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沙凿石苦搜求,可奈相如嗜远游。何处湖山添酒兴,坐看汤鼎动乡愁。
爬沙凿石苦搜求,可奈相如嗜远游。何处湖山添酒兴,坐看汤鼎动乡愁。
文章定卜都亭梦,磊落谁疗壮士忧。右手持杯为三叹,顿教篱菊不成秋。
文章定卜都亭梦,磊落谁疗壮士忧。右手持杯为三叹,顿教篱菊不成秋。
张问陶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2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
西湖¹春色归², 春水绿于染³
译文:春天使者姗姗前来访问,西湖水面换上绿色衣裙。
注释:¹西湖:指许州(今河南许昌市)西湖。谢法曹:即谢伯初,字景山,晋江(今属福建)人。当时在许州任司法参军。宋代州府置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等属官,统称曹官,司法参军即称法曹。²归:回去,指春光将逝。³绿于染:比染过的丝绸还绿。
群芳烂不收, 东风落如糁。
群芳烂不收¹, 东风落如糁(sǎn)²
译文:漫山遍野捧出七彩热情,花风落地一样唤人兴奋。
注释:¹烂不收:指落花委地,难于收拾。²落如糁:碎米粒,引申指散粒状的东西,诗中形容飘落的花瓣。
参军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
参军¹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
译文:春来了,参军思绪乱如云,白发人,最怕题诗送青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
遥知湖上一樽(zūn)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¹
译文:我知道你摆好了湖中酒席,等待着老朋友来开怀畅饮。
注释:¹天涯万里人:诗人自指。樽:指古代的盛酒器具。
万里思春尚有情, 忽逢春至客心惊。
万里思春尚有情, 忽逢春至客心惊。
译文:遥遥万里你捎来一片春情,每到春来我暗暗感到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
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
译文:冰雪消融,门外千山碧绿,繁花争妍,江边二月多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 今日逢春头已白。
少年把酒逢春色, 今日逢春头已白。
译文:还记得,少年时,迎春畅饮,到如今,春草绿,两鬓如丝。
异乡物态与人殊, 惟有东风旧相识。
异乡物态与人殊¹, 惟有东风旧相识。
译文:他乡作客,物态人情各异,东风情意,年年难舍难离。
注释:¹殊:不同,引申为“陌生”的意思。

  诗的前四句“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群芳烂不收, 东风落如糁。”写许州西湖春景:春来波绿,群芳烂漫,明媚旖旎,景致醉人。接下由景及人,转写诗友殷勤多情,特从这美丽的地方寄来美好情意,点明这首诗是回赠之作。“参军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写诗友虽已白发苍苍,但仍多愁善感,春思如云。谢伯初赠诗中有“多情未老已白发,野思到春乱如云”之句,诗人特别欣赏,故化用其意,描摹诗人白发多情,寥寥数笔,却十分生动传神。“遥知湖上一樽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想象诗友独酌湖上,默默思念远方被贬的自己。读诗至此,方知前面写景用意并不仅仅在于咏叹西湖的自然风光,更是以美景烘托诗友的美好情谊。句中“天涯万里人”是诗人的自称,暗寓自己被贬夷陵的遭遇,同时将内容巧妙引向自己胸臆的抒发。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许州、夷陵两地相距遥远,又有山川阻隔,故诗人对诗友“万里”寄诗,传递春的消息和真挚友情激动不已,但同时因身遭斥逐,心情凄惶,忽睹春景,不禁心头震颤。门外绵绵远山残雪融尽,绿装重换。二月晴朗的阳光下,江边红花正争相吐艳,如此来去匆匆的春天,让人感叹如梭的光阴和稍纵即逝的美好年华。诗人触景伤怀,蓦然回首:昔日把酒对春、风流倜傥的少年,如今而立刚过,却已是鬓发苍苍。显然,一个事业、生活正在蓬勃向上的得意之士,是不太可能如斯身心俱老的,只有历经磨难者才每每会回味过去的大好时光。“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在这贬谪之地,诗人眼甲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冷淡,唯有岁岁年年按时相伴的春风仍是那么熟悉、亲切,似在安慰一颗孤寂的心。诗到此戛然而止,但意犹未尽,令读者回味无穷。

  全诗以春为线索,既有对景物的描绘,又有诗友形象的勾勒和对原诗的化用l既有感于诗友的真挚睛怀,又低徊于自身的遭际,诗情沿这一线索逐层展开,前后承转不着痕迹,使诗篇情韵幽折,是一首酬唱诗的佳作。另外,诗人多处描摹明丽春景,虽有以明朗之景反衬其忧苦之心,今昔之感的用意,但那种或虚或实的反复咏叹,更多的是使诗篇交错洋溢着令人沉醉的气氛,一折一扬的处理,使诗之色彩也显得多变而迷人,诗之内涵也更加丰富,绝没有停留在一般的咏春主题上。全诗结构上由景及人,由景及情,层次分明,而接转自然,语言明白晓畅,体现了欧诗的基本特色。

参考资料:
1、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辽金诗鉴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 第1版:第67-68页

chūn西xiècáo

ōuyángxiū sòngdài 

西chūnguī chūnshuǐ绿rǎn 
qúnfānglànshōu dōngfēngluòsǎn 
cānjūnchūnluànyún báishīchóusòngchūn 
yáozhīshàngzūnjiǔ néngtiānwànrén 
wànchūnshàngyǒuqíng féngchūnzhìxīnjīng 
xuěxiāoménwàiqiānshān绿 huājiāngbiānèryuèqíng 
shàoniánjiǔféngchūn jīnféngchūntóubái 
xiāngtàirénshū wéiyǒudōngfēngjiùxiāngshí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买陂(bēi)¹、旋²栽杨柳,依稀³(huái)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zuǐ)(lù)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zhǔ)。无人独舞。任翠幄(wò)张天,柔茵地,酒尽未能去。
译文:买到池塘,在岸边栽上杨柳,看上去好似淮岸江边,风光极为秀美。刚下过雨,鹭、鸥在池塘中间的沙洲上聚集,很是好看。而最好看的是一川溪水映着明月,点点银光照着水上沙洲。四周无人,翩然独舞,自斟自饮。头上是浓绿的树幕,脚底有如茵的柔草,酒喝光了还不忍离开。
注释:摸鱼儿:本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又名“摸鱼子”。双调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东皋:即东山。作者在贬谪后退居故乡时,曾修葺了东山的归来园。寓居:寄居。¹陂塘:池塘。²旋:很快,不久。³依稀:好像是。⁴嘉雨:一场好雨。⁵沙觜:即沙嘴,突出在水中的沙洲。觜,同“嘴”。⁶渚:水中的小洲(岛)。⁷翠幄:绿色的帐幕,指池岸边的垂柳。⁸柔茵:柔软的褥子。这里指草地。⁹藉:铺垫。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青绫(líng)¹,莫忆金闺²故步。儒冠³曾把身误。弓刀千骑(jì)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qù)。满青镜、星星(bìn)影今如许。功名浪语¹⁰。便似得班超¹¹,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¹²
译文:不要留恋过去的仕宦生涯,读书做官是耽误了自己。自己也曾做过地方官,但仍一事无成,反而因做官而使田园荒芜。您不妨看看,从镜子里可发现鬓发已经白了不少。所谓“功名”,不过是一句空话。连班超那样立功于万里之外,被封为定远侯,但归故乡时已经年岁老大,也是太晚了。
注释:¹青绫被:这里用来代表做官时的物质享受。²金闺:汉朝宫门的名称,又叫金马门,是学士们著作和草拟文稿的地方。这里泛指朝廷。晁补之曾做过校书郎、著作佐郎这样的官。³儒冠:指读书人。⁴弓刀千骑:指地方官手下佩带武器的卫队。⁵邵平瓜圃:邵平是秦时人,曾被封为东陵侯。秦亡,在长安城东种瓜,瓜有五色,味很甜美。世称东陵瓜。⁶觑:细看,细观。⁷青镜:青铜镜。古代镜子多用青铜制成,故称青镜。⁸星星:指头发花白的样子。⁹如许:这么多。¹⁰浪语:空话,废话。¹¹班超:东汉名将,在西域三十余年,七十余岁才回到京都洛阳,不久即去世。¹²迟暮:晚年,此指归来已晚。

  这首《摸鱼儿》,是晁补之的代表作。此词不仅描写了东山“归去来园”的园中景色,还叹恨自己为功名而耽误了隐居生涯。其主旨是表示对官场生活的厌弃,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冲淡平和,闲适宁静的风景画,表现了归隐的乐趣:陂塘杨柳,野趣天成,仿佛淮水两岸,湘江之滨的青山绿水。东皋新雨,草木葱茏,山间溪水的涨痕清晰可辨,沙州上聚集着白江、鸥鸟,一片静穆明净的景色。然而最令人神往的,莫过于满山明月映照着溪流,将那一川溪水与点点沙洲裹上了一层银装。以“一川”形容夜月,可见月色朗洁,清辉遍照。“光流渚”三字则将宁谧的月色写得流动活跃,水与月浑然一体,那滔滔汩汩流动着的,难以辩识那是溪水还是月光:完全是一幅动静谐和的山中月夜图。面对着此景,词人翩然起舞。池塘四周,绿草如茵,偌大的世界好像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尽情地领略这池塘月色,酒尽了还不忍离开。词之上片,寓情于景,表现了归隐的乐趣。绘色绘影的描写中,可见到作者“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的高超艺术表现力。词中用了由大及细,由抽象到具体的写法,先说园内景色如淮岸湘浦,是大处落墨,总述全貌;接着写雨至水涨,鸥江悠闲,是水边常见景物,但已见其明丽清幽;最后以“堪爱处”、“最好是”引出野居幽栖的最佳景象。

  下片即景抒情,以议论出之,表现了厌弃官场、激流勇退的情怀。词人直陈胸臆,以为作官拘束,不值得留恋,儒冠误身,功名亦难久恃,这一句是从杜甫《奉赠韦左丞丈》“儒冠多误身”句化出。他深感今是昨非,对自己曾跻身官场、虚掷时日表示后悔。词人开函对镜,已是白发种种,益见功名如过眼云烟,终为泡影。末句说显赫如班超,也只能长期身居西域,到了暮年才得还乡。作者通过此句来表现厌弃官场、激流勇退的情怀。

  作者对于“功名浪语”“儒冠曾把身误”,有着切身的感受,并非一般的激愤之词。所以,是不能把这首词简单地归结为“有强烈的消极退隐思想”之列的。

  此词一反传统词家所谓“词须宛转绵丽”的常规,慷慨磊落,直抒胸臆,辞气充沛,感情爽豁,词境开阔,颇富豁达清旷的情趣,与作者的恩师苏东坡在词风上一脉相承,并对辛弃疾的词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954-955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钓罢¹归来不系船²,江村月落正堪(kān)³
译文:渔翁夜钓归来时已是残月已经西沉,正好安然入睡,懒得把缆绳系上,任凭它随风飘荡。
注释:¹罢:完了。²不系船:《庄子》曰“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即以“不系之舟”为无为思想的象征。系:系好。³正堪眠:正是睡觉的好时候;堪:可以,能够。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纵然¹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译文:即使吹一夜的风,船也不会飘远,只会停搁在芦花滩畔,浅水岸边。
注释:¹纵然:即使。

  此诗叙写一位垂钓者在深夜归来连船也顾不得系就上岸就寝之事,描绘了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表现了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诗名虽题“江村即事”咏景,实则体现了诗人无羁无束的老庄思想。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加任何藻饰,信手写来,反映了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营造出一种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

  “钓罢归来不系船”,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诗句全从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但是,不系船可能对安然入睡会有影响。

  这就引出了下文:“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两句紧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担心的问题。“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前后呼应,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进一层: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也没有什么关系。这里,诗人并没有刻画幽谧美好的环境,然而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生活随性的态度。

  这首小诗善于以个别反映一般,通过“钓罢归来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刻画江村情事,由小见大,就比泛泛描写江村的表面景象要显得生动新巧,别具一格。诗在申明“不系船”的原因时,不是直笔到底,一览无余,而是巧用“纵然”“只在”等关联词,以退为进,深入一步,使诗意更见曲折深蕴,笔法更显腾挪跌宕。诗的语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幽美意境十分和谐。

参考资料:
1、 吴小林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51-652

jiāngcūnshì

kōngshǔ tángdài 

diàoguīláichuán jiāngcūnyuèluòzhèngkānmián 
zòngránfēngchuī zhǐzàihuāqiǎnshuǐbiān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译文:犹如仙境般的茶山,流动着的云雾滋润了灵草般的茶芽,洗遍了嫩嫩的茶芽。
注释:曹辅:字载德,福建沙县人,宋元符进士。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明月来投玉川子¹,清风吹破武林春。
译文:好友曹辅投我所好送来月圆般的团茶,品尝茶汤,顿觉清风拂来,习习春意就要来到杭州了。
注释:¹玉川子:这里是作者自喻是“茶仙”卢仝。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川首面新。
译文:要知道这等冰清玉洁的茶叶不但内质高雅,而且是不加任何油膏。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míng)似佳人。
译文:作一首小诗,请君千万不要见笑,实在是自古好茶犹如美人,让人神魂颠倒、情怀顿开啊。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七千里外二毛人¹,十八滩²头一叶身。
译文:从七千里外贬谪来的毛发斑白之人,如一叶孤舟在险恶的十八滩头飘零。
注释:¹二毛人:黑白头发兼杂的老年人。²十八滩:在赣江险处,惶恐滩即其中之一。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¹
译文:思念故乡山水使我忧思成梦,地名叫惶恐滩更让我忧伤。
注释:¹孤臣:失势无援之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长风送客添帆腹¹,积雨浮舟减石鳞(lín)²
译文:长帆受风,如大腹鼓起,雨水暴涨,不见了水流石上的波纹。
注释:¹帆腹:帆受风,鼓起像肚腹,故称“帆腹”。²石鳞,像鱼鳞一样的石头。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地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¹
译文:我应当为官府充当水手,因为我一生经历的风浪实在太多太多。
注释:¹知津:《论语·微子》:“使子路间津焉。”问津,本义为询问渡口,后人常借用作请求指点。这里“问津’即识途,语意双关。

  这首诗首联写出了当时极其艰难危险的处境,在远离京都七千里外,水流湍急的险恶的惶恐滩上,诗人仿佛像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巧妙的数字,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将诗人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生动展示在读者面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这一名对大概是受苏轼这联诗的启发才写出来的,而两人的心情确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苏轼绝没有柳宗元“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那么凄惨,毕竟还有家乡的“远梦”,这喜欢虽是淡淡的,却可抵销一些孤臣的惶恐。谐音双关修辞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许多机趣,一语双意,并蒂同枝,妙合无垠,令读者产生无穷的兴味。

  颈联两句所写不只是行船的情境描写,又有象征的暗示,轻快旋律,恰好显示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景的快意。诗上半篇的低沉凄凉一扫而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的诗句浮上诗人的脑海,虽然此时他没有李白那么充满信心,却也不乏坦然自适,不乏达观豪放。

  尾联苏轼充满自信地说:“我一生长途行船,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所以,诗人没有愁眉苦脸,却有诙谐和幽默,说自己可以为官家当“水手”,这官船要走的路早以娴熟在心,还要向谁去问津。蔑视与嘲笑到此融为一炉,真是嬉怒笑骂皆成诗。倘若苏轼能过像宋仁宗所希望的那样,早早就成为水手长──宰相,恐怕宋徽宗、宋钦宗也不至“坐井观天”于异域他乡。

  这首诗前四句表现自己被政敌迫害、晚年被贬谪的凄凉情况,格调低沉。接下来的四句描写行船的情境,格调也有凄苦转为豪放,沉重转为轻快。因为,苏轼是一个性格坚韧、胸襟开阔的诗人和哲人,面对再次降临的人生劫难,他以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去面对。

参考资料:
1、 李炳海编著.春梦秋云:历代诗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01月:147-149

yuèchūgànguòhuángkǒngtān

shì sòngdài 

qiānwàièrmáorén shítāntóushēn 
shānhuānláoyuǎnmèng mínghuángkǒngchén 
chángfēngsòngtiānfān zhōujiǎnshílín 
biàn便guānchōngshuǐshǒu shēngzhǐèzhīj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