红妆映水鬟儿,眼底殷勤座间诗。尘埃三五字,杨柳万千丝,记年时曾到此。
绿树当门酒肆(sì)¹,红妆²映水鬟(huán)³,眼底殷(yīn)座间诗。尘埃三五字,杨柳万千丝,记年时曾到此。
译文:绿树环绕的酒店里,梳着环形发髻的女子红妆艳抹,眼底含着浓浓情意不停地斟杯劝酒,席座间诗友即兴赋诗。可是,当年的三、五诗句都已化为尘埃,眼前只有杨柳枝条千缕万丝,只记得少年时曾经在这里停留。
注释:¹酒肆:酒店。肆,商店。²红妆:盛妆的美女或美女的盛妆。³鬟儿:少女的一种发型,梳成两个环形发髻。⁴眼底殷勤:眼角边流露出深厚的情意。殷勤,恳切深厚的情意。⁵尘埃三五字:言过去在座间所题之诗,已为尘埃所封。这里暗用“碧纱笼诗”的故事。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飨。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其一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⁶杨柳万千丝:喻思念之深。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